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62K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多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

在師範的時候就曾翻閲過《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當時就只是蜻蜓點水式地翻翻,沒有細讀,只留了個大致的印象,知道了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知道他還寫過一本書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讀他的書就像是在讀他的隨筆日記,書中記錄了很多教育教學的理論及方法。你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都能在書中得到解答。

現在,越覺得很有必要再從頭讀讀《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蘇老很重視孩子與大自然的接觸,他帶着孩子們到森林、湖泊去觀察生命的變化,用繪畫、寫童話故事等形式讓孩子們記錄所見所聞,他仔細地觀察每一個不同階段的孩子思維的不同發展。讓孩子們在自然現象面前發出驚歎,發展智力是去自然界“旅行”的目的。“我們的觀察證實了兒童智力發展的一條很重要的規律性:兒童在課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這種腦力勞動越緊張,那末兒童就應當越經常得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裏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越鮮明的引入他的意識裏去。”孩子總喜歡提問,在大自然面前會提出無數“為什麼”的問題,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觀察的、觸摸的、聞見的一切事物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刻就像有一條鮮明形象、畫面、知覺、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斷地流進孩子們的心裏,這樣,他們的記憶才那麼敏鋭和牢固。他們在大自然面前提出的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問題使我們深為驚訝。可我發現,越到高年級,他們這種提問的品質卻逐漸消失了。日本實行小班化,一個班才20人,他們經常周遊全國,學生每年有30天外出旅行的時間。在中國,我們的孩子每年有1次春、秋遊的機會,可是孩子們真正觀察大自然了嗎?哪些孩子會向你提出:“老師,為什麼花會有不同的顏色?植物的生長為什麼這麼奇妙?”又有哪個老師會和孩子們説:“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的足跡吧,看誰有新的發現。”孩子們對身邊的小草、花兒的形狀、湖畔的夕陽等事物並不在意,他們似乎對簡單的遊戲、零食更有興趣。疲於工作的父母更是沒有時間帶孩子去踏青,他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甚少,獲得的感官刺激當然也有限。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們也能在“思維的發源地”盡情暢遊呢?

日本的孩子在學習如何切割木頭,綁木塊,用鑽孔機打孔,他們還有上家政課。看到這些照片,我腦海裏立刻想到的是蘇老對兒童勞動方面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1942年回到戰爭爆發前就一直熱愛着的教育崗位,從1948年到1970年,他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他特別重視兒童在複雜的、有創造性的勞動中發展智力。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鑽研的智慧。”在帕夫雷什中學,有各種各樣的勞動試驗室。有的設計和裝配各種裝置、機械和一切的活動模型;有的是專門做物理實驗的;還有的是觀察植物和動物生命過程的實驗室。他鼓動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們積極參加這些活動小組,啟迪智慧的各種勞動教會他們思考,促進智力的發展。“這種對勞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的思考,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可比擬的發展思維的良好手段,它可以使思維終於因果聯繫、機能練習和實踐聯繫有關的那個極其重要的領域得到發展。”複雜、有創造性的勞動對孩子們智力因素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教學做合一",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他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我們現在的學校裏也設有勞動課、科學課。科學課向孩子們揭示生命科學的奧祕,他們無不為大自然生命物體的變化感到驚奇。但是他們用眼去觀察、動手去實驗的機會卻很少,因為沒有專職的老師,大量的實驗器材都閒置起來了,一些用語言無法解釋清楚的實驗活動能省則省。孩子們只能在腦海裏形成粗淺的、表面的知識,這對他們的腦力發展是不利的!勞動課就更別提了,紙上談兵,對現實生活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作用。假如我們能把這樣的每一節課都紮紮實實去教給孩子們,讓他們在實踐中鍛鍊動手能力,那麼我們的孩子大概也能日本的孩子一樣收穫到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了!

以上是一些淺淺的讀後感受,胡亂想到什麼就寫了。其實,每讀完一篇文章都會有一些想法閃過腦海,但都很零碎,以後要想到什麼就要把它寫下來,整理以後也許就是讀後感了。

我們提倡校園成為書香校園,讓老師寫讀後感是不錯的方式,寫讀後感的目的是為了讓教師多讀書,都能靜下心來讀書。最讓人擔憂的是大家別把讀書也像很多事情一樣變成“形式主義”了。我們老師先帶着一股書香氣吧,再把香氣薰陶給學生。讓我們一起讀好教育理論書,讀懂每一位孩子的心,進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靜心交流,使每一位孩子能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2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麼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説是多麼的重要。我總是不願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老師。為什麼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佈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徵。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首先,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四十分鐘內最有效的發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願望。

課堂的四十五鍾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以下這些問題——“這節課我要教給學生什麼?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教的是什麼?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麼?最難接受的是什麼?”“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數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鑑的呢?別人的為什麼好呢?好在哪裏?”“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麼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係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四十分鐘之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鬆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鬆、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後,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裏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為常發事件和偶發事件,常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驗積累;偶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於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經驗之後,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並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鑽研。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3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座照亮學校巍峨的“教育豐碑”,永遠屹立在世界各國教師的心中。工作室選擇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給老師的建議》,為此我備感驚喜和幸運。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鉅著以其經典性、全面性、現實性、尖鋭性、實用性、深刻性構成了這座“教育豐碑”,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當之無愧的“教育百科全書”,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的教育財富。例如,關於教育的作用,他説:“教育才能的基礎,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們面前的這個人才剛剛開始生活在世界上,我們可以使這個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壓制、傷害和扼殺。因此,每個決心獻身於教育的人,應容忍兒童的弱點。如果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用腦子、用心靈去認識它們,就會發現這些弱點是無關重要的,不應對它們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關於愛國主義教育,他説:“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鋭、最高尚、最強烈、最温柔、最無情、最温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他對孩子們的認識,已成為經典性的認識,他説:“在思想、對周圍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個性特點方面,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只有在瞭解了這個‘世界’,瞭解了它的全部奧祕以後,培養個性、形成人的精神風貌才會成為可能。”他強調:“能激發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最大限度地發展每個學生的天賦”、“教育必須保護孩子們的歡樂和幸福”、“應當使年輕一代生活得艱苦一些”、“教育者應當成為真正的大寫的人”、“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教師要善於總結和勤於學習教育理論”、“應引導孩子們進行積極活動”、“分數不是唯一的標準”、“教育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形式主義給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危害”、“不要為青少年樹立某種神話了的偶像”、“無需向少年繁瑣絮叨地闡述十分了然的東西”、“教育不存在小事”等,這些振聾發聵的觀點都是蘇霍姆林斯基幾十年前思考解答的教育問題,也是我們今天正在孜孜以求的教育問題。

