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楊善洲觀後感 優選20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26K

【導語】

楊善洲觀後感 優選20篇

楊善洲觀後感 優選20篇 由本站會員“rheyutu”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楊善洲觀後感篇2:楊善洲觀後感篇3:楊善洲觀後感篇4:楊善洲觀後感篇5:楊善洲觀後感篇6:楊善洲觀後感篇7:楊善洲觀後感篇8:楊善洲觀後感篇9:楊善洲觀後感篇10:楊善洲觀後感篇11:楊善洲觀後感篇12:楊善洲觀後感篇13:楊善洲觀後感篇14:楊善洲觀後感篇15:楊善洲觀後感篇16:楊善洲觀後感篇17:楊善洲觀後感篇18:楊善洲觀後感篇19:楊善洲觀後感篇20:楊善洲觀後感

【正文】

篇1:楊善洲觀後感

《楊善洲》給我們還原了楊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實原型:原雲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為了兑現自我當初“為當地羣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後,他放棄了定居昆明幹休所,執意回到家鄉繼續為黨的事業、為家鄉父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事蹟的真實感人為電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腳步匆匆、太匆匆,楊善洲始終奔忙於黨的事業,惦記着人民的疾苦,而絲毫不謀私利。這樣的黨的幹部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希冀呀!

在位時,他一心為公,堅持原則,嚴於律己,從不以權謀私,在他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他總是深入基層,每每出此刻田間地頭,矛盾關頭,為民排憂解難。那久旱逢甘霖的狂喜,體現了他與民共苦同樂的崇高境界。

楊書記退休要離開了,同志們歡送書記那場戲太感人了,楊書記帶領新黨員和全體黨員做黨員宣誓的場面,就好像我們每一個黨員重温入黨誓言,我相信每一個有熱血和夢想的共產黨員都會默默跟隨宣誓的。這是老一輩對之後人的鼓舞呀!緊之後電影把鏡頭推到楊善洲那雙堅定卻也匆匆的腳步上,那漸行漸遠的腳步預示着楊書記在另一片天地開始了新的長征……

退休後,不忘自我的承諾--“為當地羣眾做點實事”楊善洲義無反顧地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自我的家鄉大亮山,帶領羣眾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左右,價值3億元的林場,給大亮山人民帶來了戰天鬥地、抗旱豐收的實際效益,最終將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一個人有幾個22年呀!更何況是退休以後,他是把自我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黨、獻給了生他養他的大亮山父老鄉親呀!真正是嘔心瀝血啊!

電影的感人之處更在於抓住了情節的焦點--權利的利用

為了解決轄區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楊善洲不惜自我請來有關領導為解決代課教師指標苦口婆心、曉之以理;而對於自我的女兒,即便是哭訴求情、以致傷了父女情分也堅決不走關係,這在當代社會真的是不多見的啊!我們黨的幹部如果能像楊書記這樣,黨的威信能不高嗎!

影片進一步將此問題深化。楊書記力薦年輕有為的林場職工周波到縣林業局工作,為的是成全年輕人對事業的忠誠、和對生活的追求。楊波跟着楊書記一干就是17年,風風雨雨一齊走過,是在楊書記的言傳身教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楊書記的有血有肉也表此刻那裏。正是由於楊書記的理解與寬容,使得楊波最終把新媳婦帶上了山,一齊從事大亮山林場的建設。使我們感受到了事業與感情的力量,感受到了楊書記的高瞻遠矚。跟着這樣的領導,再大的困難也不再話下呀!常言道:沒有不好的羣眾,僅有無能無德的領導!

篇2:楊善洲觀後感

前幾天中央電視台播放了感動中國人物楊善洲,我看過電影《楊善洲》,被這感人的事蹟打動,有幾點感想:

人生需要信念,這種信念能夠是真善美、民主、自由、平等給人類帶來的幸福,也能夠是對自我信仰的追求.

幸福的定義:何謂幸福,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一種幸福。楊善洲無論對工作還是退休後的安排,這種常人眼中的苦,在楊善洲眼中這不算什麼。這種對生活的淡泊,這種自我價值實現,這就是幸福。一切庸俗的享受、富貴並不是真正的幸福。

人生的意義:一個人從生到死,在這個社會中存活總要留下點什麼,在享受個人人生價值的同時能夠社會留下點東西。楊善洲做到了,他雖然走了,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留下了青山綠水。

楊善洲實現了自我的願望:“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我想報答我的家鄉”他用一生的付出,踐行了自我對信仰的忠誠,對家鄉的熱愛。

楊善洲式的人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能夠出現,我想在今後的生活中將彌足珍貴。他的家庭沒有照顧好,妻子更是一位杯具式人物。妻子一輩子農轉非沒有辦,常年與自我沒在一齊;女兒工作調動沒有做;將國家獎勵的20萬幾乎又無償的捐獻給了國家;對自我幾近刻薄,能夠説對家人沒有絲毫的照顧。毫無疑問他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但我個人看法,祖國的發展是需要犧牲自我方式的英雄,但更需要千千萬萬個,能恪盡職守,有私奉獻的好官,只要不是貪官,不是以權謀私的昏官,能對工作負責,敬業,能懂、能疼百姓疾苦,在給自我帶來幸福的同時不忘老百姓,我們就能夠認可他是一位清官、好官、父母官。

不抱怨:三個字間簡單單,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幾人。人生不順利者,十有八九,遇到困難真正做到敢於擔當,勇於克服,這是一種成大事的風骨,楊善洲以長者的智慧告戒了一個既淺顯又深奧的道理。

平凡的事常年去做,堅持幾十年去做,這就是不簡單,不平凡。

篇3:楊善洲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楊善洲觀後感!

