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7K

第一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得無限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恆輪迴的世界中,一舉一動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就是尼采説永恆輪迴想法是最沉重的負擔的緣故吧。

如果永恆輪迴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卻可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

但是,重便真的殘酷,輕便真的美麗?

這是作者米蘭、昆德拉的擷問。

近日讀了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不禁想 生命不能承受,既然很輕,為什麼還難以承受?看完這本書後,我終於找出答案。

生活本身比戲劇還要戲劇。做為本書的主角托馬斯與特麗莎,他們的相遇,有六個極偶然的因素。碰巧他前面展開一本她讀過的書;碰巧她在餐館工作,他向她要了一杯白蘭地;碰巧這時收音機裏放着她喜歡的貝多芬的音樂;碰巧她送酒時強烈地感應到這樂曲;碰巧他住在六號房,她父母離婚的房子也是六號;碰巧他坐在她以前讀書常坐的那張凳子。書、貝多芬、數字六、黃色公園長凳這一切的一切,是偶然、巧合,還是冥冥的安排?如果托馬斯所佔的位置被當地屠夫佔了,特麗莎就不會注意到收音機在播放貝多芬,但她初生的愛情加強了對美的敏感;如果沒有那本書,那她就不會去注意他,他也不會眼光與她相撞時突然想要一杯酒;如果他不那麼剛好住在六號而是十六或者二十六,那她就不會如此相信是註定;如果不是七年前主治大夫坐骨神經痛的話,他也不會到那裏去。

從此,兩個生活在不同兩維的人,牽扯在一起,你進入我的生活,就象格列佛進入了小人國的領地,這事多麼奇妙。更奇特的是,相遇後,生命中一切不能承受之輕便由此展開。

托馬斯有自己的生活習性,他有着眾多情人卻從不留在女人身邊過夜。直到特麗莎,就像他自己所形容的——好似一個睡在搖籃裏的孩子順水漂到他那裏。從而打破了他的一部分生活習性,他發現自己竟然習慣睡在她身邊,這是托馬斯生命中的屈從;但他的生活離不開其它女人,他覺得同女人做愛和同女人睡覺是兩種互不相關甚至對立的感情。愛情不會使人產生性交的慾望,這種渴望對無數

女人都可以有,卻會引起同眠共寢的欲求,這種需要只能對一個女人產生,這超脱的思想又是托馬斯生命中的反叛。

但愛情從來是自私的。特麗莎與他的其它女人永遠是對立的個體。她不斷地做惡夢,不斷地把她的夢向他傾訴。增加了痛苦卻得不到解脱,最後她決定離開了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他妥協了,他可以放棄一切,他決定去找她。他從一個有名的醫師,到小司機員,最後淪落為一個擦玻璃工。她看着他老態的樣子,突然感覺到奇異的快樂和同樣奇異的悲涼。悲涼意昧着:我們處在最後一站。快樂意味着:我們在一起。她終於達到自己的目標,變老後的他虛弱到需要她的保護。悲涼是形式,快樂是內容。快樂注入在悲涼之中。

我在想,當初不遇上她,伴隨而來的這一切就不會發生。可是民族歷史和個人生命一樣,都只具一次性,是永遠不會成為圖畫的草圖,是永遠不會成為演出的初排。我們沒有被賦予第二次、第三次生命來比較所有選擇的好壞優劣,來決定當初是否別樣更好。選擇還有什麼意義?所有“沉重艱難的決心”不都輕似鴻毛、輕若塵埃嗎?

這讓我想起《蝴蝶效應》這部經典影片。即使可以回到過去讓你重新選擇,就算結果是好的。在這過程中,肯定有別樣的痛苦別樣的好,但就一定比這樣的痛苦這樣的好更好麼?那麼所有“沉重而艱難的決心”不都是輕若鴻毛嗎?

我們不選擇媚俗,又能選擇什麼呢?安知抗擊媚俗的決心和勇氣不是另一種更大的媚俗?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麼可能避免媚俗呢?我們無可選擇又必須選擇,我們反對媚俗又時時刻刻都在媚俗。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麼所有“沉重艱難的決心”不都輕若塵埃嗎?

這又是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那麼,到底生命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呢?本書的作者昆德拉無力解決。相信你我更無從解答。我們所要做的,便是熱愛生命所賦予我們的形式,然後永不言悔的一直走下去??

