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3.81K

第一篇:《滄浪之水》讀書筆記摘抄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我想趁着今天剛將此書讀完,心裏頭還有些想法,有些能夠分析清晰的思路,順着來寫一寫自己的一些心得。

看完此書,感覺有一種被洗禮過的呆滯,我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沒有想到書中的人情世故、官場雲湧讓我原有的價值觀有一種震撼,我似乎覺得我所認為的,我所深信的東西只不過是一種徒有亮麗的光表,卻絲毫沒有窺視到內裏的深邃。

書中的主角池大為從一個剛入機關的小人物到一廳之尊,中間歷時了近xx年的時間。在這十年裏,池大為的人生觀、價值觀隨着他的生活環境不斷地在改變。一開始的清高和孤傲救世,在世俗的現實被磨得不見痕跡,取而代之的是世故的處世技巧和察言觀色的行為作風,已至到手握重權時的官威架子。一個人的成長主觀意志很重要,但是客觀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時更是不可抗命的,不適應只有被人遺忘在角落,適應了抓住了就飛上枝頭變鳳凰了。這是人間的喜劇,也是人間的杯具。

我一口氣就讀完了這本書,一本強烈震撼了我心靈的書。我以為寫得不是虛構的,活生生的現實。我不自主的將書中的一些細節跟我的經歷過的現實聯繫,竟然發現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場境。我想到以前那次去拜訪公安局,接待的科員將我們領到他的領導辦公室,泡茶斟茶,招呼好又跑回隔壁辦公室拿了筆和筆記本坐在靠門口的椅子上做筆錄,畢恭畢敬。我想到了平常辦公室的工作生活,有時一對照,我竟是嚇了一個寒戰,感歎不已。人言可畏在書中和生活中都找到了活生生的例子。古人的智慧深遠博大,已至能夠影響中國幾千年至今而放諸今天之四海,亦恰到好處。

每個人是有一把尺,在書中池大為看來是有的,在現實中的我更是有的。但是或許只限於今天。因為明天我的環境改變了我的尺可能也就改變了。道理是掌握在誰的手裏,有時是不辯自明。有為青年還是隻有不斷提升自我,於細微處,在一行一動間不斷審視自我,改變以往的不適的做法,時時提醒自己如何將話説好,如何將事做對,如何與人處好,如何把握機會,如何提升自己的真本事,如何提高自己的形象和威望。

第二篇:《滄浪之水》讀書筆記800字

最近看閻真的小説《滄浪之水》,竟然有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出身平凡的池大為從最初的清高不屑到最後的刻意逢迎,從最初的卑微無助到最後的高高在上,一步一步改變着最初正直善良的自己。一次一次他適應着扭曲的世界,心理髮生着微妙的變化,而每一次內心深處的改變,都是因為一些“催化劑”性質的事件發生,他被迫又不可逃避的改變着自己。

在扭曲中的生活裏我們的生存法則,就是“適應扭曲”。最初的池大為“我也明白,我不願那樣行動,也許我錯了,但我無法糾正這個錯誤,一種流淌在血液中的神奇力量決定了這一點。畢竟,一個人不能夠背叛自己”,後來的池大為“人總是人啊!要一個人特別是大人物喜歡聽意見,特別是觸動了他的意見,那怎麼可能?人總是人啊!我意識到自己以前對世界的認識有着虛幻性,現在應該重新理解” “規則是什麼?就是要站在掌實權的那個人的角度考慮一切問題”。

池大為最終被遊戲規則改變,進入角色,入了戲,唯有身在戲裏,才能在獲得小自由之後,大有作為,適應這種遊戲規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規則是為你而設計,你也是為規則而生的。自古至今,被淘汰出局的人也不在少數,而且大多都是有骨氣的仁人志士,他們就是要“爭口氣”,到底是他們錯了還是規則錯了。

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大人物心瀟灑自如地玩着自己的權力,小人物心安理得地守望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互不干擾,這就是相對平衡和穩定,哪裏有人人平等,只有人人平衡罷了。 “什麼人人平等,那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話,一個温柔的騙局。”大人物和小人物都在固守這各自的平衡,這種平衡稍微被打破就會產生“不公平”、“不平等”的種種情緒,或者是一輩子呆在最底層從未獲得翻身的機會,之後遇到機會而不得,或身居蜜罐從未嘗到過苦頭,一朝落入凡間而怨天尤人,都是打破了原來的平衡。

當曾經有過的雄心壯志在社會現實面前撞得粉碎,你沒有任何辦法,你必須適應社會規則。誰不想做一個高尚的人呢,可是這樣的觀念是多麼的危險,對於為官者,高尚真的是進步的攔路虎啊,你一高尚了,一個性了,基本也就玩完了。

但是,我們畢竟是小人物,想想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樂趣,那就是不管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反正我自甘平庸,你又能奈我何。

