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75W

第一篇:《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

《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

拿到書,首先被標題所吸引,《迷戀人的成長》——20位教師的課堂發現,文章由一個個案例所組成,一個個質樸的文字記載這這二十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師的感悟、驚喜、智慧與激情,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的用心,我看到了他們的智慧,我看到了他們的機智;每每看到一段,總會不由自主地聯繫到自己的教學中,或為之驚歎,或產生共鳴。

文中曾多次提到“生命化教育”,初次看到這個詞語的時候,我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是生命化教育呢?從書中我找出了問題的答案。在文中,張文質主編對“生命化教育”一詞做出了一個的解釋,——“生命化教育就是個性化、個人化的教育,始終指向一個個永無重複、永難窮盡的生命個體,始終以成全每一個健全和富有個性的人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他在“生命化教育”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1、從關注每一個學生開始;2、從尊重每一個學生開始;3、從善待每一個學生開始;4、從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要求開始;5、從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開始;6、從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開始;7、從期待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開始。

這本書中每個事例都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卻,每個老師都對“生命化教育”一詞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其中的陳以婷老師在自己的“感受‘生命化教育’”中,做出了這樣的感悟:真愛、尊重、關注、賞識、等待、寬容、機智、幸福……在等待這一小節中,她提到了:文中説“‘等待’意味着我們相信‘被等待着’一定會抵達。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每個孩子都會有覺醒的過程’,因此,就需要我們教師等待。”另外,書中還以一名教師的示範課舉例説明。

這個事例給自己的感受非常深刻,因為不論在國小時期,還是在幼兒時期,孩子的個體差異各不相同,這需要教師耐心的等待。宜淳是我們班上年齡偏小的小女孩,剛來班上的時候總是愛哭鼻子,膽子特別小,做任何事情都顯得非常不自信;在小班的整個上學期,她一直都屬於“默默無聞”型;但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發現其實宜淳的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説:她的生活自理特別好,她的繪畫能力特別強,做事情很細心等等,針對這些優點,我們給予及時的鼓勵,給她自信,慢慢地,她的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了,她願意主動跟小朋友交流了,她願意把自己開心的事情告訴老師了,上課的時候總是能看見她高高舉起的小手。現在的她在班上可能幹了,能做小老師了,她的作品還在我們班開過個人畫展呢!所以,我們要及時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時間可以證明一切。正如林美老師所説:“生命是豐富多彩的;生命是自由的、有活力的,生命是富有個性的。教師只有學會等待,堅信‘總有一天你會學會的’,才能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靈動與飛揚,促進每個兒童創造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

所以,不論發生什麼事情,讓我們學會等待吧!等待可以讓我們在變得更加成熟,等待是一種智慧,它會讓我們在這條路上更專業。

第二篇:讀迷戀人的成長有感

讀《迷戀人的成長》有感

《迷戀人的成長》一書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收錄了20位一線教師的課堂發現。質樸真實的文字裏記下了人生中某些精彩的體驗,有智慧,有激情;曾經歷,曾感悟??捧起這本書,托起的不是幾百頁紙張的重量,而是一種生命厚重感的觸動。

無論從哪一頁打開,都充滿了對人的成長祕密的感歎和眷戀。翻開第一頁看到目錄後,“生命·愛·幸福”這三個人人追求的字眼瞬時勾起了我的興趣。帶點好奇、帶點興奮的我翻到了92頁開始欣賞起來。待我認認真真的將每一字讀完之後,我能真切的感受到林老師從教十幾年後的真情吐露。“理想的課堂究竟是怎麼樣的?”這個問題一直圍繞着她左右。林老師分別從“真”、“善”、“美”這三點闡述着自己的親歷故事。