第二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我是用了三天的時間看完米蘭.昆德拉這本將近400頁的鉅著的。説它是鉅著肯定是不為過的: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同時《紐約時報》也曾評論説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之作。當初買這本書時,完全是因為它的聲名在外,也曾有一點點小小的誤解。有人説過,“每一本書,都是一場遇見”。與一本書不期而遇,如同遇見一位心儀的人兒,不知是怎樣的不幸或者幸運。不管結局如何,過程都是好的。而遇見昆德拉,又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心裏無不是感激。

起初以為這會是一本純哲理的理論書,總會有點枯燥乏味。只是自己一直對哲學比較感興趣,又被它清新簡潔的封面所打動,還是讀起來了。書裏第一句話就是“永恆輪迴”,不免又讓人打了個冷噤,好大的口氣!繼而又講到尼采,非洲部落之間的某一次戰爭,法國大革命,希特勒,巴門尼德??彷彿就這樣被推入了歷史幽暗的隧道中來了,黑漆漆的,彷彿沒有盡頭,但總是在幾處閃着光,也許,循着那些光,我們能夠找到出口。隨後,筆鋒一轉,我們跟着這光,進入了另一個隧道中來,也就看到了隧道中還有其他的人,原來不止是你一個人被困在裏面,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人,穿行其中,我們都在探索着,思考着,如同托馬斯他們一樣。這不得不説是大師的高明機智之處呀,彷彿巨人一般,俯瞰在上,歷史為經,民族為偉,把那些“隱喻”“暗道”“陷阱”“機關”天衣無縫地連在一起,同時又富於哲理地點綴上一些發人深省的珠聯璧語,讓我們對裏面的每一節每一個細節都不敢忽略。如同我開頭所説,我是花了三天時間看完的,這三天裏,裏面巧妙的充滿哲思的句子不斷地浮現在我的腦海。每次停下閲讀的時候,思維又會不受控制地回到書籍中去。輕?重?靈?肉?媚俗?永恆輪迴?必然與偶然?這些問題又會重新冒出來,我試着去回答,試着去進行一次形而上學的深層次的思考,循着昆德拉所指引的那道光,同時也不忘在我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中去尋找答案。

一般我看書有摘抄的習慣,但是要把看過後的一些想法連成文字卻是令我頭疼的一件事,因為那時片刻的思索早就轉瞬即逝了,我也只能在我摘抄過的一些筆記中去探尋一些蛛絲馬跡,並且試着去回想當時的場景。

網上也找了一些昆德拉的資料。關於國籍或者是生平經歷的我並不想在這裏多加贅述。僅引論一下他的關於“存在”的哲學觀點吧。因為要想了解一本小説,特別是像《不能承受

的生命之輕》這樣一本哲理小説,更是要了解其深深根植的哲學背景。

米蘭.昆德拉的思想帶有強烈的“存在主義”的傾向,同樣地,在這本書中,作者傾注了更多的是他對人的命運和價值的關注和思考。而對於存在是什麼,自從俄狄浦斯解開斯芬克斯之謎後,亞里士多德又説:“那個自古以來就發問的問題,那個現在仍要問的問題,那個將來永遠要發問的問題,那個是我們永遠不得安寧的問題就是:存在是什麼?這也就是在問:本體是什麼?”然而亞里士多德只是闡釋了存在的終極意義,並沒有解決存在的解釋問題。希臘人説:“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但那時的“自我更多的是眾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紀,自我則成了上帝的法則,在神性光輝的照耀下,西方人獲得了強烈的自我感,雖然這其中不乏矇昧;文藝復興興起後,上帝從人們心中隱去,於是笛卡爾宣稱:“我思故我在。”將自我的理性意志作為人類存在的合法前提;這似乎使我們提到了巴門尼德所提出的“思維和存在是統一的”。海德格爾説:“當你們在用着‘存在着’這個詞的時候,顯然你們早就很熟悉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不過,雖然我們也曾相信領會了它,但是現在又茫然失措了”。這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產生的種種異化,導致了哲學家開始了對“存在”的重新思考,即對“存在”進行尋根。於是存在主義者薩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於本質”.米蘭昆德拉立足於前人踏出的存在主義之路,又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昆德拉不是從存在的本體論,而是從人類存在的現實境況出發來看待和思考存在的。在他看來,小説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如果一個小説家,不能揭示人類存在的現實,那麼他是不堪的至少是不深刻的。小説的寫作目的,就是抓住自我對存在的深思。對於現實世界,米蘭昆德拉基本上持一種悲觀態度,對於現實世界,他認為生活就是一個陷阱,人們未經請求就被生下來,封閉在從未選擇的軀殼裏,直至老死,一體化的世界杜絕了人們逃遁的可能性。因此昆德拉的”存在“不是既成的東西,而是人類可能性的領域,使人成為可能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從整篇文章來看,他的論證是天衣無縫的,富有哲思的,同時也賦予了書中每個人物以極大的生命力。後來他也在文末説,”幸福充盈着憂慮的空間。“這樣的幸福着實令人從後頸背生出一種悲涼的感覺。讓人想到了小説裏面每個人物的命運和價值,當然也不只是他們,還有我們自己,甚至整個人類自身的命運和價值。思考這樣的問題時我們也就是在思考着“存在”這樣一個命題,或許帶點形而上學的意味,但是這樣的思考總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就存在於一個你也不曾知曉的瞬間。

