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篇讀書筆記(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69W

目錄

20篇讀書筆記(讀書筆記)
第一篇:2014年春期20篇讀書筆記第二篇:200字的讀書筆記 20篇第三篇:爭先創優讀書筆記大全——20篇第四篇:《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第五篇:《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2014年春期20篇讀書筆記

2014年春期20篇讀書筆記

石寨學校趙強

第1周讀書筆記

讀《語文教學通訊》,看到這樣一段文字,覺得甚好,收錄如下。

生活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讓自己靜下心來進行教育科研,去發現、思考、探究一點問題,從而營造一方屬於自己的精神樂園,是需要一點勇氣的。

許許多多誘惑讓“板凳甘坐十年冷”成為可笑的告白。其實,蹲下來,才能聽見花開的聲音;用心思考,才能發現語文教學中居然有如此多的值得探究的問題。語文與我們的生命共存,我們何不從探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去尋找生活的快樂呢?輕叩教育科研之門,用學術的眼光審視我們的語文教學行為,用學術的思維構建新的語文教學模式,或許我們也能登高望遠,高層建瓴。

第2周讀書筆記 於永正《教海漫記》讀後教育感言摘錄:

我喜歡讀書,而且讀書時喜歡想自己,與自己的思想,工作“掛鈎”,我總是抱着從書本中尋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態度去讀書。而且,一旦我認識到了,便會立即轉化為行為。

要蹲下來看學生。蹲下來,才能理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愛學生,因為愛的別名是理解。悟性和靈性從哪裏來?從實踐中來,從讀書中來,從思考中來,從藝術中來。

沒有情感的教學,教學技巧再高明,也是蒼白的。

第3周讀書筆記

今讀《教師也需要表揚》,心中頗有感觸。我曾讀過家教成功榜樣周鴻的《賞識孩子》,他的孩子周婷婷是在爸爸的賞識中成長成才的,因此他的賞識教育方法也隨之傳遍祖國大地。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已把賞識理念深深牢記並常掛在嘴邊,總是大方的讚美欣賞孩子,當發現孩子有小小的進步時,總是及時地給予賞識,被賞識的孩子馬上露出了笑臉,行動更加積極,這就是賞識的魅力。

曾聽過一句話:放大孩子的優點,孩子就會越來越好,就會朝着我們預定的目標靠近。這句話我想是賞識的最高詮釋吧。

現把目光放到教師這兒,教師在工作中同樣希望得到領導的欣賞,家長的肯定,有時領導、家長的一個笑臉,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活動的支持或參與都是教師工作前進的動力,因為教師也是需要表揚的。

第4周讀書筆記

偶然的機緣,我有幸讀到了它——鬆居直的《幸福的種子》。就像一個痴迷的粉絲突然獲得了偶像的簽名,當這本書到我手裏,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來,那種感覺,如獲至寶。

《幸福的種子》沒有辜負我的心跳。翻開書,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種子,也找到了播種幸福種子的方法。那顆種子就是:閲讀。

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動人的語句,沒有磅礴的氣勢,沒有蕩氣迴腸的情愫,一本書就這樣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捧着書,有如一位多年的摯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盞温熱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對書的感悟,而這些感悟,可謂字字珠璣。

第5周讀書筆記

作家曹文軒説:“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

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也許,這正是他創作《青銅葵花》的初衷。所以,《青銅葵花》中的人物,在苦難面前,無一例外地呈現出一種詩意和淡定的姿態。除了青銅,還有青銅的父母、村裏的人們,還有城裏的兩個阿姨,他們都讓我們看到:苦難並沒有摧毀人,反而使他們呈現出人性熠熠的美麗的光輝。這就正如作者曹文軒所言:“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苦難時的那種處驚不變的優雅態度。”而這,正是當今社會,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所普遍缺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青銅葵花》不是一部普通的兒童小説,它對於我們這個時代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苦難不是生命的意外,而是生命的常態。 第6周讀書筆記

一句鼓勵的話,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句負面的話,可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當讀了《只有你欣賞我》這個故事後,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正是因為文中的事例充分證明了這句話.

故事主要講的是:一位媽媽養了一個兒子,兒子並不聰明,從小到大,兒子基本上都在差生行列中,很少是優秀的。每一次家長會,老師總會告訴他的媽媽他表現不好,可是每一次家長會結束,媽媽都會用善意的謊言告訴兒子,老師對他很滿意,以此鼓勵兒子進步。國中的一次家長會,媽媽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時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着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兒子的肩膀,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説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孩子聽了,拼了命地刻苦學習。後來高中畢業,他被清華錄取了。他哭着對媽媽説:“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只有你欣賞我!”正因為有了這凝重的欣賞,才有了這個孩子一個又一個的進步,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才有了他走進清華學府的現實。文中的媽媽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不管有多少個老師放棄了她的孩子,她始終鼓勵他,用自己的愛讓孩子感受到信任與希望,最終造就了一位傑出的人才。這位母親的尊重、讚賞使她的兒子有了面對困難、應對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她的兒子不僅僅是超越了別人,更重要的是他超越了自己。這樣的一個歷程,這個孩子的心中有這樣的一個支柱:媽媽欣賞我。就是這樣的“欣賞”支持着孩子一步一步的前進.

第7周讀書筆記

呂叔湘先生在《中學語文教學論集》一書的序文中説:“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定法不是法’。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人做事不講方法,方法是要講的。但是不要把它講死了,要把它講活。”什麼叫做講活了?就是要一方面堅持原則,一方面又能適應具體情況。呂老又説,“??除此之外,還有‘學’,那就是説,對本學科有比較全面的知識。哪一種學問都可以説是無窮無盡的,誰也不可能全知道,但要是能夠遇到不懂的東西,知道到哪裏去查考,也就好了。”這段話原本是説教師的才、學、識修養的,但筆者認為如果把它作為教師指導學生們學的過程的一種要求,使學生能逐漸達到這種境界,那也就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了。

第8周讀書筆記

沈蘅仲先生在《語文教學散論》一書中説:“在學校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就是‘教學’。??‘教’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學’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的積極性更多地要靠教師去調動。這道理看起來很明白,但實踐中並不一定處理得好。”“要教

會學生活學的方法,諸如要會使用工具書,要善於積累資料,‘不動筆墨不讀書’,等等,學生學會了這些方法,不但在校時能賴以自學,還將終身受用。總之,要教觀點,教知識規律,教讀書方法;學生能具備一些基本觀點,掌握各種讀書知識的規律,學會讀書方法以後,就可以達到‘不教’了。”這樣的論述,難道不是我們當今語文教學的法寶嗎?

