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楊絳《我們仨》有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7W

讀楊絳《我們仨》有感(多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一

看完我們仨,其實沒有多大的感覺,篇幅很短,很快的就看完了。

但看完後一種簡單而又温暖的感覺總是縈繞在心頭,為錢老先生和楊老先生在文革中仍堅持讀書研究學術而敬佩,為兩人把寂寞枯燥的異國求學生活過的有姿有色而欣喜,為兩人攜手走完一生的坎坷而感動,複雜的感情真的太多,不知道該怎麼具體表達,但在豆瓣上看到肆意的批判楊老先生的文法之類的做法不可取,楊老先生不過是在人生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回顧過去,記錄人生而已。不至於要用與眾不同的批判來找尋自己的價值感嘛?好書分很多種。有的篇幅廣大,有的意義深刻,有的視野廣闊,但於我而言,能夠安安靜靜的紀錄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小石子”的作品也是一部好書。況且我們也能從作者記錄的生活從側面看出他們成功的原因:“我們仨”中的三個人都沒有什麼所謂的野心,只是安安靜靜的做好手頭的事,研究自己喜歡的書而已。但卻取得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都不到的成就,尤其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是不是我們太過忙碌野心太大了呢?

我們也應該好好靜下來,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被這世俗的世界囚禁,即使就像書中那樣,有三個人的親情,也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我們仨》讀後感 篇二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摘自楊絳《我們仨》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一人的追憶。追憶裏,是一家人的離合,一家人沉沉浮浮的半個多世紀。

1935年夏,楊絳有了與她執手偕老的丈夫錢鍾書。1937年,有了女兒錢媛。至此,長夢初始。

以後的六十載,他們相依相擁。他們熟悉彼此的習慣:楊絳熟知阿媛和鍾書翻書的動作一致。他們有心照不宣的配合:錢鍾書回信,楊絳負責接電話。他們也有細節處的包容:阿媛和鍾書的手帕隨手擺放時,楊絳總默默重新角對角摺疊,放好。

一家人,在一起,温暖中度過了八年抗戰,三年饑荒,十年__。

我想,若人生是夢,這當是個美夢。

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散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未過,摯愛又去。這個耄耋老人的心已裂得支離破碎,但她沒有垮。

她靜靜地坐在這個以前稱為“家”的寓所中,恍恍惚惚,“鍾書、阿媛,我好像做了個作文萬里長夢。”應是夢吧,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徹頭徹尾全是夢。

她站起來,看看這個被稱為“家”的屋子,“或許稱客棧更妥當”,她兀自想,“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

“但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

她嘴角揚了一下,向書房走去,很慢也很穩,從容而淡然。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想把三人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於是楊絳先生落筆,用回憶成就了《我們仨》。

裏面是撲面而來的温情和沉澱許久的回憶,用的是老人最平實和真誠的文字。

我讀了三遍,三遍皆是一氣讀完,讀完皆淚水盈眶。

淚水,為團聚,為分別,也為親情。

20xx年,楊絳先生辭世,引用法國詩人的文字,詮釋了自己的平靜,從容和淡然。“我不跟誰爭,也不屑跟誰爭,我的雙手烤着生命之火,現在火萎了,我也該走了。”

我將這首詩摘錄在《我們仨》的扉頁,為楊絳先生從容的告別,也為他們仨的故事畫上最後的句號。

三個人,攜手走過彼此的生命,有笑,有淚。

我們仨讀後感 篇三

在這個還沒有暖起來的冬天,我接受了《我們仨》中的温暖與滄桑。

命運指引着這三個人在冥冥中相遇。《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篇如同圓舞曲一般共同跳躍着濃濃的親情的主旋律。最後作者獨自一人在靜靜地懷念這仨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懷念着一個家族最平凡的光。

細膩的文筆平緩地訴説着心事,委婉温暖。《我們倆老了》是晚年時對錢鍾書,錢瑗的回憶;《我們仨失散了》,是在親人們相繼離去的那些年,作者自己支撐着家,照顧着這個家。《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作者用自己的筆訴説着親情的姿態。

