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焦裕祿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5W

第一篇:學習焦裕祿觀後感

學習焦裕祿觀後感(精選多篇)

篇一:學習焦裕祿觀後感

懷着深切的緬懷和欽敬之情,我飽含熱淚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焦裕祿是艱苦樸素的典範,常年穿的是打着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乾糧,手拿雨傘,和羣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哪裏最艱苦,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唯獨沒有自己。

黃沙嚇不走他,洪水擋不住他,鹽鹼難不住他,焦裕祿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和對黨和人民事業 高度的忠誠,帶領全縣幹部羣眾艱苦奮鬥 ,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治理“三害”;他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直到生命 的最後一刻,想的仍是麥子的長勢、羣眾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 的奮鬥 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電影《焦裕祿》深深震撼着觀看者的心靈,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風範令人肅然起敬。

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 裏,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後來病情嚴重惡化,變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頑強的意志忍受着劇痛,在狂風、大雨、沙窩、激流裏奔波,蘭考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他走了120多個大隊。為治理蘭考的三害,改變 全縣36萬人民的貧困面貌,他帶着重病堅持工作,堅持戰鬥,直到生命 的最後一息。年僅42歲的好乾部焦裕祿於1964年5月14日離開了人間,但他永遠活在蘭考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觀看完電影后,我認為,焦裕祿同志不但有“政績工程”,而且還十分的壯觀和偉大,那就是:他在廣大人民羣眾心目中樹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 豐碑。即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的精神 ;關心人民羣眾疾苦,與人民羣眾患難與共;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不搞特殊,嚴於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黨和人民羣眾的利益為重等。這些“政績工程”與現在所謂的“政績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但從價值 上來講,從扞衞和樹立黨和政府的形象上來説,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羣眾中的反響要強烈地多。幾十年來,黨和人民羣眾始終不忘焦裕祿同志,懷念焦裕祿同志,學習焦裕祿同志,繼承和發揚了焦裕祿同志的精神 ,對促進和發展我國的經濟建設,尤其是在對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上發揮了積極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祿同志的精神 永遠放光芒。

焦裕祿精神 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好教材。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從焦裕祿同志的感人事蹟和崇高精神 中受到深刻教育 和啟發,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 信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始終堅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 ,堅持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 狀態,堅定不移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而奮鬥 ,向黨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篇二:學習焦裕祿觀後感

下午,中心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在浦東新舞台觀看電影《焦裕祿》。原先在課本上了解過焦裕祿同志的事蹟,但一直有個問題使我困惑:“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中怎麼幹勁那麼大?甚至把性命犧牲在崗位上?他工作的動力是什麼?”看了影片後,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對黨的無限忠誠,心繫人民羣眾,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

在這部影片中,除了焦裕祿還有個突出的人物,就是吳榮先,兩人在電影裏有種強烈的對比,就如所有電影裏面一樣,有好人就必須有個壞人來襯托,但吳是不是壞人不好評論,他們兩個人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因為他們有各自的觀點:一個以己出發,一個以民出發,效果完全不同。

影片中感人的片段很多,雖然沒什麼豪言壯志,但焦書記在蘭考平凡、普通的生活片段,都讓我深深感動,他在風雨交加中去訪貧問苦,為雙目失明的老大娘和卧病的大爺送上面粉和錢,送上黨的關懷和温暖;他因為兒子想吃紅燒肉,扔掉窩窩頭而打罵兒子,後來又負疚的認錯;他強忍着劇烈的肝部疼痛,傾聽基層幹部彙報救災方案,鋼筆掉了無法撿起來。這一樁樁事情,在我們面前矗立起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人的高大形象,這是徹底的真誠奉獻。

焦裕祿是黨的羣眾路線忠實的執行者和貫徹着,是“三嚴三實”的典範。“三嚴三實”明確了作風建設的新要求、新標準。所謂“三嚴”是指“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於律己”;所謂“三實”是指“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直指為人為政的根本、切中幹事創業的要害,既是對古今中外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練和提升,也是對黨員同志牢記宗旨、永不忘本的明確要求。

