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態建設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58K

生態建設總結多篇

【第1篇】2022年縣交通局生態縣建設工作總結

一、改善交通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道路硬化率方面

(一)環城北路:(環城北路既是城市道路建設,也是峨大線路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收費站向東跨猊江,順江往南接雙小路,全長1.816公里,路基寬32米,主車道15.5米(雙向四車道),非機動車道各3米,隔離帶各1.5米,左邊人行道3米,右邊人行道4.5米,路面採用水泥混凝土澆築。設計概算投資3525萬元,其中:徵地拆遷費1592.18萬元,直接工程費1932.82萬元。該項目於2022年9月啟動建設,預計08年底完工。

(二)工業園區路網建設:主要包括回龍路、石邑路、舍郎路、天大路、玻璃廠路。建設里程9.12公里,預計總投資4200.02萬元,其中徵地拆遷費1349.53萬元,直接工程費2850.49萬元。

—— 回龍路:起於昆峨線k125,跨玉元高速路經文碧、回龍村,止於玉林泉酒業公司新擴建區,全長4.72km,路基寬7~10.5米,路面寬6.5~9米,水泥路面,預計總投資2429萬元,其中:徵地拆遷費892.84萬元,工程費1536.16萬元,該項目現已完成路面鋪築1.2公里,預計k0+500~k4+720段在12月底完工,k0+000~k0+500段(含跨玉元路76米大橋)在09年4月底完工。

—— 石邑路:全長1.28公里,路基寬20米,路面寬12米,水泥路面,預計總投資820萬元,其中:徵地拆遷費296.69萬元,工程費523.31萬元,該項目現已完成路面鋪築200米,工程預計在年底完工。

—— 舍郎路(路基工程):全長1.33公里,6.6米橋樑一座,路基寬12m,預計總投資675.14萬元,其中:徵地拆遷費160萬元,工程費515.14萬元,自開工以來完成投資536.95萬元,該項目預計在08年11月底完工。

—— 天大路:全長1.23公里,路基寬8米,路面寬7米,水泥路面,總投資199.41萬元,已於2022年10月完成竣工驗收。

—— 玻璃廠路:全長0.56公里,路基寬8米,路面寬7米,水泥路面,總投資76.47萬元,已於2022年10月完成竣工驗收。

(三)甸多路(07年追加通達工程):起於甸中鎮甸頭,經大、小煙廠至西就,止於大龍潭鄉多依樹,屬縣道,全長20公里,水泥路面,預計總投資810萬元。該項目於2022年8月開工,至2022年8月全線竣工。

(四)大攀路:起於大龍潭鄉綠溪經班得、迭所村委會,止於河口,全長21.9公里,設計路基寬度6.5米,路面寬度6米,預計總投資1495萬元,該項目已列入交通部08~09年國債資金建設通暢工程計劃,已完成招標工作,施工單位於10月份進場複測,預計09年10月完工。

07~08年省交通廳下達我縣通達建設項目27個,涉及8個鄉鎮27個村委會,建設總里程331.9公里,其中水泥路面206.90公里,瀝青路面5.9公里,水泥預製塊彈石路面21.5公里,人工彈石路面22.6公里,砂石路面75公里,預計總投資9264.9萬元,現已完成98.6公里,佔總里程的30%,在建53.5公里,佔總里程的17%,除小街~寶泉路、水灣哨路外要求在09年6月底前完工。

其中:河西路(河外~西就)全長21.8公里,於2022年4月開工建設。

以上路網建設工程包括35個項目,總里程為364.74公里,建設投資規模達19294.92餘萬元。

二、老213線141至151段油路大修於4月28日完工,投資430萬元。

三、爭取岔河至甸中經夕陽國防戰備路建設項目方面

根據雲交戰辦(2022)23號《關於作好國防公路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縣需要進行改造的岔河至甸中段公路屬於軍兵種部隊機動道路,由於現有道路大部分路段路面破損嚴重,道路通行條件較差,道路抗災能力弱,缺少必要的橋涵和防護工程,不能適應戰區部隊的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需要進行改建達到四級公路標準。該改建項目起於甸中鎮s213線k91+000處,止於岔河鄉s213線k119+600處。我局於2022年委託國家林業局昆明勘測設計院完成了該段公路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路面改造工程全長28.6公里,公路等級四級,路面採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行車速度20公里/小時,路基寬6.5米、車道寬6米,估算總投資2805萬元。資金來源:除國家和省按有關標準安排補助資金外,不足部分由玉溪市和**縣承擔。玉溪市發改委玉發重點(2022)505號向省發改委上報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市環保部門於2022年7月25日(玉環評準[2022]78號),通過了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第2篇】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20_____年,縣委、縣政府作出了生態景區全域建設的決定,同時出台了相關的文件,對生態景區全域建設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王宅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將該項工作與我鎮旅遊產業的發展緊密的結合起來,加強領導、精心部署、紮實工作,較好的完xx縣政府交付給我鎮的各項任務,為本鎮旅遊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重視加強對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的領導

在縣委、縣政府作出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的決定後,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將該項工作與本鎮黨委、政府提出的發展旅遊產業相關結合,及時調整工作機構。

二、認真做好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規劃

我鎮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極具開發旅遊產業。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開展後,特別是3月中旬全縣生態景區全域化推進會之後,鎮黨委、政府以此為契機,結合我鎮的實際,召開黨委、政府班子會議專題討論,適時調整做好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的工作規劃,重點提出了與全縣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緊密相關的幾項工作規劃,並一一作了分解,落實到相關人員,按照縣政府的任務要求,全力做好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

三、對照行動計劃認真開展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

一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縣政府的任務要求,認真開展生態景區全域化的建設工作。

四、加強老景區的管理和安全運行工作,確保老景區的正常運行

壽仙谷景區是我縣最早接待遊客的景區之一,多年來,壽仙谷景區在外一直有較好聲譽。為了使壽仙谷景區繼續健康發展,鎮黨委、政府對壽仙谷景區的正常運行一直十分關注。在景區旅遊旺季和“十一”黃金週來到之際,鎮政府積極與縣旅遊管理部門一起,對景區的各項設施和遊客的接待以及安全防範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壽仙谷區正常的運轉。

五、鼓勵支持農家樂休閒遊

農家樂休閒遊是我鎮旅遊發展的另一個亮點,為加強農家樂的發展,鎮政府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商家開辦農家樂,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申報建設項目。同時積極鼓勵原有的農家樂申請評星工作。

總之,一年來,我鎮在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中做了一些卓有成效工作,為我鎮旅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目前我們所做的工作只僅僅是這個工程小小一點,今後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作需要我們去作不懈的努力,去積極工作。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上下齊心協力,努力工作,生態景區全域化建設工作一定會產生豐碩的成果。

【第3篇】海洋與漁業局2022年生態縣建設工作總結

生態縣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也是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保護海洋環境有度有序開發海洋的必然選擇。根據2022年度生態環境保護任務書下達的要求,我們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自查:

一、建立組織,領導重視,指導思想和目標明確。

和往年一樣,今年我局專門成立了生態縣建設領導小組,局領導和各有關科室分別指導和開展生態縣建設工作,並把此項工作提上日常議事日程,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立足“海”的自然和社會兩個要素,加強生態海洋建設領域的投入。指導和幫助沿海鎮鄉街道做好2022年的生態縣建設工作。

二、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推廣健康養殖。

隨着_____國華電廠的投入運行,我局加強了對象山港和三門灣的海洋環境保護,特別是象山港海洋環境監測外。邀請全市有資質的海洋環境監測部門進行不定期監測,及時發佈象山港環境狀況,阻止了多次違法圍填海、挖沙等現象。積極推廣蝦、蟹、貝混養,淺海藻類養殖,海水循環養殖,高位池塘養殖等健康生態養殖模式,提倡健康餌料投喂,杜絕違禁藥品使用,並逐年控制了網箱養殖數量。

三、加強源頭管理,促進生態綠色產品發展。

我局在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管理的同時,積極培植綠色水產品生產基地,並組織實施水產品綠色認證工作。今年共完成4個國家級綠色產品認證、7個市級無公害水產品認證、8個市級綠色水產品基地的認證。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及時調查處理水產養殖污染事故糾紛。今年共調查處理漁業事故6次,維護了漁區的社會穩定。年終建立和本部門相關的生態縣建設年度檔案資料。

一年來的生態縣建設工作,使我們更加意識到今後海洋環境管理工作的艱難,同時也感到擔子的重大,海洋生態、海洋環境的保護不僅關係到整個生態縣建設,也關係到沿海漁區的社會穩定,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生態海洋的文章,不斷提高實現認識,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_____縣海洋與漁業局

【第4篇】海口市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總結

海口市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總結1999年4月國家批准海南建立全國第一個生態示範省。作為海南省會城市的海口市是省政府首批批准的6個生態示範市(縣)之一,這標誌着我市正式邁入生態城市建設的行列。

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環保總局及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的指導幫助下,我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 “環境既是生產力,又是競爭力”環境立市新的發展思路,把生態環境當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具特色的資產和最大優勢,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經濟持續、健康和平穩發展。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33.6億元,經濟增長10.2%;2001年為144.6億元,增長10.4%;2002年為210.9 億元,增長10.5%;今年上半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99.9億元,經濟增長13.6%。

同時,環境質量保持優良,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去年底海口與瓊山合併,區域面積的擴大為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

近幾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省的統一部署,結合海口實際,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努力完成省下達海口市生態環境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經過努力,並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強組織和領導 編制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為了及時協調、解決我市在生態城市建設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推動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2001年7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建立海口市生態環境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由市委書記、市長任召集人,常務副市長、主管副市長任副召集人,成員由市委、人大、政協、工會及有關社會團體和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下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由市環保局負責人任主任,計劃局負責人任副主任,分設農林、海洋、水資源保護三個專業組,辦公室負責日常生態環境建設管理,制定了《海口生態城市建設聯席會議工作規則》。

2002年5月市政府批轉市環保局提出的《海口市2002年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意見》給各相關單位,要求重點抓好城市污水處理、市區地面水體整治(美舍河整治和“兩湖兩溝”整治)、公交出租車“油改氣”、消除“白色污染”、淘汰氟里昂以及城市海岸帶防護林的保護等工作,明確生態環境建設的任務和要求。2003年9月市政府辦公室發文《關於印發海口市貫徹2003年生態省建設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今年我市生態環境建設的任務和目標,確定各部門的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間表。

2001年10月底,我市委託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編制的《海口生態城市建設規劃》通過了省市有關專家的評審。該規劃確定了我市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目標、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近期目標是:用大約5年左右的時間達到

(1)生態產業形成一定規模;

(2)綠化覆蓋率全國領先水平;

(3)生活垃圾及污水無害化、資源化水平全國領先;

(4)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一流;

(5)居民生活質量達到全國先進水平。由於海口瓊山合併,現正委託原編制單位重新修編。

二、堅持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原則 推動生態環境建設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原則是實施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城市一個內在的基本要求。在海口市“九五”計劃、2022年長遠規劃和四年的經濟結構調整等城市發展戰略中,市委市政府從海口生態環境資源的實際出發,確立了“兩地一中心”的綠色發展目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熱帶濱海旅遊勝地和區域性商貿中心),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生態環境資源有效合理配置。目前,我市工業佈局的優化調整已基本完成。

