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55W

説明:《愛的藝術》讀書筆記共含10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第1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給你一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在自己學習之餘,抽出時間認真的閲讀了大師佛洛姆的作品《愛的藝術》。感受十分深刻,我們學習工科的,平時注重了太多理性而忽略了對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現象的分析,對愛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這使得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感情處理中遇到很多問題。讀這部作品最大感受就是能在享受中警醒,在反思中頓悟。

《在愛的藝術》這本書中所謂的"愛"與人們普遍認為的那種"一個人偶然幸運地體驗並陶醉於其中的一種純粹的快感"不同。佛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一種態度。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並不是一種被動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來描述愛的主動特徵,那麼,它主要是給予,而並不是接受。或者説愛是一個人的活動能力,而不是兩個人的偶然相遇。因此,人們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對愛進行系統的學習,才能真正具備愛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實踐愛。

一個人在世界上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人從開始有自己的意識以後一直在追尋的問題。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認為,人存在的價值就是"愛"。這也是人與其他自然界東西的本質區別,我們的全部的人格都是在這裏體現出來的。當然會不會愛也就體現出人生的真正的價值。要想探索出愛的真諦,就必須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説起。

愛的起源應該追溯到人們從脱離自然界開始後的孤獨和無力感。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從自然界的束縛中逃離並獲得自由,卻又轉而依附另一種精神權威而逃避自由,就是為了克服孤獨和無力感,但這種方式永遠也無法讓個體獲得真正的自我,實現人作為人的真正價值。然而,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終究要實現,並且這種發展的最終歸宿就是愛。

儘管當今社會的人們在愛的旅途中到處碰壁,比如高離婚率、自殺率、犯罪率等等問題對這個社會的和諧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人們對愛的實踐感到空前的茫然,對愛的關注和渴望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時代。但是人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忽略探索愛的本質含義,在行為上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儘管他們對愛如飢似渴,卻又認為幾乎每一件事都比愛重要:成就、名望、金錢、權力——幾乎人們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研究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這是作者對世人的這種行為表達了深深的不滿,"難道只有那些能夠贏得金錢和名利的東西是值得學習的,而愛只對精神有益,在現實意義上並無利可圖,是一種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精力學習的奢侈品嗎?"可以看出愛才是最珍貴而且是人生的真諦。

博愛、母愛、性愛、自愛、神愛等各種形式的愛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關心是首要因素,這在母愛中體現得最為明顯,"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愛的本質是為某物而勞作,是促使某物成長,愛和努力是分不開的。"從真正意義上講,責任完全是一種自願行為,是我們對另外一個人表達或沒有表達的需要的反應,而當今我們理解的責任卻多是指職責,從外部加於人身上的某些事。尊重和責任是互相依存的,假如沒有尊重,責任就完全有可能是支配和佔有。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懼,它是指按照個體的本來面目,發現個體的獨特個性,對個體的成長和發展順其自身的規律和意願。瞭解是為愛提供正確的方向和現實的依據。

所以愛是一種能力,一種態度。自已應該對愛有進一步的理解才能夠在愛的實踐中取得正面的效果。從而面對自己的人生才能不迷茫,真的掌握人生的真諦,在生活中處理好"愛"。

第2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

《愛的藝術》弗洛姆的哲學書,作為一個很久很久不看這類哲學書的工科生來説,真的是一個挑戰。但是,作為一門全人類的通用科學來説,對於哲學的知之甚少對誰來説都是個錯誤。看了這本書,自己也有了一些對之前問題的解答,同時也有一些新的疑問尤其是對於現今的我所經歷的教育。

曾經有一名走進哈弗校園的狀元曾經説,我們的教育體制正在培訓一羣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在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並且形成那些知識貧瘠的人所不能駕馭的利器,在社會上最大能力的利己。我們的社會在也是在全力的支持着這些利己主義者,利用他們的精裝,為社會的資源提供保障。當然了,博弈論的創始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約翰·納什在博弈論的觀點中提到,現代經濟體制的利益最大化,建立在單個經濟體的利益最大化上。這也就是説,我們的社會需要這些利己主義者來使得社會的利益達到最大化。但是,從我們的認知來看,這是真的嗎?

