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開題報告

課外開題報告多篇

欄目: 開題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25W

課外開題報告多篇

【第1篇】國小課外閲讀開題報告怎麼寫

一、研究背景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揚州“親近母語”課題的廣泛開展,人們越來越覺得只注重一本教科書是封閉的教學,犧牲的是個性、是創造、是自學的能力,是對學習語文興趣的扼殺,於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餘時間的閲讀。所謂的課外閲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閲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閲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綜觀當前國小語文課外閲讀現狀,形勢不容樂觀,突出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閲讀興趣比較單一:休閒性閲讀佔據學生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這些書與文學經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維火花,少了許多描述人性的閃光。(2)閲讀習慣和閲讀量大相徑庭:家長受過比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們的孩子通常會比所受教育比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閲讀習慣、更長久的閲讀時間、更大的閲讀量;家長的興趣指向及言傳身教影響着孩子們的習慣養成。(3)課外閲讀的時間的比重減少:電視、電影、上網等多種活動方式的包圍之下,孩子們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孩子們有了更多活動選擇;同時,在這些活動方式的衝擊下,課外閲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時間被無聊的電視節目佔據着,學生變得不願獨立思考,特別依賴其他人。(4)閲讀消費較少:經調查,國小生的諸多消費中,用於娛樂的消費遠遠高於購買書刊的費用。(5)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閲讀能力正在退化:學生缺乏閲讀課外讀物的習慣,缺乏獨立思考、獨立閲讀的能力。閲讀的退化不僅會使人的思維遲鈍,智力功能萎縮,導致學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會危及民族基礎素質,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強調了國小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閲讀量,並且積極倡導“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及新教材的改革,標誌着我國語文教育進入一個新紀元。閲讀是語文教育的重心,探索並完善閲讀教學體系,成為目前中國小語文教育界日益關注的焦點。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課外閲讀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當前一個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本課題雖有人在研究,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是很理想,尤其並未解決國小生愛讀、想讀這兩個基本而關鍵的問題。

二、研究目標

因此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以培養國小生課外閲讀的主動性為總的出發點和歸宿,創設“國小生主動閲讀”的系列活動,建構課外閲讀教學的網絡化溝通的理想模式,激活學生潛在的語言表達因素,使學生愛讀、想讀,探索有利於國小生課外閲讀積累主動發展的有效途徑。結合開展“讓好書引領學生成長”活動,給處在記憶黃金時期和人格形成時期的寫學生,播下的種子,撒下的養料,讓國小學生閲讀經典,閲讀思想,閲讀精神,讓學生一步步浸潤在書籍的海洋裏,豐厚文化底藴,培養健全人格。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真情閲讀,在基礎上,努力培養“書香少年”。

三、研究意義

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閲讀,藉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無疑是使孩子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怎樣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閲讀課程資源,實現課內外閲讀教育的銜接和整合,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激發和閲讀方法的指導,是我們選擇本課題研究的初衷。我們認為,開展對本課題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

1.“終身學習”型社會發展的需要。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創新,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自主發現和學習新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積極地閲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較為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其性格上孤僻憂鬱,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希望,孩子們健康的成長才能使我們的社會健康的發展。

3.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博覽羣書的人,比孤陋寡聞的人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為將來自學更多知識和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4.學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們認為學校不應只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是一個育人的搖籃。許多經典名著,雖然時間已久遠,但是著作中閃爍着的人性的温暖,卻依然能夠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文化的校園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環境,人文化的教育環境需要培育思想修養較高、文化底藴濃厚的學生。這正是我們為實現辦學目標而開展的一項重要的教改實踐。

四、課題名稱:

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研究

五、研究內容:

1、營造書香文化,徹底改變農村國小課外閲讀觀。

很多有識之士在提到如何改變學生課外閲讀現狀時都提高了“書香校園”這個詞,但我們認為,“校園”在這裏只是環境的一個別稱,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很多學校都高舉“營造書香校園”的旗幟,但只是在標語、名人名言上下功夫,在圖書室裏課外書籍的數量上下功夫,在學生讀書的量上下功夫,這些當然都是需要的。但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意義沒有真正的理解,他們還是將課外閲讀的目的“鎖定”在考試和作文上,這樣的“書香校園”對學生是很不利的。我們認為,要營造書香校園,首先要營造一種書香文化,讓農村國小生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如何去讀書,讓他們知道書在他們人生歷程中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課外閲讀的內驅力,真正自覺自願地去讀書,讓讀書就像吃飯一樣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需要,以徹底改變農村國小生的課外閲讀觀。

