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論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2W

論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論文【精品多篇】

論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論文 篇一

摘要:

美利堅民族最顯著標志是,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與英格蘭民族認同階段;第二階段,本州移民民族認同階段;第三階段,南方人自認為自己是獨立單一民族階段;第四階段,南方重建民族大融合階段。美利堅民族形成較晚,北美獨立戰爭也不是一場民族獨立戰爭。

關鍵詞:

美利堅民族;民族意識;英格蘭;移民

中圖分類號:K7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975(1999)03-0067-06

美利堅民族,是一個很特殊的民族,與其他民族相比較,美利堅民族簡直不能算作一個民族。時至今日,美利堅民族中有講英語的、有講德語的、有講法語的、有講印第安語和拉丁語的。他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化生活和心理素質等方面差異很大。美利堅民族的最顯著的標誌,是他們的民族覺醒意識和民族一體認同意識。研究清楚美利堅民族意識形成問題,就能正確地認識美國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本文就美利堅民族意識形成問題作一些初步的探討,以求教專家。

在北美東海岸殖民地,最早的移民幾乎都是英格蘭人。從1607年建立詹姆斯敦起,至建成十三個殖民地為止,英格蘭人移民是這裏的主體,其他國家的移民是很少的一部分。這時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移民,並沒有自己獨立的民族意識,他們在血緣上、情感上都將自己看作是“美洲英國人”。北美人這種與英格蘭民族認同的觀念,直至美國獨立後仍然存在。

十三個殖民地的移民中英吉利人最多,大約佔這裏移民總數的四分之三。因為他們是殖民地的創建者,英格蘭文化便在這裏深深的紮下了根。首先是英國的地名被原封不動地移植到北美,如曼徹斯特、巴爾的摩、伯明瀚等城鎮的名稱。還有將英國皇室成員的名字引用到地名上,如詹姆斯敦、紐約、查爾斯敦、伊麗莎白等城鎮的名字。殖民地時期的三所名牌大學,一所命名為威廉一瑪麗學院,哈佛大學的所在地竟用英國大學城的名字“坎布利奇”(劍橋)。北美殖民地使用的是英國的習慣法的審判制度,建立的是英國代議制式的政府。在政府的文牘和民間人民的交往中,人們普遍使用英語。英國的生活方式、英國的政治制度、英國的文化在十三個殖民地中居絕對統治地位。“其他非英籍移民,來自北歐各國,人數不多,他們的文化和英國的文化近似,因此,他們很快就適應了英國式的生活。”[1](P5)這就是北美殖民地人與英國人民族認同的根本原因。他們認為英國是自己的“母國”,他們僅僅是到北美拓殖的“英國人”。

歐洲移民初到北美,受到了巨大的外部壓力,他們若要在這裏生存下去,就必須尋求強大的保護,英國人就能給他們提供這種有力的保護。法國人與印第安人結成聯盟多次向英屬殖民地開戰,十三個殖民地居民便以英國人後裔的身份,參加了英國對法印聯盟的戰爭。1755年—1763年,英法之間發生了七年戰爭,北美許多知名人士,都象喬治·華盛頓一樣參加了那場戰爭。英國人只有打敗法國人,他們才能在北美大陸上安寧生活。他們越想獲得更多的土地,他們遇到的外部壓力就越大,外部的壓力越大,他們就和英國的聯繫越緊密。後來,當法國人和印第安人的壓力減弱了,英國人對北美殖民地人的種種限制增強了,殖民地人與英國人認同的意識才逐漸減弱。

在英屬北美殖民地,移民們將英國文化全盤帶入北美殖民地。在殖民地建立之初,移民中的文盲較多,殖民地沒有自己的作家和藝術家,他們沒能力創造自己的文化。英國的詩歌、英國的小説、英國的戲劇、英國的服飾和英國的傢俱等等,只要可以從英國運來的,他們都從英國運到北美。而此時的英國,也將殖民地當做文化產品的銷售地。英國倫敦出版的《新英語初階》初級課本,在美洲的國小中使用多年。殖民地沒有神話傳説,沒有英雄時代,沒有可供繼承的東西,他們只有接受英國的東西。他們從意識的深層次將自己與英國人等同起來。殖民地人在文化生活方面是吃“英國的牛奶”成長起來的。這個時期,殖民地民族意識處於“未斷乳期。”