書中沒有可怕的吶喊,沒有無助的仿徨,只有一位母親對兒女的思念,一位妻子對丈夫的懷念,每一個字像花一樣綻放着思念。

楊絳淡然的文筆,細膩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進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即使“文革”的慘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靈的歷史中,楊絳忍受着世道無常的變化。她並沒有對命運抱怨,她只是淡淡的回憶,淡淡的敍述,使我們沉入她的靜思,去理解,去賞析她的命運,去評析她的為人。

當初的我們仨,現在,獨留楊絳一人形影孤零,她在文革中活在對兒女,丈夫的美好回憶中,幾十年中,楊絳,見到了太多太多,錢鍾書和錢瑗相繼離她而去,所有的悲歡與離合,所有的潮起與潮落,她早已釋懷,以至於悲喜無常,淡定自如了,但是這樣卻還是給我一種淡淡的悲傷淒涼。

楊絳在命運面前是渺小的,她無法決定命運齒輪如何轉動,無法預測命運在下一秒鐘如何轉動。她所能做的就是聽天由命,任憑命運的各種不公,她就是笑笑,把它當作歷練,磨練自己的性格。畢竟她無法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也不像海倫有一個好老師,她在命運中只能靠自己,只能去無條件承受,所以她的內心是強大的,而她只能沉澱在我們仨的回憶之中來緩衝自己受到的傷害。

楊絳活在一種滄桑的幸福中,她一直在尋找自己那曾經的家,她不敢祈求太多,她只是希望在亂世中可以和自己的一家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

最遠的是家鄉,最難到達的是家鄉,家在夢裏。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 篇四

對於看書,我是個重口味的人,書架上大多是世界名著。然而,當這次要求我在《圍城》和《我們仨》中做出選擇時,我卻決定換換口味。如果説文筆辛辣的《圍城》可以稱得上是川系菜,那麼平淡真摯的《我們仨》就能當做粵菜來品味。

瑣碎的小事,零零散散地撒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十分驚歎楊先生的記憶力,居然在幾十年後,還保留着過去的記憶。每個細節,都會在不經意間與我產生共鳴。然後在細讀第一部時,我才猛然想起,老人總能記得從前的事。上天賦予了老人如此驚人的記憶力,是為了給予他們憧憬,還是為了讓他們反覆地痛苦和後悔呢?真的好佩服楊絳,因為她,始終是那麼的淡定,彷如早已把什麼都看透看淡,卻仍然惦記着塵世。冥冥之中讓我在清明時節品讀楊絳,僅僅就這麼訴説着再普通不過的事,還是會不禁想起故人,潸然淚下。

寢園裏熙熙攘攘,我和父母來到長憩樓看望我的外公。忽然,母親抬起頭望了望天花板説:“這頂是不是最近老漏水?”清掃員十分驚訝地説:“你怎麼知道的?三月份雨水較多,屋頂會滲水。”“我前陣子夢見爸爸了,他告訴我屋頂滲水了,不大舒服。”母親擦着外公的像,忍着嗚咽,淡淡地説着。一時間,我哭了。原以為自己早已釋懷,以為這次可以微笑着來看望外公,可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是任由淚水肆意流淌,流過臉頰,掉在地上。心裏想的還是十年前的畫面:喜歡喝酒的他,喜歡練書法的他,喜歡給我講《古文觀止》的他,喜歡偷偷塞給我花生酥的他,喜歡抱着無線電睡覺的他,喜歡在大熱天頭頂濕毛巾的他,喜歡戴鴨舌帽的他,喜歡聽評彈的他,喜歡旅行的他,喜歡桃紅色的他,即使病在牀上還囑咐母親要好好教育我的他……你離開後的第一個暑假,我為了習慣獨自一人,安靜地畫着畫,可心裏卻還是空蕩蕩的。怎麼會忘記,怎麼可能忘記?音容猶在,是的,原來外公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真的,從來都沒有。

拭去淚水,我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像楊絳那樣堅強、淡然地懷念故人,懷念從前。

讀《我們仨》有感 篇五

七月初與《我們仨》失散了,怎麼也找不到,一直認為失散與家以外的地方。卻不想8月初時被一直念念不忘此事的兒子苦尋到了《我們仨》。

兩次閲讀這本書有着不同的心情。先前讀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時,我正好在醫院等待身體檢查,先生就把我帶進了她的夢:先生與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虛虛實實,亦幻亦真。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是對錢鍾書先生和錢瑗濃濃的親情回憶。

