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生大事》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4W

《人生大事》觀後感(精彩多篇)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一

什麼是人生大事?三哥的生活彷彿就是散漫在地上的雞毛。不順利的感情、得不到父親的認可、飽受白眼的工作,永遠到不了手的房子……人生的幾件大事,他沒有一件順意。吵架吵急了,他會説:”我乾脆去死吧。”他對父親發火:”你打死我吧,把二哥換上來!”

可電影結尾告訴了我們故事的答案,老莫説:“人生除死無大事。”如果説,每個人的終點就是死亡,那麼現實生活中,和死亡距離最近的職業便是殯葬師。

這並不是一個為世俗所包容尊重的職業,莫三妹並不喜歡這個職業,就像他不喜歡自己的名字一樣。三哥做這個職業有兩個原因:1。子承父業;2。為了證明自己不比二哥差。他發自內心地不喜歡這個職業,正如他從來不明白他自己為什麼比不上連見都不曾見一面的二哥。所以他拒絕給二哥叩頭,一聽到父親講二哥就暴跳如雷。所以他在父親一再説,如果不好好經營上天堂,就不把房子給他時,用暴怒掩蓋對絕望人生的不滿!

小文的出現對於三哥來説人生救贖一般。三哥原來是想盡快將她送走,但機緣巧合般,小文幾次給”上天堂”招財後,三哥對小文有眀顯改變。莫三妹咆哮着告訴小文“外婆死了,變成煙,飛到天上去了。”晚上,小文一個人坐在”上天堂”的外面,不厭煩的一遍遍地播放着手錶中外婆的語音。這時,莫三妹終於被打動了內心的柔軟,對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後來幫助前女友縫合丈夫屍體,到幫助老莫辦一場特別的告別式都順理成章了。

老莫在電影中,彷彿一個先知。他充滿着哲理的語言,那是人生經驗的累積,也破除着人們對殯葬師這一行業的偏見。老莫並不在意三妹會把”上天堂”經營成什麼樣,賺多少錢。他只希望三妹能理解和憐憫死亡。二哥或許做這一行做得很好,但二哥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父親希望三哥好好的”活”,把人生本身當作最為重要的人生大事。

電影的結尾是小巷的盡頭,新娘和新郎跨過鮮花和祝福,從婚慶走到隔壁的”上天堂”,彷彿是個隱喻,人生的最快樂和最悲傷總是相伴相隨。小文説爸爸是種星星的人,畢竟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人間牽掛和思念盡頭的人。影片用這種浪漫的描繪來詮釋了死,讓人破除了對死的恐懼。《人生大事》切開了一個漂亮的口子,它消解了探討生死的沉重感,帶觀眾跨越了走進殯葬行業的障礙。

去世的人會變成天上的星星,而三哥和他的朋友們都是”種星星的人”。導演用生死的殼子,做了個親情的裏子。讓沉重的話題少了點凜冽,多了幾分熱鬧的煙火氣。告訴我們人生沒有那麼多的來日方長,珍惜眼前人。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二

昨天晚上坐在樓下抽煙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朋友跟我推薦了最近的一部電影,叫《人生大事》。想了想自己自從去年10.16開始就再也沒有走進過電影院,於是欣然買票,決定今晚去看。

在整個敍事過程中也多有提及。導演或許是想通過人物之口表達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即除了死亡便都是雲煙。這與《蘭亭集序》的“死生亦大矣”有異曲同工的感覺,只是一個只強調結束,一個還強調了開始。

除此之外,我覺得比較出彩的地方是兩個與血緣、感情有關係的片段。所以我戲稱這部電影不該叫《人生大事》,應該叫《愛、血緣、送葬人》。愛就不必解釋,這部電影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愛,血緣在下面的文字裏我會予以解釋,送葬人是男主的職業。

為什麼和血緣有關呢?我覺得血緣這個問題在電影裏進行了模模糊糊地講述。影片最後,小文的親生母親來尋找小文,三妹就將小文送了回去。在這裏我就想到了一個問題,生和養,這兩種恩情到底哪個更重要。為什麼親生母親來尋找時就要將孩子送出去,難道孩子的意見不值得詢問亦或是一天養育責任都沒盡過的人,可以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

