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社會現象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5K

社會現象論文(新版多篇)

社會現象的論文 篇一

淺析中國社會地域歧視現象

【摘 要】地域歧視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歧視”就是“區別對待”,地域歧視就是基於地域差異而形成的一種“區別對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異、經濟發展不平衡、人類心理活動等因素引發的一種刻板、片面的觀念和錯誤傾向。

【關鍵詞】地域;歧視;文化差異;中國社會

1、現象簡介

地域歧視是歧視的一種。由於人類的活動範圍大多在同一個地域,對其他地域的人民通常不熟悉,所以會產生偏見甚至妖魔化,如中國人對北京人、上海人、河南人等的刻板印象;日本東京人和關西人之間的偏見,以及台灣人對東南亞各國人民的醜化。當外地人來到這一對他不熟悉的地域時,當地人便會依社會上的偏見來解釋其性格,因此而可能產生偏見和妖魔化。若某一地域有較多人移動到另一地域時,偏見和妖魔化的問題便會開始明顯,並變成一個社會問題。很多新疆人流浪全國鋌而走險,導致國民對新疆人,特別是新疆少數民族體貌的人士有恐懼心理。

地域妖魔化在網絡上多表現為地域貼,地域笑話等。當偏見和妖魔化以制度性的政府行為和企業行為,或者污辱性言詞等個人行為出現,損害了他人的利益或者名譽的時候,可以認為這些行為屬於歧視行為,稱為地域歧視。地域歧視不同於地域妖魔化,地域歧視對被歧視人的利益和名譽造成實質性損害,因此不再是個人印象或者開玩笑那麼簡單,地域歧視一般需要訴諸法律程序解決。

自然造成地域性歧視其背後也是有着它的根源性的,那麼是什麼造成中國人這樣一種地域性歧視現象的呢?其實,如果你只要仔細的分析思考,你會發現,這種地域性歧視不單是因地域而分,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範圍或者表現形式不一而已。

我們先把地域性擴大,把省份上升到國家,那麼你就會發現,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像什麼河南人、上海人、東北人的地域性區別是被抹煞的了。取而代之的是罵美國人,罵日本人,罵韓國人。我們再把眼光的地域性進一步放大,從國家上升到東西方,於是你又可以發現,這個時候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之間的區別又是被抹煞了的,角度開始換到東西方文化優劣的比較上來,自然東方文化又是要被我們盛讚自誇一通,而西方文化自然也是要被貶低下的。這是地域性歧視擴大方面的一個現象。

反過來,我們再把地域性縮小,從省份的地域性降到縣城,我們也同樣會發現同一個省份,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也會因為縣城這個原因呈現出地域性歧視的特點。到鎮到村也是如此,就是到了家,同一個村子裏人家與人家之間也是會一樣的,我們家比他們家如何如何,他們家又怎麼樣怎麼樣。總之也還是免除不了有色眼鏡的存在的。

地域性歧視不單存在於省份,只要有地域的區別,那麼這種歧視是存在於各個角落的。那麼沒有地域性區別,是不是就沒有這種歧視的存在呢?也不是。比方説,我們時常見着很多大學生嘴裏動不動就是:“我們清華怎麼樣怎麼樣。”“我們北大怎麼樣怎麼樣。”“他們那個學校怎麼樣怎麼樣。”又或者某些公司的員工也會這麼説:“我們公司如何如何。”競爭對手的“公司又如何如何”。

也就是説,於中國人來説,只要有分類屬性的存在,就必然有一種與分類屬性相配的範圍類的歧視存在。從這個結論角度出發,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各類這樣的現象了。諸如過去文學界的“海派”和“京派”之爭,今日的“80年代後”作家和“80年代前”作家之爭,又如歷史上的各種黨派學派之戰,無非都是中國人骨子裏的這種特性。

2、社會危害

地域歧視的社會危害顯而易見。以河南為例,地域歧視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一部分河南人的生存權,形成了社會不公,而且還容易使一些素質較低的河南人破罐破摔,從而對社會構成新的危害。流言飛語,重於利劍。如果一個十五億人口的大國,有一億人口被不公平對待,這些人被激怒之後所產生的“爆發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對於地域歧視,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高度重視。

地域歧視與現代社會倡導的公平、平等、正義的理念是相悖的,它不利於人權的保護。任何一個社會,不要説發展,就穩定來講也是起碼的基礎。一個公平的社會起碼有三個層次的公平:一是起點的公平,二是過程的公平,三是結果的公平。如果一個人處於被歧視的境地,會給個人造成消極的心理影響,甚至會使個人採取一些極端的報復社會的行為。我們現在要構建和諧社會,而地域歧視會孕育一些潛在社會矛盾,很容易給和諧社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第一,地域歧視不利於建設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地域歧視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基本準則,對被歧視者是不公平的,是缺乏正義的。公交車上的對方言的蔑視,一些商店打出不賣某地貨的牌子,招工單位聲稱不要某地人,去年深圳某派出所扯出“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的大橫幅等地域歧視現象,都是同公平、正義相違背的。

第二,地域歧視不利於建設誠信友愛的和諧社會。誠信要求社會成員自覺遵守社會規則、規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友愛強調的則是要在全社會倡導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地相處。地域歧視則使人們彼此失去信任,由隔膜到隔絕,甚至相互敵視,嚴重者更可能會發展到引發紛爭,造成衝突。

第三,地域歧視不利於形成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局面。地域歧視會使社會處於一種難以整合的狀態,矛盾激化後,極易導致社會出現撕裂狀態,也就是社會學家所講的“斷裂社會”。“斷裂社會”絕不可能是和諧社會。

3、原因初探

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個體和羣體之間的存在方式是很矛盾的。我們都知道,儒家思想一直提倡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種由小而大的方式過程。如果從哲學角度來説,這很符合量變到質變的規律。但是,這過程裏卻隱含着一種很矛盾的東西。

