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9W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精品多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一

情之一字,是人活着所需要,不管是友情、親情還是愛情,我們或多或少會擁有其中一種,即使是窮兇極惡的人,我想他們初始也是擁有親情的。《穆斯林的葬禮》便是圍繞“情”展開敍述了兩代人的故事,其中情感最為濃厚的無疑是兩代人的愛情和書中人物對玉的痴情,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在最艱難的時候,促使人活下去的往往不是水,不是食物,也不是藥物,而是心中的一片真情,一線希望,當這些全部歸於毀滅,人就沒有活着的動力和勇氣了。

這句話可以映照書中多個人物的死亡:

樑亦清,因疲勞過度在水凳兒前倒下,並不慎損壞了即將完工的“鄭和下西洋”玉件,最終遺憾而亡——對樑亦清來説,玉,是他所熱愛的一份事業,也是養家餬口的根本,當三年的血汗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對他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玉件的損壞不僅讓他的愛玉之心受到衝擊,也讓他難以和親人交代。

他的徒弟韓子奇同樣如此,正值壯年時候,因為女兒新月的去世損耗了他的心理,整個人頹廢下去了;晚年時期私藏、珍愛一生的玉件被強行拿走更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自此失去活着的動力和勇氣,離開人世。

韓子奇的女兒韓新月也是得知自己的親生母親的消息,失去了那份堅持的感情,最終遺憾離世。

講到韓新月,我不得不提到她和她的老師楚雁潮。他們兩個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逐漸走進,後來在新月卧病在牀時,楚雁潮才表明自己對新月的感情:

請讓我叫你相信,

我只盼一件事——

給你獻上我的心靈,

和這心靈中藴藏的全部感情!

這首詩出自馬爾·馬克思,是他贈給燕妮的一首情詩。這份和楚雁潮的愛情使得新月在後續治療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復生出新的活力,她希望自己能夠治療好復學,從事自己所熱愛的翻譯事業,希望能和楚雁潮繼續在一起。然而也是這份感情在面對疾病不可治癒的情況面前,讓新月生出放棄的念頭,兼之獲悉自己的母親另有其人之時,這份生的活力抵不過情感上的衝擊,最終衰敗。閲讀過程中一直縈繞在我心中的疑惑隨着新月病情的突發得到解答——難怪作為一位母親會如此不關心自己的女兒,不希望女兒上大學,只關注女兒的夥伴(希望她成為兒媳),甚至不顧女兒的病情,執意斷絕女兒的愛情。

楚雁潮曾説過,“愛情,是一種信仰,他貯存在人最珍貴、最真誠的地方——貯存在心裏,他和生命同在,和靈魂同在。”他和新月的戀愛是初戀,是跨民族的,是隔生死的,他對新月的愛是熾烈的,新月的離去帶走了一部分的他。直到多年後,仍可見楚雁潮佇立在新月的墓前,拉響那首新月生前最喜愛的“梁祝”。

愛情的模樣,對未接觸過它的人來説,是各異的,或是充滿喜悦的彩色,或是瀰漫悲傷的灰色,或是期待嚮往,或是拒絕遠離。不論怎樣,總是要嘗過後方才知曉,然於我來説,印象更深的或許不是愛情本身,而是“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最後,記書中提到的英國布萊克的一首詩:

愛情常會對錯誤視而不見,

永遠只以幸福和歡樂為念,

它任意飛翔,無法無天,

打破一切思想上的鎖鏈。

欺騙永遠只能祕藏在心間,

守法,守禮,道貌岸然,

它除開利益,什麼也看不見,

永遠為思想鑄下鐵監。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痴情人皆有歸處!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二

終於讀完了浩浩湯湯七百頁的《穆斯林的葬禮》,想到這本書的一串花冠“新中國70年70篇長篇小説典藏”“茅盾文學獎”,想到讀者們“潸然淚下”“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的閲讀體驗,我不禁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太鐵石心腸了嗎,還是被各類媒介刺激的見怪不怪了……為什麼我絲毫感動都沒有呢?在豆瓣上瀏覽了一些評價後,我發現無甚好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特例,就勉強用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來形容我閲讀後的綜合體會吧。