第9周讀書筆記

《語文教學生活化》一書指出:“中國小教育的共同趨勢是必須把理論、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學校不能和生活脱節;學生的人格不能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裏,學生像一個脱離現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裏,他通過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自我滿足。” 正基於此,作者提出:語文教學的改革,關鍵在貼近學生生活,這是“根”。 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與生活是血肉相連的。我們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地應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以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課堂。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無處不生活。 第10周讀書筆記

我覺得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在〈〈愛的教育〉〉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主人公——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記的方式,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錄了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9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其中有一章是寫一個清掃煙筒的小孩把清掃煙筒賺來的三十個銅幣弄丟了,回不了家,於是路過的同學都用自己的錢幣來幫助他,沒有帶錢的同學就把自己的鮮花贈送給他。我覺得這一段寫得感人,因為我們自己平時遇到困難時總想獲得幫助,而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也應該盡力而為地幫助他,而被你幫助的人又會再幫別人,愛就這樣傳遞了下去。相信那個清掃煙筒的小孩以後也會再幫別人。

第11周讀書筆記

《教師的20項修煉》讀後記

當缺乏有效的心理學原理來處理課堂學習時,教師們只能採用兩種方法來探索成功的教學實踐。他們可以依靠教育逸史上行之有效的傳統方法和自己的老師和年長同事的言傳身教;或者他們可以通過嘗試錯誤的方法去發現有效的教學技術。的確是這樣,有些傳統的“教學規則”經受得住時代的考驗,它們可能還是有效的。雖然如此,但它們的應用也隨着教育條件和教育目標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即使是對最受人重視的規則,也不能盲從。必須根據變化着的條件,經常把各種規則重新加以檢查。再者,因為規則是用一般的術語表述的,不可能給教師可能遇到的每一種情境提供一條規則。原理比規則更富於伸縮性,因為原理較少規定性,能夠適應人和情境之間的個別差異。

第12周讀書筆記

《教師的20項修煉》讀後:做個多情善感的教師

教師所從事的事業,就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動力的事業。 在所有教師中,對情感表達要求最多的應是語文教師。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情感豐富、充沛的人,是一個敢愛敢

恨的人,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更是一個善於感動他人和容易被感動的人。如果一個語文教師教一個班學生一年語文課,學生卻從來沒有看見他被作品感動得熱淚盈眶,或者從未看見他義憤填膺,那他肯定不是一個好語文教師。表情倦怠、審美疲勞、萎靡不振、麻木不仁、不愠不火、不苟言笑,肯定是拙劣的語文教師形象。相反,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是神清氣爽、激情洋溢、神采奕奕、善於審美、富有感染力的教師。

教師應該是個“多情”的人,是個情感豐富的人。教師的“多情”中,首要的是熱情,炙熱的感情和豐滿的性情,教師不能成為情感荒蕪的機器;其次是温情,對學生充滿温善與友愛之情,愛學生,愛教育,愛生活,崇尚美好;再次是激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心靈體悟,皆能給學生的心田投下思想的光芒,情由心生!

第13周讀書筆記

《教育智慧從哪裏來》讀後記

面對問題,要有探究的願望和習慣。我們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上課時兩個學生忽然因為一件小事爭吵了起來;或者下課時,有學生來向你彙報某某學生打架了??這時你的第一個想法是把這些學生叫到跟前批評教育一番呢?還是先靜下心來冷靜地思考,先提出幾種假設,然後再處理這些事情呢?王曉春老師的兩種處理學生問題的思路,值得我們的借鑑:1、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成長。2、看到現象—進行教育—達到教師目的。第一條的思路的主線是“問題”,第二條思路的主線是“管理”。而第二種思路的目的只是方便今後的管理,並不是學生真實的成長,或者也可以説,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服從教師的管理,就是成長了,其實這是以教師為中心。處理學生問題,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真問題的研究為主線的時候,才談得上素質教育。

第14周讀書筆記

《教育智慧從哪裏來》讀後記

對學生的教育應從哪裏入手好呢?自讀了《教育智慧從哪裏來》一書後,我受益非淺。“教育與愛心同等重要”。我們教師都知道:教育學生首先應做到愛學生。可為什麼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班級裏的幾個“學困生”,我們付出了比其他學生多幾倍的愛心和精力,但還是見不到有多大的進步。問題究竟出在那裏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我們教師沒有把握好愛心和教育的互補互助關係。王曉春老師的話説得好:“面對一個學習障礙生,教師千萬不要説教。那些話,學生都背下來了,甚至比老師還會説呢?教師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深入具體地分析,他的心理問題是什麼?他的智力類型是什麼?他的思維方式是什麼,他的困難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從何處突破可以看到成績、可以建立信心。”“千萬不要以為愛能包治百病”,我們經常以為愛學生就能教育好孩子,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除了愛學生,還應運用理智、智慧、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第15周讀書筆記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讀後記

教育的首要任務應當是“育人”,但為人師者的教育目標也應當涉獵全面,不能只盯着成績不放,讓學生在學習的監牢中痛苦的度過學校生活。我們應讓學生將學校當成一個小社會,讓學生在其中鍛鍊、體會,收穫痛苦與快樂,成功與失敗。而且,我想只要學生們學會做人與生活了,學習當讓不會再是難題,我們的教育目的也就真正達到了。

想要自己的工作開展的順利,需要常傾聽被教育者——學生的心聲,因此,就需要與學生樹立尊重、平等的關係。現在教育處處講尊重,説平等,但在真正做的時候,又有幾個老師將學生看做自己的朋友,又有幾個老師能真正聆聽過學生的心聲呢?我們從學生那裏聽來的、得到的情況和答案是不是多數都是虛假和應付的呢?