真,即教學過程中是真實的,教學情境是真實的,教師的言行是真實的,孩子的表現是真實的。無可厚非我們都有過公開課的經歷,那些經過反覆推敲、精心雕琢、嚴格設計、多次試上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近乎完美的課在林老師的眼中卻是讓人嚼之無味的東西。是的,只有在最真實的課堂上你才能看見老師最真實的表現,孩子最真實的表現。雖然課會顯得不完美甚至粗糙,但那卻是師生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善,即課堂上應該善待每一位孩子,特別是那些才智低下、似乎渾身上下都是“毛病”、最容易令人生厭或被忽視的羣體。事實上他們應該是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焦點才是,我們要用自己最善良的心去呵護他們,用自己最刪節任意的眼神注視他們,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愛和温暖。當然這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比較難,這需要老師具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這裏的美絕對不是指所謂的完美,我很欣賞的一句話就是“寧要缺陷的真實,不要虛假的完美”,所以這裏指的美正是那種有缺憾的美。理想的課堂是師生的互動,是師生心靈的交流思維的碰撞。

當然書中像林老師這樣闡述自己親歷故事的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用心靈在寫作。他們的文章中參雜着對人生的感悟、對教育的執着、對學生的關愛。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們對生命與事業的渴望和追求。 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是繁瑣的,是忙碌的,但它帶給我們的快樂、感動也是無限的。有時哪怕是一句輕輕的問候,一個親手製作的小小禮物,也能讓我們欣喜半天。

我將張文質老師迷人的教育理想再一次記錄在這裏:從關注每一位學生開始,從尊重每一位學生開始,從善待每一位學生開始,從滿足每一位學生的要求開始,從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開始,從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開始,從期待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開始。

班裏有一個叫小錕的男生,他在我的眼裏是一個“怪才”,語文成績很不錯,字寫得漂亮,語言表達能力強,喜歡寫作,甚至對書法感上了興趣;電腦操作能力強,作出來的ppt人人稱讚。但是,有一段時間,他幾乎天天不做數學作業與英語作業,課堂上屢屢破壞紀律,不是抓女生辮子,就是把書掀得嘩啦啦響,甚至經常做一些怪腔,引起全班鬨堂大笑。作為班主任的我,雖多次疾言厲色地批評他,制止他種種不良行為,也曾多次聯手家長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直到他邊流淚邊寫下深刻的檢討。幾天後,我才發現又做了一次無用功。他不僅依然我行我素,而且變本加厲了,真讓人頭疼。

萬物皆有源,我自己深感沒有對症下藥,沒有了解他真實的想法。如何走進他的心靈?一次,我佈置了題為《説説心裏話》的小作文,要求:寫真心話,如實記錄學習、生活中的困惑、煩惱、喜悦、憂愁。果然收到了他的一篇讓我既高興又震驚的文章:“其實,我不想和老師作對,只希望你們能多看我的優點,不要用有色眼鏡看我。我需要引起大家都關注,可是班裏沒人理解我,同學老説我是豬,是班級的災難之星。因此我只能通過搗亂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我也有自尊,可你們都瞧不起我,我也來害害你們,讓你們嚐嚐被侮辱的後果,讓你們學得不安穩。”

這是一種很偏激的逆反心理,看着觸目驚心的話語,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心病還要心藥醫。我想起了心理學上的一句話:當一個人不能從積極的行為上獲得他人的理解、關注時,就會在消極的行為上爭取應得到的關注、重視。

關注,是一個最容易做到又最難實現的話題。試想一開始我們固守“嚴師出高徒”的古訓,抓助他的小辮子,一味批評、訓斥,逼其就範,結果註定要失敗,導致你越批評得厲害,他越搗亂得厲害,處處跟你對着幹,最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俗話説:軟繩才能捆硬柴。對這樣的學生只能從情感入手,要做有心人,多從正面的、積極的行為上關注他,尋找、發掘他身上的閃光點,哪怕這個“閃光點”微不足道。

於是我把疾言厲色、苦口婆心放一邊,開始了慧眼旁觀。正好課代表跟我反映班中的作業本經常收不齊,問及原因,有學生藉口上課沒聽清。我靈機一動,何不增設一名課代表,每天專門負責把佈置的作業抄在黑板上,小錕字寫得不錯。為什麼不讓他一展所長呢?問題是怎麼讓他既當上課代表,又不傷自尊?我找來課代表,説了我的意圖,要他在課堂上幫助我圓一個謊,提小錕的名,讓他感覺是同學選的。上課時,我宣佈:

