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楊善洲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學習楊善洲觀後感

我們學習楊善洲精神,就要像他那樣以正確的世界觀立身,把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化作一心一意為國家為人民利益奮鬥終身的實際行動。那麼要怎樣寫關於學習楊善洲觀後感文章呢?小編精選整理了相關範文,接下來請您閲讀:學習楊善洲觀後感

學習楊善洲觀後感1

楊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雲南保山地區的地委書記,為改變地區的落後面貌和百姓的貧困生活,他長年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領羣眾艱苦奮鬥,當地百姓親切地稱他是“草鞋書記”。退休後放棄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動承包荒山的綠化,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臨終前把20年來價值3億多元的山林交給了國家。楊善洲同志走了,他艱苦奮鬥的業績、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共產黨員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電影放映過程中,許多人深受感動,流出了眼淚。觀看影片後,一位高風亮節,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的形象躍然在我眼前,使我肅然起敬。

主席指出,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秀代表。他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羣眾謀利益。他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向他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一地堅守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蹟,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黨員和老幹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通過觀看影片,我有如下心得和體會。

一、堅定的理想信念值得我本人學

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俗話説,做好事做實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實事。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就要學習他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學習他用畢生精力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學習他忠貞不渝地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不為權力所累、不為地位所累、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情所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僕本色。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應該以楊善洲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堅定自己的共產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值得我本人學

楊善洲老書記出身貧寒、經歷坎坷,他憑着一腔熱誠、苦幹實幹,腳踏實地的奮鬥,一步一步成長為領導幹部後,依然保持着淳樸的農民本色。他和農民一起鋤田、栽秧,走家串户體察農民的困苦,下鄉不給農民添負擔,始終保持艱苦樸素、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他時常以普通羣眾的心態往來其間,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通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赤誠之心對待羣眾,努力為人民羣眾辦實事。

三、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值得我本人學

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餘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户口本,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裏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老書記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作為一名安全生產工作戰線上的一名領導幹部,通過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先進事蹟,我要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落實到工作中,真正以百姓的利益為重,做到以人為本,從小事做起,兢兢業業工作,為全州安全生產穩定好轉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習楊善洲觀後感2

每一次對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的學習,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而電影《楊善洲》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比以往所有文字記錄更加鮮活的楊善洲,與其説這是對一位退休老幹部先進事蹟的深情刻畫,還不如説這是對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最真實寫照,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不得不讓人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着潸然淚下的感動。

當我們大喊着為人民服務時,楊善洲早已身體力行,追趕在抗旱增產的田地裏;當我們高唱着為社會主義奮鬥終身時,楊善洲早已衝鋒陷陣,鏖戰在民生戰場的第一線;當我們嘻笑着為自己的尺寸之功邀功求賞時,楊善洲早已默然離去,隱身在滿目蒼翠的大山中。堅持、倔強、忍耐,給保山人民鑄造了一位心懷大愛的“草鞋書記”。我們無法想象,能夠這樣感天動地的,竟然是一位滿頭白髮的黑瘦老人,我們不能忘卻,影片中關於這位老人的很多記錄曾無數次引發了我們內心的震撼,穿透了我們的心靈。

鏡頭組合一:久逢大旱,楊善洲用50萬工程款打井抽水,雖未找來水源,但其行為感動上天,最終天降甘霖,峯迴路轉,百姓脱離苦海。

雖然最後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人覺得有些偶然,但是,當很多偶然堆疊在一起時就成了必然。楊善洲從未心存僥倖地以為上天會在短期內普降大雨,為了掀翻持續大旱這道坎,他事事親力親為,帶領當地百姓作出了很多努力,可惜這道坎實在是太大了,人的力量已然不能左右,正當他準備為百姓厚着臉皮向國家請求救濟糧時,天空卻突降暴雨,這場雨滋潤着龜裂的大地,清洗着百姓臉上的愁容,大旱這道坎轉瞬間不攻自破。

