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36K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精彩多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一

姑媽抬起袖子擦着淚説:“不能吧?日本人也是爹孃生養的,能對個月窠裏的孩子下毒手?我老是做夢夢見他,長得胖乎乎的,也跟天星這麼樣兒!我盼着,盼着,不知道多咱娘倆能見面兒?”

我讀《穆斯林的葬禮》,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這個常常扮演“和稀泥”角色的姑媽,與她那存在於睡夢之中的真切的母愛。

這是個悲慘的母親,在兒子小的時候,父子二人一同被日本人抓去。她哭,把淚灑幹,她喊,嗓子到啞;她甚至把別人的孩子認成是她的“柱子”,抱住了就不肯撒手,一直抱了他20餘年。明知沒有生還的希望,她依舊不肯相信這已然無可挽回,抑或是不願相信她的“柱子”己永遠離他而去……午夜夢迴,她的柱子時常真切地出現在她的面前,白白胖胖的,多麼可愛!這來之不易的孩子,抱住了哪肯撒手?夢迴午夜,突然發現她的“柱子”己然離她而去,那一刻,她的心是碎的!她寧願一睡不醒,唯有如此才可以和她的孩子天天見面,在夢裏給了她第二次孩子被日本兵抓去的場景,她還會放手嗎?她寧願自己和日本人同歸於盡,也不願自己的孩子再次被擄走。而這,就是母愛。

這位可憐的母親,唯有在夢裏才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在那裏她才有屬於她自己的美好的天倫之樂。有人説母愛就是奉獻,有人説母愛就是無私,也有人説母愛就是一切。其實母愛乃是發自內心的、最原始的一種情感,情由心生。唯有發自內心的最真摯的情感,才能讓人願意捨棄一切,以至於無所畏懼。唯有這種最博大又最細小的情感,才能讓人願意奉獻自己的一切,來滿足你哪怕是最微小的一點需求。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夢中,在她與她的孩子抱緊的那一剎那,她的心中,一定也是感動而又欣慰的吧?

在感受她、瞭解她後,我發現這個可憐又可敬的女人,他對天星無微不至的關心,她對新月心細如髮的關懷,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那似乎虛無縹緲的兩個字:母愛。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二

書名一直聽説,總感覺應該是一種歷史類圖書,像是要介紹穆斯林的風俗習慣,就從來沒有拿起來讀過,真正讀完還是去年的事。《穆斯林的葬禮》背景置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歷史時期,奇特的經歷,不平凡的人世生活。讀完後,書中的那些鮮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韓新月、楚雁潮、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等等,總是盤旋在腦海之中,印象深刻,揮之不去。

整部書結構安排的非常巧妙,以“玉”、“月”為每章的標題,交織在一起,在小説的結尾又合二為一。小説情節緊湊,高潮迭起,總是能不斷地吸引讀者,不斷地讀下去。尤其是韓新月的身世之謎,深深地吸引着讀者看下去,去解開這個謎團。此外,異於漢族的回族伊斯蘭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説的一個亮點。讀這本書之前,我幾乎很少真正瞭解穆斯林這個民族,甚至對他們頗有誤解,印象中他們是滿臉鬍子、頭戴白色小帽、行動有些怪異甚至讓人有點害怕的一個羣體。看了這本書之後,對這個民族有了新的認識,回族人很愛乾淨,無論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的習俗和禮儀,還是他們在生活方面非常講究節制。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懂得什麼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啟迪我們,少一點遺憾,少一點悲傷。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三

我喜歡讀小説,喜歡享受讀完一本厚厚的小説後的成功感,喜歡品位小説中的人物形象,也喜歡去體會裏面闡述的一些道理。而這一切都是源於一部曾獲過“茅盾文學獎”的小説《穆斯林的葬禮》。

還記得第一次拿這本書是在高一,開始就特別喜歡作者的名字“霍達”,祂給了我一種十分豁達的感覺,本以為她的書也一樣的豁達,然而我錯了……

怎麼也忘不了在漆黑的夜晚,房間裏只侑枱燈那微弱又明亮的燈光,我的周圍除了習題集外還侑一張張擦完淚水的面巾紙……午夜1:46分,我閉着哭紅的雙眼,沉重的合尙了這部讓我心繫的著作……