學習焦裕祿精神,不能單純的説説、寫寫,一定要與黨性修養、促進科學發展結合起來,用焦裕祿精神激勵自己,用身邊的典型指導自己,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對照焦裕祿,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找差距、定措施,選定新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實際行動、具體的工作成績來證明學習焦裕祿精神的效果。

篇三:學習焦裕祿觀後感

焦裕祿同志的事蹟和精神,從學生時代便有所耳聞,但當時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知道個大概,並沒有切身的體會。上週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又在網上查閲了很多有關焦裕祿同志的生平事蹟,結合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的學習,使我對焦裕祿精神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瞭解和認識,內心很受感動、很受教育。

焦裕祿精神習總書記已為我們作了闡述。他在2014年視察蘭考時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是一種公僕精神、奮鬥精神、求實精神、大無畏精神、奉獻精神,其精神的內涵和本質集中表現為“為民務實清廉”。在今年調研指導河南蘭考縣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習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裏、“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同志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在蘭考,他帶領全縣人民進行封沙、治水、改地的鬥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瓢潑的時候,他帶頭踏着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羣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鑽進農民的草菴、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人民鞠躬盡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成就了焦裕祿精神的永恆。這種精神也成為我們奮鬥的榜樣和力量。

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是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他是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楷模,也是每一名人民公僕的榜樣。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幹部,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同志那樣凡事探求就裏、“吃別人嚼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和“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要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同志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長期帶病工作,家裏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吳縣長送來的大米他送給了技術員;他把錢救濟了困難羣眾,兒子沒吃上紅燒肉;別人送的魚,他又讓孩子送回去;孩子沒有好衣服而讓同學嘲笑……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無私、清廉、崇高的革命精神。

對於年(轉載需註明來源)輕黨員幹部來説,貌似與反腐倡廉還沾不上邊。但我覺得,這個階段恰恰是打牢“清廉”品格根基的關鍵時期。要在這個思維活躍、價值取向多變的時期,努力培養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鍛造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樹立廉潔奉公的執政理念,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紮實實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

第二篇:黨員學習焦裕祿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

張停

近日,在組織的帶領下我認真收看《焦裕祿》等8部影片和《英雄民警劉軍》。親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術員、送回一桶魚、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讓人感動、每一幕都讓人落淚,看完電影好長時間,我的心情還不能平靜。這裏,我主要想談一談對於焦裕祿的一些淺顯的認識。

從焦裕祿的故事中我可以看出,作為一名黨員同志,我們應該堅持對黨的忠誠,對自身工作崗位的熱愛和對於人民羣眾的深厚感情。1962年蘭考遭遇自然災害,30萬人民羣眾衣食無着,縣裏的許多幹部用圍攻組織部長方式想方設法往外調,可焦裕祿卻從條件較好尉氏縣調到蘭考,受命於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講條件。僅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許多人汗顏,我們現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領導安排工作皺眉頭,完成工作講客觀。工作中,焦裕祿遭人誤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氣餒、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幹工作。因為他始終相信上級黨組織是會認真處理他的問題的。而現在的我們呢?部分黨員同志對於工作拈輕怕重,老實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遇到一些不快就開始發難騷,完全沒有發揮黨員同志的先鋒模範作用。焦裕祿同志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先鋒模範的榜樣,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焦裕祿同志為治風沙,牛棚裏訪到老園藝場長,火車站台上打動了技術員,身先羣眾,一鍬一鍬栽下泡桐。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擋不住他前進的路,一首團結就是力量,讓無數人為之動容。焦裕祿同志這種精

神,對我們現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種教育。這些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從焦裕祿同志的事蹟中,作為黨員的我一定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認真學習,對照自我,找出自身的不足,力爭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2014/4/18

第三篇:《焦裕祿》觀後感學習筆記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着救濟糧,寒風挾着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拼命地吼唱着。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裏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着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着。”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着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着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着,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着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着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説出了大家的心裏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羣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湧現振奇人。儘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鼈,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淨,內澇治,風沙馴。絃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户春。借問津樑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羣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羣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3

光輝的形象 學習的榜樣

——影片《焦裕祿》觀後感

懷着深切的緬懷和欽敬之情,2月26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樓會議室,局先進性教育活動集中學習活動中,我飽含熱淚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調任蘭考縣縣委書記。

