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社會學概論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84W

第一篇:社會學概論筆記

社會學概論讀書筆記

《社會學概論新修》(修訂本),鄭杭生主編,

重點章節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1."社會學"詞源:

社會學這個詞是由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實證哲學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為了表明一門用實證方法研究社會現象基本規律的獨立學科,以區別於那種思辯的社會哲學或歷史哲學。

2.社會學的定義:

社會學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

3、社會學的誕生條件:

社會歷史背景

(1)18、19世紀以英國的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為起點的歐洲社會大變革,使社會從傳統的封建社會轉型為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兩大革命使社會從生產力到生產關係、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思想觀念到政治制度都發生了變化。突出的表現在於工業化(機器大工業普遍地代替工場手工業)和城市化(城市的規模擴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與此相聯繫的社會問題的產生。這些都對社會學的產生有着直接的影響。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説,社會學從一開始就是社會轉型的產物。

(2)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並沒有真正建立起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所預言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王國",相反卻越來越暴露出這一社會許多弊病、禍害和惡性循環,如加劇了貧富之間的差距、勞資雙方的對立等。因此,時代呼喚着社會學的產生,來研究並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科學思想資料

(1)歷代思想家在其哲學、政治和倫理觀點中包含的社會思想。

(2)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經濟學和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也是其他社會學的思想來源。

(3)自然科學成就及其方法的影響。細胞、能量守恆和轉化規律、生物進化等三大發現,既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自然科學基礎,也是孔德、斯賓塞等創始人解釋社會結構、社會變遷的工具。

(4)從17世紀在英國發源至19世紀的早期社會統計調查和定量分析,也為社會學的調查研究方法。

4.社會學的功能和學習社會學的意義

第二章社會運行的條件和機制

1.社會運行的內外重要條件:

2.社會運行機制的定義:

是指人類社會在有規律的運動過程中,影響這種運動的各組成因素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聯繫,以及這些因素產生影響、發揮功能的作用過程和作用原理,簡要地説,就是社會運行"帶規律性的模式"。

3.社會運行機制是一個有機聯繫的系統,我們將其分為動力機制、整合機制、激勵機制、控制機制和保障機制等五個二級機制。

第三章社會

1.社會的概念

馬克思認為,社會在本質上是生產關係的總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

系的人們的有機總體。

2.社會的特點

3.社會的功能

4.血緣關係、地緣關係和業緣關係的概念及功能

5.社會運行的概念

是指社會有機體自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表現為社會多種要素和多層次子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它們多方面功能的發揮。

6.評價社會運行狀態的原則

第四章文化與社會運行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與自然現象不同的人類社會活動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東西;也可以説,自然界本無文化,自從有了人類,凡經人"耕耘"的一切均為文化。

2.文化的特徵

3.文化墮距的概念

4.文化的功能

5.在改革與對外開放中怎樣正確地對待非評比性文化

6.文化的結構

7.解釋"文化中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並進行簡單的評述

第五章人的社會化

1.社會化的定義

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並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經由這一過程,社會文化得以積累和延續,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和發展,人的個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2.社會化的意義

(1)從個人角度分析:

①社會化是個人得以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獨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②繼續社會化是個人適應社會變遷所必經的途徑。

(2)從社會角度分析

①沒有經過社會化的人也就沒有社會,沒有那些具備與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人,社會就不能維持其正常的運行。

②對一個社會來説,如果沒有社會化,社會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會目標也就無法實現。

③沒有社會化,社會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續和發展下去。

3.社會化的個人生物基礎條件

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較長的依賴生活期

4.社會化的外界社會環境條件

家庭、學校、同齡羣體、工作單位、大眾傳播媒介

5.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1)促進個性形成和發展,培養完美的自我觀念

(2)內化價值觀念,傳遞社會文化

(3)掌握生活技能,培養社會角色

6.早期社會化困境的表現及解決措施

7.如何正確地看待代差問題

第六章社會角色

1.社會角色概念

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範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羣體或組織的基礎。

2.角色集

在社會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角色聯繫在一起。這樣一組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多種角色集於一身,主要強調的是一個人內部的關係,另一種是一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3.瞭解社會角色的分類,説明具體的社會角色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歸屬的類型。

4.角色衝突的概念、表現形式及解決對策。

5.角色中斷的概念、產生原因及解決對策

指在一個人前後相繼所承擔的兩種角色之間發生了矛盾的現象。

第七章社會互動

1.社會互動的概念及涵義

是指社會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羣體、羣體與羣體之間通過信息的傳播而發生的相互依賴性的社會交往活動。

2.分析互動情境中的二人關係與三人關係

3.社會互動的維度有哪些

向度、深度、廣度、頻度、強度

4.社會互動的類型有哪些

競爭、衝突、強制、順從與順應、合作

5.集合行為的概念

又稱集體行為、大眾行為。它是指一種人數眾多的自發的無組織行為。

6.集合行為的一般特徵

人數眾多、無組織性、行為者相互依賴

7.集合行為產生的條件有哪些(斯梅爾塞的基本條件説)。

8.流行的概念、特點及評價。

第八章社會羣體

1.社會羣體的概念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社會羣體,泛指一切通過持續的社會互動或社會關係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並有着共同利益的人類集合體;狹義上的社會羣體,指由持續的直接的交往聯繫起來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羣。

2.社會羣體的基本特徵

3.社會羣體的不同類型,並能説明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社會羣體的歸屬性

4.羣體凝聚力的概念、影響因素及作用。

5.初級羣體的基本特點

6.初級羣體的形成條件

7.初級羣體的功能

8.分析我國社會轉型期初級羣體的變化及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九章家庭、婚姻與性

1.婚姻的概念

作為社會設置的婚姻,則是指個人之間按照社會所要求的契約關係來組建共同生活。

2.家庭的類型

核心家庭、主幹家庭、聯合家庭

第十章社會組織

1.社會組織的涵義

對社會組織一般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廣義的組織,即泛指一切人類共同活動的羣體,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級羣體;另一種是狹義的組織,即相對於初級羣體的次級羣體形式,也可稱之為正式社會組織。它是指人們為了達到某種共同目標,將其行為彼此協調與聯合起來所形成的社會團體。

2.社會組織的特徵:

①社會組織的非人格化特徵。

②社會組織的非合理性特徵。

③社會組織的非道德性。

3.社會組織的構成要素:

規範、地位、角色和權威。

4.組織目標的涵義及對組織的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意義

5.組織中的非正式結構產生的原因、給個人帶來的好處及對組織活動的影響。

6.家長制的管理方式的特徵及適用性

7.科層制的特徵及優缺點

8.組織結構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

第十一章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1.社會分層的概念

是依據一定具有社會意義的屬性,一個社會的成員被區分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級、層次的過程與現象。

2.如何理解水平分化與垂直分化

3.解釋韋伯三位一體的分層模式。

4.常用的社會分層標準

5.社會流動的概念

是指人們在社會關係空間中從一個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動。由於社會關係空間與地理空間具有密切的聯繫,因此,一般把人們在地理空間的流動也歸於社會流動。

6.社會流動的類型

(1)根據流動的方向把社會流動分為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社會階層內部流動和各層之間的流動)。

(2)根據衡量流動的不同參照基點把社會流動分為一生中的流動(同代流動)和代際流動(異代流動)。

7.影響人們獲得社會地位的條件

8.合理社會流動的一般標準有哪些

9.怎樣實現機會平等的社會流動

10.合理的社會流動對社會良性運行的協調作用

第十三章社區

1.社區的涵義及含義

社區(community)是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係和共同文化維繫力的人類羣體及其活動區域。

2.城市社區的主要特點

3.農村社區的主要特點

4.談談如何能促進社區人的因素的合理發展?