原先我市工業企業大多處在城市中心區和上風向區域,市委市政府在研究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時,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着重解決工業的合理性佈局問題,從環境功能佈局上確定了金盤、永桂、港澳三個輕度污染工業區和中度污染的馬村工業組團,這些工業區團都處在海口的下風向。同時,從長遠利益出發,堅決關閉了地處中心城區的海口市水泥廠、陶器廠、製革廠等一批生產工藝落後、效益低下、污染嚴重的企業,對一些技術先進、效益好、污染輕的企業做出了搬遷到工業區的計劃。

工業佈局的合理調整,大大改善了中心城區的環境,為廣大市民提供了舒適的工作、生活空間,也為工廠企業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平台和潛力。幾年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已初見成效,2002年海口工業的發展重心開始從污染較重的食品、飲料等傳統產業轉向輕污染或無污染的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生態環保和海洋開發等高新技術產業。

今年我市海口椰寶綠色餐具有限公司、海口市農工貿(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翔晟高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3個具有綠色環保項目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有利地推動了生態城市建設。目前,我市“藥谷”計劃正順利實施,羅牛山無公害蔬菜基地、魁星觀光果園等一批生態農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二)積極推行使用清潔能源工作,引導、鼓勵企業走生態環保之路。幾年來,我市先後投入5億多元用於燃氣管道、液化氣儲配站和液化氣供應站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液化氣管理和供應系統,液化氣供氣能力達十多萬户,全市居民用氣氣化率達99%以上。

距海口市40公里的福山氣田於去年2月正式向海口城市燃氣管網供氣,椰島集團、興業聚酯公司、亞太啤酒和歐化印染廠等企業開始改為燃氣。政府實施“空氣淨化工程—清潔汽車行動”的綠色環保工程正在啟動,公交、出租車“油改氣”和建加氣站的工作穩步推進。

全市加油站汽油出售實現無鉛化。同時,政府引導企業走生態環保之路,積極向企業推廣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鼓勵企業樹立循環經濟理念,推行清潔生產。

目前我市已有三家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三)強化環境管理,鞏固創模成果,改善環境質量。2000年2月,我市被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國家環保模範城的榮譽稱號,我市的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環境建設上了新的台階。

鞏固好這一成果,推動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我們對此常抓不懈。在項目環保審批中,堅持“環保一票否決”制度,嚴把項目審批關,從源頭上控制新的污染源產生。

同時,加強對原有工業污染源的監督管理,積極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2002年開展了嚴查環境違法行為,遏制污染反彈的專項行動 ,今年開展了查處不法排污企業的活動,對工業污染源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

二、堅持以人為本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三年多以來,海口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為增強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綜合效益,保護環境,做精做美海口,創造最佳的人居環境和創業環境,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努力改善市區生態環境,相繼實施五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

(一)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投資約3.4億元人民幣,設計日處理30萬噸的海口市白沙門污水處理廠是省、市重點環保工程,服務範圍96平方公里,服務人口70萬人。自1999年10月底竣工以來,運行良好,處理後的水質優於設計要求。

隨着市政管網建設不斷完善,目前日處理廢水約達18萬噸左右,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81.66%。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對保護我市的地下水源、地表水飲用水質和城市景觀水體,以及近岸海域水質起到關鍵性作用,具有良好的、深遠的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

(二)水源地和自然景觀的保護工程1997年市政府為保護我市生活飲用水源地和岸線景觀,批准建立永莊水庫保護區(面積9.6平方公里),金牛嶺地下水源保護區(面積4.5平方公里)和海口灣西海岸岸線保護區(面積16平方公里),設立了界標和標牌,並制定有關管理規定。2001年開展了沙坡水庫水源保護區的規範建設,保護區劃分範圍報告書已經專家評審通過。

今年開始着手建設龍塘飲用水源保護區。

(三)環衞系統工程近年來,市政府下大力氣實施以垃圾收集、轉運、無害化處理、資源利用和建設衞生公廁為內容的環衞系統工程建設。累計投資一億多元購置100多輛垃圾裝運車,建成密封式垃圾轉運站15座和佔地273畝的垃圾填埋場,使日產800噸的全市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並做到合理的衞生填埋。

總投資近億元、設計日處理能力1000噸垃圾的無害化垃圾處理場--顏春嶺垃圾處理場,其第一期第一個填埋區(佔地64畝)工程已於2001年4月投入使用。第二期填埋區佔地面積208畝,去年11月份通過專家驗收。

今年上半年完成二填埋區2萬多立方米碎石濾層鋪設工程及四周邊坡的廢舊輪胎鋪設工程;其配套污水處理廠完成鼓風機和加藥間重建工程,完成32,000立方米氧化塘土建工程,整個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已全部完工,現正準備進行調試工作。無害化垃圾處理場的投入運行,對海口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無疑有着重要的意義,這將使海口的城市生活垃圾步入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處理軌道。

(四)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1、中心城區環境綜合整治這幾年來,我市通過開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和國家文明城市等活動,狠抓中心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市區人居和創業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功能。2001年進行的市中心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是我市歷年來整治範圍最廣、拆遷面積及工程最大的一項環境改造工程,包括海府路、海秀東路、濱海東路、人民公園東西湖四個分項工程,規劃面積91.17萬平方米,涉及道路總長7900米。

對各類不符合規劃的違章鋪面或建築進行整治拆遷,完成了華海公園、東湖廣場、海府路白龍南路口綠地等十七處綠化建設,建成綠地面積達9.8萬平方米。架空高壓線下地的電力溝建設和鋪設燃氣輸氣管道、人行道綠化帶、路燈安裝及道路亮化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步進行。

經過整治,該區域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今年又對國貿區、濱海路等進行了環境綜合整治,市容面貌有較大的改觀。

2、美舍河整治工程美舍河是橫貫海口市區南北的主要河流,是海口市城市生態環境重要組成部分,全長23.86公里,我市境內約長5.7公里,由於開發建設,水質污染嚴重。美舍河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9940.80萬元,整治工程包括拆遷、清淤、護堤、載流、綠化等內容,分三標段進行治理。

自1999年11月動工以來,從國興橋至白龍橋2.3公里示範段已投資近4000萬元,主體工程已完工,兩岸完成綠化208畝。北段工程(白龍橋——長堤路)全長1.9公里,該工程於2000年8月初全面開工,工程項目基本完成;南段工程(五公祠——國興橋)全長1.5公里,於2002年6月底全面開工,目前,除市政府決定暫不做的右岸污水乾線、觀光路、欄杆、路燈和取消的河牀護底外,尚剩過國興路段污水乾管、五公祠內人行橋和五公祠后街橋、沿岸人行甬道、國興橋底清淤護底。

整治後的美舍河水質將達到國家地面水體標準,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沿河兩岸建成帶狀公園,今後將形成一條橫貫海口南北的綠色生態長廊。

3、整治水源地以及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西海岸是我市岸線景觀保護區,2000年4月,市委市政府對西海岸進行全面環境整治和景觀建設。其整治工程投資近4000萬元,全長10公里、佔地1600畝的海岸帶狀公園基本建成,修建觀海路10公里,種植椰子樹等各種樹木近萬株,綠地率86%。

在10公里的海岸線上設置不同風格的10個景點,把觀海長廊園林燈連成一片,使海口市的生態景觀建設增添了一道風景線。達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海露出來、把路連起來、把地綠起來、把燈亮起來、把景美起來”的整治目標。

今年對海口市飲用水地龍塘取水點地區進行環境整治,取締多間臨江的家庭豬舍,清理江邊垃圾,設立告示牌,嚴禁在取水點周邊堆放垃圾、建養豬場等一切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同時整治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污染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關閉保護區周邊的飲食店,停止帶船尾機的機動遊船經營行為,制止濫捕濫殺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

4、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海口市從2001年開始針對街邊飲食店廢水直排路面,油煙污染環境,“卡拉ok”噪聲擾民,店鋪亂搭亂建佔道經營影響市容景觀等環境問題,組織公安、工商、城管、環保等部門聯合執法,收到良好效果,使街邊環境污染這一熱點問題基本得到遏制。去年抓住羣眾反映較大的噪聲污染問題,加大執法力度,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噪聲污染專項整治,對社會噪聲、建築噪聲、交通噪聲和工業噪聲進行綜合治理,大大改善了我市的聲環境質量。

今年加強對我市醫療廢水廢物的監管,對市區25家醫院的醫療廢水和醫療垃圾處置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查處5家醫療單位污水超標排放的違法行為,令其限期整改。

5、綠化美化工程海口市自1992年起就將“創建園林城市”納入城市發展總目標,確保實現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綠地佔有率和綠化覆蓋率指標,保持生態平衡。年年有計劃地在城市周邊植樹造林,構築城市生態保護的綠色屏障,增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功能。

1995年市委市政府做出決定,在經貿區的濱海黃金地段劃出1250畝土地,作為公共綠地建造“萬綠園”。去年加大城市綠化力度,拆遷建綠,見縫插綠,提高綠化水平,終於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目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64%。

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南海大道、粵海南站、東線高速公路和沿海防護林工程,在我市五大道路出口建設生態森林體系,綠化美化環境,形成環抱熱帶濱海城市的林帶。

三、堅持因地制宜 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從海口的實際出發,立足區位優勢,結合自身特點,找準生態環境建設的切入點,積極穩妥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

(一)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業。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瓊州海峽旅遊度假區的戰略構想。

依託“碧水藍天、金色陽光、常綠大地、清新空氣”的環境優勢,發展旅遊業。近幾年興建了西海岸帶狀公園、熱帶海洋世界、海南熱帶森林博覽園等10個旅遊休閒項目。

同時通過宣傳,突出自然、椰風海韻的特色,打生態環保牌,吸引眾多遊人,讓他們在領略美麗的熱帶風光的同時,感受到一次切身體會的生態環境教育。

(二)消除白色污染和建立無氟區域城市。海口市在全省率先頒佈了防治白色污染管理辦法,並在生產、銷售、使用和回收等環節上實行強制性措施,步入了治理白色污染的良性管理軌道,消除白色污染工作已初見成效,今年上半年重點加強對各大農貿市場、超市、食堂和水產批發市場的監管力度,採取突擊檢查和日常巡查相結合、巡查和蹲點相結合的方式,增加執法頻率和人數,有力打擊了不法商販。

海口市政府響應省政府建立無氟省級區域的決定,在全市黨政機關、賓館酒店、機動車輛實施氟里昂替換改造工程,淘汰替換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完成42家氟里昂替換改造工程,其速度和數量均走在全省的前列。

(三)實施交通污染專項治理。海口市委市政府自97年至今,把機動車鳴喇叭、尾氣污染問題作為一個專項治理工程,成立全市交通污染治理辦公室,組織公安、交通、城建、環保等部門從機動車年檢線的源頭上、行駛道路上、超標排放治理上和超齡車報廢制度上等環節實施綜合治理機動車噪聲及尾氣污染,基本剎住了機動車亂鳴喇叭和冒黑煙的現象。