這種矛盾體現在道德的個體性和思想的羣體性上,儒家思想很着重個體的道德修養,就是説你要成為一個符合儒家思想標準的完人,你就必須從自身做起,也就是説這個時候你的存在最為體現的是道德上的個體性,而不是隨波逐流,那麼什麼才不算隨波逐流呢?自然,社會上的一切現象,你得思考辨別它們的存在是不是符合儒家標準。作為個體性修養來説,儒家思想要求你學會思考學會辨別。但是從大的層面,羣體性即國家天下的角度來説,儒家思想又是抹殺了個體的思考的,只有儒家思想才是一統天下的思想,任何其他的思想都是異端邪説,這時又必須是抹殺了個體思考的。 這樣的一種矛盾性造就了中國人的另外一種特性,傳統文化思想個體的修身過程決定了中國人個體性的自我特徵,而傳統文化一統的思想對思考的抹殺又造就了中國人自卑的特徵。自我和自卑這兩個矛盾的特性就在中國人身上融合在了一起。

於是,因為自我的特性,對一切外在的,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也就不足為怪了。幾千年的文化優越感和閉關守國其實都是這一自我特性的表現,歷史上,無論中國的文化對外來的文化融合或者拒絕,不都是建立在我們文化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這一心態的基礎上嗎?自卑的特性自然也就使中國幾千來只有那麼三兩個的思想家哲學家,因為羣體性思考的喪失的環境下又怎麼能有新的思想出現呢?

自然,由此而及的地域性歧視也就很自然了,地域性的歧視其實就是自我的特性,一切只有自己的優秀,那麼別人的自然就差了。同時,因為思想的自卑性,所以這些地域性歧視的人羣在地域性歧視的時候都絕對不會是以個體的方式個體的思想存在的。所以,王朔在罵80年後的時候,自然是要拉上50、60、70年代的作家的,這是骨子裏思想自卑的自然反應,同樣80年後迴應也是要以80年後這個羣體作為思想的支撐的。所以,罵河南人或者上海或者山東人的人,同樣也是要拉上一個自己省份的人的。所以學派之間的論戰拉上同樣級別的學派也就正常了,自然當男人説女人怎麼樣的時候會加上句:“我們男人”,女人反駁也是會帶上“我們女人”這樣的話語的。至於那些動不動就“我代表多少什麼人”都無非是思想自卑的一個反襯。

也就是説,這種地域性歧視的真正根源並不在地域性,而在於這個自我的範圍,以地域性自我為範圍屬性那麼就有地域性歧視,以年代自我為範圍屬性就有年代屬性,以學術觀點自我為範圍屬性那麼就有學術性歧視。

歸根結底,這是中國人自我和自卑的體現而已,而這自我和自卑都是獨立思考的喪失。這真是中國人最大的悲哀。

參考文獻:

[1][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馮克利譯,中央翻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頁。

[2]劉易斯。科賽等。《社會學導論》楊心恆等譯,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頁。

[3]沙蓮香:《社會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49頁。

[4]周曉虹:《現代社會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頁。

社會現象的論文 篇二

社會學視域中的仇富現象

摘 要 仇富現象是當今社會中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社會公平的呼聲不斷高漲之時,對於仇富現象的探討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熱點話題。本文將根據社會各界對仇富這一現象的理解,簡要探討何為仇富現象,並從社會學的視角,即從社會制度、社會結構、社會互動關係出發,對仇富現象的社會背景和原因進行全面而深層次地分析。最後,本文創新地看待仇富這一社會現象,並探討仇富現象將會對今後的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 仇富現象 社會制度 社會結構 社會互動 一、仇富現象含義與分類

如今,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仇富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學術界對於仇富的本質有不同見解。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認為:“中國當前所謂的仇富其實並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窮雖也有不公,但窮人往往是不公的犧牲品,是被動的,不得已而窮之。但富人,則是不公的受益者,是主動的,是得已而富之。”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認為,仇富是一種怪現象,仇富現象可概括為:員工仇恨老闆、學生仇恨老師、病人仇恨醫生、接受社會幫助的人仇恨做慈善的人。 謝靜教授角度新穎,將仇富現象與媒體中的富人與窮人的不同形象聯繫起來,認為媒介形象中的窮人通常是正面的形象,而富人以負面形象居多,這本質上也是一種仇富現象。 以上這些説法都有道理,其實仇富的本質是仇社會資源的不公平分配,仇財富的不合法積累。 這一説法抓住了問題的本質,也是對上述觀點的概括總結。根據近年來的一些社會熱點,仇富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恐怖行動

這是最為極端的一種仇富現象,是由內心的焦慮與憤怒的長時間積累造成的。北京機場爆炸案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引爆炸彈的男子叫冀中星,家中經濟條件困難,曾在廣東打工生活,因覺得受到不公正對待上訪十多年,他通過投訴、網絡博客等各種方式進行控訴都沒有結果,於是只好採取極端行為報復社會,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另外還有“仇富男”殺死“寶馬男”等類似案例,這些社會弱勢羣體由於內心積累了太多的不公平感,憤恨無法及時排解,對法律也失去了信任。

(二)擾亂社會治安

還有許多人通過擾亂社會治安來表達仇富心理。比如在富人居住小區將停車場裏的奔馳、奧迪等高檔車輛砸壞或刮花;專門偷盜、搶劫富人的財富;聚眾毆打有錢人;惡意散播關於富人的謠言等。這些行為的最大特點就是組織性。他們通常是由三五個甚至更多人組成的團伙,並且按照計劃行事。個人的仇富心理再加上羣體的非理性因素的影響,會讓他們更加膽大妄為。

(三)網絡輿論

通過網絡來表達仇富心理是最為普遍的仇富現象,尤其體現在微博、博客、微信等新興網絡交流平台,發表幾句仇富的評論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而有些人則專門通過發表一些仇富的文章,曝光一些富人的負面行為而博取大眾的關注,從而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公平感,同時也起到了帶動作用,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共鳴。