一茖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茖發生在不同時代。侑着不同內容卻一樣交錯複雜的愛情悲劇。回族的女作家霍達用50餘萬字把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真實故事用平凡的詞句展現在讀者眼前,使我在其中留戀往返,久不能寐。

韓子奇:從一茖流浪天涯的“耶梯目”名滿京都、閃耀英倫的中國“玉王”,其人生創業飽含艱辛,終獲成功;但在茖人情感尙卻至死都是一茖失敗者,面對妻子樑君璧以及親手拉扯成人的妻妹樑冰玉,主人公在始料未及的戰爭年代產生了不同的情感糾隔,最終不能自持,含恨而終。

韓新月:一茖十九歲的花季少女聰慧而美麗,卻在還未綻放時就過早的調謝。令人惋惜悲傷。她與她的大學教師相愛,是那樣的單純,然而災難卻正在向她悄悄走來。雖然先天的疾病奪去了她的肉體生命。但養母段然拒絕她與楚雁潮的愛情卻使她的精神生命永遠不能甦醒。

樑君璧:一茖深受舊社會束縛的無知女性,用她自私的觀念毀掉了天星和親月一雙兒女的愛情。新月以隨風而去,而天星仍在,看着母親為祂精心佈置的婚姻,祂又能怎麼辦?也許這就是真主的安排吧!

楚雁潮:韓新月的大學教師,語言功底很深,着手翻譯著作,同韓新月相愛卻遭世俗倫理和宗教信仰的雙重阻礙,卻依然愛得執着。

楚雁潮的痴,新月的情,韓子齊的無奈,韓太太的信仰,冰玉的愛……那都是牽我心的線,文字是沒侑生命的,但是它卻把我淚扯了出來,好像我在經歷着所侑故事的發生。我為之動情為其流淚。給我最深的還是楚雁潮和新月的那份愛情,韓子齊與新月的父女情,天星與新月的兄脗冮。人,最為之動容的還不是情嗎?親情,友情,愛情……

我佩服霍達的思維,這部小酸構安排巧妙,讓兩條不同時空的線索交錯發展,最後很自然地匯合在一起,序曲和尾聲也前後照應,使整部作品顯得縝密嚴整,渾然一體,可見作家匠心獨具。全書語言清麗優美,意味深長,讀來如品清茗,回味無窮。

好的文字,精細的思路總是一次次的吸引我閒時拿起這部著作,再次去書中的世界裏遊歷……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篇四

“在這個世界上,我是人,我有權利生活,我有權利愛。”

韓新月,楚雁潮不就是這樣的人麼?韓新月的生命列車快要到達終點時,她也不會忘記與死神搏鬥一番,憧憬她美好的校園生活,忘不了她日夜思戀的楚雁潮,她多麼希望看到她的親生母親一眼!她的生命再也忍受不了這世間的紛雜錯亂,可她那顆擁有少女熾熱的心飛屬於她的那一片土地。

楚雁潮,明明是韓新月的老師。但在她住院期間,他明知新月將不久離開人世,但他為了追求他心底的愛,給予韓新月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對她“肝膽相照”的心,即使他知道他們不能永遠在一起,即使他知道韓新月的逝去對他來説是多麼的痛苦,可他依舊無怨無悔。

沒關係,這些都不能阻隔兩顆年輕的心一起旅行。可是,地利,人和,卻天不時,世間最美好而純潔的愛情也融化不了上天頒佈的那冰冷的聖旨。

也許韓新月太累了,不願反駁,不願反抗,被天宮的宮使無情的從楚雁潮身邊擄走。但,這兩顆純粹而充滿夢幻的心不是普通人能夠左右,一起,一起,逃離那混沌的世界,去尋找那充滿歡聲笑語的棲息之地。

啊!兩個年輕人因為心底的純粹、熱情,向着太陽奔跑,那片明亮。

世界本無情,潔白的牆壁,外表光鮮美麗的高樓大廈,方便人們出行的車輛,都是冰涼的。是誰,那麼善良,那麼大公無私,悄悄地向它們傳遞着熱量,不驚動一片雲彩?是愛。為什麼要這樣?只因為它內心盈滿熱情,盈滿純真,盈滿純粹。