按照書中的前言,《穆斯林的葬禮》這五十萬字向我們講述的是“三代穆斯林人在數十年的風雨變遷中的命運浮沉和愛情悲劇”,全書是由兩條平行時間線構成的,我不太準確地概括為建國前的風雨飄搖和建國後的愛恨情仇。本書中,穆斯林獨特的生活習俗和玉文化貫穿始終,與此同時個人命運在社會變遷中的無力,也令人唏噓。然而,在讀本書前兩章的時候,民族、玉文化、社會滄桑感這些我就已經體會到了,本以為接下來會講一個《大宅門》一樣的家族興衰,卻沒想到之後的故事帶我走進了高配版瓊瑤小説的世界。

首先我們來看看情節,前半部分“奇珍宅”的琢玉發展史,還是比較吸引我的(如果收尾倒置,先來瑪麗蘇情節我應該會直接放棄),但稍稍感到故事講得有些拖沓,雕琢痕跡有些重,比如楚源朝和女主韓新月從見第一面起,我就覺得他們後面肯定會搞師生戀。看了一半的時候覺得情節進展太慢了,忍不住翻了後面的劇情簡介,對韓子奇和小姨子樑冰玉搞到一起並有了女兒韓新月的後續驚奇不已,鼓足信心往下看,結果直到兩個人搞到一起,直到樑冰玉對姐夫説“奇哥哥,抱抱我,吻吻我。”我才突然意識到:這?這就在一起了?2的n次方個問號在我的大腦中盤旋。

我努力想理解這兩個人的戀情,努力把戰爭和感情對人的雙重摧殘,努力把《穆斯林的葬禮》的巨大光環在心中翻轉,告訴自己不理解可能是思想深度不夠……可我徹底被劇情打敗,是在兩人回國後,三觀倒置的樑冰玉對自己的親姐姐也是嫂子樑君碧,不卑不亢的態度。“我和子奇之間就是愛情,我回來的理所當然,什麼你做大我做小你是妻我是妾,我不同意,我就要和子奇在一起……”原諒我真的無法理解,你本來就做錯了好嗎?如果説戰爭的打擊讓你們兩人相互依偎相互取暖,回到北京姐姐面前,樑冰玉你應該清醒了吧,有愛不假,倫理道德在愛面前就如此輕賤嗎?再者説因為思念回到故土,你就沒有想想到底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姐姐,如何處理自己闖下的禍嗎?帶着理直氣壯回來,卻在當天晚上與兩歲的女兒(新月)不辭而別,我非常好奇樑冰玉是如何考上燕京大學和牛津的。引用韓太太,也就是冰玉姐姐的話“你也不臊得慌”。

我們姑且將情節上的漏洞總結為,作者處理失當,在沒必要的愛上着力過多,在情節轉折處卻輕輕帶過(這種小三上位上得還理所當然,我當時看地真想撕書),對於穿越版的江南皮革廠故事我們也不再過多評價,下面我們來看看人物。相比於善良、美麗、優雅、上進、無私的女主韓冰玉,以及她高學歷、高情商、高顏值、“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楚老師,天天喊着害怕愛卻因為“愛”和姐夫在一起的樑冰玉,我更喜歡偏反面角色一點的韓太太。韓太太,大名樑君碧,韓子奇的妻子,樑冰玉的姐姐,韓新月的大姨兼母親,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韓太太沒啥文化,性格爽快但不失縝密,可以説她是實際上博雅齋(也就是韓家)的一家之主。少年時和父親的養子韓子奇一起打拼,創下了一片家業,生了兒子天星後操持後方事務,“不大再到櫃上去”和丈夫也越走越遠。這樣一個女人,覺得新月讀到高中就行了,沒必要上大學;為了讓兒子和自己看上的女人結婚,耍計謀拆散了天星和初戀;戰爭時代因為自己的一時氣話,葬送了家族產業奇珍齋……種種錯事做了個遍,可我通讀全書最喜歡的就是她。韓太太的一張一弛顯示地盡是老北京的風味,市民氣息撲面而來。她的看人下菜碟,她並不高明卻十分奏效的俚語俗語,她並非滴水不漏的手腕,她心疼丈夫兒子別人卻不會説一個“愛”字……這樣的一個可愛形象,讓我覺得很真實,她絕非是完美的,但正因為她常常犯錯,卻讓我們覺得這樣的韓太太就在我們身邊,比起她為玉而生的丈夫,完美的女兒,只有韓太太真正憑着一腔熱情做事,活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我。