在這本書中,弗洛姆這樣闡釋到,人們把愛別人的概念看作是理所當然,也是能夠接受的,但是卻普遍的認為愛別人是一種美德,而愛自己卻是一樁罪惡。人們認為不可能像愛自己那樣愛別人,因此自愛就是利己。但是其實在我看來,自愛是真正的愛自己,而利己不是愛自己,利己的本意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缺乏對自己的愛和關心表明了這個人內心缺少生命力,並會使他感到空虛和失望,只能依靠於一些身外的利益來填補自己,這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利己主義。

對這兩個概念清晰後,我們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是愛自己的社會人,而不是空虛的失望的利己主義者,針對兩者的需要出發,我認為,在教育中我們在增加被教育者的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傳授並且鍛鍊一種愛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取決於對個人要求的出發點,所謂個人要求是指個人的對自己的一些要求或者是約束,而出發點,我定義為,愛自己。

艾克哈特説,你若愛己,那就會愛所有的人如己。你若對一個人的愛少於自己,你就無法真正愛自己,如果你一視同仁愛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會像某個人那般愛他們,這個人就是上帝和人。一個既愛自己有愛他人如同愛己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一個值得這樣評價的人。

第3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這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由於課程要求,不得不閲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一書並撰寫報告,在此總結如下。

此文中計劃先總結梳理本書的架構和脈絡,然後對某些經典的表述和句子進行摘錄和評述,最後就幾個自己比較關心的問題説一點想法。

關於本書

作者開篇就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愛究竟是一門需要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的藝術呢,或者愛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旌盪漾的,只有幸運兒才能體會個中滋味的快感?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認為愛只是一種快感,這是因為:

1)很多人只是把愛簡單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愛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愛的問題;

2)人們認為愛的問題就是愛的對象的問題,而不是愛的能力的問題;

3)人們不瞭解“墜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而本書的作者認為愛是一門藝術,需要像掌握音樂、繪畫、工藝、外科手術那樣去學習。因此,在接下來的篇幅之中,作者從愛的理論、愛的實踐和對於西方社會中愛的異化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愛是如何產生的?愛是人類對於生存問題的回答。

從動物到人,使得我們開始具有自我意識,人們開始感到孤獨(本書的孤獨應該指的是廣義上的,也即是意識到自身的軟弱與無助,對與同伴、與外部世界和諧統一的渴望),這種孤獨,如作者所認為的,是所有恐懼感的根源。因此人類發明了各種抵抗它的方式:從遠古時期的集體縱慾,到現代社會的個體縱慾,到追求同一化,到創造性勞動,這些方法雖有形式上的區別,但都無法完全徹底地解決問題,於是僅存的“愛”成了達到與外界、與他人和諧的唯一路徑。

在作者看來,愛是一種積極行動,是“人的力量的運用”,它“允許人保持自己的個性,保持自己的完整性”,也即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同時,愛也需要關心、責任感、尊重和了解等要素的參與,弗洛姆批判了弗洛伊德對於性行為純粹出於釋放性壓力的解釋,他認為這種觀點忽略了男女各自人性的不圓滿,過分強調了慾望,而沒有深刻認識到性其實是人對於結合的強烈願望。為了使得“愛的理論”更加為大眾所接受,作者接着從父母之愛、博愛、性愛、自愛和上帝之愛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對於父母之愛,作者認為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愛,而父親的愛是嚴厲而理性的愛,一個健康而成熟的人,需要由以母愛為中心的階段發展到以父愛為中心的階段,最後完成父愛和母愛的綜合。

博愛是愛的基本形式,是一切愛的形式的基礎,如果真正具有愛的能力,就會愛一個人,進而愛所有人,愛世界,愛生活,能夠深入人的內心而發現人性的共同之處。

只來自於生理上要求,或者只為了釋放精神的緊張和壓力的性愛,會隨着逐漸淡化甚至消失,性愛既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互相吸引(如自由戀愛中的一見鍾情),也不單單依靠意志力的維繫(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需要從生命本質去愛對方並體驗對方的生命本質,同時也需要承諾和決定。

自私不是一種愛,相反的自私的人根本不要自己,他們對自己利益的過分關注是他缺乏對自身的愛和關心的體現,作者引用了梅斯特·艾克哈特的一段話:“如果你愛自己,你就會像愛自己一樣愛所有的人,如果你對別人的愛少於對自己的愛,你在愛自己的時候也不會成功。如果你愛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那麼你就是把他們當作一個人來愛,那個人既是上帝,又是人類。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偉大而公正的人,他既愛自己,也愛他人。”

上帝之愛這一節比較抽象。上帝意義的演變有兩種趨勢,一種趨勢與上帝的性別有關,宗教從以母性為中心的階段發展到了以父性為中心的階段,另一種趨勢與人所達到的成熟程度有關,上帝從人格化的神演變為一神論純粹抽象的原則的象徵。對立統一的邏輯給了我們這樣的結論:對上帝的愛既不是從思想上了解上帝,也不是在自己心中保持敬愛上帝的思想,而是在愛的體驗中與上帝結合,與上帝統一。

作者認為西方文明社會中充滿了虛假的愛,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導致了管理階層成為主導,同時高度集中、分工嚴密的企業導致人成為了流水線上的機器,“現代人與自身,與其他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繫被異化了,人成為一種可供交易的商品,人與人本質上是陌生的”。婚姻成為了一種“合作關係”。這種境況下,社會經常可以看到戀母情結、戀父情結、偶像化的愛、傷感的愛、投射自身的問題、認為愛就是沒有衝突等誤區和病態。