當然,影片中對這個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的探討,而是在最後以小文親生母親加入了三妹這個團隊來圓上生和養之間的矛盾。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去探討這個問題,也就是血緣上的父母和感情上的父母到底哪個更重要。

我個人是傾向於養大於生的。

其實影片對血緣關係還有很多描述。比如男主和父親吵成那個樣子,最後由於小文的牽頭以及兩個人之間確實有着生養關係,所以兩人才能重歸於好,父親也終於開始認同了男主。當然我覺得這段處理得還不錯,包括男主的父親承諾,只要小文喊他“爺爺”他就願意幫這個忙。這都能體現出老人對血緣以及傳承的重視。

説回片名,《人生大事》。在影片開頭就通過了小文姥姥的去世和小文表哥要去北京考試作為了一個矛盾點。老人去世,是大事,去北京考試爭取機會,同樣也是大事。對矛盾的集中點,也就是小文的舅舅身上。是留在家裏陪母親的遺體,還是去北京陪孩子考試。當然最後選擇的是陪孩子考試。這彷彿表現了在我們心裏,對下一代的感情總要比對上一代更厚。

囉裏囉嗦寫了很多,彷彿想用分析的刀將這部電影解剖開來一樣。但是我想,電影是應該用心去看的,去感受情感的共鳴。這種分析只是一種看後的思考罷了。在影院時,我也投入到了人物的世界中,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悲歡離合。

電影的整體敍事過程中還有兩單男主接到的生意,其實都可以討論一下。一個是家中的小孩由於心衰去世,而父母總是忙於事業,在孩子住進病房之前沒有進行太多的陪伴,到最後追悔莫及。另一個是老人由於獲得了拆遷款,家裏一直在鬧,於是乎決定自己將拆遷款花光,為自己辦活人的葬禮。兩者都表現出了當下的一些矛盾。還有在收養小文後,幼兒園老師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説再忙也應該過來抽時間陪孩子。

前兩個小故事就不展開了,表現得還是非常直白的,但是最後一個陪孩子的,我覺得還是應該展開一下。主要是自己曾經去過農民工子女比較多的幼兒園當志願者。

我們當然承認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父母們並不一定有那個能力、經歷、時間來陪伴孩子。這個真的是,很複雜的一個矛盾。誰都希望能陪孩子長大,但是有的時候生活真的很殘忍。就像留守兒童一般,出去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不出去打工,孩子的生活條件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不是説説就能解決的。

大概就是這樣吧。電影是好電影,值得一看。所有的思考,都是由這部電影啟發來的,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還應當去尋求共鳴,這才是對它的尊重。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三

電影《人生大事》是一部以“殯葬”為題材的作品。以殯葬師莫三妹——三哥和失去外婆的“孤兒”小文偶然相遇、相互理解、相互慰藉的故事展開。

莫三妹是本部影片中的靈魂人物。他就是街頭的小痞子,學問不多,髒話滿嘴,吊二郎當。從小因為父親的職業被人瞧不起,又被父親從小瞧着沒出息;長大後因為職業沒有前途,被女友拋棄;在經營“上天堂”時,有時還要耍些小手段才能餬口;更何況,還有個活在父親口中,優秀的“二哥”讓他更對自己都充滿嫌棄。也許,他就是那個無數在街頭默默無聞的那些從來沒有被成功光環籠罩過的小人物——他們沒錢、沒名、沒地位,卻努力生活的人們。