制定了《海口市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辦法》,並經省人大通過,為今後我市治理機動車尾氣提供法制保障。

(四)開展文明生態村建設活動。從99年起市委市政府將四套班子領導的鄉村工作聯繫點作為建設生態文明村的試點單位,力求把文明生態村建設作為生態城市建設新的切入點。

通過整治鄉村髒、亂、差,拆除亂搭濫建、鋪村路、建立垃圾收集站、設文化娛樂場所,大舉植樹種草栽花,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為改變村民的生活、生產方式和居住環境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市各個區積極推廣農村沼氣試點工程,建立一批生態農業基地,指導、幫助農民整治農村生產和生活居住環境,增強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功能。

現已建成各類文明生態村359 個,計劃在鞏固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建設標準,向縱深方向發展。

四、存在問題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生態省,我市被確定為生態市試點市縣後,我們加快了生態城市的建設步伐,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卓有成效。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生態環境建設還剛剛起步,離生態示範市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生態環境建設資金投入的市場運作機制有待探索和建立,單一的政府投入模式,往往由於政府財力有限,資金不足造成生態環保工程進展緩慢,如美舍河整治工程、公交和出租車“油改氣”項目等。

【第5篇】2022年鄉鎮生態糧倉建設個人工作總結

全縣“生態糧倉”建設工作會議後,鎮黨委、政府根據會議精神,對照全辦發[xx]17號文件關於印發《***縣xx年生態糧倉建設方案》的通知和要求,進行認真地貫徹落實,具體做法總結

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組織

迅速召開“三會”貫徹落實:1、召開黨政聯席會,成

立鎮xx年“生態糧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鎮長具體抓,並確定專門班子抓落實,鎮各職能部門、農機、農技、農經、水產、林業和各村書記參加。2、召開鎮村全體幹部會,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全面貫徹落實。3、召開調研會,鎮“生態糧倉”領導小組深入到核心示範區廣泛徵求意見制訂方案,具體落實。

二、制訂方案,全面實施目標任務

糧食生產面積5萬畝,總產2.6萬噸,比xx年增長

1.8%。水稻、小麥單產分別比上年增長2%,糧食優質率達95%以上,質量安全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標準。

2、主要建設內容

(一)建立糧食標準化生產基地

制定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推廣標準化生產,在全鎮10個村建立4萬畝水稻、1萬畝麥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水稻良種補貼與良種掛鈎試點、小麥高產攻關活動、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等項目帶動,提升水稻、小麥單產、品質和質量安全標準。

(二)抓好水稻高產優質核心示範區建設

在沿滁河中心壩灌區包括(蔡集、再安、大同、周湖、晉集、石溪、石澗)建立1萬畝以優質粳稻和長粒型中秈稻為主的3個核心示範區。在核心示範區實行“五定”,即定區域、定品種、定技術規程、定責任人、定市場。做到“五有”,即有明顯示範標誌、有完整的技術方案、有行政和技術負責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範觀摩活動。

(三)抓好稻米協會和訂單生產

鎮黨委、政府積極扶持村級稻米協會建設,明確要求每個村要求成立組織,幫助農民提高糧食生產、組織銷售,並組織儒林米業與農户簽訂水稻訂單生產4萬畝,農户訂單簽約率達95%以上。

(四)推廣五項關鍵技術

一是推廣優質高產良種。主推雜交粳稻9優418、雜交長粒型中秈豐兩優1號、新兩優6號、兩優6326、雜交短粒型中秈優118、輻優827、ii優608等優質品種,續推進沃土工程。秸杆還田,種植綠肥,實行“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增加農田有機肥投入,逐步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改進理化性質,提高地力水平,為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奠定基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病蟲草害生態防治技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

鎮黨委、政府成立生態糧倉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領導小組在鎮農委下設辦公室,建立目標責任制,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確保生態糧倉建設任務落實到位。

(二)開展技術培訓,搞好技術服務

實行技術人員包村聯繫户制度。選派5名農技人員,每人聯繫20個示範户,2-3個種糧大户,共聯繫100個示範户,12個左右種糧大户。鎮農技綜合服務站幫扶2-3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龍頭企業。充分利用鎮、村、組幹部會議,召開現場會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開展主推技術培訓,做到一户一張明白紙。在核心示範區生產提供技術儲備,鎮政府在3月20日前對全鎮推廣的五項關鍵技術進行全面培訓。

(三)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攻關競賽

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競賽。對在“生態糧倉”建設活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有關部門、鎮村幹部、技術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帶頭學用先進技術增產顯著,並帶動周邊農户學用先進技術的示範户、種糧大户給予獎勵,對核心示範區的農户在種子機插秧給予一定的補貼(特別是軟盤、機插秧費用)。

【第6篇】區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工作五年總結

鐵腕治污調產業生態經濟大發展—x區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五年綜述

“經市、區環境監測站監測,x區出境水質2022年全年、2022年1-9月全部達標,均為ⅲ類水以上,達到水環境功能區的要求;新城區大氣質量全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ⅱ級標準;市區飲用水源黃壇口水庫水質保持ⅰ、ⅱ類水質標準,城區飲用水合格率達100%。”一組組監測數據顯示,x區環境質量狀況自去年來一直處於良好的狀態。

近年來,x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污染減排有關要求,按照生態省建設和“811”污染整治的總體部署,通過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調整產業結構,使x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五年來,經過四大環境污染整治,我區消滅了8000多個污染源,大大削減了排污總量。x區生態環保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的前列。經過四年多的創建,2022年,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通過了環保總局的驗收,衢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今年5月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公佈:x區在2022年度生態省建設和“811”污染整治工作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在全省參與考核的81個縣(市、區)中位列第6名,在衢州市排名第一。

一、環境告急,百姓難安。

x區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總面積1748平方公里,下轄10個鎮、9個鄉和2個街道,總人口39.6萬。x區的前身是衢縣,建縣於東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

x區生態資源豐富,山川秀美,歷史文化悠久。但傳統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經無序發展後污染日益加重,先污染後治理,先引進後規範,冒進的發展觀一度主導了當地發展理念,加劇了x區局部地區的污染,x區面臨着既要整治傳統產業,甩掉歷史包袱,又要發展現代新興高新產業的雙重壓力,實現由傳統農業縣向現代化工業縣、新都市轉變,任重而道遠。

位於錢塘江上游的x經濟開發區(原沈家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91年,1993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由於x經濟開發區具有緊鄰巨化集團的區位優勢,經過十餘年發展,到2022年,x經濟開發區有化工企業49家,化工企業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羣眾就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早期規劃的欠科學,x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與居民區相聯,再加上化工園區處於金衢盆地底部,氣象條件極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到了沈家一帶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影響了下風向的衢州老城區,人稱是衢州東大門的一顆“毒瘤”。幾年前,沈家開發區內污水橫流,化工企業日排放污水超萬噸,東跡渡大橋周圍臭氣熏天,羣眾怨聲不斷,在風景如畫的烏溪江與x交匯處,有時卻是污水泛着白沫使江水混濁不清;化工園區的部分污水進入沈家村的農灌渠,原來有着豐滿水草、小魚嬉戲的溝渠,近年來有時竟成醬色,雜草不生,受灌溉的農作物產量、質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沈家村的農民反映強烈,部分村民甚至有過激的言行,羣眾對化工企業的來信來訪投訴相當多,污染糾紛也時有出現,羣眾要求整治的呼聲很高。

x南北山區是衢州的“綠色雙翼”,植被較好,森林覆蓋在90%以上,毛竹資源相當豐富,但隱藏在山谷間,溪流旁的100多家小竹造紙廠、作坊和7000多隻竹料醃塘,卻使清澈的溪水污濁不堪。早在明清時期,衢縣的竹農就有利用嫩毛竹製漿造紙的傳統,這也是山區、庫區羣眾利用毛竹資源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的經濟。造土紙用的主要原料為青竹料和老竹料,產品附加值較低,資源利用率不高,帶來的污染較為嚴重。據統計2002年全區竹造紙企業年產土紙2萬噸,使用毛竹醃料近10萬噸,竹造紙企年排放廢水約1000萬噸,全年排放cod在3600噸以上,排放so2200噸以上。全區毛竹醃料塘7千多個,全年排放廢水在數千萬噸以上。竹料醃塘使用石灰甚至燒鹼醃料,帶來的污染更為嚴重,且工藝原始,根本無治理設施,竹造紙企業、竹料醃塘排放污水常常造成魚蝦、水生植物絕跡,下游羣眾飲水困難,在夏天農灌期及枯水期,還多次發生下游羣眾圍攻小竹造紙廠鬧事,由於處理及時才未發生砸機器毀廠的惡性事件。竹造紙、竹料醃塘整治迫在眉

【第7篇】2022年生態文明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區××街道辦事處東接××區,南臨××,北靠××國道,幅員21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5萬畝,常住人口1.4萬人,是××市首批國家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xx年,辦事處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368萬元,可用財力2239萬元,農業人均純收入5150元。xx年預計實現全口徑財政收

入1.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可達0.3億元,農業人均純收入預計可達5500元。

辦事處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民政部頒佈的《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工作方案》精神,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區民政局的具體指導下,××街以“四季吉祥”景區範圍內的××、××、××三個大隊為試點,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建設目標,進行生態文明農村社區示範點建設。目前三個大隊創建“生態文明農村社區”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現就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情況總結匯報

一、主要工作

(一)領導重視,村民自治,夯實三個基礎

一是夯實領導基礎。區委、區政府關於印發《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東辦文xx95號文}下發以後,××街工委、辦事處對此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嚴密部署,迅速籌備成立了××街道辦事處創建文明生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街工委書記擔任組長,辦事處主任擔任常務副組長,其他副主任擔任副組長,相關科室及試點大隊負責人組成工作專班。領導小組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全面規劃、整體推進、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創建思路,制定下發了《××街道辦事處創建生態文明農村社區試點工作方案》,先後召開了創建動員大會、創建工作會和創建推進會等多個專題性會議,對生態文明農村社區建設進行了總體佈局和具體部署,明確了創建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建設標準、方法步驟。同時,辦事處根據分工不同,印發了《生態文明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專班職責分工》的通知,將機關工作人員分成六個專項工作組,統籌推進試點工作,為生態農村社區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二是夯實組織基礎。按照“民主推薦、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社區居民自治原則,自xx年8月下旬起,辦事處在以××、××、××三個大隊按照《××街道辦事處農村社區自治組織產生的指導意見》,通過選舉準備、推薦社區籌建工作小組、選民登記和社區成員代表推選、候選人產生與競選以及投票選舉五個階段的籌備,於9月28日由社區成員代表投票選舉產生社區居委會成員。基本形成黨支部、大隊、居委會三塊牌子一套班子,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一肩挑”,居委會成員和大隊班子交叉任職的組成模式。同時,通過推選等形式產生居民小組長、居委會協商議事委員會,設立社區服務和社會福利委員會、社區治安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社區醫療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社區文化教育和體育委員會、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社區共建和協調發展委員會等6個專門工作委員會。各社區嚴格按要求制定了社區自治章程、居民公約、明確居委會及6個專門委員會的各項工作制度和職責分工,建立起一套黨支部領導下社區依法民主自治的工作運行機制。