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人民,普遍有與英國人民族認同的意識,就是美國民族意識啟蒙的先驅們,也都毫無例外具有這種思想。本傑明·富蘭克林創辦了《賓夕法尼亞報》,當時他禁止在自己的報上登載爭論性文章。1733—1735年間,正當英屬殖民地與法國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尖鋭時,他的報紙保持了與英國人高度一致的觀點[2](P100)。1728年冬,富蘭克林組織了“講讀社”(Junto),該社的成員在一起只談論社會道德、自然科學。直到1760年,北美殖民地與英國殖民政府矛盾非常尖鋭時,富蘭克林仍説;“經驗已經表明,除非發生了嚴重的苛政和壓迫,反對英國人的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既然組成整個殖民地同盟是不可能的,那末,部分殖民地起來造反的企圖就一定是發瘋了,因為那些沒有參加造反的殖民地,將同母國一起來鎮壓造反。”[3](P79)由此可以看出,十三個殖民地人,還沒有將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羣體來看待,他們之間的信任,遠不如他們對英國政府的信任,他們之間的依賴,不如對英國政府的依賴,這就是當時英屬北美人民民族意識的現狀。

“七年戰爭”中,喬治·華盛頓誓死效忠自己的“母國”。在很長的時期內,華盛頓對母國忠貞不逾。他對喬治三世抱有幻想,希望喬治三世能給殖民地人民同英國臣民一樣的權利。從感情上,托馬斯·傑斐遜,是北美殖民地最具有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又是英國後裔的種植園主,他一直在為維護英屬殖民地人民的基本權利而鬥爭,他所要維護的這些基本權利,也正是英國本土人民已經享有的權利。托馬斯·潘恩是獨立戰爭的鼓動者和宣傳家,他在英國生活期間十分潦倒,潘恩來到了充滿反英情緒的北美殖民地,很快地投入到反英的鬥爭中,寫下了不朽的名篇《常識》。在《常識》中,他要人們成立殖民地聯盟,要人們與英國決裂,號召人們拿起武器與英軍作戰。他又在政論文章《危機》第二篇中(1777年1月13日發表),提出了“美利堅合眾國”一詞。儘管這樣,我們不難從潘恩的著作中,看出他的英國情結。寫作《常識》一書時,潘恩用了“一個英國人”的筆名,他號召人們起來去爭取與英國人相同的那份自由,他將英國比作“母親”將美國比作“兒子”。美國的民族意識啟蒙先驅是這樣的認識,其他普通移民更是如此。

北美獨立戰爭的爆發,就是殖民地人民這種“英吉利民族”意識的最激烈的體現。七年戰爭後,他們希望得到英國政府的補償,希望英國政府將他們與英國本土臣民一視同仁。但是,在北美殖民地開徵了《印花税》和其他許多税目。這些税收侵犯殖民地議會立法權的行為,是殖民地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北美人士認為,英國議會中沒有殖民地的代表,英國議會所通過的法律就不能在殖民地生效;若殖民地代表在英國議會中有席位,英國議會通過的法律,殖民地理應執行。

北美獨立戰爭,並不是一次民族獨立戰爭,美利堅民族獨立的意義,在近一個世紀以後的美國內戰中才顯示出來。英國人叫獨立戰爭是“兄弟之間的戰爭”,波斯頓人稱這場戰爭為“茶葉戰爭”,佛吉尼亞人稱它為“煙草戰爭”。“對任何有頭腦的殖民地居民來説,獨立戰爭似乎只是前一個半世紀英國曆史的必然結果。按照英國輝格黨的觀點,這是第二次內戰,是一場把1689年光榮革命的原則擴大到美洲,並使之地方化的戰爭。它為十九世紀,震撼了這個新國家的脱離主義傳統提供了基礎。為建立一個新國家而進行的鬥爭要到1865年或更晚一些時候才告完成。[3](P623)由此可見,北美殖民地並沒有一個主流的民族意識,更不存在一個同質的民族與英國人作戰,這些僅僅為了自身利益而戰的殖民地居民所進行的戰爭,也就不能稱其為民族獨立戰爭。