每個心中都有一個神,而楊善洲心中的神源自於人定勝天的信念,毫無疑問,這次正是這位“神”拯救了他,拯救了當地的百姓。

有時候,當我們付出了很多,覺得身心疲憊想要突然放棄的時候,只要再堅持一小會兒,興許我們將永遠不用去體會什麼是前功盡棄。

鏡頭組合二:二女兒結婚,由於要參加水稻的收割儀式,楊善洲差祕書送去搪瓷盆和牀單被套作為賀禮,自己沒能親自到場給女兒祝賀,女兒無法理解阿爸的做法,繼而將賀禮退回。

“只要關乎老百姓,就是大事。”總理這樣説。可是時下,我們的部分黨員幹部空喊了無數次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到頭來真正享受服務的卻是自己本人。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陳同海,人稱“許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解放軍原海軍副司令員王守業等等,國企、政府、軍隊,無一不代表着國家的形象,無一不代表着人民的利益,或許,與楊善洲相比,他們的條件很優越,優越的資金狀況,優越的人脈資源,優越的服務平台,只是最終還是沒能兑現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鏡頭組合三:二女兒遠在外地教書,想調回家鄉的學校與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生活,於是上山請自己的父親出面請人幫忙解決,作為父親的楊善洲嚴辭拒絕了,女兒很絕望的離去,只是最終,女兒依靠自己的努力考調回了家鄉。

這一幕讓作為人子的我們看了很是心痛,不理解父親的冷漠,不理解父親的固執,但是,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這一切的不理解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在楊善洲看來,女兒的請求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看得出來,面對至親的苦苦哀求,楊善洲在破舊的草屋裏徘徊、哀歎,甚至坐立不安,內心掙扎片刻之後,在情感與章法之間,他選擇了後者。我們可以這樣説,他是好人,也是壞人,只是楊善洲的“壞”換來的是社會的公平公正,我們需要這樣的壞人。

鏡頭組合四:對於縣政府十萬元的獎勵,楊善洲以縣裏老百姓生活貧困為由婉拒了。對於市政府20萬元的獎勵,只留下了四萬元給妻子,其餘的投資給了老百姓。

看着楊善洲老書記對政府的贈予如此“揮霍”,不由得讓人思考我國一些官員貪腐問題。有這樣一種説法,我國官員的腐敗問題根源是制度問題。只是,人類社會對制度的轉變到接納必須經過時間的考證,十年,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用產品的生命週期作比喻,產品的導入期對應制度的出台,成長期與成熟期對應制度的施行,衰退期對應制度的下架。最初的奴隸制到封建專制的易主是這樣,封建專制的消亡到社會主義制度的最終確立亦是如此,然而,這期間無一不是以人的建設來帶動制度的建設,沒有人的作用,制度即便有天衣無縫般的健全,那也只是一紙空文,總之,不能離開人這一社會主體來空談制度。迴歸社會本位,當下我們需要更多像楊善洲這樣的官員去引導、建立健全適合我們這個社會發展的制度。

由於電影時長的限制,一個多小時總時長的電影所表達出來的內容是有限的,電影中所表現的只是楊善洲書記先進事蹟的冰山一角,因此,我們不能停下學習的步伐,必須讓楊善洲同志的精神深入我們的內心。

和眾多英雄式的電影不同,影片最終以鄉親們去醫院深情探望楊善洲同志的故事情節收尾,而且在影片的最後通過航拍鬱鬱葱葱的萬畝山林來寓意大自然生命的力量和人類改造自然的不竭動力,最終並沒有用煽情的鏡頭、文字去記錄楊善洲同志逝世的瞬間,我想這也應該是導演的刻意安排,她大概是想給觀眾留下一個活着的楊善洲吧,因為廣大的平民觀眾希望他活着,永遠地活着。