第三篇:《滄浪之水》讀書心得

《滄浪之水》讀書心得

好長的時間,都沒有細細讀一本小説。閒暇逛書店時,偶然發現了,就一直堅持讀了下來,這本書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同學就跟我説過,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讀到。整個的閲讀過程,是一個不斷思索的過程,説實在的,我所受的震撼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所呈現給我的世界也是如此的讓人大開眼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用水清濯纓比喻明世則仕,用水濁濯足比喻昏世則隱。然而面對日益浮躁和喧囂的世界,即便用盡滄浪之水,也難以洗滌心靈的蒙塵。作者取名《滄浪之水》大概意義至此。

池大為是當代一介高級知識分子。作者開篇介紹了他的出身背景,父親-一個一身正氣的老知識分子,對他的刻骨銘心影響,他骨子裏流淌着父親的血液-正直堅韌有骨氣。研究生畢業後,他經歷了人世間人情冷暖、一系列生活窘迫後,對人的尊嚴、清高的價值發出了有力的質疑,對個人的小自由和權勢人物的大自由做了鮮明的對比,對生活意義思考的荒謬與現實生存法則的鮮活進行了實實在在地碰撞展示。最終,一個具有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使命感、責任感和敢於擔當的知識分子,一個清高、有個性、自尊的人,在機關工作和現實生活的重壓下,實現了脱胎換骨的艱難轉變,從而一路順風平步青雲,實現人生的徹底改變。

這本書的心理描寫比較細膩,當然了,此種細膩永遠也不能夠來自女性的世界,這樣的細膩僅僅屬於官場,那個男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看到了一個知識分子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碰撞過程之中,內心的堅守以及猶豫,不管作何種的選擇,都是出自人性。池大為,作為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他堅守過,迷茫過,猶豫過,痛苦過,果斷過,反思過??他清清楚楚的明白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甚至是在做違背自己本性的時候,他並沒有忘了自己的良知所在,但是這又能怎樣呢?一切過去依舊是臣服,臣服於自己。但從某種程度來講,臣服於自身至少要比臣服於別人的腳下要好的多吧。畢竟,不是把別人踩在腳下就是被別人踩在腳下。池大為體驗過被踩在腳下的痛苦。作為一個聰明的讀書人,經過了煉獄般的掙扎,他戰勝了他自己。他曾經為了自己做個好人的原則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為了向上爬這個現世的意義,他放棄了自己衡量體系之中的尊嚴,得到了“虛擬的尊嚴”,爬到了人生的高峯之後,他差一點就回歸到了曾經的本色生活,卻又

一次屈服,屈服於無形。短暫的對於好人的迴歸終將淪為水中之月、鏡中之花。一次堅守、一次徹底的否定、一次短暫的迴歸,構成了主人公的心路歷程。雖不能説是一路走來,一路艱辛吧,但卻令每一個讀者唏噓不已。面對池大為每一次的掙扎,特別是在面對自己良知的自我否定,我不能不扼腕歎息,但是一方面又暗自慶幸,在作者為我們構築的世界裏與主人公池大為,一起經歷着官場的暗流洶湧,一起思索,一起痛苦。在春風得意之時,總感覺卻缺了點什麼,少了點對於自己靈魂的安慰。

作為我本人,涉世尚淺,並沒有經過那樣的刀光劍影、世態炎涼。跟隨池大為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感受到人生的苦與樂,人性的真與偽。面對無法抗拒的誘惑,生活的無奈,厄運的打擊??個人的命運同時代的碰撞時,不僅要問自己該怎麼辦?是作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説着莫名其妙的話,把自己的人生全託付給別人描繪顏色,還是無論身在何處,都心靈平靜,在人生的旅途中,尋找到自己一塊(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立足之地。

我感謝作者這樣的一種敍事方式,至少他沒有強行的把一套所謂正確的價值觀灌輸給我。孰是孰非,讀者自有公斷。既是既非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就像作者所陳述的那個灰色地帶一樣。這是一個灰色的世界,掌握了“話語權”你就既可以把一個事物説成黑的,如果你願意,你也完全把它説成是白的.

在此,面對滾滾而瀉的滄浪之水,作為一個凡世裏的芸芸眾生能做的恐怕只有一歎吧!

第四篇:滄浪之水

滄浪之水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漁父》中的名句作為中國知識分子處世的原則已經流傳了幾千年。《滄浪之水》正是這樣一部展示當代知識分子心路歷程、追問人生終極意義的小説。

醫藥學研究生池大為作為省衞生廳第一個碩士,被廳長看作重點培養對象。而生性耿直善良而滿懷壯志的他,卻在工作中因為堅持原則和信念一次次遭受現實的打擊。八年間被冰凍、被邊緣化的生活讓他嚐到了空懷壯志、蹉跎歲月的痛苦。生存的窘困、世態的炎涼逼迫他最終選擇了放棄精神的堅守和抵抗。一次次以放棄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責任為代價換來了池大為事業上的成功,也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迷茫與思索。當池大為因為無權無職分不到房子,一家四口只能擠在簡陋的筒子樓十幾平米的小屋裏時,當孩子看病、上學一系列生活的難題接踵而至,他卻束手無策,在深夜裏輾轉反側、痛苦難熬時,當池大為被逼無奈開始學着逢迎周旋、察言觀色後、卻又重新取得了馬廳長的信任,自此評職稱、分房子、漲工資、提處長、副廳長直至廳長,春風得意一路凱歌時??人情百態、時運轉移中的酸甜苦辣讓人覺察到了那隻無形的手在左右着池大為起伏的命運,有一種深入骨髓、道破天機的意味,也有一種令人不忍卒讀的透心的悲涼。