2、打造書香學生,積極探索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途徑

綜觀諸多有關課外閲讀的論文,其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有:推薦閲讀書目、擴大閲讀範圍、開展閲讀活動、寫好閲讀筆記等等,這些都是好方法。但仔細研究這些論文,我們便可發現,這些都是初步的表層的做法,那麼,推薦閲讀書目以後怎麼做的?擴大閲讀範圍之後怎麼跟蹤學生的?開展閲讀活動效果的持續性做法是什麼?如何對待學生的閲讀筆記的?對於農村國小生,我們還可以提出如下問題: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時間如何保證?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如何消除留守狀態帶來的影響?農村國小生的課外閲讀如何實現家校結合?如何利用農村的大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在農村,打造書香學生的難度雖然大,但我們想,只要我們,只要我們攻克了以上難關,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藍天必定是必定會更加明澈!

3、構建書香人生,着力研究課外閲讀效果的可持續性

“是的,讀書是為了人生,而不是為了在這物慾橫流的塵世贏得一席耀武揚威之地;更不是為了在這世態炎涼的社會爭得多少功名利祿。讀書,這種質樸的過程只不過是想把自己簡陋卻不失尊嚴的人生變得五彩斑斕,變的充實,變的天真淳樸,讓屬於一個靈魂的本質放射出光芒,折射出生命的美麗……”這段話真正道出了讀書的真諦之所在!我們認為,讀書不僅僅是為了作文,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將來能考上重點大學,為了使自己將來能夠飛黃騰達。我們能不能通過對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的研究達到一種考試、“書中自有黃金屋”以外的東西?我們能不能通過對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的研究,對農村孩子的人生觀產生影響?我們能不能讓農村學生懂得:“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着讀書而發展”(朱永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們認為,這就是通過我們的指導而達成的課外閲讀效果的可持續性的問題了!

六、研究途徑

(1)構建學生課外閲讀的網絡,創造條件,主動閲讀

(2)改革評價方法,將課外閲讀的評定納入學期語文學習評價中去,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賞習作的時空。建立讀者意識,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賞的時空,提供發表見解的機會。將學生課外閲讀的主體願望變為一種習慣。

(3)教師定期推薦閲讀書目,推薦訂閲少兒期刊、報紙;教師堅持為學生誦讀經典;教師利用閲讀教學時間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並指導中高年級學生寫讀書筆記

(4)每個教學班級設立圖書角,在每個年級建立學生個人圖書交流中心;定期舉行學生好書推薦活動。每個班每學期出兩期有關“課外閲讀”的牆報或者黑板報,同時由語文教研組牽頭,每學期出一到兩期櫥窗牆報,並設計一些小的欄目:如“好書大家讀”“讀書感悟”“讀書心語”等。

(5)背誦《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國小生必背古詩;同時與我校承擔的《親近母語的研究》這一課題相結合,閲讀《親近母語》教材中所要求的學生必讀文章,及時寫好讀書筆記,提高讀書的效果;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評比競賽等活動;定期評選“讀書大王”、“誦讀大王”、“讀書小明星”、“小小藏書家”等。

(6)課內外及時銜接,教師輔導學生鏈接課內延伸至課外的相關書籍文章,拓寬視野;教師撰寫教育日誌,建立學生的閲讀檔案,積累好一系列過程性資料。

(7)與名著對話是我校的課外閲讀的傳統,在研究過程中,將把這一活動進一步落實、深化、以使得我校的學生在畢業只前實現與中國的四大名著對話。同時,結合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實現有關其他國內外有關名著的對話。

七、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查閲文獻,學習教育理論,瞭解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現狀。通過廣泛吸收和借鑑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為課題研究尋找一條捷徑。

(2)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與觀察法相結合,對實驗班學生採取實驗前問卷調查,閲讀情感測試;實驗中閲讀表現觀察;實驗後再次調查、測試,前後對比。