焦裕祿是艱苦樸素的典範,常年穿的是打着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乾糧,手拿雨傘,和羣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羣眾之中,和羣眾同甘共苦,哪裏最艱苦,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唯獨沒有自己。

黃沙嚇不走他,洪水擋不住他,鹽鹼難不住他,焦裕祿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的忠誠,帶領全縣幹部羣眾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治理“三害”;他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仍是麥子的長勢、羣眾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奮鬥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電影《焦裕祿》深深震撼着觀看者的心靈,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風範令人肅然起敬。

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後來病情嚴重惡化,變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頑強的意志忍受着劇痛,在狂風、大雨、沙窩、激流裏奔波,蘭考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他走了120多個大隊。為治理蘭考的三害,改變全縣36萬人民的貧困面貌,他帶着重病堅持工作,堅持戰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年僅42歲的好乾部焦裕祿於1964年5月14日離開了人間,但他永遠活在蘭考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觀看完電影后,我們進行了討論,有人突然提起,被稱為“縣委書記好榜樣”的焦裕祿的主要政績是什麼?同志們説法不一,有的人説,是他帶領羣眾治理風沙鹽鹼,不屈不撓的向自然災害作鬥爭;有的人説,是他牢記黨的號召,時刻關心人民羣眾的疾苦;有的人説,是他能堅持原則,向錯誤的思想進行抵制和鬥爭;有的人説,是他嚴於律已,不搞特殊化,等。這都是事實。如果説他搞了多少大樓和市政建設,拓寬了多少條馬路,帶領人民羣眾脱貧致富,那都是沒影的事。

電視劇《焦裕祿》觀後感

小馬過河

最近晚上黃金時間,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放電視連續劇《焦裕祿》,我看了幾集,感慨萬端。

現實生活中像焦裕祿這樣的好乾部,尤其是好的縣委書記恐怕不多見了,就像恐龍一樣快成化石了。

在如今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到處充滿了銅臭味,物慾橫流,肆意刻薄,人情冷落,個個眼中只見錢鈔,給人的感覺像是到了世界末日。

焦裕祿作為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到鄉村走村竄户,訪貧問苦,解決羣眾的實際困難,靠的是一輛破舊的腳踏自行車。蘭考人民和蘭考的未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很難想象,現在的幹部出門庇股底下一棟樓,動不動就警車開道;天天山珍海味;講待遇,講排場;有幾個是在真正地為人民服務的?!不少有決定權的領導幹部,為了所謂的政績,強姦民意,在實際工作中弄虛作假,比如招商引資過程中搞假外資,假投資,將落後、淘汰的企業當寶貝似的引進到本地,造成有限資源的浪費,環境污染事件不斷,搞得民怨沸騰,就是沒一個“領導”來承擔責任的!!

焦裕祿訪貧問苦期間吃住在農户的牛棚裏,用牛草作被褥,不怕髒和累,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現在能有這樣的幹部嗎?你説呢?現在的領導幹部出行有高級轎車、飛機,出國的次數比老百姓進城的趟數都要多得多,住的是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一晚的五星級或超五星級賓館,喝的是一瓶成千上萬元的洋灑,吃一頓飯要成千上萬元甚至幾萬、幾十萬元不等,這些支出全是廣大納税人的血汗錢,可就沒一個心疼的,而焦裕祿連老百姓送的一塊西瓜都不肯吃,這又是一個怎樣的精神!!

焦裕祿為了蘭考的沙災,與廣大幹部、羣眾一起,栽樹固沙,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現在的幹部為了面子工程,為了個人的仕途升遷,好大喜功,勞民傷財,一會兒搞什麼經貿洽談會(高價邀請名人、名星來助演、助陣),一會兒搞什麼投資説明會,成效如何?只有天知道!!難道説不是這樣的嗎??花了不計其數的財政資金,沒有帶來多少效果,就好象鈔票扔進了大海,引不起任何浪花一樣!你説不氣人嗎?而焦裕祿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於抗災救災,就是不允許用來修繕縣政府的招待所。哪像現在的政府機關,辦公大樓比天安門城樓還雄偉,比美國的白宮還富麗堂皇,就好像中國富得流油、遍地是黃金似的。其實中國還很窮,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官方公佈的數字),還有不少因病、因殘或其它原因即將致貧的人羣。難道他們就不需要國家的救助嗎?

