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魯迅的作品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5W

魯迅的作品讀後感(精彩多篇)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一

每每讀起《祝福》,都會感歎祥林嫂命運的悲慘,增添幾分對其的憐憫,同時也有幾許無奈。那樣受盡苦難折磨的人兒,得不到祝福,談不上所謂的幸福。

《祝福》裏的過年是認真的,從送灶神到祝福,禮數週全,祭祀豐盛,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這“年終的大典”作為直接的生存手段,卻給祥林嫂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直接主宰祥林嫂的命運。

春天,孕育着希望,孕育着生機。然而,祥林嫂卻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春天,她失去丈夫;春天,她被賣改嫁;春天,她痛失愛子;春天,她就那樣地走了……

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經衞老婆子介紹,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又被婆婆家搶走,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樸厚實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安穩的日子。然而命途多舛,賀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殘飲恨死去。不久,阿毛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失魄,猶如白痴,可是人們還説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脱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除夕的鞭炮生中,慘死在街頭。

祥林嫂是怎麼死的,窮死?餓死?冷死?祥林嫂被代表政權的魯四老爺趕出魯家大門,成了乞丐。沒錯,她是窮死,餓死,冷死的。一連串的打擊,魯鎮人的輕蔑,柳媽的恐嚇,使祥林嫂精神完全崩潰。當人們帶着喜慶心情祝福之時,在她的精神世界裏,有的只是陰間慘狀,死鬼男人爭奪,閻王爺鋸屍,閻王爺代表神權,她是被嚇死的,被封建統制通過祝福活活殺死的。

五年前,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兩頰還是紅的。五年後,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後來,花白的頭髮已經全白,會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失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是什麼讓一個人變化如此之大?生活上的打擊是必然的,然而精神上的創傷卻是最殘酷的。一個人,沒了生的慾望,活着還有多大意義。於祥林嫂而言,生的悲哀,死的恐懼,已讓她無所適從。

祥林嫂只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有更多如祥林嫂般的勞動婦女深受封建禮教的摧殘,她們沒有幸福可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和祥林嫂相比,我們是幸福的。那麼,我們就要珍惜我們現有的幸福,不要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如若我們遭遇到什麼不幸的事,依然會有人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沒有生活上悲哀的困擾,我們更應去追求生命的意義,讓這段歷程長滿人生之花。祝福,為自己祈禱;祝福,也為他人送去。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二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他常常會忘記戴領結,冬天也只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在我看來,藤野先生對工作的極其認真,是絕對不會被讀者所忽略的。藤野先生把魯迅的講義都用紅筆修改過了,就連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通過藤野先生的穿着和藤野先生對工作的負責做比較,寫出了藤野先生高貴的品質,也體現了魯迅對他的景仰。藤野先生對中國的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是讓我覺得很景仰的。再把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生的蔑視拿來對比,就更加體現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他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

還有令我難忘的就是“阿長”。在“阿長”的身上保留了很多迂腐的習俗,比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還有點喜歡告狀。這讓魯迅對“阿長”有些不滿。再加上“阿長”還踩死了魯迅喜愛的隱鼠。因此,魯迅對“阿長”懷恨在心。魯迅在這裏的描寫,讓我的腦子裏勾勒出的是一個守舊的婦女形象。但是,“阿長”也有讓我感動的地方,“阿長”知道魯迅喜歡《山海經》,就跑了許多路,幫魯迅買來了《山海經》。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還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懇切的希望阿長能夠安息。

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親的病》中出場。在父親臨終前,她讓魯迅叫父親,結果讓父親“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彷彿有一些痛苦。”後來父親死了,這讓魯迅覺得是他對於父親最大的錯處。衍太太慫恿孩子們吃冰,還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衍太太對自己孩子也是十分苛刻的。自己的孩子頑皮弄髒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就會打罵他們。在我看來,衍太太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喜歡使壞的婦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課文裏學過的,但再次細讀這篇文章,就會感受到從字裏行間所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這篇文章能讓我讀出魯迅心底那份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的嚮往。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舊抵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

現在,我或許是真的能夠理解,為什麼魯迅的文章能夠成為名著,魯迅為什麼會被稱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正是因為他能用很抽象的思想寫出具有哲學性的文章。他能用他他獨特的思維方式,諷刺當時舊社會的一些“醜人鬼臉”。魯迅嘔心瀝血,有時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險去寫下充滿憤怒的言辭。

向目的地進發作文 篇三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

不錯的,每個人的人生猶如行進的列車,只有一個終點站。但請別忘了,我們可以有無數箇中站,在每一處,我們都可以歇息一下,在每一處,我們都可以買到特色農產品,欣賞其獨一無二的風景。

就説我吧,三年前,我揹着書包,第一次踏進中學校門,目的只有一個——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中。如果這三年裏,我只是一味的讀書讀書讀書,上課上課上課。我敢保證,不出一年,我一定傻了。但三年後,我依然坐在這兒悠哉悠哉的寫着作文——我還沒傻呀。這全部都是因為有你們,親愛的同學。

我們互相搶菜,一起逛街,當我要摔倒時,你總會一把拉住我,然後帶有責備的盯我一眼,並總附上一句:“下次再不小心,你就等着摔吧!”然而,三年來,我真正摔的有幾次

這就是我在想目的地進發是的意外收穫———友誼。正因為有了它,我的一生才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坐列車的旅程,我們不斷車,為的是到達目的地。可想過沒有,如果我們只是坐在位子上,像塊木頭,我們的旅程將會無聊透頂。相反的,只要我們主動與周圍的人講話聊天,到了一定時候你會發現—你認識了整個世界!