美國移民別族而居,他們之間風俗習慣各異,宗教信仰五花八門,各族使用自己的語言交流,在美國形成了各民族分別聚居的特殊現象。從美國獨立後至美墨戰爭爆發(1846年),美國人自認為自己是歐裔美洲人,或更直接的認為自己是佛吉尼亞人、賓夕法尼亞人、佐治亞人和羅德島人等等。此時的美國人的民族意識,帶有濃厚的地方主義色彩。

在美洲殖民地開拓的初期,許多歐洲移民結伴而來,他們在某一地站穩腳跟後,便馬上將自己的親朋好友,招引到自己的聚居地。荷蘭人主要聚居在新阿姆斯特丹(即後來的紐約),他們從事航海貿易和農耕,他們使用荷蘭語,信仰新教。最為典型的例子是“1846年53名荷蘭人結伴而行,在密歇根湖畔的荒野上,建立了一個移民區,命名為‘荷蘭’。”[1](P7)德意志移民這種聚居的意識更強。德意志人於1683年在費城附近建立第一個永久居住區,即日爾曼敦,於是許多德意志人紛紛擁向這裏,從事手工業和商業。美國建國後,賓夕法尼亞三分之一屬於德意志人,他們講德語,信仰路德教。法國的胡格諾教徒和後來大革命中逃亡的貴族,他們聚居在新奧爾良周圍,給美國帶來了歐洲的高雅文化,帶來了大量的資本。在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河流域聚居着大量的法蘭西人的後裔,美國人稱他們為“卡金人”,他們主要從事漁業和農業。猶太人很早就在新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自己的社區,他們主要從事商業活動,他們社區活動的中心是猶太教堂和其他文化團體,他們是非常難以同化的民族。此外,在美國還有愛爾蘭人、意大利人、巴斯克人和葡萄牙人等等,他們也都別族而居,形成了許多具有排他性和自保性很強的移民圈。他們便以血緣、地緣和經濟利益為紐帶,開始與自己本州的人認同,認為自己與本州的移民是一類。

移民別族而居,是形成地方主義民族意識的根源,宗教信仰以地區為界,促使人們的以地區界線區分民族的意識形成。當時的新英格蘭,是信奉英國國教的收容所;羅德島是清教徒的保育院;馬里蘭是羅馬天主教徒的隱居地;賓夕法尼亞則對所有的教派來者不拒;佛吉尼亞是信仰純正英國國教的勝地;北卡來羅納是逃亡者的避難所;南卡羅來納是冒險家和海盜的樂園。宗教上的分歧,使他們的是非觀、價值觀和幸福觀等許多觀念,大相徑庭。移民們的生活習俗,也大不相同。各教會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創辦了自己的學校和大學。美國建國後,幾乎每個基督教派都有自己的學院,“新長老派建立了普林斯頓學院,浸禮會教會復興派建立了布朗學院,荷蘭改革派教會建立了拉特格斯學院,一個公理會牧師將一所印第安傳教學校改成達特茅斯學院,聖公會教徒與長老派教徒合作建立了國王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和費城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4](P237)。宗教是以地區為界進行傳播的,教會所建立的學校,也是以地區為界發展的,教育的發展更增強了人們的地方主義觀念。在美國沒有一個主流的教派,也就沒有一個文化的中心。

同一地方民族認同意識的存在和發展,時刻威脅着合眾國的存在。此時的美國沒有宗教的聖地,沒有文化的首都,沒有經濟的中心,甚至沒有政治的中樞。美國人只明確自己是某州的公民,而並不強調自己是“美利堅人”。在當時的美國,許多上層人士都以所在州為自己的“國家。約翰。亞當斯在獨立後還説,馬薩諸塞灣是“我的國家”,他將國會中的馬薩諸塞的代表團稱為“我們的大使”[5](P629)。“直至1818年傑斐遜在寫信給威廉。弗來明時,將佛吉尼亞説成是他的‘國家’。在當時,始終是提到各殖民地,而不提合眾國。”(《傑斐遜評傳》(美國)吉貝爾·希納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5年版第75頁)傑斐遜給自己題寫的墓誌銘,希望後人銘記自己的三項成就中,其中只有起草《獨立宣言》,不是隻為佛吉尼亞州做的貢獻,另外兩項一一起草《佛吉尼亞宗教自由法則》和創建佛吉尼亞大學——則完全是為自己的“國家”的貢獻。當時美國的許多上層人士,是沒有美利堅民族的概念的。他們的民族意識,影響了美國的立法。美國的早期立法中不強調美利堅合眾國的概念,而強調各個州的地位。“直至內戰時候,這個新國家通常都是用複數加以敍述的,這一點無意中表達了一種感情上的真象。”[3](P629)