第十四章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

1.社會變遷的概念

在社會學意義上來看,社會變遷既泛指一切社會現象的變化,又特指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

既指社會變化的過程,又指社會變化的結果。在社會學中,"社會變遷"是一個表示一切社會現象,特別是社會結構發生變化的動態過程及其結果的範疇。

2.社會變遷的類型

3.影響社會變遷的因素

環境、人口、社會制度、社會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科學技術

4.社會現代化的概念

在社會學中,社會現代化是指這樣一種特殊的社會轉型過程,即社會在日益分化的基礎上,進入一個能夠自我維持增長和自我創新、以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需要的全面發展過程。

5.如何理解現代化與"傳統"之間的關係

6.社會現代化過程的基本特徵

7.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特徵

8."遲發展效應"的概念及表現

第十五章社會問題

1.社會問題的概念

狹義的社會問題,指的是在社會運行過程中,由於存在某些使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失調的障礙因素,影響社會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的共同生活,對社會正常秩序甚至社會運行安全構成一定威脅,需要動員社會力量進行干預的社會現象。

2.社會問題的構成要素

3.社會問題的一般特徵

普遍性和變異性、複合性和週期性、破壞性和集羣性。

4.怎樣看待我國當前的人口問題

5.解釋社會解體理論

第十六章社會控制

1.社會控制的概念

廣義的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組織體系運用社會規範以及與之相應的手段和方式,對社會成員(包括社會個體、社會羣體及社會組織)的社會行為及價值觀念進行指導和約束,對各類社會關係進行調節和制約的過程。狹義的社會控制是指對社會越軌者施以社會懲罰和重新教育的過程。社會學研究中一般在廣義上使用社會控制這一概念。

2.社會控制的一般特徵及類型

(1)社會控制的一般特徵:普遍性與階級性、統一性與強制性。

(2)社會控制的類型:積極性控制與消極性控制、硬控制與軟控制、外在控制與內在控制、制度化控制與非制度化控制

3.文化控制的手段有哪些

4.社會控制的功能

5.社會控制的三個維度:控制力度、控制剛度和控制網絡的緻密度。

6.社會越軌的涵義及其類型

(1)社會越軌的涵義:社會越軌(socialdeviance),亦稱越軌行為、離軌行為或偏離行為,是指社會成員(包括社會個體、社會羣體和社會組織)偏離或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

(2)社會越軌的類型:違法行為、違警行為、違規行為。

第二篇:自考社會學概論筆記

社會學概論

第一章社會學的產生

1、孔德 首先提出“社會學”概念並創立社會學的,被稱為“社會學之父”。社會學分為社會動力學和社會靜力學;認為人類理性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神學階段、哲學階段和實證階段;因此認為社會發展也分為三個階段:軍事階段、過渡階段和工業階段。秩序和進步成為孔德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兩個核心概念。研究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和歷史法。斯賓塞 主要圍繞社會有機體和社會進化兩方面研究社會學。

認為社會學的目的是發現社會有機體的形態學(社會結構的原理)和生理學原理(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原理)。 從進化論的觀點出發,以社會內部的管理類型為依據,將社會分為軍事社會和工業社會。

2、馬克思馬克思講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應用於社會歷史領域,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礎理論。馬克思注重社會調查,把實際材料作為理論研究的必要前提 。

涂爾干 社會學年鑑派的創始人,繼承和發展了孔德創立的社會學理論。認為社會學的特殊對象是社會事實。 創立了系統的社會學功能分析推理方法功能分析揭示特定社會現象給整個社會或局部運動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歷史分析則揭示為什麼是這個而不是其他現象能在當時發揮特定作用。

韋伯理解社會學(認為社會學以理解的方式來理解社會行動。社會行動類型分為:目的合理的行動;價值合理的活動;情感或情緒的行動;傳統的行動。)理想類型科層制 (權利、紀律、權威三者,權威為關鍵性概念 並將其分為傳統型權威、個人魅力性權威和法理型權威)。

3、社會學的發展 起源於歐洲 在美國形成獨立的學科。

社會學在中國的傳播 :傳入時期(1891--1911)、成長時期(1912--1927)表現在:社會學課程逐步擴充;建立社會學系;建立社會學組織;開展社會調查,研究中國社會問題;一批社會學譯著出版發行)、建設時期(1928--1952)、恢復重建時期(1979以後)。

第二章 社會學

1、要勾畫出社會學的內容,三條途徑:歷史的途徑、經驗主義的途徑、分析的途徑。

2、社會學的特徵為:整體性、綜合性、實證性、應用性。

3、社會學的功能:研究功能包括描述性功能、解釋性功能、預測性功能、規範性功能;教育功能包括幫助人們自覺地完成社會化、幫助人們合理選擇;社會管理功能包括建立規範、提供模式、反饋信息;社會批評功能。

4、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指的是 以實證的方式,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所產生、形象橫、變化的人們的關係、行為、態度以及各種社會現象、社會產物進行科學探索的一種研究方法。

5、社會實證研究的一般程序:籌劃階段包括五項工作選題、建立研究假設、制定調查工具、組織人力、籌集研究經費;實施階段;總結階段(任務是分析資料和撰寫調查報告,分析資料分為統計分析和理論分析,前者偏重定量分析,後者則偏重定性分析)。

6、社會學研究資料的收集方法;問卷調查(包括自填式和訪問式兩種類型)、實地研究、社會實驗室研究(類型有實地試驗、實驗室試驗、標準試驗、準試驗和雙盲試驗)、非介入性研究實驗。

7、社會學研究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是指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分類、比較,進而對某個或某類現象的性質和特徵作出概括的一種分析方法(一般實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屬於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是指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係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一般問卷調查和試驗方法屬於定量分析)

