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系統焦裕祿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7W

第一篇:教育系統焦裕祿觀後感

教育系統焦裕祿觀後感(精選多篇)

教育系統焦裕祿觀後感

在教體局黨委的統一部署和網站黨支部具體安排下,作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個重要環節,我們黨員幹部和全體同志一起集中觀看了《焦裕祿》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作品。這部電影使我對焦裕祿的形象和精神境界有了全面的深刻的感受,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也讓我有了更加明確的改進方向。

焦裕祿所處的時代,是上世紀60年代。這是一個我們國家正在努力奮進改變國家狀況的年代。1962年6月,焦裕祿受命來到河南蘭考縣。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在蘭考僅僅兩年不到的時間,為蘭考人民羣眾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使蘭考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在蘭考期間,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所做了那一幕幕動人的事蹟,他所彰顯的一個共產黨員精神境界,深深地感動了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人民。風沙、鹽鹼地、水災和貧困,這些致使蘭考地區落後的現象,是他時刻放在自己心上的幾座大山,他無時無刻不在想盡一切辦法去搬掉這些壓在蘭考人民頭上的大山。焦裕祿生命最後的時光都用在瞭解決這些問題之中。

在帶領全縣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鬥爭中,焦裕祿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傾盆的時候,他帶頭趟着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羣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鑽進農民的草菴、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把羣眾同自然災害鬥爭的寶貴經驗,一點一滴地集中起來,成為全縣人民的共同財富,成為戰勝災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祿對同志對人民滿腔熱情。他常説,共產黨員應該在羣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羣眾的面前;在羣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羣眾、幫助羣眾。他的心裏裝着全縣的幹部羣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他經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強行送進醫院。

在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數次難以抑制自己的淚水,自己的心被一種追求理想、獻身信念的精神所打動。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與焦裕祿相比已經好的太多太多了,我們所面臨的困難遠沒有當時的蘭考人民多。但共同的一點是,我們都處於一個特殊的偉大變革的時代,歷史賦予了我們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焦裕祿在這一偉大使命中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所要做的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人人真真地負起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為我們共同的偉大使命增添正能量。

歲月變遷,但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永遠不能變異。我們沒有理由拋棄入黨時所許下的諾言: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我們的工作也許很普通,作用也許很微小,但涓滴成海。只要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努力去不懈地實踐我們入黨時許下的諾言,我相信我們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就一定會很快到來。我是一名基層的共產黨員,我每天的工作很具體很瑣碎,我願意像焦裕祿那樣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當中,以自己微小的一份力量為滎陽教育事業的發展助力,為民族復興的大業積累、增添正能量。

第二篇:羣眾路線教育-《焦裕祿》觀後感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已不記得是第幾次看焦裕祿,以前看都是站在羣眾的角度,而這一次以公務員的視角、站在為人民服務的角度看完了焦裕祿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羣眾路線教育的大潮中,參加這樣的一次學習,我認為這是對我心靈的一次洗禮。

電影裏的情節歷歷在目,“焦書記”這個名字在耳邊時時迴響。學習就是為了進步,感歎前輩的無私奉獻精神時就該想想自己要做些什麼改變。

我們時常談無私、談奉獻,試問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捫心自問,我自己也做不到。不得不承認,當初加入公務員隊伍的動機只是希望有一個安穩的工作、優裕的生活。看完電影,我對公務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共產黨員有了更強烈的嚮往,雖然不是黨員,但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能為羣眾做些什麼?

艱難困苦的環境裏考驗着我們,焦裕祿這樣的好黨員是我們的榜樣,自己穿着補丁衣服,下鄉體察民情,忍着病痛也要堅持工作。我們現在身處在生活富足的年代,不需要我們穿補丁衣服,也不需要我們把自己的口糧節省給羣眾。但是,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不能改變。羣眾路線教育,主要就是要改四風,因為在物質豐富的現今年代,首先要保證自己不能被誘惑,後者才能談為人民服務。十八大以來,全黨加強了對貪污腐敗的懲治力度,落馬了一個又一個貪官,羣眾為之歡欣鼓舞。可是,在歡欣之餘,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我們是不是也該自查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