失而復得,接着讀《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來的是一個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個日子。書中有許多細節感動着我: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持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圓圓的出生,透過一個個小故事,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出差時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為“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裏有着真真實實的反映。

寫到這裏,我似乎對《我們仨》又多了點感想在心頭。不由得想起給弟弟寫的信,無外乎是勸解弟弟與固執的父親。從我生在這個家庭裏,我們彼此相愛,卻很少去透露彼此的感情。從前是我們四個,現在我們又各自有了“小我們”和“小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 篇六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該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了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她的語言樸素、平實卻感動人心。沒有輝煌時的炫耀,沒有坎坷時的抱怨,更沒有失去親人的聲嘶力竭與吶喊,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敍述出來。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湧,字裏行間飄散着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www.》思念。

我彷彿看見老人那滿頭白髮裏藏着經歷過的曲折坎坷,那滿臉的皺紋中藏着飽受的艱辛與磨難,那清澈明亮的眼神裏藏着睿智和堅強的女性的偉大。

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二部以一段夢靨般的古驛道之旅開頭的。第一個夢“我”夢見鍾書自顧撇我而去。“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我感覺到了老人內心極度的恐慌,那份對家人的珍惜與不捨都出現在夢裏。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夢。生,為夢的開始,殤,為夢的泯滅。

第二個夢是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家人在古驛道上的相聚與失散,正是一個家庭真實的寫照。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無能為力,卻又想寸步不離。年邁的老人惶恐的走在人生的驛道上,奔波於雙雙病重的丈夫和女兒之間,愛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對人生的重大打擊,而愛侶的日漸衰弱更加讓她心緒難平。

“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説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到底是快刀斬亂麻還是抽絲剝繭般依依不捨,這種矛盾的心情對於楊絳先生是萬般痛苦的抉擇,書中那割捨不斷的親情、愛情不自覺地讓我深陷其中,感慨不已!幾十載風雨相伴,相親相愛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這位老人。她説:“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其悽苦與悲涼,讓人看得傷心落淚。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有幸福時光,也有艱苦的日子。志趣相投的夫妻倆、乖巧伶俐的女兒,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們總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比如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又稱“石子”,把平淡的生活調節的有滋有味。

她們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不拘小節。楊絳先生總是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毛巾折得有稜有角,但從來不嫌棄錢鍾書隨意;錢老在外是名人、是學者、是教授,在家是好丈夫、好父親,每天堅持笨手笨腳的為家人準備早餐;女兒雖然體弱多病,但是還要照顧不敢走夜路的媽媽。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都表現這個家庭的和睦温馨。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們仨”。

回國後的動盪不定,幾十年的風雨歷程,文革期間一家三口的分離,和文革後相聚的艱辛,居無定所的飄搖,他們都坦然接受,相濡以沫、相親相愛、不離不棄。家人在哪,哪裏就是家,有個安身立所之處、有書讀就是最幸福的。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他們不求名分,不求富貴,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看標題就讓我潸然淚下,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先後失去愛女和丈夫兩個至親,那種孤獨和恐懼沒有顯現出來,而是化作平淡的文字感染了無數人。書中字句平淡,細細品味,卻是對往事美好的回憶。誰都看得出,這是一部含着淚用心寫就的書。一位92歲高齡老人對家人的追憶,平實、自然。温婉平實的文字中,藴涵着深厚的感情,在日常的生活裏,無不彰顯着濃濃厚重的親情。我曾想,楊絳先生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來回憶和家人一起的日子,我讀不懂。“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的心情,也許需要用很久的時間和深厚的閲歷才能夠領悟。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態,我想,也許正是因為它的樸實無華,方才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為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閲!親情,不需要過多華麗語言的修飾,那份温暖的感覺像冬日裏的温泉緩緩流入每位讀者的內心深處。

我們仨讀後感 篇七

對於楊絳老先生,我的瞭解還只是停留在國中那篇《老王》上。整篇語言樸實無華,但字裏行間卻深深映出她對老王的愧怍。在《我們仨》中,我又見到了她那樸素而真摯的語言。那一家子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在她淡雅、寧靜的筆觸下,化作墨跡,浮現在我眼前。