三是夯實羣眾基礎。三個生態文明農村社區大力推行隊務公開、創新民主管理模式,按照全市統一標準安裝了隊務公開欄,每季度向社區居民公開開支情況,新農村建設資金流向以及本文來源:本站網重大決策等。辦事處還引導××、××、××等試點社區的農户自發成立各類經濟合作組織,現有蔬菜種植協會、蔬菜運銷協會、廚嫂協會、休閒遊協會等18個羣眾性經濟合作組織。羣眾可通過協會組織實現對行業的統一規劃、統一經營和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效益,從而增強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加大投入,統一規劃,完善三項建設

一是完善村莊外觀建設。自xx年開始,在市區兩級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辦事處牢牢把握新農村建設的黃金期,把羣眾“住得好”和“富起來”兩大工程綜合考慮,以“搭建一個市民休閒旅遊和農民增收致富的平台”為目的,在××、××、××三個大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思路,打造以“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季花卉為主題的“四季吉祥”的生態文明農村社區和休閒旅遊觀光帶。按照“高起點策劃、高品位設計、高質量建設”的要求,對“四季吉祥”景區××、××和××大隊的4個試點村進行統一改造。村莊的民居外觀分別取長江上、中、下游的“××、××、××”古民居為特點,在原址原規模的基礎上進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體現古樸與自然交融的建築風格,房屋外觀改造總投資2675.62萬元。

【第8篇】2022年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總結

2022年,我旗林業生態建設在旗委、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市林業局大力支持下,全旗認真貫徹落實兩個《決定》和全市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生態立旗戰略,集中力量抓好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和“雙百萬畝”林業精品工程建設,加大林業科技支撐力度,活化完善運行機制,提高林業生態建設質量標準,推動了林業生態建設快速發展,經過全旗各族人民艱苦奮鬥,林業生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果顯著。 一、主要成果及特點 今年,全旗共完成人工造林45.1萬畝,佔市下達任務的145%,佔旗下達任務的113 %,其中春雨季完成人工造林38.1萬畝,秋季成人工造林7萬畝;合格面積27.67萬畝,佔旗下達任務的89%。退耕還林完成0.8萬畝,佔下達任務的100%;荒地造林完成19萬畝,佔下達任務的100%;雙百萬工程完成8萬畝,佔市下達任務100%;其中綜合治沙完成5萬畝,豐產林完成3萬畝。在三個薄弱環節中,農防林完成2萬畝,公路綠化300公里,村屯綠化100個;封山育林完成22.67萬畝,佔市下達任務的113%;育苗完成4235畝,佔市下達任務121 %。 從林業生態建設各項指標看,都處於良好發展態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雙百萬畝”工程開局良好。按照全市林業工作的安排,“雙百萬畝”工程是全市今後五年核心工程、示範工程。今春我們重點抓了這項工程。首先在佈局上,堅持集中連片,實行整體推進。工程重點安排9個蘇木鄉鎮,5年規劃完成全旗綜合治沙25萬畝,速生豐產林15萬畝,杜絕了撒胡椒麪的做法。二是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在工程施工上,把工作重點放在造林質量上。甘旗卡鎮營造的千畝沙地速生豐產林,選用2年生,胸徑在2釐米以上楊樹苗,進行開淺溝,深栽植,栽後採用大水漫灌,修杈留全株,效果非常好。三是把“雙百萬畝”工程和原有“5820”工程對接,擴大規模。我們在安排工程地塊時,儘量和原有“5820”工程連接起來。從原來千畝地塊擴大到萬畝和幾萬畝,儘量形成規模。四是把“雙百萬畝”工程和林產業結合起來,圍繞林產業體系建設,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加大豐產林營造速度。由於安排妥當,今年“雙百萬畝”工程效果非常好,今年全旗完成綜合治沙精品工程5萬畝,豐產林建設3萬畝。尤其是速生豐產林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二)三個薄弱環節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今年的農防林建設、公路林建設和村屯綠化動手早、完工快、效果好。全旗今春完成農防林建設2萬畝,公路林建設300公里,村屯綠化完成100個。農防林、公路林建設是近幾年比較突出的一年。在工程施工上,我們把農防林建設和道路建設結合起來,採用大網格、寬林帶,打破村屯界線,進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歐裏蘇木五個嘎查統一規劃,進行集中栽植,他們採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栽二年生標準苗,栽後澆水,一春完成農防林建設10公里。海力吐鎮、金寶屯鎮、協爾蘇鎮、浩坦蘇木、打破蘇木鄉鎮界線,實行聯網。四個單位一春完成農防林建設達50公里,僅海力吐鎮一春就完成30公里農防林建設。按照總體規劃,要在原基礎上向四周幅射,最後形成覆蓋十二個蘇木鄉鎮、二個農場,控制面積600萬畝,純造林面積100萬畝的我旗東部、南部農防林、牧防林兼用材林基地,今年剛剛開了個頭。公路林建設進展很快,巴阿公路40公里公路林一春完成了任務。目前國、省、旗三級公路已基本全部綠化,鄉與鄉之間公路凡是定線也已綠化完成,村與村之間公路是今後綠化重點。全旗527個嘎查村以村旁、宅旁綠化基本成型,但村內重要街道綠化是今後建設的重點。 (三)補植補栽工作紮實進行。2002、2003、2022年我旗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79.4萬畝,其中退耕22.8萬畝,荒地造林56.6萬畝,為確保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達到要求標準,從去秋、今春、雨季、今秋,各蘇木鄉鎮對三年工程全面進行補植補栽,做到大坑大水認真栽植。確保一次性補植成活。據統計,全旗已完成三年工程補植24萬畝。 (四)私有林業發展勢頭強勁。為了提高全社會造林積極性。我們放開了手腳,大力發展私有林業。認真貫徹“誰造誰有,合造共有,誰投資,誰受益”的林業政策。實現了從原先部門辦林業向全社會辦林業的根本性轉變。堅持以户為主,責、權、利相統一。完善和鼓勵各種投資主體,促進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向林業聚集。靠利益和市場兩個機制,調動廣大羣眾造林積極性。在今春完成的造林面積中,全部都是個體造林和引資造林,即使是集體統一營造的路林和農防林,栽完後有的賣到户,有的是無償分到户,全部實現了不造無主林。 (五)抗旱造林系列技術得到普遍推廣。隨着大規模性羣眾造林活動的開展,抗旱造林系列技術越來越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在今春的造林生產中,各地普遍堅持適地適樹原則,選擇好的造林地塊,實行先易後難。廣泛應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機械開溝、溝內挖穴造林、鑽孔造林、座水造林等技術。據統計,今年全旗開溝造林面積達33萬畝,鑽孔造林2萬畝,半地下畦田整地達1萬多畝。與此同時,我們嚴把種苗關口,堅持苗木品種對路,保鮮措施得力,苗木質量要達到規定標準,實行就地育苗,就地用苗,隨起隨栽,栽後截幹,小白龍漫灌,澆後回土,千方百計提高造林抗旱能力。在今年造林完成面積中90%以上面積都澆上了第一遍水。 (六)林業產業化發展倍受關注。隨着全市“雙百萬畝”工程的啟動,豐產林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一些有見識的農牧民把資金投向林業,投向用材林、甸子地、丘間低地、農防林帶、河流兩岸都成了投資造林的熱點地方。造供孩子唸書林、養老林已成了一個新的時尚。一些城鎮下崗職工、在崗職工和退休人員也不放過這個發展機會,紛紛到農村買地造林或購買造完的林。外地客商也看到了後旗廉價土地和廉價勞動力資源,也把資金投向林業,特別投向豐產林這塊。據統計,今年造林僅外商投資達2000多萬元,造林面積達11萬多畝,城鎮居民投資達300多萬元,造林面積3萬多畝,引進大型細木工廠1個,林業產業化成為我旗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七)“二個一”責任制得到了進一步貫徹和落實。堅持對林業生態建設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和實行生態建設“一票”否決制,是加強對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領導的重要措施。實踐證明,也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在今年的林業生產中,各地普遍出現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林業的可喜局面。旗委幾大機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抓林業。並在今春林業生態建設會上進一步強調,林業要是堅持五個一(即在生態建設中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實行“一票”否決制、要有一個好規劃、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旗政府與各蘇木鄉鎮領導簽訂了生態建設5年任期目標責任狀,並把每年任務進行詳細分解。使林業生態建設各項指標提前早知道,促使各項工作提前落實,保證了一張藍圖繪到底。市局下鄉包點幹部,深入第一線,與廣大羣眾同甘苦、共奮戰。旗裏包鄉技術人員親臨現場,嚴把質量關,形成了各蘇木鄉鎮主要領導親自抓,技術人員現場抓,齊抓共管的好形勢,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八)林業自身建設得到了加強 按照兩個《決定》的要求和市局統一部署,完成了鄉級林業工作站的垂直管理。成立了旗級森林防火辦公室,並作為常設機構。在全旗共同努力下,全年未有大小森林火災發生。今年共開設防火道200千米,召開防火會2次,組織大型宣傳3回。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果穩定,幾年來未發生大面積森林病蟲害,尤其是松毛蟲大發生已得到了有效遏制。林業公安執法辦案進一步規範,全年共查處各種毀林案件388起,挽回經濟損失50萬元。在資金緊缺的條件下,我局多方籌措資金,完成林業辦公樓建設,改善了辦公條件。 二、存在的問題 我旗的林業生態建設雖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田防護林建設進地難。在今春農田防護林建設中,由於土地都承包到户,出現了農田防護林建設進地難問題,影響了正常施工和農防林規劃設計。 (二)速生豐產林建設應儘快出台一些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林業產業化建設目前看主體是以速生豐產林建設為主商品林基地建設。現在農村和城鎮造林積極性都很高,我們要儘快出台一些相關政策,出台相應技術標準,包括栽植模式、品種選擇、經營措施、採伐年限,以滿足豐產林建設的需要。 (三)造林質量需進一步提高。在今年造林中總體質量是比較好的,個別地區只注重完成下達造林指標,重視面積數量,但是具體造林中,粗植濫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開溝、精品地塊不澆水、造林成活率低、精品不精現象也時有發生,影響了造林成果。 (四)重造輕管、重喬輕灌思想仍較嚴重 今年各地羣眾幹部普遍存在栽完樹就不再進行管理的重造輕管思想。不撫育、不澆水、牲畜在造林地散放毀林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嚴重影響造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灌木造林上,今年完成的45.1萬畝中僅有8萬畝灌木,佔總造林面積的17.7%。各地造林仍以喬木(楊樹)為主,不管立地條件如何,地下水位高低,全部上楊樹,人為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現象的發生。 (五)苗木生產滑坡較大 由於受今年苗木滯銷及糧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育苗面積出現較大滑坡,影響今秋和明春的造林生產。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在我旗繼續實施,林業生態建設任務仍然十分繁重,為實現2022年全旗林業生態建設新跨躍,我們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工作思路 按照全旗四大戰略,2022年林業生態建設思路是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主線,以調整林種樹種結構為切入點,把生態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與扶貧開發,與農牧民脱貧致富,與產業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生態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同步協調發展;以抗旱造林為中心,推廣抗旱造林新技術,切實提高造林“兩率”;以深化林業機制改革為動力,大力發展私有林業,因地制宜地發展林業優勢產業;以禁墾禁牧圍封育林育草為手段,切實保護建設成果,實現林業生態建設新跨越。 總體工作目標是: 2022年,全年計劃完成人工造林40萬畝,合格面積31萬畝,其中營造速生豐產林3萬畝,農防林1萬畝,封山育林20萬畝。育苗完成5000畝,綠色通道工程完成500公里,完成100個村屯綠化達標建設。 (二)工作要點 圍繞總體工作思路和必保總體目標的實現,2022年的工作要點是緊緊圍繞一箇中心,突出四大工程,抓好五個基地,做好六項工作。 緊緊圍繞一箇中心 就是緊緊圍繞退耕還林工程這個中心。退耕還林工程仍然是我旗年年生態建設的骨幹工程。我們將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以工程為依託,抓好牧業比重較大蘇木鄉鎮的灌草型飼料基地建設,東片、南片農防林兼用材林網格建設,中片鄉土樹種山杏、桑樹、枸杞經濟林基地建設,引草入林,引藥入林。以宜林荒地造林工程為切入點,將工程的資金優勢和個人的造管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工程招標造林、大户造林、招商引資造林。在荒地造林管理上將採取以造林成活和保存兑現荒地種苗補助款的機制,確保造林達到國家驗收標準。 突出四大工程 一是突出退耕還林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我們積極爭取國家在這兩個大工程上對我旗有更多投入,按國家要求努力保質保量完成。並抓好上報的國家農業開發項目和小型薪炭林項目立項和實施工作。 二是突出“雙百萬畝”精品羣工程。主要以“304”線敖古斯台、巴胡塔、伊胡塔、甘鎮歷年原有“5820”工程為依託,按照“雙百萬畝”工程要求,進一步規劃擴建完善穿線,採取多種治理模式、措施,形成“304”線十萬畝以上各具特色的精品羣工程。以浩坦、海力吐、金寶屯、公河來、額莫勒、雙勝、向陽等十二個鄉鎮場為重點,按照“雙百萬畝”豐產林要求,規劃總面積600萬畝,計劃造林面積100萬畝,利用5年左右時間進行大網格和小網格防護林相結合,將原有的防護林貫穿起來,形成規模,成為我旗最大防護林、用材林精品羣基地。 三是突出全旗以公路林為主線的林業生態框架工程。以綠色通道建設為切入點,以貫通全旗南北的“304”線及貫通東西的“203”線、“303”線、甘金南線、北線,巴胡塔--阿古拉、通庫公路、通查線為軸線,打破鄉村界限,向兩側延伸,建設寬幅生態主穿帶工程。主穿帶內體現治理多樣性,宜封則封,宜造則造,宜飛則飛,宜退則退,集中連片,規模治理,分步實施,形成貫穿全旗的8條寬幅綠色屏障。 四是突出天然林草和濕地保護區建設工程。以原有封育、飛播區為重點,建檔立卡,樹立碑界。以吉爾嘎郎、巴雅斯古楞天然紅刺榆分佈帶,烏蘭敖道山杏封育區,阿古拉雙合山草原生態風景區,茂道吐至烏蘭敖道兩側榆樹分佈區等天然林草植被較好的地區為重點,設立禁墾禁牧禁伐區,採取封造結合的方式,結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通過自然恢復,輔以人工補種、補栽措施,儘快恢復天然林草植被。對巴胡塔--阿古拉--金寶屯一線長200公里、寬3公里濕地劃為保護區進行重點保護。 抓好五大基地 一是抓好優質灌草型飼料基地。圍繞退耕還林工程,結合養畜大户,抓好種灌種草。 以“304”線以西,甘金北線以北的牧業比重較大的蘇木鄉鎮為重點,圍繞着養畜大户,以畜定草,大力發展種灌種草,林間種草,建設優質灌草型牧場及飼草料基地,實現生態建設與高效畜牧業的有機結合。人工種草儘量結合畜牧工程進行。 二是抓好灌木經濟林基地。以鄉土灌木樹種山杏、桑樹、枸杞等為重點,以退耕還林工程為依託,以建設山杏園、桑樹園、枸杞園等形式全旗建設好5萬畝灌木經濟林基地,逐年增加,形成產業。 三是抓好林藥間作基地。2022年全旗計劃抓好1萬畝林藥間作典型,主要在退耕地內推廣,以南片、東片、中片蘇木鄉鎮為主,使退耕地發揮更大效益,退耕户受益,避免今後退耕地內種植一年生作物。 四是抓好速生豐產林基地。全旗以向陽、雙勝、浩坦、查日蘇等東南部平原區蘇木鄉鎮為重點,結合農防林、路防林建設,大力營造新品種速生豐產林,使其形成全旗商品林基地,緩解西北部林木採伐壓力,2022年計劃建設3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 五是抓好種苗基地,以國營林場圃及育苗大户為主,抓一批以培育鄉土耐旱樹種為主的育苗典型,樹種主要以紅刺榆、五角楓、胡枝子等鄉土耐旱樹種為主,形成基地,解決我旗長期以來造林以楊樹為主,成活率低的問題,提高生態建設質量和效益。 做好六項工作 一是做好組織考核工作。對全旗生態建設繼續嚴格實行領導任期目標責任“一票否決”制度,年初將造林、圍封、飛播、育苗、生態經濟圈等指標下達給蘇木鄉鎮,作為年度計劃任務和考核指標。林業生產結束後,對各蘇木鄉鎮的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全面驗收,根據驗收結果,按照規定兑現獎懲,形成激勵機制。 二是做好工程質量督查和科技服務工作。為切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我們將組織林業技術員和鄉鎮幹部隊伍深入造林第一線,包鄉包村包地塊,指導林業生產,嚴把施工的各環節關。在造林前,對技術人員和造林大户進行層層培訓,要求各地在生產中嚴格執行造林技術規程和作業設計,沒有規劃設計不準造林,技術責任不落實不準造林,不整地不澆水不準造林,苗木不具備“兩證一簽”不準造林,沒落實撫育管護責任不準造林。推行澆水造林,推廣覆膜造林,大坑大水,掐頭定幹,容器苗造林等系列抗旱造林技術;對沒有水源條件的地區組織羣眾利用抗旱桶拉水造林。要按照造林成果兑現種苗補助資金。 三是做好政策兑現工作。退耕還林工程驗收和補助政策的兑現,是羣眾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我們的工作重點,為把好檢查驗收關,政府組織紀檢、林業、財政、經管、糧食等部門按照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檢查驗收辦法》相關規定,逐鄉村、逐地塊、逐户進行檢查驗收,並由農户進行簽字確認,並公示。填寫《退耕還林驗收證》,蘇木鄉鎮依據《驗收證》和《退耕還林合同書》填寫核發《退耕還林證》,做為退耕户兑現錢糧相關政策的依據,在發放錢糧補助時,根據國家和自治區退耕還林相關政策,將種苗造林補助費、錢糧補助足額發放到退耕户手中,取信民眾,杜絕鄉鎮嘎查集中領取錢糧和搭車收費。對羣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處理,避免越級上訪。 四是做好補植補造工作。造林補植是提高造林質量和成果極為重要一環。長期以來,未引起我們足夠重視,致使一些造林地由於補植沒有跟上而失敗。今後,凡是當年的造林未達到驗收標準的,要在雨季和秋季進行補栽上。當年補栽不完的,第二年春季也要補栽上。要採用大坑大水保成活辦法,做到一次補栽成功。這要作為林業生態建設的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來,要常抓不懈。2022年,要對前兩年退耕還林進行全面補植。 五是做好項目內業管理工作。根據《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和退耕工程的要求,進一步對2002年-2022年的退耕資料進行了蒐集立卷,專門設立退耕檔案室,由專人負責管理。為退耕户兑現錢糧補助,保護退耕户合法權益,確保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開展,提供了完備的檔案資料。對驗收合格的退耕地塊及時辦理土地使用變更手續,核發林權證,依法實施資料管理,做到樹定根、林定權、人定心,為退耕還林工程實現“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的最終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六是做好管護工作。加強對現有森林和新造幼林的管護工作。嚴格各項管理制度,加大《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退耕還林條例》宣傳和執法力度。嚴格制止亂徵亂佔林地,嚴格制止亂砍亂伐,毀林開荒和盜伐林木,杜絕牲畜毀林現象。杜絕大小森林火災發生,杜絕森林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要加強林業公安隊伍的自身建設,使行政管理行為和行政執法行為更加規範化,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切實做到依法治林和依法興林。要堅持舍飼禁牧制度。 2022年已經勝利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再鼓幹勁,開拓創新,為實現我旗林業新跨躍而努力工作。

