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欄目: 鄉鎮街道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3.01W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提出的“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的要求,充分發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在預防矛盾風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設高水平的平安健康穆稜。按照《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鄉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穆稜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的有關文件精神,深刻認識領會我國社會矛盾的新變化,着力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全社會參與社會心理服務的運行機制,強化黨委政府和部門協作,逐步構建起以心理知識宣傳普及為前端、心理問題監測預警為中端、高危人羣精準干預為末端的“社會心理健康全程服務鏈”,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二、目標任務

今年要實現以下目標:

1.鎮級心理工作辦公室建成率達100%,各村依託村委會、農家書屋等場所,設立心理諮詢室或社會工作室,村心理服務諮詢室建成率達到80%,為村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2.特殊人羣的排查發現率、登記造冊率達到90%,監測預警及時率、個體干預率達到85%。

3.疑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線索調查完成率、診斷及時率達到95%,報告患病率達到4‰以上。

4.普通人羣心理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 100%,農村人羣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50%,村心理諮詢開展率達80%。

5.鎮綜治工作平台中設立社會心理服務信息模塊,心理服務信息入庫率達到 100%;特殊人羣社會心理服務電子檔案建成率達到95%。

三、內容措施

(一)建設“三級”心理服務平台

1.建設鄉鎮心理服務站。鄉鎮負責本級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依託綜治中心,結合鄉鎮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四平台”建設,設立至少1個心理服務站,向公眾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2.建設村心理服務諮詢室。鎮負責轄區內各村心理諮詢工作室或社會工作室建設,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人員、法律工作者及社會工作者。組織志願者對村民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和心理疏導。繪製“心靈之旅”地圖,標明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鎮心理服務站、村心理諮詢室等的地理位置,方便羣眾就近接受服務。

(二)培育社會心理服務人才隊伍

1.社會心理服務隊伍。將衞生院醫護人員、村幹部、網格員、社區民警、人民調解員等作為社會心理服務兼職工作者,組織開展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的培訓,提高其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心理疏導、危機干預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不斷壯大社會心理服務力量。

2.志願者隊伍。積極鼓勵專業人才和社會力量加入社會心理服務志願者隊伍,聯合醫療機構、心理諮詢機構、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單位通過開展公益活動、分享會、朋輩支持等方式,為羣眾提供多元化的心理諮詢服務、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等心理支持。

(三)健全社會心理服務工作機制

1.建立組織領導機制。成立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黨委分管政法領導任組長,分管衞生領導任副組長、衞生計生、組織、宣傳、綜治、維穩、司法、教育、科技、發改、財政、人社、民政、殘聯、市場監管、文廣、信訪、工會、團委、婦聯、老齡、科協等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本轄區內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統籌推進社會心理服務工作。

2.健全部門協同機制。建立衞生計生、教育、司法、團委、婦聯、殘聯、信訪、民政等部門的社會心理服務子系統,以心理健康輔導室為平台,開展行業心理健康教育和評估、心理訓練等服務,組織對職業人羣、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婦女、殘疾人、特殊人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羣體實施心理干預,形成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

3.完善宣傳教育機制。發揮鄉鎮、村三級社會心理服務平台作用,動員社會組織、專業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廣泛開展心理健康宣傳進機關、進村居、進企業、進工地、進市場、進家庭等服務活動。實現職業人羣、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婦女、殘疾人、特殊人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羣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利用電視、報刊、微信、微博等媒體加強宣傳引導,建設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陣地,每個村至少設置 1 個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櫥窗(欄)。通過多種宣傳途徑,提高公眾心理健康知識知曉率。

4.建立日常排查評估機制。發揮基層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的“底座”作用,組織村幹部、網格員等進企入户,做好社會心理信息採集、特殊人羣排查摸底等工作。對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態失衡、行為失常及性格偏執等五大類人羣,尤其是涉恐、涉穩、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在逃、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重點上訪人員等八類特殊人羣,逐一建立社會心理服務電子檔案,定期開展分析研判和風險評估工作,形成特殊人羣心理服務與綜治中心規範建設、社會矛盾風險化解、全科網格建設“三結合”的格局。

