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社戲》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35W

《社戲》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社戲讀書筆記 篇一

我從來沒有讀過除課文以外的任何一篇魯迅的文章,因為它太深奧了,看完之後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看不懂,完全不知道在説什麼。

魯迅的文章應該是出於文言文到本站的過渡期,《社戲》中有些句子我也覺得有些奇怪。讀完《社戲》後,我並不能從中看出什麼大道理來,但多少還是有點收穫。

從文中,我瞭解了魯迅小時候的生活:抓蚯蚓,釣蝦,放牛……,他和其他所有的孩子們一樣,沉浸在歡樂,幸福的兒童時代,每天都無憂無慮。他也很孩子氣,本來打算去看社戲的,誰知竟然沒有船了,他馬上就不高興了。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我也經常如此,一有不順心的事,臉就立刻板下來,而如果又有一件讓我高興的事,我馬上又會興奮起來。還有就是看戲的時候了。魯迅在文中提到了老生可以翻四十八個筋斗,而當老生並不翻筋斗改為唱時,孩子們卻一點兒也不想看了。這可以看出,孩子們並沒有多大的耐心去“聽”,反而武打場面更可以吸引他們。相信很多人都不是生來就喜歡京劇的,如果要説討厭京劇的理由,那一定就是類似於唱的部分太煩了這類的。

我要説的最後一部分就是偷羅漢豆了。孩子們餓了,沒東西吃,就想到了去“偷”。更好笑的是,“偷”的還是他們自家的東西,兩個孩子還在比“偷”誰的好。在他人眼裏,或者説是如果這些孩子長大一點,都會為偷而不恥,可是他們小時候卻沒怎麼在乎。孩子是一張白紙,我也從中讀出了孩子們的童真。但是等他們長大以後了呢?白紙被密密麻麻地寫滿字,他們還會那麼無憂無慮嗎?雖然我不確定,但或許這也就是作者在最後説“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可能這並不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但我知道了要珍惜童年時的無憂無慮。

社戲讀書筆記 篇二

初讀《社戲》,不禁有些惘然:魯迅與他的夥伴去看戲。船是偷來的,戲,是無趣的,豆,也是偷採的。那為什麼文章的結尾卻寫道“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多讀幾遍後,才發現,魯迅寫“去看戲”的意圖並不是為了講述看戲的過程,而是“去看戲”一路上有趣的經歷,以那些經歷突出了小夥伴與長輩們的性格。

我從“都回來了!那裏會錯。我原説過寫包票的!”,“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雙喜終於熬不住了,説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中看出了雙喜機靈,膽大,急躁的性子。

從“近台沒有什麼空了,我們遠遠的看罷”,“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我看出了阿發遇事沉穩,有主見,大方的性格。

從“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於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裏又各偷了一大捧”中,我體會到了魯迅與他的小夥伴互相關心,團結互助的精神。

從六一公公的神態、動作與語言描寫來看,他顯然是一位樸實、勤勞的人。

正是有了這些團結的小夥伴和樸實勤勞的農民在魯迅身邊,魯迅才得以有了如此難忘的一段童年回憶。童年永遠是最難忘,最自由快樂的。兒時的故鄉正是魯迅理想中的一片純淨,無半分約束的一片樂土,一份珍貴的寶藏——脱離舊俗啊!

我們與那時的魯迅年齡應是相仿的,可是,別説划船了,一隻螢火蟲都看不到。平日從沒有哪次是暢快地與夥伴們出遊的——沒有大人。然而,就算出遊了,又能去哪兒呢?被鋼筋水泥蓋的城市早已喪失了純淨的氣息。

這時,我又開始羨慕起魯迅了。

多美的鄉村夜景啊。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而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

簡直是一幅濃油墨彩的山水畫。描繪了一片屬於童真的天堂!

魯迅的《社戲》,確實耐人尋味,令人難忘。

社戲讀書筆記 篇三

童年之趣,隨處可尋,與小夥伴玩耍,更是尋常之事。

向來覺得魯迅選材,文筆相當精彩,怎忽的選如此平淡無奇的素材呢?