2022年林業生態建設總結

【第9篇】2022年鄉鎮生態糧倉建設工作總結

全縣“生態糧倉”建設工作會議後,鎮黨委、政府根據會議精神,對照全辦發[xx]17號文件關於印發《***縣xx年生態糧倉建設方案》的通知和要求,進行認真地貫徹落實,具體做法總結

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組織

迅速召開“三會”貫徹落實:1、召開黨政聯席會,成

立鎮xx年“生態糧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鎮長具體抓,並確定專門班子抓落實,鎮各職能部門、農機、農技、農經、水產、林業和各村書記參加。2、召開鎮村全體幹部會,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全面貫徹落實。3、召開調研會,鎮“生態糧倉”領導小組深入到核心示範區廣泛徵求意見制訂方案,具體落實。

二、制訂方案,全面實施目標任務

糧食生產面積5萬畝,總產2.6萬噸,比xx年增長

1.8%。水稻、小麥單產分別比上年增長2%,糧食優質率達95%以上,質量安全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標準。

2、主要建設內容

(一)建立糧食標準化生產基地

制定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推廣標準化生產,在全鎮10個村建立4萬畝水稻、1萬畝麥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水稻良種補貼與良種掛鈎試點、小麥高產攻關活動、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等項目帶動,提升水稻、小麥單產、品質和質量安全標準。

(二)抓好水稻高產優質核心示範區建設

在沿滁河中心壩灌區包括(蔡集、再安、大同、周湖、晉集、石溪、石澗)建立1萬畝以優質粳稻和長粒型中秈稻為主的3個核心示範區。在核心示範區實行“五定”,即定區域、定品種、定技術規程、定責任人、定市場。做到“五有”,即有明顯示範標誌、有完整的技術方案、有行政和技術負責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範觀摩活動。

(三)抓好稻米協會和訂單生產

鎮黨委、政府積極扶持村級稻米協會建設,明確要求每個村要求成立組織,幫助農民提高糧食生產、組織銷售,並組織儒林米業與農户簽訂水稻訂單生產4萬畝,農户訂單簽約率達95%以上。

(四)推廣五項關鍵技術

一是推廣優質高產良種。主推雜交粳稻9優418、雜交長粒型中秈豐兩優1號、新兩優6號、兩優6326、雜交短粒型中秈優118、輻優827、ii優608等優質品種,續推進沃土工程。秸杆還田,種植綠肥,實行“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增加農田有機肥投入,逐步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改進理化性質,提高地力水平,為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奠定基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病蟲草害生態防治技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