電影《楊善洲》真實反映和再現了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情繫大山,退休後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蹟。電影經過一串串細節,表現了一名共產黨人甘於奉獻、無慾無求、有為有心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風尚。

無慾。楊善洲同志無論在地委書記的重要崗位上,還是退休後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毫無貪慾和私慾,公私分明,兩袖清風。在解決自我孩子兩地分居工作調動的事情上,在親屬“農轉非”問題上,不批條子,不找路子,不打招呼,不走後門,毫無一己之私,廉潔用權,是謂新時期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的楷模。在公車使用上嚴格自律,不辦私事,堪稱遵紀守法的模範。

無求。楊善洲同志生活儉樸,對物質條件沒有過多的奢求。辦公室陳設簡陋,不講排場,不搞豪華裝修。到齡退休後,主動謝絕到省城昆明幹休所安享晚年的安排,不對組織提出過多過高要求。

有為。楊善洲同志無論在領導崗位上還是退休後,總是想着多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退休後植根大亮山22載,帶領當地羣眾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綠化了荒山,營造了數萬畝林木,再造了滇西糧倉,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在抗旱的關鍵時刻,楊善洲吃住在臨時指揮部,果斷停止了新辦公樓的建設,將資金用於打井抗旱。他還鼓勵農業科研,努力提高水稻單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本事。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為百姓辦實事。在農村孩子入學、民辦教師轉正等方面多方想辦法,千方百計為老百姓解難事。楊善洲同志把別人事當成自我的事來辦,把羣眾的冷暖當成自我的冷暖來感受,體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為民服務、為民謀利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品格。

有心。楊善洲同志有一顆密切聯繫羣眾的心。他總是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異常是親自下田指導插秧的場面,幫忙老倌挑水的場景,無不體現了一名共產黨人心繫羣眾,植根羣眾之心。楊善洲同志有一顆奉獻之心。一生無所求,直到生命最終一刻,還關心林場的建設,關心家鄉的發展,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楊善洲同志有一顆艱苦奮鬥之心。生活節儉,為了節儉種子錢,親自上街撿果核。楊善洲同志還有一顆關愛之心。關愛年輕人,關愛普通孩子,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生活,並儘可能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條件。

無慾無求、有為有心,這便是觀看電影《楊善洲》後的感受與體會。

篇4:楊善洲觀後感

今晚,我觀看《楊善洲》這場電影,看了之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楊善洲同志大公無私、心繫羣眾的公僕本色和艱苦奮鬥、實幹苦幹的奉獻精神感動着我,讓我肅然起敬。他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蹟,更是撼動着我的心,這又是一次生動的現實的公僕教育!

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脱離低級趣味的人;

一個執着的人,一個無私的人,一個堅持一輩子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人;[由本站網友投稿]

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一個一身正氣問心無愧的人。

這就是我眼中的楊善洲。

楊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雲南保山地區的地委書記,為改變地區的落後面貌和百姓的貧困生活,他長年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領羣眾艱苦奮鬥,當地百姓親切地稱他是“草鞋書記”。退休後放棄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動承包荒山的綠化,臨終前把20年來價值3億多元的山林交給了國家。楊善洲同志走了,他艱苦奮鬥的業績、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共產黨員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電影放映過程中,我深受感動,流出了眼淚。使我不由得想到了焦裕祿、孔繁森和鄭培民,他們分別是縣委書記、地委書記和省委書記的楷模,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永存!全黨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都應當向他們學習。

楊善洲造的是樹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在造林過程中,他不是指揮家,而是除了當好策劃人以外,和普通羣眾一樣,一齊扛樹苗、種樹苗,搭帳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勞動。楊善洲一心為民、不計報酬、終生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堅定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執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卓然風範和浩然正氣,留給後人一種由衷敬佩,更是一種激勇奮進、艱苦奮鬥的精神動力和淡泊名利、大公無私的精神榜樣。

我必須要以楷模為榜樣,永遠堅持共產黨員的本色。永遠跟黨走,這是我入黨時的誓言,決不會改變!觀看影片後,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學習他的精神:

一、學習他的鞠躬盡瘁

靠的是黨性,收穫的是寶貴財富。共產黨人最講黨性、最講認真,楊善洲始終如一地堅守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揮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退休前,他廢寢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後,他志在千里,植樹造林,把“我要回家鄉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這句話講的鏗鏘有力,開始了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徵程。向楊善洲同志學習,要求我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努力奮鬥,不斷磨練自我意志。僅有堅定夢想信念,發揚務實執着精神,才能把我們的工作任務完成好。

二、學習他的一心為民

樹的是榜樣,塑造的是廉政典範。楊善洲是我黨培養的一位地廳級領導幹部,其在位時可謂有權有勢,但他沒有以權謀私、以勢欺人,而是視百姓為親人,一心為民辦事;不在其位時他紮根大山植樹造林,了卻為當地羣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主動發揮餘熱,為地方和國家創造出寶貴財富。

看着片尾,我想如果當初南方大旱之前,多幾個像楊善洲這樣的稱職的黨員,那樣大旱來臨都會像大亮山一樣“人吃的水有,澆田的水也有”。對於國家的堪憂,南海和釣魚島的事就需要國家重點關注。共產黨員要是都能像楊善洲那樣一心為民,國家就會越來越繁榮昌盛。對於共產黨人來説,要牢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人民公僕來説,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質就是公僕情懷。楊善洲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共產黨員和人民公僕的深刻含義。他光明磊落,心裏裝滿黨和人民的利益,唯獨沒有自我,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卻折射出萬丈光芒。我們要時刻提醒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公僕,在工作中認認真真的為人民羣眾服好務。要以楊善洲精神為榜樣,牢固樹立正確的名利觀、權力觀、政績觀,能夠真正用一顆赤誠的心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清正廉潔、無私奉獻,多為人民羣眾謀幸福。

三、學習他的清正廉潔

艱苦奮鬥、勤儉節儉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共產黨人應當具備的基本品質。楊善洲同志一輩子節衣縮食、生活簡樸,兩袖清風,清正廉潔,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取任何私利。他不為妻子轉城鎮户口,不讓女兒進城工作,退休時幾乎沒有存款,並且把自已所有的積蓄、工資都投入到林場建設中去。林場見效後,他不要一分工資,還將自我親手建設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上交國家。他至高無尚的品質是全黨全社會的榜樣,必須要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活動。楊善洲的精神,沒有任何渲染,是一種樸素的情懷,是發自內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過去參加革命是為什麼,此刻當幹部應當做什麼,將來身後留點什麼的問題,與當今社會腐敗幹部構成鮮明的比較,也是對那些貪圖享受、與民爭利,自私自利、貪贓枉法現象的醜化。

我們此刻的生活雖然富裕了,工作條件也更好了,可是我們不能丟掉這個好的傳統,要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艱苦奮鬥、勤儉辦事,堅決反對鋪張浪費,進一步營造崇尚清正廉潔、勤儉節儉、樸素禮貌的良好風尚。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提高,崇高的精神、完美的品德卻是永恆不變的。我們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我力所能及的貢獻,更加進取的投入創先爭優活動。

篇5:楊善洲觀後感

利用週日上午的時間觀看了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規定觀看的八部影片之一的《楊善洲》,看完之後,真覺得感人至深,不禁得潸然淚下。