霓虹燈活在世上,那麼温柔;螢火蟲在林間照亮樹木,那樣引人注目,它們沒有人類高級,不會説話,卻有着比人們純潔和熱情去細細品味這世間它們給傳遞的愛與温情,它們臉上掛着的笑靨,是他們幸福的象徵。

仰望天空,是那麼的漆黑,此時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年為這悽美的愛情故事所感動,為這世間的温暖所感動。

凝眸處,淚水一滴滴打濕了窗台,看完書後哭了一個晚上的我在牀邊靜靜想着韓新月,楚雁潮,想着他們如果在一起,這世界也不算辜負他們了。

時針與分針完美交替在十二點,睏意悄悄爬上身來,我默默地許願,只願我擁有一顆純粹而善良的心,我願熱愛整個世界;我願對我身邊的人、物報以熱忱的心去對待;也願我掬一捧熱淚獻給這美好的世界,我也盡全力向着晨曦奔跑,縱使傷痕累累……只希望這世界能陪伴我一起編織美好而夢幻的經緯來撫慰我在佈滿荊棘的路上劃下的傷口,感受時尚的至親至愛。

希望上天能聽到我的願望,我願永遠保持心底的純粹去熱愛整個世界。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五

一部葬禮,一曲悲歌,如泣如訴!

讀《穆斯林的葬禮》,感覺這是一場人間悲劇,一場跨越三代的悲劇

樑亦清一輩子兢兢業業,苦苦守着奇珍齋的名號。有着兩個天生麗質的閨女,樑君壁、樑冰玉,人名如玉。虔心向着麥加方向朝拜,最後卻未得到真主安拉的庇護,面對功虧一簣的寶船,口吐鮮血,含恨而去!

昔日的易卜拉欣,今天的韓子奇,不辱師命,保住了搖搖欲墜的奇珍齋,並發展到樑亦清生前所想不到的盛況。一場覽玉盛會,贏得玉王稱號,並抱得美人歸。誰知一代玉王,以後命運如此坎坷。為保住那比他生命還要重要的玉,忍受與妻兒十年分離之痛;在倫敦與樑冰玉的結合,又欠下一生無法償還的情債;婚姻不幸之恨,老年喪女之痛,對兩個女人心存內疚之苦。最終落了個玉損人亡的結果。成也玉,敗也玉!

韓新月,天生麗質,聰慧過人。雖無衣食之憂,卻有着外人無法理解的痛楚:她感受不到母親的愛,她疑惑照片上的母親是那麼温柔可親,現實中的母親卻如此冷淡無情。雖如願走進北大校園,徜徉於未名湖畔,還未好好享受汲取知識的快樂,卻被病魔纏身。在病中與老師楚雁潮的相戀,給了她繼續存活下去的勇氣,卻無法戰勝殘酷的命運。臨死之際,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迷:自己的母親、照片中的母親竟是樑冰玉,是自己一直認為漂流海外的小姨!十七年的疑惑終於解開,也算是一種安慰。可遺憾的是等到生身母親來找她時,她已在墳墓中安息了數十年。

樑君壁、樑冰玉、韓天星,他們的人生又怎麼不是一出悲劇呢?如此多的痛楚不幸集中於這一家,卻讓人感受不到刻意做作之假,給人的只是一聲聲歎息。一出穆斯林的葬禮,一出悲劇!相信這一不幸的穆斯林之家,定能在天園相會,那裏再沒有痛苦,畢竟前生受過太多的苦,那裏再沒有不幸,畢竟前生遭遇了太多不幸。天下非主,唯有安拉!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我深刻理解了這句話。人之一世,殊為不易,患得患失的同時,依舊會得到與失去。故事以玉為線索,詳細敍述了玉器世家——樑家三代人的生活,反覆交融的片段,使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最終作者還是將情感寄託在樑家第三代或者説是韓家第二代新月的身上,她是一個美麗動人,才德兼備的好女孩,她擁有父愛、友情、和家庭的愛,她是個幸福的孩子,卻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剛跨入大學的校門才半年就被突然到來的心臟病折磨着,隨即,韓家發生了一場又一場的變故,有好的也有壞的,有開心的也有痛苦的,但疾病始終沒有遠離韓新月,所以這也就註定着家裏是擺脱不了痛苦的。新月看着身邊的一切:哥哥的婚事成了,姑媽卻垮了:老師對她關懷入微,自己卻身心憔悴;父親也在為她操心,快速的老去。她沒有被孤立,生活任然充滿着愛,可惜在她十幾歲之後就再也看不見這些了,她走了,走得那麼悄然,什麼也帶不走。每個穆斯林都用出了一生的精力去信奉他們的,即使沒有盡到“五功”的基本義務,卻也是用心去信仰,剋制自己的每一個慾望,可最終呢?真主會不會眷顧到一位穆斯林就不得而知了,拉赫(埋葬穆斯林的坑穴)裏躺着的屍體,是靈魂的歸宿,還是靈魂的終結呢?

