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驗總結法【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1W

經驗總結法【精品多篇】

工作經驗總結 篇一

20**年的歷史學科會考考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回顧歷史學科一年來的教學複習工作,有成功地方,也有不足之處,下面將九年級歷史組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反饋一下,以希望對今後歷史教學與複習工作提供借鑑之處。

一、深入瞭解學生學情,明確教學與複習方向

在九年級學年工作一開始,我們就針對七年級與八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了一個調研,主要目的是總結出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到位。許多學生認為歷史開卷考試可以看書,可以突擊學習,在思想上對歷史科的學習不夠重視,存在“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導致學習行動上滯後。反映在:一方面:沒有及時吸收相關知識點,吸收了也沒有鞏固消化;另一方面:複習時不夠專心,對擁有的複習材料沒有充分利用。

2、學生的學科能力尤其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比較差,學生不能很好的學以致用。

3、學生審題不認真,對題目的限定詞或關鍵詞沒有認真審核,導致答題出現失誤。同時答題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規範的地方。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盲點。

二、合理安排時間,科學地制定計劃。

我們在新的考試方案和《會考説明》出來之前,已經先計劃好新課傳授、複習任務、複習檢測、任務調整等複習工作分別需要多少機動時間。等新的《會考説明》出來後,再比對出新增加、刪除的內容,作出針對性調整。這樣做就避免了前鬆後緊甚至來不及等現象的出現。具體操作時,結合學情、校情制訂出具體的計劃。主要是第一輪複習就是世界近現代史的新課教學;第二輪複習中國史;第三輪複習着重在《複習指南》和《學習報》的落實。

三、全面複習考試內容,落實到位。

從我校校情來看,學生的學習時間相對較長一些,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長時間的學習和記憶,容易限制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機械記憶能力的增強,限制了知識的理解與靈活的運用。於是我們根據校情與學情做出了以下幾點措施:

(一)要夯實基礎知識,要突出重點,拓寬深化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對歷史知識的考查基礎知識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我們在九年級複習中,特別注重夯實基礎知識。全方位對知識進行梳理,決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同時要在複習基礎知識時,對重要的基礎知識,要根據三維目標所要求的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和突破。

(二)課堂教學要抓落實、學生人頭要抓落實、複習過程要抓落實

在複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最有效、最簡單的方式講清楚歷史事件的信息。在講解與複習和過程中,要抓住事件的主線索,理清脈絡,使教學變得井然有序、有章有法、使學生複習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消化。同時,在複習過程中要時刻關注班級的各層次學生,尤其是本學科的後進生。複習時要及時瞭解他們的學習和落實情況,適時監控,適時督促。並且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反思,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分析原因,採取積極有效的對策,努力地去改變這一現狀,以提高整體複習效果。

(三)要加強學生的答題技巧上、解題思路的指導

複習最後階段,我們要充分利用兩次晉江質檢、泉州質檢對學生的答題技巧、解題思路進行強化指導。

一是要指導學生在答卷時間上進行一個宏觀分配,要讓學生在答題時對考試時間的分配做到心中有底,這樣才不會讓學生因考試時間的緊迫而產生緊張情緒。

二是要指導學生了解答題卡的特性,要讓學生懂得根據答題卡的要求與提示進行做答。

三是要加強對材料解析題和綜合題的解題技巧。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把題目要求的關鍵詞劃出來,並依據關鍵詞進行思考、查找答案。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能有很強的針對性來查找答案,節省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因審題錯誤帶來的失誤。同時強調開卷考試時的答題思路的正確性。這樣做既可以節省時間,又有針對性,提高正確率。

四、存在問題與建議

1、問題:有一部分教師在每次學科考試後,最大的關注與最大的分析是學生試卷上表面成績多少,從來沒有真正關心背後的問題所在,更不會關心今後的教學方向與重點。

建議:要在思想上改變歷史教師對衡量歷史學科教學成績的看法。衡量歷史學科教學成績的好壞,不僅要看考試成績,更要看歷史學科所要求的各種能力是否得到培養。只有把學科要求的能力培養起來,學科成績才能穩定提升。所以在七年級、八年級年段,教師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科能力,因此教師的教學思想必須要有一個長遠的的目標與規劃,要充分明白與理解國中三個年級歷史教學的特性,不能停留表面抓成績。