楊善洲——公私分明。其主要表現:其一,他二女兒農轉非的事他不管;其二,二女兒兩地他居多年,他也一向未批條子、未找關係,以至於他到二女兒家都未能進入家門。世界上最親的莫過於親人,而楊老書記卻頂住母親的叮囑和女兒的苦苦哀求,看了真讓人心酸,有點不盡人情。其二,其三,他送孫子上大學使用公車,自掏腰包,不佔公家一點便宜。

楊善洲——淡泊名利。他帶領鄉親植樹造林,給鄉親們創造了價值3.7億元的綠色銀行,卻分文不取,無償地捐獻給國家。當拒絕了縣委的獎金十萬元,把地委的獎勵20萬元,拿出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拿出6萬元為過去同甘共苦的種樹工人建澡堂。

楊善洲——一心為民。當他在任時,應對罕見的旱情,他親自下鄉調研,巧妙地處理了搶水糾紛,並把用於建設地委辦公用房的錢改用為打抗旱井;當最終發現由於過度採伐,地下水嚴重不足打不出水時,他能夠放下“滇西糧倉”的名譽,想申請國家救濟,他説:“老百姓的飯碗比我們的臉面重要”;當得知當地的代課教師都離開了學校,國小生沒事上山玩的時候,他親自請過去的同事吃飯,幫忙協調解決了代課教師的轉正問題。

楊善洲——一件事抓幹底。當楊善洲退休時,他依然想着在任時的工作,保山地區缺水,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一向裝在心裏。他放棄了到昆明幹休所養老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想植樹造林、改善荒山禿嶺的面貌。應對環境險惡的大亮山,他一干就是20年。他帶領鄉親住在山上,條件簡陋,他能夠克服;應對種樹過程中的難題,他能夠攻堅;應對經濟上的困難,他能夠放下身子,親自去街上撿拾果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用辛勤的汗水,澆灌了7萬多畝的荒山,換來了今日的綠水青山,換來了今日的價值3億多元的綠色銀行。

對照老黨員、老幹部楊善洲同志,回顧他的一生,給我們供給了人生的活法。那就是淡泊名利,始終不渝的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什麼是有意義的事那就是有益於人民羣眾的事,那就是辛苦自我,奉獻他人。

對照老黨員、老幹部楊善洲,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要想着羣眾。思想決定行為,一個心裏沒有別人、僅有自我的人是不會為別人辦事的。

其次,要放下私心。牢記權力來自於人民,是一把又刃劍,當用來為人民羣眾辦事時就是正義之劍,鋒利無比,當用來為領導幹部個人謀私利時就是邪惡之劍,見不得陽光,還會傷及自身。

最終,要敢於擔當。當前,隨着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各級部門正廣泛徵求羣眾意見。有的領導幹部因為怕幹出事,深知為官不易,必須遵守規矩,所以應當乾的事也要拖一拖,看一看,可幹可不幹的事基本上不幹了,難辦的事更不可能伸頭辦了。一種怕擔職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正在漫延。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胡錦濤也説過:權為民所賦,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劉雲山同志指出:遵守規矩不是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領導幹部就要有一種敢於擔當的精神。楊善洲在水庫開閘放水需要承擔職責時敢於説:我來承擔職責;焦裕祿同志在為身體狀況不好的幹部購買議價糧時就敢於説:我來承擔職責。我相信只要幹工作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羣眾着想的,我們的羣眾是能夠理解的,因為他們不需要尸位素餐的幹部。

篇6:楊善洲觀後感

我在公司電腦上看了電影《楊善洲》,電影結束後,影片中無數的情節卻依舊縈繞在腦海,不時浮現。在觀影中,我好幾次淚濕眼眶。電影帶給我的感動充盈在胸間,不是電影取景多麼優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濃墨重彩的誇張還是渲染,僅僅是劇中的人物帶給我的無法形容的震撼。

楊善洲在當地委書記的時候,常拄着棍子,親身到田間走訪。試驗田的比賽結束後,他們把優秀經驗“雙龍出海”水稻插秧法傳授給大家,但來到村裏,見秧苗依舊插的凌亂,得知村民們不熟悉又覺得麻煩,便親自脱掉鞋子下到田裏作示範,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長髮現是地委書記親來指導時,楊善洲對他説:村長官不小,這一村的地都歸你管,這“雙龍出海”每畝能夠提高產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證這村裏的田都能用這種插法嗎村長答:必須能。楊善洲連連説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興地上坎拎着鞋子揮手離去了,當他走時,笑鬧的村民們才明白他是書記楊善洲。

還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臨莊稼無水灌溉,即將絕收的困境,楊善洲要求全部水庫開閘放水,一切職責他來承擔。他一向説:“老百姓的飯碗比我們的臉面來的重要。”當發現水還是不夠時,他果斷召集現場的地委委員開臨時會議,舉手表決將修建辦公樓的經費挪作打水井。他説:“當老百姓的飯碗都空了,我們坐在亮亮堂堂的辦公樓裏,我們的良心能過的去嗎”一場大雨解決了他們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們説:我們以後不靠天,不靠地,我們自我當龍王。退休後他用他的餘生踐行了他的承諾。

一個人身居高位時,手握大權,必將應對更多的誘惑,但楊善洲的選擇總是把人民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沒有絲毫猶豫,沒有任何私心。

楊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級舉薦有本事又辦實事的牛副書記,上級笑着説:地方上的提議我們會好好研究,你還是説説自我吧。他笑着説: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職,聽組織安排,此刻退休了,想自我管自我,我要上大亮山種樹去。他回到家鄉,組織羣眾看了一場電影《廬山戀》。電影放完時,他問大夥:“電影好不好看”大夥笑答:“好看!”他又説:“電影好看是因為廬山上的樹美呀,你們想不想我們大亮山也像廬山一樣美此刻大亮山上的樹,像禿子頭上的毛,沒有幾根。你們用土地入股,我來出苗子,種出樹你們分紅好不好”有人問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資,什麼也不要。”大夥在懷疑時,他幫忙挑過水的老伯站出來説:合同什麼的,我不管,反正我籤。瞭解他的人們紛紛要求加入,大夥也都決定簽訂植樹合同,自此也開始了他漫長的種樹征途。

