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莊子齊物論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6W

莊子齊物論讀後感

莊子齊物論讀後感篇1

莊子看來,矛盾雙方的對立沒有絕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矛盾雙方的對立是極其不穩定的,之所以有“是”與“非”是因為“成乎心而有是非”所以論是論非,都受自己偏見形成的標準所左右,就如“毛嬙麗姬,人之所美者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絕驟”人所喜看的美女卻是魚、鳥、麋鹿所要極力避開的人,是非標準很有侷限性的,也極易被顛覆的。

所以莊子是更強調矛盾的統一性同一性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一事物的的分割,就意味着另一事物的組成,一事物的組成就意味着另一事物的毀滅。“狙公賦茅,曰:“朝三暮四”眾狙怒,曰:“然則朝四暮三”,眾狙皆悦。是早上喂三顆晚上喂四顆還是早上喂四顆晚上喂三顆,對於猴子來説雖有喜與惡的對立,但實質都是一樣的,都是七顆板栗。

莊子喜歡的是一種混沌的,混同是非、任意自然的狀態,他説認知的境界分為以下幾等,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加矣”宇宙開始時不曾有任何東西存在,這是最高等的認知;“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認為有物的存在但未去分辨彼此人我的界限,這是次一等的認知;“是非之彰也,道之所虧也”有了是非觀這是再次一等的認知;“愛之所成”偏好形成這是再再次一等的認知。

世人都説莊子的思想太否定矛盾的對立性了,有其侷限性。但看莊子的背景,生於七雄爭霸、各派學説百家爭鳴的戰國的,他應該討厭爭辯討厭戰爭的,這樣想時是否能對其侷限性有更多的理解?對崇尚不分彼此人我的、“曉夢迷蝴蝶”的莊子的境界有更多的理解?

當一個人太過於執着於對錯,讓別人都認為他對其實他也是錯了,當一個人太執着於是非而爭辯時,辯贏了也就輸了。當一個家長滿眼看到都是小孩的學習小孩的成績好壞時,會完全忘記教養一個孩子的真正目的。當一個家庭的夫妻二人太明確彼此的界限,小到家務工作分工,大到所謂的“你家”、“我家”,“你掙多少”,“我賺多少”的時候,家的裂縫已然在滋長了。

猶太人的塔木德里有經典的“你的我的”論述,“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很愚蠢,“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除了自私霸道也還有愚蠢,“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也太過於寂寞。人事,可以有、也需要有一定的界限,邊界劃分得太明就真是畫地為牢,成為束縛限制而沒有了境界與胸懷。“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當西方世界的特朗普在叫囂美國優先貿易保護主義時,而我們中國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我真為我們的文化感到驕傲。

莊子齊物論讀後感篇2

《莊子·齊物論》中説:

“予惡乎知説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牀,食芻豢,而後悔其泣也。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弔詭。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生與死,是人的一生中開始與結束的兩極。一般來説,人們是樂生惡死。我也一直認為,這是人之常情,理所應當的事。但讀了《莊子》上述文字卻使我有了新的感悟。按莊子説的意思,死後去的那個世界不一定就不好。這就如同做夢一樣,好夢不一定是好預兆,而壞夢也不一定就是壞預兆(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莊子認為,對於未知的事沒有必要憂傷。他給我們講了麗姬的故事:她開始被晉國掠去,因而哭泣(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後來成為王妃,享盡榮華富貴(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牀,食芻豢),就為曾經哭泣而後悔(而後悔其泣也)。莊子藉此告誡我們:有可能到了那個世界後,我們會像她一樣,後悔當初哭泣。而且還有可能後悔死而投生(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生與死所在的兩個世界到底哪個更好些,恐怕無人説得清。

嬰兒出生時,都是哭來到人世間的。有人説,一落生就啼哭,是説嬰兒知道苦難的人生開始了。此話雖不科學(科學的説法是:環境驟然變化的生理反應),但確有一定道理。確實,極少有人在一生中,步步坦途,事事皆順,處處有聖人幫扶。絕大多數人的一生,是為生存奔波勞碌的一生。有過不完的坎兒,着不完的急,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與嬰兒本人相對應,人們大都以歡笑來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既然人生多苦難,旁人為何還笑,是笑又多了一個陪着自己受罪的人?好像沒多大道理。

死後要去的那個世界,外國人稱之為“天堂”,佛法稱為“極樂世界”,按説是應不錯的。但一個人故去時,本人哭者有之,平靜者也有之,笑者恐怕極少。旁人大都是要哭的,也可不哭,但絕不能笑,笑則一定招罵。

由此説來,以往我們認為正常的表現好像沒什麼道理。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生,就讓我們快快樂樂地生(生活)。死,也快快樂樂地去迎接死。還是那話,快樂每一天!每天快樂,一生快樂。

莊子齊物論讀後感篇3

——萬事萬物終有“道”,順其自然可尋“道”.

