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荀子勸學精品讀後感想心得感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43K

荀子勸學精品讀後感想心得感悟(精品多篇)

荀子勸學讀後感 篇一

《勸學》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給矇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淨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污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淨光明顯示出來。修德就是積善,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善法有世出世間的不同。這種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強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並不是侷限世間的,這種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儒家之道行之極處也是可以出世的。當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圓滿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這絕非凡夫之境界。眾生本來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會變成愚昧,實在是性德被障礙的緣故。因為修德而顯出性德,神明不過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曉其是自得,非從外來。“聖心備焉”,聖心即是真心,“備”者恢復也,去妄顯真。荀子所在的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但絕不可説中國即無悟道者,佛經亦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荀子可謂無師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夠悟道還是因為其修學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薩示現,則荀子之本跡我亦不敢妄測。從《勸學》篇中我們可以明白其修學思想與佛教戒定慧三學是暗合的。荀子對道心之堅固非常重視,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這種德操與積善的關係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應”即是“慧”,也可以説“定”是“止”,“應”是“觀”,“能定能應”即“止觀圓融”。這時候才可謂之成人,即成就道業之人。

成就之後,荀子再談到了其境界“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天地間純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證量一二。最後荀子以“君子貴其全也”作結,勉勵後學勿得少為足,當勤精進。

勸學荀子讀後感 篇二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這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用心浮躁的真實寫照。不可否認,面對紛繁複雜的花花世界,面對無法抗拒的種種誘惑,無論是“富二代”還是“窮二代”,都很難做到在大學這座“象牙塔”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還記得大學聯考前的一天曾有人對我説“等你大學畢業時,已是知識爆炸的年代,大學生到處都是,也就沒什麼用了!”而事實證明他的話只説對了一半,單就如今浩若煙海的網絡知識,用“知識爆炸”形容毫不為過,但對於大多數年並非出身豪門的本科學生而言,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往往是其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可是,觀如今學子,平時不知所學,聊以度日者有之;上課埋頭苦睡,渾渾噩噩者有之;實訓耽於網遊,不務正業者有之唯獨缺少專心致學,上下求索之精神。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説的是學習必須有踏踏實實、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年輕人終日而思,而不肯須臾之學,知識技能不會在空想中有任何增加。只願踮起腳根,不願奮力登高,又怎能達到光輝的頂峯見識廣遠?平日裏,同學們連課都不願去上,逃課睡覺、打遊戲、談戀愛,什麼墮落的行為舉止都有,彷彿來大學不是為了學習,是為了享受,為了逃避生活的責任,大學似乎成了“青年療養院”,這個狀況談何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呢!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因此沒有刻苦鑽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成績;沒有埋頭苦幹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只有志存高遠,才會學有所成;學習中要勇於實踐,知識掌握得才能夠紮實。相比之下,我們現在是不知所學、不知學何用、不知未來是何——我們需要清醒了,去重拾我們的志向。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學貴專精。學習不能不求甚解,滿足於一知半解。善學之人要做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知識才能與時俱進,在未來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上面是結合書的內容與現實大學生作了比較淺的比較,我深刻認識到自己過得是多麼的沒有意義,我要立即奮起,用青春譜寫大學生的篇章,譜寫未來黨員的篇章!下面我談點讀完《勸學》後自己關於“勤奮學習”的感想和體會。勤奮學習,是一種高尚的精神狀態。學習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多儲存一份知識,生命就豐富一分。知識儲備愈豐富,感染他人的張力和膽識就愈明顯。身為入黨積極分子,要堅持把勤奮學習作為一生譜寫的習慣來培養,作為一生的事業來追求。一是要保持“空杯”心態。“空杯”心態是一種挑戰自我的永不滿足,是對自我的不斷揚棄和不斷否定。時刻保持“空杯”心態,嘗試歸零的感受,在永不滿足中不斷獲取知識的力量。二是要做到勤於積累。“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也。求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保持刻苦執着的學習精神,發揚“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精神,才能真正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三是要擁有開闊胸襟。“海納百川,有容及大。”,具有開闊的心胸才能擺正自己…本站 …的位置,提高自己的境界。人們總是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磨練自身、克服不足、不斷進步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學然後知不足,一個人水平再高,能力再強,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善於向他人學習、向他人合作,境界方能提高,思維方能開闊。勤奮學習,貴在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荀子有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駑馬十駕,功在不捨;楔而不捨,金石可鏤。”,學習知識、成為黨的未來棟樑,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心無旁騖,耐得住寂寞,頂得住誘惑,抗得住干擾,靜下心來學,循序漸進學,聯繫實際學,鍥而不捨學,方能有所收穫,有所提高。讀書在方式方法上也十分重要,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做一個真正善於讀書的人,就要在“想讀”和“真讀”的關係上,像思想家那樣去行動,像實幹家那樣去思考,在讀書的過程中強調“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帶着目的、帶着思想、帶着問題去學習,做到有的放矢,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讀書還貴在學以致用。領導幹部要結合一定時期的形勢和任務,精心挑選,有重點地學習。要學會在思考中温故,在温故中知新。要學以致用,把知識變為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領導幹部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在向書本學習同時注重向實踐學習,將學到的知識變為自己的真知和能力,讓知識在黨的活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勸學》,如一位長者敲醒了我,明白了自己作為一名大學和入黨積極分子的理想目標。

