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城南舊事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城南舊事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城南舊事》有感 篇一

英子那時的童年多麼幸福,她總以自己的眼光去看成人中的每一件事,不管是惠安館的瘋子還是蹲在草地裏的小偷,英子總能以自己單純,純潔的心去和他們交流,成為朋友。但童年又是多麼斷暫啊!那些美好的時光就會永遠留在記憶的最底層,很難尋找。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珍惜。

魯迅的文章曾寫到過: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世界上的生物都是如此循環,唯獨時間不同,一旦逝去,就再也會不來了。有人曾問:浪費一分,一秒可以嗎?這是很短的時間,完全可以補上。但你想過嗎?一分,一秒是很短,但你如果把一生所浪費的時間加起來呢?也許,你算都算不清。何況總共,就算算出來了,也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那時的你早已是滿頭的鬢髮了。

雖然時間如此珍貴,但有些人仍不珍惜。小時候貪玩浪費時間,卻渾不知這會影響你一輩子。老了什麼都沒有學成,連最基本的收入都沒有,那時才後悔莫及。比如我,因為早上想睡懶覺而不起牀,結果起牀的時間晚了,刷牙,洗臉也不細緻,首先是清潔問題。然後把早飯了了一吃,也沒有吃飽。緊接着就去上學,有可能錯幾分鐘,一輛車過去了,從而等了很長時間,耽誤了上學。上課時,因早飯沒有吃飽而沒有心思聽課,學習效率下降。等晚上回到家,肯定是既疲勞又髒,影響了寫作業。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只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所以是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費。

古人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俗語也有:一寸光陰一寸金,存金難買寸光陰。成語更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麼多長輩的警言都是説不能浪費時間的。甚至説浪費時間就是自掘墳墓。這麼多教訓還不夠嗎?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不讓時間白白流過,不讓自己虛度了光陰!

《城南舊事》觀後感 篇二

《城南舊事》是着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説,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温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説一百強”。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温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説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電影的結尾,小英子的。父親因患癌症英年早逝,更是將影片的悲傷推向高潮。她的父親去世後,與她朝夕相處的宋媽也被丈夫牽着小毛驢拉走了,這個悲傷的故事就此結束。

《城南舊事》觀後感 篇三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説,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用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敍述將我領進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敍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與對人間温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百感交集。

這個故事講述了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與小桂子相像,身上還有秀貞説的胎記,就讓妞兒與秀貞相認。後來妞兒與秀貞去找尋爸爸時不幸慘死在火車輪下。後來,英子一家遷居。英子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駱駝隊”、“惠安館”、“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章節主角最終都離開了英子,他們的離去,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更表達了作者英子對童年的憶念,讓我們懂得童年的可貴。

讀了這本書,我也想了許多。説到童年,更是讓我滿懷激動。童年是人生的一個開始,失去了就再也無法返回。可為什麼有人想失去童年呢?雖然童年有許多事受到了禁止,可這只是意味着我們還沒有長大,我們還可以用童心去幹很多事,因為童年是要快樂的,要快樂地奔跑在草地上,就算是摔倒了,也是與大地親密的一次擁抱。在自然的景色中快樂地成長,這些是隻有在童年才可以做的。只有在童年開心,才能快樂地成長。

好好珍惜童年吧!它會讓你的成年變得更加光彩!

城南舊事的觀後感 篇四

寫《城南舊事》的時候,林海音已經40歲了,那些故事發生在三十餘年前。

一個經歷了戰爭、移居,種。種**的中年人,寫下的文字仍然充滿童真。比如主人公英子的媽媽從福建來,講不好北平話,“媽不會説‘買一斤豬肉不要太肥。’她説:‘買一斤租漏,不要太回’”。還有《冬陽·童年·駱駝隊》,《城南舊事》的序言,國小時學過,作為選讀課文放在語文書的最後面。裏面有句話形容駱駝吃草,“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其他人誰會對着駱駝的臉看呢?只有八、九歲的小孩,才會從這個視角看駱駝,也才有這個耐心觀察駱駝和感受駱駝。