掌握愛的藝術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學習任何一門藝術:一是自律;二是專注;三是耐心;四是“極大的熱情”。而對於愛,除了上面幾條之外,還需要克服自戀,保持客觀性,也就是能夠對任何事物具有開放的態度,能夠從事物的真實情況出發認識事物,並且能夠將事物的真實面貌和自己處於渴望或者懼怕而形成的想象分開。其次還要有信仰的支撐,理智的信仰是立足於自己思想和情感體驗的一種堅定的信心。是對自己思想中所具有的確定性的堅持。相信他人的人格核心是成熟的,相信自己的人格核心是穩定的,相信自己的愛能夠喚醒別人的愛,相信愛是穩定可靠的,同時,也要相信別人具有發展的可能,人類有能力建立一個以平等、正義和愛為原則的社會制度。

如何去培養信仰呢?第一步是注意自己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失去信仰,還要看穿我們為失去信仰而辯解的藉口,同時,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地行動,不斷主動地關心所愛之人。

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阻礙了愛從個別特例發展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公平原則”實際上是資本主義平等交易的價值觀。要構建一個普遍存在愛的社會就必須進行根本性的社會制度變革,但是我們可以從個人做起。

摘錄

1.在一般情況下,所謂愛上一個人的感覺,其實是在對這件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購買能力估價之後才產生的。(京華出版社P3)

2.我們所有的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同時我們每個人又都是獨特的並且只能存在一次的、不可重複的生命。從所有人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角度出發,我們能夠以博愛來愛所有的人;但從我們是個體生命這個意義上來看,性愛就要求體現鮮明的、獨特的個性色彩,而這種能夠吸引自己的個性色彩,只會在某些人身上發現,絕不是所有人都具備。(京華出版社,P55)

3.在真正的宗教文化中生活的人也許可以比喻成一個八歲的孩子,八歲的孩子一方面離不開父親的幫助,但另一方面他已經開始把父親的教誨和原則接收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而現代人則像一個三歲的孩子,需要的時候就哭着喊着要父親;不需要的時候就只顧自己玩耍。

4.從出生到去世,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從早晨到晚上,所有的活動都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按照預定的方式進行。一個個被安排、計劃好的時間點貶值成了一張密密的大網,那麼請問,一個深陷網中的人怎樣才能不忘記他是一個人,一個有獨特個性稟賦,只有一次生命體驗,能感受希望、失望、擔心和恐懼,渴望愛情和懼怕孤獨寂寞的人呢?(京華出版社P17)

寫在讀後

論宗教的世俗化和侵略性

其實對於宗教所知甚少,唯一有所瞭解只是因為有一個修國關雙的舍友,在每日一同進餐時向我發表過一些她對於宗教的獨到見解。加之自身出生在一個對於祭祀等禮儀較為重視的地區,也算是耳濡目染,此處看法也就是隨口説説,並不值得推敲。

作者極為推崇這樣一種與上帝的關係:也即是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作為一名基督徒,他認為神非人格化,不能用任何具體的形容詞去表述,你只能説他不是什麼,而不能斷言他必然是什麼,因為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非可以定論的實體。作者説“對上帝的愛不是從思想上了解上帝,也不是在自己心中保持對於上帝敬愛的思想,而是在愛的體驗中體驗與上帝的結合,與上帝的統一。“

作者認為當代社會愛的扭曲來源於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所以人與上帝關係的異化必然也歸因於此,這種異化具體指的是人和上帝成為了一種商業上的”合作“關係,人希望通過對於上帝表面上的恭敬而獲得一種庇佑,從而在事業上、在權利遊戲裏、在金錢競爭中獲得成功。上帝淪為一種手段而非信仰,與千千萬萬的工具一樣,人們對於他談不上愛,或者説像愛救命的藥、禦寒的棉襖、飢餒時的麪包一樣的”愛“。

而另一方面,總會對神愛到近乎癲狂的人羣,他們在外人看來幾乎是瘋子。宗教的極端主義分子,他們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而成為神的子民,神的奴僕,他們的生命完全的因為捍衞神而光榮。他們不具有獨立性和自我意識,一方面,他們是未斷奶的孩子,對神有着對父母一樣的依賴,近乎盲目地追逐,他們像好鬥的孩子一樣在異族面前捍衞者自己”父母“的尊嚴和權威。另一方面,他們全然不愛自己,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虛無的形象附庸,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尋找歸屬感,和千千萬萬追逐着同一個神的人結成兄弟姐妹,感受着羣體壯大帶來的熱鬧,以此抵禦人的孤獨。他們對於質疑他們的異教徒有着近乎殘忍的仇恨,因為對於他的宗教的否定將會帶來他對於自身存在和價值的全盤推翻,將會使他置身於孤獨之中,從而讓他們和他們的後代赤裸裸地面對最深刻的恐懼和無力感。