什麼叫做“道”?文學上對它這樣拆解解釋:道(中國漢字),dao,從辵(辶chuò)從首,首亦聲。“首”指“頭”。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辵”與“首”聯合起來表示“從頭開始行走”;引申也可以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引領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道,頭行走也,也就是意識帶領身體(的走向),是萬物萬法之源,是創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

而在《齊物論》中,莊子這樣説到:“已而不在其然,謂之道。”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説:順着自然的路徑行走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這就叫做“道”。第一次在這篇文中聽到關於“道”的闡釋,自身卻是一頭霧水,帶着疑問繼續往下看,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生活在自然之中,沒有必要去追求每一個事物的所以然,因為它們都是互通的,正如這句話所説:“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也就是説,萬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毀。所以一切事物從通體來看就沒有完成和毀壞的區別,都復歸於一個整體。

我們在當前這個世界,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的世界,生活在其中,就避免不了弱肉強食的激戰。所以就常常有人這麼想:一間小屋,一張牀,一個意中人,一塊地,我就可以逍遙自在。但是,生活是不允許的。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很多青年人甚至中年人都還在為生活而奮鬥拼搏。當你是一個小孩子,你在憂傷:為什麼我要去上學?當你是一個青年人:你在憂傷:生活為什麼這麼艱難?當你是一箇中年人,你仍在憂傷:為什麼家庭生活這麼難以經營?而當你是一個老年人,你開始釋懷:生活就是這樣,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血雨腥風,但它就是生活,讓你一直探索,直到你停止生活。我們活在疑問之中,期望每一次的疑問都可以得到合適的解答。但是,你真的想要答案嗎?你想知道你的幼年、青年、中年時的所有憂傷問題的答案嗎?我認為是你不需要知道的。因為我們沒有必要耗費心神去求得事物的本來,因為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狀和特徵。所以我們不需要知道這個社會所謂的“是”與“非”,我們只需要“兩行”(物與我各得其所,自行發展)。正如當你老了,你就會變得通情達理一樣,開始明白生活和享受生活。

在中學階段,我們接受了很多的老莊文學知識傳達,但更多的是孔子的`學説傳達。我們曾經摺服於陶淵明的“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希冀未來的生活就是如此的無憂無慮。後來,我們遇到老莊,開始思考“莊周夢蝶”中,到底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莊周呢?我們被“無為”的思想吸引了。直到孔子的學説開始滲透你的思想,你開始疑惑:老莊的思想,這個時代接受得了嗎?這個時代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嗎?對此,我只想引用莊子的一句話: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餚殳亂,吾惡能知其辯(依我看來,仁義的論點,是非的途徑,紛雜錯亂,我怎麼能知曉它們之間的分別呢?)!無論信不信奉老莊,或者只是感一點興趣,都不要去和他人爭辯。因為,這個社會是動態地發展的,而且它是一個大熔爐,我們對於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不全面的,總有自己看不見的一面,沒有必要去説服和你觀點不一致的人,更不要試圖拉幫結夥地去和他人爭辯,只要你順應社會的發展就好了,萬事萬物終有“道”。

聽了上述的作者感悟,你可能會想:這個作者,不會是老莊的説客吧?為什麼一直傳達着不要作為的思想,難不成我們就什麼都不要管嗎,任憑生活將我們踩在腳下嗎?我想説,不是的。我沒有讓大家“無為”,只是認為我們要用明鏡似的心去追尋事物,不要急功近利。

這個時代沒有錯,這個生活節奏也沒有錯,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怪罪給社會。我們是社會的一部分,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希望自己在這個社會有自己的大作為。只是在追尋的時候,不要在意別人的是非標準,不要被一些所謂的體制侷限住,希望大家保持一種明靜的心境,對自己可以做一個深入的審查,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喊,秉持着赤子之心去求得真知。到那時,你的順其自然也就讓你找到了你自己的“道”,認識了真正的“道”。

問道自心,八月一日,早睡,晚安

莊子齊物論讀後感篇4

王夫之有語曰:“得志於時而謀天下,則好管、商;失志於時而謀其身,則好莊、列。”可見儒家入世之説與道家出世之學對後世影響之深遠。二者幾乎概括了社會人生的全部際遇與境界而平分秋色。儒學之舉足輕重不必綴述,相對而言,莊子哲學向來被視為失意者的良方,對更多的人可能較為陌生。初讀之時,“莊生夢蝶”、“道法自然”也並不顯得那麼艱深,但再讀之時便會發現,在那行雲流水般的文辭之後,隱含了太多的玄妙,非用心探求不可得。本文試從其中《齊物論》一篇的部分內容入手,淺談一二感想。