這就要看魯迅那時的寫作背景了。

不是血染長刀的戰場,也不是平和安穩的現代,而是一個被舊俗包圍着的封建思想腐蝕着全中國的環境裏。

等級的差別是地位的天差地別,是決定了別人對你跪還是你對別人跪的利器。可以説,當時之社會下層人民,其實邊連狗都不如。

在這樣的環境下,《社戲》完筆了。那是魯迅所回憶的二十多年前的事,然而,在文中的小夥伴,鄉民身上,我們看不見下等人的自卑,對上等人的畏懼,甚至看不出地主與貧農的半點差別。沒有傲慢,沒有紛爭,有的,只是魯迅與他的小夥伴們純淨的友誼。

戲並不好看,精彩的地方如何也等不到,但是關鍵不在這裏。

魯迅所向往,懷念的,並不是社戲,而是帶他去看戲的小夥伴兒,是在鄉下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是那片小小的,純淨的樂土,是他理想中渴望生活的地方。

多麼難得的,一去不復返的童年經歷啊!夜觀社戲,看似平淡的事,在魯迅蒼桑的眼中,亦是彌足珍貴了。

現在,再回過頭來細讀社戲,一切都不一樣了。

文中的雙喜,阿發等小夥伴的一系列舉動無不深刻體現了孩童間純真無暇的友誼,六一公公則是代表了農民,體現出了勤勞樸實的。性格。而一段段美好迷人的環境描寫使我們無處不感受到魯迅對於故鄉濃濃的眷念之情,對那不復存在的無慮生活感到留戀惋惜之情。

這與做一個迴轉悠長的夢又有何區別呢。

不,這不完全是回憶,這不完全是留戀,這是魯迅先生內心對未來的渴望啊!

他渴望將來的孩子們可以過上這樣的生活,而不是被封建思想左右。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魯迅先生想表達的真的只是“一直到現在”麼?他的言語中泛出的不僅有眷念之情,還寄託着一份美好,值得留戀的期望。他期望國家可以逐漸強大起來,掙開封建之束縛,讓未來的孩子們過上與他所憶之童年生活相仿的生活。

這是魯迅先生對國家,對晚輩最執着的期待。

於是,現在的我們,才可以自由穿梭於人羣,而非閉足禁户了。

這一篇課文,並不僅僅是社戲。

魯迅作品《社戲》的讀書筆記 篇四

三月暖陽傾灑,酥風醉人,輕輕掀起書本一角。《社戲》二字映在紙上,那是一個柔和的下午,如這篇文章般温潤,卻千迴百折,顯映人生。

《社戲》通過描寫回憶童年看社戲的經歷,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文中的“我”隨着母親歸省,來到了平橋村,那裏有香甜的羅漢豆,熱情似火的鄉親們,更有一羣如影隨形的小夥伴。那時,看一場社戲並不容易,路途遙遠,屢經波折,而夥伴們縱使去過也願意再次陪我同去。

你坐船,我便搖櫓,你要看戲,我陪你,你若想回,我便返航。你餓了,我們便一起“偷豆”煮豆。那份善良,那種淳樸,那種無私,似寶石,似珠光,即使他們只是一羣農家少年,也能自成光芒,照亮一方。這份鄉間友情,透露着天真,也融入了一份善良,慢慢地浸潤我心… …

兒時的我,也受到了小夥伴的優待。那時因為父母工作忙,我來到了鄉下與奶奶同住。一個午後,熱陽似火,焦躁不安,奶奶去田裏勞作,我和阿芳姐還有同村的幾個小夥伴在田埂上肆意地漫步,想找點樂子……忽然抬頭看見一片芋頭地,粗壯的莖,大如篷的葉子,在微風下搖搖晃晃,像一把把大傘簇擁在一起。這時,我突發奇想説道“天這麼熱,不如摘下幾枝用來遮陽?”小夥伴們都高興地點頭,於是林哥開闢道路,阿方姐摘葉子,我跟在他們的身後收集“戰果”.“戰果”堆滿後我們又在田裏玩起了“攻擊戰”,玩膩了一人頂着一把“遮陽傘”沿着田埂嬉鬧着回家。身後的芋頭地遭遇了我們的襲擊後,莖葉斷裂,奄奄一息。

奶奶看到我頂着一把“芋頭葉”後驚愕地問:“老天爺啊!這是從哪兒摘得?”“路上我摘的,不關她的事”阿方姐姐跳出來説。奶奶一臉狐疑:“路上怎麼可能有芋頭,你們是不是偷偷闖禍了?”我們互相搖搖頭…...