焦裕祿因為其大兒子打着他的旗號去戲院不花錢買票看戲,被焦裕祿嚴厲批評,並帶其子去補了一張票,並當面向戲院工作人員道歉,同時重聲任何人不得搞特殊,搞腐敗。區區的三毛錢的一張戲票,從中折射出焦裕祿的人格魅力是多麼偉大!這是一種什麼人格、什麼精神?現在這樣的幹部還有嗎?多少幹部想把國有資產掏空,把資產轉移到國外,家屬送到國外,做起“裸官”了;有多少官二代、官三代、富二代、富三代進了國家機關的?還有多少人靠裙帶關係進入國家機關的?誰能向全社會公佈一個準確的數據?哪怕是一兩個也行!!敢嗎? 這就是現實!!

胡錦濤總書記説得好:“一個黨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執政的基礎!”

作為一名不老也不新的中共黨員,我感到很痛心、也很糾結,更感到憂心忡忡。希望我們的黨內多多湧現焦裕祿這樣的好乾部,我們的黨就有希望,我們的國家就有希望。難道不是嗎?

纖塵不染 倡樹清風

——電視劇《焦裕祿》觀後感

胡殿文

提起蘭考,人們自然會想到焦裕祿;提起焦裕祿,人們又不約而同地想起焦裕祿。蘭考,因焦裕祿而聞名。最近,電視劇《焦裕祿》在央視熱播,在人們心中掀起了波瀾。焦裕祿的名字永遠和蘭考人戰勝自然災害、實現脱貧致富、過上好日子聯繫在一起。

焦裕祿不僅幹事而且乾淨,因而,他在幹部中有感染力,在羣眾中有號召力。無論在工作中或在日常生活中, 他能夠秉公用權、謹慎用權,清廉自守,視人民為再生父母,視事業重如山、視名利淡如水,成為一塵不染、清正廉潔的表率,在他的感召下,貧困的蘭考縣卻有一片清風正氣在迴盪。

該劇總製片人程力棟表示:“節制私慾、天下為公,是電視劇《焦裕祿》力圖向世人傳達的焦裕祿精神的核心內容,只有防微杜漸,從小事嚴格律己,才能將天下為公落到實處。”時隔多年的今天,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在電視劇中重温焦國慶看白戲的情節,不禁感慨萬千。她表示,即使時隔多年,依然會有人對焦國慶提起此事,這讓他終身牢記這件小事,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在蘭考,焦裕祿嚴守黨紀黨規,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子女、親屬謀取任何好處。他親自起草了《幹部十不準》,規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 在送魚一場戲中,焦裕祿的祕書李林將胡大爺送去的魚送還,胡大爺再次給焦裕祿送魚。焦裕祿回家看到孩子們圍着一盆魚,徐俊雅準備煮魚給孩子們補補身體。但焦裕祿卻告訴孩子們佔便宜的事兒一點兒都不能做,他帶着孩子們一起去放魚。要知道,城關後大坑改魚塘時,焦裕祿全家都參加了勞動,魚苗也是焦裕祿協調過來的,但焦裕祿就是不佔那小便宜。有一天,焦裕祿辦完事回家得知徐俊雅從縣委伙房提水,便批評徐俊雅是剝削行為,教育她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最後,焦裕祿自己去挑水做飯。身為縣委書記,用公家的半桶水即便是在當時也算不得什麼。而焦裕祿卻深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廉政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和力量。他感染了身邊的幹部,使蘭考縣的幹部羣眾結成了魚水關係,營造出風清氣正的環境。電視劇這樣處理“魚與水”的關係,具有象徵意義。在劇中,成縣長、李明、劉秀英都是那個時代人們敬仰的好乾部。