是的,也許你並不曾知曉。

我是在自家陽台上讀完這本書的。讀罷,心裏自是千千結,我被那些沉重的命題逼迫着,

心情一下子竟然沮喪起來了。我望着屋前的那棵大榕樹,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至少要五個人才能把它抱住,它就這樣安靜的站立着,一站就是百年。他就這樣靜默地存在了一百多年,可曾有過怨言?可曾哭泣過?我就坐在它前面,利用陽台,和它就並肩坐着,一坐一天。我看着陽光從它身上流過的痕跡,影子悉數落在地上,有時候也灑在我身上,輕輕擺動着,來來去去,就在這一來一去間,驀然有了意味。我開始謹慎觀察起來,觀察這無法觸碰的影子。我只靠着感覺,甚至不用眼睛看,我感覺那些葉子的影子落在了我的身上,她們輕絨絨地撫摸着我,我甚至感受葉子上那毛茸茸的鬚髮,葉的觸角尖尖上承載着屬於生命的重量,有歲月的積澱,有風霜的侵襲,也有頑皮的小孩在她們身上刻過的傷疤。她們在向我訴説着。我突然感覺到了這就是存在。帶着這樣一種嚴肅的感覺,我又退縮到了現實生活中來。我又重新看到了牆角邊上的青苔,看到了在水池邊洗菜的母親,我感覺生命正向我張開,前所未有地,我感受到了那一種張力。我似乎聽到了昆德拉筆下的悠揚的牧歌。你若跟我説起“永恆輪迴”,我想到的不會再是沉重的負擔,也不再是殘酷的重複。我想到的是特蕾莎説過的那句話:“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且看這屋前的大榕樹,想象着它生命的年輪,那一輪一輪,自有神祕的特質。若你去思量它,你就會激動。如果對其深究,你的思想會開始澎湃,想安靜都難。因為我們永遠想象不出一顆安靜的樹它會有着怎樣的幸福,就像我們不知道一隻叫“卡列寧”的狗會有着怎樣的幸福。

樹是沒有愛人的。即使它的生命中也有過不少的豔遇,比如説一隻百靈鳥突然落到它的枝頭,“吱吱啾啾”的聲音真讓人難以抗拒,於是乎陷入了一場愛河,可是在樹還沒弄懂愛情是什麼時,那百靈鳥就飛走了,就像那個夜鶯與玫瑰的故事一樣,就像人間許許多多的愛情一樣,不得不草草收尾。後來,又遇見了雨,遇見了風,遇見了雲,可是誰也沒能留住。但是這樣就可以説樹不是幸福的嗎?就在這一個一個離去的戀人中,樹最後還是明白了愛的含義。只是它再也不肯向人訴説了。所以我們只是不知道而已,我們不知道一棵沒有愛人的樹會有怎樣的幸福,就像我們不知道一直在不斷變換着愛人的薩比娜會有着怎樣的幸福。

這本小説裏一共刻畫了四個人物,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以及弗蘭茨。其中薩比娜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大家也許會覺得特蕾莎才是故事的主角,她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小白鼠一樣嬌小惹人憐惜,她享受着愛帶來的沉重,並試圖把這種沉重施加在托馬斯身上。而薩比娜則相反,對托馬斯,她只是一個情人。她喜歡情人這種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的身份。她説:“美是一個背棄的世界,要發現美只有不斷擊破。”她選擇背叛,“背叛,就是脱離自己原來的位置。背叛就是擺脱原味,投向未知”,而薩比娜覺得再沒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在這種背叛中,她不斷拋棄自我,變換角色,將生命重的意義拋向腦後,而追求的就

