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藝術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8W

第一篇:《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藝術讀書筆記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

書名:《愛的藝術》

作者:【美】艾.弗洛姆 李鳴健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類型:自購書

內容筆記:

第一章 愛是一門藝術嗎?

·產生在愛這件事情上一無所學的觀點的原因

① 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是否能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愛的能力的問題。

② 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的問題

③ 人們不瞭解“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 ”之間的區別。

·學會一門藝術的步驟是什麼?

① 掌握理論

② 掌握實踐

③ 要把成為大師看得高於一切

第二章 愛情的理論

(一) 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

·人是一種意識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識到自己,他人,人的過去和發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對他的單一存在的覺悟,對他短暫生命的覺悟,人意識到身不由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獨和與世隔絕,意識到面對社會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無能為力。——所有的這一切,使得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為無法忍受的監禁。如果人不能從他的監獄中解放出來,如果他不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同他人或周圍世界結合在一起。他就會瘋狂。

·人——所有時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永遠面臨同一個問題。即:如何克服這種孤獨感,如何超越個人的天地,實現人類的大同。

·達到這一目的(人與人之間的結合)的途徑:

① 縱慾:特點一 方式都是強烈的

特點二 需要整個身心的投入

特點三 需要不斷重複

② 同一組人保持一致:參加者為了使自己屬於這一部分人而失去了大部分個性。在專政國家中,通過威脅和恐怖手段製造同一狀態。

在民主國家中,人們變成一個模式,因為人們總想通過某種

方式實現與他人的結合,如果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那就只

能採取同一人羣的同一方式。

·要求消除所有差別的傾向&平等概念和實踐的密切關係:

平等概念的發展:

◎ 猶太經書,肯定了人的一次存在性。“誰拯救了一個生命,就等於拯

救了全世界;誰破壞了一個生命,就等於破壞了全世界。”

西方啟蒙運動哲學,平等是指發展個性的條件。康德認為,人永遠

不應該是實現他人目標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個目標,而不是他

人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

社會主義,把平等解釋為是消除剝削和人使用人。

◎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平等概念的變化:

指的是機器人(失去個性的人)的平等。意味着一個“模式”,而不是“統

一”。

啟蒙運動的哲學觀點——靈魂不分性別。→性別兩極的消失。男子和婦

女完全相同,而不是作為對立的兩極而平等。

③創造性的勞動。

·結合的形式:

① 共生有機體的結合:

⑴消極形式:服從(受虐癖)

⑵積極形式:控制(施虐癖)

② 成熟的愛情:保持自己個性條件下的,與他人的合二為一。

⑴愛情的“積極意義”:運用人的藴藏在內部的力量,不管是否達到外部的變化。

a.給的要素

什麼是“給”? “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體驗到生命力的昇華使我充滿了歡樂。

人們應該同別人分享他的歡樂、興趣、理解力、知識、幽默和悲傷——簡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東西。沒有生命力,就沒有創造愛情的能力。

人們不應該把對方看做是他幫助的對象,而應該同對方建立一種真正的、創造性的緊密關係。

取得愛的能力的先決條件是人要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創造性傾向。

b.所有愛共有的要素:關心、責任心、尊重、認識。

愛情是對生命以及我們所愛之物生長的積極的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那麼這只是一種情緒,而不是愛情。

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對方成長和發展自己。

人們只有認識對方、瞭解對方,才能尊重對方。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對自己的興趣退居二位,我才能瞭解對方

·結合:

① 實現人與人的結合

② 陰性和陽性的結合:p31

(二)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

·母愛與父愛性質上的根本區別:

母愛就其本質來説是無條件的。代表大自然。

父親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思想、法律、紀律、秩序等的世界。父愛應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後能使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從而能脱離父親的權威。

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係,發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係,最後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三) 愛的對象

(1) 博愛

博愛是同等人之間的愛。但雖然我們是同等的,事實上也往往不完全“同等”。因為我們是人,所以需要幫助。今天是我需要幫助,明天也許是你。有這種要求

並不意味着一個人的弱小,另一個人的強大。弱小隻是一種暫時狀態,而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能力是普遍的持續狀態。

(2) 母愛

母親要賦予孩子對生活的愛,而不僅僅是活下去的願望。

母愛中值得讚美的東西,並不是母親對於嬰兒的愛,而是母親對於成長着的孩子的愛。p47(母親“超越自己的追求”、分離)