對學生的瞭解和認識,不單單是對學生表面的瞭解,而最為重要的是對他們內心世界的瞭解和深入,讓學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師,更是朋友和親人,他願意把自己的祕密告訴你,願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你分享,這才是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

用心經營教育,我們會感到充實;用心經營教育,我們會獲得收穫;用心經營教育,我們會真正體現為人師的價值。

第16周讀書筆記

我讀了《塑造教師》,感到這本書真實地反映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第17周讀書筆記

讀完《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此書後,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情懷,教育不能沒有“情感交流“和“愛心”。語言的第一功能是交流,而不是教育。交流,傳遞的是情感。教育從本質上來説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懷,是一個生命對一個生命的關懷。愛和賞識是轉化問題生的有效方法,是促進學生髮展的精神動力。羅丹曾經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恰恰也需要這種慧眼來尋找學生身上的優點。由於老師的賞識,師生之間彷彿架起了一座橋樑,把師生的情感聯結在一起。這樣一來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感化就“不令而行”了。

第18周讀書筆記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一書作者在自序中寫道,“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風、樂聲和野芳,錄在這裏,專門用於鼓勵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給自己獻一小朵小花吧——真誠美麗的文字,正是心靈開出的花朵。”又一次闡述了她的人生信念——-真誠。讀了全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她的真誠,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真誠的老師。

當學生的時候,老師是權威,跟老師的交往總是處於向上看的狀態,學生是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多數情況還是聽老師説的多,自己發表意見少。現在當了家長,為了孩子跟老師也沒少打交道,但是一直覺得自己好多真實的想法不敢説,老師呢,説出來的也有一些讓人覺得是官話套話。看了這本書,我想我們也許都錯了,老師跟學生、老師跟家長,平等地真誠的交流其實並不難。

第19周讀書筆記

《教育職場:教師的道德成長》讀後

時代對教師的發展不斷提出新的期待,自主成長型教師是教育全民化、信息化、終身化、學習化的內在呼喚教育經驗表明,凡是優秀的教師無不是自主成長型的教師,自主成長是教師職業人最好的生存方式。職後教師要實現自主成長,就需要不斷地擴展自己的心胸,提升境界,淨化情操,成為一個既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又有專精的學科知識的教師,此外,教師還需要學習哲學,學習教育史,瞭解中外教育的思想精華以及教育的經驗,並且在教育職場的實踐中,逐漸地用這些哲學的、歷史的知識來充盈自己、豐富自己,使之變成個人化的教育哲學的信念、理想和情操。

第20周讀書筆記

《研訓一體教師成長叢書》讀後

教育就是要推動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教育是人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器。教師要對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負責。

教師也是一個成長中的人,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師也需要在與學生的互動和雙向影響中完善自己的知識和道德面貌。因而,教師與學生構成了一種相互提升、相互影響的關係。

第二篇:200字的讀書筆記 20篇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吳承恩先生的傑作,講述的是一個潑猴和唐三藏及師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我雖然看了一遍,但是以這本書編輯的電視機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它給人一種百看不厭的感覺,讓人看了就喜歡上了它.

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這期間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後才圓滿的取回真經

讀《永別了武器》有感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數據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説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説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裏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淨化內心世界.

《哈姆雷特》讀後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説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説: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着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鋭的,並不是憑着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説裏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説他的報

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我讀了曹文軒的純美小説系列,其中《青銅葵花》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書中講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殊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從此,男孩青銅常常遙望蘆蕩深處,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城市,可是他們終於沒有見面。優美的文章讓我終身難忘,而所描述的種種苦難卻讓我幾次落淚。那種充滿生機與情意的至愛讓我萬分感動。比起他們,我是那麼幸福,那麼快樂!我一定要珍惜一切,學會感恩、感謝,關心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青銅葵花》真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啊

《釋夢》讀後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眾心理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範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準,那麼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藴含了巨大的心理內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説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與黑》讀後感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裏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裏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祕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裏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前人寫的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鈎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先説提要鈎玄。唐朝的著名文學家韓愈,在《進學解》裏講他寫讀書筆記,説:“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鈎其玄。”他讀記事的歷史書,把重要的事件摘記下來。他讀哲理書,把主要論點摘出來。韓愈的讀書筆記,有幾篇還保留在他的集子裏。有一篇《讀,<鶡(he)冠子>》,。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樣寫提要鈎玄的讀書筆記的。

《鶡冠子》十有九篇,其詞雜黃老刑名。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説當矣。使其人遇時,援其道而施於國家,功德豈少哉!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舟,一壺千金”者,餘三讀其辭而悲之。文字脱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滅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雲。

他先寫明這部書有多少篇,沒有寫作者是誰,什麼地方人,因為無從查考,作者沒有寫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貫。其次指出這部書的內容是講什麼的。這部書屬於先秦諸子,先秦諸子分好多流派,所以指出“其詞雜黃老刑名。”黃老就是道家,講黃帝,老子的學説的;刑名就是法家。指出這本書的內容是道家兼法家。再指出這本書中的要點,有篇叫《博選篇》,裏面提出“四稽”“五至”的學説,“四稽”指出從四個方面來考察,“五至”要達到五個要求,都是為治理國家打算的。韓愈認為他的學説很恰當,假使他被國君任用,用他的辦法來治理國家,功效是不少的。又引了書中的話,説有的東西被看輕,由於沒有利用它。比方一個大葫蘆,大家看不起它。要是在大河中船翻了,抱了大葫蘆就可以救命,這時候一個大葫蘆就價值千金了。韓愈反覆讀這些話,引起了悲哀。書裏用大葫蘆來比人才,人才棄而不用,所以被看輕,韓愈因此悲哀。韓愈又改正書中的文字脱誤,改正三十五個字,把顛倒的字勾過來的有三處,塗去的錯字二十二個,旁邊註明改正的字的有十二個。

從這篇裏我們看摘要的讀書筆記是怎樣寫的。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算。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的。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説出自己的看法,最後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脱誤。從“三讀其辭而悲之”看,“三”字虛數,表示反覆讀。可見韓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話,不是看過就算,是要反覆讀的。這就是韓愈寫的摘要的讀書筆記。裏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還要對全書的內容作概括的説明。那就不光把一本書讀過就算,讀後還要思考,從全書的內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話都要考慮,直到對書中的錯字都不放過。從這裏,我們既可以學習怎樣寫摘要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學習他是怎樣讀書的。

再談“採花釀蜜”的讀書筆記。蜜蜂採花中甘液釀成蜜,不是採一棵花的甘液所能釀成的,是從多種花中採集來的。有的讀書筆記,是作者讀了好多書,通過比較

研究才得出的一種看法,好比蜜蜂釀蜜,這樣的讀書筆記寫得比較精彩,不同於一般的看法。象樂熹的《朱子語類》:

淵明詩,人家説是平談,據某看他的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自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談的人如何説得這樣言語出來。