所以哦,向目的地進發是必須必,一定一的。然而,千萬不要忘記欣賞沿路的風景哦。猶如一顆樹,向目的地進發是它的主幹,是生長的方向,生存的基礎。沿途的收穫,親情、友誼以及競爭的感覺等,則像樹的枝杈。主幹要強壯,枝杈也要豐滿,健壯。才可以使整棵樹,蓬勃,有活力的生長!

讓我們一起向目的地進發吧,一路高歌,一路歡唱,盡情享受一路的美好。向目的地進發,不僅結果重要,過程也很有分量,這,才是向目的地進發的真正意義!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四

今天老師留的作業不多,英語……在學校能寫完的,數學……在學校也能寫完。就剩語文作業了,有一項作業是天天都得寫的,那就是日記。 寫日記可發愁啊,天天不知道寫什麼,今天我知道一個祕密,看課外書,寫讀後感。我讀了一本《魯迅》這本書。讀完之後,我就寫了讀後感!

魯迅到了晚年,對於時間抓得更緊。不管鬥爭多麼緊張,環境多麼惡劣,身體多麼不好,他仍是如飢似渴地學習,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時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麼事;病稍好一些,就動手做起來。他逝世前不久,體温很高,體重減輕到不足八十八斤,可他任然不停地有筆做武器,同敵人戰鬥。他在逝世的前三天,還給別人翻譯的蘇聯小説集寫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還寫了日記。

魯迅一直戰鬥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從沒浪費過時間。 看完這篇文章,我感悟到:我們要向魯迅那樣,從不浪費時間。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五

也不能説:魯迅是偉大的,然而談者太眾的,以至失了新鮮感;又不能説:我這篇是不同的,我是想要説些不一樣的。所以,確乎是個困難的話題。然而,一本《吶喊》,薄而沉重,中國的學生們,無論如何算是讀了大半的,年來歲去,誰人讀起開篇自序裏的字句能不唏噓自歎的?有多少人到中年,累了歇了,坐椅子上一聲歎息,連吐落的第一口氣裏都有着疲憊的痕跡,於是他們能夠想到的,有時候惟有魯迅。一個民族文化的着落點,有失便就有重構,倘若説舊文化隳於五四,則新文化的構建,有一大部分乃可以説是從《吶喊》而起,這之間,有着總體與個人差異的説法,所公認的,是魯迅作為旗手,舉的標誌物明白而輝煌。

在自序中,魯迅寫道:“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户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這是作者最初的困惑和最審慎的態度,得來的回答不夠令人滿意,卻現實功利且無可奈何。

一個問題浮現:究竟是誰人的吶喊聲?——關於吶喊者,關於吶喊本身。困惑首先在於魯迅的身份定位:知識分子否?還是作家?抑或學界同聲呼喚的啟蒙者?最切實際、最大的可能是三者兼具。我們意願讀懂《吶喊》,嚮往理解作者,因而這是困境,也是高潮。

竹內好眼中的魯迅,是個孤獨的知識分子,之所以説“作為啟蒙者的魯迅和近似於兒童的、相信純粹的文學的魯迅這種二律背反同時存在的矛盾同一”,恐怕也是由於看出了魯迅形象註定無法單一的歷史文化定位。

郜元寶有言,“在現代中國,純粹觀念形態的思想很難生根,能在現代中國生根的思想必須像魯迅的文學那樣,帶有個體生命的氣息的,就是説,必須具有文學的形態。文學之外無思想”——能不能這樣説呢?正是由於魯迅身上既承傳了古士大夫們的風騷之骨,又顯露出新的社會階層敏鋭的洞察和感悟力,且兼具之前所未有的時代啟蒙者的特殊方法論意義,其難得的完整性和客觀性決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的。

首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建國前大部分的知識分子歸類於資產階級,然而作家不是,甚而有眾多作家誓言與知識分子的固有身份定位決裂,如沈從文所宣稱的那樣。我們會發現,一旦歷史政治形勢與時代命運非正常的密切起來,此一現象便絕不單一。這種令人尷尬的情形似乎反映出特定歷史階段作家層與知識分子階層的剝離,縱然作為時代豐富性的標誌之一,但卻造就了同時代文學最大的暗傷:鬥爭無所不在,且都侷限於當下和表層,無法深化作品主題,亦不能超脱自身於時代之外。

就知識分子、作家以及啟蒙者三個身份所涉及的範圍來説,知識分子最具私人性;作家由於其作品的公眾性,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大眾和普世原則;而啟蒙者這一身份,則反映出整個時代乃至超越時代的需要和寬泛,正如T.S.艾略特在其《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指出的,任何一個詩人或作家必然與其整個民族的歷史發生某種聯繫,他們一面創出新的歷史份額,一面將自己添加進歷史,成為整體的一環——這是作為詩人或作家的必然和超然。