(3)羣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結合法:在羣體主動性研究的同時,進行個案跟蹤研究。

(4)經驗總結法:及時從課題實驗中總結得失,撰寫研究報告,實驗論文,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

八、成果顯示

1、負責人撰寫《研究方案》、《開題報告》,《結題報告》。

2、其他的研究人員完成《論文集》。

3、案例集

4、教育日誌

5、學生作品

讓學生有每日讀書的好習慣,有充滿智慧的大腦,有優雅的舉止和談吐;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着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書香門第。為學生闢出個體自主活動的時空,發揮閲讀課堂教學的輻射作用,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真情閲讀,在基礎上,努力培養“書香少年”。

九、組織機構

顧問:潘湘云何治平

組長:尤興勝

成員:王豔朱彩萍潘文琴謝小花

沈紅梅王軍戴萍嚴肅

【第2篇】最新課外閲讀開題報告範文

一、研究背景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揚州“親近母語”課題的廣泛開展,人們越來越覺得只注重一本教科書是封閉的教學,犧牲的是個性、是創造、是自學的能力,是對學習語文興趣的扼殺,於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餘時間的閲讀。所謂的課外閲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閲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閲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綜觀當前國小語文課外閲讀現狀,形勢不容樂觀,突出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閲讀興趣比較單一:休閒性閲讀佔據學生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這些書與文學經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維火花,少了許多描述人性的閃光。(2)閲讀習慣和閲讀量大相徑庭:家長受過比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們的孩子通常會比所受教育比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閲讀習慣、更長久的閲讀時間、更大的閲讀量;家長的興趣指向及言傳身教影響着孩子們的習慣養成。(3)課外閲讀的時間的比重減少:電視、電影、上網等多種活動方式的包圍之下,孩子們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孩子們有了更多活動選擇;同時,在這些活動方式的衝擊下,課外閲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時間被無聊的電視節目佔據着,學生變得不願獨立思考,特別依賴其他人。(4)閲讀消費較少:經調查,國小生的諸多消費中,用於娛樂的消費遠遠高於購買書刊的費用。(5)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閲讀能力正在退化:學生缺乏閲讀課外讀物的習慣,缺乏獨立思考、獨立閲讀的能力。閲讀的退化不僅會使人的思維遲鈍,智力功能萎縮,導致學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會危及民族基礎素質,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強調了國小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閲讀量,並且積極倡導“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及新教材的改革,標誌着我國語文教育進入一個新紀元。閲讀是語文教育的重心,探索並完善閲讀教學體系,成為目前中國小語文教育界日益關注的焦點。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課外閲讀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當前一個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本課題雖有人在研究,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是很理想,尤其並未解決國小生愛讀、想讀這兩個基本而關鍵的問題。

二、研究目標

因此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以培養國小生課外閲讀的主動性為總的出發點和歸宿,創設“國小生主動閲讀”的系列活動,建構課外閲讀教學的網絡化溝通的理想模式,激活學生潛在的語言表達因素,使學生愛讀、想讀,探索有利於國小生課外閲讀積累主動發展的有效途徑。結合開展“讓好書引領學生成長”活動,給處在記憶黃金時期和人格形成時期的寫學生,播下的種子,撒下的養料,讓國小學生閲讀經典,閲讀思想,閲讀精神,讓學生一步步浸潤在書籍的海洋裏,豐厚文化底藴,培養健全人格。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真情閲讀,在基礎上,努力培養“書香少年”。

三、研究意義

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閲讀,藉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無疑是使孩子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怎樣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閲讀課程資源,實現課內外閲讀教育的銜接和整合,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激發和閲讀方法的指導,是我們選擇本課題研究的初衷。我們認為,開展對本課題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

1.“終身學習”型社會發展的需要。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創新,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自主發現和學習新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積極地閲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較為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其性格上孤僻憂鬱,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希望,孩子們健康的成長才能使我們的社會健康的發展。

3.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博覽羣書的人,比孤陋寡聞的人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為將來自學更多知識和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4.學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們認為學校不應只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是一個育人的搖籃。許多經典名著,雖然時間已久遠,但是著作中閃爍着的人性的温暖,卻依然能夠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文化的校園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環境,人文化的教育環境需要培育思想修養較高、文化底藴濃厚的學生。這正是我們為實現辦學目標而開展的一項重要的教改實踐。