對於西方的侵略性的宗教,我更能夠接受東方道教佛教等無為寡慾的教派,也更願意相信所謂的神其實也就是一個信仰,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即使是缺少監控和旁人的僻靜處,也能感受到神的目光在內心凝視着你,所以慎眾而慎獨,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不因為這樣有利可圖,只是因為這樣才能心安。

第4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初拿到這本書時,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希望在這本小冊子中學會如何去愛或是一些具體的方法。然而前言就已經告訴我們,這絕對不是一本祕籍類書籍,而是一本心理哲學的書籍。這本書告訴我們:愛是一種能力。

我想這種能力對於現在的人來説已經用越來越難獲得了,尤其是在這個獨生子女佔多數的環境當中。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成長在爸爸媽媽無盡的愛之中。這樣一種觀念早已烙在腦子裏: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愛我關心我幫助我。以至於習慣了獲得,從而忘了給予。以為對媽媽的愛就是親吻媽媽的臉頰。這就是弗洛姆提到的天真的、孩童式的愛,即"我愛,因為我被人愛。"長大了,離開了父母的庇佑,人們開始感到孤獨,開始害怕孤獨,開始需要愛,包括友情,愛情。這便是另一種不成熟的愛"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我想説到這裏,不得不提的是最近很火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四歲的王詩齡向當地居民要辣椒,當小夥伴質疑她不吃辣椒的時候,她説:"我爸爸愛吃辣椒啊,我爸爸餓了怎麼辦。"我想在這一點上,她比大多數人都棒,此時她的心中不只有自己,還有爸爸。

要想獲得愛的能力,首先要從自我的世界中走出來,世界不會以任何人為中心。就以現在的大學生活為例,包含一個人的集合有很多,除了這個人自己組成的集合外,朋友圈,寢室,班級,學院,社團,乃至學校都是一個有時會需要自己的集合。然而這幾個集合不是互斥的。當個人的利益同集體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內心中的選擇就會暴露自己"自我"的世界。

愛是一種給予,不是隻物質層面的,還有是精神層面。我們應該給予我們愛的人所有內心當中有生命力的東西,應該同我們愛的人分享我們的歡樂,興趣,理解力,知識,幽默和悲傷。張麗莉老師對學生們的愛就是一種無私的,忘我的給予,這道她愛的人們和自己中只能二選一的選擇題,她及時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她愛她的'學生們,所以他被所有人愛。

愛除了給予,還要有這幾個要素: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母親愛她的孩子,所以關心他飢飽冷暖,士兵愛他的祖國,所以站崗放哨保家衞國,愛人愛他的伴侶,所以尊重他的習慣和選擇,朋友愛他的知己,所以願意瞭解他的全部。

校園中的也不乏可以證明以上要素的例子,我們這一代,從出生到大學走的都像是順理成章的相似的路,從國小到中學,從會考到大學聯考,就連談戀愛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兩人或是同上一節課相識,或是參加同一個社團活動相知,或是通過某社交網站互相瞭解,經歷了曖昧表白確認關係等必要階段成為了男女朋友,然而這樣的愛情能持續多久呢?分手理由也大概可歸為幾類:他不關心我,他不在乎我,他不尊重我,他不瞭解我。

人們為了擺脱孤獨保持跟他人的一致,為了擺脱孤獨渴望愛情,可是不會愛的人,沒有愛的能力的人,為了被人愛而愛,這樣的愛情註定是失敗的,只會讓他更加孤獨。

我自認為還不是一個成熟的人,因此也沒有完全領悟成熟人的愛:"我被愛,因為我愛。"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以上只是我讀完《愛的藝術》的一些淺顯的認識,和一些簡單的感觸,謹以此與還沒有愛這個能力的人們互勉,懂得愛人,學會愛人。

第5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猜你正在找《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最近朋友推薦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愛的藝術》。我不敢以讀懂愛的藝術自居,在這裏僅是帶着一種學習的態度梳理一下愛的藝術。

一、愛的知識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對愛情的定義是客觀而全面的。客觀是因為他對於愛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則是他將愛放在社會這個大環境會考量。在書中無論是對愛的定義,還是對各種不同類型愛的闡釋都更側重於社會這個維度。在他的眼中愛情可以解釋為在特定社會環境中人們對於給與得的認知。我認為基於社會的角度去分析愛情是必要的。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可能脱離社會而獨活。愛是維持各種社會關係的紐帶。從弗洛姆對個人到族羣到國家到社會的進化這一過程的客觀描述中,表述了人為什麼需要愛。掌握愛的知識,人將更容易擺脱孤獨、恐懼和自身的侷限,達到完整和統一。