我們雖做不到每日三省,可當酒足飯飽之後,感歎共產黨帶來今天的好生活時,能不能想想還有那麼多羣眾生活的艱辛。

習近平主席強調,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我覺得,不管解決什麼“風”,只要心裏有羣眾這杆紅旗,就什麼風也刮不倒我們。焦裕祿那時的年代,黨員幹部和羣眾同吃共住,大家團結一起克服困難堅持生產才度過了三年自然災害。而我們現在,作為一名基層幹部,如何改變作風,心裏能裝的下羣眾,不嫌棄羣眾,問羣眾滿不滿意,才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基層黨員和幹部,最能瞭解羣眾的艱難,也是我們黨和人民羣眾最直接的聯繫人,基層黨員和幹部的作風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們黨在人民羣眾心中的形象。

雖説比起城市,我們的工作環境不算很好,也不會有什麼機會貪污腐敗。身為一般幹部,我們也很難為人民羣眾幹什麼大事,如何踐行羣眾路線,就是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工作中。也許是一句關切的話語,也許是一杯冬日的熱茶,也許是解決家長裏短的矛盾,更或者只是幫忙填個申請表……只要我們不笑話張家大娘沒文化、嫌棄李家大爺不講衞生弄髒了自己的新牀單,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就能真正的做到踐行羣眾路線。

羣眾路線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不同的體現,但是歸根結底都是焦書記的那句話“只有羣眾滿意才是幹好了工作”。

第三篇:(教育系統)學習焦裕祿事蹟—心得體會

歷史的人物作鏡子現實的自己作對照

——關於學習焦裕祿事蹟的心得體會

在全國範圍內掀起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焦裕祿精神”作為鏡子,號召也要求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並作為對照,切身實踐。

還是在讀國小時,我語文課本中瞭解過焦裕祿同志的事蹟,儘管當時很小,理解並不深透,但印象卻是很深刻的。幾十年過去了,時至今日仍然記得。

今天,我再次參加了學習瞭解焦裕祿同志先進事蹟的活動,又一次引起了思想上的共鳴。我對焦裕祿同志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意識。“心裏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黨把這個縣36萬羣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這是他內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真實寫照,在他眼裏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二是勤儉節約、不怕困難、艱苦創業,“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他以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創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簡便、易行、實用而又符合規律的治理“三害”方法,最終在重重困難中闖出了一條路。

三是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 我認為學習焦裕祿精神,要做三個結合:一是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結合起來。要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道德素養、思想覺悟。二是與學習身邊的先進典型結合起來。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這些好人好事可能不像焦裕祿和他的事蹟那樣高大、完美,但卻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學習起來也方便容易,更切合自身實際。可以用焦裕祿的精神激勵自己,用身邊的典型指導自己,學習那些優秀黨員的做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三是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要對照焦裕祿同志,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找差距、定措施、選定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實際行動、具體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學習效果,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

焦裕祿同志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將永遠鼓舞着我們,激勵着我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的思想源泉。古人説“見賢思齊”。作為一名黨員,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以焦裕祿精神知道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焦裕祿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是教育工作者,肩負着提高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質的重任,更應該學習焦裕、弘揚焦裕祿精神,忠誠人民教育事業,關心愛護學生,樹立科學工作態度。敬業、實幹、無私奉獻,為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提高國民素質盡最大努力。

第四篇:羣眾路線教育-《焦裕祿》觀後感[1]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在區紀委學習的第一天,我跟大家一起觀看了影片《焦裕祿》,不知道這是第幾次看了,仍然被感動的熱淚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羣眾路線教育的大潮中,參加這樣的一次學習,我認為這是對我心靈的一次洗禮。

電影裏的情節歷歷在目,“焦書記”這個名字在耳邊時時迴響。學習就是為了進步,感歎前輩的無私奉獻精神時就該想想自己要做些什麼改變。

我們時常談無私、談奉獻,試問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捫心自問,我自己也做不到。想想當初考上村官到青化砭上班時,對環境艱苦、工作勞累的種種不適應,讓我一度覺得非常委屈,以前加入共產黨時的宣言早就拋之腦後。看完電影,讓我深受教育,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一名基層幹部,我能為羣眾做些什麼?