四、課題名稱

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研究

五、研究內容

1、營造書香文化,徹底改變農村國小課外閲讀觀。

很多有識之士在提到如何改變學生課外閲讀現狀時都提高了“書香校園”這個詞,但我們認為,“校園”在這裏只是環境的一個別稱,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很多學校都高舉“營造書香校園”的旗幟,但只是在標語、名人名言上下功夫,在圖書室裏課外書籍的數量上下功夫,在學生讀書的量上下功夫,這些當然都是需要的。但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意義沒有真正的理解,他們還是將課外閲讀的目的“鎖定”在考試和作文上,這樣的“書香校園”對學生是很不利的。我們認為,要營造書香校園,首先要營造一種書香文化,讓農村國小生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如何去讀書,讓他們知道書在他們人生歷程中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課外閲讀的內驅力,真正自覺自願地去讀書,讓讀書就像吃飯一樣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需要,以徹底改變農村國小生的課外閲讀觀。

2、打造書香學生,積極探索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途徑

綜觀諸多有關課外閲讀的論文,其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有:推薦閲讀書目、擴大閲讀範圍、開展閲讀活動、寫好閲讀筆記等等,這些都是好方法。但仔細研究這些論文,我們便可發現,這些都是初步的表層的做法,那麼,推薦閲讀書目以後怎麼做的?擴大閲讀範圍之後怎麼跟蹤學生的?開展閲讀活動效果的持續性做法是什麼?如何對待學生的閲讀筆記的?對於農村國小生,我們還可以提出如下問題: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時間如何保證?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如何消除留守狀態帶來的影響?農村國小生的課外閲讀如何實現家校結合?如何利用農村的大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在農村,打造書香學生的難度雖然大,但我們想,只要我們,只要我們攻克了以上難關,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藍天必定是必定會更加明澈!

3、構建書香人生,着力研究課外閲讀效果的可持續性

“是的,讀書是為了人生,而不是為了在這物慾橫流的塵世贏得一席耀武揚威之地;更不是為了在這世態炎涼的社會爭得多少功名利祿。讀書,這種質樸的過程只不過是想把自己簡陋卻不失尊嚴的人生變得五彩斑斕,變的充實,變的天真淳樸,讓屬於一個靈魂的本質放射出光芒,折射出生命的美麗……”這段話真正道出了讀書的真諦之所在!我們認為,讀書不僅僅是為了作文,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將來能考上重點大學,為了使自己將來能夠飛黃騰達。我們能不能通過對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的研究達到一種考試、“書中自有黃金屋”以外的東西?我們能不能通過對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的研究,對農村孩子的人生觀產生影響?我們能不能讓農村學生懂得:“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着讀書而發展” (朱永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們認為,這就是通過我們的指導而達成的課外閲讀效果的可持續性的問題了!

六、研究途徑

(1)構建學生課外閲讀的網絡,創造條件,主動閲讀

(2)改革評價方法,將課外閲讀的評定納入學期語文學習評價中去,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賞習作的時空。建立讀者意識,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賞的時空,提供發表見解的機會。將學生課外閲讀的主體願望變為一種習慣。

(3)教師定期推薦閲讀書目,推薦訂閲少兒期刊、報紙;教師堅持為學生誦讀經典;教師利用閲讀教學時間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並指導中高年級學生寫讀書筆記。

(4)每個教學班級設立圖書角,在每個年級建立學生個人圖書交流中心;定期舉行學生好書推薦活動。每個班每學期出兩期有關“課外閲讀”的牆報或者黑板報,同時由語文教研組牽頭,每學期出一到兩期櫥窗牆報,並設計一些小的欄目:如“好書大家讀”“讀書感悟”“讀書心語”等。

(5)背誦《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國小生必背古詩;同時與我校承擔的《親近母語的研究》這一課題相結合,閲讀《親近母語》教材中所要求的學生必讀文章,及時寫好讀書筆記,提高讀書的效果;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評比競賽等活動;定期評選“讀書大王”、“誦讀大王”、“讀書小明星”、“小小藏書家”等。