鎮黨委、政府成立生態糧倉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領導小組在鎮農委下設辦公室,建立目標責任制,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確保生態糧倉建設任務落實到位。

(二)開展技術培訓,搞好技術服務

實行技術人員包村聯繫户制度。選派5名農技人員,每人聯繫20個示範户,2-3個種糧大户,共聯繫100個示範户,12個左右種糧大户。鎮農技綜合服務站幫扶2-3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龍頭企業。充分利用鎮、村、組幹部會議,召開現場會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開展主推技術培訓,做到一户一張明白紙。在核心示範區生產提供技術儲備,鎮政府在3月20日前對全鎮推廣的五項關鍵技術進行全面培訓。

(三)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攻關競賽

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競賽。對在“生態糧倉”建設活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有關部門、鎮村幹部、技術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帶頭學用先進技術增產顯著,並帶動周邊農户學用先進技術的示範户、種糧大户給予獎勵,對核心示範區的農户在種子機插秧給予一定的補貼(特別是軟盤、機插秧費用)。

【第10篇】生態農業示範縣建設工作總結報告

安吉縣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太湖水系西苕溪發源地,是上海黃浦江源頭。總面積1886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8萬人,全縣設10個建制鎮5個鄉。境內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縱橫交錯,地勢南高北低,是典型的“七山二地一水”山區縣。安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生物資源豐富,全縣擁有竹林面積67000公頃、名貴稀有白茶園2000公頃,是全國着名的“中國竹鄉”、“中國白茶之鄉”。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農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農產品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跨越,農村總體已進入小康階段。但是,在發展農業經濟,追求資源最大的經濟效益時,忽視了環境效益,農業開發不同程度帶來了山林植被的破壞,加劇水土流失。同時,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以上種種,制約了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996年以後,安吉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發現安吉發展經濟的最大優勢是環境。只有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變環境優勢為經濟優勢,安吉的經濟發展才有出路,於是就逐步樹立了“經濟生態化”的理念,最後確立了“生態立縣—生態經濟強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000年我縣在省農業廳的推薦下被國家農業部、國家計委、財政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局列為“全國第二批生態農業示範建設縣”,使我縣進入了農業經濟生態化的全新發展時期。

五年來,我們在各級領導、專家的關心和支持下,按照項目建設合同要求,積極開展工作,認真組織實施,今年5月,我們開展自查驗收,認為已基本達到生態農業示範縣建設標準。現總結報告

一、主要建設成效

通過近五年的生態農業示範縣建設,促進了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獲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生態農業產業體系初見成效。全縣重點培育了筍竹、白茶、畜禽、種苗四大主導產業,促進了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全縣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700多家,農村專業合作組織60多個,年農產品銷售收入40多億元。外向型農業發展勢頭強勁,頂新、旺旺、養生堂等知名企業落户安吉,農產品出口值達9.1億元。安吉白茶、“黃浦源”冬筍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全縣無公害農產品市場佔有率達60%以上,農產品農藥殘留達標率100%,2002年我縣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縣達標單位”稱號。二是以環境優美為特徵的農業生態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全縣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率分別達到71%和73%,農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率達90%,全縣空氣質量山區農村始終保持為一級,城鎮也在二級以內。西苕溪幹流水質從原來的ⅴ類、劣ⅴ類提高到目前的ⅲ類以上,被國家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先進縣、全國生態示範區稱號。三是以標準化為基礎的生態農業監督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建立了抽檢和自檢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完善了重大動植物疫病應急防控機制和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網絡。農業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先後獲得國家林業標準化示範縣和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區等稱號。四是以城鄉協調發展為格局的農村生態體系初步顯現。生態農業與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竹製品和轉椅二大支柱產業在全國市場佔有率分別達30%和40%,發展以“中國大竹海”、“竹博園”、“中南百草園”等以農業觀光為特色的生態旅遊,旅遊收入達5億元。城市化建設加速推進,城市化水平從五年前的29.6%提高到39.5%。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建成生態示範村173個,受益人口25萬。2002年我縣被建設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稱號。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0.15億元,比1999年增16.84億元,年均增長6.3%;縣財政總收入7.01億元,比1999年增5.29億元,年均增長61.5%;農業總產值13.66億元,比1999年增5.95億元,年均增長4.23%;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402元,比1999年增1646元,年均增長8.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五年均翻了一番多。據全國縣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的評價,安吉在全國的排名從第一屆(2000年)的234名上升到第三屆(2002年)的178名。縣域經濟國際化程度排名居全省第19名。生態農業的建設,推動了生態經濟的發展,使安吉從25個欠發達縣中脱穎而出,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二、基本做法

(一)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

一是大力實施種子種苗工程,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調整種養業區域佈局,着力培育筍竹、白茶、畜禽、種苗四大綠色農業主導產業。其中筍竹年產值42億元,佔全國的14%,排名全國第一。安吉白

【第11篇】城管局2022年上半年建設生態文化工作總結

2022年上半年,_____區城管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行業部門的指導下,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為指導,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區委“打造都市經濟強區,構建生態文化大區”的總體目標和“建設基礎年、保穩促調年、合力攻堅年”的要求,不斷開創城市管理新局面。

一、關注民生,努力提高城市管理質量

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上半年,_____區城市管理工作突出重點,統籌推進,以新思路、新舉措、新設施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確保讓廣大市民得到持續長久的民生實惠。

(一)紮實推進市政環衞基礎設施建設。

2、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大力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上半年,完成汽車北站公廁、火車新北站公廁、_____公園公廁、永豐橋下、河西村梅堰公廁、孔浦夏家、紅梅小區後門公廁等7座公廁的升級改造,其中_____公園公廁為“百萬元”級的生態公廁。完成東草馬路排水管道、孔浦路排水管道改造工程。完成槐樹路部分噴泉設施整修工程。謝家垃圾中轉站工程已進入招投標前期工作。環衞車隊項目完成實體驗收、牆體粉刷貼面、污水淨化池、圍牆和雨污水管道鋪設施工、油罐加工製作與鋪設安裝等工作。配合相關部門做好三江六岸燈光升級工程前期協調工作。完成雙東坊小區、槐樹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和槐樹路空間安全工程立項工作。積極配合市興光燃氣公司完善08年的老小區改造工程,提高居民用户的開户率。

(二)不斷提高市容環境整體管理水平。

1、完善市政公用行業日巡查考核機制。一是全面落實市容環境衞生責任區制度。今年上半年全面推進責任區制度落實,責任書籤訂,指導各街道簽訂責任書1000餘份,使全區主要道路責任書籤訂率達到100%,次要道路籤訂率達到85%以上,達到市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要求。二是推進保潔路段延伸工作。繼續鞏固18小時道路保潔成果,加強重點路段保潔力量,確保養護作業水平提高。三是推廣“三位一體”保潔方式。繼續深入推進以“人掃、機掃、清洗”為一體的創新的三位一體清掃模式通過科學管理,提升轄區各道路的整體面貌。

上半年,新增北外環西段、機場—北外環立交橋、洪塘經濟適用房規劃一路、洪塘經濟適用房規劃三路、洪塘中路延伸段二期道路共5條保潔道路,共清掃道路65條計201萬平方米,新增保潔面積3.7萬平方米。

(三)努力提升綠化增色增香效果樹路等路段的沿街花壇及翠柏路、範江岸路行道樹樹穴、解放橋槐樹路匝道綠化進行升級改造,對甬江橋揚善路口閒置地進行復綠種植,使迎檢線路面貌煥然一新。四是對公園綠地、城區主幹道隔離帶及行道樹進行缺株補種,共補種行道樹90餘株、苗木1000餘株、麥冬3000餘平方米,並做好外灘大橋、城莊路、驚駕路_____段等重大項目綠化移植工作。

2、完善綠地養護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綠化養護質量。一是加強綠地考核管理。成立綠化考核領導小組,明確各公園綠地綠化專職責任人,採取專項考核、集體考核(明查)和暗查等形式對各養護班組進行考核檢查,有針對性地解決養護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考核情況並分析原因。二是實施專項考核。開展定期的綠地病蟲害考核、大樹養護考核、設施完好安全考核,從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各專項養護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提高綠地養護水平。上半年,槐樹綠地被評為寧波市公園行業文明優質十大服務窗口之一。

3、積極開展羣眾性綠化活動。一是舉辦_____區綠化成就畫報展覽、市民綠化知識有獎竟答、綠化知識法規現場諮詢等一系列宣傳活動;舉辦綠化養護修剪技術培訓交流會,重點講解綠化養護知識和修剪技術,提高我區綠化養護水平。二是積極開展羣眾種綠、護綠活動。09年上半年,全區推出8塊共計32萬平方米認養認管綠地,得到社會各界的踴躍支持;積極開展春節及秋季義務植樹活動,共栽植桂花、櫻花250餘株。三是做好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配合市園林局對我區古樹名木進行全面檢查,督促各責任單位切實做好古樹名木養護工作。

二、服務民情,切實加大重點工作執法力度

(一)加大執法力度,提升長效管理水平。

2、嚴查渣土違法清運。上半年,積極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渣土清運執法管理,嚴厲打擊渣土偷倒等違法行為,切實解決渣土清運污染城市環境、危害交通安全、影響城市形象、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一是開闢海洋消納新途徑。經過與相關部門協調聯繫,至目前我區已設立渣土海上消納中轉場站3座,以企業租賃港區碼頭,僱船運到海洋部門劃定區域傾倒,企業收取服務費,城管部門與屬地街道管理規範企業運作基本操作模式,緩解我區渣土消納難的問題。二是不斷完善“管理、執法、養護”三位一體的渣土管理機制,成立渣土管理領導小組,設渣土管理辦公室,把渣土管理工作納入正常化管理渠道,各中隊提前介入,通過送法上門、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加強對建設、施工、清運單位的宣傳教育和協調溝通,深化服務型執法工作,提高工作效果。三是實現渣土單一執法向綜合執法轉變。成立了由城管、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每天開展以設卡點伏擊和機動巡查相結合的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夜間偷倒渣土等違法行為。上半年,共檢查清運車輛2356輛次,共查處違章車輛滴漏灑、亂倒、偷倒及無證運輸渣土行為148起。

3、進一步加大“兩違”整治力度。一是重點配合甬江街道做好灣頭地塊區內新發違法建築整治工作;二是做好對繁景、萊茵堡、國際村等別墅小區內違法建築的調查取證工作;三是繼續做好老小區內的違法建築執法;四是配合甬江街道,對5家企業的違法建築案件進行立案查處,並做出了行政處罰決定。

4、探索建立便民疏導點。按照“標本兼治、堵疏相結合、屬地管理、公眾參與”的原則,開展了便民疏導點選址工作,重點調查了流動攤點的數量、分佈、門類、人員身份等情況,並根據我區實際,確定了中心城區嚴格控制,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因地制宜,合理設置的工作指導思想。目前,確定了第一批5個便民疏導點的位置,其中廣廈怡庭菜場周邊及洪塘文體路南段等地段為原街道已設置的以百貨、水果攤點為主的便民疏導點,當地街道已實施規範管理,下步將新設3個疏導點,部位主要分佈在城郊結合部及城市拆遷閒置地塊等不影響市容交通環境部位。