歷來對《齊物論》的看法可謂眾説紛紜,在此僅選取其中個別角度觀之。

首先,莊子提出“我”與“成心”乃人世紛擾之源。在他生活的時代,諸侯混戰、百家爭鳴,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人民生活朝不保夕,這讓莊子十分苦惱而專注於尋求解脱之道,其悲天憫人之心可見一斑。與當時眾家關注社會政治相異,他更關心個體的生命與幸福。正因為從小處着眼,他發現了“我”這一存在。依照相對論的觀點,萬物相對相生,互為彼此。每一個“我”在己方是此,在別方則為彼。但是人們往往只見其一,“自彼則不見”,即總是從“我”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卻不知應當站在對立面來思考。由於過多地強調“我”的存在,便產生了各自的“成心”,對外物都存有偏見,時而以私心忖度他人,時而將外物主觀化;妄斷他人則會導致意見不合而無法相互理解,妄斷外物則會讓主觀映像掩蓋現實而難以得到正確的認識。於是由彼此之分產生是非之爭。而人們又往往固執己見,妄圖用辯論來證明自己正確而別人錯誤。這在當時很可能是諷刺百家爭鳴卻置萬民於水深火熱的不合理現象;也可能只是嘲笑世人執着於小是小非卻不見大道的淺薄。

對照今天的現實,我們仍能發現莊子這些思想的許多值得借鑑之處。過分強調自我的立場的確容易導致盲目。與人相處,若總以自我為中心而缺少為他人考慮,就容易陷入自私乃至極端的狹隘,會“鑽牛角尖”。這樣就無法依照理智的原則待人處事。如果雙方都妄圖以一己標準衡量他人,很多時候只會造成無意義的矛盾。此時需要的是設身處地,轉換到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問題就有可能迎刃而解。看待事物,若只以內心價值觀為準則,無疑也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困擾。個體的主觀標準當然有合情合理之處,但不可能總是合乎大千世界變幻莫測的情勢,正如拿一小尺卻想丈量大地,後果可想而知。此時應當做的是努力適應環境而調整自我,達到物我的平衡。要克服對人對物的“成心”,就要開闊心胸,學習理解他人,學會包容外物。只有超脱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更好地完善個體人格,追求生命的幸福。然而“我”的意識彷彿與生俱來,如何才能擺脱這一侷限?

莊子接下來闡述了他認為理想的解決途徑:“喪我”而達“天籟”之境。天籟是“道”的一種表現,而“道”是解題的方法和目的所在。莊子認為萬物初生於道本是渾然一體的,即“道通為一”,是由於人的“成心”將事物割裂、對立起來。必須回到“道”的高度,使之“復通為一”。在這裏,物與我“生”與“歸”的地方都是“道”,它是起點亦是終點。這種“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的存在,寄寓了莊子的全部希望。那麼從迷失“道”到復歸的過程中又該如何做呢?莊子認為“莫若以明”,就是讓達到指引個體超脱煩惱:全面看待問題就可以突破“成心”的束縛;以“道”為立場,則所見既無彼此亦無是非;只有跳出侷限,方知前之所知實為不知……就是具體的方法。

道的立場,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遙不可及,但也不妨作為一種信仰。我們也許很難真正達到形而上的高度來看問題,但至少可以學習那種超拔的態度。也許換個角度,我們可以將道與自身的高低差異轉化為大小、前後的不同來理解。從時代特點來説,我們應當具備世界乃至宇宙眼光,即使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必將自己圍困於小小一點——將問題放到一個更大的環境中加以考慮,情況就可能有很大轉變。比如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睜開眼睛看看世界——個人是如此渺小,幸與不幸就如命運之神手中的色子一般反覆無常。而太陽照常升起,實在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同樣地,當時間不同,感受也會改變。曾經在悲喜在回首之時總已沉澱為寧靜的記憶,一切彷彿都帶了甜味的温暖,又似乎都浸染了酸澀的淒涼。時間始終在流逝,人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

最後,辯證地來看莊子的這些思想。首先他的探索精神與人道主義值得肯定。此外,他極具代表性的超然和逍遙也別有特色。

然而也應當看到其思想中的缺陷。最主要是為追求精神解脱而陷入唯心主義的宿命論,採取過於消極的態度對待問題,導致許多嚴重的弊病,如否認區分是非的重要以及知識本身的必要性。這種不求明白、寧可“忘言”的心態,對社會和個人的發展無疑都是有害的。個人認為像莊子所説的“成心”所造成的片面性問題,也可尋求其他解決之法,比如儒家倡導的仁愛,“推己及人”,未必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味強調超脱顯得太過不實。當然,結合當時特殊的亂世時代背景來理解,莊子的思想境界已經十分可貴。而後人的解讀難免都是帶了各自的“成心”的,正如我們今天或多或少會懷着“有用”的目的去看前人的思想。這是一種無奈。但仍然希望在這個嚴重物化的年代能有更多的人學習並運用莊子的逍遙,至少為自己創造一份心靈的逸樂與安寧。