在這裏還要補充我對韓子奇和姑媽的看法。我是可以理解韓子奇前後反差巨大,少年雄心壯志和老邁後懦弱無能的,也能理解他一輩子唯一的真愛就是玉,畢竟親歷戰爭對人的打擊實在太大了,沒有心中的信念支撐自己走下去,戰爭勝利人也會變成行屍走肉,在這個意義上講,玉可以説是他的救命恩人。姑媽是一個封建道德培養下,一位優秀的良家婦女,充滿了底層人民的樸實善良,然而這樣的“好人”,一輩子都在盼望和被日本兵抓走的丈夫兒子團聚,最終也是帶着無限的遺憾離開了人間。

除了情節和人物上問題外,我個人認為小説的語言有些太過華麗。在描寫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時,着墨太多,大量引用拜倫和魯迅的詩句描寫韓楚二人的愛情,有堆砌辭藻的嫌疑。但對學生對老師的單相思、燕京大學及穆斯林墓地等的景色描繪、樑亦清韓子奇韓新月的三場葬禮、新月與死神的掙扎等,語言還是恰當優美的,建議想提高語言表現力的同學們學習一下。不過就整體看起來,相比這類用優美辭藻修飾的故事,我還是喜歡與此故事背景類似的《活着》《一句頂一萬句》等語言質樸但引人入勝的小説。

最後分享一個全書中相對令我感動的情節,楚源潮的老師嚴教授即將離世時,老伴在他身旁讀拜倫的名篇《好吧,我們不再起漫遊》,送嚴教授離開。兩個人有相同或相似的愛好,彼此依偎相互支撐,在詩意盎然中走完一生,這是我理想中的愛情。現代社會裏愛就直接上手,或者為情遠離,嘴裏天天嚷着“我也要愛的權利”的,那都是小三。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三

這本書,是我在師範初讀的,這幾天又在書城裏看到了推薦,這次我讀了很多名家的點評,真是温故而知新。

這本書有着大量的宗教禮儀的描寫,透漏着濃厚的宗教氣息,為故事的背景蒙上了莫可名狀的詭異,也許宗教本身就是一種悲劇,

是一羣孤苦無依的靈魂的彼此慰藉與温暖,以提供活下去的勇氣與動力,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信仰,而命運的殘酷,人性的脆弱,使人們甘於自欺,那是一種對未來天真的自信,而面對悲慘的現實,卻只能通過信仰療傷。

宗教籠罩下的人物命運都有一種宿命的憂傷,在生命的路上,漸行漸遠,愈發悽迷。

這人間,每天都要上演太多的悲歡離合,那些忠貞不渝的愛情,有時也難逃毀滅,但願愛能在燦爛中死去,在灰燼中重生,但這只是慣於喜劇思維的我們對悲劇的美好幻想。

而悲劇的力量,究竟再哪裏?穆斯林的葬禮,向世人展現了難以癒合的疼痛,當面對宏大的社會悲劇時,當事人再悲痛的眼淚,再虔誠的懺悔,都無濟於事。

悲劇,作為一種力量,讓我們對人性有着更深的瞭解,啟示後來的人,後來的事,少一點遺憾,少一點悲傷。

那些往事,讓我學會回憶,那些悲劇,讓我學會流淚。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更加敢於去憎恨,去熱愛,去嘗試,去體驗!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篇四

我想,我是一直在和你對話。

你説,天空中,一輪新月悄然升起的時候,你的心裏曾是寂靜的歡喜。可是,那歡喜只是太短。

聽,是誰拉着小提琴奏出了《梁祝》的哀婉與淒涼。你抬頭望着新月問,你是因為這琴聲才不捨得離開嗎?你抬頭,看到天上的銀河流淌成一條玉的長河,可你不知道,你的終點在哪裏。