8、兩者的關係:①着重點不同。定性重“質”,定量重“量”②依據不同。定性依據為大量的歷史事實和生活經驗資料,定量依據為調查得到的現實資料數據③手段不同。定性主要運用邏輯推理、歷史比較法等,定量主要運用經驗測量、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④科學基礎不同。定性一邏輯學、歷史學為基礎,定量以概率論、社會統計學等⑤在研究所處的層次不同⑥結論表述形式不同。

第三章 社會

1、社會是以一定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類生活共同體。社會的表現形式是具體的和無限豐富的。

2、基本特徵:社會以人為主體;社會藝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社會一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社會來源於自然有不同於自然。

3、社會唯名論代表人物韋伯、社會唯實論代表人物涂爾干

4、馬克思主義社會觀: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勞動是理解全部社會發展史的鑰匙;需要是人們社會行為的動力;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科學的社會觀(發展性和創造性是馬克思主義社會觀的生命所在)。

5、社會是一種關係網 這種關係網就是人與社會全部的關係,表現為相互聯繫的具有層次型的四個體系:角色人格體系(角色包含者人格,人格包括價值標準、能力和氣質三種因素,價值標準決定着角色行為的取向和目的,能力為角色的目的服務,氣質是角色行為的心理動力影響角色行為式樣的心理要素。)、價值規範體系(價值標準是指主體對客體的有用性以及用處大小的判斷,是角色人格體系的核心要素)、權力制度體系(權力設置和維持秩序的功能是通過制度實現的,權力是人格化的,制度是非人格化的)、行為交換體系。

6、社會關係是指人們在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關係的總稱。人的社會關係是以一定生產關係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社會關係體系。可分為:初級和次級社會關係;結合關係與對立關係;血緣關係、地緣關係和業緣關係。

7、建立與發展新型的社會關係:逐步建立新型的社會主義社會關係;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速健全社主主義法治,用法律形式來保護已建立的新型關係和促進消除陳舊落後的社會關係。

8、社會結構使之社會諸要素之間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係。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把握社會結構:人們對生產資料的關係即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形式;勞動者在生產中相互交換活動的關係,即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方式;勞動產品的分配關係及由它直接決定的消費關係。社會結構是具體地、歷史地存在和發展的。

9、社會的基本要素:人口資源、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人口資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數量、質量和關係的人的總稱,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人力資源是指表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以勞動者數量和質量表示的資源,體現了包含在人體內的生產能力。自然資源使之與人類活動相關聯的全部自然條件的總和,是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外在條件。分為環境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特點: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自然資源潛力的無限性、自然資源的系統性、自然資源空間分佈不均勻性。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毛吞的不可調和性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內在矛盾。

第四章文化

1、文化的特徵:創造性、習得性、共享性、累積性、特殊性和共性

2、文化的構成要素:物質形態要素、精神形態要素、語言符號要素、社會關係和社會組織。

3、文化的結構及功能:結構包括文化特性、文化集叢、文化規模。文化的功能包括社會整合功能(價值整合 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規範整合 是將社會規範內火為人們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結構整合)、社會導向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維持民族團結和社

會秩序,而導向功能則推進社會進步)、反功能。

4、習俗是指歷代相研究而成的被人們普遍遵循的行為模式。習俗植根於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5、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來評價和調節人們行為的觀念和規範,是人類自我完善的一種價值標準。

6、法律的特徵為公正性和強制性。功能為懲罰功能、威懾功能、教育功能。

7、宗教的功能:促進社會團結,維持社會秩序;振奮民眾精神,促進社會發展;尋求生活意義,為個人提供精神安慰。

8、文化交流是指從文化傳播開始的兩種文化之間相互溝通、採借、衝突與融洽的過程。美國人類學家林頓把文化傳播分為三個階段:接觸與顯示階段、選擇階段、採納融合階段。文化採借是指一種文化接受或吸納另一種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叢,融入本文化的過程。

9、文化衝突是指異質文化在傳播、接觸中出現的互相排斥的傾向和狀態。

第五章 社會化

1、社會化是指社會對個人的文化教化核對個人對社會主動選擇與能動調適的統一過程。從時間方面理解,即個人社會化涉及到人生髮展的全過程從內容方面理解,個人社會化關注到個人作為社會一員所應具有的全部文化遺產,從關係方面理解,個人社會化注重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以及個人社會化的結果。人的社會化作個人與社會互動的結果,是強制性和能動性的統一。

2、社會化的功能:文化傳承功能、社會穩定功能、個人自我完善功能

3、社會化的基本功能:生活技能社會化是指人們學習並獲得維持生活狀態和改變生活質量的本領的過程;價值觀社會化是指人們認知與認同社會住到價值觀念的過程;政治社會化是指個人逐漸學習和接受被現有政治制度採取的和確定的政治信念、思想體系、社會制度和政治狀態的過程;行為社會化是指人們按照通行的社會行為規範模塑自身行為的過程;角色社會化是指按照社會上規定的角色的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使個人行為符合於一定社會期望的品質特徵。社會化是階級性和終生性的統一。

4、社會化的類型:基本社會化是指“生物人”通過社會文教育,獲得人的社會性,獲得社會生活資格的過程;繼續社會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後的社會化,或稱二級社會化;再社會化是指使人改變以前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和行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會要求和新的形勢需要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和行為模式的過程。分為兩類主動再社會化和強制性再社會化;正向社會化和反向社會化,前者指上代人對下代人的文化傳播和教化過程,後者指年輕一代用知識影響前輩的過程。

5、社會化的條件:生物因素是指個人所帶有的一種由上代對下代提供的、有利於人類從是社會活動的特殊遺傳素質。環境因素(家庭、學校、夥伴羣體、工作單位、社區、大眾傳媒。)。社會實踐是實現知識內化與積累,達到社會化的根本途徑。主要表現在三方面:觀察學習、角色扮演、知識積累。

6、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化的目標,從根本上講是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社會化的現實結果,就是培養人適應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各種角色能力。社會化的最高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當代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實現人的現代化。

第六章社會互動

1、社會互動是指人們對他人採取行動或對他人的行動作出反應的過程。構成社會互動的主要因素:必須要有兩個或以上的互動主體;互動主體之間必須發生某種形式的接觸;參與互動的各方有意識地考慮到行動“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2、社會互動的理論:符號互動理論;擬劇論和常人方法論。

第三篇:自考社會學概論筆記[1]

自考《社會學概論》筆記

第一章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社會學,sociology 一詞最早在法國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的《實證哲學教程》中提出,他想建立一門研究社會的實證科學。

