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開題報告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欄目: 開題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W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1

一、課題研究的類型目的和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地指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基礎,對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及持續發展有着深遠意義。興趣是學習動力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好數學的必要因素,因此,關注並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的關鍵內容。這正是本課題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外關於國小生數學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開放性學習等方面研究成果頗豐,對國小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方面的理論也成爭鳴之勢。但是鑑於地域性差異和學生個體差異,其具體針對性尚有欠缺之處。找到一套適合我地區國小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學習興趣培養的教學方法需要我們自行探索。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行動研究理論。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探索國小生數學學習方法的規律及可行的數學學習科學方法,同時揭示學生興趣對數學學習方法形成激發作用,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核心方法為行動研究法,同時伴以文獻研究、調查法、個案跟蹤法和試驗法。首先在專家的指導下對現行的國小數學學習方法進行甄別和梳理工作,針對現行國小數學興趣培養手段的弱點加以分析,重建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理論,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然後由專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線教師共同實踐和研討,三位一體合作對實驗學校的教學實踐進行共建和交流,及時調整研究過程中的偏差,記錄成功的經驗。通過兩個學年的行動研究,及期末和期終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測評數據,進行過程性評價和定性分析,總結出研究經驗,以國小生數學學習方法及興趣狀況調查報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並提出指導意見向廣大教師推廣。

六、課題研究的實施週期、步驟和預期成果

課題研究的實施週期:20xx年7月~20xx年12月1。

準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1、成立課題組,收集相應資料,開展國小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經驗交流和討論,制定課題研究的方案和計劃,對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理論進行重新建構,並着手調查研究。

2、實驗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通過經驗交流對共建學校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進行教學實踐,選定實驗班和對照班,同年級的其他班級作外部參照。實驗班的教學主要以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教學為主,對照班用常規教學法進行第一階段的行動研究,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教學理論。

第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教學手段,實驗教師在專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並做好研究過程的記錄。期終對第二階段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得出最終結論。

3、結題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12月整理各種資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時邀請教育領導部門和兄弟學校有關教研人員進行評測、推廣和借鑑。

預期成果:形成《國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興趣培養研究報告》並結題;參與實驗者各自撰寫研究成果論文。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2

一、本課題的意義和價值

1、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及價值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國學就具備這種獨一無二的特質。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國學經典中就藴藏着中華五千年全部文明和智慧的精髓,作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基礎,它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維繫着中華文化之根。

20xx年3月26日,教育部下發《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文件,此時距中華民國總長蔡元培先生全面引進西方教育體系102年,距陳獨秀先生開啟新文化運動99年,中國教育在經歷了百年學習西方之路後,終於回頭重新審視和學習自己的傳統了,傳統文化教育將成為學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此時,如何建設一種適應當代學校、簡單易行、切實有效的國學教育,就成為當務之急。而學校的國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是屬於國民基本教育。國民基本教育就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接受的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部分,其主體應在中國小幼兒園的教育中完成。古人説:“童蒙養正”,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在童蒙時期,形成“做好人”的習慣,把自私的心、自私的行為改變過來,從原人變成好人,才能激發其善性的本能。而如何養?怎麼養?就是本課題需要在內容、形式和方法上的研究。

2、省內外同類研究現狀述評及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如今,隨着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重新被人們認識,國學教育也隨之廣泛開展。但是,針對幼兒國學教育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以“幼兒國學教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搜索,僅有18篇論文,最早發表論文的時間為20xx年。這一情況説明,直到最近幾年,國內學界才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而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都還處於探索階段。我們省內這方面的研究,更是處於拓荒階段,目前還沒有文獻著錄。就現有成果來看,杜潔瓊的《幼兒國學教育內容選擇及方法》着眼於幼兒國學教育的內容選擇及方法,做了比較基礎的分析和研究;李靜的《國學經典與幼兒禮儀教育》研究的是幼兒禮儀教育與國學經典的結合,因篇幅所限,只有較為簡單的分析。閆蕾的《小議幼兒國學經典教育的現狀及改進措施》,關注的是現在幼兒國學經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材料翔實,立論中肯。除此之外,還有《幼兒國學教育之我見》、《在國學教育中促進幼兒品德和習慣的養成》等幾篇文章,大都從一兩個側面來研究幼兒國學教育的某個方面,整體而言,還需要加強實踐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幼兒國學教育研究的進展。