我最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在莫三妹身上,很好地反映出一個人是有兩面性的。正是因為他的好和他的壞都活得那麼痛快淋漓,才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真實。電影中的三哥,他在剛開始時,他表現出的是暴躁、易怒,可在經歷過各種各樣的事後,也體現出了他温柔的一面。剛剛接觸小文時,因為她闖了禍,便口口聲聲稱她是自己的剋星;當他暴怒後,又還是同意留下小文,但並不完全是為了錢;當他聽到小文在聽電話手錶裏外婆的話時,他的心已變得柔軟,可是嘴上卻從來沒有説過温柔的話,為了幫助她恢復外婆以前發給她的話,不惜一切代價,四處尋求幫助才修好了;當他假裝硬着心腸卻罵走前女友,和老莫頂嘴,最後都想盡辦法去幫助他們實現了願望。他就是這樣一個“嘴硬心軟”的人,這種外表的“粗獷”和內心的柔軟的反差,讓觀眾喜歡上了這個總痞痞地披着衣服的,嘴裏説着“老子”的人。

影片中的莫三妹充分地表現了“痞和渾”,不是高樓大廈裏的光鮮亮麗,不是成功人生的耀眼光環。喪氣和麻木是他每天的狀態,他嘴裏總説自己是個“爛人”——永遠睡不醒,永遠慢半拍,永遠暴躁,表現對世上的一切都很煩躁,覺得沒有意義。但這一切都只是他的外表,是他用來保護自己內核的一個偽裝。這麼一個“渾人”,他的靈魂卻是温暖和光亮的,在不被人理解時,他用一種粗魯蠻橫來掩蓋自己心軟和孤獨。執拗、粗糙、敏感、脆弱、大度、温暖、善良、悲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莫三妹。

《人生大事》這部電影看似只是一部電影,可它反映出了很多社會問題。與其説打動我們的朱一龍塑造的莫三妹;不如説打動我們的是那種街角的煙火氣和我們內心對温暖的渴望。

人生大事 篇四

最愛公主的並非王子,而是國王和王后。

一題記

今天上午,我受邀隨表哥去參加家人同事孩子的婚禮,場地就在瑞豐園。

當表哥隨禮之後,我們找了一個靠近T台的圓桌坐下,人已經快來齊了,婚禮也隨即準備開始。由兩位證婚人講話後,婚禮也隨之開始。

首先是新郎入場,接着新娘從T台一頭慢慢向前走。新郎用歌聲將美若天仙的新娘領到舞台中央,經過一些瑣碎的婚禮典禮流程後,來到了最重要環節——雙方父母入場,可在這個環節上,一片哭聲讓婚禮氛圍有些低沉。

在新郎新娘叫完對方父母“爸媽”後,由女方家人將新娘的手交到新郎手中並講話。在一旁猶如仙女下凡,打扮得像公主一樣的作文吧新娘,緊緊握着她父母的手,而她的父母,似乎也不願意鬆手。新娘父親在講話剛開抬時語調還很平靜,當講到“我就把女兒交給你”時,聲音有一絲顫抖,把自己嬌滴滴養大的女兒交到別人手中,叫誰能捨得?在一旁的女兒強忍淚水,老父親則已經紅了眼眶。在老父親一番聲情並茂的講話後,他將新娘那隻白如玉盤的纖纖細手放入了新郎手中後,就和親家依次下台。女孩流下眼淚,新郎為她擦拭,老父親和母親一步三回頭,一眶眼淚。台下一片寂靜……

我彷彿看到了我和妹妹身着一席婚衣,頭戴婚紗,手捧着一束花朵。爸爸媽媽把我們的手放進別人手中,“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父母該是多麼的不捨與苦澀。血濃於水,父母從小把女兒含辛菇苦地養大,卻終要成為別人的兒媳,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最愛公主的並非王子,而是國王和王后。國王與王后永遠是公主最温暖的港灣,永遠是公主最牢固的靠山。父母對孩子的愛,像一條永不幹涸的小溪,永不停止。

人生大事莫過於:學習、結婚、生子、老去。每件大事過後,我們會和以往的自己説再見。但不論我們經歷多少大風大雨,父母都會一味包庇我們;但不論我們經過了多少人生大事,回頭看父母,他們仍把我們當小孩子。

當我們度過人生大事後,請扭頭,回頭看,一直在背後愛我們的父母,他們一直在,一直在寵我們……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五

一場電影,五次落淚。演繹的是故事情節,看到的是生活經歷。一部關於親情和死亡的電影,讓人看到了世間冷暖。

孤兒,被愛,被嫌棄,被憐憫,被折騰,最後傾盡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間,多麼勵志又可憐的成長經歷。