(3) 性愛

性愛區別與母愛和博愛,按它們的本質來説,母愛和博愛都不屬於一個人。而性愛要求完全徹底地實現合二為一,要求自己同他人完全融合。

·性愛的獨佔性:性愛是具有獨佔性,但同時也是通過愛一個人,進而愛全人類,愛一切生命。p51

·性愛的一個重要因素:意志的因素。

愛一個人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是一項決定,一種判斷,一個諾言。 結論:性愛完全是兩個人之間的吸引力,是兩個特殊的人之間絕無僅有的聯繫;性愛只是一隻的行為——這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

(4) 自愛

①利己者:利己和自愛是相互矛盾的。缺乏對自己的愛和關心,表明了這個人內心缺少生命力,並會使他感到空虛和失望。在必要時,這個人會通過各種其它的滿足來彌補他失去的幸福。他看上去似乎非常關心自己,實際上只是試圖通過對自己的關心去掩蓋和補充自己缺乏愛的能力。(p56 母親對孩子憂慮重重的例子。)

②“忘我”:忘我的人一無所求,他只為別人活着,而且因為不重視自己而感到自豪。但一旦他發現,儘管他那麼忘我可還是感到不幸,他同別人的關係仍然不令人滿意,他就會感到吃驚。(p57忘我的母親對自己孩子的影響)

(5) 神愛

第三章 愛情及其在當代西方社會的衰亡

資本統治勞動力的結構→資本集中

勞動組織的特殊形式:高度集中個,分工嚴密,抹殺個性。

·愛情和婚姻強調保護自己免遭不可忍受的孤獨感的侵襲。在愛情那個中,人們找到了“避風港”。兩個人結成用以反對全世界的同盟,卻把這種兩個人的自私看做是愛情和信賴。→強調結伴精神與相互寬容。

·“愛情是性現象”——弗洛伊德。(p83 批判)

結論:以上兩種思想,是西方社會中愛情衰亡的兩種“正常”形式。由社會決定並造成的愛情病理學。——舉例如下:p87-p95

i感情上的不成熟狀態ii非理性的愛情形式:偶像化的愛情、多愁善感的愛情、投射。

“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四章 愛的實踐

(一)所有藝術的必備條件

①紀律:與身心有益的東西必定使人舒適,即使開始的時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②集中:最重要的步驟是學會一個人待着;專心做一切事;同別人的關係中:有聽別人講話的能力;保持清醒(重要的是要覺察內心的活動,而不是用各種各樣的方

法去找為自己辯護的藉口)。集中意味着要完全地在現時現地生活。

③耐心

④極大的興趣

(二)特殊條件

①主要條件:克服自戀。同自戀相反的是“客觀性”,就是對人和事物抱有開放的態度,能實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②愛情是以信仰為基礎的。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麼東西,而是一種確認。這種確認是符合建築在自己真實經歷上的堅定的信念。

·相信自己:是我們能做出許諾的先決條件

·相信他人:⑴相信他人的核心(核心不可變)

⑵相信他人發展的可能性

⑶頂峯:相信人類

第二篇:《生活的藝術》讀書筆記

2014年3月12日《生活的藝術—生活的享受》林語堂

江蘇文藝出版社

林語堂先生學貫中西,著有許多不朽的篇章,這篇文章1937年出版於美國,後被翻譯為多種語言。林先生在本書中談了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閒適,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茶,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玩水,如何養花、蓄鳥、聽雨、吟風等,並探討生命、心靈的價值,抒發其對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觀查感受,並提出自己的哲學理解。

林先生認為人的生活最終不過包括吃飯、睡覺、朋友間的離合、接風、餞行、植樹、澆花等平凡的事情,所以哲學家們用深奧的字句來描寫這類簡單的生活狀態,是一種掩概念的極端缺乏和模糊的技巧而已。本書以一種散文的哲學方式,簡單而形象的解釋了一些東西。因為本書分為十四個章節,內容比較繁雜,所以我選擇我比較感興趣的第九章生活的享受做一次讀書筆記。

關於安卧眠牀的意義,林先生認為在身體上是和外界隔絕而獨隱,一個人睡在牀上時,他的筋肉靜息,血液的流動比較平順,呼吸較為均勻,視覺、聽覺和脈息神經也基本靜息,造成一種身體上的靜態,所以能使心思集中,不論對於概念或對於感覺都更加的純粹。能真正的靜下心來,考慮一些事情。還能靜聽自然和社會的聲音。我認為在一個人獨處時,我們可以掏出自己內心的一些東西,拿出來進行品位琢磨。遠離塵世的喧囂,也許可以尋找真實的自我,可以享受自然或社會演奏的天籟之音。萬物在一動一靜中成長,一動一靜相互協調,生生不息,做到動靜有致,享受人生!