在大亮山種樹,不像想像中那麼一帆風順。南坡的樹苗成批的死掉,飛機草隨風傳播擠佔了樹苗的生存空間。他告訴大家不要灰心,潛心摸索解決辦法,召集大家一齊補上根系高於五十釐米的樹苗,成功地邁過了這個難關,;樹苗來源匱乏,他提議到大街上撿果核作種子。有人説:楊書記,多丟人啊。他笑説:低着頭撿,我不説,誰明白我還當過地委書記。五萬多畝樹林,每一株樹無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們捐贈給國家後,撫摸着他們,像是看着自我孩子,臉上浮現出慈愛的神情,揮手説:好好長。當聽他説“你們長大了,我老了,照顧不了你們了”的時候,我不禁淚流滿面。

為了公,為了百姓的事,楊善洲不遺餘力;為了私,為自家孩子的調動,他“無動於衷”。電影中和他一齊上山種樹的周波把一羣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帶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國小的代課教師多年沒有轉正,紛紛離職,孩子們無學可上。這時他動用自我的影響力,喊來教育、人事、勞動各部門的頭頭腦腦上山,託他們解決教師們的編制問題,拜託他們為山裏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兒,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經過層層考試,只差一個章就能夠辦理調動手續,從來不求父親的她哭着請求他幫忙:“那麼多代課教師您都幫忙轉正了,我就差一個章了,山上的孩子沒有教師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沒有媽媽您就幫我一回吧”。楊善洲無奈地坐在小板凳上:“這是兩碼事啊,這章沒法蓋啊。”最終,女兒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楊善洲張口,這個章肯定能蓋上,畢竟女兒所有考試都經過了,可此時的他卻沉默了。他堅守着他公私分明的原則,從未曾想過動用關係為自我謀一絲半點福利,這也許讓許多人為之汗顏吧。

電影的結尾以2010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終,保山因植被良好,當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來此取水的車輛排成了長隊,此時的楊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可是人民沒有忘記他,來醫院看望的人站滿醫院門前,他當年幫忙挑過水的老伯説:楊書記,我來給你送禮了。他將從山上挑來的乾淨的水,遞到他跟前,大聲説:“你沒有白吃國家公糧!”

楊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價值3億多元、5萬6千多畝的林場,八十個大山頭、一百七十二個小山頭滿眼的綠色。他留下了一心為公、百折不撓的工作作風,他雖瘦弱的身軀卻留給我們一個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踐行着他對黨對人民的承諾,他用一生鑄就了偉大。

篇7:楊善洲觀後感

4月11日,我參加了學院黨委組織的羣眾路線教育活動,觀看了教育片《楊善洲》,該片講述了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蹟。我是懷着無比敬仰的心、滿含淚水將其看完的。在這過程中,我感觸很深。

楊善洲老書記一生都在為百姓的利益孜孜不倦地打拼奮鬥,他為百姓辛勤付出的勞動不勝枚舉,但電影中有一段使人印象尤為深刻。楊善洲老書記在退休後,毅然婉拒了上級安排他到昆明幹休所安度晚年的好意,義無反顧的回到了家鄉,到貧瘠荒涼的大亮山上植樹造林,沒有樹苗,就自我掏錢買,資金不足,就到街上撿各種果核自我育苗,甚至將自我心愛的盆景都移植到了山上,他頭頂竹葉帽,身披蓑衣,腳穿草鞋,披星戴月,風餐露宿,用鋤頭挖,用手培植,在大亮山一干就是22年,他用自我的實際行動影響、帶動着周圍的人。以往光禿禿的荒山如今樹木參天,滿目葱鬱,山變綠了,水長流了,珍稀動物出現了,各種林下經濟作物多起來了,周邊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經濟收入也越來越高了。以往矮小精緻的盆景現如今已經長成了挺拔的大樹,一棵棵小樹苗也變成了一片片綠洲,老書記的頭髮也由青灰變成了飄雪,耄耋之年的老書記幹不動了,他二話不説,將價值3億多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而又將得到的大部分獎金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於公,為了百姓,楊善洲老書記不遺餘力,嘔心瀝血;於私,二女兒遠在外地教書,想調回家鄉的學校與自我的丈夫和孩子一齊生活,上山請他出面請人幫忙解決時,作為父親的楊善洲嚴辭拒絕了,女兒很絕望的離去。最終,女兒依靠自我的努力調回的家鄉。這一幕讓作為子女的我們看了很是心痛,不理解父親的冷漠,不理解父親的固執,可是,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這一切的不理解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在楊善洲老書記看來,女兒的請求合情、合理,可是不合法,看得出來,應對至親的苦苦哀求,楊善洲老書記在破舊的草屋裏徘徊、哀歎,甚至坐立不安,內心掙扎片刻之後,在情感與章法之間,他選擇了後者。我們能夠這樣説,他是好人,也是壞人,只是楊善洲老書記的“壞”換來的是社會的公平公正,我們需要這樣的壞人。看得出來,在楊善洲老書記的心裏,有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唯獨沒有他自我。他時時刻刻在研究的是國家和人民,卻從來不為個人和家庭謀取任何私利。

楊善洲老書記用他光輝的一生、清貧的一生和廉潔的一生告訴了我們在這個信仰和道德缺失的年代,我們應當相信什麼。他用自我的言行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這個“人”字頂天立地,就像巍巍的大亮山,就像老書記親手栽種的那些樹。他也用自我的一生教會了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黨的宗旨也是黨員的職責;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要把自我的私利放在最終;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也要經過一樁樁、一件件的實事和好事兑現自我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雖然如今,老書記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我想他的精神將是永垂不朽的,是我們每一個人永遠學習的對象,他為民、樸素、無私奉獻的形象也將永遠留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經過他,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堅持黨的利益高於一切的高大形象,從而使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更好的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而奮鬥!

篇8:楊善洲觀後感

楊善洲同志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的崇高品質與奉獻精神。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要認真學習,在心裏建立起屬於自我的“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楊善洲同志1953年入黨,1988年4月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後被評為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中華環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經過認真學習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之後,我覺得我們主要應從四方面進行學習:

一、學習他鞠躬盡瘁、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廢寢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後,他志在千里,植樹造林,把“我要回家鄉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這句話講的鏗鏘有力,開始了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徵程。向楊善洲同志學習,要求我們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努力奮鬥,不斷磨練自我意志。

二、學習楊善洲同志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夢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餘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户口本,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裏人説: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裏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篇9:楊善洲觀後感

今日我們學校教師一齊觀看這場電影《楊善洲》,影片從一開始到結尾,圍繞楊善洲“愛國、愛黨、清貧、創新、奉獻”為線,講述了他一生的所作所為,感受頗豐,淚水一次次濕潤了雙眼。經過觀看電影明白楊善洲他是一個好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執着的人,一個無私的人,一個堅持一輩子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人,一個一身正氣問心無愧的人。造的是樹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這就是電影中我看到的楊善洲。