2、問題:起始年段的學科教學不重視,就本講本,忽視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的養成。

建議:要從起始年段培養好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多數把歷史課看成沒有壓力的“聊天課”“休閒課”,而沒有真正的內在動力,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應充分發掘歷史學科人文特點,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無窮魅力這樣教學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要從起始年段就培養學生課前提前預習、課堂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主動閲讀歷史課外書籍、認真對待考試等習慣,在複習時培養學生當天課程當天複習、重視階段複習、注重比較複習、重視複習歷史圖片等習慣。

3、問題:在會考複習時,教師往往在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方面大費口舌,而主觀題的訓練幾乎都留到課後,課堂上很少有時間進行系統訓練,使得學生欠缺解答主觀題的能力。

建議:在複習課時,教師要調整授課重心,知識、能力兩手都要抓,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課堂上儘量減少教師講授時間,講授要抓住重點,重心主要應放在如何把理解和運用層次的內容講清講透,教師要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課堂45分鐘內,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夯實基礎知識,還要留下比較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課堂練筆,從而提高解題能力。顯然,對學生進行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指導也應是教師授課的重心之一。

法碩經驗總結 篇二

20xx年是我縣“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六”普法的開局之年,我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六五”普法規劃的總體要求,並結合環境保護工作實際,深入開展各項環境保護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以全面提高全局人員的法律素質,不斷增強法制觀念和依法行政能力為目的,推進環保系統管理法制化進程。

現將我局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執法能力。

進入九十年代,國家在環境領域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規,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再生能源法》還有與環保行政工作密切相關的一系列新法律法規,包括《行政複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立法法》等。

這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公佈實施,對於把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嚴格行政執法工作程序

深入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完善依法行政體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嚴格依法行政程序,強化行政行為監督。

在今年的行政執法工作中我局進一步強化了依法行使各項行政審批權、核准權、審核權、檢查權、處罰權的工作力度,

認真履行法定職責,杜絕消極執法現象。

切實貫徹《環境行政執法行為監督檢查制度》和《重大環境行政處罰決定備案制度》、《重點崗位監督管理制度》、《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案程序》、《行政案件審議規定》、《行政案件審議程序》等各項規定,力求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提高執法質量。

三、突出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

提高領導幹部的法律素質是依法行政的關鍵。

今年我局繼續認真執行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中心組學法制度、領導幹部自學法律制度、法律培訓考試製度、學法用法與幹部使用掛鈎制度、重大決策前的法律諮詢審核制度,積極推進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法律顧問制度。

通過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不斷提高領導幹部學法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針對性,規定公務員每年自學法律的時間不得少於40小時,積極推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制度化。

領導帶頭聽法制講座,調動了全體幹部學習法律的積極性。

我局宣教中心分次分批組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環保法律法規和其他法律法規的培訓學習,全體執法人員都參加了縣政府法制辦組織的行政執法培訓,不斷提高環境保護工作人員,特別是環境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增強執法水平,確保我局依法治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加強政務公開,增強執法透明度

公開行政審批程序、行政處罰程序、行政複議程序,將環保違法案件的調查、審議、處罰、告知,備案審查及行政複議案件的審查、受理、審議、決定、備案審查等程序向案件當事人,向社會公開,增強執法透明度,做到議事有規則、辦事有章程、行為有規範、處罰有依據。

五、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我局領導把依法行政的自身能力建設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在本系統內部認真貫徹、深入學習《環境保護法》、《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組織開展“每月一法”學習宣傳活動,通過各類多樣化的形式廣泛宣傳環保專業法律,對幹部職工進行規範化長期化的教育培訓,使學法用法和依法辦事的觀念深入人心;組織了《行政許可法》、《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和《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新法規的培訓學習;以“六五”世界環境日為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發放宣傳材料;組織機關幹部參加法律知識考試;開展了環保系統公務員繼續教育,將法律法規列為重要課程;在年初的`工作計劃中將普法和依法行政的貫徹實施任務分解到局屬各部門區,年終進行創優評先考核,根據考核情況通報表彰獎勵。