創新之處:

(1)本項目在國學教育的視野下,對幼兒品性、生活及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整體觀照研究,省內還未見有學術文獻報道;

(2)本項目的研究方法將在傳統的文獻資料研究基礎上,將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方法結合,以幼兒行動及個案研究為依託開展工作,在方法和視角上較為新穎,走在了幼兒教育研究的前沿。

二、研究目標、內容、思路

1、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最終完成,要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1)本課題的研究,要培養起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和認同感,培養幼兒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認知與道德品質,為其未來成為講文明、有愛心、知榮辱、守信用、有理想、有國際視野、敢於擔當的現代中國人奠定基礎;(2)本課題的研究,要培養幼兒正直、善良、真誠的品性,這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所謂童蒙養正,必須從孩子入手,才可能完成;(3)本課題的研究,要針對幼兒生活及學習態度、習慣、能力等方面完成。(1)學習生活常識和基本自理能力;(2)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初步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3)掌握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研究內容

以古代傳統蒙學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增廣賢文》、《孝經》、《聲律啟蒙》等內容,對3—6歲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潛移默化的滲透與影響,探索實施幼兒國學教育,根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策略。具體從以下方面開展研究:

(1)構建“家園合一”的教育影響策略。國學教育歸根到底畢竟是品性教育,即使缺乏各種物質條件,但只要有老師和家長的品格在,言行在,就可以培育出善良、有氣節、有品位的孩子,那麼國學教育的基本目的就達到了。所以國學培訓、讀書研討、提升自我是實施國學教育的關鍵所在;

(2)探索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影響策略。通過每天對幼兒進行視聽環節的學習,潛移默化的對3——6歲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教幼兒學習有韻律感的吟誦,影響幼兒的性格傾向、價值取向、精神氣質和審美情趣;每週開展一次主題教育。如,尚禮崇德,尊重生命,感恩父母,學習愛等;

(3)培育特色教育活動,建構幼兒園園本課程。以實驗班為重點,各年齡組制定子課題,加強每學期國學特色的課程建設。通過課程實施培養幼兒良善品性。

3、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國學教育素材,分析和整理有關傳統文化的資料和教育理論,通過學習研究,提高在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有效融入與滲透;

(2)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的研究與幼兒一日生活緊密結合,在研究過程中,針對幼兒年齡特點,設計具體的教育實施方案,及時反思、調整教師的指導策略,並優化與改良教育環境;

(3)個案研究法:針對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法、不同的進度,有不同的教育目標,並做好詳細的分析與記錄,找尋適合幼兒學習的方法;

(4)總結研究法:教師通過學習、實驗,總結教育實踐中的成功經驗,撰寫經典案例、報告及論文。

4、研究思路

結合我國目前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理論觀點和研究現狀,瞭解與學習國學文化精神,找尋國學教育在幼兒園實施的方法和途徑;以培育特色教育活動為突破口、家園合一,在一日生活中滲透國學教育,根植傳統文化;提出實施國學教育的理論原則,形成園本文化課程,培養幼兒良好品行和習性。

三、研究基礎

本課題負責人鬱東利曾主持參與了“十一五”以來的多項省市重點科研課題,主持的省重點課題“通過案例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已順利結題,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師培養模式。課題研究人員朗瑞平是河北北方學院國學教師,研究成果豐厚。這些研究成果,都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基礎。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3