《城南舊事》以北平為背景,寫英子記憶裏的、發生在這裏的人和故事。老舍先生也寫北平,筆下的北平人多是社會最底層,拉車的祥子、《我這一輩子》裏的“臭腳巡”、《月牙兒》流落風塵的母女二人,等等,都是城市中做着最低賤貧苦工作的人。《城南舊事》裏,英子家應該算得上當時的中等家庭了:僱得起女傭,吃得起零食,女孩子也一樣上學讀書。但就算是這樣,英子記憶裏的人,還是苦命人多。孩子被丟棄後瘋了的秀貞、被迫學戲整天捱打捱罵的妞兒、女兒被賣掉兒子早早夭折的宋媽,面對生活的不幸,都毫無辦法。

混亂的時代裏,能一直好命,那是運氣,然而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運氣。

英子國小六年級畢業那天,大家唱着《送別》分離,回到家,知道了父親去世的消息。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的童年也結束了”。

和生理年齡無關,一個人真正意義上從小孩子成長為大人,是從“失去”二字開始的。還是孩子的時候,吃飯睡覺、上學讀書,該做的一切都有人安排好,自己只要按照安排去做。但是總有一天,一些重要的東西,人或事,會離自己而去,無法阻擋也無力改變。從此往後,不再有撒嬌的權利和資格,要從被照顧的人轉變為照顧他人的人,人生只能靠自己。

之後,英子就要磕磕絆絆長大了。而北平南城裏,被鳳仙花染紅的指甲、最愛吃的八仙梅、掛着鈴鐺的駱駝隊,還有那些出現在她生命裏的、對她很重要卻終究離開她的人們,它們留在記憶裏,陪她渡過往後人生的艱難,陪她慢慢長大。

《城南舊事》觀後感 篇五

伴着二十年代末悠長的鈴鐺聲,踏着清脆的石板小路,穿過那深邃而又寂靜的小巷,來到了舊時的北京城。在那北京城內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且聽《城南舊事》向你一一道來。

這是一部由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自傳體短篇小説集改編的電影,簡述了林海音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在北京城南的故事。在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上,小英子從一胡一同口的瘋子、傷痕累累的小玩伴兒;從秀貞死後搬新家、到與草叢裏的陌生人的相識離別;從宋一媽一和她死去的孩子小栓子的事情中……她開始漸漸成長,開始思索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影片用一個天真的小女孩的視覺,描繪了埋藏在心底的記憶……

影片的開始是一個小女孩——英子在模仿着駱駝咀嚼的鏡頭,專注的眼神當中透露着好奇,她那幼稚的心靈中,充滿了與大人不同的想法。她認為大人們給駱駝帶鈴鐺是為了一解旅途的寂寞。在她的世界裏,她敢跟別人眼裏的瘋子秀貞聊天,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妞……可見她的小天地裏只有快樂和美好。

但是後來,小英子的兩個夥伴離去了,她又認識了一個“朋友”。這是英子進草叢撿球時遇見的一個陌生人,他們很愉快地聊天。他因為家庭所迫,又要供弟弟讀書,被迫出來偷東西。當然,這是那個“朋友”被抓後英子才懵懵懂懂知道的。他們的來往讓小英子開始思索——什麼是海,什麼是天?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是啊,在二十年代末的社會上,在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上,又有誰能分得清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呢?好好的學生即將被槍斃、被拉到大街上示眾,又有誰能向小小的英子解釋,這是為什麼呢?

影片是英子這個小女孩的心路歷程。隨着故事的敍述,她從一個玩小油雞,滿街跑的小女孩,天真無邪;她瞪大雙眼,看妞和秀貞的慘死,看草叢中人的人的被捕,無奈而恐懼;還有爸爸的去世,同宋一媽一無言地告別,傷心和倔強;她漸漸長成一個把往事記在心中的女孩。她是不喜歡送別的,當然是不喜歡的。但這是英子的經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經歷的。