二、仇富現象產生的社會原因

(一)社會制度層面

首先,中共十四大後,我國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市場對資源發揮基礎性配置作用。市場經濟一方面優化了資源配置,另一方面如果任其自然發展,就會引起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在單位體制下,每個人都歸屬於一個單位,資源配置上幾乎遵循平均主義,貧富差距不大。然而市場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時代,它以創造財富為導向,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利用投資、股票等方式賺取鉅額財富,從而造成這些人的財富與他們付出的勞動不對等的狀況。在轉型過程中,我們很大程度上採取的是促進市場發育,過分強調經濟發展的方針。這樣,行政與市場的力量結合在了一起,都成為產生社會不平等的因素。

第二,國家有許多制度無形中強化或保護了富人的利益。

仇富背後的制度原因就是有一個權力不受制衡、資本不被駕馭的制度。 例如,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家更加重視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優先發展;在三大產業中,國家大力扶植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税制的初衷是為了縮小收入差距,然而較低的起徵點以及缺乏必要的“限高”政策,已經違背了初衷。教育制度中也包含了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分配。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很多法規指向不夠明確,許多人可以利用這些法律漏洞、投機取巧地攫取鉅額利潤。

(二)社會結構層面

第一,仇富現象與社會階層流動不暢有很大的關係。

楊繼繩認為:“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先賦性因素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後致性因素的作用有減弱之勢。先賦性因素加強、後致性因素減弱,社會階層出現了固化現象。” 我國近年來出現了精英整合的趨勢,權錢開始統一,這會更加強化社會資源流向精英。在今天的中國,即使拿到碩士、博士學位的人,也很難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更多地是成為 “蟻族”,而那些出生在權貴家庭中的人,即使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輕而易舉地成為社會中的上層人物。李友梅等人認為:“中國社會結構在嚴重分化的同時,形成的是一種具有龐大底層社會的‘尖塔式’社會結構。” 然而每個人都希望能向上流動,當向上流動的途徑暢通時,有利於化解階層矛盾。但是,當今社會缺乏這樣暢通的渠道,努力得不到收穫,這種狀況必然會造成底層人們對上層人的仇視和憤恨。

第二,我國貧富差距過大。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收入差距持續擴大,這是財富分配不公和利益關係調整不平衡的重要表徵,也是社會弱勢羣體產生仇富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國基尼係數直線上升,2006年就已經達到0.46,這表明,我國經濟多年來高速增長的成果未能被社會各階層所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數人手裏,這顯然違背了社會公平。 收入較低的人羣或地區為自己所處的劣勢地位感到不公,於是就會對高收入羣體產生仇恨心理。然而貧富差距並不等於社會公平的喪失,而是我國當代社會還沒有找到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的均衡點。 所以許多弱勢羣體對現有的收入分配製度、地區收入差異懷有不滿情緒。

(三)社會互動關係層面

首先,富人與窮人之間不對等的互動是仇富現象形成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尤其體現在現代的地位不一致的消費行為上。我們平時經常會遇到這種現象,就是當一名顧客走進一家高檔品牌服飾店,店裏的服務員首先就會對顧客的穿着打扮從頭到腳打量一番,再根據顧客現有的打扮來決定有沒有必要認真為他服務。在公共場所中,富人通常會比窮人受到更多的尊重和關注。這些現象就很能説明在社會互動中,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富人與窮人區別對待。

第二,富人階層的失範行為嚴重。

大到轟動全國的郭美美事件和近期曝光的官員貪污腐敗、驕奢淫逸事件,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富人的炫富行為。我國已進入一個以炫耀性消費為代表的畸形消費機制當中。近年來新聞頻繁報道關於有錢人舉辦的超奢華婚禮,對大眾來説確實是一種震撼。富人階層失範行為還表現在為富不仁。例如“我爸是李剛”事件,利用自己父親的地位在公共場所為所欲為。然而,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錢擁有多少套別墅,而是他能否利用自己的財富為社會作貢獻,可如今能像李嘉誠這樣將自己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都捐獻給社會的富豪屈指可數。

三、如何看待仇富現象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富人真的可恨嗎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為了過上富足的日子而奮鬥。我們不能否認有許多富人是由於自身的不懈努力而發財致富的,他們背後付出的勤勞和艱苦奮鬥已經被財富的光輝所掩蓋,而發財致富後想要過上比別人優越的日子也是正常心理。所以我們在看到富人風光的一面的同時,應該回想一下他們的致富手段是什麼,有什麼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和倡導的。雖然有的富人確實做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可還是有許多富人時刻謹記着做人基本的道德原則。當然,具有仇富心理的人並不都仇恨所有的有錢人,例如袁隆平、李嘉誠等人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富人反而得到了廣大羣眾的尊敬與支持,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仇“富”,而是仇社會的不公正。

(二)窮人真的可憐嗎

仇富現象大部分原因歸結在富人身上,但並不是所有原因都在富人。新聞媒介總是喜歡將窮人塑造成為貧苦善良、受壓迫的形象。許多窮人懷才不遇,一直無法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近年來關於窮人的負面消息也屢屢讓大眾心寒,例如偏遠地區的孩子得到人們捐贈的衣物時,並沒有感謝,反而埋怨這些衣服太劣質。可見在仇富之前應該先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不能成為富人階層呢,我相信還是有許多人是由於自身還不夠勤奮。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一味地去怨天尤人,而是分析和學習致富的方式。

(三)仇富現象不一定會造成巨大的社會**

仇富現象雖然藴含着社會矛盾與衝突的因素,但是,我國社會總體而言還是會保持着基本穩定的狀態,短期內不會爆發巨大的社會**。這是由於大眾雖然有仇富心理,但是仍然在單方面地接受社會不公正的事實。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在不斷地改善社會治理方式,頒佈了多項法律都是用來緩解社會矛盾,平息社會衝突的,政府的及時調控使社會不公平感降低,所以不會使社會落入一個混亂不堪的境地。再加上我國經濟一直以來保持着快速增長的狀態,總體來説大家都是能從經濟發展中受益的。並且,仇富心理也不一定是壞事,會仇富的人是對提高自己的地位充滿嚮往的人,還會激勵這些人不斷奮進,從而實現社會的良性循環。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將仇富問題看得過於嚴重,應該相信政府的處理能力和社會本身的平衡力。