又龔自珍《已亥雜詩》:

陶潛酷擬卧龍豪,萬古潯陽鬆菊高。莫信詩人竟平談,二分樑甫一分騷。

讀書筆記有各種形式,前面舉的摘記是一種;這裏舉的是別的兩種,一是隨筆式的,一是詩。隨筆式的只寫出自己的意見,不必記下書名卷數等,主要把自己對書的意見寫下來,用詩的形式來寫更不必記書名卷數等了。

上面舉的樂熹的一段話,龔自珍的一首詩,實際是寫出了對陶淵明詩的讀後感,所以也作為讀書筆記來談。“淵明詩,人家説平談”,説明他看了別人講陶淵明的話,都説淵明詩是平談的。“據某看他自豪放”,他讀了淵明的詩,跟別人的看法不同,認為平談是表面,骨子裏是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自覺耳”,他也讀了許多豪放的詩,經過比較,他認為淵明詩的豪放跟別人的豪放不同,他的詩的豪放不顯露。也有外露的是《詠荊軻》一篇。他這個論點,是讀了別人論淵明的詩,用淵明的詩來檢驗;讀了別的豪放的詩,用來跟淵明的詩作比較;才能得出來的。他不光看到淵明詩表面上的平談,還看到了從《詠荊軻》詩裏看出了他的豪放。再來看他寫的別的詩,才看出透過表面的平談,骨子裏是豪放的,即從詩裏看到淵明這個人的性格來。這正象蜜蜂採花釀蜜那樣,是讀了很多書,通過比較研究才得出來的。

龔自珍的詩主要是採用了樂熹的論點,但又補充了新的論點:一是用諸葛亮的豪放來同陶淵明的為人作比,二是讚美淵明的品格的高超,三是用諸葛亮的《樑甫吟》和屈原的《離騷》來同淵明的詩作比。在這裏,説明龔自珍不光讀了陶淵明的詩,還讀了陶淵明和諸葛亮的傳記,瞭解了兩個人的性格,還讀了諸葛亮的《樑甫吟》;還研究了歷史上品格高超的人,經過比較,才寫出這首詩來。説“萬古潯陽鬆菊高”,那是因為陶淵明是潯陽人,是愛鬆菊的。他在《歸去來兮辭》説“撫孤鬆而盤桓”,他在《飲酒》裏説“採菊東籬下”,菊和鬆又是用來象徵高潔的品格的。説這句話,説明他把陶淵明跟歷代的高人作過比較。他又用屈原的《離騷》來同陶淵明的詩比,看出陶淵明的豪放,跟諸葛亮比較接近,佔有的成分多些;跟屈原有距離,佔有的成分少些,那因為屈原投江自殺,淵明沒有那樣忿激,比較達觀。他跟諸葛亮也有不同,那因為淵明不象諸葛亮那樣能建功立業。不論他的衡量是否恰當,總之是象採花釀蜜那樣,讀了很多書,通過比較研究得出來的。

三説開山鑄銅的讀書筆記。清初顧炎武的《日知錄》,是讀書筆記的鉅著。他在《與人書十》裏,談到有兩種書:一種是收舊錢稱做廢銅來鑄新錢,既是粗製濫造,又毀壞了好的舊錢。一種是開山採銅礦來鍊銅。他的《日知錄》,一年來“早

夜誦讀,反覆尋究,僅得十餘條,然庶幾採山之銅也。”毀舊錢來鑄新錢,大概指把舊書剪剪貼貼編成新書,開山鑄銅,大概指從許多材料中發掘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見解。假使説,採花釀蜜主要指文藝方面的研究説的,那末開山鑄銅主要是指學術方面的研究説的。這裏引《日知錄》中的《正始》條。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貴焉耳矣。……

《日知錄》寫的讀書筆記,稱為開山鑄銅,往往引了不少書,從中取得一個結論。要是把所引的書都抄上,太多,不合適,只好節引一個結論。顧炎武從不少材料中得出這個結論。他説的“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所以只是那個朝代的君臣的事,是那個朝代的官號要考慮的,“肉食者”指官吏。“亡天下”指邪説橫行阻塞了正義,整個國家的教化都被破壞,弄到“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引起大混亂,整個社會要陷於崩潰説的。他這個論點,是從不少歷史上材料中發掘出來的,所以稱為開山鑄銅。不論他這個論點是否正確,這裏從他取得這個論點的方法來説,是屬於開山鑄銅這一類.

只有時間知道愛有多偉大......

從前有一個小島,上面住着快樂、悲哀、知識和愛,還有其他各種情感。

一天,情感們得知小島快要下沉了,於是,大家都準備船隻,離開小島。只有愛留了下來,她想堅持到最後一刻。

過了幾天,小島真的要下沉了,愛想請人幫忙。

這時,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經過。愛説:“富裕,你能帶我走嗎?”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許多金銀財寶,沒有你的位置。”

愛看見虛榮在一艘華麗小船上,“虛榮,幫幫我吧!”“我幫不了你。你全身都濕透了,會弄壞我這漂亮的小船。”

悲哀過來了,愛向她求助:“悲哀,讓我跟你走吧!”“哦……愛,我實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個人呆一會兒!”悲哀答道。

快樂走過愛的身邊,但是她太快樂了,竟然沒有聽見愛在叫她!

突然,一個聲音傳來:“過來,愛,我帶你走。”

這是一位長者。愛大喜過望,竟忘了問他的名字。登上陸地以後,長者獨自走開了。

愛對長者感恩不盡,問另一位長者知識:“幫我的那個人是誰?”

“他是時間。”知識老人答道。“時間?”愛問道:“為什麼時間要幫我?”