作為一名教師,我從來沒有設想過世界上竟有這樣的語言教學——在河岸邊,在田野裏,在夜間的篝火旁,在燦爛的星空下,在淅瀝的秋雨中,在大雪紛飛的冬夜,老師教給孩子們怎樣用恰當的詞彙説出他們的觀察和思想。他們曾經饒有興味地觀察一棵覆蓋着白雪的松樹,發現了它在晚霞的照耀下魔術般的色彩變幻:時而呈淡淡的粉紅色,時而變為橘紅色,一會兒又呈絳紅色,然後又變為紫藍色……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編起了小詩描繪眼前的景象,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和神奇的想象展現了豐富的精神世界。教育可以這樣做嗎?教師可以這樣做嗎?蘇霍姆林斯基就是這樣做的。這是他的“藍天下的學校”,也是他的“快樂學校”,他就是在這樣的學校裏做教育、做教師的。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説,這是一個美好的理想,但又並非是遙遠的烏托邦,因為它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實實在在地存在過。

他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入木三分的。例如,對愛孩子這個觀點的提出與深入,他説:“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説:愛孩子。”他沒有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繼續説明為了愛孩子,就必須瞭解孩子,就必須深知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及其發展特點。然後,他又指出,沒有抽象的孩子。每個受教育者除普遍、典型的品質之外,還固有特殊的、不重複他人的個人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繼而,他進一步論述孩子們的教育者應行使明智的權力、應善於珍視孩子們的信任、應善於憐惜孩子們的無力自衞等思想。他還語重心長地告誡教師不應把孩子們理想化,必須從他們上學的最初日子起就向其提出準確的、清晰的、硬性的要求,首先是行為文明方面的要求。他還從反面勸告説,不可在所有的場合都把兒童的淘氣和頑皮視為心懷惡意地破壞秩序、把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視為懶惰、把兒童的健忘性視為不誠實。在眾多場合,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強調必須尊重人格、提高人品。這樣闡述“愛孩子”的教育思想走出了膚淺,走進了深刻。

這些年我在教育這條路上從來沒有停下過奔跑的腳步,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教育思想又為我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它在我的內心深處湧動,促使我不停地嘗試、反思……與蘇霍姆林斯基在20世紀中葉的烏克蘭創造的那個教育奇蹟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距離。其實,當我們回到人本身,就會發現教育的過程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十分單純的,那就是一切着眼於人的發展。在蘇霍姆林斯基龐大而完整的教育體系中,有一個根本核心,那就是“人”。因此,他提出了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的理論。只要我們心中有“人”,只要我們把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放在第一位,就能突破當下種種堅硬的壁壘,就能在這個日益紛繁、喧囂的世界上找到幫助孩子的辦法和途徑。蘇霍姆林斯基的文字裏浸滿了愛,那些用文字記錄的歲月裏也浸滿了愛。他常常用浸滿了愛的目光去觀察孩子們。對孩子透徹的理解與關愛,對教育全面的洞察與把握,對孩子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無限的悲憫與同情,使蘇霍姆林斯基不僅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教育史的一座燈塔,而且他本身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因此,蘇霍姆林斯基打動我的絕不僅僅是他的理論和信念,更有他作為一個可完全信賴的師長、父親與一個朋友的無比高貴的全部品質。

如果説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為了愛孩子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那麼,對於今天的我們,也當是——為了愛孩子,我們做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4

按學校的要求,本學期我精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對其中的前三十三條進行了精讀。

不愧是一部教育學的經典,字裏行間流露的教育智慧,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案例中滲透着對教師內心世界的深度剖析,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感覺經歷一場精神的洗禮。

這本書一開始,便反覆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讓我瞭解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裏,切忌“一刀切”,對孩子要個別對待。 這一觀點貫徹整本書,是一切教育教學的基調。

對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本學期開學伊始,為了增加孩子們的文化底藴,我制訂了一份誦讀計劃,本想這個學期,讓所有孩子熟練背誦掌握二十四首古詩、三十首晨誦詩、一百句增廣賢文的。對於古詩和晨誦詩,多數孩子背誦很順利,在課堂上,隨時講完隨時就掌握了,可是關於賢文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可能是因為孩子第一次接觸古文句式,在講解意思時興致勃勃,聽得很認真,可真正背誦起來,遠遠沒有晨誦詩容易,有的孩子反覆背誦,痛苦不堪。開始時,我很着急,逼着孩子被,覺得不肯用心,不努力...就這樣,本來是一件老師學生都受益的事,本該是高高興興地積累,積極地接受的事,卻因為這樣的逼迫,變得緊張和不安起來。

當我讀了,這本書中的第一個建議:“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中一段話:“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説,五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説,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們要善於確定:每個學生此刻能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和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教育的技巧。”

我把這句話,抄錄在自己的學習筆記上,反覆讀着,漸漸感覺到自己的果斷。對一部分孩子來説,能背誦晨誦和古詩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至於賢文,他能跟着享受賢文故事中的樂趣,能流讀下來,在別人説起這句賢文時,他能夠會心一笑,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而對於那些記憶力好,願意背誦的孩子來説,可以作為一項挑戰,在背誦中獲得成就感。於是,在本學期後半部分,我改變了觀點,只是大力表揚背誦好的,至於背不下來的,能讀就行,這樣的規定,讓部分孩子如釋重負,我的心裏也輕鬆了許多。

沒有抽象的學生,這是前輩的經驗之談。若運用到教學中,課堂任務能夠分層次地佈置與驗收,相信孩子們會受益更多。只是孩子較多的現狀,使這一措施操作起來稍有難度。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有第六條建議“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

素和姆林斯基始終主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呵護孩子的心靈

所謂的後進生,只是在行為習慣和知識掌握方面稍微欠缺的孩子,而對於他們的額轉化,則是我多年來頭疼的問題。如何能讓孩子們在健康成長的同時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素和姆林斯基以自己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首先要賞識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自信與關愛中成長。

渴望被別人信任和重視,是每個人來自內心的需要。哪怕是再理智的人在聽到讚美和賞識時都會喜上眉梢,心裏會為之一動。而對於孩子來説,這種渴望更加強烈,希望得到他人的羨慕、好感與讚揚,渴望得到老師和其它成人的尊重與賞識。