四、結論

可見,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將仇富現象歸結為富人的為富不仁,應該辯證地看待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關係,客觀地分析社會制度、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狀況,從全局着眼,站在社會大背景中來看待仇富現象。仇富心理雖不會引起巨大的社會**,但也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總之,要想徹底地消除這一現象是不可能的,在注重效率的同時,還是要重視社會公平的實現途徑是否暢通,時刻關注人民羣眾的幸福感。要想達到這種狀態就需要政府部門、人民羣眾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並且需要大眾對社會保持應有的信任與支持。

社會現象論文 篇三

淺析教育公平與社會排斥現象

摘要: 公平是相對於不公平存在的。對弱勢羣體來説是不公平的情況,不能指望強勢羣體主動來改變,而這正是政府的責任所在。在市場有限介入教育領域的情況下,政府如何調節教育機構和受教育者之間的關係?教育政策的角色和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關鍵詞: 教育公平;社會排斥;公平教育資源

1 教育政策與教育公平的邏輯關係

1.1 教育政策的價值基礎和目標指向

我國的教育政策一定要使大多數受教育者受益。在義務教育階段,要維持它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維護教育機會的公平。在高等教育階段,要實現有限的教育公平,將市場機制有限的引入進來,自主確定收費標準,有助於提高受教育者的質量,提高教育的效率。同時輔以弱勢補償制度來保證教育公平。

1.2 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判斷原則

1.2.1 確保社會成員公平地獲得基本的教育資源

在當今知識社會裏,不論出身、地位和財富,必須要接受基本的教育,才能保證一個人真正的融入社會,獲得自己想要的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利益。因此,能否保證每名社會成語享有基本的教育資源是判斷教育政策是否公平的標準。

1.2.2 要保持基本教育和非基本教育的合理差距

教育公平必須以差別為前提,教育公平只是在特定的範圍內消除差別,但不能全盤抹殺差別。因為現實中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相對於社會成員公平的接受基本教育,卻不能無差別的接受非基本教育。在非基本教育當中,應當適當的收取學費。

1.2.3 教育資源的補償原則

在上述不均等的分配了非基本教育資源後,我們還要根據教育公平的原則,給非基本教育資源中,獲利較少的社會成員適當的補償,因為無論如何,非基本教育資源也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創造的,適當通過優惠或減免的手段,給弱勢羣體適當的補償也是應該的。但是這對那些天賦聰慧、出身幸運、辛勤努力的人是不公正的。更好的方法是對他們的上一代,通過徵收遺產税或是個人所得税的手段來轉移非基本教育資源。

1.3 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邏輯

第一,要建立教育資源的調節機制。逐步縮小城鄉教育之間東西部之間的教育差距,進而縮小不同地區的教育就、經濟、社會的發展程度。

第二,要形成一種有效的利益平衡機制。來平衡不同利益羣體的利益訴求。教育政策要顯現教育公平的目標,就要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和利益。

第三,教育政策要加強對弱勢羣體的補償力度。要形成一種機制,在公平和效率的目標權衡中,始終把公平放到最基本的價值標準上,教育公平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反思現階段教育領域中的效率主義傾向,需要相關的教育政策來調節和保障。

2 流動兒童的教育公平的問題

2.1 制度排斥造成的流動兒童的教育不公平

制度排斥是結構性排斥的主要表現,是因為政策的制定或失誤造成的,無論什麼原因,這種排斥受到了政策、法律和習俗的保護。在中國,弱勢羣體受到制度排斥的顯現十分突出。最典型的就是户籍制度了。與流動兒童教育公平密切相關的就是由户籍制度衍生出來的兩個具體制度了,即教育財政投入制度和升學制度。

2.2 經濟排斥造成的流動兒童教育不公平

經濟排斥主要指勞動力市場的排斥。正是由於經濟排斥,造成了進城的農民工經濟狀況不好,影響到了流動兒童的教育,造成了流動兒童的“上不起學”的狀況。經濟排斥究其原因還是來源於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勞動力市場。城市人因為有城市户口,可以找到待遇好、醫療好、有各種保險和保障的國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工作。而進城農民工由於是農村户口,只能成為臨時工、合同工等,小部分人成為僱主,大部分人的收入比較低,應得的社會保障無從談起或比較差。嚴重影響到流動兒童的義務教育,他們只能上民工子弟學校,或者雖然能到公辦學校,卻要負擔高額的學雜費和借讀費等。更有甚者,部分流動兒童過早輟學。

2.3 文化排斥造成的流動兒童教育不公平

文化排斥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偏離了社會認可的主流的行為、生活發展方向(life orientation)和價值觀而受到的排斥。第二個是少部分人由於堅持自身的文化權利而被主流社會所隔離。中國的文化排斥也和户籍制度相關,是因為偏見造成的,需要溝通和了解。流動兒童的文化排斥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進城的農民工和孩子受到的文化排斥。其次,是城市兒童對流動兒童的文化排斥。最後,是教師對流動兒童的文化排斥。

3 問題和建議

3.1 對流動兒童的社會排斥 兒童期是人的社會化的出發點,同齡羣體是兒童社會化的媒介,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流入地兒童對流動兒童的社會排斥,兩者之間不能組成同齡羣體,因此,流動兒童就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不懂得遵守規則和團結互助,可能對城市世界產生恐慌,導致叛逆等行為方式的出現。

根據U曲線假設,遷移者對遷移地的適應時間呈現U曲線形狀。在第一階段,遷移者對遷移地表現出新奇和興奮。在第二階段,開始表現出對未知的地區和人的陌生和壓力。第三階段,如果很好地和遷移地區融合,就進入了第三階段。但是由於我國的呈現二元結構,遷移地對流動兒童的社會排斥,延緩了流動兒童適應城市生活的過程。