知識老人笑道:“因為只有時間才能理解愛有多偉大。”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髮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裏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海底兩萬裏》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海底兩萬裏》,這本書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海底兩萬裏》中的冰山這一節內容深深打動了。 他們在南極地區航行,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他們頭腦清醒,用智慧戰勝了困難。那我呢?我從小到大都很膽小,而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去戰勝它。而《海底兩萬裏》給了我一些勇氣,我應該學習他們的那種不畏艱險的精神!《海底兩萬裏》雖然只是一本冒險小説,但它卻給了我許多的勇氣,它讓我勇敢地去面對現實,不能膽小怕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當我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心裏是三分驚喜七分好奇。然而當我翻完這本書中每珍貴的一頁,我心中是洶湧彭湃的,又是惆悵萬千的。它帶給我的是驚訝,是感動,更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裏,竟磨練出一個如此勇敢、堅強,有着頑強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對於一個常人來説,三天——也就是72個小時,能辦成的事根本就寥寥無幾。但是對於海倫來説,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擁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裏又會有多麼滿足,多麼快樂……

這是三篇,字數

如果再少了就不成讀書筆記了,可以的話給的最佳答案吧。

讀《命運》有感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裏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現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説:“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佔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

《海的女兒》讀後感

代沐芸作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童話故事——《海的女兒》它講述一個人魚和人之間的動人故事。

《海的女兒》童話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海的深處,是一條美人魚。她在海底世界裏度過三百多年的歲月,然後化為泡沫,結束她一生的幸福。她放棄了海里的生活,忍受着痛苦把自已的魚尾變成了人腿。後來她救了一個王子並喜歡上了他,而那個王子和鄰國的公主結婚了,她的希望沒有了。她如果繼續成為“海的女兒”就要刺死那個王子後,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屬於她自已的世界。但她沒有這樣做,卻自已投入海里,化作泡沫。

我喜歡《海的女兒》。它使我懂得了生命可貴。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堅強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對它。在這本書裏,我不僅知道了一些美好的故事,還受到很大的啟發教育。在生活中,我碰到困難時,要像小人魚一樣堅強的面對。在學習上,我也要像小人魚一樣堅持不懈。

第三篇:爭先創優讀書筆記大全——20篇

2014年黨員讀書筆記

《做最好的黨員》讀書筆記

在黨的90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京華出版社近日重磅推出《做最好的黨員》一書。該書摒棄了以前黨建讀物枯燥、平淡的理論説教形式,將黨的理論修養知識寓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中,讓廣大的黨員、甚至是普通的羣眾都能看得進、讀得懂、學得會,真正教會黨員“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説、怎麼學”。

本書中的黨員典型,都是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做法,來讓其先進性得以充分展現。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着普通人同樣情感的人,只是他們在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時,能積極想方法去解決問題,能不斷超越自我去服務人民。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靈活現的故事,可以讓我們覺得他們更加親近,也讓我們更容易仿效和學習。

“最好的黨員怎樣想”,講的是其思想境界;“最好的黨員怎樣做”,講的是工作能力;“最好的黨員怎樣説”,講的是説話技巧;“最好的黨員怎樣學”,講的是學習藝術。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循序漸進,照此來學習,可以學得更有效率。

《做最好的黨員》一書,摒棄“假大空”説教模式,立足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等各條戰線的崗位實際,告訴我們最好的黨員應該“怎麼想”(思想培養)、“怎麼做”(工作能力)、“怎麼説”(説話技巧)、“怎麼學”(學習提高的藝術),以典型案例和精彩點評,通過平白的語言,詮釋一個困惑了幾十年的大難題:在和平年代和市場經濟環境下,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崗位上,優秀的黨員是如何做出來的。

特別能貢獻:不只“為人民服務”,還要“全心全意”

每個中國共產黨員,在入黨的第一天就該明白:我 們入黨,並不是為了當官發財,而是為人民奉獻一生。

可以説,奉獻就是共產黨員的“代名詞”。 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懂得:“為人民服務”,這只是對每個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要求。要成為一個最好的黨 員,還得提一個更高的標準,那就是“全心全意”。

“越能體會奉獻的意義,越能讀懂黨員的含義”

毫無疑問,優秀黨員是一面旗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但是,一提起“優秀黨員”,不少人又往往將他們與“高、大、全”聯繫起來。這一來,不僅與真實情況脱離,又使人覺得可望不可及,難以學習。

實際上,哪怕最優秀的共產黨員,也生活在我們身邊,既食人間煙火,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他們之所以能做得更好,就在於他們在處理問題、面臨選擇時,自覺超越個人情感,將對人民羣眾的服務與奉獻,落實到自己日常的工作與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去。這樣一來,就給我們提供了可以直接學習的標杆,既讓我們受榜樣的激勵而努力向他們看齊,同時只要我們借鑑他們的做法去做,同樣也可以變得優秀。

——————————————————————————————————————————————————————————————————————————————————————————————

在黨的90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京華出版社近日重磅推出《做最好的黨員》一書。該書摒棄了以前黨建讀物枯燥、平淡的理論説教形式,將黨的理論修養知識寓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中,讓廣大的黨員、甚至是普通的羣眾都能看得進、讀得懂、學得會,真正教會黨員“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説、怎麼學”。

本書中的黨員典型,都是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做法,來讓其先進性得以充分展現。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着普通人同樣情感的人,只是他們在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時,能積極想方法去解決問題,能不斷超越自我去服務人民。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靈活現的故事,可以讓我們覺得他們更加親近,也讓我們更容易仿效和學習。

“最好的黨員怎樣想”,講的是其思想境界;“最好的黨員怎樣做”,講的是工作能力;“最好的黨員怎樣説”,講的是説話技巧;“最好的黨員怎樣學”,講的是學習藝術。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循序漸進,照此來學習,可以學得更有效率。

要成“最好黨員”,就得“全心全意”

為人民服務,這是對一個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但是,要成為優秀的共產黨員,還得加四個字——“全心全意”。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當初毛澤東同志對全黨的要求。它曾經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保證,而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它同樣是毫不過時。那麼,什麼叫“全心全意”?“全心”,就是把整顆心投入進去,沒有雜念;“全意”,就是我所想的,總是先考慮別人。那麼,怎麼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呢?起碼可以在如下三個方面努力。

(一)體諒羣眾越徹底,越能體現“全心全意”

(二)服務越“不由自主”,越能體現“全心全意”

(三)越能在關鍵時刻奮不顧身,越能體現“全心全意”

————————————————————————————————————————————————————————————————————————————————————————————————————————————————————————————————————

在黨的90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京華出版社近日重磅推出《做最好的黨員》一書。該書摒棄了以前黨建讀物枯燥、平淡的理論説教形式,將黨的理論修養知識寓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中,讓廣大的黨員、甚至是普通的羣眾都能看得進、讀得懂、學得會,真正教會黨員“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説、怎麼學”。

本書中的黨員典型,都是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做法,來讓其先進性得以充分展現。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着普通人同樣情感的人,只是他們在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時,能積極想方法去解決問題,能不斷超越自我去服務人民。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靈活現的故事,可以讓我們覺得他們更加親近,也讓我們更容易仿效和學習。

-1-

“最好的黨員怎樣想”,講的是其思想境界;“最好的黨員怎樣做”,講的是工作能力;“最好的黨員怎樣説”,講的是説話技巧;“最好的黨員怎(更多好範文請關注:)樣學”,講的是學習藝術。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循序漸進,照此來學習,可以學得更有效率。

羣眾呼聲是第一信號,羣眾滿意是第一標準

曾經不止一個黨員,問過我們同樣一個問題:多年來,無論是黨中央還是許多好黨員的榜樣,都強調要格外重視貢獻。那什麼才叫真正的“貢獻”,它有沒有某些可以共同遵循的標準?

