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幾種模式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6W

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幾種模式論文精品多篇

“第一課堂”模式 篇一

“第一課堂”模式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即指學生所接受的課堂教學,其重點在於課程的設置。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第一課堂”模式主要是借鑑國外大學的成功經驗,課程體系通常採取“通識模塊+學科大類模塊+專業模塊”的形式。

通識模塊包括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兩大類,其中必修課程是指公共基礎類課程,選修課程為“核心課程+基礎平台”的通識類課程。學科大類模塊是指學科專業基礎類課程,部分高校將此模塊劃歸到通識模塊中,學生根據興趣及能力選擇相應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模塊即專業方向的課程,是在學生確定專業後所修習的課程。

(一)培養方式

1、單一形式

單一形式的人才培養以學科大類或專業試點形式為主。採取這種模式進行人才培養的目的是依託自身學科優勢、凸顯學科特色。在試點班或實驗區中,各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通過學科大類形式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廣的拔尖創新人才。

例如華南理工大學開設“機械類創新班”、“材料類創新班”、“化學類創新班”(本—碩—博連讀班);北京化工大學實行“大化工類人才培養”;華中科技大學開設了機械類、材料類、電氣類實學創新實驗班,臨牀醫學專業中德實驗班,基礎學科生物學實驗班,“王大珩”光電實驗班;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期智班”、“工程物理能源實驗班”等;北京工業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嵌入式)專業實驗班;中國人民大學“國學教育實驗班”、“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學實驗班”;以及西安交通大學“侯宗濂醫學實驗班”;南京理工大學機械類、計算機類、電氣信息類培優班等都是採取這種培養方式。

2、複合形式

跨學科複合形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是突破單一學科專業限制,學生通過跨學科複合形式的`培養,不僅具備單一學科領域知識,還能成為掌握多技術、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人才。

採取複合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高校有:浙江大學“計算機—竺院共建班”;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新增“古生物學”、“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等5個試點專業,實施多學院聯合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中國人民大學開設“金融學—數學(雙學位)實驗班”、“工商管理—法學雙學位實驗班”;中南大學新增“礦物資源加工利用與生物提取技術的礦物加工”專業等。

(二)時間安排

採取“第一課堂”模式的高校,前期進行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後期則進入專業培養。具體時間段的劃分各有不同:“2+2”,如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山東大學泰山學堂等;“1+3”,如復旦大學復旦學院、長江大學等;“3+1”,如華南理工大學核電、廣日電梯創新班等;“2、5+1、5”,如華南理工大學基因組創新班、浙江工業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等;“1、5+2、5”,如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湖北大學楚才學院等。

國內不少高校在學制上進行了改革,實行了“三學期制”,如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西南大學、浙江林業學院等。把傳統的兩學期壓縮幾周,把這些時間與暑假的部分時間結合起來,組成暑期學期。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學、湖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燕山大學等則實施一學年四學期制。

聯合培養模式 篇二

“第一課堂”模式與“第二課堂”模式都是以學校為單位各自進行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近年來企業中的“聯盟”觀念也逐漸被引入高校,通過構建形式多樣的合作培養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學習的平台。“聯合培養模式”主要有校際合作、校企合作兩種。

(一)校際合作(“第二校園經歷”)

校際合作,即通過校與校之間的聯合、交換使學生經歷不同的學習環境、享受多種資源,通過共同的投入和努力,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大學職能上實現共同發展。

學生聯合培養的方式一般為學分互認下的跨校選課;交換生項目;短期學術交流等。在暑假或寒假以夏令營、冬令營等形式開展學習交流;有的時間相對較長,例如“第二校園經歷”為一學期或多學期。高校之間相互結盟、聯合培養,有利於實施開放辦學,而“第二校園經歷”對學生感受豐富的學術文化、擴大學科視野、提升科研實踐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校際合作的形式分為國內合作及國際合作。

1、國內高校之間的合作

2002年山東大學與武漢大學簽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後與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天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國內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培養關係。2009年我國9所首批“985工程”建設高校簽訂《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協議書》,實施交換生項目、聯合舉辦系列暑期學校、共建教材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間建立了更為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實施聯合培養及交換生等項目。

2、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之間的合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才班”採取“2+2”或“3+1”的分段培養方式,即學生前2或3年在哈工大學習,達到國外高校入學標準即可申請留學,學生在研究生階段可繼續申請。清華大學每年選送2名優秀“姚班”學生赴MIT就讀一學期。華中科技大學與韓國仁荷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與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等也建立了合作培養機制。

海外“第二校園經歷”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較低的費用開拓視野、豐富學習過程;對高校而言,校際聯盟方式有利於實現資源共享、推動本國教育教學改革等[4]。

