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資本論閲讀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9W

高中資本論閲讀心得多篇

高中資本論閲讀心得1

許多年前,我們在高中時代聽老師講過剩餘價值學説,但從沒讀過《資本論》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時讀,也不會理解的,因為我們沒見過或者説沒有親身體驗過資本主義社會。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一直都是西方資本主義不歡迎的人物。在中國,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資本論》很少有人去讀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資本論》是純經濟學著作,光那麼厚,就讓人望而卻步。不久前前,從新聞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許多人特別是西方國家的人們當中,掀起了一股重讀《資本論》的小熱潮。我很好奇,為什麼那麼多長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們會重新審視這部革命著作?我順手拿起那本靜躺在我書櫃上許久的《資本論》,隨便打開一頁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資本論》並不是深奧難懂的經濟理論,是平常易懂的,更是無比貼近現實社會的,書中引用的事件,無不在真實生活中得到應驗。於是,我立馬沏茶,在新居的書房裏匆匆讀了起來。

《資本論》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瀾,他真的是一部底層工農羣眾的《聖經》。他帶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我明白了他為什麼堅決不讓走資本主義道路,把資本主義消滅在萌芽狀態。《資本論》不僅總結了分析了資本主義的性質和一般規律,而且揭露了許多血淋淋的事實。讀着那一件件具體的事件,我在想,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嗎?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國。馬克思寫《資本論》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後的國家避免那樣血腥的事情發生。我現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幾段話抄在這裏,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律,引起社會的對抗。這種對抗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來説,並不是我們這裏的問題。這裏的問題是這各種規律本身,是這各種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並且貫徹下去的趨勢。工業比較發展的國家,不過為那些更不發展的國家,顯示出它們自己未來的形象。”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揭露近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一個社會即便已經發現它的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一個法令來廢除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夠把生育的痛苦縮短並且減輕。”

類似的章句還有許多,一下子不能如數摘抄,我會在回帖中貼出那些振聾發聵的語句和結合現實社會的感想。

如今,資本家們在惶惶不可終日,瘋狗般反對國進民退之時。猛然想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個叫馬克思的德國猶太人預言了他們的埋骨之所!!!

於是,政要顯貴們也紛紛捧起《資本論》,迎接革命導師在當今世代的華麗出場!

高中資本論閲讀心得2

現在流行的觀點是馬克思過時了,依據是現代金融的發達程度是馬克思時代無法想象的。但真實的情況是馬克思永遠不過時,因為他用哲學高度奠基了現代經濟學的厚度。他讓我們不停去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經濟?我們應該怎樣運轉我們的經濟?我們的財富是如何來的?這些財富怎樣分配才是正義的?而現代金融是怎樣的呢?就是尋找整個體系的薄弱環節,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因而我對盧麟元先生提到的經濟領域的遊牧民族很是認同。歷史又有了一次大輪迴,只不過從軍事上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抗爭,轉變到經濟領域。我也發現,很多經濟學家都對軍事領域很感興趣,甚至研究頗深。甚而美國的西點軍校就能出產美國最頂尖的經濟學家。這就能説明現代金融的性質。他們研究很多的,這是容易理解的但中國人忘了,所以,在金融領域,我們敗的這麼慘。

經濟學實際上最講求辯證法,我們失去的最寶貴的財富也是辯證法。因而我們開始唯GDP論。我們現在也在驚歎民國黃金十年的輝煌。但實際情況是怎樣呢?中國的GDP是洋人創造的,外國人用中國的資源,壓榨了無數的中國人。中國的繁華和中國人無關,也並不能增強我們的力量。現代的軍隊和現代的大工業有很大的關聯性,考驗着一個國家的組織能力。這也成為一些人説的綜合國力,因而有着雄厚工業基礎的蘇聯,有着抗衡納粹的德國的雄厚實力。

改革、開放這類詞在現今中國成為神聖,但開放的合法性是什麼呢?當初的依據是我們需要外國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只有靠開放我們才能取得。實際上現在檢討改革開放,我們就需要切切實實的檢驗一下,我們究竟獲得了哪些我們夢寐以求的技術?我們為什麼需要外國資本,也要遵循同樣的道理,我們用這些外匯能夠買來我們需要的東西,否則這就是一堆廢紙。我們也可以檢驗一下,我們用所謂的外資都取得了什麼成果?我想大底不過一堆奢侈品,一些洋垃圾吧。到了現在,我們的外匯,基本上買不來外國的優質資產,那這樣的開放又有什麼意義呢?只不過讓幾個富人可以到國外旅遊罷了。

談了這些,我們可以回到當為什麼不開放上面去了。外國人為什麼需要中國開放,是因為他們要掠奪中國的資源,中國的勞動力。但不允許他們剝削後,他們就不來了,他們就要封鎖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創造財富的根本法則,我們同時堅持按需分配,這就減少了財富的耗損量,加快了財富的週轉速度,能夠效的實現資本增值。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也充分説明了計劃經濟在效率上無與倫比的能力。現在一些人指責計劃經濟的部分,實際上談論的是腐敗導致的問題,這不是計劃經濟本身內在的東西。如果這樣講,那市場經濟同樣可以説成_經濟。

但馬克思也把經濟領域看成是人的領域,是各種社會關係的集合物。社會主義經濟大的原則講清楚了,出現了問題,最首先是人出了問題。現在統計數據已經表明,**年蘇聯的糧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產量直到現在還無法超越。但也正是從那時候起,蘇聯出現了糧食短缺,這就是人為製造的危機。《來自上層的革命:蘇聯體制的終結》觀察到的很重要的現象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層,他們享有的物質財富比不上發達國家的普通商人。物質上的極大落差加上不停的反社會主義的政治宣傳,讓整個上層背叛了社會主義。研究這段歷史,也成為中國一些學者要先崇高,再物質的根據,但這是本末倒置的。