學習楊善洲觀後感3

楊善洲老書記是當之無愧的好黨員,他為百姓辛勤付出的勞動不勝枚舉,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無畏,用自己的言行踐行了共產黨員對人民羣眾的忠誠,也踐行了國家幹部對革命工作的忠誠。老書記一心為民、愛民,卻從來沒有利用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謀取過任何私利,為官多年,卻從來沒有為家人安置過任何工作,更沒有給分居七年想要調動工作的女兒開後門,甚至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退休後更是婉言謝絕了組織上的關心,沒有到省城享清福,而是義無反顧的回到了家鄉,到貧瘠荒涼的大亮山上植樹造林。他生前清正廉潔,為了黨和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死後兩袖清風,將林場和國家給的獎金幾乎全數捐出,他留給家人和後人的卻是那永不磨滅的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這是無數黨的優秀幹部的共同之處,正是無數優秀的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才開創了我們國家日益繁榮昌盛的新局面,才保證了全國人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

我不能説自己瞭解楊善洲老人,也不敢説自己真正學到了善洲的精神,老書記幾十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自己曾經在黨旗下的莊嚴宣誓,不計得失,不圖名利,他“忠以報國、誠以修身、勤以自強、儉以養德、信以立業”的優秀品質深深的感動和感染着我們每一個人,善洲精神是老書記用一生的心血鑄就而成的,我們應該用一生去領悟、去踐行,並代代相傳。以他為榜樣,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去實踐善洲精神,發揚善洲精神。在當前的教育工作中,我將大力宣傳善洲精神,實踐善洲精神,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努力完成好每項工作,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我在真正理解共產黨員的真正意義的那一刻,就開始不斷在生活中探索,在實踐中求證,以無數優秀共產黨員的言行,指引自己人生的正確方向。教師的職業註定安於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如果把平凡而神聖的教師崗位看作個人謀生的手段,那它永遠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認真負責,必須像楊善洲一樣,在一行,愛一行,千萬不能坐在這兒,這山望着那山高。我們要像楊善洲一樣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展示着一個優秀教師崇高的價值取向。

教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神聖重任,因而社會對一個教師的品行往往比其他行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今這個社會,儘管拜金主義等在許多人的思想意識中盛行,但它不應該感染在教師的身上。一個優秀的教師要習慣寂寞,習慣清貧,用坦然的心理面對生活,以豁達的思想憧憬未來,始終把教育好學生能力當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能經常自我反思教學的得與失,使自己真正能從教育教學理論的高度去審視自己教育教學行為,領悟教育教學的真諦,這樣的老師就做到了“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應具有示範作用,以身作則,才能真正教育感染學生。

教師是充滿愛心的職業,教師要做一名愛的天使,這是對每一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有人説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愛別人的孩子才是教育的神聖。”教育本身就意味着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不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又説:“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他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要成為一名有愛心的教師,還要成為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做一名陽光教師,就要樂於讀書學習,走進陽光海洋。知識就像海洋,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縮短與彼岸的距離。古人説:“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是的,不堅持學習,不習慣讀書,文化底藴就會逐漸缺損或丟失,人就會表現出膚淺和浮躁,就會慢慢地被時代所拋棄;做一名陽光教師,就要善待學生的錯誤。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更別提孩子了,吃一塹,長一智。孩子們正是在一次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逐漸長大的。因此作為教師,我要改變自己的觀點,用讚美的眼光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進而形成讚美的習慣。那麼,我即使面臨巨大的壓力,也會從心裏感到自己是一名快樂的教師。

也許我做不到像楊善洲同志這麼崇高,但是我卻會永遠保有那份神聖的感動,從中去感悟那些崇高的品格、情操和精神,不斷改造和完善自我,不斷鞭策自己踏實前行,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像楊善洲一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忠誠黨的事業的典範,將繼續恪守“教書育人”的基本原則,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

學習楊善洲觀後感4

4月1日下午,單位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楊善州》,

帶着尊敬的心情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明白了許多,使我想到了大山上耐寒、耐乾旱,再差的環境也能適應的雪松。