在中國,社會學最早以“羣學”命名,取意於戰國時期社會思想家荀況的《王制》篇。該書闡述了三個層次的區別:一是生命有機體與非生命物質的區別;二是動物與植物的區別;三是人與禽獸的區別。從而分析了人類之所以能結成一定的羣體,形成一定的社會結構的原因。在社會學的研究中,多數學者重視社會關係及其表現的研究。嚴復將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譯為《羣學肆言》。

涂爾干是最早提出建立道德社會學、宗教社會學、教育社會學等分支社會學的社會學家。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綜合研究社會關係及其變化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它把社會關係作為一個整體,綜合研究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係,探討社會關係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社會關係是人們在共同的社會活動過程中所結成的物質關係和思想關係的總和。它是和人、人類社會一同產生的,它的形成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關係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部分,為不同的學科所研究。

之所以要有社會學對社會關係進行整體性研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因為社會關係是一綜合體,不能孤立地為某一個學科研究某一個部分,必須進行綜合性研究;第二是因為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研究容易產生片面性,造成失誤,整體研究可以避免片面。第三是因為社會學研究具有開放性,它可以兼怍各學科之成果來得出結論。

以唯心史觀和形而上學為指導的社會學家是不能解釋社會關係的實質和社會關係不斷更替的真正原因的。

社會學的性質:社會學是一門實證性很強的社會科學。其研究範式是從生活出發,形成理論,再回到生活中去。

社會學的主要特徵:一是整體性,即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角度考察、研究社會關係及其變化發展規律的;二是綜合性;三是廣泛性;四是應用性。(簡記:整綜廣應)

關於社會學在社會學科中的地位有三種觀點:一是中心論,即把社會學的地位置於其他社會科學之上,其創始人是孔德、斯賓塞;二是平列論,即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處於平等位置;三是特殊論。

關於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有三種意見:一是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學;二是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學的一分支;三是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學是一門具體的科學,前者對後者起指導作用,後者為前者的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料。二者的研究對象、方法和任務不同。 l 社會學研究的領域,是由它研究的對象決定的。人與人結成的社會關係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也反應在社會過程的各個方面。第二節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層次:即方法論、基本方法和具體技術與工具。

歷史唯物進度表義第一次把社會學提到了科學的水平。

社會學的基本方法論有三種:一是實證主義方法論;二是非實證主義方法論;三是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

實證主義方法論由孔德首先提出,後來得到斯賓塞引進生物進化觀,涂爾干的進一步完善。其基本點是:第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與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一樣,都是純客觀的,社會現象背後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規律;第二,社會現象既然是有規律的,因而是可以被感知、被概括的;第三,社會學的任務在於説明社會現象是什麼,而不是應該或必須是什麼;第四,自然科學的方法適合於社會研究。(簡記:純客觀可感知是什麼自然法)

非實證主義方法論的要點是;第一,強調社會現象不同於自然現象,反對把自然科學方法絕對化;二是突出社會行動者的主體性、意識性和創造性,反對把人當作非人格的物化現象;第三,在主張“價值中立”的同時,藉助“價值關聯”。

屬於非實證主義的社會學説流派有:社會相互作用論;現象社會學;民俗方法論。首先在理論上向實證主義方法論提出挑戰的,是德國生命哲學家和社會學家w.狄爾泰。價值中立和價值關聯是爭論頗多的問題。韋伯同時提出二者比單純主張價值中立有所進步,但是價值中立包含的以科學排斥價值的傾向並不因此而消除。

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是由馬恩首先提出來的,其基本點是:第一,以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作為理解人及其歷史活動的出發點;第二,歷史的主體是現實的人,歷史不過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動而已;第三,生產關係是決定其餘一切社會關係的原始關係;第四,社會歷史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第五,研究社會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簡記:歷史社會主體是人原始關係自然過程矛盾分析) l 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研究社會時,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客觀研究與主觀研究相結合;二是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三是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四是結構分析與功能分析相結合。

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三:一是社會調查法;二是社會實驗方法;三是社會統計方法。社會調查方法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社會現象和社會情況進行考察、蒐集、整理、分析有關資料,並對其作出解釋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總稱。它是社會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社會實驗方法有簡化和純化社會複雜現象的作用。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

根據社會調查的不同範圍,可以分為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重點調查。根據社會調查的研究程度,可以分為探索性調查、描述性調查、解釋性調查。

社會實驗方法是在已有社會理論或假設的引導下,按照實驗設計的模型,有控制地設置某些條件和變量,直接觀察、記錄、分析這一研究對象前後變化的一套辦法和程序。

社會統計方法是運用社會學原理,對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得來的數據資實進行定量分析的一套方法和技術。

社會統計的作用:一是簡化資料,方便描述;二是檢驗樣本調查的結論。社會統計的過程,一般包括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三個基本環節。社會統計分為敍述統計和推論統計兩大類。

統計學之父凱特勒把統計方法從自然科學領域推廣到社會科學領域,為社會統計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社會學研究的具體技術包括:研究組織技術、社會測量技術、資料收集技術、資料整理技術、資料分析技術。

社會學研究工具分為文書性工具和器具性工具兩種。第三節 社會學的功能

社會學的功能包括四個:一是描述性、解釋性、預測性和規範性功能;二是社會管理和社會控制功能;三是社會批評功能;四是教育功能。(簡記:描控批教)社會學的描述性功能是那些為了解和掌握髮生了什麼事,什麼情況而進行的探索性研究;解釋性功能是指對影響社會事實發生、變化的主客觀因素,從其因果聯繫上加以説明的過程;預測性功能即揭示將來的社會事件和狀態是怎樣的;規範性功能是指確定預定目標及其達到的手段,以及對社會目標、行動與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評價的過程。四項功能依次回答是什麼、為什麼、將會怎樣、應該怎樣的問題,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

傳統社會學研究注重描述性功能;現代社會學把規範性研究看作是自身的最終目的。社會學的教育功能包括:一是幫助公民瞭解自己;二是作好職業準備;三是做好日常決策;四是正確對待變革中的世界。

社會管理和社會控制是維繫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

社會學的社會批評功能是指對舊的思想、舊的觀念和阻礙社會進步的事物、行為進行揭露,實事求是地進行理論分析,提出克服和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章 人的社會需要重要概念:

1、社會需要是人們在一定的情景下,對客觀事物產生的匱乏感,而要求得到滿足的社會心理反應。

2、文化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泛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成果,狹義是指人的意識形態部分。社會學採用的是廣義。所謂社會文化是指一個社會羣體的生活狀態,是這個羣體的、人造的生活環境,包括羣體生活中所有物質和非物質的產品。即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社會綜合文化三個部分。3、優勢需要重點掌握:

1、社會需要在社會中的地位2、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理論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一般掌握:1、社會需要的類型