二、愛的給與得

弗洛姆説:“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緒,一般來説可以用另一個説法表達,即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如果你讀過這本書,你會發現給與得充滿弗洛姆關於愛的每一個觀點。對給與得的關係的闡述,讓我們區分天真的愛同成熟的愛的不同原則。正如弗洛姆所説:天真的愛遵循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得先於給)的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給先於得)。天真的愛源於需求,成熟的愛是基於貢獻。對於愛的給於對象的不同,弗洛姆帶我們領略了不同種類的愛:之於眾生的博愛,之於孩子的母愛,之於愛人的性愛,之於自己的自愛,以之於神明的神愛。

三、愛的實踐

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想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是蒼白的,不知道如何去愛的人是盲目的。從社會的維度去解讀愛的動力,是人們為了擺分離、脱孤獨和恐懼,達到同社會或者説自然的一種統一性。這種動力是我們愛的勇氣,但同時也是對自我認知的侷限。弗洛姆説,愛是實踐就是對客觀的認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體驗的確認。他來源於你的的情感體驗,投射於你的思想,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和處理,這個東西變成了我們所認知的愛。體驗需要客觀的認識,投射需要理智的確認。

四、以愛之名

愛是一門藝術。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撒下種子,愛是人的本能。但讓我們感到悲哀的是,這種本能正在隨着社會的更迭和時代的變遷漸漸的退化,與我們生命的本質漸行漸遠。如果我們對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會進行反思,就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會關係正在以愛之名漸漸消融。愛變成了一個標籤,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愛是我們生命過程的體現,更是體驗生命過程的通途。學習愛的知識,修煉愛的藝術,在愛的實踐中我們可以擺脱人性和社會的侷限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我們愛,不是僅因為我們值得,更是因為以愛之名讓一切完整。

第6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給大家帶來《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説:“愛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而是需要通過後天習得的能力。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我時常在想,我為何總是厚顏無恥的不感恩自己已經擁有的生活。滿足和感恩並不是一對同義詞。用弗洛姆的説法來講,是你不會愛,不會愛自己,不會愛他人,更不會愛生活。單身的對幻想的對象要求甚高,拒絕着冥冥中的緣分。相戀的愛人在激情後,沉默的瞳孔中倒映着對方的缺陷。她温柔,你嫌她不夠勇敢。她安靜,你嫌她不夠開朗。她獨立,你嫌她不會撒嬌。每一個被生活細化的性格特徵,在你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被點燃的時候,就會變成頑固的舊疾,刺的你坐立難安,一定要把情緒宣泄到蜕她一層皮為止。

其實這和她無關,和原生家庭無關,和錢也無關。你對付出愛情的戀人的生命和生長毫不關心,你對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也從不積極反思改進。

當她一件小事沒做好,你想發脾氣責怪她幼稚無知的時候,再多問一句自己:

你自己就是完美的嗎?

第7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希望這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我已在愛裏跌掉數次,不斷面對同樣的錯誤,認識到自身的渺小與無能為力,所以本月我選擇閲讀了弗洛姆《愛的藝術》一書。

所有失敗和痛苦經歷,都是促使我們走上反思和誠實面對自己的必經之路。

正如書中弗洛姆寫過:“沒有黑夜,人的生命就一無所得,以至於白天也無物可給。”

Ⅰ、《愛的藝術》出版於1956年,距今已問世60年,也許書中部分觀點早已不適用當下社會,但書中弗洛姆對愛的思考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的思考過程,愛在書中不僅僅單指愛情,更包羅着對各種形式愛的哲學思想,給我帶來很大收穫和啟迪。

本書內容可以概括為兩部分,理論和實踐。

Ⅱ、理論—什麼是愛?

開篇就立即被弗洛姆的以表入理,精細分析的理論所吸引。弗洛姆以人的生存理論為前提,闡述了對愛的理論認識,也表明作者自身的觀點,若想獲得愛,則需瞭解愛。

愛是一門藝術,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藝術一樣,要學習如何愛就像學習其他藝術一樣,先需瞭解愛的理論,再探討愛的實踐。

那麼到底什麼是愛呢?