其實,有一個很簡單但也很管用的標準。那就是:把羣眾的呼聲當成第一信號,把羣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特別能負責:讓主人翁精神處處閃光

將負責精神體現在“不缺位,能到位,不越位,能補位”四點。如何才能做到這四點,在每一節中,又都有體現。比如“不越位”體現在權力、表態、程序等方面不能越位,但是“不越位”與“能補位”,看起來又似乎很有矛盾,於是就進一步分析出,在“出現客觀情況,但相關責任人不在的時候”、“需要有人做,但一時沒人頂得上去的時候”等四種情況時,就該主動補位。這樣一來,大家就有章可循,有方法可以借鑑,不僅學起來更加容易,而且更加管用。

(一)不缺位——當好本職“負責人”

(二)做到位——做好了,才叫“做了”

(三)不越位——嚴守紀律和程序

(四)能補位——負責沒有“份外事”

——————————————————————————————————————————————————————————————————————————————————————————————————————————————————————————————————

在黨的90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京華出版社近日重磅推出《做最好的黨員》一書。該書摒棄了以前黨建讀物枯燥、平淡的理論説教形式,將黨的理論修養知識寓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中,讓廣大的黨員、甚至是普通的羣眾都能看得進、讀得懂、學得會,真正教會黨員“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説、怎麼學”。

本書中的黨員典型,都是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做法,來讓其先進性得以充分展現。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着普通人同樣情感的人,只是他們在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時,能積極想方法去解決問題,能不斷超越自我去服務人民。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靈活現的故事,可以讓我們覺得他們更加親近,也讓我們更容易仿效和學習。

“最好的黨員怎樣想”,講的是其思想境界;“最好的黨員怎樣做”,講的是工作能力;“最好的黨員怎樣説”,講的是説話技巧;“最好的黨員怎樣學”,講的是學習藝術。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循序漸進,照此來學習,可以學得更有效率。

特別能自覺:不是被動應付,而是自動自發

面對工作和任務,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一是被 動應付,二是自動自發。

如果被動應付,效果必然打折,甚至會出現很多想 像不到的問題。而自動自發,就會處處主動,沒人要求 都會自我要求,沒辦法都會想方法,不僅能做好,往往 還能超出期望值。

(一)沒人要求——自我要求

所謂自我要求,就是在沒有誰明確要求你的情況下,自己要求自己。自我要求,不僅是職場發展最重要的法則之一,也是優秀黨員區別於一般人的重要標誌。

(二)主動開展工作——當業績的“發動機”

在黨員“創先爭優”的活動中,有這麼重要的一條:業績要爭先。這點極為重要。因為衡量一個人貢獻大小,我們首先要看他做出了多少業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業績是硬標準,沒有業績做支撐,一切都無從談起。

所以,我們的黨員一定要明白:一流境界的黨員,往往也要從一流的業績體現出來。把事做好、做成,最大限度地提升和創造效益,是優秀黨員的使命。主動開展工作,就是業績的“發動機”。我們每個黨員,就要做主動開展工作的帶頭羊。

(三)自覺做好人——讓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提起雷鋒這個名字,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了。一想起他,人們就自然把他與自覺做好人好事聯繫起來。雖然雷鋒早已離開我們,但雷鋒精神並不過時。任何時代都有渴望得到幫助的需求,而做好人好事的人,不僅永遠不會過時,而且還會永遠受到人們的熱愛與尊敬。

(四)自覺遵紀守法——自由的代價是自律

在黨員“創先爭優”活動中,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帶頭遵紀守法。

作為黨員,遵紀守法就一定要格外自覺。小到單位的規章制度,大到國家的法律法規和黨員的紀律,我們都必須遵守,絲毫不能忽視。此外我們還要為其他人,在這方面樹立好的榜樣。

————————————————————————————————————————————————————————————————————————————————————————————————————————————————————————

在黨的90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京華出版社近日重磅推出《做最好的黨員》一書。該書摒棄了以前黨建讀物枯燥、平淡的理論説教形式,將黨的理論修養知識寓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中,讓廣大的黨員、甚至是普通的羣眾都能看得進、讀得懂、學得會,真正教會黨員“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説、怎麼學”。

本書中的黨員典型,都是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做法,來讓其先進性得以充分展現。通過這些故事,

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着普通人同樣情感的人,只是他們在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時,能積極想方法去解決問題,能不斷超越自我去服務人民。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靈活現的故事,可以讓我們覺得他們更加親近,也讓我們更容易仿效和學習。

“最好的黨員怎樣想”,講的是其思想境界;“最好的黨員怎樣做”,講的是工作能力;“最好的黨員怎樣説”,講的是説話技巧;“最好的黨員怎樣學”,講的是學習藝術。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循序漸進,照此來學習,可以學得更有效率。

特別能戰鬥:要做好事,更要解難事

主要有(一)越能征服內心的“險峯”,越能創造業績的“高峯”

(二)“任憑他人坐着怨,黨員只會站起幹”

(三)不管“難不難”,只問“該不該”

(四)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險時刻衝得上

——————————————————————————————————————————————————————————————————————————————————————————————————————

在黨的90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京華出版社近日重磅推出《做最好的黨員》一書。該書摒棄了以前黨建讀物枯燥、平淡的理論説教形式,將黨的理論修養知識寓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中,讓廣大的黨員、甚至是普通的羣眾都能看得進、讀得懂、學得會,真正教會黨員“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説、怎麼學”。

本書中的黨員典型,都是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做法,來讓其先進性得以充分展現。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着普通人同樣情感的人,只是他們在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時,能積極想方法去解決問題,能不斷超越自我去服務人民。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靈活現的故事,可以讓我們覺得他們更加親近,也讓我們更容易仿效和學習。