3.2 建議

消除制度性障礙。必須剷除户籍制度對流動兒童的不利影響。在我國,正是户籍制度形成了一道屏障,限制了流動兒童接受公平教育的權力。改變人們的觀念,城鄉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特權階層,消除對流動兒童的社會排斥。因為流動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羣體,還要建立專門組織和機構,來維護流動兒童的權益。

4 新貧困家庭子女教育公平問題

新貧困家庭的界定是依據1999年國務院頒佈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中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作為標準,城市的貧困人口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和無法定贍養人的三無人員。第二類是:失業後,家庭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第三類是:在職人員領取工資後,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後兩類就是城市新貧家庭。前一類是傳統的城市貧困家庭。我們的研究聚焦在後兩類家庭中子女對教育資源的需求;還有經濟狀況對這些家庭子女教育的影響。

良好的教育對貧困家庭的子女來説是十分重要的,將幫助他們認識客觀環境和自身,將為他們的未來創造更多的機會。如果沒有受到教育或者足夠好的教育,將有可能導致貧困,而貧困家庭會逐漸被社會邊緣化,反過來又成為子女受教育的障礙。這樣我們得到了一個有用的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

圖1分為內外兩個循環,內循環表示,因為貧困使子女教育受到影響,以及因為貧困受到社會排斥,成為貧困家庭子女教育的障礙。外循環表示,由於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子女仍然處於貧困狀態,同樣受到社會排斥,處於貧困狀態不能自拔。

4.1 入學機會的排斥

入學機會的排斥直接影響到被排斥着接受教育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所謂入學機會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機會。二是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機會。新貧困家庭子女教育社會排斥主要體現在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機會。在教育資源有限而教育成本不斷升高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的孩子選擇了念職業高中或者直接選擇就業。

4.2 學習條件的排斥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部分。其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學生來説尤為重要,這些教育過程都需要必要的學習環境、學習用品和其他各種花銷,另外還有些課外活動也需要不少錢。由於經濟負擔沉重,貧困家庭的子女沒有條件參見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也沒有條件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相對來説,學習的質量和素質就很難保證。甚至有些學生還有照顧家庭的生計,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有的學生因此自卑,對學習失去了

興趣。

4.2.1 學校的學習條件

非義務教育階段、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的孩子就讀的學校的質量普遍低於其他的家庭。

4.2.2 家庭的學習條件

和其他孩子相比,貧困家庭的孩子明顯缺乏教學輔導書和課外書籍,不利於孩子們的學習。對青春期孩子們來説,學習條件差,不僅僅是物質上缺乏的問題,在主觀上會造成孩子們的自卑心理。

參考文獻:

[1]楊東平。試論促進教育公平的教育公共政策[J]。人民教育,2005,7.

[2]葉忠。試論教育制度公平[J]。教育與經濟,2003(2)。

[3]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4]謝維和。拓展和諧社會建設中教育發展的空間[N]。中國教育報,2005-5-17(3)。

[5]馮幫。流動兒童教育公平問題:基於社會排斥的分析視角[J]。江西教育科學,2007(9):97.

[6]任雲霞,張柏梅。社會排斥與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5:16.

[7]陳瑾。城市貧困家庭的子女教育與社會排斥[J]。山東社會科學,2006(9):136.

[8]姚本先,劉世清。社會轉型弱勢羣體子女教育機會均等探討[J]。中國科技論壇,2003,7.

社會現象論文 篇四

試論社會學視域中的仇富現象

摘 要 仇富現象是當今社會中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社會公平的呼聲不斷高漲之時,對於仇富現象的探討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熱點話題。本文將根據社會各界對仇富這一現象的理解,簡要探討何為仇富現象,並從社會學的視角,即從社會制度、社會結構、社會互動關係出發,對仇富現象的社會背景和原因進行全面而深層次地分析。最後,本文創新地看待仇富這一社會現象,並探討仇富現象將會對今後的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 仇富現象 社會制度 社會結構 社會互動

一、仇富現象含義與分類

如今,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時期,仇富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學術界對於仇富的本質有不同見解。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認為:“中國當前所謂的仇富其實並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窮雖也有不公,但窮人往往是不公的犧牲品,是被動的,不得已而窮之。但富人,則是不公的受益者,是主動的,是得已而富之。”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認為,仇富是一種怪現象,仇富現象可概括為:員工仇恨老闆、學生仇恨老師、病人仇恨醫生、接受社會幫助的人仇恨做慈善的人。 謝靜教授角度新穎,將仇富現象與媒體中的富人與窮人的不同形象聯繫起來,認為媒介形象中的窮人通常是正面的形象,而富人以負面形象居多,這本質上也是一種仇富現象。 以上這些説法都有道理,其實仇富的本質是仇社會資源的不公平分配,仇財富的不合法積累。 這一説法抓住了問題的本質,也是對上述觀點的概括總結。根據近年來的一些社會熱點,仇富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恐怖行動

這是最為極端的一種仇富現象,是由內心的焦慮與憤怒的長時間積累造成的。北京機場爆炸案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引爆炸彈的男子叫冀中星,家中經濟條件困難,曾在廣東打工生活,因覺得受到不公正對待上訪十多年,他通過投訴、網絡博客等各種方式進行控訴都沒有結果,於是只好採取極端行為報復社會,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另外還有“仇富男”殺死“寶馬男”等類似案例,這些社會弱勢羣體由於內心積累了太多的不公平感,憤恨無法及時排解,對法律也失去了信任。

(二)擾亂社會治安

還有許多人通過擾亂社會治安來表達仇富心理。比如在富人居住小區將停車場裏的奔馳、奧迪等高檔車輛砸壞或刮花;專門偷盜、搶劫富人的財富;聚眾毆打有錢人;惡意散播關於富人的謠言等。這些行為的最大特點就是組織性。他們通常是由三五個甚至更多人組成的團伙,並且按照計劃行事。個人的仇富心理再加上羣體的非理性因素的影響,會讓他們更加膽大妄為。