“現在我班急需再選一名負責抄作業的課代表,要求是書寫工整,你們推薦一下誰最合適。”很多同學舉了手,有同學推薦了小錕,説他字寫得好,最適合當。我問:“小錕,你願意嗎?”他激動得滿臉通紅,一個勁地點頭:“願意!願意!只是我怕??”“怕什麼,我們幫你!” 課代表真誠地補上。“好,全班沒意見,就用掌聲通過!”我故意大聲説,就這樣,他名正言順地上任了。

他不僅每天按時抄好作業,字寫得更漂亮了,難得的是有時還向我提建議,如今天其他作業不多,語文可以多佈置點。一週下來,我及時進行了總結,表揚全班同學作業進步大,少做或不做的現象越來越少,啟發大家思考進步的原因,同學紛紛舉手稱讚小錕工作負責。

從此,他無論什麼學科的作業次次都能按時完成,上課聽不到怪聲了。期會考試後,他的語文成績名列前茅,同學對他更是刮目相看,很多人紛紛向他取經,他融入了集體。現在,他不僅不再是班級的刺頭,相反還主動協助班委維持課堂紀律,大家都誇他“像變了個人”。在前不久的班幹部改選中,他還光榮地被選為小組長呢!

教育是喚醒,是激勵,是尊重。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哪怕看上去一無是處的學生,也有自己的閃光點。有時老師的關注與尊重,如同一顆火種,會燃起學生心中的熱情與想象力,使他們充滿活力和激情。

珍惜眼前每一個孩子鮮活的面容天真的眼睛,用教師的行為去挖掘學生鮮活的生命價值,用真情滲入並滋潤每個孩子的心靈,留住他們心底那份彌足珍貴的靈性,用我們的真情激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明天的期待吧!

我想,一個智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頑皮的時候,讓他安靜下來。一個聰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過分安靜的時候,讓他活潑起來;一個靈動的老師,會運用自己的智慧給學生一個明朗的課堂,運用自己的睿智與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和他們一起進行生命的旅程,完美的譜寫自己的教學人生。

第三篇:讀《迷戀人的成長》有感

讀《迷戀人的成長》有感

打開課本的第一頁,我就被它的題目深深地吸引住了——《生命的作業》。我從來沒有去想過什麼是真正的生命,更不知道生命也可以是有作業的。我一口氣讀完全文,突然覺得自己的生命化成了另外一種的色彩。

因為愛使生活變得更美麗。當那位教師為學生布置一項作業:擁抱你自己的父母,並説愛他們。全班65位學生只完成了5個。而我又何曾擁抱過自己的父母呢?我想起了自己踏上師範校門的那一日,是父親提着那一大包又一大包的行裝,騎着那輛跟隨着父親大半輩子的自行車送我到門口,我噙着淚,一句話也沒有説。要説的好象很多,卻找不出一句話來。哪怕是一句最簡單的話也好啊!可是,我終究還是沒有説。

作為一名教師,我又該給我的學生怎樣的擁抱呢?那一日,一位學生因病請假了三天,我從來沒有覺得少她一個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而我也從來沒有表達過,也許是因為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吧。病痊癒後,她第一次出現在班級裏,當看見她的第一眼,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興奮,那時我才懂得擁有自己的學生其實就是一種幸福。我給了她一個深深的擁抱,告訴她我是那麼的渴望她的到來。後來,她告訴我,我的這個擁抱令她終身難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自己的父母,難道不可以從愛自己的學生開始嗎?當她不開心的時候,給她一個擁抱,與她共

同承擔痛苦;當她開心的時候,給她一個擁抱,和她分享幸福的喜悦;當??