關於談話,林先生認為,夜間是最宜於談天的時候,白天總是缺乏夜間那種魔力。談天的地點卻可以隨意,但要做一次真正的談天,其必要條件是一間關上門的屋子,幾個知己朋友,旁邊沒有我們所不願意看見的人,那樣我們才能悠閒地發表我們的意見。這種親密的毫無顧忌的談天,可以談到出神的忘卻身處何處,也不再想到身上穿什麼衣服,談言吐語,一舉一動都是任性為主。許多的文學作品也是在談話的過程中醖釀而生的,文化本身的進步,有賴於空閒的合理利用,談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説好的藝術作品來源於交流。據我推想,現代社會的聊天雖然更為廣闊,大家談東談西,但質量可能沒有古時高,科技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加,我們每天都能聽説各種各樣的新的信息,

國外的,國內的,社會的,自然的,各種快而簡短的息訊,使我們無暇思考,便要接受下一條,新的一條。所以在火車上和鄰座的人聊天,往往談一段時間,談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大層面的東西就停止了,共同語言不是太多。現代社會大量的信息中我們感興趣的只佔二三,因人而異,所以如果遇到有共同愛好者,那種暢談的快感不亞於讀一本好的著作。古時則不同,人們的信息極為有限,雖然談論的只是一些家長裏短,彼此熟知的東西,但是經過仔細的思考後,也能出現許多奇蹟的火花。因此我覺得科技的發展也使我們丟失了一些東西,也驗證了那句話:有一得必有一失。

林先生認為從人類文化和快樂的觀點來談論,人類歷史中的傑出新發明,能直接有力地有助於人們的享受空間、友誼、社交和談天者,莫過於吸煙、飲酒、喝茶的發明。我喜歡喝茶是因為聽大家都説飲茶對身體好,於是便慢慢嘗試,漸漸的發現了茶的香、茶的韻、茶的美。但也非到達蔡襄年那種視茶如命的地步,只是愛那種感受,愛那種味道。現在對茶的瞭解也比較淺顯,我想愛飲即飲,何必在意那些形式的繁文縟節,各有各的樂趣,各有各的需求。往往喝的不是茶而是一種氛圍,一種感受。酒亦如此,我想現在的人們都曲解了酒的用途,本是作為一種娛樂消遣的工具,到了現在卻越來越多的被用做交易的籌碼,早已經少了那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懷。不過,之所以酒能夠在商場上經久不衰,必然有它的獨到之處,在敬酒和對飲的過程中,杯酒下肚的一瞬間,享受到的精神的和身體上的雙重刺激,會使當事者興奮不已。茶講求一個靜字,酒講求一個豪字,這也是一動一靜的藝術。也並非有愛茶之人必愛酒之説,但我想茶酒兼愛之人,必是懂得生活之人,可謂內外兼修。對於抽煙,我是不贊成的,雖然可以列出一些抽煙的好處,比如減壓、找靈感等,但我想再有千百個好處也抵不過危害自己、危害他人的罪過大。

現代城市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使我們一天比一天感到無暇去顧及烹調和滋養方面的事情,一個人如只是為了工作而進食,而不是為了須進食而工作,實在可説是不合情理的。中國人對於食物,向來抱有一種較為廣泛的見解,對於食品和藥品並不加以很明顯的區別。凡是有益於身體的都是藥物,也都是食物,於是越來越多的食療誕生。對於中國人的藥食不分,應該感到慶賀,因為這個觀念使藥物減少了藥性,而使食物增加其可食性。

生活的藝術在於嘗試和體會,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生”,體會各式各樣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哲學,它涵蓋於一個人的一生,它無處不在。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就要學會懂得生活,懂得生活的藝術。

2014年3月30日

第三篇:學習的藝術讀書筆記

學習的藝術讀書筆記

1 要培養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的觀念

努力説:做得好是因為努力夠了,做不好是因為努力還不夠

天才説:做得好是因為我天生有這個能力,而做不好是因為我天生缺少這種能力。 要專注於努力,欣賞通過努力變得更好的過程,而不是專注於結果。

天才説一但面臨失敗會自信崩潰,因為失敗的事實會證明你沒有相應的能力。天才説會使人不願意面對困難的挑戰。

喜歡上努力的過程,將努力看作成為大師之路,並享受努力帶來的進步,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2 從殘局開始