是的,玉的長河,世世代代流淌在不卑不亢的樑家人的血脈中,你玩手中的翠玉,就像把玩着自己的命運,絢爛卻又無奈。

“博雅”宅,這座故園,真的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恩恩怨怨。有時候,人忍辱活着,只是為了一口氣。所以我看到了曾經揹負玉王盛名的韓子奇,他所謂背信棄義表面下的那顆強烈的屬於回族人的自尊心。

當樑亦清口吐鮮血終將寶船染紅的那一刻,我看到了逆境我的拳頭。

奇珍齋只不過是一個名字,玉王也只不過是一個無關痛癢的稱呼。你負篋漂洋過海只為了追隨你生命的根源。

所以,你的女兒完美地繼承了你的一切。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她做到了,可是代價太大。你説你再也忘不了葬禮上楚雁鴻那個冰涼的吻。一個人心裏積壓了太多,愛,卻只剩下那麼一刻。可是你告訴我説,這一刻比一生還要長。

我想繼續追尋,就像每一個回回追尋日夜縈繞心間的麥加城一樣准許你的心跡。是的,你説你的玉太脆,一不小心就碎了一地的惆悵,然後和着那個時代的動盪,匯成了兩代人殊途同歸的悲劇。

一個優秀的作家,應該控制不了他書裏的主人公,而是心隨着主人公的起起伏伏而變化。霍達就是這樣一名作家。他用這樣一個讓人忍不住輕歎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世界上這樣一個民族。他們堅韌,他們清澈,他們的心裏永遠只有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指向麥加,指向每個人心底最純粹最善良柔弱的地方。

我是讀完這本書後才開始瞭解這個人數並不多的民族。可是,我想説的是,在這個並不算興旺的民族裏,竟有一位這樣偉大的作家,用自己的筆書寫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命運和眼淚。

我們無需哀愁。我聽着玉河汨汨的流水聲,就像聽到了他們喃喃的夢囈。

我們也無須哀歎。因為我看到了世世代代繁衍不息的回族人們臉上虔誠的微笑。

所以,就像所有的葬禮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默默地哀悼和祝願,祝願那些逝去的亡靈,一路走好。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五

晚霞落幕,天邊泛起一抹乳白色的光,一輪新月衝出地平線,緩緩升起。

初次與她見面,是在一個寂靜的夜晚。無意間瞥見了一本書————《穆斯林的葬禮》,簡短的六個字卻透着一股淒涼。我將它拿下書架,不想,卻進入了一個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的世界。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形態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故事的開端將我引入了一個玉的天堂,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帶着年幼的韓子奇來到“博雅宅”,故事便從這裏開始。

故事的前幾章,韓子奇做了樑亦清的徒弟,師徒二人共同在這玉的長河中穿梭行進,當滑膩的玉質摩挲着他們那粗糙的手指,清涼侵入手掌的感覺,讓他們深深沉浸在了玉的世界裏。玉器行業,靠了樑亦清師徒二人撐了起來。偶然的一天,奇珍齋開始夜以繼日的製造那寶船,寶船描繪的是鄭和下西洋的圖景,用雪白晶瑩的玉雕刻而成。出人意料地,《玉殤》一章居然讓樑亦清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彷彿看到了雪白的璧玉上那一層鮮紅的血跡,這個意料之外的結局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樑亦清之死,為玉器行業、為寶船,死的是那樣悲壯,那樣慘烈!我彷彿聽到了韓子奇的吶喊,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樑亦清之死,這是大斧鏗鏘的雕塑,悲壯淋漓令人驚駭。而後韓子奇青雲得意,鬥角勾心,維持樑亦清創下的玉器世家。圍繞着這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更多的人物登上了穆斯林的舞台。在這龐大的人生之林中,響起了一支幽幽的樂曲,它由小而大,由輕而重,由弱而強。這是一個純潔的靈魂,幽靜的靈魂,美的靈魂。這輕盈純潔的靈魂就是新月。