5.建立預警和干預機制。依託省平安建設信息系統,設立社會心理服務信息庫,建立特殊人羣心理問題紅黃綠“三色等級預警”機制,即“紅”色為高危對象、“黃”色為關注對象、“綠”色為一般對象。對流浪乞討人員實施“心理救助”,對服刑、刑滿釋放人員及其家屬實施“心理援助”,對涉毒、涉穩、邪教等人員實施“心理糾正”,對特殊利益羣體實施“心理干預”,對社區矯正人員實施“心理疏導”,對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救治救助”,努力實現高危對象無自傷自殘、肇事肇禍,關注對象無惡意鬧訪、隨意纏訪,一般對象無消極衝動行為的“三無”目標。

6.建立“3+1”服務機制。建立矛盾化解(綜治)、法律援助(司法)、幫扶救助(民政)與心理疏導干預(衞生計生)有機結合的3+1服務機制,將心理服務工作與市、鄉鎮、村三級綜治工作平台相銜接,及時反映和協調羣眾利益訴求,消除和減少負面情緒;將心理服務與法律服務結合起來,幫助羣眾及時瞭解政策信息,提高法律素養和防護能力;將心理服務與幫扶救助結合起來,對家庭困難的精神障礙患者、心理失常等人員給予幫扶救助。

7.提升“走出去”的心防工作機制。整合各種心理服務資源,破解在心理諮詢機構等待羣眾上門諮詢的被動局面,發動鄉鎮、部門幹部主動深入羣眾,收集需要心理干預疏導的情況,尤其是針對失獨家庭、特殊利益訴求羣體等“弱勢羣體”, 組織心理諮詢專家、鄉鎮和部門幹部認真分析心理失衡原因,按照“一事一策、一人一方案”的原則,因人制宜、因事制宜,量身定製疏導方案,通過黨政幹部主動牽頭、心理諮詢師主動介入、公益組織志願者主動幫扶、基層鄉賢主動參與,按需調配最優心理服務力量,綜合施策,取得實效。

8.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預防管控機制。建立日常服務網和專業服務網的“兩網互動”機制,按照患者基本情況、風險評估、救治救助情況建立“一人一檔”,分類落實幫扶、救助、管控等保障措施;形成專科醫院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幫扶關係,定期開展患者診斷複核、病情評估、治療方案調整等“精防日”制度,提供診斷評估、分級管理、定期面訪、治療康復等服務,努力實現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六個零”,即排查零盲區、管理零遺漏、服務零距離、銜接零縫隙、處置零閃失、命案零容忍的目標。

9.強化心理服務信息互通機制。整合資源,建立衞生、綜治、教育、司法、團委、婦聯、殘聯、信訪、民政等部門信息互通共享的運行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溝通疏導、問題答疑等心理服務。開通諮詢熱線、微信公眾號等服務,迴應羣眾關切、緩解羣眾心理壓力。將心理服務信息納入政法信息化建設平台,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支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的基礎性、源頭性工作,是新時代總結提升推廣的重要內容,各村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抓好工作推進和督查落實等工作。

(二)加強宣傳教育。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推送心理科普信息,加強基層心理健康促進與服務力量,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均等化,營造社會氛圍。

(三)落實工作保障。參照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求,加大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投入力度,將工作經費列入鄉鎮財政預算。

(四)完善獎補政策。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以獎代補監護責任,明確區分監護人“以獎代補”與殘疾人護理補貼。

(五)強化督導考核。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把社會心理健康服務工作作為綜治平安考核的內容,採用評估、督導、考核、激勵、懲戒等措施,對因工作不重視、落實不到位導致工作任務未及時完成的,將在年底考核中予以扣分;對發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實行一票否決權制,並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