關於這一點,我曾嘗試着運用這個教育規律,成功轉化過幾個所謂的後進生,可是這些孩子往往會出現反覆,這段時間表現很好,可是不能堅持,這就是對我耐心和毅力的挑戰,始終相信孩子的本質是好的,再美的璞玉在雕刻的過程中也是要經歷刀刻的苦楚的,因此,當看到費盡苦心有所進步的孩子,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調皮和刁蠻時,我也學會了冷靜,你再調皮,你還是有可可以讓我抓住的小優點,你記憶力好,就讓你檢查別人背誦,當這位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被需要時,他的心思,也許會慢慢轉變。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書,讓我困惑許久的問題在這裏找到答案,提醒我正在做的是一項高尚的工作,不斷的結合理論加以實踐,不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去教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充分感覺到 的愛心、耐心和關懷。我相信教師鼓勵的眼神會使每一個對書本、對自己失望的孩子重拾信心,重燃渴望學習的火焰。畢竟每個孩子最初都是想學、好學的,只是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使他們對學習產生了恐懼,這個時候老師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耐心的去引導,千萬不能對他們有任何表示厭棄的態度,這樣無疑是給他們幼小的心靈再一次沉重的傷害!

這讓我想起一個寓言故事,能夠爬到金字塔頂的只有兩種動物,一種是鷹而另一種卻出乎意料的是蝸牛。看來只要堅持努力,沒有不成功的事情,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説得也不為過,如果老師能吸引學生不斷堅持,萬事就能成功。

我想:《給教師的建議》這樣的經典教育書籍大概是讀一輩子也讀不夠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5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老師的建議》覺得頗有收穫,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書中提到100 條教育理論,認同的觀點頗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點:

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學生坐在課桌後面而無所事事,每天無所事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無所事事,這樣會使一個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壞下去。人應當首先在思想領域裏成為勞動者。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第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

在教育學生時,總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很差,每天坐在課桌旁,無所事事,套用大師的話:這是一種可怕的危險,這樣會使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壞下去。 所以,教師不要把學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極地掌握知識上去,而應當用到思考上。很多學生之所以把學習當成負擔,因為他沒有體驗到學習帶給他的快樂,愛因斯坦説過:” 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 誰缺少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認為是死人。“ 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務。把學習當成一種思考、認識、發現和好奇的需要,這樣的學生才會成為會思考的勞動者。只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沒有問題意味着沒有思考,沒有思考怎麼能提出問題?較多的學生早已不會思考了,忘記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線路,要思考做啥?那麼,怎樣才能使思考的活動在學校生的頭腦裏佔據統治地位?

首先,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

教師本身應該是個思想者,用思想去點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轉變自己的一味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蘇赫姆林斯基説:” 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裏,都存放着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 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渴求知識的火焰……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 。

其次、解放學生思想,轉變學生的學習心態。

長期以來,學生習慣了等待、習慣了依賴、習慣了接收、習慣了習慣的一切,主體意識丟失,獨立能力退化。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而自主學習表現為學習責任,學習是誰的事情,誰應該改承擔學習的責任?教師固然應該承擔,但學生若意識不到學習的責任,不能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繫起來,學生永遠在昏昧等待中。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時,學生自己的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才是一種真正的學習。

然後、學會等待、牽線搭橋。

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實際的課堂往往是這樣的,要叫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常常沉默寡言,面面相覷,提不出來,為何提不出?因為不習慣思考,也不會思考,那麼,老師提出問題,大家發表看法吧,仍然沉默,為何?因為沒有看法,哪裏去找?時間一分分過去,教學進度走不了,急死老師了,忍不住越粗代庖來得乾淨利索,省時省力,結果,我們又回到老路。學生永遠在等待依賴中。所以,教師不能急,首先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準備時間,善於激勵,耐心等待。一部分學生可能就差那麼點勇氣,需要教師為他們打打氣兒,有種種顧慮障礙的,需要教師疏導。其次會引導,學生思維卡殼的地方要牽線搭橋,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結合可能開發的教學資源,如;報刊雜誌、電視、多媒體、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國內外重要的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等,以使思考由温故而知新,由形象到抽象,由混沌到明晰的過渡飛躍;或者要知梨子的味道,親自去嚐嚐,讓學生親自其參與去體驗,也許這個探索自尋過程要花費很多時間,甚至表面一無所獲,但它使學生思維得到磨礪碰撞,活躍起來。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需求,它是一種不可量化的” 長效“ ,比起短暫的急功近利的強行灌輸,是一種難以言説的豐厚回報,學生會受益終生,故而眼前所耗費的時間經歷應該説是值得的。

最後,以包容情誼,為學生創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

試想,身處惴惴不安,緊張壓抑,過度莊嚴肅寂的氛圍裏,學生的腦力過度集中在時時刻刻的提心吊膽,焦慮惶恐,瞻前顧後中,怎能集中精力進行積極健康有序的智力思維呢?自由就是不給學生太多的束縛,有寬泛的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輕鬆自如的各抒己見。這其中,教師和藹親切的微笑,循循善誘的開導鼓勵無疑是重要的。只要能思考,敢思考,哪怕是錯誤都是一大進步。人的認識,總是在錯誤中提高,誰畏懼錯誤,誰就毀滅進步,因而對錯誤不是批評指責,哪怕是不經意的一個輕視眼神,一句冷漠的話語,都不能輕易流露。而是引導指正,保護他們思維火化的幼芽是學生學會思考的重要開端。

只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其實學生不會思考,低效學習的癥結就隱藏在其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自去感知,只有學生親身參與,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是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這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6

幾乎所有一線教師都在感歎,現在的書越來越難教了,我想這也的確是實情。教學中一些孩子的行為和表現確實常常令人困惑:為什麼對我們精心背出來的課無動於衷?為什麼不能專心致志地學習40分鐘?為什麼老是的苦口婆心轉眼就忘的一乾二淨?為什麼連起碼的認真規範書寫都做不到?細細翻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來感受書中的確涉及了教育學與心理學的許多道理,使我有看到了教育的曙光。雖然事例大部分是建立在教授國小生之上的,但其中藴涵的道理是處處可見的。如在開篇第一章‘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他談到: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其實就是提醒我們老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要盡其所能挖掘學生的潛能,並變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是一種快樂的過程。再如書中還談到了思考的重要性:能夠在閲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閲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後(P11)。同樣,在第48條建議‘要思考,不要死記!’中也提級了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性。是的,教師的任務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善於思考,自己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啊,這一點是我平日裏試圖努力嘗試的,可操作起來需要花費心思,由於受一定惰性思想的影響,自己在平日裏所下的工夫還是不夠的。書中像這樣的教學故事及案例所藴涵的教育思想比比皆是。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教師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時,很形象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絲線。他在帶領孩子們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課後這樣寫道:“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圍攏來看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這根很細的絲線把孩子們都栓在我的身邊來,這就好比是一根無形的韁繩,只要一個兒童的注意力轉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絲線就斷了,於是我給他講的和所指給他要看的東西,他就再也不看,不聽了——思想開了小差。”我在教育教學中體會到,教師這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做到教書育人、持續穩定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僅要連通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這根“絲線”,使用好這根“韁繩”,而且要在課堂內外連通師生之間的情感這根“絲線”,通過這根“絲線”來培養和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創建新型的師生關係,使教師與學生在親切、和諧、彼此信任的氛圍中教學相長。

