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藥學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8W

藥學論文(多篇)

藥學論文範文大全1600字 篇一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的高級應用型藥學人才,吉林醫藥學院在四年制本科生中探索開展藥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藥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

一、引言

藥學是以現代醫學、化學為主要理論指導,研究、開發和生產用於治病防病藥物的一門科學,涉及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及微生物與生化製藥學等多門學科[1]。

近年來,隨着藥學行業的飛速發展,藥品企業對於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傳統的藥學教學模式下的實驗教學多伴隨各自的理論課開設,實驗內容以驗證性實驗為主,

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已不能滿足當代人才培養的需要[2]。

面對這一新的變化、新的形勢,吉林醫藥學院從2011年開始對傳統的藥用植物學、生藥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劑學和藥物分析等課程內容進行精選和整合,在藥學、藥物製劑和臨牀藥學本科學生中開設藥學綜合實驗,

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基本構建

第一,藥學綜合實驗內容的選擇。

藥學綜合實驗在實驗設計上按照從天然藥用植物中開發新藥和通過化學合成研發新藥兩條主線進行。

吉林醫藥學院組織相關課程專家、教授對現有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和反覆論證,最終選取“三黃藥片的製備與質量檢查;對乙酰氨基酚的合成、鑑定、含量測定及其製劑的製備和質量檢查;

鹽酸小檗鹼控釋片的製備及釋放度的測定”三個實驗作為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內容。

第二,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安排。

其一,開設時間。

由於藥學綜合實驗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要求較高,因此將實驗開設在四年制藥學專業的第七學期,各門專業課的講授之後;其二,教學安排。

本門課程總學時90學時,三個實驗的課時分別為46學時、24學時和20學時,每個實驗集中在一週完成。

三、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施

第一,預習實驗。

實驗前要求學生進行充分預習,並提交預習報告。

以“實驗一,三黃藥片的製備與質量檢查”為例,設置的預習問題包括:

①為什麼叫三黃藥片,三黃藥片的作用有哪些?

②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第二,實驗操作。

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規範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並做好實驗數據的記錄。

由於實驗週期較長,因此,要求學生在每天的實驗結束後及時分析和處理數據,為下一步實驗奠定基礎。

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處於主體地位,指導教師主要起監督和輔助作用。

第二天實驗工作開始之前,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並加以改進,不斷提高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質量。

第三,實驗考核。

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驗技能兩部分,理論成績分別佔總成績的40%,實驗技能部分佔總成績的60%,其中,實驗操作佔40%,預習實驗報告佔10%,實驗報告佔10%,主要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對實驗室規章制度等進行綜合考評。

由此可見,在培養過程中側重於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四、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施效果

藥學綜合實驗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

參加這門課程的學生,在後來的面試求職和畢業論文設計中都能很快地進入角色。

可以説,藥學綜合實驗為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體會及展望

第一,指導教師必須先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俗話説,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

由於藥學綜合實驗涉及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指導教師除了要求掌握本學科的相關知識外,還要加強其它學科的學習,並虛心向其它學科的教師請教,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滿足教學要求。

第二,課前預習是關鍵。

課前預習對實驗的正常開展產生很大影響,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預習,在操作中就容易出現錯誤,造成後續的實驗無法進行。

六、結束語

總之,通過本課程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將來的考研或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吉林醫藥學院將把這一教學模式堅持下去,緊跟學科的發展,結合本校實際,不斷改革與調整,爭取培養更多的“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應用型藥學高級人才。

藥學相關論文 篇二

[關鍵詞] 藏藥;藥性理論;五源學説

藏醫學作為我國傳統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理論上以三因學説為理論核心,以五源學説為指導思想,通過長期不斷的實踐,逐步形成獨特的診療體系;在藥學方面,結合獨特的自然藥用資源及飲食文化習慣,以五源學説為基礎,派生出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獨特的藏藥理論,這些理論即是本文要探析的藏藥性理論的核心和基礎。那麼藏藥藥性理論的基本核心是什麼呢?中藥藥性理論即是研究中藥的性質、性能及其運用規律的理論,中藥藥性理論是中藥理論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沉浮、有毒無毒等。同樣,藏藥基於五源學説的六味、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理論,重點闡明瞭藏藥的性質、屬性以及用藥規律等特點,這與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有很多類似之處。基於於此,藏藥的藥性理論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三大要素,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藥性理論體系。本文就基於上述三大要素核心的藏藥藥性理論及其基本架構體系作一梳理和分析,以期拋磚引玉,與廣大同仁共同商榷、至臻完善。

1基於五源學説的藏藥藥性理論的初步形成

五源學説有點類似於中醫的五行學説,但又獨具特色:藏醫的五源學説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氣(風)、空這5個萬物生機之源[1]。《四部醫典》記載:“萬物之生機來源於五源(即水、土、火、風、空),藥物的生長亦來於五源。即水為藥物生長之汁液;土為藥物生長之本源;火為藥物生長之熱源;氣(風)為藥物生長之動力;空為藥物生長之空間。五源缺一,特別是空缺了,藥物則無生機。” 這一精闢論述,闡明瞭藥物生長與自然環境的辯證關係,揭示了生態環境對植物生長的特殊性,也為構築藏藥的八性、六味、和十七功效提供了理論依據。

藏藥的這一論斷與中藥藥性的形成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中藥藥性的形成,以陰陽五行理論為指導,亦受地理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四氣(也稱四性)、五味形成之理與藏藥相類似。中醫藥理論認為,天為陽,氣生於天,具有升發之性,故亦為陽,隨着節氣變化,藥物形成寒涼温熱之性;地為陰,味源於地,故亦為陰,隨地氣五行及方位的變化,藥物也有了酸苦甘辛鹹之別。可以説,藏醫藥的五源學説與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存在某種聯繫,也從側面反映了藏醫藥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吸收了部分中醫藥理論的精華,並結合藏民族獨有的醫藥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系統而獨特的理論體系。

基於此,藏藥的藥性理論可以定義為:藏藥藥性理論是以五源學説為基礎,以三因學説為指導,主要研究藏藥的性質、功效及其運用規律的理論,其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這就是基於五源學説的藏藥藥性理論。

1.1五源學説與藥性特徵、病種之間的關係

藏醫認為萬物之生機來源於五源,藥物的生長亦來源於五源,從而使得五源之“土、水、火、風、空”各自衍生出了不同的藥性特徵,不同的藥性特徵又對應治療不同的病種,這些並種主要按照三因學説進行劃分,主要包括“龍病、赤巴、培根”三大類。具體的對應關係見表1。從表中可知,土性強的藥物具有重、穩、柔、鈍、潤、幹之效,可強筋骨,治“龍”病;水性強的藥物具有稀、寒、重、鈍、潤、軟、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質基礎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強的藥物具有熱、鋭、燥、輕、潤、動之效,可生熱促使七大物質基礎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於藥物的藥味,如藥味味甘、苦、澀者屬於寒性效能;威、澀、甘者屬於鈍性效能 酸、苦、辛者屬於輕和糙的效能;辛、酸、鹹者屬於熱和鋭的效能。藥物的藥味和“三化味”相同,在臨牀上療效最佳[2]。

1.2五源學説與藥味(六味)之間的關係

前面提到了藏醫藥的五源學説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氣(風)、空”這5個萬物生機之源。藏藥的六味則指藥物在人味蕾中的感覺,即包括:酸、苦、甘、辛、鹹、澀這六味。藥物的六味可以用五源學説中的水、土、火、氣(風)、空這5個要素之間的相關作用和關係進行解釋:土與水偏勝,則藥甘;土與火偏勝,則藥酸;水與火偏勝,則藥鹹;水與風偏勝,則藥苦;火與風偏勝,則藥澀[2]。因此,這就是藥物六味的五源學説衍生理論,五源相互作用及與藥物六味的衍生關係詳見圖1。

藏藥的藥味學説除了多了一味“澀”味以外,與中藥的“五味”(酸、苦、甘、辛、鹹)頗有類似之處,但需指明的是,中藥的五味不只是藥物通過人的感覺器官辨別出來的,表徵藥物在味蕾中真實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不同藥味的藥作用於機體後,產生了不同的效應,獲得了不同的治療效果,在此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了中藥“五味”理論,可以説中藥五味超出了味覺的範圍,是建立在功效基礎上的對機體的綜合效應,這與藏藥的“六味”又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2藏藥之八性

藏藥的藥性分為八性,基於五源學説而形成的藥物屬性主要包括重、潤、涼、鈍、輕、澀、熱、鋭八性。其中土性藥能堅實機體,具重、潤兩性,能醫治龍病;水性藥能滋潤機體,具涼、鈍兩性,能醫治赤巴病;火性藥,其性辛、鋭、糙,動,能生火熱,能治“培根”症。風性藥,其性輕、動、寒、幹,燥,能通精血,使身體堅實,用於“培根”、“赤巴”病的治療。空性藥,統帥諸藥,通行全身,主要用於綜合性疾病的治療[2]。此外,輕澀涼三性能誘發隆病;熱鋭閏三性能誘發赤巴病;重潤涼鈍能誘發培根病,這是藏藥在臨牀配伍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3],從上面可以看出,藥性與功效關係極其密切。