《勸學》,如人生途上的那張明燈,指引着我以“學”“思”“用”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勸學》,鞭笞着我不斷前進,不斷超越,不斷挑戰。

勸學荀子讀後感 篇三

《勸學》是荀子流傳最廣的著作之一,現在更是選段被編入教材之中讓廣大中學生閲讀體會。其中飽含着荀子對於學習這件事的重視和希望後人不要忘記學習的敦敦教誨。這篇文章開門見山,直接就是提出了主題,勸告後人學習不可以停止,必須要“活到老學到老”,之後又用了大量的例子從學習的意義、用處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大量的比喻、舉例是本文的主要特點,更好的突出了主旨,闡明瞭要義。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儒家文化中一種極高的思想境界,荀子借君子之口説出這個看法,表示了他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

荀子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首先從思想上荀子認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所以要依靠後天的學習來改變這個本性,來解決這一問題,再來接下去荀子又舉了不少的例子來説明學習對於改變人的素質、文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還提出了學習的方法認為學習不能埋頭苦學需要藉助外物、向現實學習,所以荀子會説“善假於物也”。這些都是荀子基於實際、基於自身的經驗提出來的。

接下來荀子又講到學習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就是堅持,針對很多人學習都是三分鐘熱度的狀況提出了必須要鍥而不捨才能有所成就,也切合了學習不可以停止的主題。還提到了學習時的心態,切忌心浮氣躁,必須腳踏實地,專心致志。

全文從學習的態度、學習能帶來的幫助、學習的重要程度等多個角度論證了“學不可以已”這個論點,全篇少有直接説理,多用比喻等方式來闡述論點,使得全文更加形象生動。

勸學荀子讀後感 篇四

《勸學》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所寫的,顧名思義,《勸學》裏講的就是勉勵,鼓勵大家學習,在高中生活中,我有幸學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勸學》,這篇文章給了我許多啟迪,讓我受益匪淺。

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許多學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能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可能堅持下去的就是成功者。但如果你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那肯定不可能成功。

有恆心,有毅力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必備條件,做事情不能怕吃苦,堅持到底就是成功!正如文中所説:“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人天分的高低各不相同,但即使你天資聰穎,但不好好學習,還是不如那些天分一半,但堅持不懈努力學習的人。

粗粗的鐵棒可以磨成繡花針,那是何等的毅力!司馬遷一生走過無數地方才寫出《史記》一書,徐霞客一生用雙腳踏遍祖國所有的名川大山,最終寫成了《水經注》。古人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與學習。

有了這樣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再加上專一的目標,那就如同如虎添翼,做事情也會事半功倍。正如文中所説:“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我們要是今天學樂器,明天立志成為歌手,後天又要學畫畫,那以這種朝三暮四,做事不專心致志的態度,到頭來只會像狗熊掰棒子一樣——一無所獲。

人的一生是緊張而又忙碌的,我們的人生應高是豐富多彩的,為了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那就學一學十駕的駑馬和用心專一的蚯蚓吧!

勸學荀子讀後感 篇五

《勸學》第一句話就説:“學不可以已”這就是告訴我們,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也只有通過不斷地學,才能青出於藍。

不斷向學,能增廣見識,遠離愚昧無知;堅持向學,能完善自身,遠離低俗平庸,誠敬向學,能明辨是非,遠離隨波逐流。蘇軾説:“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向學之人身上,言辭語氣,舉手投足之間都會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魅力,如素雅之幽蘭,散發沁人的清香。孜孜求學,潛心鑽研的人,他們不一定是偉人,但絕對是一個有修養,有內涵的人,一定是一個真誠謙虛的人,也會是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如果將他們與市井之人的低俗,貪戀名利之人的勢力,庸俗之人的麻木相比,更加突出他們那一種由內而外表現出來的,令人讚歎的氣質。