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提到了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自從大學畢業後,似乎就懶得拿起一本書細細品味,有的只是看看小説雜誌等閒散作品,大多數時候還是忙着批改作業、上課、備課,有多少時間經常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雜誌在閲讀呢?一個成功的老師應該是一個會讀書會思考的人,我想今後我要從繁重的教學中抬起頭來,多看,多想,多實踐。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只有當老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P412)他還説道;真正的教學能手知道的東西,要比學校裏學習的東西多得多,以致於有經驗的教師注意的中心是教育過程,而不是教材內容。的確,要達到這種地步,是要建立在廣博的知識基礎之上的。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營養,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書中還談到:沒有紮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素養;教育素養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問題。有關教師素養的論述,讓我深刻理會一名好老師的身後所凝聚的自身人格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歸納的有關教師的教育素養方面的看法,字裏行間體現了對教師素養的深刻理解。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位大教育家對教育事業的拳拳之愛,殷殷之情,告誡我們的是更貼近實際教學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他是一生都在做教育啊!教育的學問與藝術永無止境,教師的魅力在於不斷的孜孜以求。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的彩,足以長才。讀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啟迪着我重拾書本,重温那股墨香!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7

本人1999年參加工作,在碌碌無為中度過了xx年。真正開始有意義的讀書還是從xx年學校申報市級科研課題開始。從那時候以後,我便對讀書有了自己的體悟,從中汲取營養。像學校徵訂的各種雜誌:《遼寧教育》、《中國小教學研究》、《中學政史地》、《班主任》、《現代教育管理》、《課堂內外教師》等;本地刊物像《清原教育研究》、《撫順教育》等;自己訂購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再有就是閲讀各類書籍,包括本學科的和通識性的。

xx年1月,我從一位朋友手中借到了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個假期,沒讀多少,把建議的前20條勉強讀完了。結合每條建議寫下了2萬餘字的讀書筆記

春季開學,根據學校調整,我又有了新的工作崗位――德育主任。可以説xx年的上半年基本上沒讀什麼書,我花了大量精力去適應自己新的角色。只寫下了一些德育手記和案例,但總感覺時間緊張。讀書少了很多。10月份以後,我終於不再為自己沒有時間而開託。堅持每天清晨3點起來閲讀、思考和寫作。我要儘快完成我的讀書計劃。到今天,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的閲讀已讀完近一半。在這裏節選我的一部分點滴體會與大家分享,一起共同成長。

作為班主任,感覺最頭疼的就是後進生的轉化和教育工作。我建議您讀讀第六條建議“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我把我的一點感悟與大家分享。對於智力問題造成的後進生,我看不是補課所能解決的!我認為補課是“有錢人的遊戲”和“造就有錢人的遊戲”。蘇老認為“補課”是什麼?就是“讓學生學會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教材。”眼下的“補課”無外乎兩種:一是特長生,各種特長班;二是知識性,以升學為目的,通過補課,提升應試本領,拿到高層象牙塔的入場券。於是“闊佬們”開始為孩子們打造理想,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開始了瘋狂的有錢人的競技活動。以知識性為主的補課,好在是認識到了讀書還是有用的。但被那些“被造就的有錢人”找到了致富門路,他們在課堂上輕描淡寫,為課後的“補課”埋下伏筆。

教育的本質在於喚醒!後進生一旦被喚醒,他們是很有可能變成“後勁生”的。他們的潛力一旦被開發出來,是難以想象的!讓我們用良知去喚醒可愛的學生吧!

蘇老關於做好後進生工作的最好的途徑就是閲讀。這裏由於時間關係,我不做贅述。就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句話:讀書有三種結果‘一是為你戴上近視鏡;二是為你戴上望遠鏡;三是為你戴上顯微鏡’。

接下來,我談談對第八條建議“關於獲取知識”的理解。首先一定要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一種思考活動。就是我們先人説的“學貴有疑”。用我的話來理解就是備課時,多給學生留白,讓學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而給學生的留白處,恰恰是教師精確備課所產生的。

如何讓學生產生疑問?“蘇老”的建議主要是從“講”與“不講”談起的。那就是要根據學情的不同,“該細講時就細講啊,準確把握我的課堂啊!啊哈伊兒、伊兒喲喂,該不講時就不講啊,不把學生放一旁啊!”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替代學生思考和疑問,而是幫助他們做好思考和疑問的短板,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裏更多的知識。這才是學習,用知識獲取知識!

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始終是每位教育人的永恆追求。建議大家看看第十一條“思考教材是上課的一個階段”。這裏我還是談談課堂教學效率吧。新課改以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課堂教學效率的追求。一時間出現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10+35”等模式;循環大課堂等等;以探究有效教學模式為主的有效課堂、或是探究以高效教學模式為主的高效課堂的文章屢見各種雜誌、報刊。究其實質無外乎本着新課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做出的有益嘗試。

有效也罷、高效也罷,要我看,就是在時間上下功夫。只要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大,就是有效的、甚至是效率高的。就像“蘇老”所説的:“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節課上儘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這些時間會得到百倍的補償。”當我們的課堂45分鐘發揮了最大的效益,這種補償不是補多長時間的課所能換來的!讓有償補課能走多遠走多遠吧!