新月是全書的一個核心人物,她是本書中最皎潔最美麗的一彎新月。她心存信念心存理想。當她漫步在北大燕園,結識了一幫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她的心是滿足的。北大燕園那濃厚的文化氣息,美麗的燕園之景,富有詩情畫意的建築名稱,無一不深深感染着她。她忘記了家中與母親的不快,全身心投入到了燕園的氣氛之中。這個正值花季的窈窕淑女以為可以在校園裏找到另一個自己,卻不想噩耗橫在了她的面前: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無法再與其他的同學一起相處在北大燕園。正在她絕望之時,楚雁潮似那黑暗中的一點繁星,悄然來到了她的身邊。給了她希望,給了她前進的動力。她不再為自己的身體缺陷而悲傷,而是一邊積極進取與病魔相抗爭,一邊又堅持學習完成自己的學業。楚雁潮時刻陪伴在她的身邊,漸漸地,兩人之間的感情似乎比師生關係更近了一層。正當兩人墜入愛河,新月也因此漸漸康復之時,新月的母親卻在兩人之間插下一把刀,斷絕了兩人的關係。樑君璧是多麼的迂腐!她為了信仰,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她對新月的冷談、無情在故事的開頭給我們留下了問號,看到這意外的結局,作為讀者的我,心驀地冰冷下來。也正是因為她,成為新月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痛。當新月含淚喃喃道:“她到底是不是我的親媽。”我的心跟新月一樣,碎了!上天對一個善良美麗有進取的少女是多麼的不公,她沒有了母愛的陪伴,又有身體上的缺陷。當那個十九歲的少女韓新月早早凋零,我的淚不禁再次奪眶而出。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孤冷寂靜的夜空,冷豔刺眼的雜星,無力垂掛的殘月,碧綠如水的玉片閃耀着攫人心魄的幽光,只是一塊碎了的美玉。樸素神聖的葬禮,將那段纏綿悽婉的愛情永遠地埋在了那片黃土之中。新月雖已逝去,卻永遠的活在了我的心中!

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伴着那纏綿的琴音,虛虛的,淡淡的,朦朦朧朧,若有若無。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篇六

讀過回族著名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之後,小説中的女主人公——樑君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樑君璧個性鮮明,性格剛強,書中説:璧兒還比母親更勝一籌,天資聰穎,長於心計,家裏的內外開支,都比母親還有數。雖不識字,卻全憑心算,安排得井井有條。剛剛十二三歲,就頂替了母親大半,幾乎樑亦清小小的“賬房”。樑冰玉卻叫她“管家婆”。我個人認為她是一個能幹、做事果斷、剛強,但眼裏不揉沙子的人。

在小説中,她與妹妹樑君玉的矛盾最突出。首先樑君璧是韓子奇的妻子,由於戰爭爆發,韓子奇不得不帶着他用半生心血收藏的珍貴玉器,隨着沙蒙。亨特遠渡重洋去了英國,受到愛情挫折的樑君玉執意隨韓子奇前往。沒想到,因為戰爭他們在英國一住就是十年,十年兩茫茫,他們與中國的親人完全失去了聯繫。一再受愛情折磨的樑冰玉卻與相依為命的韓子奇產生了愛情,並生下了女兒韓新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韓子奇在與樑君璧取得聯繫後,他們又不顧一切的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北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博雅宅”。他們沒有想到樑君璧無法忍受這母女倆,韓子奇又不肯為了愛情拋下愛子韓天星,絕望的樑冰玉留下韓新月後,獨自返回英國。從此,這姐妹倆反目為仇,失去一切聯繫。表面看起來,樑君璧勝利了,但是從這一天起,韓子奇和樑君璧之間的夫妻感情也已名存實亡。從情感方面來説,樑君璧是失敗的。

樑君璧是個獨斷專行且不懂愛情的的女人。從兒子天星的婚姻來能看出這一點。天星與同廠的女工小容子感情很深,但樑君璧看不起小容子的出身,設計讓小容子離開了天星,並暗中撮合天星與新月的同學陳淑彥結婚,而天星一切都被矇在鼓裏,使得天星在廠裏抬不起頭來。樑君璧親手毀了兒子的愛情,毀了他的名聲,但她是最愛天星的,她想兒子設計人生,兒子不理解她,甚至恨她,因為她不懂愛情。