5、積極推進示範路段創建工程。開展槐樹路“城市管理文明示範區”創建工作,力爭通過精細管理、文明引導、嚴格執法,努力做到“街容衞生整潔、市政設施完好、道路綠化美觀、各類設置有序、店面經營文明”,切實發揮文明路段的示範引導作用,以點帶面,以精品效應推動市容秩序整治工作。

(二)完善執法機制,進一步提升執法效能。

一是調整執法中隊管理體制。上半年,對涉農街道、慈城鎮、工業區城管執法體制和工作職責進行調整,由當地分管領導兼任副大隊長,按照執法主體不變、履行職責不變的原則,進一步明確職責,依法開展城市管理行政處罰工作,切實解決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出現的城管工作難點問題。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加強嚴管路段和中隊建設考核工作,嚴格落實“五定”崗位責任制,深化網格化管理,強化面控、路巡、點管,確保核心區域市容環境整潔有序。同時,努力提升數字城管指揮巡查機制,認真落實數字城管工作運行機制,強化通過數字化城管平台發現問題和處置問題的執行力。三是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協調運行機制。進一步強化

規劃、公安、交警、法院、環保等部門的聯繫,堅持執法工作例會制度,增強工作合力,齊抓共管,着力破解城市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常態長效執法管理機制。同時,充分發揮城管公安聯絡室、城管法院聯絡室職能,為城管執法提供有力的後續保障。

三、體察民意,加快城市管理職能延伸

根據區委、區政府提出的2022年_____區城鄉一體綜合配套改革工作任務分解內容,城市管理部門積極做好城市管理職能延伸工作,不斷拓展城市管理服務範圍。

(一)加快推進城市管理職能向中心村延伸。一是認真開展調研。3-4月,分別到涉農街道、慈城鎮下屬中心村調研,聽取街道(鎮)、中心村幹部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制訂相關管理辦法。4月,制訂中心村管理辦法;5月,徵求街道、鎮和區直相關部門意見。三是對12個區級典型示範村和開展舊村改造、新村建設的村,就道路、河道、綠化、垃圾、公廁等管理方面作出具體指導。

(二)啟動公交始發場站建設,優化公共交通線路。截止4月底,洪塘公交始發站已竣工,即將投入使用;莊橋始發站已完成建設施工招標。並在3-4月期間,與市公交公司銜接,對浦豐、民豐、八字等3個村調整和優化了公交線路。

(三)積極開展城鄉排污管網與污水處理設施調研。一是開展全區污水管網調研。2月,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局綜合科牽頭、局屬市政綠化養護中心配合的7人工作小組,明確並落實各部門、每人的工作分工和職責。3月,調研小組先後到市規劃局、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排水公司、市排水處、區規劃分局、區建設局以及中馬、白沙、文教、孔浦、甬江、莊橋、洪塘街道和慈城鎮、工業區管委會調查瞭解各區塊排污管網與設施的基本情況。4月,根據前期調研後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全面分析我區城鄉排污管網的現狀,問題及下步工作對策。目前已草擬了調研報告。4月底召開專題座談會,對調研報告(草稿)進行論證修改完善。二是爭取5個村納入排污大管網。根據全區污水管網規劃佈局和現有主管網建設狀況,前段時間,對有條件的5個村進行實地測算。目前,一方面與所屬涉農街道對接,另一方面正在擬定補助政策,提交區政府討論確定。

四、提升形象,不斷加強城管隊伍建設

(一)抓學習,培養高素質隊伍。一是紮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根據區委的統一部署,局黨委以“轉型升級推進科學發展,創業創新加快建設新_____”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開創和諧城管新局面”為實踐載體,認真制定實施方案,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查擺分析問題,召開民主懇談會、民主生活會、民主討論會、民主評議會,廣泛進行談心活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組織局機關、下屬單位、執法中隊的黨員幹部積極投入各個階段和環節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通過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城管系統全體幹部職工充分認識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把切實為人民羣眾謀利益和讓人民羣眾得實惠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體現在促進各項具體工作上,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動做到問需於民、問情於民、問計於民,時刻以“城管為民,情繫百姓”的目標衡量工作,注重與人民羣眾溝通,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二是加強法律法規及業務培訓。建立了以中隊為基礎,以大隊為核心的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訓機制,各中隊每月堅持自行組織2次以上法律、法規學習和執法業務交流。上半年,組織開展了《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條例》培訓。

(二)抓宣傳,深化公共服務內涵。加強宣傳使廣大市民瞭解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讓市民充分認識到城管工作的重要性。一是繼續深化徐輝保潔班。突出“徐式掃地法”主動上門服務、主動溝通,“用腦”鑽研、“用心”工作、“用情”服務廣大市民的精神。二是成立bo綠服務隊。服務隊以社區、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花草課堂、花草診所、花藝沙龍、園藝工坊等活動形式定期向社區居民免費傳授家庭綠色植物養護知識、交流插花花藝、診斷花卉病害、提供社區綠化服務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綠化知識和技術技巧,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愛綠、植綠、養綠、護綠意識。

(五)抓監管,努力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上半年,安全生產年創建活動為契機,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安全生產領域“三項行動”和第八個“安全生產月”活動,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和諮詢活動,舉辦安全生產學習研討班,指導環衞和市政綠化養護中心開展崗位培訓和防火演練,下一步我們還將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

(六)抓基礎,加大城區防汛防颱力度。上半年投入55萬元資金新增15台強排泵,並在局數字城管建設中專門設置用於監測江面潮位的數字化監控裝置,進一步完善了城區防汛防颱技術手段。與城區四個街道和沿江二十九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09年城

區防汛防颱責任書;修訂工作預案,完善組織機構和工作網絡,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和設施設備建設等各個方面作了應對超強颱風、超高潮位、特大暴雨的充分準備,努力確保城區安全度汛。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解決有關民生訴求方面的問題還有不到位的現象。如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周邊環境還不夠整潔有序,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周邊髒亂差現象仍在一定範圍內存在;服務羣眾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還需要下大功夫。如渣土管理、環境綜合整治、菜場周邊佔道經營等等一些瓶頸問題還沒有完全破解,使有些工作經常處於被動應付狀態。

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增強發展意識,切實轉變觀念

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把區委、區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城市管理的具體行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

二、完善基礎設施,關注民生問題

一是完成環衞車隊項目並投入使用;二是完成謝家垃圾中轉站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三是完成雙東坊、槐樹小區排污管網工程;四是完成槐樹路空間安全整治工程;五是完成洋市河、大通河、地洋槽河等內河本年度目標整治任務;六是配合做好“三江六岸”燈光升級改造工作。

三、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一)突出品質意識,提升市政設施完好率。堅持“立足大局,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確保社會效益優先”的原則,以“路平、溝通、橋樑完好”為目標,確保市政道路綜合完好率穩步提升。

(二)突出責任意識,強化市容環境衞生管理。加強18小時保潔力度,努力提高機掃、人掃、水洗“三位一體”工作效率;強化垃圾糞便的收集清運工作,做到日產日清;進一步完善餐廚垃圾的收集和內河保潔工作。努力做好“三路”創建工作。

(三)突出精品意識,加強園林綠化管理水平。抓好第二輪城區綠地和道路綠化改造提升工程,做好蘭江綠地、大閘路、清湖路綠化改造項目;在08年張桂河3000平方水體綠化試點基礎上,09年有計劃逐步推廣;結合內河整治,同步實施河道綠化和水體綠化;重點抓好慈城毛嶴村及洪塘邵家渡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綠化整改提升,以點帶面,提高農村整體綠化檔次和水平;完成09年度園林式居住區(單位)申報工作。

(四)突出安全意識,抓好各項安全生產工作。一是加強城區防汛防颱工作。認真按照工作預案,加強與市、區相關業務部門的聯繫和溝通,加大台風季節訊息跟蹤和潮位監測,充分利用數字城管監控探頭,把各項防汛防颱措施落到實處。二是全力做好局系統安全生產工作。以“安全生產年”創建為主要載體,結合“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切實加強監管,提高基層管理人員和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預防各類事故,進一步推動局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穩步發展。

四、規範執法,提升城管執法水平

(一)突出重點難點,大力開展專項整治。繼續抓住“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專項執法整治活動。重點抓好違法建築、渣土聯合執法、市容環境秩序、夏季夜間市容環境及人行道專項整治等五項專項整治工作。

(二)完善案件辦理機制,規範執法行為。一要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程序,做到證據材料收集客觀齊備、法律條款適用正確充分、執法文書製作送達嚴謹規範。二要加強和完善聽徵會的形式和內容,不斷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三要是繼續開展“辦案能手”競賽、案卷質量評查、業務交流、法律法規知識測評等活動,提高執法隊員業務素質。

(三)加強典型典範建設,積極推進文明中隊創建工作。要進一步加大文明中隊創建力度,力爭今年有2箇中隊進入市文明執法中隊行列;要注重中隊首創精神,認真總結各基層中隊及全體執法隊員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通過適當形式予以推廣,提高執法管理成效。要繼續開展“雙十佳”評選活動,加大文明執法中隊的指導和典型典範的培育,完善隊伍管理制度,全面加強中隊規範化建設。

【第12篇】xxxx年10月鄉鎮生態糧倉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全縣“生態糧倉”建設工作會議後,鎮黨委、政府根據會議精神,對照全辦發[xx]17號文件關於印發《***縣xx年生態糧倉建設方案》的通知和要求,進行認真地貫徹落實,具體做法總結

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組織

迅速召開“三會”貫徹落實:1、召開黨政聯席會,成

立鎮xx年“生態糧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鎮長具體抓,並確定專門班子抓落實,鎮各職能部門、農機、農技、農經、水產、林業和各村書記參加。2、召開鎮村全體幹部會,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全面貫徹落實。3、召開調研會,鎮“生態糧倉”領導小組深入到核心示範區廣泛徵求意見制訂方案,具體落實。

二、制訂方案,全面實施目標任務

糧食生產面積5萬畝,總產2.6萬噸,比xx年增長

1.8%。水稻、小麥單產分別比上年增長2%,糧食優質率達95%以上,質量安全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標準。

2、主要建設內容

(一)建立糧食標準化生產基地

制定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推廣標準化生產,在全鎮10個村建立4萬畝水稻、1萬畝麥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水稻良種補貼與良種掛鈎試點、小麥高產攻關活動、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等項目帶動,提升水稻、小麥單產、品質和質量安全標準。

(二)抓好水稻高產優質核心示範區建設

在沿滁河中心壩灌區包括(蔡集、再安、大同、周湖、晉集、石溪、石澗)建立1萬畝以優質粳稻和長粒型中秈稻為主的3個核心示範區。在核心示範區實行“五定”,即定區域、定品種、定技術規程、定責任人、定市場。做到“五有”,即有明顯示範標誌、有完整的技術方案、有行政和技術負責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範觀摩活動。