隨老先生走入她記憶的漫漫長河,我伸手撈取着一塊又一塊的碎片。碎片上,映着一又一的生活瑣事。從一起做飯泡茶、學習讀書,到女兒降生、動物園遊樂,沒有一事不是映着親情的光輝。他們一家其樂融融的景象都在楊絳老先生的筆下展現出。但其中,也不乏艱難的時期,比如在革時,一家人不得不在外人眼中徹徹底底隔離開,往都要小心翼翼。即使這樣,他們一家仍緊密地靠在一起,度過這段艱苦歲月,迎曙光。但人終將老去,迎最後的時光。隨老先生踏上古驛道,我彷彿也經歷着那段生死離別。老先生的女兒身體越越差,漸漸住進醫院,最後悄然離世。而她的伴侶也因此事倍受打擊,先她一步而去。他們仨,到最後只剩下了她一個人,在寒風中孤獨、無助地飄蕩。儘管經歷着錐心的痛苦,楊絳老先生卻能以她那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態度整理並完成了《我們仨》這部感人至深長篇散。

亡者不可追,逝者不可留,只剩回憶可以追尋。從這篇散、從楊絳老先生的筆下,我彷彿真切經歷了一遍他們這麼多年的生活。我驚歎於在楊絳老先生的筆下,記錄的基本都是生活上的小事、瑣事,竟然能夠如此妙筆生花,生動地再現出當年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而這些細節之處,正是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楊絳老先生的這篇散,不僅讓我體驗了他們仨的生活,更讓我能夠重新思考、回憶這幾年我們家裏那些温馨、動人的小事、瑣事。

在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姥姥、姥爺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喝水吧。""吃點水果。""出去多穿點衣服,彆着涼了。"這些話不光是我,我相信許多人都聽了不下上百遍。這些話,現在給我的感覺大多隻有兩個字——嘮叨。但這本書使我能夠重新思考他們説過的這些話。同樣的叮囑,不厭其煩地重複,不知他們是何等地關心我們才能做到這樣。他們之前關切的話語,因為我的不耐煩,已經隨風離去。而現在,我終於認識到了這種關愛。我無法追尋已經錯過的愛,能做的唯有好好珍惜往後他們的叮嚀。真情,現於瑣碎的話語中。

乘船在記憶的海上航行,找到的另一寶物就是自父親的平日裏的玩笑與教誨。我爸爸平時很喜歡跟我侃大,他的話語總能逗得我哈哈大笑。但這次重新回憶,我才發現這些話裏藴藏着深刻的道理。爸爸講的話中總藴含着人生的哲理,尤其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這種獨特的教誨不僅能通過令我發笑讓我由陰轉晴,更能讓我從心裏領會接受,從而在思想上得到一種解脱。可惜的是,有些道理我之前僅僅是一笑而過,或者是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在今後,對於父親的話,需要多一份專注,聽在耳畔,記在心田。真情,現於真心的教誨中。

船行許久,我又看到另一寶物,那便是母親的呵護和温暖。在我鼻炎嚴重的時候,我媽媽十分着急,一個月下添了許多白髮。她四處打聽治療鼻炎的名醫,早上4點就去醫院門口排隊為我掛號。那是已是深秋,雖然媽媽穿了厚的外套,但凌晨的風依舊十分寒冷。看完醫生,我才發現媽媽在一個勁地打噴嚏。在很多其他事上,媽媽也經常為了我而犧牲自己。而我有時還會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做出一些傻事。今後的日子裏,對於母親的呵護,需要少一些任性,受於自身,饋於行動。真情,現於温暖的關懷中。

感謝楊絳老先生的這篇散,樸實的語言,瑣碎的小事中讓我體會到了真情,也讓我能靜下心,重温生活中那些温暖的小事。通過重温這些小事,我才明白,最親的人,永遠在離你最近的地方,關注着那些不太可能會注意到的細微之處,並傾盡全力去關懷。

我們仨讀後感 篇八

初識楊絳先生,是第一次為學生們上八年級的一篇課文《老王》,這篇文章最後一句“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讓我想起的是楊絳先生的真誠、善良與樂觀。這次讀《我們仨》這本書,是第一次這麼深入地走近楊先生、走近她擁有的這個學者家庭,感受他們三口在人生苦難面前相互理解、關愛的親情,好多時候讀着讀着就熱淚盈眶。