此時美國人只以州為國,以州人為同胞。這就使得美國各個州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許多州有退出聯邦的舉動。各州之間也有許多矛盾,貿易的糾紛、邊界的劃定、税務的承擔等等,各州之間時常發生衝突,有時是武裝衝突。對西部土地的爭奪,使各州的衝突達到了高潮。佛吉尼亞對獨立後自己的疆界非常不滿,它想佔據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全部土地,賓夕法尼亞也想擁有這些土地,處於夾縫中的馬里蘭有隨時被吞併的危險。領土爭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是美國地方間衝突的主要原因。直至後來,聯邦制定了土地邊界方面的法律,地方衝突才告一段落。更有甚者,一些利益得不到滿足的州,要求退出聯邦,使得聯邦隨時有瓦解的危險。

美國人並沒有將自己的命運與聯邦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州的利益,他們首先意識到自己是本州的公民。他們的民族意識,帶有濃厚的地方主義色彩。他們的民族概念是本地化的,他們的國家概念是複數化的。

在美國,由於地理上的差異,造成了美國南方和北方經濟制度的差異,進而導致南北文化的差異。北方人意識到了這種差異,企圖縮小和改變這種差異。南方人意識到這種差異後,卻在極力地擴大這種差異。大約在美英二次戰爭後,一個孤立的地區——“南部”在美國出現了,那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同質民族”。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從心理上排斥北方人。他們蔑稱新英格蘭人為“北佬”(Yankee),稱北方為Yankeedom,北方人的作風被叫做“北佬氣的”(Yankeeism)。此時,美國人的民族意識發展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北方人要求美國人大融合的傾向;另一種是南方人極力排斥北方人,強調自己的特性的傾向。這兩種民族意識,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強化,最後發生了激烈的衝撞。美國內戰,實際上就是這兩種民族意識衝突的表現。

美國獨立後,北方逐步發展起來一些近代工業,如麪粉加工、紡織、製糖等等,並且與世界同步,開始了機器的使用。北方的發展需要國內統一的大市場,需要國家的關税保護,也就需要強大統一的國家。而此時的南方,則大力發展奴隸種植園經濟,他們種植的棉花和煙草,絕大部分出口給英國,種植園主又從英國進口回自己和奴隸所需要的生活品。因此他們要求降低關税,他們對國內統一的大市場漠不關心。所以北方人具有強烈的聯邦意識,強調美利堅民族一體的認同。南方人只強調南方人的利益,只強調南方的特性,他們認為南方人是一致的人,與北方人是不同的美國人。南方人相信自己是一致的,就努力使自己一致,南方人強調南方的特性,就盡力創造自己的特性。其實仔細考查美國南方的歷史,就會發現此時的南方,是有許多特別之外”

南方的特性之一,是南方的

生產目的非常單純,只是滿足少數種植園主的消費。種植園主越來越成為歐洲奢侈品的忠實的消費者,而沒有成為北方工業原料的生產者。南方人的這一特性,不僅不為北方人見容,使得種植園主之間也都矛盾重重。南方的生產目的,只是為了南方種植園主的消費,南方的經濟發展走進了停滯不前、原地循環的怪圈。

南方的特性之二,就是文化教育極其落後。種植園主在文化生活方面,只是英國貴族文化的消費者,而非美國文化的創造者。南方地區的教育萎縮,南方的一般人就不能象新英格蘭人那樣接受教育,在南方種植園主壟斷了文化。威廉—馬麗學院,是南方建立較早的高等學校,這所學校充滿了貴族氣息,當時許多美國人認為,它根本不能與哈佛和耶魯兩所大學相提並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學院僅達到一所初級中學的水平,南方的教育比北方落後近半個世紀。北方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已有很大的。發展,高等教育初等教育都已經初具規模。北方的文化雖然不是那樣雅緻,但它根植於北美大陸的沃土之上,它有深厚的基礎和旺盛的生命力。南方人不願意接受北方的文化,北方人也不願意接受被自己先輩所擯棄了的英國貴族文化。南方和北方,在文化領域中的衝突,南方註定要失敗的,因為,南方人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就沒有戰勝北方人的武器。