書中的觀點愛除了給予之外還有這些積極的要素:瞭解、尊重、責任和關心。

瞭解: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渴望被瞭解,也只有愛才能讓我們生命變得完整。愛情可以是積極向上的,可以是彼此間的精神支柱。責任感和關心如果不是以瞭解為基礎,那麼一切都只會是盲目的。

關心:愛情説到底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關心那麼這種愛就稱不上真正的愛。

責任:責任感完全是認一種由心出發的自覺行為,是“我”對另一個具有生命意義的客體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願望和反應。責任感是建立在對他人的負責就像對自己負責一樣的基礎上。如果責任感不以尊重為前提,那麼責任就會成為一種以愛之名的道德綁架。

尊重:指客觀地正視對方的全部,並容納對方獨有個性的存在。讓一個被我愛的人能以她自己的方成長或發展,而不是要求對方服務於我,我同樣應該感到和她很一致,而且樂意接受他(她)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她)成為我預先設計好了的模型,更不是為了她當作我使用的工具。所以只有在自由和給予屬於她自己空間的基礎上才會有愛情。因此,想要尊重一個人,首先我們要了解他,通過了解認識對方,認識對方才能尊重對方。

愛情是一種行為,是人的能量的實踐,這種能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發揮,而且永遠不會是被外力強迫所導致的結果。

Ⅲ、實踐—愛的給與得

弗洛姆説:“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緒,一般來説可以用另一個説法表達,即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羣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如果你讀過這本書,你會發現“給與得”充滿弗洛姆關於愛的每一個觀點。對給與得的關係的闡述,讓我們區分天真的愛同成熟的愛的不同原則。

正如弗洛姆所説:天真的愛遵循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得先於給)的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給先於得)。

天真的愛源於需求,成熟的愛是基於貢獻。我對此的理解是,愛她,是為了讓她的生活因為遇見了我而更加美好。而不是我愛她,是因為我需要她。

對於愛的給於對象的不同,弗洛姆帶我們領略了不同種類的愛:之於眾生的博愛,之於孩子的母愛,之於愛人的性愛,之於自己的自愛,以之於神明的神愛。

過於脆弱的相互依賴的愛情可能也無法真正健康而長久。我贊成一個懂得並且能夠享受孤獨的人(獨處),而不求助於各種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愛人的力量。真正的愛裏,應該能夠同時成就自己和他人。

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愛確實是內心強大的表現。想起一句話:愛是兩個強者的風花雪月,而不應是兩個弱者的苦大仇深。

無論是一味索取的愛,還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給予並且認為對方需要的愛,都是不健康的。只有成熟的愛,彼此成就互相付出,才能雋永。

Ⅳ、書中內容摘抄

弗洛姆“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如果兩個人能從自己的生命的本質出發,體驗到通過與自己的一致,與對方結成一體,而不是逃離自我,那麼在這樣的基本事實面前,就連和諧、衝突,歡樂和悲傷這樣的東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

弗洛姆“而真正的愛情只能產生於這樣兩個人中間,這兩個人都從他們生存的圈子裏跳出來並互相結合,同時他們每個人都又能脱離自我中心去體驗自己。只有這種中心體驗才是人的現實,才是愛情的基礎。這樣體驗到的愛情是不斷地挑戰,這種愛情不是避風港,而是一種共同的努力、成長和勞動。”

如何才能擁有愛的能力?

弗洛姆“取得這一能力的先決條件是人要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創造性傾向。持有這種態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賴性、自戀性以及剝削別人的要求,並能找到對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賴以及達到目的的勇氣。如果缺乏這些特點,人們就害怕獻出自己,也就是害怕去愛。”

弗洛姆“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

寫在最後:

愛作為一種個人體驗,只有賦予勇氣獻出自己的靈魂,在愛中迷失、掙扎卻仍然願意投入靈魂去愛,才能深刻體會愛帶來的美好。

願我們都能學會去愛,擁有愛人的能力和勇氣,全情投入。

第8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集錦之一,但願能對你帶來幫助。

《愛的藝術》五年前讀過,時至今日又饒有興趣地重讀起來。書本不厚,卻字字珠璣!關於愛情的理論,我想是這樣的。愛情,首先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是人內心生長出來的東西,而不是被俘虜的情緒。

愛情的第一要素,是給而不是得。

“給”在一個性格還沒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貪婪階段的人,對給的理解往往誤解為是放棄,或是被別人奪走東西或是做出的犧牲。一個”重商主義“的人“給”,那一定要通過交換,只給不得對他們來説是欺騙。而有創造性的人對“給”的理解則不同,他們認為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通過給體驗他們的力量。在物質範疇,給是財富,但給的最重要的範疇決不是物質範疇,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範疇。一個人究竟能給予別人什麼?

可以是最寶貴的東西,也可以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這不代表他一定要為別人獻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應該把他內心有生命力的東西給予別人,比如同別人分享他的歡樂、興趣、理解力、知識等有生命力的東西。他給決不是為了得,而是通過他的給,不可避免地會在對方身上喚醒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從而使雙方都充滿快樂。

愛情就是這樣,有生命力才能創造愛情的能力。反之,如果你愛一個人,無法喚起他人對你的愛,那麼這樣的愛情是軟弱無力的,是一種不幸!