(6)課內外及時銜接,教師輔導學生鏈接課內延伸至課外的相關書籍文章,拓寬視野;教師撰寫教育日誌,建立學生的閲讀檔案,積累好一系列過程性資料。

(7)與名著對話是我校的課外閲讀的傳統,在研究過程中,將把這一活動進一步落實、深化、以使得我校的學生在畢業只前實現與中國的四大名著對話。同時,結合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實現有關其他國內外有關名著的對話。

七、研究方法

(1) 文獻法:通過查閲文獻,學習教育理論,瞭解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現狀。通過廣泛吸收和借鑑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為課題研究尋找一條捷徑。

(2) 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與觀察法相結合,對實驗班學生採取實驗前問卷調查,閲讀情感測試;實驗中閲讀表現觀察;實驗後再次調查、測試,前後對比。

(3)羣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結合法:在羣體主動性研究的同時,進行個案跟蹤研究。

(4)經驗總結法:及時從課題實驗中總結得失,撰寫研究報告,實驗論文,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

八、成果顯示

1、負責人撰寫《研究方案》、《開題報告》,《結題報告》。

2、其他的研究人員完成《論文集》。

3、案例集

4、教育日誌

5、學生作品

讓學生有每日讀書的好習慣,有充滿智慧的大腦,有優雅的舉止和談吐;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着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書香門第。為學生闢出個體自主活動的時空,發揮閲讀課堂教學的輻射作用,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真情閲讀,在基礎上,努力培養“書香少年”。

九、組織機構

顧問: xxx

組長: xxx

成員: xxx

xxx課題組

【第3篇】國小課外閲讀開題報告

範文: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研究開題報告

一、研究背景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揚州“親近母語”課題的廣泛開展,人們越來越覺得只注重一本教科書是封閉的教學,犧牲的是個性、是創造、是自學的能力,是對學習語文興趣的扼殺,於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餘時間的閲讀。所謂的課外閲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閲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閲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綜觀當前國小語文課外閲讀現狀,形勢不容樂觀,突出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閲讀興趣比較單一:休閒性閲讀佔據學生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這些書與文學經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維火花,少了許多描述人性的閃光。(2)閲讀習慣和閲讀量大相徑庭:家長受過比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們的孩子通常會比所受教育比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閲讀習慣、更長久的閲讀時間、更大的閲讀量;家長的興趣指向及言傳身教影響着孩子們的習慣養成。(3)課外閲讀的時間的比重減少:電視、電影、上網等多種活動方式的包圍之下,孩子們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孩子們有了更多活動選擇;同時,在這些活動方式的衝擊下,課外閲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時間被無聊的電視節目佔據着,學生變得不願獨立思考,特別依賴其他人。(4)閲讀消費較少:經調查,國小生的諸多消費中,用於娛樂的消費遠遠高於購買書刊的費用。(5)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閲讀能力正在退化:學生缺乏閲讀課外讀物的習慣,缺乏獨立思考、獨立閲讀的能力。閲讀的退化不僅會使人的思維遲鈍,智力功能萎縮,導致學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會危及民族基礎素質,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強調了國小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閲讀量,並且積極倡導“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及新教材的改革,標誌着我國語文教育進入一個新紀元。閲讀是語文教育的重心,探索並完善閲讀教學體系,成為目前中國小語文教育界日益關注的焦點。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課外閲讀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當前一個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本課題雖有人在研究,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是很理想,尤其並未解決國小生愛讀、想讀這兩個基本而關鍵的問題。

二、研究目標

因此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以培養國小生課外閲讀的主動性為總的出發點和歸宿,創設“國小生主動閲讀”的系列活動,建構課外閲讀教學的網絡化溝通的理想模式,激活學生潛在的語言表達因素,使學生愛讀、想讀,探索有利於國小生課外閲讀積累主動發展的有效途徑。結合開展“讓好書引領學生成長”活動,給處在記憶黃金時期和人格形成時期的寫學生,播下的種子,撒下的養料,讓國小學生閲讀經典,閲讀思想,閲讀精神,讓學生一步步浸潤在書籍的海洋裏,豐厚文化底藴,培養健全人格。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真情閲讀,在基礎上,努力培養“書香少年”。