人以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卻發現,十指相扣,難以閉合的指縫會將一切時光和幸福流失,可能在流失最美好的東西時,我們能做的最有益的事就是緊握雙手,爭取為未來贏得更多的時間,可是人最終是難以擺脱命運的,一旦鬆手,生命也將不復存在。

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地域,人們有着不同的信仰,當然也有無神論者,人的一生很短暫,有些人在享受財富的時候卻飛來橫禍,有些人在一貧如洗的時候卻不能料到日後的飛黃騰達,所有的一切都在人生的舞台上上演,短暫卻又華麗,快樂卻也憂傷。穆斯林希望得到的“祥助”,希望死後能得永生,我們也不可否認,儘管信仰不同,亦或是無神論者,但都是渴望生命,渴望永生的。

也許,上帝創造了人,也許,人間的生活只是場歷練,也許,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註定,可是未來的路沒有也許,要有着堅定的信念,信則有,不信則無。正如《穆斯林的葬禮》中所説的莊子為什麼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因為是要讓他重新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鯤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天氣,負青天!”

人,終究是人,人不是神,不能主宰萬物,不能決定生死,人,註定是要經歷世事滄桑,悲歡離合。可人活一世,究竟為何?難道是苦中作樂,樂中逢苦嗎?沒有人能為你解釋,只能由你自己思考。事物總有雙面性,人擁有至高的思想,卻不料也是累贅。在人生的奔波中,已經有無數的“拉赫”孕育着,他們試圖埋葬過去、埋葬回憶、埋葬快樂、埋葬憂傷,最終會埋葬肉體,埋葬靈魂。

換一種角度説,人生也不算短暫,只是生命太過華麗,讓人難以捨棄。人死去了,一生也就沒有了重量,回憶死了、心死了、牽掛死了,連最後一聲歎息也死了,這也就解釋了那脆弱的靈柩為何能裝的下這久經滄桑的屍首。

不要説我把生命看的太悲觀了,因為現實,所以悲觀。

花謝後可以再開,人死後呢?又會有什麼?真正的消失了吧?還是活在別人的記憶中呢?我不知道,只有當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才會明白,也許那時已經太晚了,但時光不可逆回,做過的不後悔就足夠了,後悔也是不需要的,後悔的人只會在後悔中失去更多,甚至靈魂。

不管人生是什麼,是戲、是劫、是緣,都不用猜測。既來之,則安之。不論生活給予我們什麼,或者剝奪我們什麼,都要坦然面對,不管有沒有信仰,有沒有神,都不用猜測,因為我們是人,註定要生存。

我們要為自己“起死”,讓自己重新活一次。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七

對於這本最有生命力的矛盾文學獎經典作品,我也記不清翻閲多少遍了,每次都為其陷入深深的沉思。最純潔的夢想,最悽美的愛情,最痛楚的命運,它以其獨特的情節和行文風格引起了“轟動的效應”。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代回族人之間的家庭故事。關於回民我所知甚少,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覺得這是一部穆斯林的聖潔詩篇,充滿悲劇的美感。過去的生活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這本書場面十分宏大,頭緒那樣紛繁,通過一個玉器世家幾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驚歎。

我想這是玉的長河,不,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到新月之死,我實在無法抑制,不能不流下眼淚。如果不是把人生的真諦寫得如此深邃,如此動情,能有如此摧肝裂膽的藝術魅力嗎?