男主角的生活不容易,也同樣經歷着不被愛,不被重視,被拋棄,被嫌棄,被懷疑,被傷害,孤獨且沒有目標的人生,幾乎談不上有意義。

但是上天總會拯救一個善良的人,安排一個可以看得見的小孩子出現在他的生活中,最後獲得救贖的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淚【互相嫌棄,彼此治癒】

父母子女就是這樣,他們都有獨立的個體。電影《人生大事》一開場就上演了一場追與追不上的故事,一覺醒來,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腳步了,一不小心,小姑娘連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於是小姑娘去追那個帶走外婆的人。一路上那種拼命的勁兒,那種害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跑,我淚奔了。

沒有別的,因為我也是從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蜕變和成長,都在外婆的眼裏嘴裏心裏……

所以我很多年都害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拼命的靠近,竭盡所能的調整自己的步伐和距離靠近外婆,其實就是害怕有那麼一天像電影裏的小姑娘一樣,什麼都追不上。

男主角當然嫌棄這樣一個惹事兒麻煩的小女孩,因為他已經看慣了生老病死,當下的一切無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小部分,太正常不過了,習以為常就會麻木,麻木就會厭倦,厭倦就會讓生活變得平平無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

正是這樣兩個相互嫌棄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癒彼此的人,大概這就是以前學習到的負負得正吧。

還是那句古話“有的童年治癒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

第二次流淚【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義】

作為男性,有時候感覺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職、賺錢、社交到處都是重心,唯獨自己不是,從來都在忙碌和奔波,從來都沒有停下來想過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沒有了意義。

賺了很多的錢,生命沒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極致,親情友情愛情沒了;忙忙碌碌爭分奪秒為他人,自己沒了。

電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車的時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親去世消息的時候;小女孩自己找回來,説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時候;好幾個段落都讓人淚奔,那種失去感、獲得感、那種掙扎、無助、心痛、恐懼、喜悦,都讓人不得不淚流滿面。

電影《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六

感覺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期待朱老師的演繹!這種題材的電影,以小見大,往往會有四兩撥千斤的感覺。劇情也比較新穎 ,比較吸引人眼球,話説龍哥擅長刻畫細膩的心理活動,細節處理也到位。這樣的一個角色,有點神祕,讓人期待!

龍哥的每一次演繹,都是突破自己,他不會在舒適圈待着,所以他的每一個角色都給人以極大的期待,他就像一個可愛的盲盒,打開的瞬間,給人滿滿的驚喜。

進組的龍哥,總是沒有消息。但小籠包都非常淡定,因我們知道,他在努力的工作,創造更好的角色。我們就像同路人,在各種的工作中努力,好好的生活,享受美食,做公益,買代言,期待新劇。

2021年夏天,2022年夏天,以後的每一年,都是帶着期盼的,想想就很開心!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七

週末去看了新近上映的電影《人生大事》,可能是比較累的`原因,雖然觀影過程中有幾次被感動得流淚,但當時還是覺得美中不足。

首先是劇中有幾個情節在意料之中,比如莫父之死,比如小文母親的加入,又比如大家喜歡的大團圓的結局。,感覺有點可惜了這個現實又深刻的主題。

正如木心説的:中國人有個情結,姑稱之為“團圓情結”,不團圓,不肯散,死乞白賴要團圓,不然觀眾要把作者罵死。希臘人看完悲劇,心情沉重,得到了淨化。中國人看完了大團圓,嘻嘻哈哈吃夜宵,片刻忘乎所以。

《人生大事》選擇了一個略顯沉重又現實殘酷的話題,死亡,一直是中國人比較忌諱和迴避的話題,電影選材很好,整體制作在水準以上,但個人感覺有點兒可惜了。

今晚躺在牀上又想起電影裏的情節,突然意識到電影裏另外一條線索,原來還是自己膚淺了。

電影一開場,朱一龍飾演的莫三妹,給人感覺就是一個出獄不久、莫得感情的喪葬師。鄰居跟他開句玩笑,也要認認真真回懟過去的惡人。連跟自己的老父親也是針鋒相對,惡語相向。