三、研究意義

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閲讀,藉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無疑是使孩子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怎樣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閲讀課程資源,實現課內外閲讀教育的銜接和整合,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激發和閲讀方法的指導,是我們選擇本課題研究的初衷。我們認為,開展對本課題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

1.“終身學習”型社會發展的需要。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創新,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自主發現和學習新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積極地閲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較為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其性格上孤僻憂鬱,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希望,孩子們健康的成長才能使我們的社會健康的發展。

3.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博覽羣書的人,比孤陋寡聞的人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為將來自學更多知識和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4.學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們認為學校不應只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是一個育人的搖籃。許多經典名著,雖然時間已久遠,但是著作中閃爍着的人性的温暖,卻依然能夠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文化的校園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環境,人文化的教育環境需要培育思想修養較高、文化底藴濃厚的學生。這正是我們為實現辦學目標而開展的一項重要的教改實踐。

四、課題名稱:

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研究

五、研究內容:

1、營造書香文化,徹底改變農村國小課外閲讀觀。

很多有識之士在提到如何改變學生課外閲讀現狀時都提高了“書香校園”這個詞,但我們認為,“校園”在這裏只是環境的一個別稱,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很多學校都高舉“營造書香校園”的旗幟,但只是在標語、名人名言上下功夫,在圖書室裏課外書籍的數量上下功夫,在學生讀書的量上下功夫,這些當然都是需要的。但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意義沒有真正的理解,他們還是將課外閲讀的目的“鎖定”在考試和作文上,這樣的“書香校園”對學生是很不利的。我們認為,要營造書香校園,首先要營造一種書香文化,讓農村國小生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如何去讀書,讓他們知道書在他們人生歷程中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課外閲讀的內驅力,真正自覺自願地去讀書,讓讀書就像吃飯一樣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需要,以徹底改變農村國小生的課外閲讀觀。

2、打造書香學生,積極探索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途徑

綜觀諸多有關課外閲讀的論文,其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有:推薦閲讀書目、擴大閲讀範圍、開展閲讀活動、寫好閲讀筆記等等,這些都是好方法。但仔細研究這些論文,我們便可發現,這些都是初步的表層的做法,那麼,推薦閲讀書目以後怎麼做的?擴大閲讀範圍之後怎麼跟蹤學生的?開展閲讀活動效果的持續性做法是什麼?如何對待學生的閲讀筆記的?對於農村國小生,我們還可以提出如下問題: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時間如何保證?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如何消除留守狀態帶來的影響?農村國小生的課外閲讀如何實現家校結合?如何利用農村的大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在農村,打造書香學生的難度雖然大,但我們想,只要我們,只要我們攻克了以上難關,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藍天必定是必定會更加明澈!

3、構建書香人生,着力研究課外閲讀效果的可持續性

“是的,讀書是為了人生,而不是為了在這物慾橫流的塵世贏得一席耀武揚威之地;更不是為了在這世態炎涼的社會爭得多少功名利祿。讀書,這種質樸的過程只不過是想把自己簡陋卻不失尊嚴的人生變得五彩斑斕,變的充實,變的天真淳樸,讓屬於一個靈魂的本質放射出光芒,折射出生命的美麗……”這段話真正道出了讀書的真諦之所在!我們認為,讀書不僅僅是為了作文,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將來能考上重點大學,為了使自己將來能夠飛黃騰達。我們能不能通過對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的研究達到一種考試、“書中自有黃金屋”以外的東西?我們能不能通過對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的研究,對農村孩子的人生觀產生影響?我們能不能讓農村學生懂得:“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着讀書而發展” (朱永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們認為,這就是通過我們的指導而達成的課外閲讀效果的可持續性的問題了!

六、研究途徑

(1)構建學生課外閲讀的網絡,創造條件,主動閲讀

(2)改革評價方法,將課外閲讀的評定納入學期語文學習評價中去,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賞習作的時空。建立讀者意識,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賞的時空,提供發表見解的機會。將學生課外閲讀的主體願望變為一種習慣。

(3)教師定期推薦閲讀書目,推薦訂閲少兒期刊、報紙;教師堅持為學生誦讀經典;教師利用閲讀教學時間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並指導中高年級學生寫讀書筆記。