首先感動於這個家庭的學術氛圍。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們對學術,對學生,對教學共有的那份痴心讓我唏噓不已。早年的知識分子身上的單純與執着真是可貴。楊絳先生在文中寫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仨在家時,各自在自己的書桌前工作,互不相擾,碰到困難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有仨人之間的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樣的文字,我連讀幾遍,總會為這個家的這份安靜、寧和向上的氛圍感歎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情懷”,什麼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動於這個家庭三人之間的那種心心相牽的温柔。從楊絳先生的一段段描寫中,我讀到了錢鍾書先生疼愛妻女的一個個小細節,如在產院做產婦的日子裏,笨拙的鈡書為她做雞湯,在巴黎出租屋的時候,錢鍾書早早起牀,將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牀前,那個體貼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於合上書的時候,還時不時想起錢鍾書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紅茶,還有她為鈡書做的紅燒肉。總能記得她誇讚女兒媛媛“乖,管得住自己,過目不忘”這些特點時的自豪,常能想起他們一家三口讀書時媛媛看了開頭就傷心痛哭,鈡書看到書上可笑處就痴笑個不了,楊先生看書則很鎮定的樣子來。反覆回想就能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詩。

《我們仨》,楊絳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兩位親人都與她遠去,她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充滿真情的回憶。看似平實的文字裏,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覺察到她思念親人的苦痛,書中敍寫的每一個生活瞬間都是她每天勉勵自己珍愛生活的動力。想到這兒,猛然覺得我們當下的生活也變得可貴起來,今日我們經歷的很多個細節,未來都會成為美好甜蜜的回憶。想到越是單純的生活裏,越有很多能夠品讀的滋味,我在勉勵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温柔對待這不斷流失的歲月呢?

我們仨讀後感 篇九

在我身邊的夫妻楷模,是我的一個表哥和表嫂的愛情故事,朋友們裏公認的人生贏家。他倆自國中情竇初開起,攜手九年戀愛長跑後步入婚姻殿堂。那是整個青春;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有彼此陪伴。他們經歷了學校畢業後前路未知的迷茫,經歷了重大火災被困,經歷了賺到第一桶金,也和大多數夫妻一樣,婆媳關係處理,工作矛盾糾紛,柴米油鹽。沒有誰的生活總是順風順水的。

在我印象中,他們好像從未有過爭吵,什麼事都是一起商量着來,難得的是,他們總能意見一致,齊心協力朝着一個目標。有些親戚會説他們很自私,總在自己的小圈子裏不問世事。我卻覺得,他們總是彼此鼓勵,奮勇向前,像一隊團體,誰都不掉隊。我無論什麼時候見到他們,都能感受到愛意綿綿;彷彿在初戀,彷彿在新婚。

我記得那年,在表哥家做客,飯後表哥洗碗,我們起鬨説,怎麼不讓嫂子洗,他説:“我洗,我能做的我都做,我就想讓你嫂子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好像隨口説了一句很平常的話,我們卻眼裏滲滿淚水。那時候我覺得,表哥個子不高,人也不帥,但卻像日出時的青山,巍峨、熾熱。

表哥從一開始的高薪工作,到事業滑鐵盧,如今自主創業,不是什麼大生意,但也安然自得。嫂子在一家公司裏勤懇工作了近十年,從一個小職員逐漸做到了分公司懂事。他倆在各自的工作領域中都逐漸成為了佼佼者。婚後苦於一直無子,多方治療,如今都二胎了。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了相戀二十五年,走向了下半輩子的人生。

我們可能會説,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青梅竹馬啊,這樣的故事發生概率太低了。也如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又有多少懵懂的少年,能一見如故,就此相知相守一生,既是知己,又是伴侶。在90歲高齡的時候,還寫着家庭回憶錄,積攢了滿滿的照片與信箋,記着幾十年前相守的時刻。