愛情的第二要素是關心:

愛情是對生命以及我們所愛之物生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則不是愛情,是一種情緒。愛的本質其實是創造和培養。

愛情的第三要素是責任心:

責任心不是義務,更不是外部強加的東西。責任心是一件完全自覺的行動,是我們對另一個生命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願望的答覆。“有責任”意味着有能力並準備對這些願望給予的回答。

愛情的第四要素是尊重:

愛情如果有責任心而沒有尊重,那責任心就很容易變成控制別人和奴役別人。尊重別人不是懼怕對方,“尊重”一詞,從字面理解是有能力實事求是地正視對方和認識他獨有的個性。尊重對方也就是説努力地使對方能成長和發展自己,而不是服務於我。如果愛對方,就應該接愛對方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對方成為我們希望的樣子。當然,只有當我們自己做到獨立,而不是想着去控制和利用對方的情況下,尊重對方才有可能。愛情也只有在自由的基礎上才有真正的愛情。

愛情的第五要素是瞭解:

人們只有在瞭解對方之下才能談尊重對方。如果不以瞭解為基礎,關心和責任心都會是盲目性的,毫無益處。瞭解的方式多種多樣,作為愛情的要素之一瞭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內容,而不是滿足於一知半解,只有以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興趣退居二線,才能真正的瞭解對方。

每個人都是立體的,多面的,包括我們自己,我們對自己是個謎,別人對我們永遠是個謎,我們必須客觀地去認識自己和對方,以使自己看到對方現實的狀況,只有客觀地瞭解一個人,我們才能在愛中瞭解對方的真正本質。

第9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在本站可以搜索到更多關於《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的精選範文。

近期有幸拜讀弗洛姆先生著作《愛的藝術》,略有所感。

顯而易見的,這一著作中,他一方面結合了馬克思關於人的學説及弗洛伊德的主要觀點,一方面又根據他對病人精神分析所獲得的重要經驗對這兩位大師的理論進行檢驗,補充,和提出愛的藝術的新的看方法。

通過這本書,我進一步瞭解了西方文化的實質,瞭解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弗洛姆認為,人應該不再同自己的力量產生異化,並且不再通過崇偶像——生產,消費的方式——去體驗自己的力量,只有在這樣一個社會,正如馬克思所説的,當個人的全面發展成為所有人的全面發展時,愛才會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態度。

那麼什麼是社會的異化呢?它所反映的實質內容,不同歷史時期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看,異化作為社會現象同階級一起產生,是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偶感會現象。私有制是異化的主要根源,社會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終根源。異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們的生產活動及其產品反對人們自己的特殊性質和特殊關係。在異化活動中,人的能動性喪失了,遭到異己的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從而使人的個性不能全面發展,只能片面發展,甚至畸形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異化達到最嚴重的程度。

其次,我明白了,愛是擺脱異化的一種途徑。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的,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愛的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大多數人認為愛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這種能力,在自私、自利等觀念籠罩下的現代社會,有些人喪失了這種能力。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性的傾向,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因為喪失了這種能力,你就感覺不到愛,然而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愛,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平淡的心去發現它。沒有愛的能力,你就不會發現愛,也不會欣賞愛,更不懂地珍惜愛。沒有愛的能力,愛就是到了你的身邊,你也不會接受愛,不會去愛。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領,並非想愛就愛那麼容易。要想會愛,就得用心去學習,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去灌溉和培養,那麼如何的培養呢?

如何留住愛,如何更新愛,如何讓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永遠愛你。這便是最難的課程。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就是這個意思。也有人比喻愛就像是捧在手裏的沙,抓得越緊,失去的越多。人在愛別人的時候失去自我,也束縛了別人。讓自己失去了光彩,也阻擋了別人尋求明媚。

有智慧的人愛別人也愛自己。追求和愛慕別人受挫,應該返回來關注自己,審視自己,同樣也給別人一個關注和審視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這樣你便找回為愛迷失的自己,重新光亮自己,並在此基礎上升華自己,不斷地更新自己。這樣你便永遠是鮮亮的自己,改變和鮮亮自己的過程,也是留住愛的過程。操控這個過程的能力實際上也是愛別人的一種能力。讓別人不斷地愛上你和你去不斷地愛上別人是統一的。當你發現別人不斷地愛上你的時候,也發現了別人的可愛之處,此時你便擁有了愛別人的能力。

或許當代文化是以購買慾以及互利互換的觀念為基礎的。現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賞櫥窗,用現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他所力所能及的物品。人們一方面渴望愛,另一方面卻把其他東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權力看得重於愛。我們似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努力達到上述目的上,卻很少學會愛的藝術。難道只有獲取名利才值得人們付出代價嗎?而愛——只對靈魂有用,在現代意義上毫無用處的愛只一種不值得人們付出代價的奢望嗎?