是一種破壞的快感。”但是在不斷地背叛中薩比娜最終發現她得到的只是一種虛空,她一直朝着相反地方向走着,最終在一片寂寞和恐懼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薩比娜喜歡照鏡子,我不知道她從鏡子中會看到什麼。但是我卻似乎從薩比娜這面鏡子中看到了我自己。高中時好友就曾一針見血地對我説過:“你骨子裏流着叛逆的血液”,後來我也更深地體會到了,這血液是一生也無法擺脱,叛逆的因子不安於留在我的身體裏,它侵蝕着充斥着我生活的角角落落。我喜歡倒着走路,在牀上的時候也喜歡倒立,無論事大事小,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會選擇人少的那一方,同時也是最艱難的那一方。對自己也總是嚴苛多於寬容。我的這種背叛是生來的。媽媽説我剛生出來是不哭的,後來硬是被掐了一下才哇哇大哭的。小時候也不是一個很合羣的人,更不會去討大人的喜歡。在生來叛逆的道路上,我是孤獨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去認識去融入這個世界,我慢慢形成了一種冷靜的視角去看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像屋前的那棵大樹一樣。我也漸漸能夠明白昆德拉所説的那句話“賦予我們行為以意義的,我們往往全然不知”。即使在那時我的字典裏並沒“媚俗”這個詞,但是我似乎無時無刻不與之在對抗。而當時的那種對抗,成就了今時的這樣的一個我。

人生就是一個異鄉者的旅行,轉瞬即逝,但這終究不能改變我們證明自己來過的信念,我們希望在這裏留下足跡,我們希望得到“重”,對於人也好,對於世界也好。所以就註定了我們被逐出伊甸園。輕與重,徘徊其間,驀然回首,又有幾個人能夠看清自己走過的路呢?

第三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因為一個人往往從懷疑一個最小的細節開始,最終會懷疑生活本身。”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生活之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失戀了,或生意失敗了,或失業了……人生陷入灰暗——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響到了整個人生,整個人生陷入的灰暗!彷彿生活忽然間再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其實,人生有很多面的,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人生是無常的,此刻的不如意,並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後也都不如意。

人有時會因一時的失敗,而徹底地否定自己。我也曾在某一個失落的時刻,徹底地懷疑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的人生相當失敗、徹底失敗!我會想起許多能證明我失敗的例子與狀況,然後去對比別人的成功,對比自己的理想,發現自己一無是處!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為一時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覺到你這一生都是幸福的。當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動的時候,靜下心來,我總是想起許多美好的時光,覺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個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無以復加!——感謝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在我身上發生的每一件事!》,及後面的幾篇有關於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時會誇大自己的痛苦或快樂,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樂誇大,把痛苦縮小。誇大痛苦的時候少一些,誇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縮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卻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誇大快樂的時候多一些,誇得大一些。

人與人之間,也常因為一點小矛盾而引發爭吵,然後引出許多事情來,不斷升級,到了最後不歡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擊。

當你因為某件事而懷疑人生的時候,跳出來,認真想想,其實你所懷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個暫時的狀態而已!

當你因為某件事而懷疑別人對你的看法及情感時,跳出來,認真想想,其實你所懷疑的只是一個小誤會,一點小矛盾而已!

有時我們要利用“無限擴大的思想”,讓快樂幸福灑滿整個人生,整個世界;有時則要去限制,讓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第四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

又是一本難讀懂的書,看來還是自己書讀的太少,對很多方面還處於弱智狀態,對於心理學和哲學這些涉及到人類本性的東西瞭解太少,進而影響了對各種偉大作品的理解能力。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描寫的愛情和性的小説,至少從文章標題靈與肉就能隱隱約約覺察些出來,可是看完後才發現愛情和性只能佔這部作品中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作者在書中討論了很多更高層次以至於我還難以理解的東西,比如媚俗,比如牧歌,比如存在。

如果把這本書看成是一部茶餘飯後進行消遣用的小説,那絕對是天大的錯誤。小説的情節並不是特別吸引人,背景設在二戰後捷克被蘇聯入侵的那段時間,主要人物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弗蘭茨,其他都可以算是配角了。在對這四個人物的生活描寫中,有愛情,有性,有對時局政治的看法,還有就是那些我尚未理解的存在,輕與重,媚俗等等。人物的心理描寫一直體現着這些方面的衝突性,托馬斯和特蕾莎在靈與肉之間的糾結,而薩比娜和弗蘭茨則是在媚俗中選擇,作者在不同的篇章中表現了不同的主題,甚至切換了主人公,切換了時空,但每一次切換都是在不斷加深着對這些方面的理解,反覆迭代,直到終了。