南方的特性之三,南方人極力模仿英國紳士,甚至模仿歐洲騎士的生活方式,使他們成為美國曆史發展的障礙物。南方人崇尚門第,南方生活的潮流是南方的幾個大家族領導的。傑斐遜致夏斯泰的一封信中,比較了南方人與北方人的性格,他説,北方人是冷靜的,南方人是暴躁的,北方人是有節制的,南方人是驕奢淫逸的,北方人是勤勞的,南方人是懶惰的,北方人注意保護自己的自由,也注意保護別人的自由,南方人則維護自己的自由,但蹂躪別人的自由。[5](P15)可以看出,南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脾氣秉性,是不適應美國的社會發展的。

南方的特性之四,是南方地區沒有中心城鎮,一直沒有一個政治文化的中心,政治權力分散於一家一户的種植園主,南方的內部沒有凝聚力。內戰前夕,佛吉尼亞首府也只是一個季節性的城市,平時只住千餘人。托馬斯·傑斐遜在他的《佛吉尼亞紀事》一書中説“我們沒有城鎮。在我們的鄉村許多地方貫穿着可通航的河流,由此通常貿易是送上門來……這也許是為何我們沒有重要城鎮的許多原因之一。”在南方,沒有那一個城市,象北方的費城、紐約、波斯頓一樣,成為政治、文化和經濟的中心。在南方,每個種植園就是一個政治中心,他們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就不可能形成象北方那樣代表民意的輿論,代表民意的政治團體。南方最後的政治意願的強烈表達,也只能是南方几個種植園主的微弱的哀鳴。

美國南方和南方美國人所具有的諸多特性,都不能使南方人融合成一個同質的民族。南方人中,從非洲捆綁來的大量黑人奴隸是不可能被融合的,無論在語言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都與南方種植園主格格不入。南方人中的白人自由人和白人契約奴,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接受種植園主的生活方式。所以自認為南方人是同質的一個民族,只是種植園主的理想和心願。南方人事實上根本不是一個民族,他們抗拒美利堅民族統一融合潮流的行徑,註定要失敗的。

美國兩種民族意識衝突的結果,表現為內戰,戰爭之初南方暫時的勝利,被美國人稱為“歷史對地理的勝利,想象對現實的勝利”。美國人希望聯邦統一,他們要打敗南方的民族分裂活動,他們要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民族國家。丹尼爾·J·布爾斯廷在他的《美國人:建國的經歷》中説:“為建立一個新國家而進行的鬥爭要到1865年或者更晚一些時候才告結束。”伍斯特。威爾遜總統也曾説過,內戰“在美國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東西——國家感。聯邦不是得救了;聯邦是復活了。”內戰摧毀南方的經濟制度,破壞了南方人的生活方式,將南方納入整個美國發展的範疇。加之鐵路交通和電報通信事業的飛速發展,南方與北方很快地溶為一體,南方人與北方人也很快融合為美利堅民族了。美國人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美利堅人,是在美國南部重建時期。

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殖民地時期至美國獨立後,此時美國人有與英國民族認同的意識;美國獨立後至第二次英美戰爭,他們自認為自己是某州人,他們具有與本州人民族認同的意識;英美第二次戰爭至美國內戰,北方人已經具有美利堅民族意識,而南方美國人則認為自己是一個單獨的民族;內戰後至南方重建時期,美國人才最後形成了美利堅民族的整體意識和精神。

論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論文 篇二

美國華裔女作家譚恩美(Amy Tan)的小説《喜福會》(玊he Joy Luck Club)一發表,便好評如潮,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九個月之久,獲得多項文學大獎,令她一舉成名。作品主要描繪了分別代表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母女兩代人之間相互衝突、相互融合的心靈歷程,展現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程。