需要解釋的是,藏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三大要素”,即“龍、赤巴、培根”作用失調所致,而三大要素失調又是由藥物臨牀使用不當,飲食不和,起居不適等誘因所致。所謂“龍”,藏醫認為稟受於父精母血的媾合,後天飲血與大自然之空氣併合而成,是具有粗、輕、冷、細、硬、動等6種屬性的組合體,就機體的具體生理活動而言,主要是呼吸、運動、排泄、循環、感覺、機體免疫等機能關係的綜合體。所謂“赤巴”,是細膩、鋭、熱、輕、臭、泄、潮等7種屬性的組合體,就機體的具體生理活動而言,主要是體温、消化等機能關係上的綜合體。所謂“培根”,是、寒涼、重、純、軟、黏、糊7種基本屬性組合體,就機體的具體生理活動而言,主要是骨骼的連接關節腔的、強身等機能關係的綜合體[1-3]。

由此可見,藏藥的功效與藥性關係密切,相互對應,並受五源相生和作用的重要影響。

3藏藥之六味

藏藥的六味,即指酸、苦、甘、辛、鹹、澀。在藏藥的臨牀用藥過程中,具有酸、甘、鹹、辛味的藥物,主要用於“龍”病的治療;具有苦、甘、澀味的藥物,主要用於“赤巴”病的治療;具有辛、酸、鹹味的藥物,也能用於“培根”病的治療。在“六味”中,其中的“甘”味藥物能增長元氣,具有補益作用,這也與中藥藥性理論“五味”中的“甘”味常常作為補益藥用具有類似之處,六味與功效的關係詳見表2。

藏藥藥性理論獨具特色的是,藏藥藥性除六味以外,尚有“三化味”之説,即藥物服用消化後會出現“藥味”轉化作用。藥物服用後,與胃火相遇,這是“培根”,“赤巴”被“龍”依次消化。這時甘味和鹹味被消化後均變為甘味;酸味消化後仍為酸味;苦,辛,澀味消化後,轉化為苦味。即經服用消化後的藥物只有甘、酸、苦三味,故稱之為“三化味”[4],可以説“三化味”是藏藥藥性理論的特色,有較為科學之處,這是藏醫藥理論現代化研究可以深入探析地方。

4藏藥之十七效

藏藥五源學説衍生了藏藥的六味、八性、十七功效,這就構成了獨特藏藥藥性理論基礎。藏藥的十七功效是指藏藥對疾病具有17種功效,這十七功效中,包含了有趣的“八對”對立屬性,即“寒-熱,温-涼,幹-稀,潤-糙,輕-重,穩-動,鈍-鋭,柔-燥及軟”[4],藏醫藥理論認為藥物的性、味、效與五行有較強的淵源關係,即土性強的藥物具有重、穩、柔、鈍、潤、幹之效,可強筋骨,治“龍”病;水性強的藥物具有稀、寒、重、鈍、潤、軟、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質基礎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強的藥物具有熱、鋭、燥、輕、潤、動之效,可生熱促使七大物質基礎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於藥物的藥味,如藥味味甘、苦、澀者屬於寒性效能;威、澀、甘者屬於鈍性效能 酸、苦、辛者屬於輕和糙的效能;辛、酸、鹹者屬於熱和鋭的效能。藥物的藥味和“三化味”相同,在臨牀上療效最佳[2]。

從藏藥十七功效理論中可以看出,藏藥藥性理論中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之間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繫的,並受藏醫藥三因學説和五源學説理論的指導和影響,彼此間體現了系統的辯證關係,這與中醫藥理論思想和宏觀辯證理論頗有有相似之處。

5結語

藏藥藥性理論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都是由五源學説衍生而來,體現了彼此之很好的網絡、對應的辯證關係,這當中,味具主導,性、效則形成異性對治的關係。藥有其性,病亦有其性,但須異性對治(即熱性藥治療寒性病),否則同性相治(熱性病用熱性藥)猶如如火上加薪,適得其反,同理温-涼、鈍-鋭、潤-燥、穩-動、輕-重等均體現了異性對治關係,也體現了矛盾的對立統一的關係[5]。這也與醫藥理論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要求藏醫在臨牀用藥過程中,必須對藥性理論有充分的認識。

藏醫藥味的形成及轉化是一大特色,很好的體現唯物觀的辯證思想。本文設計了五源學説藥物六味衍生圖,見圖1,以便更加直觀的闡明瞭“土與水偏勝,則藥甘;土與火偏勝,則藥酸;水與火偏勝,則藥鹹;水與風偏勝,則藥苦;火與風偏勝,則藥澀。”的五源對藏藥六味的衍生關係,更好的解釋“五源”作為“萬物之生機之源”的內涵。另外,五源學説關於“五源(即水、土、火、風、空)對藥物屬性的衍生關係”,闡明瞭藥物生長與自然環境的辯證關係,揭示了生態環境對植物生長的特殊性的精闢論斷,與現代“中藥資源學”研究領域關於“藥材屬性(道地性)與生態環境互作”關係,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體現了藏藥藥性理論的科學性。

藏藥藥性理論認為,藥物六味屬性經服用消化後會出現“藥味”轉化,最終形成“甘、酸、苦”三味,稱為“三化味”,具有很好的科學意義。這一理論與中藥有效成分經體內代謝後,化學結構出現了變化(按照藏醫藥性理論,藥味變了)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從某種意義上説,現代中藥、天然藥物的體內代謝、代謝組學等的研究,正好實現對藏醫“三化味”的部分證實,本課題組也正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試圖系統而深入的揭示藏藥藥性理論之“三化味”的科學本質。 因此,可以預見,隨着人們對傳統藥物特別是民族藥物研究的重視,古老獨特的藏醫藥理論,特別是藥性理論等的研究必將煥發出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 崔箭,唐麗。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學概論[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7:54.

[2] 羅達尚。 藏藥理論初探[J]. 中國藥房,1992,3(1):9.

[3] 土旦次仁。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 藏醫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192.

[4] 崔箭,唐麗。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學概論[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56.

[5] 羅尚達。 淺解藏藥的六味、八性、十七效[J]. 中成藥研究,1985(10):39.

Exploration of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WANG Xue-yong1, Wubuli·TUERDI2, ZHAO Bao-sheng1, SHAO Ai-juan3,

Ilham·ABDULLA MEGIDDO2, Kaisaier·ABDU KEREMU2*, LIU Chun-sheng1*

(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jiang College of Uighur Medicine, Hetian 848000, China;

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ibetan Herbal medicine has its own complete theory based on five sources doctrine. And the theories of "Liu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formed th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However, books and literature of Tibetan medicine have never been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nd discussed about it specially which thus will limi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In this thesis, we firstly introduced thre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the "Liu 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s well. At the same time, the link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were compared. The job of the thesis done above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ystematic reveal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藥學論文範文大全3300字 篇三

摘要: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藥學專業學科與信息化實驗教學手段深度結合的產物,是促進藥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藥學實驗教學中建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的意義,針對傳統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管理體系建設、教師隊伍建設以及虛擬仿真項目建設三個方面探討了對於建設藥學虛擬實驗教學體系的策略,以期有助於我國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

關鍵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藥學實驗教學

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其貫穿於整個藥學教學過程中,在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作為一門技術複雜、設備眾多的學科,其傳統的實驗教學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導致許多必須的實驗不能正常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而,打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是目前眾多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研究方向[1-2]。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虛擬仿真技術為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進帶來了新的契機。其能夠通過模擬真實的實驗對象、環境以及實驗過程,使學生能隨時隨地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自主學習、身臨其境般地進行仿真模擬實驗操作。仿真實驗不但為學生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實驗資源,而且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在實體教學中無法進行的實驗內容[3]。

一、建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的意義

在藥學學科實驗教學中,有些實踐教學內容是目前實體實驗還無法達到的。虛擬仿真實驗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尤其對於那些涉及高危或極端環境、劇毒類、易制xxx類等物質的實驗,以及需要高成本、高消耗的大型或綜合性實驗項目[4]。具體到藥學實驗教學過程,開展藥學虛擬仿真實驗具有如下意義。

(一)打破教學成本和資源限制在藥物分析領域,大型精密儀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而,實驗課中對於大型精密儀器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由於這些儀器價格昂貴,實體實驗教學無法充分保證儀器數量,教師有時只能做觀摩教學。而且由於時間和地點限制,學生只能在實驗課堂上進行練習操作。這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培養。在藥理實驗中,其需要用到實驗動物,如比格犬、小型豬等。這些動物不但價格相對昂貴,而且倘若僅僅用於實驗教學而殺死動物,完全不符合動物倫理要求。這就造成了藥理實體實驗教學的開展受阻[5]。虛擬實驗的引入,既可以滿足學生掌握實驗原理、操作流程的需要,又可以減少、優化部分動物實驗。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藥學類實驗教學,目前採用的主要方式為實驗課實體教學的方式,該方式雖然可以相對形象、直接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對實驗內容擁有直觀的認識。但受時間、空間所限,學生對於實驗課程的課前、課後自主學習效果不佳。這不能完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不但能夠讓學生不用必須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際操作,就能提前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和基礎知識,而且這種虛實結合、相輔相成的實驗教學形式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實驗教學質量。