“最好的黨員怎樣想”,講的是其思想境界;“最好的黨員怎樣做”,講的是工作能力;“最好的黨員怎樣説”,講的是説話技巧;“最好的黨員怎樣學”,講的是學習藝術。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循序漸進,照此來學習,可以學得更有效率。

特別能團結:人心齊,泰山移

(一)辦事要順暢,先讓心通暢

(二)要換位思考,更要換心感受

(三)“肚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最好的黨員怎樣做

要麼不幹,要幹就要幹到最好

優秀不優秀,在具體做事方面會得到具體體現。

對於最好的黨員來説,做事只有一個衡量標準,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在他們的字典裏,沒有“過得去就好”、“差不多就行”。既然要做,就要做到讓人無可挑剔。

對最好的黨員而言,永遠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只要是共產黨員的工作崗位,必然是最能閃光的崗位。

(一)“黨員號”就是“最佳號”

(二)工作平凡,境界不凡

(三)工作平凡,不厭其煩

(四)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五)不是“盡力而為”,而是“全力以赴”

————————————————————————————————————————————————————————————————————————————————————————————————————————————————————

一、《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讀書筆記

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念。堅決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對促進黨的理論創新、促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

設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

新世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全黨同志都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

精神的戰略高度,從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高度深刻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的

完成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肩負的歷史任務。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

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深刻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創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探索和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

二、《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讀書筆記

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總結我國發展實踐,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深刻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創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探索和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

三、《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讀書筆記

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念。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決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促進黨的理論創新、促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總結了二十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洗去了世界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概括了戰勝非典疫情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全黨同志都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戰略高度,從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高度深刻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的完成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肩負的歷史任務。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總結我國發展實踐,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深刻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創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探索和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

一《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裏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在這本書裏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還有《義快的行為》這兩節,第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琵斯的愛,諾琵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琵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琵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琵斯道歉,從這裏可以知道,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多麼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節寫的是一個墨盒砸到老師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後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沒想到扔到了剛從門外進來的老師,最後卡隆要幫他頂罪,但老師知道不是他,讓肇事者站起來,並沒給他處罰,聽他講完事實後把那些人抓了起來,但卡隆跟老師説了些話,老師就不處罰他們了.這裏就表現了卡隆他關心他人的一種高尚的精神,並且得饒人過且饒人,這是難得的一種為人處事.

讀到這裏,我想在這個以經濟利益為主的社會上,使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那種關愛他人的精神已經漸漸淡漠,在社會加強精神建設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校家庭上學習這關愛他人,讓自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愛心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三 《活着》讀書筆記

只要活着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説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歎一番也就丟下了.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餘華寫的小説《活着》,《活着》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着作者平實的敍述中,經歷着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看完後掩卷沉思,內心沉重,感覺有説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經歷,禁不住疑問: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後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後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 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説:"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着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户,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説是生活,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説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裏反到踏實了.他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在戰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後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説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裏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 ?? 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生説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脣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説:'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麼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裏真是説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麼會如此荒唐 怎麼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 真是什麼樣的人心 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着,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着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着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着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着.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歲,發着高燒,幫着徐福貴在地裏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後就發現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也許無所謂活着,塵世的苦難,活着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着,只是在陳述活着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説:活着,好好活着.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歎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着的事實,就改變活着的態度吧,只要活着,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着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

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

四《童年》讀書筆記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着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 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

這“一家子蠢貨”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倆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連小孩也與他們一起熱烈地參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藹,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絲絲的安慰。

我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爾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麼再值得回憶!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閲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我們現在豐衣足食 ,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 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 一個是地獄 ;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六《孟子》讀書筆記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七 名人傳讀書筆記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

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

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説,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説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九關於如何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的讀書筆記

——讀《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參加北京大學第17期黨性教育讀書班的一系列培訓學習的同時,如何在未來入黨後當好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劉少奇同志是我黨歷史上的一位優秀領導人,他於1939年7月在延安馬列學院公開演講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一篇著名的關於黨員、黨性的文章。懷着學習的目的,我再次研讀了這篇文章,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什麼是“修養”?

所謂的“修養”,並不是一個靜態的狀態,而是一個不斷前進,不斷完善的過程。

正如少奇同志在第一章所説,“一個比較幼稚的革命者,由於他:(一)是從舊社會中生長教養出來的,他總帶有舊社會中各種思想意識(包括成見、舊習慣、舊傳統)的殘餘;(二)沒有經過長期的革命的實踐;因此,他還不能真正深刻地認識敵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發展和革命鬥爭的規律性。”

聯想到自身,作為在學校裏學習了二十多年的學生,我也如同少奇同志第二條所述,沒有經過長期的革命實踐,不能深刻的認識到敵人、自己,以及社會發展和革命鬥爭的規律。這一點在毛主席的論著裏也有體現:所謂的“幼稚病”即是如此。因此,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學生黨員,需要不斷地修養,不斷地完善自身的條件,去掉自己的不成熟,在關鍵時刻不動搖,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

第二,如何去“修養”?

在中國古時,曾子説過“吾日三省吾身”,這是説自我反省的問題。《詩經》上有這樣著名的詩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是説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批評。然而,這些古語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只觸皮毛,而未切要害。

恰如少奇同志所言:“他們片面誇大主觀的作用,以為只要保持他們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變現實,改變社會和改變自己。這當然是虛妄的。我們不能這樣去修養。我們是革命的唯物主義者,我們的修養不能脱離人民羣眾的革命實踐。對於我們最重要的,是無論怎樣都不能脱離當前的人民羣眾的革命鬥爭,而是必須結合這種鬥爭去總結、學習和運用歷史上的革命經驗。”

的確,“修養”不是養生,更不是違心的“修道”。共產黨員的修養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的革命修養,是從革命實踐中完善和總結革命理論的過程。對於學生,便是在日常學習中,在社會活動中完善自己的人格,豐富自己的知識、陶冶自己的情操的過程。同時更要注意防止外來敵對勢力的侵蝕,防止資本主義糖衣炮彈的進攻,防止國內分裂勢力的挑撥、防止不明真相的鬧事。從這個方面説,黨員的自身修養也是一種保證我黨先進性、進步性和堅定性的重要法寶,是維持我黨我國長治久安的執政基礎。

第三,修養中要反對的思想。

針對黨員的各種思潮,少奇同志總結了六種應該堅決反對的思想意識:

1. 入黨動機不純;