焦裕祿不搞特權,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晚上,焦裕祿回到家中,看到徐俊雅在和守鳳商量填哪個招工表,但焦裕祿卻告訴女兒,別人都來送招工表是因為她的父親是縣委書記。焦裕祿把送了招工表的單位負責人叫到他辦公室,婉言謝絕了他們。縣郵電局招工時,守鳳考上了郵電局的話務員。而焦裕祿卻堅持讓女兒去食品廠做臨時工,好好補補生產勞動這一課。焦守鳳聽從了父親的話,去了食品廠上班。她給西街門市部送醬油,一路上人們議論紛紛。

公生明,廉生威。焦裕祿以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的實際行動樹立了崇高的形象。演員李雪健在廉政公益廣告中説:“20年前,我演過焦裕祿,20年後,我又演楊善洲,在他們身上有一種精神的力量,這種力量感染了我,也感動了很多很多人——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心裏始終裝着百姓,為百姓真正幹實事,百姓永遠銘記,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人民永遠懷念的好乾部——清廉一生平安,實幹造福百姓。”這段公益廣告明確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電視劇難免有演繹的成分,但不管怎樣演繹,我相信,那時的工作條件肯定比劇情還要艱苦,現在許多人已被物質同化,價值觀已發生了改變,不少人喪失的正是那種意志品質,那種精神的力量。當前,領導幹部受到的各種誘惑更多、更大。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拉攏腐蝕幹部,手段越來越多,越來越隱蔽,若不警惕,就可能被拉下水。此情此景,要求幹部要繃緊拒腐防變這根弦,慎微慎獨,自覺拒腐蝕、永不沾。

第四篇:教師學習羣眾路線《焦裕祿》觀後感

《焦裕祿》專題教育片心得

清塘村小 楊偉純

2014年4月29日,麥市黨支部組織觀看《焦裕祿》。影片中焦裕祿同志的事蹟深深的震撼着我,焦裕祿同志高風亮節的人格也深深的感動着、吸引着我,看完之後我陷入了沉思當中。

焦裕祿於1962年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羣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羣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着劇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於鄭州,終年42歲。焦裕祿同志是為民務實清廉的典範,他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人。他艱苦樸素,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和羣眾同甘共苦,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哪裏最艱苦,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

焦裕祿是堅持實事求是、走羣眾路線的傑出代表,在廉潔自律方面是領導幹部的楷模。由於他的大公無私,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黨,獻給了人民。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後“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們把沙丘治好。”這一感人至深的臨終囑託、生命最後的願望,表明焦裕祿這名共產黨員崇高的情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他的精神是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集中體現,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好教材。

我們要學習焦裕祿精神,以焦裕祿為鏡對照自身,修身正己。

作為一名工作在農村的基層共產黨員、工作在農村教育一線的我,焦裕祿精神始終是我學習的榜樣,他鞠躬盡瘁為人民,兩腳踏遍黃沙地,“心裏裝着全體人民,惟獨沒有他自己”的好品格深深地紮根在我的腦海裏。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數十年如一日,傳道、授業、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澆灌學生的心田。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默默無聞,不圖名利。“絲盡”方止,“淚乾”才滅,很難顯身揚名。但決不能由此而喪失上進心。古人説“學不可以已”、“學無止境”;我們今天同樣可以説“教不可以已”、“教無止境”。

焦裕祿同志的事蹟給與我新的感受,新的啟迪和新的振奮,使我再一次認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諦。我感謝焦裕祿同志為我指明瞭生活的航向,樹立了前進的路標,我將義無反顧的以焦裕祿同志為學習的榜樣,勤奮學習,勤奮工作,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發揚焦裕祿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論何種境遇,不向困難低頭,不斷開拓進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以實際行動澆灌希望,培育祖國花朵。

2014/5/4

第五篇:焦裕祿精神——《焦裕祿》觀後感

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觀後感

近日,系裏組織全體黨員及中層幹部觀看了電影《焦裕祿》,我看完電影《焦裕祿》後,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焦裕祿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精神,讓人們永遠緬懷。焦裕祿同志以人為本、重視調查研究、勇於創新、重視民生的先進事蹟, 使我們深受啟發。