(三)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實踐性教學是藥學專業整個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以往通常會組織學生去深入製藥企業進行生產實習,使學生真正瞭解生產流程與工藝等[6]。然而,隨着新版GMP、GSP的實施,其對企業和車間環境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和規範,學校很難組織大規模的學生真正地進入製藥企業車間進行實習,實踐教學可能止步於觀摩階段。學校實體實驗很難模擬藥品生產中的GMP動態條件,而且實體模擬造價也較大。然而,GMP的管理是藥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學校現實狀態的GMP教學只能侷限於紙上談兵,很難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教學效果差。虛擬仿真實訓教學,就能夠使學生在高度擬真化的環境下,熟悉現代化實際藥物生產中的每一個工藝、設備、自動化系統,既節約了實驗經費,實現了時空開放式教學,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對於GMP管理的理解。

二、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構建

(一)管理體系的建設現階段,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的建設正處於快速發展期,各種虛擬仿真項目層出不窮。然而,調查發現,好多院校對於虛擬仿真實驗的利用率非常低,只是因為政策導向,為建而建,而不是因需而建。這種盲目的建設不但佔用了教學經費,而且浪費了人力、物力[7]。因而,學校必須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以加強對虛擬實驗項目的立項申報、經費支出等方面的管理和審核,避免上述那種“門面型”虛擬仿真項目的出現。此外,學校還應對建設中項目進行持續跟進與監督,不斷完善和更新,提高其水平與適應性,在評估教學資源完成的質量與效果上,只有達到要求的才能上線,真正建設出有深度、有難度、挑戰性強的“金課”,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

(二)教師隊伍的建設由於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藉助於計算機、虛擬現實等技術進行模擬、仿真操作的一種教學工具和方法,其與傳統實驗教學模式之間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因而,建設虛擬實驗教學仿真體系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虛擬仿真教師團隊的建設。首先,在管理隊伍方面,學校要根據藥學專業虛擬仿真實驗的特點,遴選學術水平高、教學科研實踐經驗豐富、熱愛實驗教學、組織管理能力強的教授擔任負責人,又他們負責統籌調配教學資源,全面領導進行各項工作。其次,在實驗教學隊伍方面,學校應當加強教師關於虛擬實驗教學的培訓以及經驗交流。相對於傳統注入式的教學方法而言,虛擬實驗教學更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由教師主導轉變為教師引導、輔助的教學方式。學校可通過培養和引進兩條途徑建設出專兼結合、教育理念先進、可持續發展的專業化+信息化的多元化教師團隊。

(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儘管虛擬仿真實驗具有可重複、可隨時、可隨地、交互性好以及趣味性高等諸多優點,但仍然不能夠代替實體實驗,只能處於輔助地位。倘若全部實驗都由虛擬實驗來代替,則會出現學生缺乏對儀器設備以及實驗操作的真實感受,動手操作能力變弱等現象。因而,學校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上應當堅持“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原則[8]。首先,在開展虛擬仿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圍繞實體藥物研究、開發和應用的實踐過程,堅持“以實為本”,注重實體實驗知識的傳授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師要堅持“以虛為輔”,完成實體教學條件下無法完成的實驗教學功能,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作為實體實驗教學的有力補充,進而形成虛實有機結合、以虛促實、虛實相互補充的藥學實驗教學先進模式,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基礎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三、總結

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藥學專業學科與信息化實驗教學手段深度結合的產物,是促進藥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手段。學校開展藥學專業虛擬實驗教學必須要制定嚴格的管理體系和評價機制,堅持“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建設原則,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建設一支可持續發展的“專業化+信息化”的多元化教師團隊,培養出更多具有現代藥學發展基礎的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瓊,何潔凝,關冠恆,付裕,龍天澄。虛擬仿真實驗室對教學的作用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318-319.

[2]範小露,張新毅。國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研究趨勢與熱點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3):3-4.

[3]杜月林,黃剛,王峯,高翔。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平台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2):26-29.

[4]馬志國,徐俊,王峯,曹暉,丁克,李滿妹,譚秋彤,周光雄。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台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04):224-226+248.

[5]魏曉鵬,楊金榮,許煜靜。虛擬仿真技術在藥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23):186-187.

[6]喬明曦,楊麗,方亮,邸東華,劉婕。可持續發展的藥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藥學教育,2015,31(02):55-57.

[7]黎奕斌,慈薇,李琳。藥學化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20,22(06):440-442.

[8]劉亞豐,餘龍江。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理念及發展模式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04):108-110+114.

藥學論文範文大全800字 篇四

川北醫學院藥學專業是經國家教育部20xx審批同意招生的新專業。

該專業以學院近60年醫學院校的辦學積澱所形成的較為完善相關學科為基礎,在兩屆臨牀藥學分流方向的辦學過程中的經驗與專業人才儲備之上,緊密依託我院已有的藥理教研室、附屬醫院藥劑科、化學教研室、藥物研究所等專業科室進行建設。

其中藥理學為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和四川省衞生廳重點學科。藥物研究所為20xx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項目“臨牀藥學創新實驗基地” 建設單位,已擁有藥物化學實驗室、藥物分析實驗室、藥物製劑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藥理學實驗室等專業科研實驗室。

該專業已擁有專業教師隊伍近30人,其中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12人,博士學位人員4人,留學歸國人員3人。作為新辦專業,在學院領導、各職能部門及其他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將在管理體制、資金投入、人才引進、實驗室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實習(訓)基地建設、學生就業等方面加大力度,充分利用我院已有的優勢,明確辦學思想,突出辦學特色,實現超常規發展。

在學校各級領導關心和大力支持下,藥學院20xx年招收並報到註冊首屆藥學專業學生57人,主要培養方向傾向於臨牀藥學。主要開設了藥學導論、英語、高等數學、生物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解剖學和生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臨牀醫學概論等基礎課程,以及藥用植物學、藥理學、藥物化學、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生物藥劑學與藥代動力學、藥事管理學和臨牀藥物治療學等專業課程,並在學生畢業實習階段設置綜合實驗和企業、醫院藥房實習等環節,重點培養學生運用新藥研發、藥物應用等方面實際工作能力。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各級藥監局、衞生局和醫院從事各種臨牀藥學服務、臨牀藥學研究以及藥品生產企業從事藥品的生產、研發和市場營銷等工作。

藥學院不斷拓展對外合作交流,目前,學院已和川東北地區多家藥企,如順生製藥、南充藥業集團中藥材公司等初步達成了新藥開發、藥學學生實習就業、資源共享等合作意向,並在20xx年3月與美國托萊多大學藥學院就本科生及研究生交流、教師交流與培訓等方面達成了一定共識。

藥學論文 篇五

1.1資料

以2013年全國中藥臨牀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為研究對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從論文類型、研究內容、作者地區分佈等方面對80篇會議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論文類型分佈情況

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佔43.75%,調查分析性論文佔22.50%,其餘為綜述和實驗性論文,未有應用中藥臨牀藥學干預疾病治療的個案報道。可見,全國中藥臨牀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以理論探討性論文為主,中藥臨牀藥學應用在中醫臨牀的具體實踐性論文較少,這與中藥臨牀藥學目前在全國醫療機構開展情況基本一致。

2.2論文研究內容分佈情況

80篇會議論文中研究內容除中藥臨牀藥學淺論最多外,還有中藥用藥分析、中藥不良反應、中藥藥動學、中藥煎藥及臨方炮製、中藥説明書及包裝、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等,研究內容較廣泛,涉及研究領域也較多。但是,涉及中藥藥動學、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的論文較少,且多以理論探討性和綜述性論文為主,缺少開展上述具體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總結性論文。通過統計還發現,在中藥用藥諮詢、中藥藥性理論研究、中藥生物利用度監測等方面未有相關論文。

2.3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佈

80篇論文的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佈較廣,但投稿數量最多的為會議主辦地廣東(31.25%),其次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蘇(8.75%),其餘11個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數量均很少,另外還有海南、廣西、雲南、貴州、江西、山西、遼寧、福建、浙江、西藏、寧夏等10多個省市未有論文。