摘要: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題報告質量不僅是衡量研究生學術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確保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本文就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及其問題,提出幾點意見,旨在為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

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

1、問題與分析

目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題目與撰寫內容不符,調查問卷設計的科學性、有效性把握不準,研究重點與選題的依據、意義不明確,研究框架設計不合理等方面。導致這一個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術態度不嚴謹;另一方面是目前田徑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往往在人文社科類領域確立論文選題,由於選題與所學專業脱離,且相關學科知識掌握較薄弱,致使最後諸多問題暴露。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條理更加清晰、闡述更加準確、思路更加透徹,歸納、總結了以下幾點意見,希望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文獻綜述是完成高質量開題的關鍵

根據調查得知,近幾年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出現的普遍問題是,對文獻資料研讀不夠,對研究背景的瞭解不夠深入,對研究方向國內外的具體進展掌握的不全面、不詳細,資料引用的針對性、可比性不強,有些研究生甚至沒有完全明確撰寫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區別,更多的是對前人研究工作的敍述,而對自己的研究設計介紹得甚少。

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應包括:國內外現狀;研究方向;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參考依據等〔1〕。文獻綜述不僅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同時,還應具有評論性,因此,作者要以批判的眼光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要想寫好開題報告,必須認真研讀文獻,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深入的瞭解,明確別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的切人點,因此,文獻研讀的深度與廣度是影響開題報告質量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內容的涵蓋是體現開題細膩程度的重要標誌

研究內容的涵蓋應力求精簡透徹、主次分明。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每個人的報告時間是有規定的,一般在10—15分鐘不等。在有效的時間裏,既要做到報告內容明確,又要控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這就對報告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借鑑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的意見,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選題依據,選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課題進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準備採取的應變措施等幾個方面〔2〕。選題的依據、意義應極具針對性地指向初擬題目,按其研究內容刪選代表性較強的文句作為報告的重點,體現條理化與清晰化;在撰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時應注意,要將其內容層次化,把歸納、總結出來的文獻分列為不同的類別,一般可分為基礎理論研究、現狀性綜述及分析對比性研究等三個方面。同時,還應注意文獻羅列的規範性,所列的內容都應按相同的格式、按事物發展的一般性規律有序地排列。

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是開題報告的重點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初擬的論文框架及可行性分析五個方面,在闡述研究途徑時應説明將運用哪些學科知識、以怎樣的視角作為切入點,並將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闡述清楚,主要運用的研究方法、手段應詳細説明。研究的步驟一般按課題預期的研究程序,以時間劃分階段,從頭到尾進行羅列。至於論文的初擬框架,無論是在開題報告中,還是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都應視為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需要仔細的揣摩和反覆的斟酌,還應與導師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以確保初擬框架設計得更加周密、更為合理。可行性分析則要抓住其內涵撰寫,明確闡述現階段已具備的研究條件與尚缺少的研究條件和擬解決的途徑等。對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的闡述應重點説明,在課題的相關研究領域中,前人累積了哪些研究成果,研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本課題與他人研究的側重點和不同之處,並圍繞研究的目標,簡要闡述課題的創新點及其成果的形式。

(三)學術態度的嚴謹與否是制約學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通過走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得知,目前,在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着明顯的學術不嚴謹現象,主要表現在,開題報告中的錯字與漏字較多、文句表述不通順和不完整、論述條理不清晰、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不規範、撰寫開題的整個思路不明確、研究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術水平的提高。因此,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與寫作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改進,除了端正學習態度以外,還必須重視研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基本功的訓練。