小説中的四位母親均來自戰火紛飛的舊中國,她們出生併成長於舊中國,在大陸的孃家都曾有着不錯的家境,是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長大的。她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早在她們赴美國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因此她們骨子裏信奉的是儒家的倫理思想。她們的四個女兒均生於美國長於美國,在美國文化與教育薰陶下成長,與生俱來所信奉的大多是美國文化中鼓吹的個體與獨立,兩代人之間的衝突也就在所難免了。基於這樣的背景,四對母女間的代溝和隔閡衝突就與普通美國家庭的情形不同,反映了中美兩種文化的衝突。

本文主要從倫理學的角度討論由於中美價值觀的不同而導致的小説中人物間的性格衝突,從而揭示出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之間的文化衝突,以便更好地理解這兩種文化之間的異同,促進不同文化圈的人們的和諧共處。

一、儒家思想與美國精神的差異

中國文化是東方文化的典型,美國文化是西方現代文化的代表。由於兩國曆史發展、文化傳統的形成和地域環境的差異,中美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倫理思想。一個文化體系的核心就是價值觀和人生觀,而不同的價值觀源於不同的倫理思想。

儒家倫理思想在中國兩三千年的封建宗法社會的歷史中,一直占主導地位,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因而,中國的傳統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倫理思想,提倡長幼尊卑有序,家庭中小輩必須服從長輩,子女必須絕對服從父母,不得有半點違背。《弟子規》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否則便是大逆不道,就是“反了”。

西方沒有像中國那樣一統數千年的傳統核心倫理思想,但我們依然可以追溯到其淵源。在早期的歐洲社會中,封建貴族的等級觀念很重。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是人文主義,把人看作世界的主人,看作是命運的主人,這極大地推動了個人進取精神。另外,在歐美文化中,人們由於深受基督教的影響,崇尚個性。基督教教義的核心就是基督信徒“靠個人信念通過持之以恆的個人靈魂深處追求與奮鬥而獲得新生”[1]。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就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美國的倫理思想雖然起步較晚,但它繼承了以英國為主的歐洲倫理學傳統,形成了獨特的美國文化和美國精神,其核心是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特立獨行,而不是百般服從”[2]431。美國倫理思想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卻富有“美國特色”。美國“遼闊的土地、獨立流動的氣氛、積極樂觀進取的精神等,為美國倫理思想注入了鮮明的美國特徵”[2]427,培育了獨特的美國精神。

無論是中國儒家倫理思想,還是獨特的美國精神,都有極其豐富的內涵。

二、《喜福會》體現出的儒家思想與美國精神的衝突

小説中,隨着對這四位女兒成長的描寫,作者展示了四對母女間的代溝與文化隔閡。這些衝突集中表現了兩種文化價值觀的衝突。四位母親要按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塑造自己女兒的性格,按照自己的期望教育女兒,而在美國生長接受了美國文化的四個女兒要按美國的價值觀生活,無法接受中國傳統價值觀,兩代人無法溝通思想因而發生衝突;另一方面,四個女兒畢竟在華人家庭中長大,因此她們在無意識中接受的某些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又與正宗美國人發生矛盾。在女兒方面,她們幾乎都不能理解她們各自母親的過去,而且常常為中國的習俗、規矩大傷腦筋。在母親方面,因英文的貧乏以及對美國社會的不甚瞭解,她們無法接受各自女兒疏遠自己這一事實。此外,因失落感和望女成鳳之心的膨脹,幾位母親都企圖控制她們女兒的命運,這無疑激化了母女之間的矛盾。

小説中人物之間的衝突其實就是儒家倫理思想與美國精神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家庭中的長幼尊卑和美國家庭中的平等觀念之間的衝突