這是一部可以大致分到官場類型裏的小説,卻也讓任何一部官場小説在它面前顯得淺薄不堪。雖然小説中出現了大量的官場爭鬥的情節描寫,但這些情節無意糾纏於操作技巧,卻無一不在揭示權力、金錢與精神力量的博弈、無一不在叩問人性的真實。

作品不再將知識分子置於高高在上的道德神壇之上,而是展現出與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形成鮮明反比的尷尬的生存狀態。面對“生存”這個任何人也不能越過的門檻,如屈原、李白、陶淵明一般以死亡、狂逸和歸隱作為對抗現實的方式早已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每個人都如一顆投入湍急江水中的石子,被無情地衝刷、滌盪,身為其中一員的知識分子又怎能遁於世外?於是小説不再用幾千年來他們苛以自守、頂禮膜拜的道德標準去對人物進行非黑即白的評價:對池大為的妥協和蜕變並沒有做出簡單的批判,就連馬廳長、丁小槐這類充滿爭議的人物,作者也以生存無可抗拒的合理性還原了他們最真實的內心和行為。

小説用細膩的筆觸去刻畫這個近乎於殘酷的現實世界,將知識分子在現實之下的人格煎熬和靈魂拷問一覽無遺地呈現在每個人眼前。當人們扼腕感慨真理與信念的淪喪時,卻也從心底升起一絲對池大為們無奈選擇的理解與同情。“世界變了,道理也換了一種講法。得

到了就是勝利者,而且是最後的勝利者,時間後面並沒有什麼在等待。”作者用這樣冷峻的筆調抽去了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築起的精神信念高塔的最後一塊底磚,信念之塔轟然倒塌。作者給每個人身後都留下了一片心靈的廢墟,也同樣留下了冷靜的思考。

是選擇做一個精神世界裏的強者?還是選擇現實世界裏真實的利益?這不是池大為一個人的難題,而是一個擺在所有知識分子、所有人面前的難題。

李瑞

第五篇:滄浪之水

《滄浪之水》讀後感

利用一個禮拜的閒暇時間仔細地閲讀完了這本書,在看之前就聽老師説它主要是講述現實官場的一部小説。書中第一句話寫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確,在一定的情境下你不能有自己獨立的一套遊戲規則只能跟隨大眾的腳印,這不僅僅是在官場,在整個社會都是如此。事實上書中的主人公池大為也是這個時代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的縮影,他們剛開始也一樣有着滿心的理想抱負,但踏進社會後就會發現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最終只能流連在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社會圈子裏。

池大為是一個涉世未深,胸懷大志但由於現實官場中的黑暗腐朽而無以施展抱負的醫藥學研究生,他有着與許多年輕人一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魄力和奉獻自我,報效國家的壯志豪情,他繼承了他父親樸實善良、正直剛毅的美德和坦然豁達的性格,他幻想着在這個舞台上能夠展現他滿身的抱負,能夠將他的知識服務於社會,但他沒有預料到的是在這個充滿利益的圈子裏是沒有原則,沒有自尊,沒有同情心,也沒有崇賢尚德可言的,有的只是虛偽、冷漠和阿諛奉承。當他一次次因為自己的原則和尊嚴被遭受不公平待遇時,終於看清了事態的炎涼,意識到了在這個社會裏只有虛擬的尊嚴和真實的利益,為了他的家庭能更好地在這個瀰漫着壓力和權益氣息的社會中生存下去,他終究無法像他父親那樣誓死堅守自己的良知,無奈只能妥協,最後到達了那個認為能夠掌控自己和他人命運的位置,但卻發現還是不能隨心所欲地去實現自己的初衷,面臨的反而是更多的一個又一個令他內心糾結的難題,因為在追逐權益的過程中,他已經慢慢淪陷在了那個擁有虛擬的尊嚴和真實的利益的圈子裏。

也許從他在大學裏第一次戀愛就感覺到了社會的一種差異,但他活在自己清澈的滄浪之水中,直到上了崗位他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當被遭到無緣故的降調,同事的嘲諷,申請不到房子,妻子懷孕卻還要趕去上班,兒子被燙別人卻冷眼相待,將進入學卻進不了好的學校??這一系列不公待遇時,才發現自己所謂的原則根本不堪一擊,只能順從社會,別無選擇。

通過池大為的這種經歷,我感受到了在這個充滿權益和虛假的社會圈子裏,你無法選擇改變世界,只能去改變自己。面對人性的真偽,生活中的誘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有不同的生存模式,但無論人生如何沉浮,無論命運怎樣坎坷,都要保持內心的平靜,都應存留人性中最起碼的良知,不要在無奈中選擇迷茫,在迷茫中選擇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