(三)抓好稻米協會和訂單生產

鎮黨委、政府積極扶持村級稻米協會建設,明確要求每個村要求成立組織,幫助農民提高糧食生產、組織銷售,並組織儒林米業與農户簽訂水稻訂單生產4萬畝,農户訂單簽約率達95%以上。

(四)推廣五項關鍵技術

一是推廣優質高產良種。主推雜交粳稻9優418、雜交長粒型中秈豐兩優1號、新兩優6號、兩優6326、雜交短粒型中秈優118、輻優827、ii優608等優質品種,續推進沃土工程。秸杆還田,種植綠肥,實行“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增加農田有機肥投入,逐步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改進理化性質,提高地力水平,為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奠定基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病蟲草害生態防治技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

鎮黨委、政府成立生態糧倉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領導小組在鎮農委下設辦公室,建立目標責任制,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確保生態糧倉建設任務落實到位。

(二)開展技術培訓,搞好技術服務

實行技術人員包村聯繫户制度。選派5名農技人員,每人聯繫20個示範户,2-3個種糧大户,共聯繫100個示範户,12個左右種糧大户。鎮農技綜合服務站幫扶2-3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龍頭企業。充分利用鎮、村、組幹部會議,召開現場會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開展主推技術培訓,做到一户一張明白紙。在核心示範區生產提供技術儲備,鎮政府在3月20日前對全鎮推廣的五項關鍵技術進行全面培訓。

(三)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攻關競賽

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競賽。對在“生態糧倉”建設活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有關部門、鎮村幹部、技術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帶頭學用先進技術增產顯著,並帶動周邊農户學用先進技術的示範户、種糧大户給予獎勵,對核心示範區的農户在種子機插秧給予一定的補貼(特別是軟盤、機插秧費用)。

【第13篇】墓地生態建設整治工作總結範文

根據全省墓地生態建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精神,我縣高度重視,早動員、早部署,早行動,制定方案,細化任務,狠抓落實,經過第一階段宣傳發動、調查摸底,第二階段植樹披綠、生態整治,墓地生態建設整治工作初見成效。完成了高速、省道沿線一重山裸露墓地調查摸底登記造冊508座,植樹披綠508座,綠化率100%。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1、領導高度重視。

全省墓地生態建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後,縣長、常務副縣長等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全縣墓地生態建設整治工作會議,對我縣墓地生態建設整治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成立縣生態墓地建設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擔任組長,縣民政局、林業局、監察局等相關縣直單位領導及各鄉(鎮)長、街道辦主任為成員,下設辦公室,由民政局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同時出台《縣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墓地生態建設整治工作的通知》(政人綜〔xxxx年〕34號),明確整治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及工作要求等內容。各鄉(鎮、街道)也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召開部署會議,將會議及文件精神傳達至各村、場,把工作任務分解到各責任人。同時,縣委宣傳部、民政部門及各鄉鎮通過新聞媒體、報紙、跨街橫跨、電子滾動顯示屏等渠道宣傳墓地生態建設及殯葬政策法規,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努力營造墓地生態建設良好氛圍。目前,《資訊》、電視台都開設專欄對墓地生態建設進行跟蹤報道,同時向省、市報送21篇信息材料,3篇被採用選登。5月17日市督查組對我縣進行督查,提出我縣綠化樹苗小遮擋效果差問題及時整改。5月20日縣委常委副縣長緊急召開高速公路沿線鄉鎮責任人會議,進一步明確墓生態綠化的意義,提出由林業局拿出進一步綠化方案,再調3000株1米5以上綠化樹由鄉鎮組織力量補種。

2、部門各司其職,抓好工作落實。

確定縣政府辦牽頭、民政部門組織協調,林業部門負責苗木,監察部門督促檢查,各鄉(鎮、街道)負責具體工作落實的工作機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工作落實。民政部門:2月28日視頻會議後,馬上組織力量,對境內的寧武、鬆建高速公路、省道沿線展開全面調查摸底工作,並將裸露的墳墓造冊。4月14日全面完成摸底,確認省道墳墓數量為314座,高速公路墳墓數量為194座,共508座。林業部門:結合我縣實際,按一座墳墓種植15棵樹苗密度調苗,同時根據調查摸底情況,積極調苗滿足各鄉(鎮、街道)需求,樹苗全部由林業部門免費提供。第一次調苗8768棵,其中柏樹苗7187棵,樟樹苗185棵,杜英苗1286棵,桂花苗110棵。第二次石屯、楊源調苗補種230株.第三次調苗補種石屯鎮調杜英840棵,木荷120株。東平鎮調杜英,紅葉石楠1000株,楊源鄉調紅葉石楠435株。監察部門:對各鄉(鎮、街道)墓地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全程跟蹤式監督,要求民政部門隨時關注墓地綠化動態,縣林業部門跟蹤綠化苗木調配、發放及種植情況。清明節前,縣監察局會同縣民政局、林業局深入生態墓地生態建設工作後進鄉鎮,面對面與主要責任人溝通,督促工作落實;4月中下旬,縣監察局與縣委縣政府督查室聯合民政、林業等部門對全縣10個鄉(鎮、街道)及實地現場開展第一、第二階段墓地生態建設工作督促檢查,及時發出《關於墓地生態建設督查情況通報》,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個別鄉鎮調查摸底不夠詳細、部分墓地未綠化或種植等問題進行通報,同時要求責任單位針對通報中提出的問題認真整改。

3、鄉鎮做好對接、全力完成綠化任務。

全縣墓地生態建設動員會以後,各鄉鎮、街道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制定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將任務分解到各村。明確調查摸底由社會事務辦牽頭落實,綠化苗木由林業站協調調配,負責苗木種植技術指導。各村負責組織力量種植。鄉鎮掛村領導作為責任人抓好協調落實。清明前後將苗木(每座墓15棵)調到各村發放給農户種植,確保在植樹季節內完成綠化任務。鄉鎮共發動羣眾1500人次,共種植苗木11423株苗木。部分鄉鎮由鄉政府組織專業力量統一種植,東平、石屯、楊源高速公路沿線的鄉鎮進行補種,確保綠化達到遮蔽的效果。

二、存在問題

通過前一階段的檢查,我縣墓地生態建設還存在一下幾個問題:一是各鄉鎮的進度不一,絕大部分鄉鎮完成的比較快、比較好,但個別鄉鎮工作開展較慢。二是墓地綠化苗木密度不一,有的3-5棵,有的8-15棵,有些苗木被綠化到二重山等墓地中。三是苗木種植方法不正確,遮擋效果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14篇】編辦生態文明建設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縣編辦作為縣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xxxx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我縣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充分發揮機構編制部門作用,為我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現將xxxx年上半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根據省工作部署安排,推進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的組織實施。

根據省市文件精神,整合試點示範。我辦於前期開展調研活動,準備集中開展體制改革。

二、創新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建立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推進環保監測監察執法垂管改革,制定出台我縣環保垂改有關機構編制方案。

我辦已編制印發了《縣生態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縣環保局環境保護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三定方案,對縣生態文明辦、縣環保局的職責職能進行了規範明確,並在接下來的生態工作中持續提供機構編制保障。

三、建立生態綜合執法體制,推動組建縣級生態綜合執法機構。

為全面加強生態綜合執法體制建設,經市編辦批准同意後,成立縣環境監察大隊,為環保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負責全縣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組織實施聯合執法,全面保障生態綜合執法體制健全。

四、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健全縣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工作機制。

我辦已於xxxx年報市編委批覆成立縣生態文明建設辦公室並配齊編制人員,編制印發了《縣生態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的編制規定》,健全和完善了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人力資源支撐體系,並將持續對生態文明建設辦公室提供機構編制保障。

【第15篇】2022年10月鄉鎮生態糧倉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全縣“生態糧倉”建設工作會議後,鎮黨委、政府根據會議精神,對照全辦發[xx]17號文件關於印發《***縣xx年生態糧倉建設方案》的通知和要求,進行認真地貫徹落實,具體做法總結

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組織

迅速召開“三會”貫徹落實:1、召開黨政聯席會,成

立鎮xx年“生態糧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鎮長具體抓,並確定專門班子抓落實,鎮各職能部門、農機、農技、農經、水產、林業和各村書記參加。2、召開鎮村全體幹部會,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全面貫徹落實。3、召開調研會,鎮“生態糧倉”領導小組深入到核心示範區廣泛徵求意見制訂方案,具體落實。

二、制訂方案,全面實施目標任務

糧食生產面積5萬畝,總產2.6萬噸,比xx年增長

1.8%。水稻、小麥單產分別比上年增長2%,糧食優質率達95%以上,質量安全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標準。

2、主要建設內容

(一)建立糧食標準化生產基地

制定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推廣標準化生產,在全鎮10個村建立4萬畝水稻、1萬畝麥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水稻良種補貼與良種掛鈎試點、小麥高產攻關活動、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等項目帶動,提升水稻、小麥單產、品質和質量安全標準。

(二)抓好水稻高產優質核心示範區建設

在沿滁河中心壩灌區包括(蔡集、再安、大同、周湖、晉集、石溪、石澗)建立1萬畝以優質粳稻和長粒型中秈稻為主的3個核心示範區。在核心示範區實行“五定”,即定區域、定品種、定技術規程、定責任人、定市場。做到“五有”,即有明顯示範標誌、有完整的技術方案、有行政和技術負責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範觀摩活動。

(三)抓好稻米協會和訂單生產

鎮黨委、政府積極扶持村級稻米協會建設,明確要求每個村要求成立組織,幫助農民提高糧食生產、組織銷售,並組織儒林米業與農户簽訂水稻訂單生產4萬畝,農户訂單簽約率達95%以上。

(四)推廣五項關鍵技術

一是推廣優質高產良種。主推雜交粳稻9優418、雜交長粒型中秈豐兩優1號、新兩優6號、兩優6326、雜交短粒型中秈優118、輻優827、ii優608等優質品種,續推進沃土工程。秸杆還田,種植綠肥,實行“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增加農田有機肥投入,逐步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改進理化性質,提高地力水平,為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奠定基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病蟲草害生態防治技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

鎮黨委、政府成立生態糧倉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領導小組在鎮農委下設辦公室,建立目標責任制,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確保生態糧倉建設任務落實到位。

(二)開展技術培訓,搞好技術服務

實行技術人員包村聯繫户制度。選派5名農技人員,每人聯繫20個示範户,2-3個種糧大户,共聯繫100個示範户,12個左右種糧大户。鎮農技綜合服務站幫扶2-3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龍頭企業。充分利用鎮、村、組幹部會議,召開現場會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開展主推技術培訓,做到一户一張明白紙。在核心示範區生產提供技術儲備,鎮政府在3月20日前對全鎮推廣的五項關鍵技術進行全面培訓。

(三)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攻關競賽

建立“生態糧倉”建設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高產優質競賽。對在“生態糧倉”建設活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有關部門、鎮村幹部、技術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帶頭學用先進技術增產顯著,並帶動周邊農户學用先進技術的示範户、種糧大户給予獎勵,對核心示範區的農户在種子機插秧給予一定的補貼(特別是軟盤、機插秧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