對於這樣的疑慮,我想引用卡爾。馬克思的一句話作結,"應為我有眼睛,所以我有看的需要。因為我有耳朵,我有聽的需要。因為我有大腦,我有思考的需要。因為我有心,我有感覺的需要。簡言之,因為我是一個人,所以我需要任何世界。"這便是我們對愛的需要。

第10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如果這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能幫到你,就是對本站小編最大的鼓勵。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完總體的感受是作者很多話説得很有道理,但是整體來看比較晦澀難懂。第二遍又拿起來讀時,我用視覺筆記的方式整理了一下,頓時覺得思路清晰了很多。

作者在前言部分回答了什麼是愛情的問題:愛情是一種與人的成熟度有關的,並非只需要投入身心就可以的感情。第一章中關於愛是否是藝術的問題,作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並且列舉了三種常見的錯誤觀念:

1、錯誤地把“我會被人愛嗎?”“如何能被人愛?”看作關鍵問題;

2、錯誤地認為愛是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3、不瞭解“墮入情網”和“持久的愛”的區別。前者其實只是證明了一對男女之前有多寂寞。我理解這種寂寞不僅是身體上的,更多的是心靈上的,不被理解無法言説的那種寂寞。

既然愛是藝術,那愛就同其他藝術形式有了相通之處,繪畫、音樂、舞蹈等等,如果想要達到大師級別無一不是要從三個方面來獲得:理論、實踐、當作高於一切的目標。

第二章作者介紹了愛情的理論知識,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愛是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

第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

第三,愛的對象。

為什麼愛是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呢?首先作者提出人類的生存問題其實就是克服孤獨感,在這一點上人們做了很多努力:縱慾、同一化(傳送帶式的生活)、創造性的勞動等,但是隻有愛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在這一部分作者進一步闡釋了什麼是愛:愛是“給”而不是“得”,愛是關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擁有這些的人才是一個成熟的人。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這部分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段關於乳汁和蜂蜜的比喻,能夠同時給到孩子乳汁和蜂蜜的母親非常少,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自己首先做一個幸福的,有愛的能力的人。這部分還區分了幾種不同程度的愛,很有意思:

天真孩童的愛: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與之對應,成熟的愛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

幼稚的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與之對應,成熟的愛則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母愛和父愛的區別:一個讓孩子有生活的安全感,一個讓孩子有紀律、獨立性和駕馭生活的能力。

在愛的對象這一部分,我重點想説一下自愛。自愛不是利己,也不等同於忘我,自愛的人才能夠愛人。利己的人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一切為我所用,他們體會不到“給”的快樂,只想“得”。周圍的一切,凡是能從中取利的,他們才感興趣。這樣的人內心缺少生命力,原則上是沒有愛的能力的。

第三章愛情及其在當代西方社會的衰亡中説到的內容,我覺得在現今的中國也同樣適用。我們可不就是機器中一個可以隨時調換的齒輪嘛,我們正是“營養充分,穿戴講究,性慾得到滿足,但卻沒有自我”,和同時代的人只有表面的接觸。

第四章愛的實踐,其實是我們大多數人最為關心的,瞭解了這麼多,我究竟怎麼才能擁有愛的能力呢?

很遺憾,這裏並沒有祕訣,因為愛情是一種個人的體驗,每個人只能通過自己併為自己得到這種體驗。但是作者提出了幾個努力的方向:紀律、集中、耐心、興趣、培養信仰和勇氣。

如此,祝願我們都能在這一生中保有耐心,懷着作為最高目標去實現的信念學會愛!

以上是整體的讀後感,説到這本書帶給我的顛覆性的或更深度的認識和思考,第一點是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在我個人的經歷中,得比給多很多,這一點讓我看到原來給才是愛,才能體現自己的生命力。第二點是59頁説到的“只有當我愛那些與我個人利益無關的人時,我的愛情才開始發展”,這一點對我的認識有顛覆性的改變,因為能夠愛好自己、家人、朋友已屬不易,還要愛“與我個人利益無關的人”?雖然做到很難,但是我明白了原來我們的愛要寬廣到這樣一個範疇才是真正愛的發展。

這本書帶給我的實踐指導是什麼呢?首先是相信個人的體驗,不是教條地去做事情。然後就是從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態度入手,建立有紀律的生活,把我的工作和生活更好地融合與平衡。最後是要建立堅定的信念和勇氣,這樣才有主心骨,不容易受人影響陷入焦慮,才能堅持做對的事。

我會如何發展自己愛的能力呢?從把興趣點從自己的利益上轉移開做起,通過每日冥想、專注做事練習集中。時常回過頭來看一下這本書,來檢視自己有沒有忘卻愛的初心。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10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愛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