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我心裏越來越害怕。果真,傍晚,村裏的王大媽找上門來了,扯着嗓子喊道,“你孫女帶着一羣小孩把我們家芋頭地全給糟蹋了,沒想到城裏的小孩這麼野蠻,我定不會饒了他們,看看怎麼賠償吧?!”我的心砰砰直跳,阿方姐站出來説:“我們不過摘你幾個葉子,用得着這麼小氣嘛?”那時的我覺得她是那麼勇敢,那麼高大,彷彿她就是那一頂大傘,可以遮蔽一切,給我一片陰涼。

最後“摘芋頭葉”的故事以奶奶賠人家一麻袋芋頭告一段落。時隔多年,兒時朋友們早已天涯海角,但每次回到奶奶家,看到隨風搖曳的芋頭葉,就會想起阿芳姐和那羣一起“闖禍”的小夥伴。那份天真,那份善良,那種在一起歡樂的心境已永遠地存封在我的記憶裏。

合上書本,閉了眼,平橋村的豆香和田間的芋香彷彿在這一刻交織!纏繞!瀰漫!任思緒飄飛在那温暖的午後……

社戲讀書筆記 篇五

童年對很多人來講,是高興的,是難忘的,在成人後回想往事時,對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着一種浪漫的感情,對於童年的回憶,每個人都各自擁有不同的風景。讀魯迅的《社戲》我們彷彿看到了他童年的“獨特風景”。

《社戲》這篇文章只是單純的記錄了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每樣事物都充滿着屬於自己的回憶,充滿着喜怒哀樂。講的是魯迅小時候隨母親回外祖母家,與那裏的小朋友釣魚、放牛,一起玩耍,覺得這是片“樂土”。到了該看社戲的那天,由於叫不到船,所以他很傷心。但朋友們卻想到了八叔的航船,便一起划船去看社戲。魯迅和朋友們看了一會兒,雖然很有意思,但有些犯困。於是,他們坐着船回去。在途中,孩子們偷了阿發和六一公公家的羅漢豆吃。不料六一公公並沒有責罵,反而誇獎迅哥,有見識,並送他一些豆子吃。

小説寫的是“我”小時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鄰村看社戲的情景,處處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讓人覺得那麼和諧,自然,充滿生趣。魯迅先生的社戲,我看到一種天真爛漫的東西,作者通過對>童趣事的回憶讚美農民的善良與高尚。

我也喜歡文章中所提到的小朋友們。如雙喜是小搭檔中“最聰慧的”,彷彿小搭檔的小首領普通,他的性情也體現得最為凸起:二心細如髮,土頭土腦,當“我”看不可戲,“急得要哭”時,雙喜即刻能想出“好主見”,而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置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斤斗,“我”很絕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事給白地看”來撫慰“我”,體現了大哥般的關愛;他能做決定,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各人都曾經厭倦但又欠好説歸去的時分,又是他發起回家;回程時去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阻各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曉得是要哭罵的”,闡明他長於為別人着想。孩子們之間的友情最單純,沒有任何污點,只是一張透明的紙。那種童年的感覺,我們到底已經遺忘了多久?

我覺得這篇文章雖然對於景緻的描寫並不多,但是儘管少,分量卻很重。在讀了這篇文章關於景緻的描寫過後,才真的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的豆麥藴藻之香的夜氣裏。”在整篇文章的景緻描寫中,我最欣賞的就是這一句話。因為只有這句話能讓我想象那沉靜以及自失的心,並且讓我也似乎“聞”到了豆麥藴藻之香,那種感覺實在很真實。

我想我現在可能只能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敍述我的感受,我的看法。但是,經過學習瞭解再加上讀完他的其他作品後,我更能感受到魯迅深厚的文學功底。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在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把優美的字句運用得淋漓盡致。他把划船時的情景,社戲的場面,偷豆子的鏡頭,描寫得極具畫面感。比如“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來”這句,把航船形象地比喻為大白魚,傳神地給讀者呈現孩子們划船的情形,具有深厚的文學魅力。

我想魯迅並不是僅僅以“魯迅”這個身份來寫這篇文章,而是以“周樹人”這個人來寫這篇文章。 魯迅很早就離開故鄉,故鄉給予他的,並非都是温馨的回憶,其間還有許多不幸與白眼,魯迅對故鄉,卻有一種割捨不斷的複雜情感。 我很喜歡這種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因為他彷彿真的能讓我們身臨其境。 一幅美麗的“ 農村夜景圖” 彷彿映入我的眼簾: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 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羣山、依稀的趙莊、婉轉悠揚的笛聲,還有漁火等等。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們農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經過魯迅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仙美景了。

《社戲》作為一篇反映農村生活的文章,卻放在了《吶喊》這部小説集中,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不過這就揭示了文章的另外一箇中心。魯迅不愛看劇場內的中國戲,而偏愛故鄉的社戲;與魯迅小時喜愛農村生活,都寫出了農村真摯淳樸的民風。而魯迅撰寫這篇文章旨在呼籲人們:真實而高尚的生活,源於大自然的本質。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人們的心不斷地變得浮躁,唯有停下腳步,尋像農村生活一樣樸實純真的生活,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因為書上寫得大多都是反映農村景物的,因此讀起來就顯得特別親切。