習近平總書記3月17日來到焦裕祿工作過的地方---河南蘭考縣,他在蘭考指出“雖然焦裕祿離開我們50年了,但焦裕祿精神是永恆的”, 他反覆叮囑工作人員説:“為民服務不能一陣風,虎頭蛇尾,不能搞形式主義”,他還指出:“我們要看焦裕祿是怎麼做的,對照自己,見賢思齊”,“焦裕祿在蘭 考工作時間並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麼多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給後人留下什麼樣的精神財富?”。

我們要踐行黨的羣眾路線,就要學習焦裕祿同志的優良品質:

一、對黨忠誠。就是要堅定黨的宗旨,執行黨的決定,維護黨的形像,嚴守黨的紀律。1962年蘭考遭遇自然災害,30萬 人民羣眾衣食無着,縣裏的許多幹部用圍攻組織部長方式想方設法往外調,可焦裕祿卻從條件較好尉氏縣調到蘭考,受命於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講條件。作為一個父母官,他沒有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而是懷着一顆愛民仁後情懷,深入百姓體察民情,不顧自己已經羸弱的身軀,頂風冒雨,深夜看望受傷的老人,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飽的情況下,他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資助更需要幫助的貧苦百姓。半個多世紀的今天,我們國家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改革開放讓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在沒有饑民背井離鄉,逃荒要飯的景象,生存問題已經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們代表的就是一個國家的形象,當我們面對羣眾訴求時,是否還能記得人民羣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否擁有焦裕祿同志一樣的赤子之心人民 情懷?水可載舟,我們要像焦裕祿同志一樣愛護,幫助我們的人民,這樣才是我們的立國之基,立黨之本,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個黨員幹部用心感受, 用行動去實踐。

二、對崗位熱愛。就是把工作崗位當做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以幹好工作為目標,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反過來又將學到知識,練就的本領,全部用到工作

中。“黨是叫我們帶領30萬蘭考人民戰勝災荒的,而不是來送人民羣眾逃難的……”。 他上任之始,沒有忙着樹官威,建衙門,而是扛着背窩卷一頭扎進了牛棚。為治風沙,牛棚裏訪到老園藝場長,火車站台上打動了技術員,身先羣眾,一鍬一鍬栽下 泡桐。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擋不住他前進的路,一首團結就是力量,讓無數人為之動容。在我們今天的工作中,內容雖然不同,相同的是我們都會面臨困境,在困難面前,我們是知難而上,還是畏懼退縮?工作方法是實事求是,調查研究,還是推諉扯皮,知難而退?焦裕祿同志一心為國為民,問計羣眾,實地考察,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三、心繫人民羣眾。焦裕祿同志説過:“羣眾滿意才是檢驗工作好壞的標準!”。焦裕祿同志出身貧窮,當過學徒、幹過長工。參軍入黨後,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黨、交給了人民羣眾。“我是您的兒子,代表毛主席來看您了!”電影中一句話讓人銘刻心骨。可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領導幹部卻離羣眾越來越遠,大部分時間就是呆在辦公室、會議室或招待所,有時下到基層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更有可恨者,沒有攝影不出門,沒有記者不發言,好像到基層,到人民羣眾之間,就是駕臨,就是施捨。共產黨是草根出身,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徵才取得勝利的。領導幹部要看《焦裕祿》,我們普通黨員也要看,胡總書記説得好,只有和人民羣眾血肉相聯,才能確保我們的事業長盛不衰。焦裕祿是羣眾利益的代表,他堅持生活在羣眾之中,和羣眾同甘共苦,哪裏最艱苦,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是優秀共產黨員的典範,他從沒有考慮過個人的成敗,從 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得失。他不怕艱難困苦,不畏流血犧牲的,鋭意進取,廉潔奉公的高貴品質,他“心裏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精神值得我們所有 人學習。為此,我們應以焦裕祿同志為學習的榜我們當不畏困難,艱苦奮鬥、求真務實、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發揚焦裕祿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向困難低頭,不斷開拓進取。

“我想信歷史會給每一個做出公平評價的!”焦裕祿的話充滿了哲理。焦裕祿離開我們四十多年了,從毛主席到胡總書記幾代領導人沒有忘記他,先後有二十幾位國家領導人為他題詞賦詩。焦裕祿精神———忠誠、愛民、科學、創造、實幹、奉獻,是蘭考人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所有共產黨人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