研究性思維能力由以下三個要素構成:一是思考,思考是研究的前提,假如研讀材料時感悟不出它們可以解釋的對象,瞭解某個研究領域時不知道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專研某篇學術文章時找不出其薄弱環節,運用別人的理論觀點時不明白其精髓,收集眾多資料後卻不清楚應從哪個方面入手,高質量的開題報告就寫不出來。所以,必須善於懷疑,勤于思考;二是積累,積累是研究的基礎,學問是積累出來的,知識儲備多了,就容易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不善於積累,經常前讀後忘,就不能適應日後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所以要善於累積,做好讀書筆記;三是分析,分析是研究的手段之一,與思考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經常思考有利於分析能力的提高,但經常思考不等於分析能力就一定強,所以,要學會思考,並把握好思考的方向,否則,思考的結論就會出現反差,就會變成一種低水平的思考。

2、小結

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不是形式,故此,一定要研究實質。為了能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研究能力和開題報告撰寫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首先,研究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開題報告,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加強思路梳理、文句表達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尤其要注意培養通過理論思維發現問題的研究能力。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才能為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奠定實質基礎。

參考文獻:

[1]史濟彥.論研究生的選題方法及其能力的培養[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5,(3):33-35

[2]陳玲.怎樣寫開題報告[J].中國研究生,20xx,(3):28-30.

[3]李豔,董良飛.試論撰寫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技巧與方法[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xx,6(8):103-105.

[4]馬勝鋼,黃韜等.碩士研究生選拔培養中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鄭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2(4):57-59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4

一、數學課堂進行遊戲教學的意義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數學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學習。遊戲的趣味性不但激勵學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規律,而且在探索、瞭解的過程中,使學生嚐到積極思維的無窮樂趣,學生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了發展。融入數和運算規律的遊戲是激發學生探索的動力和途徑之一。

二、數學課堂實施遊戲教學的具體過程

課堂中的遊戲教學法,要求教師的身份必須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應該和學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遊戲,融入到學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級上了一堂數學課,班級共有27人,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較好。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擲一擲。在教學前,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運用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探索規律。

2、運用探索的規律,瞭解遊戲的運行原理。

3、運用遊戲方法和規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創設遊戲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首先取出兩顆骰子。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擲一擲,看看得到的兩個數的和是多少?並把他們記下來。

學生操作,然後思考得到的結果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國小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遊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於遊戲活動之中,通過遊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在遊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激發興趣。教師的引導也使學生對遊戲的祕密進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發動機、研究規律,提高學習興趣。

老師和學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老師贏,如果是另外的6個就算你們贏。

學生操作,記錄結果,看誰能贏。

結果肯定是老師贏,學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

對規律的探索和遊戲祕密的揭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尋找規律,探索未知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有趣和親切,提高了對數學的興趣。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猜想的提出、驗證,方法的得出,都是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結果。雖然整個過程一帆風順,但教師適當地製造“碰壁”,反而會推動學生走向成功,教師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繼誘導。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並在探究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3、運用規律、誘導學生大膽想象、勇於創新。

發表格和骰子,兩人一組輪流擲。和是幾,就在几上面塗一格,塗滿其中一列,遊戲結束。

小組交流,哪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哪些小?為什麼?

引導學生得出:5可以分成幾和幾,6可以分成幾和幾,7可以分成幾和幾。

應用學生髮現的規律和方法這是對學生最好的一種肯定,通過填表的練習,讓學生感到自己探索的價值,同時也反映了教師對《標準》教學觀念的體現。引導學生聯想,消除學生依賴的心理,培養學生進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維空間。遇到問題就馬上聯想到與之有聯繫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和鞏固創新思維能力。

三、數學課堂實施遊戲教學的成效與反思

國小生的思維水平處於表象、直觀階段。有着天真、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任何新穎有創意的活動都懷有“好玩”的思想傾向。遊戲教學剛好迎合國小生的這種心理特徵。教師有目的地組織學生以觀察、操作為主的教學,讓學生在擺、拼、畫、折、量的實際操作中,手腦並用,以動促思,培養了學生遊戲的興趣。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體現了教師要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這一觀念,將最大限度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探索和交流。雖然學生的語言有時不夠規範,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這樣的課堂真正做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做主,課堂也在學生和老師的遊戲中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