作者在最後一段中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

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魯迅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原因就在於,魯迅隨着年齡的增長,進入到社會,感受到這種樸實,這種善良,漸漸化作烏有。取而代之的是軍閥的壓迫和黑暗的社會,正義和公正的得不到伸張。正如小説名為《社戲》並未直接寫“我”小時所看的社戲,開頭記述的卻是“我”成年後在北京看戲的兩次經歷。那兩次戲都沒看好,反射出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沉悶、世故、污濁,這與“我”少時在平橋村的自然真率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魯迅心中故鄉實有兩個,一是《故鄉》中所描繪的現實中的故鄉——描繪了現實中農村殘破、凋敝的景象,一是《社戲》中所展現的理想中的故鄉——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鄉土氣息,淳厚的人情。他常常以理想故鄉中的完美來反襯現實中的殘破。《社戲》沒有正面描寫農村的苦難,但對理想中的故鄉謳歌,也 正是對現實的批判。

讀魯迅,讀社戲,讀那個年代的社會。

社戲讀書筆記 篇六

魯迅的作品讀過不少,作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有驚人的思想深度和對社會的剖析力度,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和時代特點的典型人物形象。但在他的小説和散文裏,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特殊的羣體,那就是兒童形象。在《孔乙己》、《故鄉》、《社戲》、《狂人日記》、《祝福》、《藥》、《**》等小説中,魯迅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兒童形象,其中大多是已被吃掉的兒童,通過對這些兒童的描寫,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給我印象尤為深刻的就數《社戲》中的兒童形象。

魯迅從正面描寫兒童來表現自己的感情,塑造了一羣天真活潑、純潔自然的兒童形象。小説雖名為“社戲”,卻並沒有詳細描寫戲的內容和表演,寫的是我看戲的過程和心情。“我”二十年來一共只看過三次戲,兩次是在北京戲圓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前一部分描述“我”在北京戲園中的感受時用的是一種譏刺嘲諷的雜文手法,語言尖刻且帶諷刺性,而在敍寫鄉村生活的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是用浪漫主義的敍述方式,使用了優美的抒情散文式的筆調,盪漾着詩一般的情趣、畫一般的意境。其實三場戲都枯燥乏味,三場戲都沒有看到什麼,看戲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為何抑前揚後,甚至連詞語的選擇語言的風格、使用的筆調及情感的色彩都不一樣超級兵王 聯繫小説發表的社會文化背景,剖析小説採用的獨特結構方式,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魯迅從另一個角度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吶喊。

《社戲》開始寫了去北京戲園看戲,本來是興致勃勃地去,然而一進場就有一種壓抑的感覺,台上閃爍着“紅的綠的”,台下“滿是許多頭”,耳朵裏喤喤的響着,連長凳也使人“聯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終於意識到“我”近來不適於生存了,表現了對當時惡劣環境的厭惡。第二次看戲本是慕名而去,因為聽説有名角,而且對“第一舞台”抱有希望。但戲園裏依然象第一次般擁擠雜亂,網遊之天下無雙 ,有充滿生存競爭的紛亂社會與優美宜人的大自然的對立。這些對立,説到底,實際便是社會與自然的對立。但是,這片樂土畢竟只是作者的理想,那模糊在月夜中的大戲台“縹緲得象一座仙山樓閣”,令“我疑心是畫上見過的仙境”對於這理想的社會,作者既在不懈地追求,同時也在困惑和懷疑。

魯迅一向提倡的用“幼者本位”來取代“長者本位”的觀點也在《社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小漁村的孩子們遠離“名教”世俗,沒有接受嚴格的封建正統教化,他們兒童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保留着一顆自然純潔的童心。他們熱情好客,“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不講行輩,即使“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決沒有一個人會想到‘犯上’這兩個字來”;他們自由活潑,對戲台上的人評頭品足,或笑或罵;鄙視權貴,不和烏篷船在一起,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一切事情都可以自己作主吞噬蒼穹 而怪六一公公把他的蝦嚇跑了。在這裏,兒童的地位身份得到了提高,與成人處於平等地位,可以平等地進行對話,再也不是“在未説之前早已錯了”。

《社戲》絕不僅僅是一種懷舊、鄉愁的簡單抒情美文,充滿了温情,隱藏着 魯迅 先生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深深擔憂,對孩子們的真切希望,也正再一次強調了“立人”是“立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