2、集體的發展與人的需要的提高之間的關係重要概念:1、社會交往

2、情景定義是社會學家托馬斯用來解釋人們社會互動機制或過程的概念。它指人們在行動之前。對自己所處和麪對的情景進行的審慎考慮和主觀解釋,這種解釋對人們採取何種行動有直接影響。

3、“鏡中之我”社會角色角色扮演角色衝突重點掌握:1、社會交往的意義

2、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交往理論3、符號相互作用論4、人際關係及其影響因素5、角色扮演的過程一般掌握;1、社會交往的類型

2、社會關係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3、角色衝突的表現4、集體行為的特點及成因5、時尚的形成與功能第四章 人的社會化重要概念:

1、 人的社會化就是指一個從出生,從不知不識的生物個體的人,經過不斷的學習知識,技能和社會規範,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社會需要,發展自己的社會性,把自己一體化到羣體中去,從而使社會不斷延續和發展下去的基本過程。2、“心理上的斷乳”個性重點掌握:1、社會化的內容

2、繼續社會化、再社會化、特殊社會化的關係

3、社會化對形成個性的影響:個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礎。先天的遺傳,人的身體方面的因素對個性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一個人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制約,更受社會關係的制約。在人的個性的形成過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會因素為中介發揮作用,因此人的個性是個人社會化的產物,是隨着個人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漸形成和發展的。一般掌握:

1、人的社會化的必要性2、社會化的過程個性的特點

2、初級社會羣體也叫首屬社會羣體,是由面對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親密的成員關係的社會羣體。它反映了人們最簡單、最初步的社會關係。3、家庭鄰里家庭結構重點掌握:

1、社會羣體的特徵與功能2、初級社會羣體的特徵和功能3、家庭的功能一般掌握:1、社會羣體的類型2、初級社會羣體的形成條件3、家庭的結構及類型 第六章 社會組織與科層制重要概念:

1、社會組織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社會上存在的一切人類活動的共同體;狹義是指執行一定的職能,完成特定的社會目標,有計劃地組織起來的社會羣體。社會學中的社會組織是指狹義而言的。

2、社會組織的結構組織目標家長制 x理論與y 理論重點掌握:

1、社會組織的構成要素2、組織與環境的關係

3、組織目標對組織存在和發展的意義

4、指出“經濟人”假設與“社會人”假設對管理策略的不同觀點

5、“經濟人”假設是美國管理學家泰羅為企業管理設計的思想。認為工人是為掙錢來工廠做工。因此通過多勞多得、物質刺激就能激勵工人勤奮工作,提高效率。這種方式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但由於把工人看成機器而遭到批判。“社會人”假設由梅奧等人通過霍桑實驗得出的一種管理方式。認為工人不僅是為錢而來,而且具有多方面要求,並提出社會因素是影響工人積極性的決定性因素,管理中要以人為中心,給予基本關心,激發他們積極性,提高效率。這種理論開了管理理論之新風,對管理實踐有巨大影響。一般掌握:1、社會組織的特徵2、組織過程的基本內容第七章 社區重要概念

3、試述城鄉關係發展的階段及我國城鄉關係協調發展的道路

4、城鄉關係的發展大體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城鄉分化,在遠古時代只有農村而無城市,隨生產發展,剩餘產品的出現,城市才逐漸從農村分化出來。第二階段城鄉對立。即城市統治階級在經濟上剝削,政治上要壓迫,造成農村與城市的尖鋭對立。第三階段城鄉差距。隨着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成為地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使城鄉居民在經濟收入,物質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均高於農村,出現城鄉差別。第四階段城鄉融合。這是把農村與城市放在一個系統中加以全面規劃的思路,使兩者做到優勢互補,形成兩者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我國城鄉關係解放前是對立的,解放後,城市關係由對立轉為差別,城市優於農村。為了縮小差距,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我國提出了“控制大城市的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城市發展政策;打破城鄉壁壘,促進城鄉溝通,城鄉之間廣泛進行勞動力、資源、技術、產品的交流,促進城鄉共同發展;城鄉結合,城市支援農村,國家從“六五”開始就有計劃幫助農村發展,同時採用鼓勵城鄉聯合辦廠等政策,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的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其艱鉅性、複雜性很大,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第八章 階級與階層重要概念:

1、社會分化是指個人或羣體之間產生的被認可了的區別。原因是社會分工,因素含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

2、社會分層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人們區分為高低不同的等級序列。職業分工及他們的社會價值和等級則構問了社會分層的基礎。3、社會階級重點掌握:

1、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的產生是由於社會剩餘產品的出現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的建立而出的現。馬克思主義揭示了階級的本質就是剝削,階級必然隨私有制的消滅而消滅。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他們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2、社會分工與社會分化的關係: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社會分工造成了社會的大分化。歷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三次大分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階級;因而一般來説社會分工引起社會分化,社會分工越精細,社會分工就越複雜;但我們也要看到社會分化並不一定都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因為同一職業內部的也有分化。

3、社會分層的標準一般掌握:1、社會分化的因素

1、社會制度是指“為了滿足人類的社會需要,在一定的歷史和現實條件下形成的社會關係及與此相聯的社會活動的規範體系。它包括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尺度,社會學研究中觀的社會制度。

重點掌握:1、社會制度的含義2、社會制度要素3、社會制度的功能一般掌握:1、社會制度的特徵2、社會制度的類型第十章 社會控制重要概念:

1、社會控制社會輿論羣體意識越軌行為重點掌握:1、社會控制的功能

2、習俗與道德的作用、道德與法律作用的異用3、判斷越軌行為的標準一般掌握:1、社會控制的類型 第十一章 社會問題重要概念:

1、社會問題是指由於人與環境的關係或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失調,影響了廣大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和社會進步,需要運用社會力量加以解決問題。2、就業貧窮重點掌握:

1、社會問題產生的原因

2、我國人口問題表現、實質、危害及我國解決人口問題的途徑3、勞動就業問題的實質及我國解決勞動就業問題的具體措施4、失業的功能一般掌握:

1、社會問題與社會發展的關係2、我國人口問題的成因

3、我國反貧窮實踐,成就及存在的問題 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社會成員提供最低限度的經濟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社會工作社會發展鄉村建設運動重點掌握:1、社會保障的功能

一、滿足無勞動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二、維護社會穩定;三、保護和維持勞動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勞動力的再生產,刺激勞動潛力的充分發揮;四、促進社會公平和社會進步。

反功能:初期某些國家和政府通過此手段使那些處於不利地位的人就範,另外又促使人們產生懶漢心理,不利於人潛能的發揮。2、社會工作的功能

3、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的異同4、我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及改革的方向一般掌握:

1、社會保障的特點和內容第十三章 社會變遷重要概念:

1、社會變遷是指社會整體結構的變動。即其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關係變動過程。其基本形式有社會進化和社會革命兩種形式。2、社會結構