的確,一頁一頁讀下來,我進入一個莊嚴而偉大的世界。讀到《玉殤》樑亦清之死,這是一個大斧鏗鏘的雕塑,悲壯淋漓,令人震撼;讀到《玉王》,韓子奇青雲得意,勾心鬥角,用筆如此老練,千萬世態,遊刃有餘,我深為這種藝術動力而讚歎。圍繞着這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樑軍璧,韓子奇,各有鮮明的性格,各有獨特的內心世界。但在這龐條的人生之林中,卻響起一支幽幽的樂曲,它由小而大,由輕而重,由弱而強,一個形象而輕盈而出這就是新月,正是這一純潔、幽靜、美麗的靈魂。

本來是一道活潑的小溪,卻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難,由樑啟璧之拒絕楚雁潮波瀾乍起,掀起可怕的命運的鉅變… …似的,正如作者所言,她是為人心作傳無論是優美的還是殘酷的,人的心靈,壓倒一切,鎮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絕。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人們的心志正是從這悲劇之美中得到淨化的。

我的室友説這本小説的結局太悲慘了,但是在尾聲部分,樑冰玉看到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現在門邊,潔白的皮膚,俊秀的臉龐,黑色的眼睛,長長的睫毛,正吃驚地看着她。新月!新月!… …她一把抱住了少女,默默蒼天,沉沉大地,過去的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樑冰玉抱着的人不是新月,而是樑家的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個新的新月,是一個關於未來的夢,一個希望。

樑冰玉輕輕地走過去,心裏只想着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

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目温馨的清香。

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如無。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八

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手上沉甸甸的,合上這本書時淡淡悲傷和壓抑久久蕩在心頭。霍達這位偉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筆觸向人們講述了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一家三代人的愛恨情仇、榮辱興衰,玉與月向世人展現一幕幕哀傷的愛情悲劇。

質樸無華的葬禮讓我認識了穆斯林,從未了解過的宗教與信仰也在這本書中緩緩展開在我的眼前,宗教的傳統,政治的交鋒,愛恨的交織。

故事的開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着年幼的韓子奇引出,墓地裏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着讓這命運的舞台緩緩落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場終結了,而當我靜靜回首書中的一幕幕,‘玉王’韓子奇艱辛的創業,對玉的執着,對感情的無奈,直至死前含淚而終。

有着不同觀念的姐妹,迂腐樑君璧為信仰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帶着新觀念大膽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樑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徵,卻漂泊他鄉;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終究守候着一家人直至病死;韓天星和陳淑彥這對被命運硬拼成的夫妻帶着悲傷活着;而那個十九歲的花季聰穎美麗的少女韓新月卻因先天性心臟病早早凋謝了生命之花,那一輪新月之下,楚雁潮緩緩的拉着提親……

在文章的最後:‘樑冰玉輕輕地走過去,心裏只想着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目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如無。’留於我心底的是對未來的一個憧憬,一個新的希望,期待着幸福與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個熱愛生活的早逝少女。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篇九

今天,我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禮》,我瞭解了穆斯林的文化,也長了知識。

這本書講述了三代人命運的沉浮。

師傅樑亦清死後,徒弟韓子奇獨自挑起大梁,完成師傅未雕完的玉,並娶了師傅的女兒樑君碧。之後他們有了韓天星。可是,因為當時戰亂,韓子奇只好帶着玉和妹妹樑冰玉去了英國,可回來時卻多了一個小孩子,韓新月。姐姐看到後逼得妹妹遠走他鄉,新月也成為她的女兒。而冰玉卻成為新月的“小姨”。

時光荏苒,天星和新月都漸漸長大了。天星去掙錢了,並娶了新月的同學陳淑彥。而新月卻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燕大,認識並喜歡上了自己的老師楚雁潮。這一切,應該是最好的結局。可命運總是不盡人意。韓子奇突然住院了,家人都聞聲趕來,可是新月因為承受不住,也病倒了,而且醫生説她沒多少時間了,這對全家人來説是一個晴天霹靂,可最後又有什麼辦法?她得的可是風濕性心臟病,心臟二尖瓣閉鎖啊!命運為何如此殘忍,奪取了一個十八歲少女的命,這是人生中美好的年齡啊!而新月死後不久,韓子奇也走了。“玉王”從此也消失了。

幾年之後,冰玉回來了。可惜的是她再也見不到她的“侄女”了………

這個結尾引人深思,為什麼主人公會落到這般田地?平常我們總在怨天尤人。但其實,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掌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規劃我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