影片中,楊書記的女兒是一名教師,結婚後和丈夫因為工作,兩地分居已有7年之久,經過考試本早都能夠調到中心國小,但因為缺少一個蓋章,一向沒有調成。當女兒哭着請求父親幫幫她,把這個章蓋了時,楊書記就是不一樣意。嚎啕大哭的女兒見説不動父親,只好生氣地走了,用他自我的話説,對家人欠了一筆永遠還不清的債。楊書記用22年讓一片荒山變成了大森林,也把一個18歲的少年,培養成了一個有擔當有職責心的男子漢,他就是影片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周波。影片中,楊書記把價值3.7億元的青山交給國家,把管理林場的重任交給了周波,聽着他響亮而又哽咽地喊出:大山頭80個、小山頭172個。聽他重複着老書記要把20%的收益分給羣眾的心願時,讓我感慨萬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楊書記不僅僅用退休以後的歲月把家鄉的荒山變成了不再受乾旱威脅的寶山,更是用自我高山仰止的情操感染和教育了年輕一代。

看完電影,眼前始終浮現着影片的情節:鬢髮如霜的老書記捐出3.7億元卻不要縣裏的10萬元獎勵,把市裏20萬的獎勵拿出16萬支援家鄉,僅僅留下4萬元給陪着勞苦一生、相聚甚少的老妻作為一點保障。山嵐霧靄,松濤陣陣,鮮豔紅旗下,周波堅定地説:“書記,你放心,我們必須管好。”話語簡短有力,最樸實的詞語許下的是最堅定的承諾,他的眼神中沒有物慾、沒有功利,清澈得能夠看到心裏去……

楊書記彌留時刻,病房外是不請自來的鄉親,電視上響起雲南新聞的畫外音:久旱之下,雲南全省境內人畜飲水困難,可是大亮山裏多處水源仍然有水,日夜排着隊拉水的車輛川流不息。書記不喜居功,叫女兒關了電視。當年擔水為禮的老漢,這次擔來的是家鄉大亮山中的山泉,那一碗清冽甘甜的泉水從眾人手中傳到老書記手中。人生可是匆匆幾十年,這是最好的報償!

經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刻的體會到,要做好事先做好人。一要端正態度,要有頑強的奮鬥精神,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做人;二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該做好的事情。楊善洲書記雖然走了,可是他為民、樸素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同時也激勵我必須要努力工作的自信心、事業心和奉獻心。從而使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教育事業作出自我的貢獻。

篇10:楊善洲觀後感

從影片中能夠清晰的看到楊善洲老書記是如何六十年如一日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羣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的。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當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我做起,從此刻做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和世界觀,紮實工作,艱苦奮鬥,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為黨的事業奉獻自我。影片觀看後,我進一步學習了楊善洲同志的一些其他事蹟,經過學習我對楊善洲同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認為我們應當學習楊善洲同志以下品質:

一、堅定夢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楊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終堅定共產主義夢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我。他説:“我是共產黨員,哪能光想着自我把自我的家庭搞得富麗堂皇,別人卻還過着艱難日子,那麼,我們常説的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不是成了騙人的假話嗎無論在什麼時候,何種環境中,我們都不能忘記了黨的根本宗旨,都應當把堅持黨的宗旨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他可貴的思想品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他的公僕本色、百姓情懷。每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都應當像楊善洲同志那樣堅定夢想信念、堅守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奮鬥;應當像他那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無限忠誠黨的事業,無怨無悔地為人民服務;應當像他那樣樹立強烈的百姓情懷,視百姓為父母、待百姓為親人,心繫百姓、心憂百姓;應當像他那樣淡泊名利、廉潔奉公,永不褪色、永葆先進,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

二、艱苦奮鬥嚴要求淡泊名利講奉獻

楊善洲雖然是大亮山林場的主要創辦人,但他從不從林場領取報酬。他每個月只拿林場的幾十元補貼,不僅僅如此,楊善洲甚至還經常要給林場貼錢。樹苗要錢買,他就帶頭下山揀別人吃剩後吐掉的果核。林場辦水果基地,招了一些臨時工,碰上林場經濟困難的時候,楊善洲就把自我的退休金拿出來用於發工資。他老伴坐了幾次公務用車,為此他還交了幾百元車費。儘管他是大亮山上年紀最大的,但他從來不搞特殊,與大家同吃同住。在大亮山上,楊善洲的全部家當是一張牀、一張學生用的書桌、兩個小坐凳、一個火盆,火盆上架着鍋針和馬燈、手錘、砍刀、板鋤、鎬、釘耙、油紙帽等一些看護林場用的東西。記憶最深的就是一個副省長下來視察時掀開鍋蓋,卻只發現幾個黑乎乎的窩窩頭和幾個燒糊了的紅薯。他在林場二十多年,無償奉獻了二十多年,2009年4月,楊善洲將活立木蓄積量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移交給國家。移交林場時,他不沾林場一點好處,不帶林場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觀的綠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財富。

三、窮盡一生書寫為民情懷

究其一生,楊善洲同志是奉獻的一生,他説“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着,我就有義務和職責幫羣眾辦實事。”他也是這樣做的。影片中感人至深的是關於他二女兒楊會芊的事,結婚了,作為父親因為公務滿未出席。作為一個地委書記,女兒一個簡單的工作調整卻是一波三折,不僅僅不幫忙甚至還阻擋別人幫忙辦理,要求之嚴格無以復加,直至楊善洲退休多年後方經過其自身努力調到中心國小教書。影片一出來便是楊善洲視察大亮山各山頭,然後就是帶領羣眾抗旱救災,保護滇西糧倉。退休後回家當天便開始上山種樹苗,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光禿禿的大亮山一片翠綠,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把林場交給國家時楊善洲説:“實在幹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説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之後幫老百姓辦,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胡錦濤同志説:“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秀代表。他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羣眾謀利益。他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個黨員幹部,異常是領導幹部,都要向他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

篇11:楊善洲觀後感

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脱離低級趣味的人;

一個執着的人,一個無私的人,一個堅持一輩子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人;

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一個一身正氣問心無愧的人。

造的是樹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楊善洲1988年退休,之前是保山地委書記,退休後,他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甘當一名普普通通的義務植樹者,帶領地方羣眾植樹造林。他努力克服無資金、無種苗等困難,一心撲在造林事業上,從未間斷過,從未放棄過,一干就是22年。