3討論

3.1建立完整的科學的中藥臨牀藥學學科體系,促進中藥臨牀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近年來,隨着我國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牀藥學工作逐步開展起來,臨牀藥學工作也成為醫療機構藥學服務的核心內容。但是,目前的臨牀藥學工作多以化學藥臨牀藥學為主,中藥臨牀藥學開展較少,多數中藥臨牀藥學研究僅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較多,而實踐性論文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還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學的中藥臨牀藥學學科體系,也未有一套規範的、行之有效的中藥臨牀藥學開展模式,使中藥臨牀藥學人員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開展中藥臨牀藥學工作;其二,中藥臨牀藥學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藥臨牀藥學的開展。目前在我國尚無一名正式的中藥臨牀藥師,也沒有中醫藥高等院校設置過中藥臨牀藥學專業或開設中藥臨牀藥學課程。現在從事中藥臨牀藥學工作的人員多為受傳統中藥學教育的中藥師經簡單的臨牀藥學知識培訓而來。傳統中藥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中藥飲片鑑定,中藥製劑生產及質量控制各個環節的藥學人才[2],他們往往缺乏中醫基礎理論和中藥藥理等知識,導致難以勝任中藥臨牀藥學工作;此外,還存在醫療機構主管部門及醫療機構本身對中藥臨牀藥學工作的重視不夠等因素。鑑於上述原因,大多數中藥臨牀藥學理論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應用,阻礙了中藥臨牀藥學的發展及水平的提高。隨着中藥臨牀藥學相關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藥臨牀藥學理論研究成果也不斷湧現,本次會議論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論文對中藥臨牀藥學概念、主要任務和最新研究進展作了詳細論述;有的論文從開展中藥臨牀藥學工作實踐出發,從思想認識、機構建立、編寫資料、信息服務、中藥調研和處方分析與點評等方面探討了醫院開展中藥臨牀藥學工作的方法;有的論文就中藥臨牀藥師的定位、工作內容等作了深入探討;有的論文探討了醫院中藥房開展中藥臨牀藥學模式;有的論文還深入探討了中藥臨牀藥學研究內容中的中藥處方點評的科學化、系統化實施要點。此外,有的論文還從中醫藥院校的課程設置、實習安排及醫療機構的培養安排方面,對臨牀中藥師的培養方法進行了分析,以探討及完善具有中醫藥特點的臨牀中藥師培養模式。上述會議論文中一些有關中藥臨牀藥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本次會議首發的《中藥臨牀藥學》專著,對指導建立一套中藥臨牀藥學開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藥臨牀藥學學科體系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因此,本次會議論文中佔多數的理論性文章為中藥臨牀藥學學科理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使人們對中藥臨牀藥學的開展內容、方法等有初步瞭解,為中藥臨牀藥學工作者開展中藥臨牀藥學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有助於中藥臨牀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推動中藥臨牀藥學發展。

3.2拓寬中藥臨牀藥學研究範圍,進一步深化研究內容,有利於完善中藥臨牀藥學研究中藥臨牀藥學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患者為對象,研究中藥及其製劑與人體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藥及應用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3]。狹義來講,中藥臨牀藥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指導臨牀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從廣義上説,中藥臨牀藥學研究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上述狹義研究內容外還包括中藥不良反應的監測與上報、中藥藥動學研究與生物利用度監測、中藥藥性理論、中藥之間及中藥+化學藥之間的配伍、中藥處方點評、中藥用藥諮詢、中藥藥源性疾病防治、中藥藥物經濟學、中藥循證藥學、中藥調劑與煎服、中藥臨方炮製、中藥臨牀試驗與評價等多方面研究內容[4]。從中藥臨牀藥學本身定義及其內涵外延的需要,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中藥臨牀藥學研究領域絕不能侷限於狹義的指導臨牀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必然會是多元化的研究領域。從本次會議論文的內容分佈情況看,雖然中藥臨牀藥學研究內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夠,且有些領域未有相關研究報道。因此,應積極拓寬中藥臨牀藥學研究範圍,進一步細化、深化研究內容,豐富完善中藥臨牀藥學的內容。

4結語

藥學相關論文 篇六

關鍵詞:藥學碩士 研究生 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C

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會議審議通過了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在我國設置金融、應用統計、税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警務、應用心理、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城市規劃、林業、護理、藥學、中藥學、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等碩士專業學位。

為適應我國醫藥事業發展對藥學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藥學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藥學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藥學人才培養質量,特設置藥學碩士專業學位。藥學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Professional Master of Pharmacy”,縮寫為m。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是:面向藥物技術轉化、生產、流通、使用、監管等職業領域,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較好掌握藥學及相關學科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藥學專門人才。

1 專業人才需求與招生

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長遠需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對自身健康也越發關注。藥品作為預防、治療疾病的特殊商品,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健康水平和生命生活質量。同時,高質量的藥學服務是提高醫療水平的重要環節,在保證患者合理用藥,減少藥源性疾病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設置藥學碩士專業學位點,培養高素質、高質量和具有創新能力的,能夠將產學研有效結合,指導合理用藥,進行優質藥學服務的應用型高層次藥學專門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醫藥產業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隨着醫藥領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與進步,藥品研發從簡單仿製走向自主創新,藥品供應從短缺走向豐富,醫藥產業不斷在規範化、現代化、集約化、國際化等方面邁出新步伐。隨着醫藥行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一線工作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頒佈的藥品法中,明確規定在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必須配備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而國家藥監主管部門規章中,在GMP和GSP認證條件中又規定一些重要的崗位必須配備執業藥師。

藥學專門人才培養的多元需求。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已有藥學碩士科學學位處於同一層次、不同類型的學位類型。藥學碩士專業學位與藥學碩士科學學位以培養教學科研型藥學人才目標不同,旨在根據醫藥職業領域的需要,培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增列藥學碩士專業學位點,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了藥學人才市場體系,另一方面也為醫藥行業從業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職業發展和成長路徑,使學習和實踐、知識與技術、社會需要和個人成長成才更好地在產學研一體化過程中結合起來。

畢業生就業市場具有廣闊前景。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日益得到國家的重視。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各大城市醫藥產業科技園建設成效日顯,泰州、台州、崑山等二、三線城市的醫藥產業發展也如火如荼,給熟練掌握藥物技術轉化、生產、流通、使用、監管等職業領域知識和本領的藥學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施展才華的舞台。

2 培養目標定位

2.1藥學碩士學位培養目標

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是:面向藥物技術轉化、生產、流通、使用、監管等職業領域,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較好掌握藥學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第一,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

第二,掌握藥學基礎理論知識及其相關專業技能,能勝任醫藥生產、質量評價、新藥研發、流通管理、臨牀應用等方面工作,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第三,掌握至少一門外語,具有較熟練閲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

第四,身心健康。

2.2藥學碩士學位點建設發展規劃與措施

第一,深化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着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質量工程,制定、完善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和結構。

第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努力構建高水平師資隊伍。引進和培養一批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學術骨幹,重點引進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教師。同時,重視吸收來自藥學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承擔專業課程教學,構建“雙師型”的師資結構,聘請在產學研結合領域具有顯著成績的企業家和學者為兼職教師,努力構建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以高水平人才為核心、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第三,推進學科平台建設,努力培育專業特色。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重大需求,推進藥學碩士理論教學與實踐基地建設,促進相關學科資源整合和交叉融合,打造本專業領域先進創新研究平台;拓展與海內外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關係,搭建校企技術研究平台,建立協同創新聯盟,共同爭取重大項目、申請專利等,帶動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相關研究方向的發展。

第四,落實管理制度和培養經費,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不斷完善培養方案,堅持實行雙導師制、設置專業實踐必修課程、審核學位論文實踐選題以及評定獎助學金等制度,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大經費投入,改善教學科研條件,給予實習實踐經費支持,不斷提升辦學保障能力。

3 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

採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課程設置體現厚基礎理論、重實際應用、博前沿知識,面向藥物技術轉化、生產、流通、使用、監管等企業崗位實際,着重突出專業實踐類課程和工程實踐類課程,充分反映藥學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突出交叉性、實用性,重視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強調以應用和問題為主線對不同學科知識加以整合,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上,重視運用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

在培養過程上,充分體現專業學術性與醫藥職業性緊密結合,堅持實踐育人導向,強化實踐育人理念,有力推動教學實踐,拓展實踐育人載體,廣搭實踐育人平台,注重實踐育人效果,積極推動社會實踐,確保實踐育人實效等措施,構建實踐育人體系,培養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實踐教學是全日制藥學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鼓勵和安排藥學碩士研究生到企業實習。實踐過程中,重視培養和提升藥學行業職業能力,注重產學結合,強調以應用和問題為主線對不同學科知識加以整合,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要重視運用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專業實踐應有帶教老師簽名的每階段的實踐報告及結束後的專業實踐總結。對於專業實踐的評價方式需經本校與實踐單位雙方同意,評價標準應符合行業實際,並能真實體現藥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水平。

學位論文選題緊密結合藥學及相關領域科技轉化、註冊與申報、生產與技改、推廣與流通、藥學服務及藥品監管等實際問題,注重針對性、實用性。學位論文類型可以是專題研究、典型案例分析、技改方案等,體現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答辯形式可多種多樣,答辯成員中須有藥學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3.1領域方向簡介

主要包括化學藥物合成、藥物新劑型、生物藥物應用、藥物分析方法與檢測、臨牀藥學、藥事管理等專業與方向。

3.2招生對象與學習年限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採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3年。

3.3培養方式

採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體現厚基礎理論、重實際應用、博前沿知識,着重突出專業實踐類課程和工程實踐類課程。實踐教學是全日制藥學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鼓勵和安排藥學碩士研究生到企業或醫院實習。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於半年的實踐教學。學位論文選題應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論文內容應着眼實際問題、面向行業應用、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3.4課程設置