2. 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

3. 自高自大、個人英雄主義、風頭主義;

4. 剝削階級意識,不擇手段;

5. 計較小事、不識大體;

6. 小資產階級的急性病、動搖性,流氓無產者和某些破產農民的破壞性等。

即使是在71年後的今天,以上所述的不少問題仍然在黨員隊伍中有所體現,也嚴重影響了黨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和威信。目前黨中央也非常重視黨風廉政建設,而要説到黨風廉政,更應該從小抓起,從青年、學生黨員抓起,讓年輕黨員充分認識黨的性質、宗旨,不斷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修養,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斷修養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才能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才能不辱這面鮮紅的黨旗,才能坦然面對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發展獻出鮮血與汗水的革命前輩。

第四篇:《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暑假裏閲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就萬事大吉了,看了此書才知作為一名教師教師職業有別於其他職業,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和內在要求。因此,教師要想成為有藝術、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師,就應該想大問題,做小事情,應該從教育信念到教育行為、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從共同規範到個人風格,進行系統的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完善,從細節入手,好好“修煉”。教師如何修煉呢?《教師的20項修煉》從細節入手,從修煉教師形象、精練教師生活、錘鍊教師專業三個方面,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讀了教師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描繪了有活力的教師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於從事教育的教師應該用“心”去讀的一本書。

本書涉及的20項修煉,其中讓我感觸頗深的三項分別是教師的德行、教師的智慧和教師的規劃,以下就這三項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教師的20項修煉》中的第6項修煉是:教師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師德行之本是善良與愛。教師對待學生的善良,是以愛心為基礎的,只有愛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師對待學生的本質的善良。 有教育者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調查的結果是:“有愛心,願意跟學生交朋友的老師”,“對學生寬容,有耐心的老師”,“知識淵博,教課教得好的老師”,“風趣幽默,有突出人格魅力的老師”等位居前列。這些都反映了教師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師的道德品質、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 “愛心”位居第一。教師德行中的愛,表現為教師愛護學生,關心學生,關愛學生。愛學生,是教師善的標誌。陶行知先生説得好:“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可謂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範。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體會到,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教師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之窗的盞盞燭光,美好的人生是被愛所喚起的。“問題學生”不是一天之間就形成的,“問題學生”不都是有學生自己造成的,教師在的演變過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應該用愛心呼喚愛心,用真誠撞擊真誠,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瞭解每一個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公正地對待所有的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做他們學習的夥伴和朋友,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只要能夠堅持用德行去教書育人,同時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並不是一件難事。

教師的修煉,其實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只有那些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願景、不安於現狀、富有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用心體悟教育魅力的教師,才能真正通過修煉,感悟教育的真情與真諦,收穫“教育人生”的幸福與快樂。要成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師,每個教師都應該想大問題,做小事情,都應該從教育信念到教育行為、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從共同規範到個人風格,作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革新,從細節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教師啊,無論你是否偉岸英俊,是否靚麗動人,只要你注重修煉自己的氣質,你的形象就會價值連城,只要你注重修煉自己的專業品質,你就會對學生具有百般的感動力,感化力,感召力。

第五篇:《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高樓鄉學校曾曉磊

修煉教師形象,精煉教師生活,錘鍊教師專業,成就教育人生。 教師的修煉,其實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只有那些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願景、不安於現狀、富有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用心體悟教育魅力的教師,才能真正通過修煉,感悟教育的真情與真諦,收穫“教育人生”的幸福與快樂。 要成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師,每個教師都應該想大問題,做小事情,都應該從教育信念到教育行為、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從共同規範到個人風格,作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革新,從細節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一、教師的服飾-----服飾是信任的外衣。教師雖沒有功能性的統一服飾,至少教師的服裝應簡潔而莊重、明快而得體,莊重體現教師的威嚴,得體體現教師的親和力。其次,服飾影響教師的品位,馬克吐温説過“服飾建造一個人,不休邊幅的人在社會面前是沒有影響的”,不修邊幅的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影響力是“打折”的。

二、教師的微笑------身體的教育意義。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説過“一個人臉上的表情比他身上穿的更重要”。微笑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樸實的精神動力。教師的微笑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力量。微笑是關注,使人覺得在你心中有地位;微笑是讚許,能給人以不誇張的肯定;微笑是友好,預示着我們之間沒有任何心理

距離;微笑是激勵,表達着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微笑是關心,似乎在對人説“你好嗎”;微笑是寬容,好像對人説“沒關係”。

教師微笑着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鬆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師的微笑是靦腆學生的興奮劑,使他們得到大膽的鼓勵,敢於去表達自己;教師的微笑是外向好動學生的鎮靜劑,使他們得到及時的提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

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微笑能夠活躍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活躍學生的情緒;

德育工作中教師的微笑是對不良行為的理解和寬容,能引起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覺醒;是對良好行為的鼓勵和讚許,能激勵學生不斷努力和進取。

三、教師的語言-------溝通無限。教師的語言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抑揚頓挫是節奏美,詼諧幽默是機智美,聲情並茂是情感美,邏輯嚴密是理性美,啟迪心靈是道德美。教師語言平和表示穩重,温和體現耐心,堅定體現信念,連貫體現熟練,清晰反應準確,完整體現嚴密,優美彰顯功力。教師優美的語言能給學生最美的享受。聲音是師生交流中最有力的樂器。不要讓你的舌頭跑在腦袋的前面。要傾聽學生的心聲。

四、教師的習慣-------習慣成就人生。良好的教育始於良好的習慣,良好的教育教學行為習慣成就教師的教育素質。一個優秀的教師要養成以下的教育習慣:對待學生的習慣,對待教育活動的習慣,對

待自我專業化發展的習慣。

五、教師的寬容-------一種教師的美德。

希望教育:是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期望心理,激勵行為,確立學生的信心以及對學生的寬容和理解。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就學會了自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學會了嫉妒;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就學會了負罪感;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麼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在真誠之中,他就學會了頭腦平靜地生活。寬容的教師善於謹慎對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寬容的教師善於溝通與合作。

寬容的教師善於忍耐和等待。

寬容的教師善於反思和律己。

向你推薦相關範文:

《20本心理勵志經典》(讀書筆記)

《20幾歲了,別再犯糊塗!》讀書筆記

《20本心理勵志經典》(讀書筆記)

《黨員幹部的20個正能量》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20世紀西方與中國的圖書館學》

Tags: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