靠的是黨性,收穫的是寶貴財富。

樹的是榜樣,塑造的是廉政典範。楊善洲是我黨培養的一位地廳級領導幹部,其在位時可謂有權有勢,但他沒有以權謀私、以勢欺人,而是視百姓為親人,一心為民辦事;不在其位時他紮根大山植樹造林,了卻為當地羣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主動發揮餘熱,為地方和國家創造出寶貴財富。楊善洲一生兩袖清風、清正廉潔,他不為妻子轉城鎮户口,不讓女兒進城工作,退休時幾乎沒有存款,並且把自已所有的積蓄、工資都投入到林場建設中去。林場見效後,他不要一分工資,還將自我親手建設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上交國家,他至高無尚的品質是全黨全社會的榜樣,必須要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活動。楊善洲的精神,沒有任何渲染,是一種樸素的情懷,是發自內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過去參加革命是為什麼,此刻當幹部應當做什麼,將來身後留點什麼的問題,與當今社會腐-敗幹部構成鮮明的比較,也是對那些貪圖享受、與民爭利,自私自利、貪贓枉法現象的醜化。我們要以楊善洲精神為榜樣,教育引導好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名利觀、權力觀、政績觀,能夠真正用一顆赤誠的心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清正廉潔、無私奉獻,多為人民羣眾謀幸福。

篇12:楊善洲觀後感

觀看《楊善洲》電影后,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與鼓舞。該片講述了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蹟,電影的一些情景此刻仍記憶猶新。

楊善洲在當地委書記的時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個小黑包,行走在田間。當時正在推廣一種“雙龍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來到一個村裏,見大家對這種插秧法並不理解,自我脱掉鞋子下到田裏作起示範。

還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臨作物絕收的困境,楊善洲帶領幹部挖水井。但很快困難隨之而來:經費不夠!他果斷召集現場的地委委員開臨時會議,舉手表決將修建辦公樓的經費挪作打井費,工程得以繼續進行。

“如果説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楊善洲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楊善洲退休了,上級關心他,讓他到昆明的幹休所安度晚年,他放棄了組織安排的大家所羨慕的生活,退休後紮根大亮山。當時,大亮山周邊十幾個村寨缺樹、缺水、缺糧、缺電、缺錢,缺水的問題異常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後人背馬馱地運回來。一盆水,早上洗臉,晚上洗腳,最終還要澆菜、餵豬。村裏哪一家遇上紅白喜事,做客的人不僅僅要送禮,並且還要提上一桶水,掛在禮單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個“禮簿”,還要建一個“水簿”。當別人家請客的時候,不但要還禮,異常是要足額歸還“水賬”。楊善洲在大亮山上義務植樹造林22個春秋,使昔日山禿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綠裝,80個大山頭、180個小山頭,全部被鬱鬱葱葱的森林覆蓋。在這個期間,他還把植樹造林與造福羣眾結合起來,每年無償為村民供給林柴,為4個村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為6個村修通公路交通,為8個村解決生活用電問題,使大亮山地區的人民實現了脱貧致富。2009年4月,82歲的楊善洲把辛勞建成的面積8萬畝,價值3億多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縣政府獎勵他10萬元,他謝絕了,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捐助公益事業16萬元,只把4萬元留給一生支持他為公無私

、艱苦創業,從不計較、無怨無悔的老伴。

楊善洲是一位地廳級領導幹部,能夠説是有權有勢的,很多事他一個口頭指示甚至一個電話都能搞定,可是我們看到楊善洲的老母親和妻子一向生活的農村。忙不完的家務農活致使大女兒早早輟學幫忙妻子料理家務。可是退休後的楊善洲發現很多孩子因為民辦教師流失沒學可上時,輕而易舉得解決了好多代課教師轉正的問題。二女兒也是偏遠山寨的教師,從結婚到生子,一向為兩地分居煩憂,本來經過考試本早都能夠調到中心國小,但因為缺少一個蓋章,一向沒有調走。所以女兒哭着請求父親幫幫她,把這個章蓋了,但楊書記就是不一樣意。父親解決了七十個民辦教師的指標卻不肯為自我打一個電話,二女兒與父親之間越發不可調和。在我們平常人看來,女兒的請求合情、合理,畢竟他女兒也是有真才實學的。只要楊善洲張口,我想地方部門肯定會賣他一個面子,可他卻從來沒想過運用自我的關係辦私事。

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感動着我們,讓我們心靈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禮,是我們每一位黨員學習的榜樣。我們應當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能夠真正用一顆赤誠的心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篇13:楊善洲觀後感

1988年3月,61歲的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婉拒了時任省委書記普朝柱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意選擇回到家鄉施甸縣種樹。他作為退休幹部本應享受政府的退休待遇,享受城裏的舒適生活。可他卻放棄了城裏的舒適的生活和優雅的生活環境,紮根山區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造福於人民,造福於社會和造福於大自然。他這一干就是二十二年,黨和國家給予他各種榮譽,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認可,他卻把二十二年的造林全部獻給國家。20多年過去了,以往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鬱鬱葱葱,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歌燕舞……

一位地委書記,為何退休後選擇到異常艱苦的地方去種樹植樹造林20餘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着他讓夕陽人生散發出炫目的光彩

在我看來,這皆源於信仰的力量。楊善洲同志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信仰共產主義,正是共產黨員的信仰使他做出了這一系列令人敬佩的舉動。

因為信仰,楊善洲獲得了一種歡樂——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做貢獻,實現了自身存在的價值。楊善洲同志的信仰讓他對自身的價值堅定不移,並且終其一生以求實現。他的吃苦,他的耐勞,他的堅持都因為信仰而變得有意義、有價值、有歡樂。這種恪守信念,忠誠於黨、國家和人民的崇高境界值得每一位共產黨員學習,把黨員履職履責昇華為對事業的樂觀、活力和熱愛,讓日常工作變得有意義,有章可循,而不是隻為工作而工作。

因為信仰,楊善洲同志忠誠而執着。我們應學習楊善洲同志忠以報國、恪守信念的執着精神,在創先爭優中錘鍊政治品質。忠誠於黨和人民,是共產黨員最基本的政治品質和要求。楊善洲同志退休後放棄省城的舒適條件,帶領家人和羣眾紮根荒山、植樹造林,正是懷着對黨的忠誠、對家鄉和人民羣眾的無比熱愛,把全部精力傾注山區的治理和發展,把整個身心獻給了山區人民,用言行詮釋了他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給我們樹立了光輝典範。