經濟學可以説是一門科學,但正如馬克思揭示的,要講求力量對比。如果按照經濟科學,以中國當時的經濟效率,中國的匯率會很高,也就是錢會很值錢,中國普通人能夠通過世界市場取得他們需要的東西,這是日本能夠做到的。但整個世界不接受這種法則,中國的勞動被屏蔽了,中國並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要想被接受,只能接受西方的遊戲規則。我們也看到了,蘇聯是怎樣在西方規劃的改革中,失掉了他們90%以上的財富。社會主義的失敗也是整個集團的失敗,因為它們在經濟上並沒有壓倒資本主義,它們還是受壓迫者。這也是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國家從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進化而來的原因。這樣的進化,保證了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強大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衞它們的勝利果實。

這個世界是個經濟為王的世界。美國控制了世界貨幣,也控制了整個世界。貨幣的背後是什麼?其實是代理人,代理人僭越是資本時代的問題。所以,從最本質的層面來説,控制了貨幣,也就是控制了各國權貴。各國權貴會在世界貨幣指揮棒下翩翩起舞,把一國的戰略制高點泄露給對方,讓對方的遊牧大軍洗劫一國財富。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人的層面,經過數輪的洗劫,無數的人將變成無產階級。他們不停地受教育、不停的抗爭,最終會成長為偉大的階級。為着全人類的幸福,去犧牲、去奉獻,在打碎了所有人身上的鎖鏈後,實現全世界的解放。

高中資本論閲讀心得3

偶然的機會,在一個網站裏發現了《資本論》的電子書,於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電腦中。我喜歡這種閲讀方式,多讀點書總沒有什麼壞處。兩週之後,我把它大致讀完了,感覺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裏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能夠讓人不寒而慄。儘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明白了,原先錢能夠是那麼複雜的東西!以後的幾天,我一向試圖把我從它那裏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於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

從《資本論》裏,我似乎能夠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佔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透過枝杆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於再生產,於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透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杆,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裏,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醜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於,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樣辦?不明白。由科技發展帶動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關係發展的基礎推動力,生產力的提高意味着產品的增多,不能作為再生產原料的產品就務必被消耗掉。但勞動人民無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資產階級為了儘量提高社會的再生產率也不倡導鋪張浪費,植物形的社會其實就是節約的社會。

但是,科技的發展不會因此止步,生產效率的升級也是必然,若不思考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模毀滅性的戰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並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於敵人太強!

高中資本論閲讀心得4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麼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他之後説,“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馬克思指出,“隨着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此刻不必須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馬克思又同時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僅是商品的生產,他實質上是剩餘價值的生產。”上面論述證明:馬克思關於生產勞動範疇的內涵也是隨其研究問題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生產勞動這一概念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總體勞動中,生產勞動的範圍不只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還包括不必須要自己動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這種區分本身,即同勞動獨有的特殊性毫無關係,也同勞動的這種特殊性藉以體現的特殊使用價值毫無關係。”馬克思在考察服務勞動時,曾明確指出,服務是“以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服務有必須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實的)和必須的交換價值。”在這天社會主義條件下,隨着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含義也應當有所發展和變化,務必探討和重新認識服務性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就這部書的歷史好處,恩格斯曾説:“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於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好處。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是我們現代全部社會體系所賴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係在那裏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説明,而這種説明之透徹和精闢,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點,把現代社會關係的全部領域看得一覽無遺”。

《資本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這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好處,他不僅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後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髮揚光大。

高中資本論閲讀心得5

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同時也使唯物史觀得到了科學的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資本論》發現了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是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兩大貢獻,即歷史唯物論和剩餘價值理論的完美的統一。它的出版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件重要大事,這一鉅著的問世,不僅僅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偉_,標誌着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誕生,而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進行了最為全面的科學論證,它宣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末日,為無產階級革命指明瞭正確的方向,迎來了無產階級的新的鬥爭歷程,因此具有劃時代的重要好處。

《資本論》武裝了無產階級,成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鬥爭的強有力的理論武器。是馬克思“整個一生科學研究的成果”,它是人類歷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是對國際工人運動鬥爭經驗的總結。是他獻給全世界無產階級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它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成為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強大思想武器。

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在自身範圍內的進一步發展。閉理論。他同時還是第一個將經濟和歷史聯繫在一齊的經濟學家,而《資本論》就是他這種創舉的體現。同時《資本論》也沒有簡單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一般過程歸結為它們的共同基礎——物質生產過程,而是從物質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中引出了全部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資料和形式。

《資本論》的方法的特色,就是把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正如列寧所説:“在《資本論》中,唯物主義的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都應用於一門科學”。馬克思使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邏輯與歷史一致的方法,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運動的辯證分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系統全面地闡述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生、發展和克服的過程,從而透徹詳盡地闡明瞭唯物辯證法關於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的學説,闡明瞭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在《資本論》中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和發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資本論》的方法不亞於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發現。書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就是“剩餘價值”學説,馬克思指出,幹活付錢,這是錯誤的認識,就是説工人幹活,資本家付給他錢,看來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實際上,這不是“等價交換”,工人為資本家勞動所創造的財富遠遠大於自己所得的報酬,克思把這個“帳”算清以後,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本質、手段、訣竅就給暴露出來了,這使廣大工人階級更認清了資本家的剝削方法,從而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待遇準備了充足了條件。在這部書中,馬克思透過超多事實,詳細而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揭穿了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祕密”,暴露了資本主義殘酷剝削工人階級的醜惡本質,也指出了工人階級之所以極其貧困的原因。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斷然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必然勝利都是不可改變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為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帶給了理論武器,增強了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決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