最近幾年,經常感歎:我國的教育始終是以前蘇聯的教育為藍本的,但是為什麼沒有走出模仿的陰影,甚至是模仿的也不像呢!之所以這麼説,通過《給教師的建議》的第20條:不要讓能力和知識關係失調,就有了清晰的答案。按照“蘇老”的建議,他認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快點掌握,別偷懶!”這樣做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厭學現象越來越嚴重。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8

如果説世界上有兩種職業最為重要,那我一定會選擇教師和醫生。因為醫生能夠維護機體的健康,拯救人類的生命,使人生存;而教師,在心靈的花園裏播撒希望的種子,塑造人的靈魂,使生命更有價值。

暑假期間,讀了學校推薦的《給教師一生的建議》一書,感觸頗多。我再一次深深體會到做一個合格教師的不易。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要比其他職業具備更高的道德品質,具有終其一生不斷學習的熱情,具有敏鋭的觀察力、準確的判斷力以及積極靈活的外交技巧等等。

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其底線是善良,然後是博大的胸懷,悲憫和慈愛。只有如此,才能讓下列品質水到渠成。

1、尊重職業,恪盡職守。

書中這樣寫到:“教師,是一個崗位、一種職業,但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一種為人師表的責任,一份以教師的理想、智慧、激情和魅力影響學生一生的責任。”責任驅使教師去思考,去奮鬥,勤奮耕耘,責任心促使教師熱忱、自覺地投入工作,他們將教書育人內化為自身需要,把職業的責任昇華為博大的愛,於細微處發現豐富,於瑣碎中尋找歡樂,於平凡中創造奇蹟。於是,有了那麼多敬業的老師每天找後進生談心,有了披星戴月、廢寢忘食的感動。

2、關愛和信任,讓教育充滿希望。

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用慈悲的心去感動,用悲憫的心去教化。讓絕望的家長因為教育而充滿希望,而不是讓家長更加絕望。

每個班級都有很多學生,每個個體,對老師來説,他是幾十分之一、幾百分之一,折掉一個兩個,似乎無關大局。可這每一個個體對於一個家庭來説,則是百分之百,在每一個個體身上,都寄予着一個家庭的厚望。所以,善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富貴或貧賤、不因聰明或愚笨、不因乖巧或頑皮,一視同仁。

身兼家長和老師的雙重角色,我們更理解每一個家長擇校、選擇老師的迫切的心情。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就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我希望孩子的老師在哪些方面能給予我幫助,那麼我就在哪些方面幫助家長;我因哪些事情而心生絕望,那麼我就會在這些地方讓家長重新燃起希望。推己及人,讓教育更具有人性色彩。

3、為人師表,用人格影響學生。

因為善良、因為寬容、因為愛,所以我們更具有責任心,更具有包容性、更具有耐心,更懂得尊重。所以,也就具有更高的人格魅力。

關於人格魅力,書上是這樣描寫的:“人格影響力是人最重要的、最本質的影響力,它藴涵着難以估量的強大力量,猶如無聲的命令,潤物的春雨和撥開雲霧的燈塔。”教育學生是個過程,不管教師自覺不自覺,對學生都在起作用,產生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學生成長、成人、成才,而教師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質,讓自己的人格充滿魅力,無論什麼樣的學生,都不願將不堪展現在一個高尚的教師面前。

其次,要善於把握教育的契機,具有敏鋭的觀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

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有敏鋭的觀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善於把握教育的契機,捕捉最能觸動學生思想深處的一個事件、一次對話、一個行動甚至是一個表情,需要經常擦亮一雙慧眼,細心觀察,把握準確,以便創造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記得在藍纓的時候,學生都住校,要在校十天,才能回家一次,大部分又是第一次離開家門住校的學生,因此很多人都會想家。在新學期的第一個月,他們在學校一連住了21天,於是開始散漫,懈怠,班級裏瀰漫的動盪和不安。恰逢9月下旬班級裏有3個學生過生日,於是,我把握這個時機,精心策劃了一個增強集體凝聚力的活動方案。在班會課上,我串通一位老師,把這三名過生日的學生請出教師,然後拿出三張賀卡,讓班級的每個學生寫上祝賀的話,並簽名,然後在這三個學生走進教室的時刻,我們打開燈,大家一起唱生日快樂。然後許心願,切蛋糕,等等,當時三個過生日的學生眼淚汪汪,他們感受到的是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關心和友愛,全班學生也都很感動,他們發現自己很重要,自己對同學的一句短短的祝詞,竟然能讓平淡的關係變得脈脈温情,這個班級也因此而温暖。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班級成為最穩定、最團結、最温暖的集體。

所謂把握教育契機,並不神祕。“本是平常一段歌”,關鍵是如何讓這首平常的歌唱得動人心絃。教師要具備敏鋭的觀察力,在教育工作中應該致力於尋找這種最佳的教育契機,把它逐漸變成自發自覺行為。當教育學生的“契機”未到,要善於等待;當“契機”來臨,要立即抓住;當“契機”已過,應善於迂迴並創設新的契機。

最後,教師要不斷學習,具有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隨着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生和我們在同一時間、用同一媒介更新知識,接受新消息,甚至比教師的速度更快。因此,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學生和家長對老師不斷更新的要求,包括知識的提升,教學方法的升級,和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的技巧等等。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通往合格教師的道路上,我們上下求索。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9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國小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為中國小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後來,中國的教育專家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其精華部分,另從他的其他著作裏選譯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改稱為《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此書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閲讀。它並不枯燥,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着大師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對於在一線任教的老師們來説,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

蘇霍姆林斯基説:“學習別人的教育經驗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是一種創造。要知道,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也就是説,我們在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的時候,不是簡單地照搬挪用,而是在多觀察多思考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學生情況,採用“拿來主義”,在吸收別人經驗的基礎上,滲透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

一、在聽課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作為一名教師,工齡的長短並不一定決定經驗的豐富與否,只有不斷地進修提高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而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主要陣地,所以聽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豐富經驗的重要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現長處,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説“課————它不僅是以知識的內容來教育學生,同樣的知識內容,在一個教師手裏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個教師手裏卻起不到作用。”這也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要進行反覆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二、在反思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師日記。他説:“教師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著名教育家葉瀾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其用意在教育我們要重視反思。

作為教師,如果缺乏對日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積累的意識,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細緻地、冷靜地加以推理總結,將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所以我們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教師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後續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在閲讀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我們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説的:"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書中還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足夠的尊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今天把種子播種到修整得極好的土壤裏去,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我們的學生是種子,他們不會一躇而就,立即變成參天大樹,它需要我們不斷地“澆水、施肥、修整”。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想讓學生成為心中理想的“大樹”,我們自己也要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為學生的成長“澆水、施肥”。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0

每一個教師都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呢?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説: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興趣的祕密何在”是談興趣的,關於興趣,我們當老師的,有太多的話要説,誰都知道,興趣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而看看我們現在實際的教學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己教課也提不起興趣。那麼如何解決這個現實的根本問題。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主要從上課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要將課上得有趣,何為有趣?就是: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種對課的描述很令人嚮往,説實話,要想使每一節課上得讓學生感興趣,也是不可能的。那麼,這樣説有什麼意義呢,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在這裏還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學生沒有興趣,我想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自問一下,你自己對所講的知識有興趣嗎,你有沒有想辦法去創設情景去激發學生的興趣?