我們所見大部分夫妻的生活,無非是因“柴米油鹽”爭執不休,耗盡感情,或許有了第三者。自私自利而一味索求,偶爾掛念,時常埋怨。就算《梁山伯與祝英台》、《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故事,即使能熬過喜結連理,婚後生活,我們也絕不會相信能如初見般美好,從小生活環境及認知懸殊的兩個人,只能在最開始彼此吸引時有片面的激情,除非彼此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智慧,才能艱難的長久相伴。

經濟學家薛兆豐説:如果世界上有兩個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們這輩子都不會見面。世界上有70億人,想象一下,有70億個綠豆在一個大缸裏,有兩顆紅豆放進去,攪啊攪啊,它們會碰上嗎?在短暫的一生中,它們不會碰上。如同我們海誓山盟許下終身承諾的那個人,實際上只是我們身邊看上去,覺得差不多時間到了而挑選的人。

有些人終其一生在等那顆“紅豆”,大部分人選擇了身邊的“綠豆”,而我們所羨慕的,其實是那些能讓“綠豆”變成“紅豆”的“魔術家”。我們要從這些“魔術家”身上學習這種技能。這也不難發現,他們總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認為理想的伴侶,是相互依賴,卻又彼此獨立。能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錢鍾書聞名遐邇,但在生活上很依賴楊絳,不會修燈泡,不會洗桌布,家裏維修的活都得楊絳做,楊絳絲毫沒有抱怨,迎難而上,做他堅固的後盾。楊絳有自己的探索領域,才氣不熟錢鍾書,她不喜做飯,早飯也都是錢鍾書早早起來做好。他們經常教女兒“格物致知”,以身作則的示範求知精神,他們的女兒錢瑗也是位很有成就的人。他們並不善交友,有自己的一套處事觀,外人看來會覺得,傲慢、自私。他們是一個團體,像極了我的表哥表嫂。

有些人很計較得失,因為害怕自己利益受損,在夫妻相處中索取變成了本能。很少讚美對方,甚至打壓對方變成了習慣,覺得自己是站在上風。但夫妻本就是團體,你的得意如果是通過對方的失意所換來的,那這對團體的綜合水準並未提高,還有可能隱藏着深不見底的暗礁。你的婚姻是否成功,多瞧瞧你的另一半是什麼狀態吧。

還有一些人,本性純良,絲毫不知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所遇非良人,會在親密關係中逐漸失去自我。我記得我的國中班主任説,“愛是一種責任和付出”,這句話一直影響着我的愛情觀,經過了十幾年我才明白,她只説了一半,我們愛別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愛自己,在你足夠愛自己之後,再去承擔責任,去義無反顧的付出。這缺一不可。如果兩個人都能如此,這對夫妻團體才能穩步向前。

在彼此的陪伴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多麼幸福的事。這樣在經過了四五十年的相伴後,到老了你才會感慨“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翠”,這輩子都沒處夠。有他/她的地方,才是家。

家在哪裏,我們都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後感 篇十

在沒有品讀這本書前對於錢鍾書先生的印象僅僅停留在他的才與傲,“人謂我狂,不知我實狷。”在讀過《我們仨》後才發現錢先生的温柔與家的另一面。.。.。.

正如其他世界上許多美好的東西一樣,我們從不會吝嗇美好的語言去形容“家”,譬如港灣,家在楊絳先生看來:家就是我們仨,我們仨就是家。不因為時間,地點,而改變書中的內容説不上連續,讓人感到沒有特意着色某些事,大多是碎片化的,很平常的但卻讓你感到温暖的生活瑣事。楊絳先生的生活是樂觀的,因為生活不可能盡如小説一般,那樣豐富多彩,但對他們來説生活中總能找到樂趣,通過書中的描述種種温暖染盡讀者心間。生活無趣,生命有趣便夠了。

但家不盡然是温暖的,相失於古棧,一步一步,楊絳先生別過家人,只留下她一人,讓人感到十分難過。“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晰的看着曾經作為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讀過這本書我才知道,即便是多麼有才學的人也是過着一日三餐,柴米油鹽的普通生活,但是面對生活他們的態度則與我們不同,面對什麼困難都能以平常心去面對,專心對待生活。墨水染上了,洗掉便是。生活很難,跨過便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的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楊絳先生引用這句話詮釋了自己的平靜,從容和淡然。既然逝者不可留,往事不可追,那麼就從容面對未來吧,畢竟未來才是屬於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