攻讀本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獲得總學分不少於3 1學分:

第一,學位課程不低於23學分,包括公共課5學分、專業必修課12學分以及專業實踐6學分;

第二,選修課程不低於8學分;其中行業發展前沿講座為必選課程,該課程要求研究生參加講座4次以上並撰寫學習報告,由導師評定學習成績。

另外,須完成開題報告、論文中期報告兩個必修環節。

3.5實踐環節

藥學碩士研究生應在醫藥行業相關單位進行時間不少於6個月的專業實踐。專業實踐應有帶教老師簽名的每階段的實踐報告及結束後的專業實踐總結。對於專業實踐的評價方式需經本校與實踐單位雙方同意,評價標準應符合行業實際,並能真實體現藥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水平。

3.6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應結合醫藥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選題,突出課題的創新性和應用價值。選題應緊密結合醫藥行業的實際,深入基層現場,對醫藥行業領域中某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制訂、設計調查方案,收集資料,在現場實踐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合理對策。

論文形式可以是一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可以是針對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研究設計解決方案,或者其它相關研究論文。論文應反映作者運用所掌握藥學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和解決醫藥行業領域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研究結果應對醫藥產業實際工作與發展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論文工作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實行雙導師制,其中一位導師來自校內,另一位導師為來自行業與本領域相關的專家。

論文撰寫完成經導師審閲定稿後,還應有2位(其中至少一位來自校外實踐單位)本領域或相近領域的專家評閲並給出意見。論文評審應重點審核: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生產實踐中所遇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其解決科學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其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藥學相關論文 篇七

關鍵詞:中醫;哲學

doi: 10.3969/.2095-5707.2014.01.011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Wang Songjun

(Institute of Health Service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of Chinese PLA, Beijing 10085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ome releva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which includes whether the Concept of TCM can be Translated in modern manner, whether Physical Ontology can be replaced by Relation Realism, whether the TCM theory can be reconstructed by systemic science or interpreted by complicated systemic science, whether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can serve as straws for TCM, whether Molecular TCM and Pharmacology can save it, what is the real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of TCM and Pharmacology and which is the way for TCM study. It is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s still unclear and merits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 TCM; philosophy

中醫科學性爭鳴的目的是為了尋找中醫的科學規律,更是為了遵循科學規律發展中醫。

1 中醫的“觀念”是否能夠被現代“轉譯”

其一是中醫的“整體觀念”能被現代“轉譯”嗎?整體地考察人的生命與疾病,無疑也是一種可取的認識方法。就像以信息論的方法來認識某個事物一樣,同樣可以忽略事物的結構性質,而僅以信息的產生、傳播、存儲、加工、分發、接收、應用、反饋等等環節為主要認識指針,來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但是,無論以何種方式去認識事物,都必須以他人能夠理解和接收的方式來加以闡釋,並得到認同,才能成為共識。也就是説,科學的知識特徵,可能具有獨特性;但是,科學的認識特徵,不應具有孤立和排他性。無論對於現代科學,還是對待中醫而言,現代科學知識的豐富程度都毫無疑問地遠遠超過古代,以現代通用的科學語言將中醫闡釋為可為科學共同體理

和接受的概念、原理,為什麼如此困難。到底是中醫自身的問題,還是這個“轉譯”過程的問題,還是根本就不能實現“轉譯”?

其二是中醫的“自然觀念”能被現代“轉譯”嗎?中醫強調宇宙萬物的共性及其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強調認識人的生命與疾病時需要聯繫天文和地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儘管相互聯繫的哲學思想是正確的,但是,其比附方式和語言,是非常牽強附會的。而現代有些“中醫”,還在為證明這種比附的“正確性”而辯護,則是極為荒唐的。如果我們對經典甚至已經失去考究的態度、懷疑的精神和批判的勇氣,而將經典教條化,成為本本主義者、唯古唯經者,那麼中醫也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其三是中醫的“實用觀念”能被現代“轉譯”嗎?中醫的豐富臨證經驗和大量醫藥實踐,之所以沒有成為集理論、方法、技術於一身,融基礎、應用、標準於一體的學問,與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有關,也與近代中國的科學落後有關,更與中醫接受近代和現代科學的程度有關。中醫確懷“究天人之際”的思想,但“通今之變”嚴重不足。 其四是中醫的“直覺觀念”是中醫學這座“大廈”在地基上的嚴重缺陷。只有當中醫的“陰陽”、“氣血”、“臟腑”、“經絡”、“五行”、“八綱”、“三焦”、“四診”能夠被現代科學所闡明並被證明科學理性,中醫才能真正地科學化,也才能現代化和國際化[1]。

2 “關係實在論”是否能夠替代“實體本體論”

有中醫學者從哲學基礎和物質科學的層次,深入探討了物質的“第一性的質”與“第二性的質”之間的關係,強調了以“關係實在論”代替“實體本體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並暗示了“關係實在論”是對中醫“關係”理論的哲學理論支持。這個問題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複雜,值得認真研究。

其重要性在於,它直接影響我們認識中醫的中心或“焦點”是應該放在“實體”還是“關係”,甚至決定中醫重大基礎理論問題研究的“重心”。其複雜性在於上述論述中有不少問題還沒有理清。一是,“以現代科學、數學和邏輯學的發展為基礎的關係實在論”與中國古代形成的中醫的所謂“關係”理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既不同質,也不同類,也就是説,從邏輯學上講,既不可比較,也不可類比。現代的所謂“關係實在論”是能夠通過科學哲學的語言使人明白的“關係論”。而中醫理論的“關係論”則是不能夠通過現代科學哲學的語言使人明白的“關係論”。二是,“關係實在論”強調“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之間的相互關係會發生變化,肯定“關係實在”的同時並不否認所有“關係”都是物質的屬性,也就是説,並非因為重視“關係”而忽視“實體”,相反,從認識論的角度看,能夠認識實體的應該、也必然是首先認識實體,而只有當不能認識實體或者實體模糊時,才通過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去“認識”這種存在的“關係”,從而推論可能潛在存在的物質。三是,作者將“系統中心論是系統論的一個重要觀點”作為“科學研究的重心從實體轉向關係”的一條重要論據,值得商榷。因為科學系統論在強調“系統”的關係觀念的同時,並沒有忽視系統的結構,即所謂“部分”。科學系統論強調,必須至少從系統特徵、系統結構、系統功能(以及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系統環境、系統演化等方面去認識系統,才能算是“系統”地認識。因此,第四,“以關係為立足點,破實體本體論,貫徹非實體主義,的確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到了東方”的立論不能成立。“關係實在論”並非出於東方,其“以現代科學、數學和邏輯學的發展為基礎”也完全不同於東方思想,也就根本談不上什麼“迴歸”。

現代所謂的“關係實在論”對於我們認識中醫,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可借鑑的思想方法;“關係實在論”可以作為“實體本體論”的認識論層面上的重要補充,但絕不是取代。就像認識西瓜可以直接認識和解剖認識,而沒有必要從種子、土壤、氣候、水分等去推想、猜測,但是目前認識宇宙爆炸卻只能根據有限的科學觀察和“關係”去推測一樣。不可能離開“實體”去表述“關係”。“實體本體論”與“關係實在論”並不矛盾,而且必須共存、互為補充。

那種所謂的“西醫就是將人看成機器”的認識,與將江湖騙子看成中醫代表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是同樣可怕的偏見。現代醫學從來也沒有將不同的系統、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組織、不同的細胞、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功能大分子、不同的電解質和元素等,看成是毫不相干的孤立存在,即使在其發展過程中,現代醫學也一直坦然承認認識的侷限性,並不否認相互聯繫以及潛在聯繫的可能,從不認為探索已經到頭,而是一直在進行不懈的探索。

3 能否以系統科學重構中醫理論

不少知名學者提出用系統科學思想重構中醫理論體系的設想。未來構建的所謂中醫系統論體系很可能是,中醫概念意義上的心、肝、脾、肺、腎等“藏象”似乎是系統的模糊結構,相生相剋似乎是系統的結構功能關係,風、寒、暑、濕、燥、火等似乎是系統的環境影響因素,衞、氣、營、血等似乎是系統的層次,天時明晦、七情六慾等似乎是系統的狀態,如此等等。

但是,在哲學層次的問題仍然存在,即系統科學所謂的“系統結構”是否也還包括所謂還原論的認識論意義上的“結構”概念呢?如果是,那麼“系統結構”仍然難以描述清晰,系統結構與系統功能的關係也就描述不清楚,所謂系統論也仍然無法系統地論,也就不是系統論。看來,要真正從理論上構建起完善的、經得起推敲的中醫學系統論體系,可能還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研究探索,包括其系統結構、系統功能、結構與功能關係、系統特徵、系統環境、系統演化等。

4 能否用複雜系統科學解釋中醫理論

朱清時院士於2006年11月提出“複雜系統科學與中醫學可以交匯”,“可以運用複雜系統科學和耗散結構理論證明中醫不僅是科學,而且其治病的有效性也是必然的”。朱先生對“五行”的比附和解釋都是極為牽強的猜測。