對待痛失相依為命的姥姥的“小文”,他也是絲毫沒有憐憫之心,一副鐵石心腸,分分鐘把孩子嚇得驚慌失措。

但就是這樣一個“惡人”,在收到女友發來的分手短信時,瞬間就會方寸大亂。發現實情後,也只會默默地對着照片流淚。

在看到小文在舅舅家不被善待時,又不加考慮的想要承擔起責任。

他究竟是惡人還是好人哪?,揹着主角光環的朱一龍當然是好人。那是什麼導致了他看似矛盾、分裂的行為哪?

是他的童年。

父親説喪葬這一行“沒能耐的幹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莫家幾代人經營着這家叫“上天堂”的喪葬店,莫三妹的童年是在火葬場渡過的,五歲就開始幫死人穿衣服,而嚴厲的父親對他卻總是打罵從沒有給過一句肯定。

直到父親離世,父子之間才達成和解。他像發了瘋一樣,拼着命去完成父親的遺願。

明白了這一層,也就明白了莫三妹身上的冷酷、絕情、任性、灑脱都只是他的保護色。他還只是一個害怕受傷的善良的孩子。

所以當小文的母親要來帶走她時,雖萬般不捨,口出惡語,他仍然忍不住會心軟。

所以他才會在雨中奮力追着遠去的汽車。

所以他才會傻兮兮的問一個孩子“你不會把我忘了吧”

何謂人生大事?

是生老病死?抑或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

這是影片留給我們思考的問題。

有一種説法,我們的一生其實都是在努力彌補小時候受到的傷害。

謝謝你,温暖我。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八

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只要你願意相信,你就是種星星的那個人。

“人生呀,就像一本書,每一個都要翻到最後一頁。”雖是一句,台詞也是最好的題注。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的四大喜事,這部電影戲劇性的將婚紗店和“上天堂”設為鄰居。一紅一白,一喜一悲,從入殮師的視角帶我們體悟死亡這一人生哲學。

什麼是人生大事呢?三哥的生活彷彿一地雞毛,不順利的感情得不到父親的認可,遭人白眼的工作,永遠要不到手的房子……愛情、親情、事業、聲譽,這麼看來,人生重要的幾件大事,他沒有一件順意,吵架急了他會説:我乾脆去死吧!”他對父親發火:“你打死我吧,把二哥換上來!”可電影的後半段父親説,人生沒有大事,除去死亡。

“每一顆星星都是我們愛過的人”這是一種半句浪漫的説法,即使我們明白星星的科學定義,但是還會忍不住去相信這樣美好的寓意,讓它成為我們情感的慰藉。

生命的來來往往被真實的擺在了我們的眼前,慢慢的刺痛着內心深處,那塊不願回憶的痛苦,從小在外婆身邊長大的經歷,讓我們與劇中的小文,狠狠的共情,看着自己一路依靠的親人在身邊慢慢的僵硬,再也不會醒來黑沉沉的棺木到輕甸甸的骨灰盒,這個人再也不會回來,即使想象也難以接受。

在別人的故事裏感悟自己的人生,也許終有一天,同樣的痛苦會降臨到自己身上,當你面臨這種無法接受的痛苦時,你會怎麼做?是逃離現實還是坦然面對,我想不管這一天何時會降臨,我現在能夠做到的只有珍惜當下,珍惜現在,珍惜現在還有用的時光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等離開還有遺憾,後悔莫及。

人生除生死之外,無大事。生和死本是人生大事,生把人送到這個世界,死將人帶到某一世界生死在一瞬間,因為意外,因為疾病生老病死生死離別,生命戛然而止,死亡並不可怕,它是温馨的,因為死後就會變成一顆璀璨的星〖〗星,照亮每一個你所愛的人。

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我們愛過的人,只要你願意相信你就是重心性的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珍惜當下去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面對生死坦然面對,因為天上的每一顆獨一無二的星星會永遠守護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