(二)校企合作

高校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的形式具體可劃分為以科研課題、科技攻關項目為中介的合作教育;以具體的實習或工作項目為中介的合作教育。

產學研式的人才培養主要以基地或科技園為平台,以科研課題、科技攻關項目為中介開展校企合作教育,將教學、科研及生產實踐打造成貫通的鏈條,具體措施有建立聯合實驗室並模擬生產環境,聘請技術人員指導實踐等。江南大學依託科教園區建設創業見習、創業實習、創業社團、創業崗位、創業孵化基地;江漢大學創建了電工電子、機械設計、數學建模等6個創新實踐基地;同濟大學通過“三區聯動”(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方式對產學研人才培養方式進行了實踐探索等。

“訂單式”培養和“定向就業獎勵工程”為校企合作的另一種形式。高校與企業在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師配置、學生實習、畢業設計、獎學金設置、學生就業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合作開展科技開發、提供典型案例、到企業進行現場學習和實踐等。如華北電力大學與國家七家特大型電力企業集團組建“華北電力大學理事會”,實施“訂單式”培養;北京工業大學軟件學院與美國Xilinx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共建國際一流的嵌入式系統專項實驗室、項目實習基地;中國藥科大學生物醫藥專業與19家企業共同辦學等。

“第一課堂”模式與“第二課堂”模式分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聯合培養模式是前兩種模式的結合,既涉及教學環節,但又不限於此。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單一模式鮮見於高校,我國高校通常根據學校實際,有側重地選擇組合多種模式,形成各顯特色、異彩紛呈的多樣化模式。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效果,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實踐中的落實程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篇三

[1]張建林。“導生制”:規模效益的項目制本科研究型學習模式--華中科技大學Dian團隊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7(5):4-10

[2]王宏,吳文虎。清華實踐教學賽課結合新思路[J]。計算機教育,2006(7):10-12

[3]薛萍,張明平。個性化培養催生創造性成果--江蘇大學探索培養創新型人才紀實[N]。中國教育報,2011-10-17(01)

[4]蔡彬彬。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海外第二校園經歷”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19):119-120

“第二課堂”模式 篇四

“第一課堂”模式的實質為常規的教學過程,而“第二課程”模式獨立於日常的學校教學活動,突破其拓展度不高及參與度不深的限制,通過課外參與項目競賽等方式培養實踐精神、發展創新能力。

(一)科研項目

科研項目參與的培養模式是以實際項目作為牽引,學生通過參與具體的科研項目增強實踐操作及創新能力。學生參與的項目也大多來源於導師的課題。

我國在借鑑國外大學的暑期項目與企業或組織合作項目等形式的基礎上,開展“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形式多樣的項目,鼓勵學生申請立項,完成自己的科研課題。

華中科技大學2002年創建的“DIAN團隊”(基於導師制的人才孵化站)就是一個以本科生為主體的課外科技活動團隊,其團隊成員既有本科生也有博士生,經過遞進式孵化的正式成員都具有永久編號;其新老隊員相連、橫跨文理工科,從而形成了一個網狀的“星形”結構,良性循環的新項目引進方式使得團隊成員有機會接觸到更為豐富多樣、具有挑戰性的項目課題[1]。華中科技大學“基於項目的信息類專業教育實驗班”、“計算材料科學與測量模擬中心”、“基礎醫學科技創新團隊”等也採取的是這種人才培養模式。

(二)競賽

競賽參與模式是以個人或團隊為單位,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以校內外各項競賽為載體,經過個人努力及團隊間的交流合作來提升實踐及創新能力。參賽的過程就是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鼓勵學生主動探索並解決問題。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組織、選拔學生參與(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等國際賽事,形成了迥異於課堂教學及實驗環節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層層擇優選拔及培養機制形成“拔尖智力羣體”,在榜樣輻射作用下提升創新能力、競爭合作精神,使拔尖創新才培養、學科發展、教材建設及課堂研究等形成了良性循環的過程[2]。哈爾濱工程大學建立電子創新設計實驗室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江蘇大學鼓勵學生參加數學建模、“挑戰杯”、機械設計等各級各類競賽,對在比賽中獲獎的學生給予2~4個“創新學分”的獎勵、免試推薦碩士和博士研究生[3]。

摘要: 篇五

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第一課堂”模式、“第二課堂”模式以及聯合培養模式等。“第一課堂”模式指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模式主要有科研項目參與及競賽參與,聯合培養模式主要包括校際合作與校企合作。

關鍵詞: 篇六

高校;創新;培養;模式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既是時代的強烈呼喚,也是整個社會和民族的責任。《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湧現的局面。”現階段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第一課堂”模式、“第二課堂”模式以及聯合培養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