我覺得看過豆瓣上的這篇評論應該能加深讀者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其中確實涉及到很多哲學上的問題,並且作者並沒有給出任何解答,所以進一步體現了讀懂這部作品的艱難。媚俗是什麼?和糞便又有和關係?這和斯大林的兒子之死又有和關係?這些問題在初讀小説的時候一個個冒出,讓人云裏霧裏。如果要我説,我可以把媚俗看成是作秀,你看那些去柬埔寨的國際組織,他們走到泰柬邊境又悻悻返回,留下的不就是幾張以後可以宣傳的照片麼?弗蘭茨之死則更體現了對這種作秀的諷刺。至於薩比娜看見美國參議員對孩子微笑宣傳美國如何如何好,她卻不以為然,沒錯,有時候幸福是一種表面現象,蘇聯宣傳的未來的社會兩個人之間最大的矛盾僅僅是愛與不愛,不得不説這是一種媚俗的政治美學理想。

托馬斯和特蕾莎最終迴歸農村不得不説是這部小説最好的部分,他們拋棄了一切,過着幾乎與外界隔絕的日子,體會到的反倒是幸福,卡列寧的微笑是一種牧歌精神,這讓這部作品的最後與之前作者對世界的批判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看似矛盾的東西反倒體現出了這部作品的偉大。在這最後一部分作者提到和不少關於真正的和諧的論斷,動物絕不是笛卡爾所説的那些所謂的,人類並不是地球的擁有者而只是管理者。作者提到被火星人套在馬車上的人類,可能會被銀河系的居民掛在鐵桿上烤着吃,這是他也許才會想起過去常在碟子裏用刀切着吃的小牛排,會向母牛道歉,不過一切都太遲了。人類真正的善心,只對那些不具備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純粹地體現出來,人類真正的道德測試,是看他與那些受其支配的東西如動物之間的關係如何。尼采會抱着被車伕鞭打的馬哭泣,這真的是一種所謂的精神病麼?

卡列寧的微笑是因為它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它與特蕾莎之間一種牧歌式的愛,動物沒有被逐出伊甸園,在它們眼中,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人類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動物與人類相比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特蕾莎最終明白了托馬斯對自己的愛,儘管有些太遲太遲,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幸福。這給小説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許這也正是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相比更突出的原因。

第五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摘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 第一次讀它的時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複的作品,字裏行間閃爍着許多“不解之辭”――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難渡過它艱深晦澀的語意之河。這是一部難於讀懂的書!

懷着自我挑戰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認認真真地把它重讀了一遍。重讀此書,卻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從來就未曾讀過一樣!那是一座感性與理性縱橫交織起來的神祕幽深的城堡,看似簡單的愛情故事,藴含着豐富的哲理思辨,閃爍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譏諷幽默而冷靜的筆調,剖開人類生命的外衣, 探索靈魂的祕密,揭開人性深處隱祕的真相,展示了社會動盪和命運沉浮的人生圖景,揭露了人類“媚俗”的天性。讀罷掩卷,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現代主義的三維立體圖畫:破敗的城市、遊行的人羣、纏綿的肉體、憂傷的眼神……這一切雜亂地交織重疊成灰色的夢境,而這一切夢境的背後,則隱約可見無比温馨靜謐的遙遠的山村圖景,那裏斜陽暖暖,牧歌悠然。

這的確是一部值得反覆讀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以我淺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筆觸,如果勉強能觸摸到它的三兩片輝煌的樹葉,也算很僥倖的了!

情節發生在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為時代背景,發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兩千字宣言”,不同側面描繪出捷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特蕾莎屬於生命之重人物,她對愛情的忠貞與信念,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憂慮,不斷考驗着丈夫是否依然愛着她,在生命之重壓力之下,藴藏着無盡的悲哀和孤獨,將精神寄託於卡列寧(一條狗)。 薩比娜是具有強烈的背叛現實、爭強好勝、富有激情生命之輕人物。 談談個人理解。

人們常常感歎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作家反過來説,這就進入了深層:人生就是履行責任揹負重擔,人人都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而當我們不去揹負重擔的時候,這種沒有任何責任和負擔的輕鬆就是生命的空虛和空白了。作為人,這種輕鬆當然就是(來源説明好範 文網:)比沉重更不能承受的。“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多少名人也都説過類似的話: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