(4)每個教學班級設立圖書角,在每個年級建立學生個人圖書交流中心;定期舉行學生好書推薦活動。每個班每學期出兩期有關“課外閲讀”的牆報或者黑板報,同時由語文教研組牽頭,每學期出一到兩期櫥窗牆報,並設計一些小的欄目:如“好書大家讀”“讀書感悟”“讀書心語”等。

(5)背誦《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國小生必背古詩;同時與我校承擔的《親近母語的研究》這一課題相結合,閲讀《親近母語》教材中所要求的學生必讀文章,及時寫好讀書筆記,提高讀書的效果;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評比競賽等活動;定期評選“讀書大王”、“誦讀大王”、“讀書小明星”、“小小藏書家”等。

(6)課內外及時銜接,教師輔導學生鏈接課內延伸至課外的相關書籍文章,拓寬視野;教師撰寫教育日誌,建立學生的閲讀檔案,積累好一系列過程性資料。

(7)與名著對話是我校的課外閲讀的傳統,在研究過程中,將把這一活動進一步落實、深化、以使得我校的學生在畢業只前實現與中國的四大名著對話。同時,結合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實現有關其他國內外有關名著的對話。

七、研究方法

(1) 文獻法:通過查閲文獻,學習教育理論,瞭解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現狀。通過廣泛吸收和借鑑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為課題研究尋找一條捷徑。

(2) 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與觀察法相結合,對實驗班學生採取實驗前問卷調查,閲讀情感測試;實驗中閲讀表現觀察;實驗後再次調查、測試,前後對比。

(3)羣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結合法:在羣體主動性研究的同時,進行個案跟蹤研究。

(4)經驗總結法:及時從課題實驗中總結得失,撰寫研究報告,實驗論文,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

八、成果顯示

1、負責人撰寫《研究方案》、《開題報告》,《結題報告》。

2、其他的研究人員完成《論文集》。

3、案例集

4、教育日誌

5、學生作品

讓學生有每日讀書的好習慣,有充滿智慧的大腦,有優雅的舉止和談吐;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着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書香門第。為學生闢出個體自主活動的時空,發揮閲讀課堂教學的輻射作用,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真情閲讀,在基礎上,努力培養“書香少年”。

九、組織機構

顧問: 潘湘雲 何治平

組長: 尤興勝

成員: 王 豔 朱彩萍 潘文琴 謝小花

沈紅梅 王 軍 戴 萍 嚴 肅

於海霞 王茂萍

相關閲讀: 國小生課外閲讀有效性研究

一、課題目的意義

1、傳統文化對學生的要求。書,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教育的結晶,是走向未來的基石。書,是傳承文化的途徑。人們常説,讀書可以明智,研究可以明理,品文可以傳遞,嚼詩可以怡情。語言學家品叔湘先生在談到課外閲讀的作用時曾説:“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於老師課堂上講的佔多少,得之於課外閲讀的佔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説,百分之七十是得之於課外閲讀。”課內的功效佔30%,課外的功效佔70%,這幾乎是有識之士的共識。原國家教委主任柳斌曾經説過: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愚昧應試的學校。所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學校都應是讀書的地方。因此,作為一名學生理應要博覽羣書。

2、厚積才能薄發。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是人才激烈競爭的時代,它對人才的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今的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也越來越圍繞人才和知識的競爭展開。人才源自知識,而知識的獲得跟廣泛的閲讀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大凡國內外的作家、文學家他們都嗜好閲讀書籍,才會學識淵博,才思敏捷,成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人。在《新課程標準》中,課外閲讀是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要求提出來的。“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課外閲讀總量六年制不少於150萬字。”對課外閲讀提出了量的要求,這在大綱中還是第一次,要求“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有較豐富的積累”。課外閲讀是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葉聖陶先生説:“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方能駕馭語言文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閲讀,再閲讀。”在當今信息量激增的社會裏,讓學生學會蒐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較強的課外閲讀能力已克不容緩,而我們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令人擔憂。(1)學生對課外閲讀缺乏興趣。在我們農村,良好的課外閲讀氛圍難以形成。(2)課外閲讀涉及的範圍較小。在家長和學生的心中,一聽説要買課外書,80%的家長、學生買的是優秀作文書籍,形成了優秀作文等於課外書籍這樣一種狹隘的概念。學生課外閲讀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優秀名著、民間傳説、科幻讀物。(3)學生課外閲讀習慣難以養成。學生閲讀書籍囫圇吞棗,粗粗瀏覽一遍即是閲讀,很少做讀書筆記,即使做了筆記,也無非是抄些好詞好句。