3、社會流動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個人、家庭及其他社會羣體在不同的社會部門間的運動。狹義是指個人社會地位的變化。社會學中的社會流動多指廣義而言。4、社會革命重點掌握:

1、馬克思主義社會變遷理論2、“五德終始説”

3、社會進化論導源於生物進化論。社會進化論認為社會的進化和生物進化一樣,是一個緩慢的、漸進的過程,是從簡單到複雜、由積極到高級的直線式的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新進化論。新進化論把研究重點放到不同社會發展變化的模式上,認為社會的發展不是直線式的、漸進的過程,可以藉助文化的傳播作跨越階段的發展。但由於其援引自然進化論以解釋社會現象,以至被帝國主義用來作為侵略弱小民族的理論依據,而遭到批判。4、社會流動及類型一般掌握

1、社會變遷的原因

1、社會現代化“後工業社會”論

2、羅馬俱樂部是研究現代化問題的重要機構,成立於一九六八年,由意大利企業家和英國科學家共同組成,其觀點是把全球看成一個整體,各種問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並倡導從全球入手解決人類的重大問題,對社會發展持悲觀態度。

3、社會趨同論是由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於一九六一年提出的。認為社會主義經濟正在逐步背離計劃經濟模式,而資本主義經濟正在背離自由放任的私人經濟模式,兩種制度相互吸引有利因素,並變得越來越相似。重要掌握:

1、社會現代化的內容

2、評述社會趨同論:這是由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於1961年提出的用來解釋不同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具有的一般規律的理論。他認為儘管社會起點、社會制度、具體條件不同,但在現代化進程中,卻都體現着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的同樣特徵,不同國家在許多方面變得越來越相似。這種理論只看到社會的趨同,卻沒有看到社會趨異是更重要的方面。3、評述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是發展中國家的學者用來解釋不發達國家發展不起來之原因的理論。理論的思想基礎是阿根廷經濟學、社會學家普雷畢什提出的核心與邊陲國家不平等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世界經濟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由核心和邊陲構成。核心和邊陲之間的經濟關係是不平等關係,西方發達國家通過不平等貿易剝削不發達國家,從而導致後者不發達。本理論的另一代表人物弗蘭克引伸了“核心—邊陲”的概念,認為“核心”也可稱為“宗主”,“邊陲”也可稱為“衞星”,宗主與衞星的關係,不僅存在於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而且還存在於衞星國之內的不同地域,後者是前者的翻版。結論是不發達國家必須割斷同發達國家的聯繫,自力更生,才能擺脱不發達的境地。

這一理論看到了不發達國家落後的重要原因,對要擺脱傳統社會到達現代社會只有走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理論給予了嚴厲的批評,對不發達國家如何走正確的發展道路,顯然是一個新的分析觀點。但它將其原因完全歸於外因是不全面的。其割斷同發達國家的聯繫的設想也是很難做到。一般掌握

1、社會現代化的特徵2、我國現代化的戰略步驟

第四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讀書筆記

社會學家的理想形象

----《社會學的想象力》讀書筆記

賴特·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像力》其主旨,並非探討社會學的想像力是什麼,而是追尋一種路徑,指明每個社會學家,乃至每個社會科學的學者,為什麼應當選擇掌握社會學的想象力;假社會學的想象力,他們的使命又是什麼。米爾斯批判了一個當今知識分子階級的社會定位,塑造了他理想中的知識分子的羣體形象。

為此,米爾斯在書中擺出了戰鬥的姿態,在全書的第二至第六章中,他嚴厲地批判了社會科學中的幾種流行趨勢。而在第七至第十章中,米爾斯從否定性批判走向了對知識分子本位的尋找,我不得不説,這一次他站到了社會現實的對立面上,他渴望召喚社會知識分子來教化科層制頂峯的領袖和弱智化了的普通大眾——一個使徒般的理想。

社會學的想像力是米爾斯戰鬥的武器,他將其定義為一種視角的轉換,即將“環境中的個人困擾”轉化為“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論題”,他認為只有這才能使人認清自身價值,從焦慮與淡漠的陷阱中掙脱出來,站在更高的層面上看待這個價值缺失的時代。同時,社會學的想像力幫助社會學家迴歸經典的社會分析:關注歷史中的社會結構,主旨與緊迫的公共論題和持續的人類困擾直接關聯。

而社會學的領域中,顯然有一些與傳統目標背道而馳的趨勢,這種倒退不僅使社會學研究變得無益,在米爾斯眼中,知識分子也將因此被這個無知的世界所消化。

第一種趨勢是宏大理論流派,米爾斯對宏大理論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會系統》作了精細的分析,從而刺穿了宏大理論的面具,宏大理論用枯燥乏味的概念遊戲替代了輕鬆自由的想象力,企圖迷惑讀者,從而構造一個不切實際的概念王國。帕森斯的社會系統理論就完全不能解決關於衝突的問題,因而被米爾斯尖刻地稱為“百分之五十隻是晦澀的用詞;百分之四十是眾所周知的教科書社會學”,另外百分之十,鑑於它的含糊不清,很可能被借作意識形態上的工具。

而方法論的登峯造極,則造就了另一不良的趨勢,即對“抽象經驗主義”的盲目崇拜。他指出,通過對各類研究的簡單的加總,絕不可能達成對社會的完整認識,而只是一種奇怪的砌磚成牆的努力。他鄙夷抽象經驗主義對系統的研究歷史和比較方法的拒絕,也懷疑數據取得的過程中信息的缺失和數據的人為修飾。雖然也有人辯解稱這種方法論的抑制將助長整個社會科學領域中專業化的進程,但米爾斯似乎對稱為“科學家”不屑一顧,他認為這使他的羣體降格為助產婆式的專家。

抽象經驗主義對時間、機構和金錢的特殊需求也極有可能使社會科學的研究墮落為一種行政職能,發展出一整套恐怖的科層制體系,併為整個社會的科層化服務。社會科學的學者事實上被稱作“學術行政官”,他們組成互相攻訐的派系,排斥獨立學者,服務於社會的非民主領域,培養出自身的“合理性功能”並試圖創造更廣泛的“功能合理性”,他們是十足的權威的工具。而有這樣一羣社會科學的學者正在變成為某一特定羣體服務的實用性角色。學者對“改變世界”的渴望,或是自身理想和價值的缺失,使他們積極投靠社會上層,追逐實用性而非其它。他們研究他們的新主顧們的問題,試圖通過“學術”的方式為急需證明其權力正當性的決策層生產“權威”。米爾斯用悲哀但憤怒的語調評價説:“若是説有人正在出賣自己,那就有些天真了,而且也不甚妥當;因為,這種苛刻的詞彙只有在確實有東西出賣時,才是妥當的。”