我放下手中的書本,因為我感到此時給我的媽媽一個擁抱,比任何一件事情來的更為重要。

第四篇:《成長的喜悦》讀書筆記

在人生這跌宕起伏的青藏高原上。只要有淚水就有喜悦;只要有汗水就有喜悦;只要有失敗就有喜悦;只要我們還成長着,我們就會有各種喜悦!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中國人在流淚。從xx年1月的南方風雪大災,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那是一段中國人不想自然災害屈服的歷史。在這歷史中我們流血,流汗,更多的是流淚!8月8日,北京奧運會順利召開,我們由心而發的喜悦,才緩緩蓋過一些不幸。當它還在延續。110米跨欄賽上,劉翔因傷退賽。在場的中國人無一不流淚。而劉翔用最寂靜的方式按人退場。雖然他失敗了,但中國人還是在奧運會上一舉成為金牌大國。我們在淚水中收穫喜悦,我們在淚水中不斷成長。

在那些不幸中,流汗更多的是搶救人員。是他們在第一時間到達災區。救人,救人,還是救人。有些官兵還不顧個人安危,就出了許多災民。使他們失望的人們,獲得重生。而在新生的背後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艱辛!在汗水的背後,是災民的喜悦。他們沒有白流汗,他們的汗水是值得的。他們有更多的(推薦訪問範文網)汗水,鑄就了更多的喜悦!

在xx年奧運會順利召開完畢,在xx年兩會也順利召開完畢。在困難和失敗後,更多的是成功,更多的是喜悦!喜悦使我們中國人更堅強,喜悦我們成功了!

雖然人生跌宕起伏,猶如青藏高原。但我們由青藏鐵路。在人生成長是必須的,在成長中喜悦也是必須。我們懂得了淚水,汗水,成功,我們更懂得了我們每走的每一步是成長的喜悦。成長是艱難的,但成長更多的是喜悦!

第五篇:《教師專業成長》讀書筆記

讀了劉良華教授的《教師專業成長》一書,受益良多。其中第三講《教師應具備哪些管理智慧》裏提到了民主管理、管理技巧、以及教師的威信等方面的問題,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班級管理方面的實用的技巧。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這是作為教師的樂趣,使我們不必象其它工作那樣刻板而千篇一律;但也是我們作為教師的痛苦,因為我們必須隨時隨機應變,隨時需要見機行事。劉教授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非常實用而有效的管理技巧,使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有了可以依循的方法。但是,我在自己的管理過程中還發現,相較於耐心細緻、循循善誘的教導,有的時候,適度的“沉默”顯得更為有力。

在教育教學中,沉默有時也是一種力量。在某些時候、對於某些學生教師“以靜制動”,往往會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我曾經有這麼一個學生,不知怎麼回事,無論哪天上課,第一節課一定要遲到那麼幾分鐘。高中三年天天如此,前幾任班主任有的耐心勸導,有的厲聲斥責,有的聯繫家長,什麼方法都試過了,這位同學雷打不動,照常遲到,最後老師們有的採取了懲罰手段:如果遲到,放學時罰掃地。他開始還隨便掃掃,後來乾脆不掃了,每天遲到照常。老師們實在沒辦法,也就漸漸放棄了。我接受這個班後,他依然每天遲到。我也和其他老師一樣,找他談話,聯繫家長,讓他們提早叫他起牀,收效甚微。那天,我們學校有上級領導來考察,而且推門聽課。他照樣遲到了。年級組長惱火萬分,要我找他狠狠批評一頓,並要我做材料處分他。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他扭過頭,一聲不吭。我然他站了兩分鐘,只説了一句:“你有什麼特殊的理由非遲到不可嗎?”他搖頭,但不説話。我又讓他站了一分鐘,讓後説:“回去吧。我不想讓你下一節課也遲到。”第二天早上,他居然沒遲到。我看了他一眼,沒説話。接下來的一週,他基本沒再遲到。我沒再找過他談遲到的事,他也沒和我説什麼,我們就在沉默中達成一種共識。

也許,在教育學生過程中,選擇沉默,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教師用沉默無聲的行為、用一個警告的表情、用一個期待的眼神來感召學生,教育效果也許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