其實樑君璧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留住了韓子奇,但他失去了韓子奇的心。她把對韓子奇和樑冰玉的恨轉嫁給了可憐的新月,其實當新月年紀輕輕撒手人寰時,她何嘗不痛苦。

樑君璧雖然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卻沒有去珍惜她,也許內心的痛苦太多太多……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七

他曾經是擁有一切的人:兒女雙全,家業宏大,被人譽為“玉王”,卻因為命運、因為時代、因為自己的慾望,又失去了這一切:女兒因病去世,妻子的不理解,玉器被毀……失去不如從未得到過,這些打擊着他,使得他躺倒在病牀上,悔恨地回憶起自己與妻妹樑冰玉的祕密,質問着自己:我還是一個合格的穆斯林嗎?他,就是韓子奇,又名易卜拉欣,是巴巴用先知給他命的名字。

韓子奇的一生就像他的產業——玉器一樣,不斷地遭受打擊,卻又不斷地爬起來奮鬥:當他得知師父的玉器店被壞人暗算後,他下定決心忍辱負重地去給仇人當學徒復仇;但他一直想得到的,卻從未得到過:他一生的摯愛,樑冰玉,在生下私生女新月後便失去了蹤影;他的命根子,收藏多年的玉器,卻終究是被革命黨毀了……他痛苦,他悔恨,他一輩子再也沒見過他的玉兒了;他恐懼,他遺憾,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去見真主了……韓子奇與樑冰玉的愛情悲劇間接地映射了新月與楚雁潮的結局。這就是自由地追求愛情的後果嗎?真是時代的悲劇,是人性的無奈!

可是,作者霍達所批判的迂腐無知的韓太太就真的如她所言破壞了兒子的愛情,拆散了子奇與樑冰玉,是一個可恨可憐的大惡人嗎?不是!對新月冷漠無情?可正是她,從小養大了丈夫與妹妹,自己最親的親人的私生女:她心裏肯定如被刀割般痛苦,因為看到新月的每一眼就會讓她想到家裏不可外揚的醜聞;她肯定羞愧難當,卻又對二人無比失望;她的糾結,她的痛楚,她的無助卻從來沒有成為撫養新月長大的阻礙!破壞了兒子的愛情?可正是她,讓兒子天星成為這本書裏唯一一個擁有着美好結局的人物:他有賢惠的妻子,有可愛的孩子……弄垮了家業?思想陳腐封建?這些指控,是對一個從未有機會出過國,從未接觸過新鮮思維的女子的指控,更是對一個在這樣混亂的社會環境之下,仍然堅強地傲立在戰火之中,張開弱小的雙臂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家庭和產業的女人的指控!相比韓夫人,樑冰玉又為這個家做過什麼呢?她逃離了一切的責任和擔當,如膽小鬼似的躲在美國,自己避開了黑暗可怕的社會,卻留下自己的家人在地獄中掙扎、奮鬥、流血!

曾經的最純潔的夢想,最悽美的愛情,最痛苦的命運,都在歷史的長河中化為了灰燼。韓子奇,帶着他的玉和永遠實現不了的願望,就這樣永遠地消失在那個葬禮之中,那個只屬於穆斯林的葬禮中。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篇八

輕輕撫過書的封面,望着上面那一彎古老的殘月,用一種莊嚴的心態去感受那來自心靈的呼喚……

新月,這是一個讓人聽起來多麼恬靜的一個名字。人如其名,她一定是一個很嫻靜的女孩。她在別人眼裏或許幸福得無可救藥,彷彿幸運女神只光顧她而已,可有誰知道,她將在自己的生命航程中遭遇幾多風暴,也許這是一種冥冥中的宿命。

她出生於一個穆斯林家庭中,註定這一生會是一場悲劇——嚴格的家訓,父親、母親和大姨之間的愛恨糾葛,使她在很小時便失去了母愛,她也只是曾經擁有過,在那個不懂事的孩提時代……

她有一個好哥哥——為了她,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讓她快樂,他不願看到妹妹不開心,總是在背後默默地保護她、呵護着妹妹脆弱的心……

她有一位好老師,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他們之間的緣分由一首《梁祝》緊緊地連在一起,那悽美的旋律久久迴盪在兩人的心海之中,他們不正是那翩然翻飛的蝴蝶嗎?

