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福利國家正義論論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1W

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經濟大危機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福利制度,讓美國成為了“福利國家”。也就是建立一整套的公民社會福利制度,為所有公民提供醫療、就業、養老和其他福利保障。中國的福利制度是政府為了給生活困難的老人,孤兒和殘障人士等特殊困難羣體,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兩者對比,美國的福利制度是“大包大攬”,中國則是“小範圍囊括”。本文將通過美國福利制度的特點以及改革,與中國形成對比,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策略出發,解釋了中國為何不推行高福利制度,做了簡單的分析。

福利國家正義論論文

福利國家並不是一種國家類型,而是國家要對經濟甚或進行干預,從而創辦並資助社會公共事業,實行和完善一套社會發放福利政策和制度,以此來保證國民經濟生活以及社會秩序的一種方法。要知道社會福利是國家決策的結果,而國家決策的條件和基礎則是經濟環境。此觀點解釋了為何美國在大蕭條時期實行此制度。但是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給美國等許多福利國家帶來了許多危機,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政府是為了促進含糊不清的所謂“公共利益”從而達到永久控制經濟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規劃。在弗裏德曼看來:這些福利計劃接連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用惡劣的手段來達到良好的目的。

反觀中國,經濟形勢樂觀,福利制度的發展還算是平穩。黨的十九大中提出了目前我國新時代的主要矛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其中不乏關於福利制度的發展與完善。但就根本目的來説,我國發展各種高福利制度是為了保障一些國民的最低生活,且政府對申請低保和建檔立卡的資料,審查也很嚴格。總的來看,目的是為了解決矛盾,這與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契合。因此,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和經驗。我將從一下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中、美兩國福利制度的特點

美國社會福利制度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雖然美國在福利水平和項目方面與其他西方國家的差距較為明顯,所以保障水平較低是美國福利制度的特點之一。但是由於美國的福利制度十分健全,這也就導致美國的經濟,在面對如此龐大的制度體系的時候,面臨着財政赤字的危險。2019年,美國花在退休人員社會安全金、聯邦醫療保險項目和貧困人口的聯邦醫療援助項目等聯邦福利的金額佔財政支出的62%左右。鉅額的財政赤字,會給美國的經濟社會帶來巨大的壓力。

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堅持的原則就是公平和效率相結合,走“由低到高”的路線,實現從無到有、由低到高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建國初期,經濟落後,中國綜合國力地低下,人們的意識停留在吃飽穿暖,社會福利意識落後。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也逐漸趨於平穩。1984年開始逐步進行社會保障制度,隨後又提出了醫療保障和農村低保政策等,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我國的經濟社會也能夠支撐國家的各類保障政策平穩進行。

二、美國福利制度的改革

鑑於美國福利制度的開支連年增長,國民財富不斷消耗,福利制度已經成了美國財政的一塊甩不掉的石頭,所以美國政府對福利制度做了一些改革。首先,尋找社會企業來接手一些公共事業的項目,將社會福利服務從國有化轉變成了私有化、私營化,並且取得了很大進展。其次,改變主要援助方式,從原來的按時按量發放變為工作福利,積極鼓勵民眾走上工作崗位,減少自願待在家裏的失業人員。這次改革讓救濟福利的支出從77%降到了44%,也是美國福利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之一。

但是這種種變革的背後,還是政府想要將工業、金融和商業實現國有化。可是這與資本主義國家宣揚的自由的原則相沖突。這些看似“好心”的改革帶來的好效應並沒有堅持多久,政府解決不了人們一邊不滿福利事業增多帶來的後果,一邊想進一步擴大福利事業的矛盾。隨着政府幹預擴大,崇高的目標變成了令人失望的結果。福利政策成為執政者贏得民心的工具。

結論:弗裏德曼在《自由選擇》一書中説過“浪費是令人痛心的,但這不過是膨脹到這樣大的家長式福利計劃的禍害中最輕的一個”。在他看來福利計劃對社會結構的影響是禍害最大的。

其實福利制度僅僅是促進社會綜合政策體系中的一部分,這條道路上所面臨的五個重大問題是貧困、疾病、無知、骯髒和懶惰。福利制度讓人民變得懶惰降低人們對工作的積極性,減少資本累積。因為人本性的本來面目,就是像大張偉説,人希望花錢最好的方式是: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辦事;最好是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美國出於政治上的目的,推出各種福利政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所面臨的五個問題,美國政府並沒有從長遠考慮。

高福利制度主要來自税收,所以當經濟疲軟時,失業率就會上升,社會財富的創造必然會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福利制度將不可避免地無法滿足人民的慾望。給人民提供高福利是容易的,但很難從人民那裏收回高利潤,人民肯定產生抵制心理。因此,面對高福利日益加劇的負面影響,政府必須採取一系列高福利改革手段,然而這些手段的效果甚微,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不推行高福利政策。

因此,中國沒有學習西方“高福利”,反而集中生產大發展經濟,創造了更多的財富。有了財富的支撐,很多福利都落到了實處。中國提出了兩個一百年計劃,盡力開展人民脱貧,走的是“效益優先,兼顧公平”的道路。制定的各種政策,也都是基於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的這一基本國情,即使是在實現全民小康後,也不實行高福利政策。我國對於高福利政策的鎮定與實施,不僅僅從經濟角度考慮,我們國家對共享經濟的要求是: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種全方位保障人民生活的適度的福利制度才嫩更讓人民的生活得到實質性改善。換句話來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的發展成果,都有人民共享,最終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這才是一種真真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黃安年 著.當代美國的社會保障政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趙春明,鄭海燕.美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及對我國的啟示[J].亞太經濟,2000.

[3]王洪春 著.21實際的美國社會保障:趨勢與借鑑[J].人口學刊,2002.

[5]弗裏德曼 著.胡騎等譯.《自由選擇:個人聲明》[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05.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