現今時代的社會科學,不再關注人類的多樣性,放棄了比較研究,過分強調專業化從而不願整合社會科學的各個部分作系統化的研究。社會科學的學者拋棄歷史,切割歷史,狹隘地看待歷

史,對歷史進行“儀式化的運用”。同時,他們忽略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從而錯失了對個人生活歷程進行研究紀錄的機會,去做對所謂“人性”的抽象。這些現象在米爾斯看來都是相當荒謬的。

在米爾斯看來,正確的研究方向應當是關注時代的顯著特徵,以及歷史在這一特定時代中構建出來的過程;也應關注“人性的本質”以及在時代中哪些類型的個人開始盛行。在這個後現代社會中,隨着科層制的廣泛運用,大多數人運用個體理性的機會被扼殺,成為“快樂的機器人”,而社會科學的使命在於用理性與自由改造社會。自由首先是闡明實際可行的多種選擇,而理性所承擔的社會任務是在闡明各種選擇的基礎上拓展在構建歷史過程中人類決策可影響的範圍,因此,運用自由和理性,人類不是被創造而是可以創造歷史,是啟蒙運動重現的時刻了。社會科學作為一種公共的智力工具,超越日常生活的環境,關注公共論題、私人困擾以及潛存在二者之下的時代的結構性趨勢。社會科學的學者賦有教育和公共職責,必須捍衞理性和個體性,使其成為民主社會的主流價值,從而對所處的社會結構和時代產生影響,再度打造自由的理想,重現社會科學的古典價值。

這一古典價值,在米爾斯的時代,在我們的時代,又有多少實現的可能性呢?知識分子是否當真會朝這一方向發展呢?我想米爾斯本身也會持存疑態度吧。

米爾斯面臨的是一個萬頭攢動的戰後大眾消費社會,在這個年代裏,有《寂寞的羣眾》,有《推銷員之死》,米爾斯在自己的社會研究(《權力精英》、《白領》等)著作中也勾勒出了一幅黑色的圖景:“後現代情境”帶來了理性的沉淪與退化,自由和民主不再是人們追求的中心價值,權力集中在科層制頂峯,知識分子與工人領袖被收編,普通人變得弱質化。換言之説,這是一個工具理性替代價值理性達到極致,人類的大地上一片信仰荒蕪的時代。這個年代,與米爾斯企圖重建知識分子地位的理想環境當然是極不相稱的。

對此,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像力》最後這樣寫道:“我們要以我們已經或在一個完全民主的社會的假設來行動。”這是一種多麼不合時宜的殉道情操啊!我想這才是米爾斯真正要抨擊他的

同行們的重點。當今的社會科學研究者們,在米爾斯眼中,是失去了信仰,失去了行動力,從而毫無價值的一代。他們沉迷於數據或是文字遊戲,其實質是對社會責任的逃避。而米爾斯在書中,是多麼地怒其不爭。他是多麼希望能夠敲醒他們,讓他們和自己一道,戴上社會學的想像力這副望遠鏡,站在世界之巔,向着這滿目的荒涼吶喊,喚醒民眾理性的熱情。

米爾斯還在附錄中詳細介紹了他的治學之道,從建立學術檔案到進行社會調查,步驟是相當明晰的。比照吉登斯在《社會學》中介紹的社會學研究的通常方法,也會發現是更有創造性和可操作性的一個示範。我從中的受益就像我在看整本書時的感覺是一樣的,或許我還不明確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但在適當的時候,米爾斯教會了我不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社會科學的研究,不論是社會學還是法學,既不是孤芳自賞,也不是緣木求魚,而是一種“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一種站在公共論題的高度上的真切關注和考察。

看到過一張米爾斯的照片,工裝褲,運動鞋,騎着bmw的重型機車,據説,他還有bmw原廠發放的機車維修資格證書。他的獨立學者風範,我們可以表面化的説,從一張照片上體現了出來。而在《社會學的想像力》中,米爾斯所體現出的批判精神,更是這個時代,一名以學術為業的知識分子必然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説,姑且不論其他社會學家對米爾斯的批判作何迴應,《社會學的想像力》仍理應是社會學、乃至社會科學的領域中一本具有啟蒙意義的著作。

第五篇:社會學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基層社會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國家》

學校:遼 寧 大 學

學院: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

姓名:劉 穎

學號:290306125

目錄

一介紹文章

1.研究者目的

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3.研究者如何獲得研究結果?研究結果是什麼?

二.對本文的論述

1.優點:

2.缺點

三.個人觀點

四.【參考文獻】

一 介紹文章

1.研究者目的:

本文的目的旨在探查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自身的變化與國家干預方式的變化是怎樣影響社會的生長並改變這國家與社會中各個團體之間的關係的,進而揭示出中國市民社會發育方式及國家——社會關係形態不同於西方社會的最重要的差別之所在。

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國家在小區研究中的失語是否真的意味着國家在基層社會消失?本文即以這個問題為研究起點,以“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力實踐”為研究視角,通過觀察國家與社會在日常生活之中權利博弈的動態場景,瞭解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是如何構建和再生產出來的,以及“國家事怎樣通過其干預來影響社會,以及改變着國家與社會中各個團體之間的關係的”。

3.研究者如何獲得研究結果?研究結果是什麼?

本文具體是從發生在一個新型商品房小區中的系列故事為線索,通過四個角度,即國家限定空間中的業主自治、“民間活動”中家的“到場”與“在場”、社區運動中作為行動武器的“國家”和社會發育與國家浸入,來將目光聚焦於國家,通過追蹤國家的行動軌跡和策略,揭示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所發生的變化。

最終得出的研究結果:國家與社會互動理論的提出,“國家與社會互動可以達致四種可能的結果:第一是整體轉型,即國家對社會的滲透導致國家全面控制社會;第二是國家與現存社會力量合作,即國家吸納新的組織、資源、符號和力量,使它可以對現存的社會組織進行控制。建立一個新的統治模式;第三是現存社會力量改變國家,即或者國家控制社會力量,但沒能建立一個新的統治模式,或者產生了新的統治模式,但是由非國家的力量佔主導;第四是國家未能有效整合社會,這將導致國家與社會的分裂”從某種意義上説,中國的經濟和政治改革,就是對傳統社會主義模式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一次較大規模的調整,這一進程還遠未結束。

二.對本文的論述

1.優點:

①將社區建設設置於現實性的社會轉型和社會發展、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視野來分析,通過歷史背景和現實背景進行闡述,有説服力的説明了中國市民社會發育的過程及其曲折性。中國的社會發展有其特殊的國情背景,在社會主義制度的條件下,任何行為和意志都要體現黨和政府。“中國的社區發展經歷了一個由行政型向半行政半自治型的發展過程, 是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結構調整在城市社區發展中的一種反映。建立在合作主義基礎上的新型政府與社會關係、社區體制逐步取代單位體制以及城市街道體制的改革, 代表着我國社區發展與制度創新的基本思路。而政府職能的轉變是社區自治的前提和基礎, 伴隨着社區的發展, 中國社區自治的未來模式是由社區居民參與的社區和政府的合作治理。”[1] 從本文也可以鮮明的體現出,雅芳小區由最初的自發組建業委會到後來的政府引導

的自治,和因污染問題與政府的遊説、談判都説明:中國的社區體制自身在轉型,但也需要政府的“到場”,政府只有轉變自身的職能,轉化為服務性政府,才能給社區活動提供幫助,建立在政府組織的基礎上的自治組織才能有利的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關係。

②思路清晰,結論層層證明。本文的四個角度環環相扣,有理有據。從第一個國家限定空間中的業主自治角度,得出的結論為相關制度雖然規定了小區自治的可能性,但也預留了政府幹預的路徑,而在具體操作中,政府很有可能借助這些合法路徑,才贏扶持矛盾中的某一方面等變通性策略實現對小區治理的直接干預。到第二個“民間活動”中家的“到場”與“在場”角度,結論為在自治組織健全、運作有序的社區日常生活中的國家行動則更加鮮明地體現了國家在基層社區的存在和重要性。第三個社區運動中作為行動武器的“國家”的角度結論為自治小區贏有能力通過協商和投票處理小區內部的治理問題和矛盾紛爭,還能夠就涉及小區利益和事物的問題與其他外部社會組織互動。但在我國,這樣一個健全的、政府之外的社會網絡是缺失的,這就決定了小區自治的另一個侷限性:在面對諸多涉及小區外的問題上,還必須、也只能依賴國家的介入。第四個和社會發育與國家浸入的角度。這一角度是基於對現階段國家力量與民眾自治互動形式及其特點做的討論,結論為對於商品房小區這樣的新型城市基層空間,基於建築物區別所有權而聚集在一起的業主羣體,儘管具有積極的自治主張,但基層自治空間的有限性、自治行動資源的缺乏和發展路徑的依賴性等,決定了以此為基礎生成的“社會”並非“國家”的對立物,而是浸透着國家的身影和力量,儘管它們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這樣一個不得不依靠國家推動與支持的社會要能夠同時為社區自主整合的機制和基層社會民主發展提供基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的來説,這四個角度層層深入的向我們闡述了現階段中國自治社區發展的現狀,也提供了現實性的改善途徑和理論性的完善方法,讓我們更有條理的發現更多發生在身邊的“故事”。

2.缺點:

正如最後作者所言,本文在國家——社會互動中,側重於國家的作用,而很少的投向社會對國家的型塑。

“根據國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強弱對比,有的學者討論了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可能模式,即強社會——弱國家模式、弱社會——強國家模式、弱社會——弱國家模式和強社會——強國家模式。”[2] “當社會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組織者來解決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或者克服來自社會內部的威脅時,就會形成強國家,並通過政府的力量來組織和動員社會資源,解決整個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或者威脅。由此,就形成強國家——弱社會的模式或者強國家的歷史傳統。其次是國家受到的外部威脅,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越惡劣、面臨的外部威脅越嚴重,國家就可能形成強國家,通過國家力量來組織和動員國內社會資源,抵禦或者消除來自外部的威脅,確保國家或者社會的安全。從社會以及社會處理與國家關係的角度來看,國家與社會關係形成何種模式則取決於社會自身發育的程度以及社會處理與國家關係的態度。當然,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既存在對立與緊張關係,也存在統一與和諧的關係。一方面,國家要有效管理和協調社會,保證國家法律、政令和政策的有效貫徹和執行,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就需要有足夠強的國家力量。同時,社會要依賴國家克服和解決社會自身存在的問題,建立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確

保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也需要國家保持足夠強的力量。另一方面,如果國家力量過於強大,過多幹預正常社會生活,甚至國家完全控制社會、一切社會事務全部由國家承辦,從而抑制社會的活力,導致社會不能正常發育和社會力量弱小,人們過多地依賴國家來解決自己面臨地問題。如果國家力量過於弱小,國家就會無力管理和協調社會,不能有效調節和解決社會內部的矛盾,強大的社會集團或者社會組織就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損害社會公眾甚至國家的利益,從而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甚至社會的無政府狀態。”以上是本人針對國家型塑社會、社會也型塑國家的交塑過程。查閲相關論文找出的結論。

三.個人觀點

通過本人對本文的閲讀,有如下拙見:

1.我國城市基層社會民主政治發展的實踐路徑大多以居民社區民主自治體制建設為起點,而本文的事例是以社區自發自治的道德滑坡結束的,進而到政府引導的自治。本人不認為僅僅像這篇文章所指出的,沒有政府的介入而存在道德問題。還存在着的是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的缺失。即老百姓不相信政府真是在為他謀利益,政府能夠為他謀利益。當在閲讀這篇文章時,疑惑着如果起初的以陳玲為代表的業委會沒有存在道德問題,居民自治是什麼樣的結果,國家是不是真的就“看不見”了?而政府的合理性介入,讓老百姓“看得見”又是否真的會帶來積極的作用呢?

所以我認為,目前中國最主要的是重建社會信任,老百姓的信任,是一種非常可貴的社會資源。老百姓信任,即使在社會政策考慮不周全,也能彌補;反之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最好的社會政策也難以貫徹。隨着一些惠民決定和措施的貫徹落實,定會絕大地拉近黨和政府與人民羣眾的距離,也即社會與國家的距離,定會使人民羣眾在得到實惠的同時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公平感,從而極大地增強百姓認可的公平,從而增進社會與國家的良性互構。

2.個人認為中國社區的發展單單靠像趙兵等人義務奉獻和黨員的先進模範作用是不夠的,更需要社區內的人員全體參與,更重要的是樹立責任意識。社區作為一個接受政府指導的自治體,成員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社區居民在平等分享社區建設成果的同時,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擴大和落實居民參與權,調動社區居民的參與積極性,使社區參與法制化、制度化和有序化是發展基層民主,促進當代中國社區發展的重要途徑。

以上是本人針對《基層社會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國家》的讀書筆記,請老師斧正。

四.【參考文獻】

[1]吳志華: 大都市社區治理研究: 以上海為例,復旦大學出版社

[2]唐士其:《“市民社會”、現代國家以及中國的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載《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 年第 6 期

《我國城市社區民主自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吳克昌

《中西方文化與管理比較分析研究》 楊紅娟

《當代中國政府轉型中的公民參與問題研究》楊振宏

《社會與國家關係在當代中國的互構》鄭杭生 楊敏人民網-理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