艱難困苦的環境裏考驗着我們共產黨員,焦裕祿這樣的好黨員是我們的榜樣,自己穿着補丁衣服,下鄉體察民情,忍着病痛也要堅持工作。尤其是他在地裏冒雨挖排洪渠時,讓我聯想到了去年延安暴雨時救災的時候,其實我們大部分黨員都能堅持在救災一線,雖然叫苦也沒人當逃兵,大家非常團結,每次救出受災羣眾時心裏都十分自豪,我知道那是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時才有的自豪感。

我們現在身處在生活富足的年代,不需要我們穿補丁衣服,也不需要我們把自己的口糧節省給羣眾。但是,共產黨員為人民

服務的信念不能改變。羣眾路線教育,主要就是要改四風,因為在物質豐富的現今年代,首先要保證自己不能被誘惑,後者才能談為人民服務。十八大以來,全黨加強了對貪污腐敗的懲治力度,落馬了一個又一個貪官,羣眾為之歡欣鼓舞。可是,在歡欣之餘,作為共產黨員的我們,是不是也該自查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雖做不到每日三省,可當酒足飯飽之後,感歎共產黨帶來今天的好生活時,能不能想想還有那麼多羣眾生活的艱辛。

習近平主席強調,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我覺得,不管解決什麼“風”,只要心裏有羣眾這杆紅旗,就什麼風也刮不倒我們。焦裕祿那時的年代,黨員幹部和羣眾同吃共住,大家團結一起克服困難堅持生產才度過了三年自然災害。而我們現在,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如何改變作風,心裏能裝的下羣眾,不嫌棄羣眾,問羣眾滿不滿意,才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基層黨員和幹部,最能瞭解羣眾的艱難,也是我們黨和人民羣眾最直接的聯繫人,基層黨員和幹部的作風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們黨在人民羣眾心中的形象。

雖説比起城市,我們的工作環境也很艱苦,也不會有什麼機會貪污腐敗。身為一般幹部,我們也很難為人民羣眾幹什麼大事,如何踐行羣眾路線,就是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工作中。也許是一句關切的話語,也許是一杯冬日的熱茶,也許是解決家長裏短的矛盾,

更或者只是幫忙填個申請表……只要我們不笑話張家大娘沒文化、嫌棄李家大爺不講衞生弄髒了自己的新牀單,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就能真正的做到踐行羣眾路線。

羣眾路線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不同的體現,但是歸根結底都是焦書記的那句話“只有羣眾滿意才是幹好了工作”。

第五篇: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焦裕祿觀後感

《焦裕祿》觀後感

——趙志全

看完《焦裕祿》這部電影,我感觸良久,思緒萬千,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40多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卻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強大思想動力,永遠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學習焦裕祿精神有着重大意義和現實意義。

古人説,“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我們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就要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始終堅持羣眾路線,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焦裕祿同志 “心裏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焦裕祿同志到蘭考,不是為了做官,而是去為人民謀利益。他之所以被譽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共產黨員的光輝典範,之所以深受人民羣眾愛戴,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始終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在於他視人民羣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僕。他常説:“共產黨員應該在羣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羣眾的面前;在羣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羣眾、幫助羣眾。”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帶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羣眾送救濟糧款,一句“我是你們的兒子”,充分體現了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他這種為民愛民親民的作風,充分反映了共產黨人和黨的幹部對人民羣眾的深厚情感和公僕情懷。

無論是黨員幹部還是普通羣眾,無論職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首位,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最終目的。要深懷愛民之心,自覺擺正與人民羣眾的關係,不斷增進與人民羣眾的真摯感情,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時刻把人民羣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要多辦利民之事,堅持從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深入條件艱苦、矛盾集中、困難突出的地方,盡力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羣眾生產生活困難增多的情況下,更要想(請繼續 關注本站:)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幫羣眾之所需,認真解決民生問題,努力把為羣眾排憂解難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學習焦裕祿精神就應該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勤儉節約、艱苦創業,大興艱苦奮鬥之風。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我們黨的立業之本、取勝之道、傳家之寶,也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1962年冬天來到了蘭考,面對蘭考自然災害的肆虐和貧困落後的實際,焦裕祿同志不等不靠,帶領全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奮力拼搏、自強不息。他説:“我們要有革命的膽略,堅決領導全縣人民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的面貌,不達目的,死不瞑目。”他帶領廣大幹部羣眾大力治理風沙、內澇、鹽鹼“三害”,親自種植泡桐樹,以滿腔熱