把握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只有深入學生的主體,瞭解學生所想,所需,所愛,針對孩子們的興趣特點把握主教材,才能真正“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學到新知識。那麼就讓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再不斷實踐,用有效的教學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他們封存的記憶,開啟他們幽閉的心智。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以前就聽説過,但從來沒有靜下心來真正去閲讀過,最近有幸拜讀了這本教育書籍,這裏的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地振撼着我。

其中 “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 這篇文章使我感觸頗深: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能力、志向才能自願地建立起來。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

蘇霍姆林斯基就説:“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在這裏,他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説:“我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我們常常希望學生有高昂的學習熱情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常常把課堂效果不好的原因歸結到學生身上。讀了這本書後,我真正意識到,其實解決問題的根源應在教師自身,那麼,如何才能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備課

充分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經驗的教師都在努力做到這樣一點:在他的學生熱愛的那門學科方面,教師制度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通過充分、精心的備課,才能在課堂上旁徵博引,妙語連珠,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第二:精心設計課堂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特別指出了教師的語言素養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他説:“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好,那麼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鬆,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呢?相反,語言能力差,不僅會影響課堂效率,而且也會讓學生不喜歡這個老師和這門學科。所以,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語言,爭取用準確、輕鬆、易懂、風趣的語言吸引學生。

第三:把學生當成朋友

1.把微笑帶進課堂,讓學生親其師

教師一個友好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和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使這些十來歲左右的學生感到格外的親切。若能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歡樂帶給學生,學生就會格外親近你,格外喜歡你。

2.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信其師

教師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強制性的教育,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甚至恐懼,也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同時教師的尊重、愛護,有利於保持學生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於取得學生的信任,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3.參與學生的活動,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愛其師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外,還要重視與學生課堂外的情感交流。若能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更能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

第四: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

人需要賞識,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他們常常把教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展前途,以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好學生,因而產生自身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和快樂,成功感是一個人保持對於某一活動的興趣的原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又彷彿一面鏡子,時刻映照着自己;又象慈祥師長,不斷地給我們以指引,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1

最近正好有機會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靜下心來細細品位,在那些樸實無華的文字背後藴涵的是如涓涓細流般的教學理念和反思。

我是第一次承擔一、二年級的教學任務,之前我一直認為現在的一、二年級學生在學習上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有良好的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作後盾,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得心應手的,但是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已經徹底改變了我一有的想法,學生的基礎差異之大、反應速度之大都是令我驚訝的。有時候我甚至在懷疑自己的教學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就在這時候我接觸到了這本書,裏面有關介紹兒童特點和後進生的文章對我啟發很大,看了後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88至94頁中作者給教一年級的老師提出了一些建議,還提出了要研究孩子們的思維特點。蘇霍姆林斯基提到,醫生在對病人進行治療的時候,首先是細心地研究病人的機體,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進行治療。一個人的思維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邏輯思維,一種是形象思維。這兩種思維是客觀存在的,那麼我們的學生對學科的偏好也是情理之中的。

作為老師首先應該承認這種差異,尊重這種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平靜地接受他們的一些“落後”。但是更重要更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做的是,怎樣平衡學生這種片面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深思熟慮地、仔細耐心地研究兒童的智力發展、情感發展和道德發展的情況,找出他們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或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去努力:

一、教會他們閲讀。

國家教育總督柳斌説過:“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有經驗的生物、物理、化學、數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好象只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的留下來講,學生看見了越過必修的大綱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勵着他—青少年一心想要讀那些書,這也就是閲讀的興趣。

是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中領悟到如何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閲讀的空間,讓學生通過上網或從課外書籍中尋找閲讀一些與數學有關的資料、背景;在課堂學習中也要選取適當的時機讓學生自主閲讀課本,提高自學能力,這也是一種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二、要教會他們思考。

很多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是因為不願意動腦筋,將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使。“無論一個兒童感到如何困難,他都應當學會思考。應當使書籍成為他的歡樂的源泉。語言應當進入他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個人的財富。”學習落後的兒童,我們在幫助他們時,不是直接給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導他去自己尋求答案,使他學會思考。作為老師,要給他們提供一些思考上的幫助,創造一些思考上的“樓梯”,設計一些有梯度的問題。

三、珍視他們的好奇心。

人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我們要特別珍視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對事物所具有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根源,就在於我們成年人不斷地把物品、事物、現象展示在兒童面前,我們在兒童面前展示的物品、事物和現象越多,他應付產生越來越多的疑問,他就越加感到驚奇和高興。”

四、給於他們學習的自信。

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脆弱的,有時候一個無意的動作就會給他們的心靈烙上深刻的烙印,一句簡單的表揚都會在他們的心理激起層層漣漪。以前班上有個學習很困難的小女孩,就因為我讓她每天幫我收作業本從此數學課就成了她最盼望上的課了,她和媽媽的交流更是震撼了我的心靈,她説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了,這是她第一次有機會幫老師做事情。看着她每天那麼負責地收着作業、上課時那麼端正地坐着、那麼認真地聽着,我的心裏真有些説不出的滋味,這個柔弱的小女孩用她的天真、執著觸碰着我心靈最柔軟的角落,我開始思考是什麼讓我變得冷漠?是我自己還是這個繁雜的社會?我是否能堅守住這片柔軟的角落?讓我們努力地去做吧:在批評時注意點方式方法,在責問時多點耐心傾聽,多給他們學習的信心!