(三)網絡輿論

通過網絡來表達仇富心理是最為普遍的仇富現象,尤其體現在微博、博客、微信等新興網絡交流平台,發表幾句仇富的評論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而有些人則專門通過發表一些仇富的文章,曝光一些富人的負面行為而博取大眾的關注,從而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公平感,同時也起到了帶動作用,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共鳴。

二、仇富現象產生的社會原因

(一)社會制度層面

首先,中共十四大後,我國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市場對資源發揮基礎性配置作用。市場經濟一方面優化了資源配置,另一方面如果任其自然發展,就會引起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在單位體制下,每個人都歸屬於一個單位,資源配置上幾乎遵循平均主義,貧富差距不大。然而市場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時代,它以創造財富為導向,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利用投資、股票等方式賺取鉅額財富,從而造成這些人的財富與他們付出的勞動不對等的狀況。在轉型過程中,我們很大程度上採取的是促進市場發育,過分強調經濟發展的方針。這樣,行政與市場的力量結合在了一起,都成為產生社會不平等的因素。

第二,國家有許多制度無形中強化或保護了富人的利益。仇富背後的制度原因就是有一個權力不受制衡、資本不被駕馭的制度。 例如,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家更加重視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優先發展;在三大產業中,國家大力扶植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税制的初衷是為了縮小收入差距,然而較低的起徵點以及缺乏必要的“限高”政策,已經違背了初衷。 教育制度中也包含了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分配。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很多法規指向不夠明確,許多人可以利用這些法律漏洞、投機取巧地攫取鉅額利潤。

(二)社會結構層面

第一,仇富現象與社會階層流動不暢有很大的關係。楊繼繩認為:“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先賦性因素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後致性因素的作用有減弱之勢。先賦性因素加強、後致性因素減弱,社會階層出現了固化現象。” 我國近年來出現了精英整合的趨勢,權錢開始統一,這會更加強化社會資源流向精英。在今天的中國,即使拿到碩士、博士學位的人,也很難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更多地是成為 “蟻族”,而那些出生在權貴家庭中的人,即使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輕而易舉地成為社會中的上層人物。李友梅等人認為:“中國社會結構在嚴重分化的同時,形成的是一種具有龐大底層社會的‘尖塔式’社會結構。” 然而每個人都希望能向上流動,當向上流動的途徑暢通時,有利於化解階層矛盾。但是,當今社會缺乏這樣暢通的渠道,努力得不到收穫,這種狀況必然會造成底層人們對上層人的仇視和憤恨。

第二,我國貧富差距過大。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收入差距持續擴大,這是財富分配不公和利益關係調整不平衡的重要表徵,也是社會弱勢羣體產生仇富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國基尼係數直線上升,2006年就已經達到0.46,這表明,我國經濟多年來高速增長的成果未能被社會各階層所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數人手裏,這顯然違背了社會公平。 收入較低的人羣或地區為自己所處的劣勢地位感到不公,於是就會對高收入羣體產生仇恨心理。然而貧富差距並不等於社會公平的喪失,而是我國當代社會還沒有找到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的均衡點。 所以許多弱勢羣體對現有的收入分配製度、地區收入差異懷有不滿情緒。 (三)社會互動關係層面

首先,富人與窮人之間不對等的互動是仇富現象形成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尤其體現在現代的地位不一致的消費行為上。我們平時經常會遇到這種現象,就是當一名顧客走進一家高檔品牌服飾店,店裏的服務員首先就會對顧客的穿着打扮從頭到腳打量一番,再根據顧客現有的打扮來決定有沒有必要認真為他服務。在公共場所中,富人通常會比窮人受到更多的尊重和關注。這些現象就很能説明在社會互動中,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富人與窮人區別對待。

第二,富人階層的失範行為嚴重。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富人的炫富行為。我國已進入一個以炫耀性消費為代表的畸形消費機制當中。近年來新聞頻繁報道關於有錢人舉辦的超奢華婚禮,對大眾來説確實是一種震撼。富人階層失範行為還表現在為富不仁。例如“我爸是李剛”事件,利用自己父親的地位在公共場所為所欲為。然而,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錢擁有多少套別墅,而是他能否利用自己的財富為社會作貢獻,可如今能像李嘉誠這樣將自己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都捐獻給社會的富豪屈指可數。

三、如何看待仇富現象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富人真的可恨嗎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為了過上富足的日子而奮鬥。我們不能否認有許多富人是由於自身的不懈努力而發財致富的,他們背後付出的勤勞和艱苦奮鬥已經被財富的光輝所掩蓋,而發財致富後想要過上比別人優越的日子也是正常心理。所以我們在看到富人風光的一面的同時,應該回想一下他們的致富手段是什麼,有什麼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和倡導的。雖然有的富人確實做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可還是有許多富人時刻謹記着做人基本的道德原則。當然,具有仇富心理的人並不都仇恨所有的有錢人,例如袁隆平、李嘉誠等人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富人反而得到了廣大羣眾的尊敬與支持,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仇“富”,而是仇社會的不公正。

(二)窮人真的可憐嗎

仇富現象大部分原因歸結在富人身上,但並不是所有原因都在富人。新聞媒介總是喜歡將窮人塑造成為貧苦善良、受壓迫的形象。許多窮人懷才不遇,一直無法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近年來關於窮人的負面消息也屢屢讓大眾心寒,例如偏遠地區的孩子得到人們捐贈的衣物時,並沒有感謝,反而埋怨這些衣服太劣質。可見在仇富之前應該先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不能成為富人階層呢,我相信還是有許多人是由於自身還不夠勤奮。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一味地去怨天尤人,而是分析和學習致富的方式。

(三)仇富現象不一定會造成巨大的社會**

仇富現象雖然藴含着社會矛盾與衝突的因素,但是,我國社會總體而言還是會保持着基本穩定的狀態,短期內不會爆發巨大的社會**。這是由於大眾雖然有仇富心理,但是仍然在單方面地接受社會不公正的事實。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在不斷地改善社會治理方式,頒佈了多項法律都是用來緩解社會矛盾,平息社會衝突的,政府的及時調控使社會不公平感降低,所以不會使社會落入一個混亂不堪的境地。再加上我國經濟一直以來保持着快速增長的狀態,總體來説大家都是能從經濟發展中受益的。並且,仇富心理也不一定是壞事,會仇富的人是對提高自己的地位充滿嚮往的人,還會激勵這些人不斷奮進,從而實現社會的良性循環。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將仇富問題看得過於嚴重,應該相信政府的處理能力和社會本身的平衡力。