情和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改天換地的英雄壯歌。他堅持生活簡樸、勤儉辦事,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他的衣、帽、鞋、襪都是補了又補、縫了又縫。焦裕祿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對艱苦奮鬥做了生動的詮釋,這也正是他贏得羣眾擁護和愛戴的重要原因。

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是焦裕祿精神的靈魂。在焦裕

祿同志看來,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既是一種科學精神,也是一種工作作風,還是一種人生態度。為了改變蘭考的落後面貌,他從蘭考的縣情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堅持把戰勝災害、改善生產條件、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為蘭考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他篤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鹼發生發展的規律,作出和實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確決策。他在蘭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對全縣當時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生產大隊進行了走訪和蹲點調研。正是這種深入、系統、全面的調查研究,使焦裕祿同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對改變蘭考面貌提出切合實際的規劃。在焦裕祿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腳踏實地幹事業的求實精神和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

學習焦裕祿同志要學習他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品格,也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內容。焦裕祿同志到蘭考上任前,黨組織與他談話時明確提出,蘭考是一個最窮的縣,一個最困難的縣,

要他在思想上有經受最嚴峻考驗的準備。焦裕祿同志堅定地説: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鍊人。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裏。焦裕祿同志經常教育黨員幹部説,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不怕困難,發揚革命精神。面對當時蘭考十分嚴重的自然災害,焦裕祿同志沒有被困難所嚇倒,他以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創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簡便、易行、實用而又符合規律的治理“三害”方法,最終在重重困難中闖出了一條生路。面對困難和挑戰,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消極悲觀、被動應付,有的甚至臨陣脱逃;一種是毫不畏懼、迎難而上。我們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始終保持一種敢做善成的勇氣,保持一種逆勢而上的豪氣,不怕矛盾複雜、不怕任務艱鉅、不怕責任重大,敢於挑起重擔,敢於克難制勝,敢於奮勇爭先。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在挑戰面前捕捉和把握髮展機遇,善於在逆境中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夙興夜寐思改革,廢寢忘食謀發展,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優良的作風帶領廣大羣眾迎難而上、鋭意改革、共克時艱。

清正廉潔、無私奉獻,是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點。焦裕祿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利,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他抱着病痛的身體,忍着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農舍、田地,置身於羣眾之中。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就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每當雨下得最大的時候,就是他帶頭下去冒雨涉水、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他嚴守黨紀黨規,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子女、親屬謀取任何好處。他親自起草了《幹部十不準》,規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祿同志以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羣眾心目中樹立了崇高的形象。當前,黨員領導幹部受到的各種誘惑更多、更大,若不警惕,就可能被拉下水。當前我們黨的幹部多應該堅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利,堅持慎獨慎微的原則,始終記着“不以惡小而為之”,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自覺拒腐蝕、永不沾,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焦裕祿同志誠懇待人,他時刻想着人民羣眾,愛護人民羣眾,關心人民羣眾,熱情幫助人民羣眾解決具體困難,始終和廣大人民羣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繫,是廣大人民羣眾的貼心人。焦裕祿同志是黨的好乾部、好黨員。他不為名、不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為革命,一心為人民,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焦裕祿同志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我們要從焦裕祿同志的感人事蹟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發,更加堅定了

自己的理想信念,心中始終發揚“勇於擔當、善於作為、甘於奉獻”工作作風;在工作中要始終堅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始終把保持着埋頭苦幹,事必躬親的做事態度;始終保持着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堅定不移地為樹立建設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事業新豐碑而奮鬥,盡己所能向黨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重温焦裕祿事蹟、緬懷焦裕祿功德、學習焦裕祿品質、弘揚焦裕祿精神,我們會大受裨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是時代的呼喚和需要,是對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加強黨的建設的客觀需要。焦裕祿雖然去世了,但他一心為革命,一心為羣眾的高貴品德,已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將不斷推動着蘭考人民,全中國人民在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大道上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