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國消費呈現恢復向好態勢怎麼表現【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74K

我國消費呈現恢復向好態勢怎麼表現【精品多篇】

消費回暖潛力釋放 篇一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6.6%……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一季度消費數據,彰顯國內消費市場加快復甦回暖態勢。

多地重現“吃飯要等位、打卡要排隊”的熱鬧場景、不少熱門景區人頭攢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拓展消費新空間……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下,一季度消費需求集中釋放,消費火熱的熟悉景象正在迴歸。

餐飲、旅遊等接觸型消費迅速回暖

傍晚6點,位於廣州市北京路的“潮發”潮汕牛肉店門口排起“長龍”。“等位的客人好幾十桌,到了週末更忙,一天取號將近1000桌。”服務員小跑着上菜,直呼“最近客人好像接待不完”。

隨着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連日來,不少餐館再現“一桌難求”的火熱場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3.9%,3月單月增速達到26.3%。

居民出行更加活躍,旅遊市場也迎來“春暖”。

沿長江三峽遊覽,一艘艘遊輪穿行於兩岸繁花間……這個春日,重慶三峽庫區再一次熱鬧起來。今年以來,全面停航達4個月的“長江傳説”遊輪復航,吸引八方遊客觀賞長江三峽風光,帶動沿線區縣文旅消費恢復。

一季度,湖北累計接待遊客同比增長29%;麗江接待遊客183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68億元,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哈爾濱市夜間消費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25.4%……一個個躍動的數據彰顯文旅消費復甦活力。

“從一季度的情況看,消費增長明顯回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説,隨着就業逐步恢復,居民收入增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逐步增強。

在消費復甦帶動下,企業經營顯現“暖”意——税收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企業銷售收入增速逐步回升,一季度同比增長4.7%。住宿餐飲、文體娛樂、居民服務等接觸類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2.8%、13.7%和9.4%,已超疫情前2019年水平。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藴表示,消費加快復甦將有效帶動企業經營較快改善,推動供需兩端雙向回暖,為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提供堅實支撐。

消費復甦有哪些板塊? 篇二

白酒、旅遊、畜牧、互聯網、房地產都屬於消費。

白酒和畜牧不必多説,是中證消費和消費ETF的權重。旅遊或許是目前消費中脈衝最大的板塊。互聯網涉及到電商網購、外賣、遊戲、零售、生鮮、本地生活等線上和線下消費場景。房地產消費對穩定經濟至關重要。

從外國的經驗來看,消費復甦是一個比較必然的事件,但是消費數據的回升並不一定代表消費股就能漲,這就要我們去尋找預期差最大的品種。

反彈幅度:互聯網、白酒、旅遊的反彈幅度都非常的大,互聯網達到了50%,後兩者差不多30%,這三個品種的波動率本身就比較大。互聯網和旅遊的政策邊際改善較大,但互聯網前期被多重利空衝擊改善更大,而白酒或許是消費的排面,一提到消費復甦大家潛意識裏就是炒作白酒

我國消費呈現恢復向好態勢怎麼表現? 篇三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餐飲收入增長13.9%……一季度消費數據顯示,隨着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預期持續改善,帶動市場銷售明顯回升,服務性消費穩步改善,消費整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

拉動作用顯著

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6%,比去年回升明顯

近日在海南海口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是觀察我國經濟的一個窗口。

本屆消博會,展覽面積比上屆增長20%,匯聚6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300個消費精品品牌,各類採購商和專業觀眾超過5萬人……參展品牌數、新品發佈數、總進場人數等指標均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消費增長明顯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22億元,同比增長5.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9664億元,同比增長5.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258億元,同比增長6.2%。

“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相比去年四季度增長明顯;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增速比1—2月加快7.1個百分點。這些都表明消費在逐步回升和改善。”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説。

“消費恢復向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洪勇認為,今年以來,促消費政策接連出台,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為居民收入和消費穩步恢復奠定堅實基礎。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8%,分別快於上年全年0.1個和0.9個百分點。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一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6%,比去年全年明顯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