莊子齊物論讀後感篇5

周莊是一隻針尖上的蝴蝶,他有與世抗爭的尖鋭,也有“舉世混濁,惟我獨清”桀驁純淨。你説他在憩息,你説他在逃避,不,他其實在思考,他的雙足站立在針尖之上,正小心翼翼的展開雙翅。

我不敢定論他是否在某些方面比秦初諸子更有造詣,但我卻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一抹清越不拘,像是他説他懂得魚的快樂,不然,他懂得的其實是自由之樂。

自由本是不存在的,自由意識以及所謂的靈魂不過是人自身的慰藉之詞,像是遠古時代“天圓地方”這類陰陽學説的出現,只能證明人總是需要信仰的。莊周也深知這一點,但更多的時候他選擇緘口不言。西方著名哲學家笛卡爾也有闡述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人是通過意識來感知世界,世界萬物都是間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實的,也有可能是虛假的。換句話説,意識是人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器官就是大腦。意識,就像一個信息系統的主程序,它能接受肢體或器官的感覺信息,並進行處理。主程序,就是意識,也就是靈魂。接受感覺信息,就是感覺;對感覺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就是思維。也就是説本質上不存在靈魂,也不存在自由意識,都是人體內外部作用的必然結果。

但若是莊周早已看得如此清明,為何他還要如此樂觀地去追求自由的本質呢?或許正是因為他看得過分清明,他也才可以持着一種“有待”的悲觀態度去追求一種“無待”的人生。即便在他最具自由精神的《逍遙遊》中也不難看出莊子認為生的痛苦卑微,但極具浪漫主義精神的他並不為此沉淪,他是逆流的游魚,立志要在感性的生活中超越悲劇的人生,把握自身的本真,追求着自由的理想境界。

莊子是這麼説的,自然也是這麼做的。楚威王派遣兩位大夫問他願不願意接管境內的國事,他卻持杆不顧,望着清澈的濮水説,“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兩位大夫的身上似乎還遺留了些正常人的心智,便答“寧生而曳尾塗中。”“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莊子曰。

莊子素而不俗,他清潔篤定,摒棄了榮華富貴,一心想像一個山野間的凡夫俗子一般,與禽鳥為樂,思考人生。因此,他比其他文人更為貧窮,甚時以編草鞋為生,也是因為貧窮,使他更為珍惜生活中每一個美麗而卑微的細節,使他悟出了生命的短暫脆弱,卻又是無限延伸般的偉岸。

在看《齊物論》時我又不覺要發問:生命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活着呢?這個問題從每個人的角度來看也許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要從人體形式上來看待的話,我們很可能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

前面有説到,所謂人的意識和思維不過是大腦提供給人的感覺,而我們的感覺,卻大部分來自於我們的各個器官及肢體,矛盾的是,你的視覺認為水、玻璃、空氣等是不存在的,但你的觸覺卻會傳達給你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根據逆向思維,我們是否可以認為我們所認為存在的東西其實並不存在呢?比如海市蜃樓,幻聽、幻覺,還有醫學證明的幻肢痛,是否都可以證明人其實並不存在?而生命不過是幻覺呢?

莊子在他的《齊物論》中寫到“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

其實人生如夢,現實與夢境不過代表了真實與虛假兩種境界,如果某一天你的夢境可以帶給你比現實更真實的觸感時,你便可認定夢境便是現實,但現實並非如此,現實中你需要食物,你需要攝取營養,因此你得以生存,而夢境卻不會讓你的為傳達給你諸如此類的信息。只是人生不過一場大夢,當你可以切實的感知到這一切時,夢境與現實其實早已模糊了界限。

至於人為什麼而活,或許《齊物論》中“莊周夢蝶”這個典故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示。無論是人或是蝴蝶,都不過是生命的一種體現形式,根據守恆定律,生命中的某些力量是不會消失的。在莊周看來,他們不過都是一種現象,是道運動中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持久存在的一種物質,我們在生命的各站停靠中選擇或被選擇了一種身體形態,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拓寬我們生命的厚度,讓她綻放出最大的光彩。

只是身體的形式不存在高低貴賤,那麼是否有幸與不幸之分?

在清人張潮的《幽夢影》中評價“莊周夢蝶”道,“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的確,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無需紛擾,輕舒的羽翼是他所向往的自由;但若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那是否不幸,應該由蝴蝶説了算。

無論如何,莊周用一個個並不輕省卻浪漫唯美的意象點開了生與死的沉重主題,生是否死的對立面,我還無從而知。我只能用我幼稚的筆觸和心智闡述我對《齊物論》的'點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