那麼是不是做到了上面這些就一定能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變得好起呢,不一定吧,應該説,一個孩子的變化遠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快,它需要時間的考驗,需要我們教育者以極大的耐心去澆灌這些剛剛萌醒的智慧的幼苗。多點耐心、多點希望!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2

作為一個已經在學校教學第一戰線上奮鬥了三年的新人來説,伴隨對自己所教課程的逐漸熟悉,在教學的過程之中,也有自己不少的困惑。在這三年中,我也體會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崇高,做好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我也領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擔和責任。而且在當下,國家大範圍開展課程改革,這是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面對重重挑戰,在領導的指引下,我開始閲讀了前蘇聯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完之後,該書不愧為教育界公認的經典,所傳達和表述的真知灼見,值得我細細品味,每部分藴含的精華都給我很大的啟發,感覺這本書所傳達的知識可以讓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少走很多的彎路。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事業持之以恆的態度是我所極度敬佩的,這種“耕耘不息”的熱情和“鐵杵成針”的堅韌品質是搞好教育和教學所不可或缺的。

打開書本,第一條建議就是 “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實際上,蘇霍姆林斯基在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孩子沒有智力差別,沒有優劣之別,有的只是我們老師的教育方法的區別。這和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所説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第一條這樣提出,就是告誡像我這樣的年輕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戴着有色墨鏡看待孩子,學習好的,老師就喜歡;違反紀律,不太聽話的,老師就沒有好臉色。其實,不應該單純第用成績去評價孩子優劣好壞,作為個體必然存在差異性,所以也造就了每個孩子能力的必然不同,發掘他們的特點,尊重他們的特點,在此基礎發揮他們的特長,包容其短處。在教學模式中,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因人施教,個別對待。在備課過程中,做為老師,應儘可能地要體現孩子興趣點的不同,多揣摩,多思考,儘可能拓展課題知識範圍,讓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領域,使其特點才能得以施展。

對於“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的理解,我個人認為這是關於理解與記憶的思辨,從知識的學習路徑和人類的認知情況來看,基礎知識的儲備是開啟理解大門的鑰匙,沒有必要的知識儲備,談何理解?這又使我想到關於啟蒙學的知識,啟蒙老師在人才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深深感到啟蒙老師身上責任的艱鉅,他們引領人類的未來,然而,回到原點,啟蒙老師並不是所有的國小老師,而是帶領孩子夯實人生道路地基的人!

在過年的假期中,只要有空閒,我都會翻看《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教學問題,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合適的解答。對於班裏後進生的問題,也是我一直探索試圖尋找一個較好的方法,所以關於談談後進生的工作,是最能吸引我的。上個學期,我所執教的是七年級三四班的數學課,七年級數學和國小階段學生所學知識有很大轉變,有學生認知沒有做到相應轉變,國中和國小的過度階段的不適應也促成了一些學生成績不理想,成立大家眼中的後進生。以我對後進生的觀察,對於佈置的作業總是拖了今天到明天習慣,而明天又有新的作業,日積月累成了作業的累贅,對於作業的恐懼,又加劇了他們對作業產生的拖延症,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我在書中求索,在書中看到“閲讀能教會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覺性就越敏鋭,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所有在課堂上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讓其能夠充分融入課堂,多多思考,進一步激發智力刺激,督促學生改掉拖延症,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所謂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快點掌握,別偷懶!這樣的學生就好比沒有牙齒的人:他被迫地把沒有咀嚼的整塊食物囫圇吞嚥下去,開始時感到胃裏不舒服,以後就生起病來,以至無論什麼也不能吃了…”對於這段話,我有自己三點的思考,首先讓學生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閲讀,然後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形成自己一點的認知和判斷。其次,在熟練閲讀能力的基礎上,應該培養孩子們的書寫能力,提高他們的邊讀邊記的能力。“書寫不好的人,總是那些閲讀也不好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説的這一句話很真實。每當考試,做卷子,家庭作業、課堂作業,那些學習好的孩子不但書寫認真,而且作業及時完成。再次,要讓學生學會蒐集和加工事實的技能,培養他們邊學邊實際運用的能力。知識要學會“週轉”才能變為能力,從而把知識學活,走進智育的道路。我覺得這是我以後需要考慮的問題。“在講授數學知識的時候,更多可能舉發生在學生生變的例子,讓知識的實用性能更好的體現出來,用那一部分事實放在課堂講,佈置相關問題,讓他們運用相關知識去自己探討解決?這將會是我以後努力思考的方向。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而其中最重要的習慣應該是讀書的習慣。學會讀書,愛好閲讀,是“學會學習”的最主要內容。而要讓閲讀成為學生的自覺習慣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師。教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從一定意義上説,教師的讀書愛好,決定着一所學校的校風。我堅信,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是教師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學校辦成學習的團體,是辦學成功的必由之路。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3

作為教師,在辦公室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教師?好多人都覺得現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個體差異大,個別學生厭學等情況,對他們進行教育時,也常常覺得黔驢技窮。因此,當學校組織學習《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如獲至寶,認真捧讀獲益淺。

有句名言説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錯,的確是這樣。看過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後,帶給我的是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真拜讀。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多次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營養,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屋及烏,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

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後,學生快樂地圍繞着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着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着有關課堂上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説“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那麼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當我再次品讀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深深地感到: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素養。有句話説得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的、活潑的、健康的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名言流傳至今,不知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它給予了我們各種各樣的知識,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更帶給了我們無盡的快樂。我喜歡讀書,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讀書的快樂和喜悦吧,在書的世界裏,我們都是最完美的自己!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4

我是一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卻又滿腔的熱情。教育專業畢業的我自然對教書育人有着特殊的感情,這種感情來源於內心對生活的感悟。

從離開大學校園進入高中課堂,我深感責任之重大,為了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和學生們的期望,我決心盡我最大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爭取較出色的完成語文教學。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夫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擴充語文基礎知識,使自己能夠比較自如的進行教學,另一方面,繼續向書本,老教師們學習。我有幸接觸閲讀了學校的資料《給教師的建議》,它給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使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諦,同時,我也開始對“愛心教育”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教育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工作, 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生動活潑、有個性的學生個體,教育工作不是一項用力去做就能夠做好的事,它需要我們用心去做。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傾注愛心。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他的《教育與美好生活》中説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創辦的帕夫什雷中學,把學生的人格發展放在了第一位,“那裏是學習和生活的樂園”,“是學生們的天堂”,把學生快樂健康的成長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們真實悟出了教育的目的——即為社會培養健全人格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題,作為老師,無論學生成績怎樣,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認識: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人,而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使他落下了功課,我們需要給他以關心,給他以鼓勵,增強他的勇氣。唯有平易近人的老師,學生才會喜歡你——“愛人者,人恆愛之”;唯有“其師親”,才會有“其道信”,學生才能學好,才會願意學,樂於學,才會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師愛是偉大的,神聖的。她是人類複雜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結着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一種沒有血緣和親情,沒有私利與目的“超凡脱俗”的愛。帕夫什雷中學的教師們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他們是真正的關注學生們的成長,在這上面也傾注了大量的愛心,對每個學生都給予關注和尊重,對每位學生都要做到不偏不倚,這就是他們的愛心的一個集中體現,因為每位教師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對學生的一個啟示,點撥以及一個鼓勵,都可能對他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也許老師的一聲呼喚完全可以喚醒一個塵封的心靈。