她青春年少,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清晨的清風雨露中暗香瀰漫,恰似一闕天籟之音,在龐雜的年歲中詮釋真純;誰料想這蓓蕾未曾開放便將凋落,那和聲未曾揚起便戛然而止。她剛剛觸碰到的愛情夢想,卻被宿命硬生生擊的粉碎。

老天是這樣的公

平,公平得讓人難以接受,新月,這個可憐的姑娘,上天賜予了她美麗、才學與聰慧,卻相應拿走了她的母愛,生命與幸福……

她本該是世上最幸運的人的——她有過人的聰明,美好的家庭,即將到來的甜蜜的愛情,可這一切都因為老天的公平而破滅了……

直到合上這本書,心仍在兀自顫抖。我實在無法相信,那輪純潔、無暇的新月會悄然隱沒於暗夜,池中水依然輕薄盪漾,水中月卻已隱匿無蹤;那如花的生命會那樣瞬間凋零。花香還在鼻前飄飛,可香源卻已凋落不在……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九

舉頭一輪明月高掛,低頭一室書香瀰漫。讀完《穆斯林的葬禮》,看明月慢慢幻化成新月明媚的臉龐,不由得思索這一家人的情感起伏,回味三代人的玉之情緣……

《穆斯林的葬禮》以玉為引線,將三代人的情感、生活,將穆斯林的風俗、文化,將社會的變遷、發展,串聯在一起,不僅僅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個個性鮮明而又飽滿的人物形象,敍述了一個大家庭三代人玉器行業的興衰,更是將梁氏一家人不同思想觀念、不同思維方式尤其是愛情觀的衝撞體現的淋漓盡致,使穆斯林思想文化在時代的變遷、傳統與現實的矛盾衝突得以凸顯。姐姐璧兒沒受過教育,一直保持着封建舊思想,再加上丈夫與妹妹的混亂關係,以致對丈夫思想、思維方式不理解,對妹妹惱怒,對丈夫與妹妹的愛情憤恨;而妹妹玉兒,上過大學,思想相對先進,敢於主動追求自己的愛情,但又不得不屈從於家族傳統和現實,幾年後回來一切都已成為泡影。

緣,妙不可言。書中有“奇珍齋”主人樑亦清與韓子奇因玉而結的師徒之緣;有師父之女璧兒和玉兒分別愛上韓子奇的情仇恩怨;有韓子奇與玉兒之女新月與楚雁潮的痴戀糾纏;也有孤獨的玉兒守着新月之墓、韓子奇與璧兒之子與妻兒的平凡。些許情緣之外,是韓子奇背景離鄉的為玉而為的奮鬥史,更是新舊思想的破撞與融合史,都在詮釋着這奇妙的緣份。而全書終究歸於平凡淡然的生活,道出了緣份的真諦——月華終究昇天,美玉畢竟非凡。只有生活現實才是緣之依託,無論幸福亦或悲慘。

在那個年代,愛情是否能存活,答案是不能的。新的愛情觀已經出現,舊的愛情觀依然存在,愛情何去何從?璧兒和韓子奇結婚成家,並非全都因為愛情,更多的是對家庭的責任,是韓子奇對樑亦清、是徒弟對師傅、更是將琢玉技藝傳承下去的責任,他們因愛而靠近,因責任而長久。感情和家庭因傳統的守家傳業思想而維持着。玉兒與韓子奇執手相愛,最終因世俗觀念而分手;新月與楚雁潮互生愛慕,也因傳統思想而告終。愛情,誠如美玉一般聖潔而高貴,但,在璧兒與韓子奇身上,沒有存活;在玉兒與韓子奇身上,沒有存活;在新月與楚雁潮身上,也沒有存活。明月昭昭,美玉灼灼,愛情卻暗淡無光。

玉兒回到了故鄉,面對女兒的墳墓和墓前吹奏《梁祝》的楚雁潮,留下了眼淚。新月皎潔,可慰思女之情,愛之傷痛;玉技尚存,可鑑世事滄桑,緣之奇妙。一切,都已不在,只有記憶還在,現實和記憶的距離也越來越遙遠……

一輪明月,三生玉緣,愛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