因為信仰,楊善洲同志嚴以修身,一心為民。“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是胡總書記對每個黨員幹部的要求。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委領導20多年,退休後植樹造林20多年,始終堅持羣眾利益高於一切,殫精竭慮地為羣眾辦事,無愧於誠以修身、心繫人民的“公僕”稱號。他作為一個出身貧寒農民的兒子,能夠體會羣眾疾苦,知曉羣眾心聲,因而對勞苦大眾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為他們改善生活條件的強烈願望和志向,有着踏實苦幹的品行修養。我們學習楊善洲,牢記宗旨:一輩子真情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努力實踐共產黨人高尚的人生價值和精神追求。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日,千千萬萬像楊善洲同志這樣的好黨員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甘當孺子牛,為我們留下一片淨土。而我們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更應當反省自我,見賢思齊,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信仰他們的信仰,體味信仰的歡樂。

篇14:楊善洲觀後感

今日,看了《楊善洲》這部影片,被老書記的事蹟再一次感動,淚水濕潤了雙眼。回到家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又到網上看了電影的主角李雪健對主角的感悟,他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對老書記的人物印象,我覺得,我也被老書記再一次深深的震撼和感動着。

李雪健是老牌明星,對主角的闡釋入木三分,他扮演的老書記不但形似並且神似。李雪健説“我就是楊善洲”,就是在充分揣摩主角的背景和內心後,懷着對老書記的尊重和愛,想要把老書記演活,而做出的莊嚴承諾。

影片中,楊書記的女兒結婚後和丈夫因為工作單位不一樣,兩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兒是一名教師,經過考試本早都能夠調到中心國小,但因為缺少一個蓋章,一向沒有調走。所以女兒哭着請求父親幫幫她,把這個章蓋了,但楊書記就是不一樣意。於是,女兒對他説,你幫那裏的代課教師轉正都能夠,為什麼我不能夠那裏的孩子不能沒有教師,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一樣的概念嘛!楊書記心平氣和地説。嚎啕大哭的女兒見説不動父親,只好生氣地走了!

老書記在家裏對三個女兒交代自我的後事時,説要把自我的骨灰分為三份,一份撒在清平洞,那是他開始革命的地方;一份要撒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結束的地方;還有一份要交給女兒們保管。在交代這些事的時候,他的神情平靜而安詳,似乎只是要出遠門一趟,而不是永久的訣別。

我很榮幸,在老書記把市委獎勵他的20萬元捐獻10萬元給保山一中的時候,參加了捐贈儀式。在保山一中的會議室裏,老書記把市委獎勵的20萬元的用途交代的清清楚楚,電影裏,可是是換了一個場景,作為對女兒們的交代。

這些真實的描述讓我的雙眼熱淚盈眶,本以為自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不會輕易為了某個人而感動落淚;本以為此刻這個時代塑造的英雄有些高、大、全和假、大、空,在現實中,我們看到和聽到了太多塑造出的典範和楷模落馬,在信仰和道德缺失的年代,我不明白自我該相信什麼

老書記用他光輝的一生、清貧的一生和廉潔的一生給了我一個清晰的答案,他用自我的言行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這個“人”字頂天立地,就像巍巍的大亮山,就像老書記親手栽種的那些樹。他也用自我的一生教會了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黨的宗旨也是黨員的職責;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要把自我的私利放在最終;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也要經過一樁樁、一件件的實事和好事兑現自我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這個時代需要老書記的精神,老書記並沒有走遠,他的精神變成了永遠不變的豐碑,聳立在我們的心裏。老書記,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要向你學習。我在您的帶領下,也在重温着入黨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祕密,對黨忠誠,進取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您是我心裏永遠的精神豐碑,我要在您的精神的指引下,用自我的一生寫一個大寫的“人”,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篇15:楊善洲觀後感

我在觀看電影《楊善洲》之前,確實不明白楊善洲是怎樣的一個人,只明白在建黨九十週年的年度中,它是一部供共產黨員同志們學習的影片。我不怕這樣説,因為我要做到實事求是。可能是閲歷少的緣故,並沒有什麼能夠懼怕,誠如古語云:初生牛犢不怕虎。

可是在看了她之後,不可否認,《楊善洲》是一部好影片,楊善洲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共產黨員,值得我們學習。

當時,我是懷着無比敬仰的心、眼睛中流着淚水將其看完,卻是感觸很深。我的眼睛中含着淚水看完的電影並不多,截止目前為止,僅僅僅有三部,因為要將她們銘記在心:第一部影片,也就是我懂事以來看的第一部影片,高中看的《暖春》,為她淚流滿面,只為恩情;第二部影片,大學二年級看的《忠犬八公》,為她熱淚盈眶,只為感情(忠犬和其主人的感情);第三部影片就是2011年11月26日黨支部組織看的《楊善洲》,為此淚水奪眶而出,只因無私奉獻不為己,在這天晚上,我也深深的理解了一句話“眼睛因充滿淚水而愈亦清明”,那裏的淚水應當是感恩的淚水、温情的淚水,時常感恩,經常感恩,永懷一顆感恩之心,便能夠將社會看了,便能夠將世界看清,便能夠將世事看淡,此所謂清明的眼睛。

深深地理解一句話,是我知識的提升,可是深深地理解了這句話,我覺得是我思想上的一個提升!我要學會感恩,常帶感恩之心;我要看清事實,永帶做人準則!

經過影片《楊善洲》,我明白了:省委地委書記的他、家中清貧,並不所以而有改變;女兒成為教師,婚後因工作與丈夫分居兩地,也不所以而有所改變;從來不搭政府的便車而方便自我的出行,即使是順路搭乘,也會照樣自我支付路費……他的一言一行很好的展示了影片中多次出現的一句話“沒有白吃國家公糧”,這也是各個社會時期對所有黨員幹部的要求,“不白吃國家公糧”這個在社會的各個時期都很難做到,在他的一生中卻成了現實。我們都應當向他學習。

向他學習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先人後己的精神,他從來不會為自我的加官進爵而東奔西走,只為羣眾謀福祉;並且在有機會升職時也會婉言謝絕。他從來不會借用自我的職權為自我或家人辦事,反而對自我和家人的條件更苛刻,要求更嚴格,一個蓋章簡直是易如反掌,他就是不給自我的女兒走後門加上去!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這就是我們共產黨員的財富。

向他學習一心為民的精神。當了那麼多年的地委書記的他,從來沒有過怨言。他能夠調節兩線糾紛、他能夠下水插秧……時時刻刻身先士卒,在乾旱時節,他能過度擔職責,放水灌溉,僅為了保住糧食的產量,為了人民的飯碗,他不惜一切代價!