小説中的母親龔林達一直試圖教會女兒韋弗利有關中國的氣質:如何服從父母,聽媽媽的話,凡事不露聲色,不要鋒芒畢露……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順從父母,做事中庸,“出頭的椽子先爛”。中國人認為,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從小到大,每一個成長階段無不浸透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兒女必須對父母盡孝。“孝”的第一層含義是不僅要尊敬父母長輩,物質上精神上還要無微不至地關懷父母,而且要養老送終、傳宗接代。“孝”的另一含義是順從。“順”就是在行動上必須尊重服從父母的意志。按照孔子儒家“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思想,子女必須服從父母。但是,韋弗利從小受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影響薰陶,強調獨立能力,自我意識和反叛心理強烈,所以她抱怨媽媽對她“管頭管腳”。當吳晶妹不願按媽媽的要求彈琴時,媽媽説:“女兒只有兩種,聽大人話的和不聽大人話的。只有一種女兒可以住在這個家裏,那就是聽話的女兒。”[3]145晶妹頂嘴道:“我不希望做你的女兒,你也不是我的母親。” [3]146她認為“我不是她的奴隸,這不是在中國”[3]145,表達了她強烈的獨立意識和無處不在的獨立自主觀念。媽媽的話一語道破了中美家庭中母女關係的區別。在中國,人們常用“女兒是媽媽的貼心襖”來形容媽媽和女兒的親密無間的關係。母女關係是諸多家庭關係中最和諧、最容易理順的。美國倫理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家庭成員之間也是如此,子女和父母之間是平等關係,是朋友關係。美國人在家庭中的權利與平等地位意識極強。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不論長幼,在自己的事情上都享有不可侵犯的個人權利,其他成員無權干涉。美國人的個人權利意識使得美國父母把孩子作為平等的個體來看待,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小説中的四對母女之所以衝突不斷,就因為女兒已經美國化了,是典型的“香蕉人”。而中國媽媽仍按華人的傳統解釋母女關係

例如,在韋弗利第一次婚姻期間,母親常常不打招呼,隨便來訪,這在中國人看來再平常不過了,可卻遭到了女兒的抗議。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在儒家的倫理秩序中,往往不允許晚輩直呼長輩的姓名,這也是長幼有序的要求,否則會被視為沒有教養,不懂規矩。《弟子規》中寫道:“稱尊長,勿呼名。”而在美國,人與人之間不論長幼都可以直呼其名,越親密越如此,體現了對平等的追求。小説中,瑞奇初次拜見未來的丈母孃,臨別時,他緊握兩位老人的手,説:“林達,庭姆,我相信我們不久以後還會見面的。” [3]189 林達和庭姆是韋弗利的母親和父親的名字,除了幾個同輩的至親好友外,無人這樣直呼他們的大名。這個舉動在華人眼裏就是“沒大沒小”!可瑞奇渾然不知,還覺得自己與未來的丈母孃挺談得來呢。但是吳晶妹和韋弗利等人由於從小受母親的影響,她們總是以“叔叔、阿姨”等稱呼長輩。簡單的稱呼,體現的卻是價值觀的差異。

(二)中國式的謙虛與美國式的直爽之間的衝突

為了得到母親的支持,經過精心策劃,韋弗利帶瑞奇來家裏吃飯。因為她知道“烹飪是我母親表現她的愛意、驕傲和能力的一種方式” [3] 186。誰誇頌她的烹飪,誰就會取得她的歡心。赴宴前,韋弗利反覆叮囑瑞奇:“飯後一定要告訴她,她燒的菜是你吃過的最好的。” [3]186果然她媽媽燒了一桌豐盛的中國菜,包括她的拿手好菜梅乾菜蒸肉。按照中國的習慣,老太太對自己的拿手菜總是先謙虛一番,説自己的菜

做得如何不好,其實意在獲得大家的表揚。那晚,她滿心歡喜地端出自己得意的梅乾菜蒸肉,驕傲地放在未來女婿的面前,自己嚐了一口後故意謙虛地説:“唉,這菜太淡了,沒味,真讓人難以下嚥。” [3] 188那句話實際上是提醒大家快來嘗一口,然後稱讚她燒的菜如何美味可口。但是,在座的人還沒來得及這樣做,瑞奇就接着老太太的話説:“你知道,只要放點醬油就可以了。” [3]188説着就在這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上倒上了一層烏黑的醬油,頓時老太太變了臉色,氣得目瞪口呆,弄得在場的其他人尷尬得不知説什麼好。

中國的傳統價值觀以謙虛為美德,對別人的讚揚、誇獎常禮儀性地予以否認,更不喜歡炫耀自己的成績;美國人崇尚自我奮鬥,常會對別人的讚揚樂於接受並表示感謝,對自己的成績也樂於展示。瑞奇把一切都攪混了,可他自己還矇在鼓裏,因為他根本就無法理解中國人這種自貶式的謙虛。