朱先生點準了中醫存廢之爭的穴位,即中醫以其固有的中醫理論體系去證明自身的科學性,其前提就是已經默認了五行學説的正確性。而中醫存廢之爭的關鍵恰恰是作為中醫理論基礎的五行學説自身是否有科學依據的問題。先生提出的耗散結構理論的四個條件或五個要素可以理解,但中醫的五行説為什麼是五行,不是六行?有形部分為什麼就單是金、木、水、土,沒有石?無形部分為什麼偏是火,不是氣?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出現頻度和地位恐怕都遠超過火,難道氣不重要?朱先生的這種論證,與他上面所批評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説明其科學性”所犯錯誤相同,即以承認五行學説為前提,而不是論證為什麼有五行學説。因此,朱先生所論證的命題仍然是一個假命題。至於稱“五個要素”與“五行説”和“五個器官”(應是“五臟”)的對應“這是科學的必然”,更是值得慎重考慮,似乎太過輕率。人體符合耗散結構的系統特徵和複雜性的系統特徵,並不等於“五臟”、“五行”和耗散系統“五要素”的類比正確,更不能説明“這是科學的必然”。將或然説成必然,不是科學精神所提倡的。

雖然用耗散結構理論和複雜系統科學來論證中醫理論的思想方法可能可行,也可能有效,既有助於我們用現代科學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中醫,並有可能因此而清晰並鞏固中醫理論基礎,為中醫的現代化指出了一條值得認真探索的途徑,但是,定論還為時過早。

5 中醫藥的救命稻草是否是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

自1999年3月在北京召開中醫藥與基因組學研討會以來,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確實對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基因-表達產物-疾病之間的線性相關研究,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現代生命科學領域的複雜相關性研究的方法論的進步。中醫藥研究與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基因芯片技術等之間的結合也已成為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重要熱點領域。

值得深入探討的是,這樣的相結合研究所獲得的結果,以及這些結果所能發揮的作用,是否還符合我們對中醫藥科學研究發展方向的初衷,是否有助於中醫藥理論或其科學性的證實,是否有助於中醫藥科學理論的豐富,是否有助於中醫所謂的“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真正的中藥組方”的確證?還是在此結合中,中醫藥只是配角,僅僅起到提供一個最初的線索、一個初步的可能、一個大致範圍,而後來的研究指針、觀察指標、研究結果、結果闡釋、研究結論、結論應用、應用成果、產品方式、理論豐富等等,均與中醫藥無關,充其量是“受中國傳統中醫藥的某經典驗方的啟示,通過基因組學和蛋白質學等研究,精取其中若干種有效成分,研製成功治療何病的新藥,取得如何的經濟效益,甚至打入國際主流市場等等”。實際上,這樣的新藥已經不是中醫意義的中藥,也不能説明相關中醫臨證理論。至於相關的中醫理論是否正確,相關的辨證施治是否合理,相關的處方組合是否科學等等事關中醫的理論是否科學的若干重要問題,均無人關心,也無人回答,充其量“對中藥複方的作用機理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也還只是“驗藥”。如果如此,這還叫不叫中醫藥現代化?還能不能稱之為中醫藥研究的方向?

當然,對於從事新藥研發的藥學家和找藥人而言,從中醫藥傳統醫學寶庫中尋求靈感以發現新藥,這種藥學科學研究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也是應該積極鼓勵的。但是對於以發展中醫藥為歷史使命的中醫藥仁人而言,則思考問題的角度並不能如此。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中醫學與基因組學相結合”這樣一個結合點和出發點,我們也還需要以中醫藥自身發展為使命來定好期望目標,以期結果與初衷的一致。

中醫與中藥的確可以分而研之。事實上,中藥學應該也可以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不必遙遙無期地等待中醫得到科學化的實證後再開展中藥現代化研究。但是,不能因此認為,這樣的中藥學研究就代表了中醫藥現代化,更不能説這就代表了中醫的現代化。

當然我們採取“首先實證中醫藥的實踐效果,然後再逐步闡明中醫藥理論的科學性”這樣的策略也是完全可以的。中醫藥的實踐效果對於實證中醫藥理論的科學性而言確是必要條件,問)本站○(題是中醫藥的實踐效果能否成為反推中醫藥理論科學性的充分的邏輯需求?顯然是不能的,因為效果良好並不是證明方法正確、理論科學的充分邏輯。那麼,如何才能“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呢?到底什麼才是“中醫藥現代化”呢?是我們闡明瞭中醫藥治療某些重大疾病的機制,即為中醫藥現代化,還是證明中醫藥理論的科學性才算是中醫藥現代化呢?也就是説,我們中醫藥所面臨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到底是,在中醫藥的支流上去尋找其與現代生命科學的共同交匯點,以“證明”中醫藥某些實踐效果的科學性;還是要從中醫藥的根本、起源、主流上去證明其科學性呢?

6 “分子中醫藥學”能否救中醫

仔細推敲“中藥作用的分子網絡調節理論”,存在太多疑問。根據已有中藥藥理和現代分子生物學知識,“中藥的藥效物質是有效分子組合”,“疾病和證候是分子網絡紊亂的結果和表現”,“中藥治療疾病和病證的作用機制是分子網絡調節”,即該研究的所謂三大支柱性的理論基礎並不玄乎。問題不在於這三點能否成立,而在於按照此技術路線和方法設想,能否真正揭示出哪些是有效分子組合?哪些則是無效分子?分子網絡到底是如何紊亂?紊亂成什麼樣了?應該如何調節?而中藥的所謂有效分子組合又是如何調節的?這樣的調節是不是就是最佳調節?如何證明它就是最佳調節?……這樣一項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即使我們能夠弄清並證明某複方的有效分子組合,也能夠證明其所謂有效分子組合確實能夠起到所謂的網絡調節作用,我們又如何能夠説明這些有效分子所發揮的調節作用就是並且都是治療所需要和期望的?有什麼樣的調節是根本沒有必要的?還有什麼樣的調節是必須的而又是有效組合所不具備的?如果我們不能證明這些,那麼研究結果除了能夠證明某中藥複方確實存在一組分子,它們有些在體內發揮了作用,其中有一些是有治療作用的有效分子,它們在調節機體紊亂狀態中發揮了作用之外,對於此方是否科學,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是否是臨證辨證的醫理問題?即研究者所期望的所謂“以藥帶醫”,似乎並無太大幫助。

現代分子生物學已經闡明瞭多個分子針對一個靶點,以及一個分子針對多個靶點的現象存在,因此,“分子網絡調節的理論體系”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新內涵。分子網絡調節水平的藥物,主要依賴於分子生物學闡明分子水平的生命科學機制。中醫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存在和發展,取決於其思想和理論的科學性得以證明,而非“分子中醫學”的建立和發展。中醫理論的科學性是中醫學一切分支、演化和派生學科存在的前提,離開中醫理論科學性的所有分支學科都是無本之末和空中樓閣。

7 到底什麼才是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

中醫藥的“國際化”與中醫藥“現代化”,在時間軸上是同步的,只是在空間軸上有不同。中醫藥的現代化更加強調首先解決科學性問題,而中醫藥的國際化則更加看重經濟性問題。當然,中醫藥的國際化必須以科學性為前提。因此,在中醫藥現代化的辯證中,更多的是定性的問題,而在中醫藥國際化的辯證中,更多地需要定量的説明。中醫藥的現代化是基礎、是前提,必須首先解決現代化問題,然後才能真正地走向國際化,否則仍然不是真正的國際化,而是被國際邊緣化、另類化。

中醫藥國際化涉及的問題不僅是產業規模和鄰國挑戰。何謂“國際化”,是國際市場貨架上擁有中藥即視為國際化,還是中藥出口比例達到多少才為國際化?是僅僅中藥能夠國際化,還是中醫科學必須國際化?還是不管你屬於中醫藥的哪個行當,誰能“國際”誰就“國際”?到底是中醫藥文化國際化,中醫藥消費者國際化,還是中藥標準國際化,中藥產品國際市場化?還是不管是啥,走出國門就都是國際化?