作為啟蒙者的作家或者説知識分子,他本身可能並不能非常清楚的反映出這一點,但他的身上定然有着集結整個時代最典型、最清晰且最能與歷史相協調的樣貌特質。而之於近現代的中國無可置辯的是,能夠超越時代,將進步的作家身份與知識分子的傳統近乎完美的結合,並創造性的賦予其難能的啟蒙者角色定位的,現代作家中,只有魯迅一人。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六

讀完了魯迅先生幾十年前寫的小説《孔乙己》,我不禁生出了許多感想。它使我想到了我自我,使我認真思索了“生活”這件事。

文章經過個性化的語言描述,看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反映出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而經過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又表現了他心地善良。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憐的。原因在於他沒有正確地認識自我。在這種窮困潦倒的狀態下,他自我放任,只能退回到心靈深處的自我安慰中去,釋放心靈深處的壓力。當然他將一事無成,最終在貧困中死去。所以,即使他再怎樣樣自命不凡,也禁不住社會現實的打擊,和自我早已註定的命運。

小説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小説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場杯具,他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經歷,他受着科舉制度的殘害,可是,在那時候,這卻是人們想要得到榮華富貴的必經之路。孔乙己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困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僅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對他的不求上進,麻木迂腐大肆批判,同時對他身心所遭受的摧殘又略帶同情。事與願違,等待孔乙己是一生的悲慘遭遇,在人們心目中他沒有地位,是個可有可無、可笑可憐的剩餘人。

他的路不知從哪裏開始,但卻明白在哪裏結束:一段歲月的冷漠,一箇舊制度的腐朽,一個時代的沒落。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七

“至於這五年以來本站學的成績,因為時間過近,我們不便一一的下評判。……但成績最大的卻是一名託名魯迅的。”胡適先生曾這樣説道。或雲:魯迅先生的作品是用刀一個字一個字地刻在木上的。或雲:讀魯迅先生的文章給人一種很遙遠,虛無縹緲的感覺。吾雲:讀魯迅的小説,你走進了,它就離你很近,你走遠了,它就離你很遠。

在《魯迅小説全編》裏,我到過很多地方,到過“故鄉”,到過“魯鎮”,到過“京城”,到過……。把這些個地方發生的事穿在一起,像是天然珍珠項鍊。現在,我就讓它們大珠小珠落玉盤。

在這些作品裏,我最先讀的就是《兔和貓》,兔子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動物,當我看到那小白兔遭黑貓毒手時,心裏也是一陣擔心,一陣怨恨黑貓,當我看到白兔的智慧,小白兔們都安然無恙時,我又一陣狂喜,一陣欣慰。小説簡單的情節並未讓文章失色,反而在大家羣呼:打倒可惡黑貓,為白兔報仇時,我看到了人世間最基本的愛與同情,我想那是當時的社會所缺少的珍寶吧。從這些可愛的文字背後,我同樣看到了那個站在孩子們中間,以温暖,柔和的眼光觀察小兔子,小小兔子,還有那些純真的孩子的魯迅。一觸及這些幼小,魯迅似乎很難將他手上的“刀”拿起來,他的筆端就會流瀉出無盡的柔情和暖意。這是少有那個不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魯迅將“生命之愛”注入人們的心中,告訴人們他“弱本位”的態度。我突然感覺魯迅離我好近。

魯迅的作品大都離不開“諷刺”二字。例如,在“**”中,九斤老太反覆唸叨那句“一代不如一代”,無不勾勒出落後、保守、怨天尤人的農村年老婦女形象,更道出當時持有這種無知、消極思想的一羣人的可笑。還有七斤夫婦,趙七爺因為一條辮子的有無,幾家歡喜幾家愁,盡顯小人物的悲涼。在1917年張勛復辟事件的背景下,辛亥革命被阻。通過“**”一文,魯迅先生想告訴當時的人:社會意識變革的單純的政權更替,並不能給中國帶來真正的進步。此後最重要的是改造國民性,否則就算成為了共和政體又怎樣呢。在辮子**中,旁觀者的漠不關心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主人公被“皇帝坐龍庭,自己沒辮子”一事心裏備受折磨,到後來,皇帝不坐龍庭,不留髮也可留頭的如釋重負,一針見血地披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

還有魯迅模仿許欽文的《理想的伴侶》而書下的《幸福的家庭》中更是借主人公明明身處在拮据的。家庭卻為謀生計賺稿費,憑空“捏造出一個住房寬敞,不愁衣食,處處現紳士風度的美好的家庭。魯迅用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用滿地找不出幸福家庭所在的位置,只能用a地表示的無奈,讓人們在笑中不免帶着淚。

我覺得在閲讀這些個小説中,魯迅先生的思想離我越來越近,如果你來見識一下這本書的廬山正面目,相信你對當時的社會,亦或是魯迅都會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正如我所説的:讀魯迅的小説,一旦你走進了,它的一切就會離你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