(三)儒家倫理中的家族觀念與美國精神中的個人主義之間的衝突

韋弗利獲得全國象棋冠軍後,她媽媽喜歡到處炫耀,自己也跟着出名。女兒看不慣這一套,抗議道:“為什麼您總是用我來炫耀呢?您想出名,自己學下棋好了。” [3] 97儒家倫理重視家族的力量,一家人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母親們望女成鳳,把自己年輕時的遺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託在女兒們身上,無形中給女兒們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女兒成名了,母憑女貴,當媽的當然高興。可是小説中女兒們崇尚的是美國精神中的“個人奮鬥”。她們認為自己的成功純粹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與父母無關。韋弗利對母親行為的反感使她最終放棄了下棋。

(四)作為華裔的女兒與美國白人之間的衝突

小説中的四個女兒雖然沒有受過正式的中國傳統教育,但畢竟在華人家庭中長大,由於母親們的言傳身教、長期的耳濡目染,這些傳統還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她們的成長、思想及各自的婚姻,因此她們在無意識中接受的某些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又與正宗的美國人發生了矛盾。韋弗利打算和白人男友瑞奇結婚。可瑞奇比韋弗利小几歲,她擔心這樁美國式的婚姻會遭到母親的反對。儘管對母親心存怨恨,她還是想方設法試圖先得到母親的認可而沒有如瑞奇所説的“説一句‘媽媽、爸爸,我準備結婚了’” [3] 189。母親總是對瑞奇挖苦諷刺。韋弗利向朋友瑪琳娜訴苦,瑪琳娜建議:“告訴她住手,別破壞你的生活,告訴她閉嘴!”[3]182女兒讓母親閉嘴,這在儒家文化中也是聞所未聞。韋弗利雖然對中國傳統倫理——孝道一知半解,卻深知作為女兒,是不能對一箇中**親説“閉嘴”的,“你會被指控為殺人幫兇” [3]182。韋弗利一方面討厭母親干涉自己的婚姻,堅決要獨立,另一方面又要顧及中國的孝道,這讓她處於矛盾之中,非常痛苦。

小説主人公之一羅絲是位性格温順的姑娘,一次她受白人朋友泰德的邀請出席他父母的招待會。這是一個典型的白人中產階級家庭,泰德的母親婉轉地表示不同意羅絲和泰德結婚。羅絲聽後心裏雖然不高興,但沒有公開表示反抗。當泰德得知此事時,他大為惱火。首先他對羅絲不為自己的權利鬥爭感到吃驚和不解,然後他又當着眾人的面大聲斥責他的母親不尊重他的權利。婚後羅絲對泰德百依百順,因為她相信這是她愛他的表現。這是中國儒家思想中“夫為妻綱”、“夫唱妻隨”的倫理要求。然而事與願違,泰德反而對她產生了厭倦提出離婚。這下震動了羅絲,經過痛苦的反思後,她終於明白了,在美國,作為一個人,她應該有自己的尊嚴和獨立的人格,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利,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因此,她決心為自己在婚姻中的權利和平等地位而鬥爭。泰德發現妻子原來並不是一個唯唯諾諾、毫無權利意識的弱女子,兩人竟破鏡重圓,生活得比以前更加美滿。在這裏,先是泰德違背父母之願選擇了亞裔妻子,而後一向沒有主見的羅絲學會了對丈夫説“不”。這兩件事都表現了美國家庭中的獨立意識。

女兒們在與母親們的不斷衝突中長大,經歷了各自的快樂、煩惱與痛苦,也希望能緩和一下母女之間的矛盾,試圖去理解母親。小説行將結束時,女兒們已意識到她們需要了解中國文化才能瞭解自己,克服自己的弱點,並使其變為優勢。吳晶妹的中國行從中國傳統倫理角度看,實際上是在盡“孝”,完成母親未了的心願。母親們在遭到長期的反抗後,不再利用母親的權威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早已成熟的女兒們了,注意到在她們生活的基礎上女兒們正在譜寫更為美好的生活篇章。母女間的這種和解,不只是兩代人之間矛盾的化解,也是作家的希望,希望華裔的後代能在兩種文化間取長補短、和諧地融合。

三、結語

中國儒家思想和美國精神相比,無所謂孰優孰劣,各有所長。處在不同文化圈中的人們應該互相寬容、互相理解,取長補短。只有這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才能減少衝突,和諧共處,最終實現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朱永濤.美國價值觀--一箇中國學者的探討[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