荀子説:“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一生下來就天賦異稟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都是普通人,然後,在芸芸眾生之中,每個人的智力與學識,人生觀與價值觀,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都不相同。很大部分原因是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他們掌握知識的豐富度不同。即使天資聰慧,如果怠惰於學,也會一事無成。相反即使天生愚鈍,如果肯刻苦學習,他也可以取得成就。我們要熱衷學習,更要善於學習,切忌墨守成規,東施效顰,每個人應該常常反思,總結經驗,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貴在持之以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有成效的,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是不可取的,急躁冒進是不行的。學,需要耐心,靜心,潛心;需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克服一切阻礙,一定要鍥而不捨,腳踏實地。俗話説:“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登不了天。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半點虛假。篤心向學,勤奮向學就是方法。所以説:“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日積月累,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學習難在精。有目可識字,有口可讀書,有耳可聽教。然而,同一個老師授教,讀同一本書,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和領悟。每個人都想精益求精,但這並非一件易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多讀不失為一個辦法,不過這不是説廣泛涉獵,博覽羣書就可以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也啟示我們,有時寧可將一本書讀百遍,而不去讀一百本書。在《勸學》裏有句話:“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以持養之。”這也告訴我們,學習要不斷追求完美,要講究方法,要學思結合。多讀多思多問,才有助於更深入地學習。

專心致志,埋頭苦學固然很重要,但學習也需多與他人交流,討論。我們不能讀死書,更不能死讀書。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都有值得自身學習之處。多與學識豐富的人討論,多與博學多才的人交流,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會使我們不斷進步。《勸學》中有道:“學莫便乎近其人”,這便是鼓勵我們多接觸有德有才之人。而且,“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向這些人靠近,與這些人交流,我們收穫的不僅是知識,收穫的還有美德。

學無止境,對於知識的追求,對於學問的探討,是一條漫漫長路,沒有人知道路的盡頭。我們應該永不停下求學的腳步。

荀子勸學篇讀後感 篇六

《荀子》全書三十二篇,而以《勸學》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勸學》又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篇。學習是貫穿修道始終的。沒有正確的見地只能是盲修瞎煉。然而學習又得先有目標。應該“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聖賢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別就是“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給矇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淨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污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淨光明顯示出來。修德就是積善,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善法有世出世間的不同。這種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強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並不是侷限世間的,這種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儒家之道行之極處也是可以出世的。當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圓滿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這絕非凡夫之境界。眾生本來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會變成愚昧,實在是性德被障礙的緣故。因為修德而顯出性德,神明不過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曉其是自得,非從外來。“聖心備焉”,聖心即是真心,“備”者恢復也,去妄顯真。荀子所在的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但絕不可説中國即無悟道者,佛經亦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荀子可謂無師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夠悟道還是因為其修學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薩示現,則荀子之本跡我亦不敢妄測。從《勸學》篇中我們可以明白其修學思想與佛教戒定慧三學是暗合的。荀子對道心之堅固非常重視,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這種德操與積善的關係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應”即是“慧”,也可以説“定”是“止”,“應”是“觀”,“能定能應”即“止觀圓融”。這時候才可謂之成人,即成就道業之人。

成就之後,荀子再談到了其境界“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天地間純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證量一二。最後荀子以“君子貴其全也”作結,勉勵後學勿得少為足,當勤精進。

勸學荀子讀後感 篇七

以往寫讀後感是就所看文章內容立意、論述,聯繫實際“同理可得”,末了,筆鋒迴轉、收回話題即可。而《勸學》這篇精美的古文早已把道理説得明明白白,且有聲有色,再要就此説些什麼,那隻能扯開去了。

這篇荀子寫於二幹多年前的文言文畢竟與如今的本站相去甚遠,以我的水平,不看註解只能通讀,若要深究其間某些字、詞的含義就難了,即便如此,我還是看不橫其中的個別句子。可這並不妨礙我喜歡它、朗讀它,即便不知所云,每每讀來,朗朗上口,齒頰生香。尤其是那句“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工整、有韻律,倒真正是“説的比唱的還好聽”,口中讀着,兩耳便同時將這些清朗的字音一個個收了進去,似喝了口涼水,又像含了片薄荷,清清爽爽。感覺是種很奇妙的東西,而古文恰恰能給你朗讀的感覺,妙不可言。

古文之美,亦在簡約。古文往往短小精悍,但其本站的譯文可就長得多了。我們看譯文是助於理解,但從不會欣賞譯文,倒不是嫌它“盜版”,只是感覺上已繁瑣得很。繁瑣容易簡潔難,古文中主語可省、賓語可省、量詞可省、關聯詞可省,省得有分寸,省去了也看得懂,而且更耐看,更有韻味,這便是古文之美。