先是王兵對王,再是更車王對王、象王對王、再是更復雜的

以殘局為基礎,而不是以開局為基礎

殘局子少,可以充分體驗不同棋子的微妙作用,和空間的微妙作用 殘局比較簡單,上手更為容易。

開局的可能性很多,但可以有很多的速勝捷徑,會使人不喜歡經過戰鬥而勝,一心想着通過捷徑而勝。就象把房子建在沙地上一樣。從開局開始學的人會將注意力放在結果上,而不是過程上,無法享受過程的樂趣。

3 與干擾和平相處,而不是對抗它

如果有干擾使你無法集中注意力,接受它,相辦法與它和諧相處,而不是拼命把它趕出去。

例如,思考時腦中出現了音樂,可以按照音樂的節奏進行思考。 4 中止向下的螺旋

第一個錯誤通常不是致命的,但如果你將錯誤後的情況與錯誤前的對比,心理上就無法平衡,從而導致第二、第三個錯誤,無法挽回,心理崩潰。

關鍵是發現第一個錯誤後,馬上臣服於它。

可以是停一下,做幾個深呼吸,或者洗個冷水臉,或者出去走一走。 5 向深處發展而不是低水平地收集

對武術而言,多學一些套路不如深入地領悟一種武術。

一個方法是從一些簡單的情況開始,體會貫穿於整個系統的原則。等在簡單的情況下能夠應用這些基本原則了,那就進入更為複雜一些的情況,繼續體會這些基本原則的應用,如此不斷深入。

第1頁 共3頁

另一個方法是製造更小的圈(making smaller circles)。減少技能的外在表現,但提升其內在效果。例如,直拳的發力,高手的發力更為隱蔽,但力量可能更大。又如,大家都知在國際象棋中控制中心區域可以獲得優勢,但高手可以不將棋子放到中心區域,但對中心區域的控制可能更好。外部特徵的減少意味着你對其內在實質的把握更加準確了,就象專利中不斷將非必要特徵去除一樣。

6 太極拳的基礎

通過各種簡單的動作使你感知緊張的部位,然後可以放鬆那個部件,創造出一種能夠感知整個身體各個部位內部能量的狀態,使全身處於一種高度放鬆的狀態。

7 利用逆境通向高效狀態的三個步驟

首先要接受不利的現實(be at peace with inperfection)。平和地對待缺陷。就象草的葉子隨大風而舞動一樣。

然後要利用缺點帶來的好處(use that imperfection to our advantage)。例如腦中的曲子無法消除,就按其節奏思考。

最後要創造意識的漣漪(create ripple in our consciousness)。也就是進入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

8 放慢時間

關鍵是通過練習,將許多技術細節熔成一個一個的功能塊,當然足夠熟練時,這個功能塊中的細節由潛意識處理,而顯意識要處理的是塊之間的關係,工作量大大降低,此時時間會感覺變慢下來。

顯意識起感知、計算、控制的作用,而潛意識則在下面流動,默默完成細節的處理。 9 保持長時間高度集中的關鍵——間歇性地集中和放鬆

放鬆時不思考任何問題,那怕當時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不去關注你的對手。

例如在對手思考時,不去關注棋盤,而是放鬆大腦。

例如在連續思考15分鐘後,不管是否有結果,放鬆一下。

9.1 如何在危急的情況下,大壓力的情況下,做到“放下”

使用身體上的間歇性訓練(interval training),大運動量(高心跳)一個時段,再小運動量(低心跳)一個時段,不斷重複,每次重複時,增加大運量時段的時長,減少小運動量時間的時長,使身體適應不斷減少的休息時間,適應利用很小的時間恢復的情況。

這種間歇性訓練可應用於任何心血管類運動上,也可以應用於腦力活動中。

每天可以做一些冥想,其中思想隨着呼吸的漲落而集中和放鬆。

10 建立高效狀態的觸發器

先找到一個可以達到平靜且高效狀態的理想事情,設定一個流程(其中可以包含一件或多件事),完成這個流程後就做理想事情,以便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一做這個流程就會進入平靜且高效的狀態。這個流程就起到了觸發器的作用。

此後在需要發揮時,先做一下這個流程,就會出現平靜且高效的狀態了。

此後還可以一步步地簡化這個流程,直到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觸發平靜且高效的狀態。簡化的過程可以慢一點,如幾個月,每次簡化一點點,簡化後與簡化前相比,相同之處應該遠大於相異之處。