四、結論

可見,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將仇富現象歸結為富人的為富不仁,應該辯證地看待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關係,客觀地分析社會制度、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狀況,從全局着眼,站在社會大背景中來看待仇富現象。仇富心理雖不會引起巨大的社會**,但也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總之,要想徹底地消除這一現象是不可能的,在注重效率的同時,還是要重視社會公平的實現途徑是否暢通,時刻關注人民羣眾的幸福感。要想達到這種狀態就需要政府部門、人民羣眾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並且需要大眾對社會保持應有的信任與支持。

註釋:

毛壽龍。仇富的本質是仇不公。學習月刊。2006(7)。

亦葉。錢文忠:仇富是中國社會怪現象。經濟學人。2011(10)。

社會現象的論文 篇五

淺談《落窪物語》中的社會現象

摘 要:平安時代關於繼子欺凌的物語非常多,《落窪物語》被稱作是繼子欺凌物語當中的代表作。本稿通過《落窪物語》當中描繪的社會現象,以作品中的對話和故事為依據,分男女主人公形象,進行分析與考察。以此來淺析繼子欺凌物語中的社會現象,考察作者對社會缺陷的批判與作者所提倡的社會。

關鍵詞:《落窪物語》;繼子欺凌;社會現象

緒論:

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1192年前後)有很多關於繼子欺凌的物語,其中《落窪物語》被傳成書於10世紀末前後,《落窪物語》不僅寫出日本中古時代關於繼子欺凌的方面,也是一部表現手法與內容構成高度完善的物語。全書由四卷構成,作者不明,一般認為作者是一位男性知識分子。從書中所引用的漢文典籍以及文中赤裸裸的描寫來看,作者被認為是當時的男性下層貴族階級。源順、源相方等人被認為是作者的候補人選。大多數的繼子欺凌物語的結局,均以繼母受到懲罰,繼子過着幸福的生活而告終,一般沒有以繼母的生活變好的事例發生。但《落窪物語》中的卷四中寫到,因受到道賴的援助,繼母的孩子們重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一結局來看,有學者們認為,卷四是由後人補充創作的,甚至有的學者認為卷四是由清少納言所加寫。至於哪一種言論是正確的,學界尚無定論。

《落窪物語》被評價為,恩仇界限分明,情節簡單,以繼子欺凌的情節為中心,真實地描寫了當時貴族社會的物語。主人公是中納言源忠賴的女兒(落窪姑娘)。落窪姑娘與母親死別後,寄養在繼母處,受到繼母冷眼相待,住在低窪房間裏,遭受繼母的無情虐待。但,她與此時出現的貴公子、右近衞的少將道賴相會,愛慕落窪姑娘(以下簡稱落窪)的道賴就經常去她的住處了。落窪受繼母所監禁,後被道賴救出,兩人相結合。道賴成功地向欺辱落窪的繼母復仇,中納言一家受到道賴的庇護得以幸福地生活下去。

本稿淺析繼子欺凌物語中的社會現象,考察作者對社會缺陷的批判與作者所提倡的社會。

一、《落窪物語》著作的時代背景

物語文學的產生是日本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古代小説的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存在。物語文學對日本文學產生的巨大影響,不可忽視。《落窪物語》就是其中之一。

各民族文學的誕生,都隱藏有各自的社會原因。物語文學誕生於10世紀初的平安時代,正值日本古代社會崩塌,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在思想領域方面,宗教盛行,尤其以佛教大行其道。佛教作為在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宗教之一,在6世紀經由中國和朝鮮傳入日本,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並且,當時的貴族社會逐漸衰敗,社會面臨腐敗,貴族階級的知識分子中,尤其是中下層貴族中的文人墨客深感焦慮,他們接受佛教的思想作為精神寄託,幻求遁世,企圖在現實矛盾的不安中尋找慰藉和解脱[1]。另一個時代背景為一夫多妻制。《落窪物語》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被創作的。

受到佛教的巨大影響這一事實,從文中即可得到確認。文中頻繁地寫到罪障、後世、來世、神佛、法師、經佛等字眼,也出現了新年初拜與法華八講等。尤其關於法華八講,詳盡寫出,足見其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落窪物語》表達了因果報應的思想理念。

二、男主人公形象反映的社會現象

這一時期,從天皇乃至庶民,均無限制地娶妻,在這樣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下,繼子、繼母這一現象也就很普遍了。由於訪婚這一習俗的存在,孩子是在母親家被養大的。父親有很多妻子,但也只能和其中一人生活在一起。因此,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身為正妻的繼母要養育沒有血緣關係的落窪,也就出現了繼子、繼母的現象。就這樣,當時的社會雖然是一夫多妻制,但男主人公形象反映的社會現象是一夫一妻制。

道賴被傳是個極其好色的人,他起初對落窪的感情很隨意,可是隨着交往的深入,道賴對落窪的感情越發誠心誠意。訪婚的第三個日子,道賴冒着大雨去見落窪。對此帶刀説道:“這樣深切的愛情,沒有前例,真是古今無類,難得之至啊!”(卷一)。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道賴對於落窪深切的愛意。此外,道賴幫落窪縫衣,沒能救出被監禁的落窪時他甚至會哭泣,從這些事也能看出道賴對於落窪的愛意。這些行為想必在當時的男性身上並不多見。

道賴自身來看,當乳母推薦道賴與身處高位的女性相親時,道賴這樣説道:

“倘若是獨身的時候,這些話真是可感謝的。但是現在我已經有了夫人,你就給我去回報他們吧。”(卷二)