古文之美,還在柔。且看,古人惜墨如金,但“之乎者也”是少不了的,我以為這四個字獨有妙處。“之、者、也”分別位於句中或句末,多半拖長了聲音念,給人一種穩穩當當又悠哉悠哉的感覺,一般陣述句中的生硬語氣便由它轉為親切柔和。“乎”常用於感歎句戴疑問句末,無義,音短且輕,唸到“乎”字,前半句中激動、氣憤之類的情緒便都隨之輕輕帶去一部分,語氣又趨於緩和,一時的心急氣盛開始轉為冷靜。古代文人的儒雅也在這裏顯留一二了。儒者,柔也。水,柔也。柔是一種寬容的美。因此有些文言文讀起來就是糯篤篤的,而即便是議論文,也不會過激、尖鋭,總顯得誠心誠意,心平氣和。

當然,古文的魅力遠不止於此,以上僅為讀《勸學》之感。

荀子勸學篇讀後感 篇八

讀了荀子的《勸學》,我不僅被文中優美的語言和生動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學”所藴含的豐富內容。就像文章開篇所談到的:“學不可以已”,無數句古語在鞭策着我們去學習——“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個漫長而終身需肩負的使命,又需要點點滴滴積累的堅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與汗水的人,即使擁有方仲永一樣的天資,也終將一事無成,而許多天資平平卻在後天懸樑刺股、堅韌不拔地奮鬥、學習的人,也獲得了他們的努力應得的成就。

古人勸學的例子數不勝數。“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只為孟子能有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至此專心致志不受干擾:斷織勸學,只為兒子明白“駑馬十駕,功在不捨”的道理:樂羊子妻,引刀趁機,只為證明學習與織布一樣,需日積月累,“遂成丈匹”。無數個千古流傳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堅持不懈,需要腳踏實地,需要付出艱辛,需要矢志不渝。

我們作為學生,學習是我們的天職。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學習,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並沒有達到“學習”二字真正的要求。學習不僅僅是不遲到不早退,不僅僅是守紀律做作業,學習是一種無時無刻不虛心上進的態度,學習是一種永無止境不懈怠的追求。想到平時的我們,把寫作業、背課文當成一種壓力和任務,應付差事,草草完成,不琢磨也不深究,這樣的我們永遠難以取得長足的進步!讀完這篇課文後,我決定樹立一個新的學習態度,嚴格要求自己,注重細節,勤學好問,不斷進取,將“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使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學生,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負責。

荀子勸學篇讀後感 篇九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這句常常出現在在我們的話語,便出自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着作——《荀子》。

在《荀子》一書中,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主要是《天論》、《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論篇》開頭便説:“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就徹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説法,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區分開來。這就是荀況“天人相分”的觀點。他説:“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礎上,荀況大膽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他説:

如其把天看得非常偉大而仰慕它,怎麼不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它,控制它?如其順從天而頌揚它,怎麼不掌握和控制天的變化規律來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時坐等它的恩賜,怎不因時制宜,使天時為生產服務?荀況這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到最高峯,成為中國唯物主義思想史上的一顆燦爛明珠。

在《非相》篇中,荀況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用大量的歷史事實,徹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義相術。他説:觀看人們的相貌,不如研究人們的思想;研究人們的思想,不如選擇正確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決定人們的思想,而思想卻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確,而且思想能遵循它,雖然相貌醜陋,只要思想方法對頭,也不妨礙成為君子。雖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對頭,也免不了成為小人。人們的禍福與人的相貌無關,而是由人們後天選擇什麼道路決定的。這就揭穿了唯心主義相術的騙人把戲。

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認識論思想,主要表現在《解蔽》、《正名》、《勸學》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況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認識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認識的這一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前提。他説:“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凝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偏也。”他認為,人們認識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個片面所侷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們糾正了片面認識,才能使認識符合正道,對正道三心兩意則必然迷惑。

這就強調了認識要有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在《正名》篇中,荀況強調了感性認識的作用,他説:人都有對感覺印象進行分析辨別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聽覺器官才能辨別聲音的不同,依靠視覺器官才能辨別形狀的不同,所以心的驗證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覺器官接觸所感覺的對象以後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感覺器官接觸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認識它,心對它考察了而説不出道理來,那麼人們沒有不把這種情況説成是沒有知識的,這就是根據感官接觸外物而確定名稱同和異的情況。在“名”、“實”關係問題上,荀況主張“實”決定“名”,“名”一定要符合“實”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在《勸學》篇中,荀子談了知識的來源問題,他認為人的知識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教育的結果,從而駁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驗論。

他特別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並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形象比喻,説明學習沒有止境和後來居上的道理,勸導人們要進行廣博地學習,要發揚“鍥而不捨”、“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對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和雜而不專,成為激勵後人學習的名篇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