向他學習誠實守信、謹記諾言的精神。小時候的他受鄉親們的照顧,所以他立志要為鄉親們做事。為官時為鄉親們辦實事,退休時,放棄進城養老的機會,只為以往的誓言,為鄉親們做點事!為此,退休後,投身於荒涼的大涼山,22年的堅守,使原本光禿禿的山峯變得鬱鬱葱葱、生機勃勃……他將自我獻給了鄉親們,把財富留給了鄉親們,給自我沒有留下任何東西,就連獎金也只留了4萬給自我的老伴,其他的都捐了出去,這是何等的風範!

總之,楊善洲的精神,使我們永遠學習的對象,他為民、樸素、無私奉獻的形象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看完這部影片,我再次受偉大思想的薰陶。經過他,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堅持當的利益高於一切的高大形象。從而使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更好的做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而奮鬥!

篇16:楊善洲觀後感

觀看了教育影片《楊善洲》,觀看中被楊善洲書記的精神一次次感動,影片講述了他用自我的一生抒寫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真實寫照。

他廉潔奉公,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抗旱,沒有參加女兒的婚禮;為了大亮山的小孩們上學,幫忙民辦教師們轉正,卻沒有利用職權為自我的女兒“二歡”開後門轉正,使女兒和愛人、小孩長期分居兩地,長達7年之久。

他密切聯繫羣眾。身為地委書記,親自走基層,到地頭,貫徹落實將插秧的“滿天星”改為“雙龍出海”技術普及到各村。

他無私奉獻,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退休後,他放棄了在大城市生活的優越條件,回到家鄉,組織村民上大亮山種樹,改造植被,為國家的生態環境做出了進取貢獻。

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位黨員去學習,去傳揚。

篇17:楊善洲觀後感

單位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楊善州》,帶着尊敬的心境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明白了許多,使我想到了大山上耐寒、耐乾旱,再差的環境也能適應的雪松。

楊善洲同志原先是雲南省保山市地委書記,他幾十年如一日,無論是在職期間還是退休以後,他始終把黨和羣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始終公而忘私、廉潔奉公。退休後,他主動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帶領家人和羣眾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佔地面積約5.6萬畝的大亮山林場。2009年4月,他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

我明白了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的形象,老一輩革命先烈、許世友、焦裕祿和雷鋒等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敬的人。在影片開始時,楊善洲老爺爺説了一句話:“有些幹部只是吃羣眾的飯,不給羣眾辦實事,那不是白吃羣眾的飯嗎”在雲南缺水的時候,他帶領着羣眾和乾旱作鬥爭,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鬥、和地鬥、和那人見人怕的災難鬥,然而,他們奮鬥的行為感動了上天,旱災嚴重時,夜裏下了一場及時雨,他告訴大家説:“羣眾們啊,這一次是老天救了咱們!以後咱們要不靠天、不靠地,自我做自我的龍王。”經過努力,他們不但戰勝了災難,並且創造了糧食豐收。這需要多麼大的力量啊!在救災的時候,楊善洲把政府辦公樓工程停建了,為的就是給羣眾留出寶貴的救災資金。在我眼裏,他比雷鋒還偉大。楊善洲老爺爺退休後,在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把一個荒山改天換地改造成了一座樹木成蔭的綠山。一干就是22年,這需要多麼大的精神和耐力啊!在山上,他的女兒來找到他,想讓他找關係安排一個好工作,被他拒絕了,她憑着自我的努力,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就是他的大公無私、指導兒女靠自我奮鬥的人格魅力。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這是我學過的一首讚美雪松的詩句,觀看過楊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蹟,我認為他就是那挺拔的青松,堅強勇敢,無私奉獻。

篇18:楊善洲觀後感

《楊善洲》影片講述了雲南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在大亮山帶頭義務植樹造林,為黨和人民創造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刻畫他清廉勤儉、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蹟。

我觀看後感受頗深。楊善洲一生心繫羣眾,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辦事講原則,公私分明,公事公辦,不走形式主義,“一碗水端平”。而對於自我家人相當“苛刻”,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品格和素質,體現出共產黨員先進的“公樸”精神和孺子牛精神,詮釋出共產黨員一生忠於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品質,是當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值得廣大黨員學習的好楷模。

篇19:楊善洲觀後感

觀看電影《楊善洲》後,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與鼓舞。該片主要講述了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蹟。

相信很多看了這部電影的同志都無不為之感動。在感動的同時,身為黨員的我們深深地反思,作為一個黨員我們是否依然記得當初入黨時的宣言: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我們是否時刻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否堅持了自我的原則,是否起到了黨員的模範作用。

經過學習楊善洲的事蹟使我體會到,做好本職工作必須先做好員工的貼心人,必須端正心態,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勤勉敬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應對自我的工作,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績。

篇20:楊善洲觀後感

我瞭解楊善洲的先進事蹟之前都是從報紙上獲取的,今日根據“兩學一做”的安排,作為支部書記的我組織支部的黨員,懷着對先進人物的敬仰看了電影《楊善洲》。看完後,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中每一個故事情節都令我感受至深,這不得不讓我對一位無私奉獻、清正廉潔基層書記的偉大光輝形象肅然起敬。影片中雖然有好多感人事例,可是我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些事例跟大家分享交流。

他退休以後,主動放棄組織安排在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帶領家人和羣眾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0多年,把一個荒山改天換地改造成了一座樹木成蔭的綠山,最終他還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這充分體現了一個基層幹部忠於黨的事業、忠於人民的博大胸懷。

孫子上大學,送行時他唯一用了一次公車,但始終堅持要掏車費;女兒夫妻二人兩地分居七年之久,向他請求幫忙調到一齊,憑他的身份,完全能夠把自我的姑娘安排妥當,可他卻並沒有動用任何關係去安排解決。這充分體現了一個基層幹部的公私分明、廉潔自律高尚情操。

他的一生粗茶淡飯,兩袖清風,一生沒有任何積蓄,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時常對家人説:“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了。”就連之後連縣政府和市政府獎勵給他的獎金,他只把一小部分留給一生支持他為公無私、艱苦創業,從不計較、無怨無悔的老伴,其他全部都捐資助學。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在時代的今日,我們就要經過學習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蹟,從他們的身上汲取做一名合格黨員的力量,做到學而用、學而行,把他們一心為民、公私分明、廉潔自律的精神化作我們立足崗位做奉獻強大精神力量,為學校、集團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小編簡評】

楊善洲觀後感 優選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楊善洲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一直就很喜歡這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