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徵文2022精品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2.5W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徵文2022精品多篇

最新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文 篇一

在這隆重的日子裏,我們深情緬懷為祖國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們。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怎能過上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在我很小的時候,總以為幸福平靜的生活是與生俱來的。後來爸爸給我看了很多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書,有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等等。他們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着迷人的光輝。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我們國家現在這一片生機勃勃、繁榮昌盛的景象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

你可曾記得邱少雲?信念堅於磐石。他出身貧寒,受盡地主豪紳的壓迫和剝削。苦難的童年生活、悲慘的家庭遭遇,在他內心深處埋下了對舊社會的仇恨、對解放的渴望,於是,保家衞國的光榮戰鬥中。正是對黨的追隨、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築就了邱少雲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堅定信念,奏響了“烈火中永生”的時代強音。在391高地戰鬥發起前,志願軍明確提出潛伏中要嚴格遵守紀律,要求一定要搞好偽裝,為了整體,為了勝利,在任何危急情況下都不得輕舉妄動。邱少雲的戰友李清華回憶説,“哪怕有個螞蟻在你臉上,都不能動一下,一動就要暴露目標”。這是一場比持紀律、比拼耐力的戰鬥,唯有忍到最後,才能獲取勝利。也正因如此,當邱少雲身上偽裝的草木被敵人盲射彈藥點燃後,為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突擊任務的完成,他堅決執行潛伏紀律而放棄自救,以血肉之軀鑄就了“紀律重於生”的精神豐碑,他以人類罕見的意志力,突破了人體承受的痛苦極限,戰勝烈火考驗,用燃燒的生命照亮了戰友通往勝利的道路,火在他身上燃燒了半個多鐘頭,他像一座千斤巨石伏在地上紋絲不動。戰友們眼睜睜地看着他從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一具焦體。戰後發現,邱少雲烈士燒焦的遺體蜷縮着,身上的軍衣及膠鞋幾乎全都燒光,但他留在世上的那塊燒的僅剩巴掌大的軍衣殘片,卻在無聲地訴説着人民軍隊鋼鐵的意志。

是呀!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裏,湧現出許許多多膽識過人的革命英雄,他們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人民的幸福,寧可拋頭顱、酒熱血。這種無私奉獻、英勇的行為,難道不值得我們世代傳頌、永遠學習嗎?

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的環境裏。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造未來,創造美好的生活。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堅強與勇敢,和平環境同樣會把我們培養成才,我們要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是國家的接班人,讓我們沿着先輩的足跡,繼承先烈遺志,發揚前輩愛國精神,為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富強而發憤圖強、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積極鍛鍊,共創祖國美好明天!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1600字 篇二

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經過專家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解讀,我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鑄牢民族共同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我認為這一點與我的工作關係最密切,在講座中董軍明老師也做了詳細解讀。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我認為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所有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都是在夯實這個根基。在日常的教學中,無論是語文課上對教材的正確解讀,還是開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種形式的的學習,對國家歷史的瞭解,以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多體驗等中隊活動,都是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受到這種教育的薰陶,讓瞭解祖國、熱愛祖國、維護祖國不再是無感情地高喊口號,而是引發共鳴,讓孩子們能在未來的每一刻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讓他們覺得學習不光是為了眼前的成績和榮譽,更要為了讓自己和自己祖國變得更好而努力。

另一點讓我感受很深的是,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學校大隊部之前開展了關於“我的2035”主題活動,活動中我帶領孩子們觀看暢想未來的視頻,並讓孩子們自己説一説自己的2035年會是什麼樣子的。雖然孩子們討論熱烈,但是僅僅是圍繞自己説了15年後可能在做什麼,想做什麼,孩子們的想法並沒有和祖國聯繫起來,很多孩子甚至是茫然地沒有想法。昨天聽了內蒙古少工委副主任劉穎老師的解讀,我才學到了正確的做法,劉穎老師説,與其問孩子們你的2035是什麼樣子的,不如問問他們“2035年你會為祖國做些什麼?”答案可能不會變,孩子們依然想當老師、當醫生、當科學家,但是他們想到的不僅僅是做了自己想做什麼事,而是我想做的事不光是我自己的事,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到這個社會,我學到的每一點知識都會造福於我的祖國。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大概就是這樣吧,其實孩子幼小的心中都有小小的愛國情懷的種子,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正確的方式澆灌這顆種子,幫助它長成參天大樹。

最後,我想就發生在我自己班裏的一件事説説我對鑄牢民族共同體的體會。崔皓軒同學是一名朝鮮族同學,他很有才華卻十分內向,成績也忽高忽低,十分不自信。在學校大隊部開展“石榴籽”系列活動時,我讓他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飾,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民族文化,並在國慶節活動中讓他以少數民族同學的身份參加班級詩朗誦節目演出。一學期下來,我發現他開朗了,健談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我之前只關注到了他性格上的變化,直到有一次我們開展了九一八主題班隊活動,在交流自己的想法時,他對我説:“老師,我是朝鮮族,我生活在內蒙古,但是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會記住這節課,我長大了要當兵保衞中國。”那一刻我明白了這一學期的民族團結教育帶給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多麼大的影響。後來複習《大青樹下的國小》這一課時,我問孩子們生活中你還了解過哪些少數民族,同學們説滿族、朝鮮族……這些民族的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在一個教室裏讀書生活。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團結、融合發展、共榮共存的歷史。在中國,“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生在內蒙古,長在內蒙古,學在內蒙古,更是為我們對孩子進行民族團結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契機和資源。

這幾天的學習我收穫很多,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更清晰地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自己肩上的責任,明確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使命,在黨的旗幟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用自己的所學去影響每一個孩子,不僅教出好學生,更要培養國家的“紅孩子”!

最新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文 篇三

1963年,一名即從揚州醫學院畢業的青年,滿懷希望來到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的帕米爾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烏恰縣做了一名醫生。他就是已經退休的原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人民醫院院長吳登雲。

來自江南水鄉的吳登雲沒有被高原惡劣的環境嚇倒退縮,而是兢兢業業地在西部邊座的高原上救死扶傷38年。他視柯爾克孜牧民如親友、如手足,忠實踐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醫生的諾言。他前後30次為病人無償獻血,累計獻血7000毫升,被當地牧民親切稱作“白衣聖人”。吳登雲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換回了不少少數民族同胞的尊敬和愛戴,而白剋日·卡依爾則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一個漢族兒童的生命。白剋日·卡依爾是喀什店火電廠的一位普通工人,去年為搶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漢族兒童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這位優秀的維吾爾族工人眼中,漢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幹木(親兄弟)。而且他不止一次伸手援助遇到困難的漢族鄉鄰和同事,幫助不認識的漢族病人墊付醫藥費,這樣的事例在各民族羣眾中傳誦成了一曲團結讚歌。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我們是新世紀接班人,更應該團結,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從個體的角度來説,沒有什麼比脱離共同體更具殺傷力的事情,離羣索居或遭到拋棄的恐懼孤單和坐立不安,足以讓一個人在精神意識上出現障礙和系。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涉個體的生命體驗與價值,有助於形塑一個有理性、有情感、有道德、有自信、有價值的個體。只有我們每個民族緊緊相擁,才能像石榴一樣綻放出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