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紛繁複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閲讀世界,博覽羣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從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揮,以淵博的知識去適應和麪對未來社會的需要的挑戰。

二、國內外關於國小生課外閲讀有效性研究概況

閲讀能力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閲讀能力的提高對一個人的分析和辨別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推進作用,同時,閲讀還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國內外母語教育的實踐證明:閲讀是母語教育的核心環節。只有經過廣泛的閲讀和大量的積累,才能真正學好母語。正因此,國內外都很重視兒童閲讀的教育與研究。全世界最鍾愛讀書的猶太民族,時刻向孩子灌輸“書本是甜的”這一意識。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長就宣佈了一個“促進學生閲讀計劃”。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於1998年10月簽署了“閲讀卓越法案”,美國的兒童每天都有一個小時在閲讀作業室裏度過。,英國教育部發出號召,要把兒童閲讀進行到底。

我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歷代文人和教育家對課外閲讀都十分重視,都有過精闢的論述。莊子雲“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不重視長期、大量的積累,是無法學好語文的。朱熹曾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唐彪也説:“文無他術,惟勤讀而多為之自工。”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更是婦孺皆知。

近年來,國內的華中師範大學教科院夏家發老師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閲讀指導”,廈門市教科所蘇文本先生等對“國小生大語文課外閲讀活動模式”進行了思考與實踐,浙江教育學院汪潮教授等對“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進行了調查與研究……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參考與借鑑。

以上論述,對於我們搞好國小語文課外閲讀活動,進行提高國小生課外閲讀的有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但總的來説,因為應試教育的觀念和制度未完全消除和改變,相關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所以目前還沒有在國小階段建立起一個科學的課外閲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所以我們立於此課題進行研究,力爭將我校打造成一個書香氣息濃郁的校園!真正打造“幸福沁校園,書香相伴人生”的校園文化。積累相關經驗,並將其推廣。因此形成課外閲讀體系並使學生們都養成自主有效閲讀的習慣迫在眉睫。

三、本課題研究目標

1、探索我校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特點及發展規律。

2、探索構建以課外閲讀為主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策略。

3、研究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閲讀和提高語文素養的關係。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包括以下幾個子課題:

1、我校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調查通過此項調查,統計出學生每週進行課外閲讀的時間,瞭解學生目前所能達到的閲讀水平,掌握學生閲讀的書目及閲讀範圍。本課題的研究旨在找出學生的閲讀特點,能夠適應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地制定出課外閲讀的計劃和活動。

2、構建以活動為主體的課外閲讀實施策略

總結出課外閲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形成課外閲讀的活動系列,營造能充分培養學生能力,彰顯學生個性的氛圍,促進我校“書香校園”的更好打造。

3、學生課外閲讀促進語文能力提高的研究

通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前後語文成績的變化,習作質量的變化及參加各項競賽的統計,揭示出課外閲讀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推動作用的規律。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找與“課外閲讀”相關的資料,為本課題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撐,併為而後的課題研究工作提供幫助。

2、經驗總結法:

實驗老師從各自的研究出發進行總結,尋找實施課外閲讀的有效途徑,以期獲得利用課外閲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有益經驗。

3、實驗法:

通過設立實驗班,確定實驗老師,具體地指導教師實施豐富多彩的課外閲讀系列活動。

4、調查研究法:

通過對當前學生課外閲讀情況的調查,瞭解學生的閲讀現狀和閲讀特點。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呈現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兒童文化研究的理性文化集萃。

3、課外閲讀教色活動(圖片)。

4、課外閲讀指導課教學設計。

5、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獎情況彙總。

七、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1、參加課題研究的成員教齡均在10年以上,有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

2、屆時將邀請縣師訓教研中心專家作指導。

3、學校制定有相應的校本教研製度。

4、存在的問題是:如何探索出高效的課外閲讀有效途徑?

八、課題的經費籌措及管理

學校為該課題研究創造一切條件,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成立組織機構,並投入一定的財力和物力,保障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