對於日本等國的研究而言,“中藥”產品是大事,它關係到市場和經濟效益;但是,對於中國而言,“中藥”產品是大事,“中醫”是更大的事,它關係到傳統、文化、情感,並影響科學、社會、政治。

中藥毒性是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對於中藥毒性,既不應該是因噎廢食的全否定,也不應該是我行我素的無所謂。從普遍意義上講,需要加強中藥的毒理研究,闡明有毒中藥的毒性成分及其應用控制;需要將有關毒性中藥的知識充實到中醫院校教育和中醫師繼續教育中去,以提高中醫臨證處方的安全性;需要將中藥毒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實到中國藥典中去,使其成為一種對中醫臨證處方的法律約束;需要加強中成藥的毒副作用的毒理學研究和質量穩定性控制和標準化控制,以提高市場中成藥商品的安全性;需要加強中藥和中成藥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及時發現問題以中止更大範圍的傷害事件發生;需要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認識和相關知識素養,正確規範用藥。

“中藥基因組計劃”是新藥研發的一條現代化的可行途徑。但是,它是不是“中藥”現代化的“轉折點”、“里程碑”、“革命”和“重大戰略措施”,都還很值得商榷。“中藥現代化”的定義還很值得商榷,就連這一提法目前也仍然還存在許多爭議。首先,必須明確,雖然中藥也有單味藥治病,但它有別於植化單體藥。其次,中藥是指基於中醫理論臨證基礎上的方藥,而不是指中國的藥。再次,中藥的現代化,也不僅是幾個經典驗方的現代化。因此,中藥現代化必須建立在中醫理論現代化的基礎之上,如果中醫的臨證理論都不能成立,中藥的現代化也就不是中醫的中藥現代化。也就是説,真正的中藥現代化,必須首先是作為其基礎的中醫理論的現代化。當然,中醫理論的現代化面臨着更多的困難和問題,在此之前,中藥也並非只能坐等,可以、也完全應該、甚至必須嘗試開闢新的道路,但是,那隻可以稱之為基於中藥材的新藥研發,而不是中藥現代化。

“本草物質組計劃”可以從現代生物學的組學角度去研究中藥、尤其是中藥複方的有效成分與治病的物質基礎,無疑是以現代方法證明中藥方劑科學性的有效途徑。對此,我是完全贊成的,但也許正是傳統中醫藥者所反對的。如果這一重大科學計劃的研究結果能夠證明某些方劑是符合現代科學的也還罷了,傳統中醫藥堅持者肯定會歡迎並以此證明自己的一套中醫科學如何有理有據。但是,如果證明某些方劑含有大量相反作用的成分,甚至毒性藥物成分,我們又當如何?你可以將其中的有效物質成分做成符合現代科學技術規範的藥物,叫一個新的名字,成為一個新藥,甚至打入國際市場,為國家的所謂新藥研發的原始科技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做出貢獻,難道你還能否定中醫藥方劑不成?你是能改造中醫藥經典的“六味地黃”,還是能改造“附桂八味”?那是經典,那是不容染指改造、甚至口頭批評的。“我中醫藥是按中醫的一套科學理論辨證施治的,你憑什麼用你那所謂的科學來驗證或者改造我?”既然如此,那“本草物質組計劃”龐大的工程對於中醫理論的作用就需要認真思考了。雖然“本草物質組計劃”高舉中醫藥理論大旗,但其中並沒有一句真正涉及中醫理論。

從中醫藥傳統經典方劑中去尋找“新藥”的思路,是找藥人的一條可選的正確道路,但並不是中醫藥科學的出路。雖然中藥可以離開中醫而獨立存在,那樣的中藥也仍然是“中藥”,但已不再是“中醫的藥”,而是“中國的藥”。

中藥現代化研究,“本草物質組計劃”是一種選擇。中醫藥現代化何往?“本草物質組計劃”並非答案。中醫藥同仁仍然需要繼續探索。

2008年1月頒佈實施的《中藥註冊管理補充規定》,出台的目的是從政策層面給民族醫藥的藥品研製在現行藥品嚴格監管的法制體系上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使民族醫藥的藥品研製在國家監管體系內合法化,從而保護和鼓勵民族醫藥發展。該補充規定特別強調了“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主治為症候”、“疑難病症”等,坦然承認了民族醫藥區別於現代科學技術範疇下醫藥研發的自身特殊性,重點鼓勵民族醫藥在疑難雜症和尚無有效現代醫藥治療手段的疾病防治方面進行探索,提示了所給出的政策“方便”缺口的有限性。該補充規定並沒有、也不能就其政策的科學性做出説明,也無法得到國際醫藥界的認同,也就是説,無助於其科學性和國際化進程。

8 中醫科學研究何去何從

既然中醫不能孤立於現代科學的“道”之外孤芳自賞,那麼,中醫和現代醫學如何才能溝通並走向融合?必須尋找到能夠考量其理論、方法、技術、實踐、效果等的共同準則,而這個共同準則的基礎恰恰只能是科學觀。

中醫存廢之爭,實為中醫是不是科學之爭。要回答中醫是不是科學,必須首先回答科學是什麼?什麼才是科學?要回答清楚這兩個問題,必須重新檢視科學觀。

基於社會建構主義的科學觀,對於中醫而言,還很難以説清是福是禍。中醫是醫藥衞生資源獲取的自由競爭中的弱者,但同時也是行政保護轉化資源的享有者。

中醫藥體系是含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的混和體,其中有科學成分,有文化成分,也不必諱言有迷信成分。中醫藥體系的這種多元性,也必然地決定了其走向多向化,即一支走向科學,一支走向文化,而迷信則自生自滅。

與其將中醫藥作為一個大包裹,説文化不全文化,説科學不全科學,説迷信不全迷信,説不清、道不明,倒不如將這個巨大的“混和體”進行分離、萃取,將科學的成分劃歸科學,按照科學發展的規律,將其科學化、現代化,甚至於國際化,不斷髮展、發揚、光大;將文化的成分劃歸文化,並且系統化,加以繼承;將迷信的成分,作為一種曾經的對人類文明、尤其是中華文明影響巨大的歷史存在,以文化遺產的形式加以保護,成為記憶。這也許才是中醫藥的最後歸宿,也是我們對於中醫藥的帶有強烈民族感情和現代科學精神的理性選擇。但是,更多的擔心是,這種看似理性的想法會不會因此而解構了中醫特有的所謂整體性和文化特性。

中醫藥現代化應該是讓現代人能夠理解中醫藥,讓現代人能夠認同中醫藥,讓現代人能夠接受中醫藥。那麼,如何才能讓現代人能夠理解、認同、接受中醫藥呢?首先,要面向現代人,用現代人能夠聽懂、看懂、理解的語彙來詮釋中醫的思想、理論、方法和技術;其次,要面向而不是迴避現代科學技術,證明中醫藥的科學性特徵。現代醫學模式已經證明,任何醫藥都不僅具有科學特徵,還同時具有文化特徵。但是,任何醫學形式,僅有文化特徵是不夠的,也是不可能被認同和接受的,必須同時具有科學特徵。

目前的中醫藥現代化口號很響,決心很大,熱情很高,行動很亂。中醫藥科學研究的目的、使命、任務、方向、目標、重點、課題、途徑、手段、技術、工具、成果、應用、效益、科學價值、人文精神、哲學貢獻到底應該是什麼?什麼樣的成果才算得上是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發揮重要作用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國家應該鼓勵、支持、獎勵、導向什麼樣的科學研究和成果?如此等等,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刻思考。

9 中醫發展的道路仍需繼續求索

中醫的發展面臨着兩難。一方面是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本體,才不致在發展中迷失自己,才能保證中醫體系不被解構。另一方面是在中醫理論本體的科學性未能達成共識之前,中醫的臨牀實踐與臨牀研究還得繼續,中藥的發展也不能停步。而這些不同方向的突破,事實上已經證明,它們並沒有、也不可能將中醫現代研究的方向,導向中醫理論體系本體的科學性研究。而中醫學發展最艱鉅的任務恰恰就是中醫理論本體的科學性問題。以振興中醫、弘揚中醫為己任的廣大中醫藥仁人志士,是絕對不會僅僅因為從中醫藥“寶庫”中拿來一件寶貝而沾沾自喜的。也就是説,儘管受中醫經典驗方的啟示可以從組方的若干種成分中提取出有限的幾種有效成分研製成治療藥物,甚至“走向世界”,但是,像這樣的“中藥”並非中醫理論意義上的中藥,這樣的研究也無助於中醫理論本體科學性的證明,這樣的發展還不是中醫的發展。

中醫的發展必須開放。中醫的整體性不應該拒絕現代醫學的還原性,中醫的模糊性不應該拒絕現代醫學的清晰性,中醫的主觀經驗不應該拒絕現代醫學的客觀理據。開放就是從不拒絕到接納、吸收,再到融合。中醫的病機、病理、病因、藥理等現代研究,都還有相當艱鉅的任務。無論是現代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免疫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還是現代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基因組學,都可以為中醫、中藥的研究和發展所用。問題在於如何才能處理好“堅持中醫理論的本體性”與“以現代科學和技術為工具”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説,既要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又要不背棄中醫理論的思想方法。這也恰恰是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所在。

現代醫學應該、也需要給包括中醫在內的所有傳統醫學以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使其本着科學的精神,向着為人民健康服務這一共同目標,循着科學的道路,繼續在探索中發展。

中醫的科學發展,還需要繼續求索。

參考文獻

藥學學術論文論文 篇八

[關鍵詞]農業院校;農藥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6)04-0127-03

農藥在防治農業病蟲草害、保證農業豐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培養具有現代思想的農藥科技人才已迫在眉睫。因此,當前大部分農業院校都設置了農藥學相關專業,用來培育“三農”急需的農藥學科技工作者。青島農業大學自2005年創辦我國第一個農藥方向藥學專業以來,在深入研究創新“3+1”人才培養模式[1]的基礎上,對農藥學課程體系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與實踐探索。