例如,作者在太極拳訓練時有高效狀態,就以若干個太極冥想動作作為觸發器,每次訓練前先完成若干個太極冥想動作。此後,比賽前,先做這若干個太極冥想動作,就可以在比賽中進入高效狀態。此後,還可以不斷簡化這些太極冥想動作,直到一個呼吸就可以作為簡化後的觸發器。

11 利用情緒創造高效狀態

11.1 三步法

第一步,適應干擾。就象一片草葉隨風舞動。對於情緒上的干擾,對抗是有限的,如果幹擾過大就會崩潰。接受和適應才是辦法。

第二步,利用干擾,將情緒轉化為激勵。例如將忿怒轉化為集中力。象太極拳一樣,遇到進攻(情緒),先接下來,再引導到有利的方向。

第三步,從內部創造激勵的因素。

12 抓住靈感,提高水平

低水平選手的靈感可能只是高水平選手的常規。

一旦有了靈感,要剩勝追擊,對這次的超水平發揮進行分析,找出這次靈感特別有效的原因和要素,對其不斷重複練習,將其變成你的常規水平。

13 問題:

心流是潛意識的流動嗎?

第四篇:《整理的藝術》讀書筆記

整理的藝術2014年1月23日小山龍介

包括資料、環境、信息、生活、思維和人脈整理術六部分,由人與物的關係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由淺入深,由表及裏。

其中介紹了很多很有借鑑意義的整理小細節。

比如:

文件按“項目名+文件名+製作日期”的格式來命名

辦公桌右半邊空間適合用於擬定未來和企劃等工作

通過固定紙巾盒和筆筒的位置來保持桌面的井然有序

用1.5倍的放映速度看視頻

按金字塔原理寫郵件

打掃衞生,重振精神,提高專注力

在散步中整理思維

等等

具體:

例一:辦公環境對工作影響很大,辦公桌應當是首先整理的地方。這裏介紹了按區域劃分功能的方法。根據是視線方向和思考活動之間的關係:人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傾向於向左看,同樣當需要回憶過去的時候向左看更容易回憶起來;在構想未來的藍圖時,人們更傾向於向右看,同樣,在考慮將來的計劃時,向右看比較好。

將這個理論運用到空間安排上,則是左半邊辦公區域主要是核實過去和現在工作的場所,放置電話,一個是左手拿話筒又瘦記筆記會比較方便,另外也便於回憶起過去的對話。

右邊的空間則適合用於擬定未來和策劃等工作。可以放上策劃書和必要的資料,或者下一步計劃要完成的事情的相關東西。

例二:用1.5倍的放映速度看視頻。如果按正常速度看視頻,像韓劇可能一集1個小時,電影一部2個小時,如果用1.3倍或1.5倍的速度放映,1個小時的視頻理論上40分鐘就可以看完了,再跳過片頭片尾,差不多30分鐘就結束了。用一半時間看完同樣的內容,信息濃度也會隨之翻倍。

可能有人會擔心快放跟不上話題,但嘗試後你就會發現其實沒問題,對話內容都清楚明瞭。另一個角度説,一般的訪談節目還有電視劇中對話速度要比平時慢些,新聞亦然,因此,不用擔心內容會不清晰的問題。

除此之外,作者還認為看快放的節目比用正常速度觀看更能集中精力,專注於吸收節目的信息。

還有就是可能有人認為看電影電視本來就是放鬆的,那當然不用這麼着急了,這種情況通常適用於一些東西你不得不看但又很費時的情況,作為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方法,與現在很多人提倡的放慢生活節奏並不矛盾。

同類書籍還有超級整理泉正人著的《超級整理術》等

第五篇:《溝通的藝術》讀書筆記

1. 一個人不論做錯了什麼事,100次中有99次不會自責,而且不論他的錯誤有多麼嚴重。

2. 約翰·華納梅克曾經承認:“我在30年前就已經明白,批評別人是十分愚蠢的行為。

3. 心理學家席勒説道:“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揚,同樣我們也非常害怕別人的指責。”

4. 批評是危險的,批評對於事情並沒有任何改善的地方。

5. 每一次失敗,都是通向成功的一個腳步,每次發現錯誤之後,就會引導我們走向真理。而每次嘗試,都會遏止某種誘人的錯誤。沒有哪一種教育能比得上逆境。——本傑明·狄斯累利

6. 不要議論別人,別人才不會議論你——林肯

7. 在與人相處時,一定要切記:與我們交往的不是純粹按道理或邏輯生活的人,而是充滿了感情的、帶有偏見、傲慢和虛榮的人。

8. 瞭解了一切,就會寬恕一切!

principle: don’t criticize, condemn, or compl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