一首歌,一段影片,一段心路歷程……

觀《城南舊事》有感 篇六

《城南舊事》記敍了英子在北京的童年生活,再現了英子在各種事物的影響下從一個無知的少女逐漸成長的過程,表達了她對美好的嚮往和對醜惡的厭惡。

由於當時社會的黑暗,專橫、霸道等詞過早地進入英子的腦海,震撼着她的心靈。但就在這種震撼中,她成長了。從大膽地與秀貞交往並幫助她,英子變得有愛心;從體諒蹲在草地裏的人不得已偷東西的苦衷,英子變得篤厚我想,成長就是一種磨礪。大膽地與他人交往,在生活中磨礪;見識新鮮事物,在思想上磨礪;勇於承受挫折,在心裏上磨礪電影中,大膽地與瘋女人交往,與小偷打交道,目睹槍斃進步學生,被爸爸懲罰等事,從各個方面磨礪着英子,讓她成長,與社會磨合。但實際上成長又如電影中所説,英子既嚮往又害怕。可不是,她成長着,長大了,要承擔責任。不僅是自已的責任,而且是他人的責任。我覺得一個人敢於承擔責任時,是真的長大了。英子在爸爸逝世後,不是勇敢地與媽媽負起全家責任嗎?一個人在黑暗中,最容易接受磨礪,能很快成長,也很快承擔責任,可謂疾風知勁草啊!

世界上很多名人都是在苦難中成長的。拿破崙年幼時生活在一個衰落的貴族家庭,中學時經常遭人諷刺,再加上當時法國大革命的局面,各種因素刺激着他,磨礪着他,讓他在苦難中、戰火裏蓬勃成長,一切變得出類拔萃,漸漸地,他從一位熱血青年成長為一位沉穩、老道的軍事家、政治家,最終成為法蘭西的執政者。蘇聯名將朱可夫,小時候是位皮匠的兒子。沙俄的黑暗統治過早地刺激着他,他7歲便幫父親幹活。1915年他參加了紅軍騎兵團。戰火的洗禮,讓這個紅軍戰士在思想、心裏、身體各個方面成長,他晉升為連長、團長、師長一直到蘇軍第二統帥。

縱觀名人,許多都經受過苦難的磨礪,才創造了奇蹟。而現在的孩子,許多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好。這樣的人,即使肉體長大了,心卻永遠長不大。因為他不會自立自強,承擔責任,一生只能碌碌無為。

現在,我們在成長。我們應該大膽地走向世界去生活,去磨礪,去成長

城南舊事觀後感和感悟 篇七

半個世紀過去,我仍忘不了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我説:“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伴隨着歷盡滄桑的作者的回憶,影片漸漸開始。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英子的童年生活。以散文般的形式,通過四個小故事的相互遞進。全面展現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在這童年中,有快樂,也有惆悵。有煩惱,也有迷茫。所有這些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本《城南舊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關於爸爸去世的片段。我閉上眼睛,這個情形仍在腦海中回放。

國小畢業的英子,最後一次來到爸爸的牀頭。爸爸那飽含淚水的眼睛凝望着英子,嘶啞地説的那一句:“你恨爸爸麼?”空氣似乎停滯了流動,舒緩的背景音樂響起。望着爸爸那雙眼睛,英子慢慢地説了一句“不恨。”一瞬間,淚水在我的眼眶打轉。鼻頭酸酸的,我再也忍不住,幾滴淚珠從我的臉頰滾落下來。影片中,許多人物都隨着英子的長大而逝去。瘋了的秀珍和小貴子,為了求生迫不得已走上盜竊之路的小偷。兩個子女先後而去的宋媽,都依次逝去。到最後爸爸也走了,英子也長大了。剛滿十三歲的英子,匆匆告別的童年,肩負起了家庭的重任。縱觀英子的同年,我們與一個個悲劇中,更多的看到了英子的童真。

影片剛一開始,英子學駱駝咀嚼的模樣就讓人忍俊不禁。到後來,再把抹指甲用的白礬當作可以吃的冰糖,就更有意思了。再到後來,英子初見小偷時,可以看出小偷因為害怕英子發現內心已經忐忑不安。可當英子沉思了一陣,慢悠悠的猜測小偷蹲在草叢裏只是在大便時,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熒幕外開懷大笑。英子無論走到何處帶來的總是童真,給那些故事過濾了悲傷。

影片播完了,英子的童年也結束了。從影片定格在爸爸的墳墓上那一刻,英子已在心中默唸“童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