一、課程設置與時代要求對接

(一)根據學生髮展設置課程體系

農藥學專業骨幹課程體系由農藥化學、農藥合成、農藥分析、農藥生物測定及農藥應用等課程構成,是一門理論、實驗、實踐緊密結合的“三位一體”的應用型學科。對人才培養來説,專業課課程體系設置尤為重要。因此,我們的改革首先從課程體系的設置開始:改變實驗實踐附屬於理論教學的傳統方式,將實驗課、實踐課獨立設置,加強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科研興趣、實踐能力,做到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高度匹配。另外,傳統的課程體系設置,往往忽視選修課教學,造成畢業生“千人一面”的格局,非常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鑑於此,我們加大了選修課教改力度:提高選修課程數量和要求,拓展、放大學生自我拓展的空間,為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經過數年的探索與改革,我們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表1)。

(二)“四加一減”,重在技能培養

1.增加選修課:設置農藥方向選修課26門,共848學時,要求最低選修216學時。大量的選修課程設置,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發展空間,有利於其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強項進行選擇,有效應對社會多元化要求。

2.增加實驗課:必修課程實驗與理論比例為1.3∶1.5,二者接近,總的農藥學專業課程體系實驗與理論比例為2.16∶5.02,比例合理。實驗學時有所增加,學生動手能力得到訓練,同時也培養了嚴謹的科學精神。

3.增加實踐課:在校期間農藥學專業實踐課達到6.5周,摺合195學時,超過必修理論課學時數,有效解決了當前大學畢業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增強了學生幹事創業的信心。

4.增加畢業實習學時:畢業實習為19.5周,加上第五學期、第六學期開始的科研訓練與課程論文2周,合計21.5周,摺合645學時。充足的實踐時間,保證了學生科學思維得到系統訓練,為以後工作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5.減少必修理論課:必修課只開設農藥化學、農藥合成、農藥製劑、農藥分析、農藥生物測定等農藥學體系核心課程,總學時150學時。有利於學生自我設計,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

(三)平台的建設與使用

嚴格地説,農藥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整個課程體系的各個組成部分必須緊密結合、有效運轉,才能培養出社會適應能力強的農藥學人才。為此,我們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建立了教學實驗室、科研平台、研究室、實習基地等四個開放式平台(圖1),並將其有機結合、高效利用,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教材體系的選擇與完善

相對於醫藥學等傳統學科來説,農藥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相關教材、教學參考書很不完善。例如,目前尚未有農藥學方面的國家規劃教材,而已有的教材也存在內容滯後等缺陷。為了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我們盡一切可能採用農藥學權威著作作為教材,同時有針對性地編寫完善了農藥學課程體系必須的配套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目前,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或即將出版、由孫家隆編著或主編的農藥學教材與教參有:《農藥化學合成基礎》(第一版)《農藥學實驗技術與指導》《現代農藥合成技術》《農藥化學合成基礎》(第二版)《農藥科學使用》《現代農藥應用技術――殺蟲劑卷》《現代農藥應用技術――殺菌劑卷》《現代農藥應用技術――除草劑卷》《現代農藥應用技術――植物生長調節劑與殺鼠劑卷》《新編農藥品種手冊》《農藥學實驗技術與指導》(第二版)等。其中《農藥化學合成基礎》《農藥學實驗技術與指導》等已經被多所農藥學相關院校採用為教材,《現代農藥合成技術》獲2012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出版物獎一等獎。教材、教參的完善,使學生視野開闊,學習時有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

三、課堂理論教學多元化,加強思維訓練

“多元化教學”指的是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案例教學、研究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並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互動式教學方法。

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導:全部核心課程(農藥化學、農藥合成、農藥製劑、農藥分析等)及部分重要選修課的教學,都已採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對多媒體課件的基本要求是:條理清晰、圖表豐富、圖文並茂、動漫結合,講授知識必須和生產實踐、科學研究、學科前沿及學生未來發展相結合,擯棄“填鴨式”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

以研究式教學為核心:這是我們近年來嘗試的一種教學方法。將課堂教授的內容作為一個課題,以課題研究的方式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為以後從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礎。例如,在講授《農藥化學》課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時,我們將天然的毒扁豆鹼作為一個課題,進行先導優化、創制經緯研究;同時將先導優化、生物等排、藥效基團拼接等農藥化學專業科研方法傳授給學生,訓練其發散性思維。以案例教學為依託:這是近年來我們大力推廣的教學手段,即課堂教學以案例的形式進行。通過對案例的剖析與講解,學生較深入地掌握知識要點,並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農藥合成》課中丙溴磷的合成與生產教學中,我們將“丙溴磷的合成與生產”作為一個案例,通過“抽絲剝繭”式的分析,歸納得出如下合成路線圖。[3]

根據合成路線,結合實例解析各種路線的優劣,從而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合成與生產方案的能力。

以網絡教學為輔助:即充分利用學校網絡教學平台及青島農業大學農藥學QQ羣,與學生全方位互動。在每學期開始前將該學期課堂教學的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學難點疑點分析等傳至網絡教學平台及農藥學QQ羣,讓學生提前對該課程有所瞭解,做到心中有數地進行預習、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除課堂、課外答疑外,還在網絡平台和農藥學QQ羣上進行答疑教學、作業講解等,做到關鍵知識點課外答辯共用化、公開化,使全體學生受益。

四、重視實驗教學,養成探索精神

(一)精選實驗內容,實用與創新結合。實驗教學應具有連貫性與梯度性,所以我們在設計農藥方向藥學專業培養方案時,學生實驗以操作性和驗證性實驗為主。在此基礎上,我們以提高實驗技能作為《農藥學實驗技術與指導》的選題原則:和實際生產相關聯的綜合性實驗佔40%,設計性實驗佔40%,與科研相關的研究創新性實驗佔20%。力爭每個實驗都有與之對應的工業產品或科研課題,使學生實驗過程中創造力得到有效激發,並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獨立實驗,突出能力培養。學生遲早要走出校門,進入社會,成為獨立的社會工作者,自身的動手能力、工作的主動性、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實驗必須一人一組獨立完成。實驗前,在學習與研讀教材、查閲文獻的基礎上,形成各自的經教師點評與改進的實驗方案;實驗中,規範操作、記錄詳細,力爭做到和科研緊密結合;實驗後,認真歸納總結,形成一份包含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記錄、數據處理、結果與討論、問題與思考等內容的規範性實驗報告文本。

(三)單獨考核,提高重視程度。實驗課程全部與相關理論課教學分離,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獨立計算學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實驗課程的重視程度。考核由實驗部分和期末考核兩部分構成,比重為60%和40%。實驗部分主要考察實驗準確度和實驗報告的規範性,期末考試則主要考核實驗技術與實驗操作。

五、實踐教學,深入社會

實踐教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在第六學期進行的農藥學綜合生產實習和假期進行的社會實踐。其中第一階段共4周,進行方式與內容如表2所示,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走出校門,深入企業,親身參加生產,獲取企業新工藝、新技術等知識信息,解決就業與社會需求脱節的問題。

實踐教學的第二階段在第六學期後的暑假進行。暑假前,學生自由組成實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進入社會,完成至少4周“真刀真槍”的崗位“職工式”的實踐。時間和內容根據學生自我定位的就業方向確定,成績由實習基地專家、學校指導教師共同確定。

經過兩個階段的實踐活動,學校加強了與企業的溝通,學生對農藥工業企業有了整體的認識,對自己的科研訓練、畢業論文方向的選擇及畢業後的發展方向有了清晰的定位,減少了盲目性;同時,也為產學研協同創新[5]打下基礎。

六、提升科研訓練與畢業論文的質量

科研訓練、畢業論文采用導師負責制:學生、教師雙向選擇,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人數不超過6人。為了保持課題研究的連續性,相同的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為同一位導師。科研訓練在第七學期進行,主要內容為導師指導下的立題、文獻檢索、科研內容的基本素質培養,為第八學期畢業論文的撰寫打基礎。

畢業論文在第八學期進行,學生按照導師下達的任務書首先進行文獻檢索、立題研究,完成立題報告。報告經審查合格後,在導師指導下進行一項農藥學方面的課題研究。課題分為理論型與應用型,以密切聯繫農藥學科為要旨。為了保證畢業論文質量,我們加強了檢查力度:三月中旬進行中期檢查,主要查看畢業論文進展狀況及存在問題,六月中旬進行全面的“盲評”與20%的重複率檢索檢查。經數年的堅持,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七、建設師資隊伍,“高、精、尖”全面發展

人才培養,離不開過硬的師資隊伍。應學校要求,從2009年開始加大了在校教師培養和學科專家引進力度。目前,專職農藥學教師17人,結構如表3所示:無論是職稱、學歷及年齡結構,還是訪學與社會實踐經歷,都趨於合理狀態。

高學歷以及職稱、年齡結構的科學性和經歷的廣泛性,保證了師資隊伍建設前瞻性要求,也為藥學專業農藥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提供了質量保證。

Tags:藥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