愛是一種瞭解,關懷,責任。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保護學生。”“愛”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和能力。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把熱愛學生看作是教師最基礎的美德,通過閲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更堅信了這一點。“沒有用愛心感化不了的學生”,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師愛”,學生才有機會與教師在教育中處於平等地位;正因為理解,才有了信任;正因為信任,學生與老師的心靈距離才會拉近。用愛心去培育學生,這是一種昇華了的愛,一種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當然,我所説的“愛”並不是毫無保留,不假思索或是漫無目的的是愛,而是一種理智的愛,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藴含着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着眼與學生目前的得失與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在帕夫什雷中學的校園內,處處呈現和諧景象,這是教育界值得自豪的盛事。其實,現代教育的失敗就在於我們剝奪了原本屬於孩子的一切,而這一切有需要他們去苦苦追求。我們究竟應該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值得我們思考。教師的職業雖然平常而且平淡,但總有一些東西讓人感動,要改變一個學生,我們需要“用心”去愛,必須用“心”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塑造他們完美靈魂。

一本好書猶如一盞明燈,能夠照亮人心中最黑暗的一角,能夠啟迪人的心智。而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更應該多讀好書,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素養的提高的唯一途徑便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所以,我們每個有上進心的人都應該與書結下深厚的友誼。

上面所述內容是我讀過《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點感想,並不想以偏概全,因為教育任重而道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説清楚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15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讀書是其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提高其專業修養與道德素質的關鍵,但是由於平日工作繁忙,我的很多同行都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閲讀,平時的工作已經很辛苦,也很難再有精力去閲讀。但是我卻認為,教師想要踐行新的教學理論,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就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讀書,應該是教師們永恆的追求。

最近我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1-20條,從中我獲得了很多感受,尤其是其中的第2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是一個歷史教師用一生備好課,他用質樸的語言,生動的闡述除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名教師對知識的渴求,應該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學需求。教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生活中的解惑者,教師在給學生“一杯水”的時候,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但是“這桶水”總會有用完的一天,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還能夠傳授給學生什麼呢?或者説能夠給予學生怎樣的幫助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我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併為其中所提出的見解所打動,這使我充分的認識到,唯有讀書,才能夠使教師視野更加開拓,豐富自己的頭腦,如此才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幫助,使學生能夠獲得心靈深處的震撼。

在教學改革背景下,更多新的教學理念被提出,教師成長的途徑有很多,而讀書,則是可以使我們對自己實踐進行反思的最好途徑,在我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之後,能夠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文字中所透露的教育智慧與睿智,身處於這些文字之中,我彷彿與蘇霍姆林斯基正在進行心靈的對話,作為教育領域的大師,閲讀他的文字,是我能夠不斷對自己進行反思,瞭解自己教育中的諸多問題。

反過來講,作為一名國小教師,一旦閲讀量不夠,書讀得少了,那麼他的教學就會缺乏靈氣,他的用語就會顯得生硬而蒼白。比如,一個問題常常繞來繞去,最後也沒有講清楚,説明白;用一個詞語會思考很久,也找不到合適的;明明想好了,但就是表達不出來。讀書不夠,一旦提筆,就會覺得筆有千金重,更加不要説文思如泉湧了。書讀得少,人的思維也會受到侷限,常常話不達意,這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説,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不得否認,教師這個職業的壓力很大,除了課堂教學,還要進行很多教研工作,要寫很多論文材料,很多教師常常因此發臭,即沒有時間寫,也會覺得無話可寫。而閲讀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教研工作與寫作方面,一旦閲讀量夠了,寫一篇學術論文,就可以信手拈來。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後,我也開始制定閲讀計劃,約束自己要定期閲讀好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閲讀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寫字枱上、牀頭櫃上,隨處可以看見我的書籍,書籍是我精深得到慰藉,使我的身心得到陶冶,使我的疲倦和壓力得到釋放。閲讀,應該作為教師一生的愛好和習慣,我們作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不懈的“多讀書,讀好書。”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潺潺小溪, 每日不斷, 注入思想大河……使自己永遠保持活力”,也就是説,教師閲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長期堅持、日積月累,這樣才能夠不斷獲取新的養分,不斷積累和豐富知識體系,思維才能夠與時俱進,使自己的教育事業能夠永葆活力。

閲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之後,除了以上感悟,我還認識到,蘇霍姆林斯基倡導教師閲讀要基於專業發展取向。依託任職學科專業書進行閲讀,正所謂術業有專攻,自己的專業書籍,是教師首先要閲讀的東西,並且要反覆研究和鑽研。比如:如果是語文教師,則應該先閲讀有關語言學、文學史之類的書籍;如果是數學教師,則應該先也閲讀有關算數、代數以及運籌學等方面的書籍。閲讀書籍,不僅要讀懂,還要讀透。所謂“懂”,就是要明白書籍論述的是什麼,體現了什麼樣的規律和本質,而所謂“透”,則是能夠運用這些規律解決問題,懂得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同時,蘇霍姆林斯基專門強調,教師要讀關於本學科的最新進展和重要社會問題的報紙與雜誌,藉以開拓專業視野。“熱愛那門科學,並瞭解它的最新發展情況—最新的發現,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我們力求使人類的,特別是我國的社會政治、思想、科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大事無不引起教師的思考與關心。”這些論述對我們現在所處的知識爆炸的時代亦非常適切。作為專業教師,必須隨時隨地關注本學科的發展進程和社會生活的相關信息,做到與時俱進、日求新得,不然,其知識儲備將日趨頹廢,甚至難以滿足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總之,在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讀書對於一名教師的重要性,使我真正認識到多年來存在於自身教學問題的成因,那就是缺乏閲讀,知識量少、知識面窄,思維滯後、不靈活,作為一名現代教育工作者,我為之而深深慚愧。也是因為如此,我才寫了這篇小文,希望能夠藉助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呼籲同屬於教育崗位的工作者們,正確認識閲讀,明確讀書的重要性,將其樹立為終身的愛好和理想,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擁有開闊的思維以及勇於創新的意識,進而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