“這種事情,真是可惡至極!即使皇帝把女兒賜給我,我也一定是拒絕的。前幾天我已經對你説過:我最怕做薄倖郎。我知道女子最痛苦的事,是男子另有新歡。所以這方面的念頭,我已經完全斷絕了。今後如果有人説長道短,你絕不可以相信。”(卷二)

從道賴的話中可以看出作者提倡一夫一妻制的想法。並且從帶刀和阿漕的關係,以及道賴母親的話中也可以看到一夫一妻制的現象。作者批判了當時社會為了得到權利而結合的婚姻,也批判了一夫多妻制引起的繼子欺凌等社會倫理問題。想必作者是通過主人公,描繪出了他心中理想的一夫一妻制的社會吧。

文中描繪的另一社會現象將用原文舉例説明。有關年老的右大臣將近衞府大將的職位讓與道賴之事,文章寫道:“這時代一切事情都可由他們一家自由支配,所以沒有一個人表示反對。(卷三)”,道賴將大納言之位轉讓給落窪之父時也寫道:“這時勢是他可以自由操縱的,所以他説這話。(卷四)”。描繪了當時社會隨意轉讓與操縱權力的景象。

三、女主人公形象反映的社會現象

平安時代關於繼子欺凌小説非常多,可以認為當時繼子欺凌的社會現象非常普遍。卷一中也兩次寫到“繼母這樣做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兒”。

繼母多次欺辱落窪。首先,繼母讓落窪住在低窪房間裏。落窪也就是從這房間而得名。有着優秀縫紉技藝的落窪,總是為繼母的女婿們縫衣服,稍遲一些就會被嚴厲訓斥。其次,也不讓去看臨時祭的舞蹈。而且,繼母騙丈夫中納言説,落窪與她侍女的丈夫帶刀私通,把落窪監禁在屋子裏,一日只給一餐,還讓她縫衣。最後,把此屋子的鑰匙給了自己上了年紀的叔父典藥助,計劃把落窪許配給他。幸好此計劃以失敗為告終。卷一中有寫,繼母打了自己的孩子三郎君,但沒有一處寫到打了落窪(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但對繼母欺辱落窪,卷二的開頭通過少納言的話寫道:“世間怎麼會有這樣無情的慘狀!”。通過這段話,作者難道不是想批判平安時代的社會現象嗎!

另一個是關於女性無力的社會現象。平安時代對於女性來講雖被稱為是一個華麗的時代,可認為連自己的明天都不知道在哪裏的女性應該也非常多。落窪懷子,產男嬰,兩人相繼出生,道賴之母便將落窪看得更重了,當時的社會盛行男尊女卑思想,女性無力現象就多了。

落窪只得偷偷地流淚,她不想活在這世間了。(卷一)

落窪姑娘獨眠在房間裏,自言自語地吟道:“慈親若肯垂憐我,速請來迎赴九泉。”這是信口低吟,聊以遣懷而已。(卷一)

就這樣,只是在痛心現實,長吁短歎,連死都無法決定,當真無力。

道賴為落窪報了很多仇。但落窪卻連阻止他都辦不到。無論如何勸阻,道賴卻絲毫不聽,所以只能聽道賴的話。通過描寫像這樣的女性的無力,來描繪當時社會中女性的生存狀況以及處在被動的狀態。

四、男、女主人公形象共同反映的社會現象

有一天道賴中納言對夫人説:“源中納言的確年紀大了。世人對老年父母總是要表示孝養的。有的五十歲、六十歲上慶祝新年,舉行管絃樂會,使親心歡喜;有的在新年裏供奉嫩果;有的舉辦法華八講,供養佛經或佛像,花樣繁多。我想也做一點,藉以一新耳目。”(卷三)

這裏寫道,世人對老年父母總是要表示孝養的。即,世上贍養老人的事兒是天經地義的,這被認為是當時社會的美德。文中的男主人公,最初為了自己所愛的妻子,對中納言一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地實行報復行動。但最後,中納言不計前嫌,拜訪三條的邸宅時起,落窪決定開始對父母盡孝。

道賴和落窪為了中納言的來世,為他舉辦法華經八講會。為中納言辦七十大壽。道賴將自己的大納言之位也轉讓給了一直想當大納言的落窪之父。落窪考慮到繼母的來世的功德,讓繼母以非常莊重的儀式當上了尼姑。全書以這樣的美德,以大家全部得到幸福而結局。

結論:

本稿,找出物語原文中的證據來淺析繼子欺凌物語中的社會現象,考察了作者對社會缺陷的批判與作者所提倡的社會。作者借主人公形象,描寫出了很多的社會現象。通過撰寫繼子欺凌物語,批判了當時一夫多妻導致的社會問題以及為了權力的婚姻。這部作品反省現實社會,隱藏有批判的態度,憧憬着與現實截然不同的理想社會,也就是提倡一夫一妻制這一倫理道德吧。同時,作品指出社會矛盾,批判落後的思想,表現先進的思想。通過道賴的復仇,提倡懲惡揚善。因為現實生活中繼子基本不會得到自己的幸福,讓不幸的人的夢想與願望能夠在物語中得以實現,並設定繼母一家都得到幸福。通過這些,讚美了孝順父母的美德。

《落窪物語》是以落窪被欺凌為主題所展開的故事,但實際上是否有可能是為了突出道賴這一人物的作用以及表現完美的貴族形象而展開的呢?這也是個疑問。

註釋:

[1]唐月梅。日本古典小説之先驅――讀《竹取物語》、《伊勢物語》、《落窪物語》[J]。外國文學研究,1983(03):72.

參考文獻:

[1]豐子愷(譯)。《落窪物語》[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2]唐月梅。日本古典小説之先驅――讀《竹取物語》、《伊勢物語》、《落窪物語》[J]。外國文學研究,1983(03)。

[3]西入美保子。平安朝女性の真�g�D落�D物�Zを基にして�D[J]。學海,1995(03)。

[4]林嵐。論《落窪物語》中的王朝貴族甩想[J]。外國問題研究,1998(4)。

[5]石寒。《落窪物語》中女性形象的比較研究與解讀[J]。日本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