楊善洲同志原來是雲南省保山市地委書記,他幾十年如一日,無論是在職期間還是退休以後,他始終把黨和羣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始終公而忘私、廉潔奉公。退休後,他主動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帶領家人和羣眾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佔地面積約5.6萬畝的大亮山林場。2009年4月,他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

我明白了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的形象,老一輩革命先烈、許世友、焦裕祿和雷鋒等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敬的人。在影片開始時,楊善洲老爺爺説了一句話:“有些幹部只是吃羣眾的飯,不給羣眾辦實事,那不是白吃羣眾的飯嗎?”在雲南缺水的時候,他帶領着羣眾和乾旱作鬥爭,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鬥、和地鬥、和那人見人怕的災難鬥,然而,他們奮鬥的行為感動了上天,旱災嚴重時,夜裏下了一場及時雨,他告訴大家説:“羣眾們啊,這一次是老天救了咱們!以後咱們要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自己的龍王。”經過努力,他們不但戰勝了災難,而且創造了糧食豐收。這需要多麼大的力量啊!在救災的時候,楊善洲把政府辦公樓工程停建了,為的就是給羣眾留出寶貴的救災資金。在我眼裏,他比雷鋒還偉大。楊善洲老爺爺退休後,在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把一個荒山改天換地改造成了一座樹木成蔭的綠山。一干就是22年,這需要多麼大的精神和耐力啊!在山上,他的女兒來找到他,想讓他找關係安排一個好工作,被他拒絕了,她憑着自己的努力,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就是他的大公無私、指導兒女靠自己奮鬥的人格魅力。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這是我學過的一首讚美雪松的詩句,觀看過楊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蹟,我認為他就是那挺拔的青松,堅強勇敢,無私奉獻。

學習楊善洲觀後感5

在當今這個到處都充滿誘惑的物質社會裏,有多少的共產黨員抵不住誘惑,從而失去了黨性,走向了貪污 腐敗的的歧途。他們吃公家的、拿公家的、用公家的,做公家的,住洋房別墅,開豪車,送子女出國,還貪污令人咂舌的.鉅款等等。然而看看我們的老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他又是怎麼做的,共產黨的黨性在他身上又是如何得以體現的。想必有些共產黨員看了會臉紅,無地自容吧,許根本不配當一個共產黨員。

楊善洲恪守“權力是人民的,我只是為人民來行使”的信條,絕不因私事私情而動用權力。羣眾最厭惡的是以權謀私、“走後門”,最歡迎的是廉潔奉公、“走正門”。楊善洲為羣眾的“正門”總是敞開的,但為自己、為親朋的“後門”關得緊緊的。下雨天出門坐公車是小事,他不願意幹;讓下級單位為一次工作餐買單是常事,他也不幹;老婆孩子轉非農户口是政策允許的事,他還不幹……長期自掏腰包幫助羣眾,加上“不佔便宜”,甚至該享受的不享受,使他和家人只能過吃包穀飯、住破房子的苦日子。一個地委書記尚能如此,一些官不大、但手很長的幹部應該深深地臉紅、徹底地汗顏。

電影中原雲南省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蹟,是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力量,也是楊善洲老人高尚人格的力量。這些黨性的、人性的崇高,在楊善洲老人身上集中呈現,散發出怡人的芳香,折射出奪目的光輝,足以讓人感動,催人奮進。

楊善洲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很多,但歸根到底就是兩句話,一是堅強的黨性,二是崇高的人格。楊善洲在其83載的生命中,始終牢記自己從羣眾中來,在位為民牟利,在一點一滴為民解困中兑現誓言,造福一方;始終牢記自己是大山的兒子,退崗投入母親懷抱,用勤勞的雙手為大山母親披綠裝,感恩家鄉。他始終如一地堅守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是我們一輩子學習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