六、通過綠色創建,提高環境保護法制意識

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市民羣眾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大力開展綠色創建工作“經過幾年的創建工作,綠色社區在數量上已達到

一定的規模,今後將努力提高創建質量,力爭培養一批特色鮮明的綠色社區、綠色學校,以此帶動全市各單位在環境保護的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方面更上新的台階。

經驗總結法 篇三

一、教育經驗總結法概述

教育經驗總結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狀態下,依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按照科學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現象,揭示其內在聯繫和規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高度,促進人們由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的一種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經驗總結具有以下特徵:

①新穎性。行之有效的教育經驗是從教育實踐中產生和提煉出來的,對當前的教育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作用。

②普遍性。運用類似方法的實踐活動都可以獲得成功。

③實踐性。教育經驗都是人們在教育實踐中積極探索併力圖解決的課題。

從教育科研工作本身和中國小教育工作實際來看,教育經驗總結的積極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教育經驗總結是豐富和發展教育科學理論的重要途徑。如果我們按科學的方法來總結這些經驗,那就必然可以正確地認識教育規律,豐富和發展教育科學理論。

二是教育經驗總結是提高中國小辦學、管理水平的可靠保證。

二、教育經驗總結法的類型和步驟

(一)教育經驗總結法的類型

根據教育總結經驗的目的和從事總結工作者本人的不同情況,經驗總結可分為科學性總結、、教學法性總結、實踐性總結三種類型。

(二)教育經驗總結法的一般步驟1、準備工作

(1)確定題目。應根據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或是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確定總結經驗的題目。

(2)選定對象。對象可以是地區、單位或個人。對象的選定主要若是看具有代表性,包括各種類型,以便獲取完整的經驗。

(3)閲讀有關文獻資料。圍繞總結的中心內容,廣泛收集、翻閲有關資料,包括政策、文件、國內外研究動態,以及總結對象的有關歷史和現實的資料等。

(4)制訂計劃。計劃應包括:目的、任務和基本要求;工作進程的輪廓;設計具體總結的方法,總結人員的組織和分工,以及總結的驗證等等。計劃要留有餘地,可行性。

2、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首先是收集反映先進經驗的各種書面材料,其次是通過各種途徑,直接得到第一手材料,第三是對反映先進經驗的實際效果進行考察驗證。

3、分析和綜合

一是根據經驗總結的目的要求,對收集的材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刪繁就簡,區別真偽,核實必要的數據,查對引證的實例,以求如實反映總結對象的全貌。

二是對事實材料本身所提供的普遍意義和社會效果進行認真分析,揭示具體事實的內在本質聯繫,分析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有所創新的,哪些是有待考察的?通過初步綜合分析,為總結提

供比較可靠的論據。

三是分析綜合事實的過程,為抽象概括、推理判斷打好基礎,將豐富的經驗上升到科學理論的高度。

三、教育經驗事實的積累、篩選和理性提煉

(一)教育經驗事實的積累

首先,需要總結的一般是那些在客觀上已取得良好效果的經驗。

其次,應該包括反映工作過程的事實,展示事物發展的全貌,使人們瞭解“經驗”形成中各種條件、原因和結果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而使經驗總結對於他人而言更具有可借鑑的意義。

概括地説,經驗總結中需要積累的事實材料,從其所反映的範圍來講,有面(整體)的材料,點(局部)的材料和個別展開材料;從其所反映的類型來講,有數量化材料和非數量化材料、文字材料和聲像材料等;從事實材料的性質來講,有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主體材料和背景材料、歷史材料和現實材料等。

採集和積累經驗事實,可以通過觀察、調查、訪問、測試等多種途徑進行。

(二)教育經驗事實的篩選

在與經驗有關的大量事實中,並不是所有事實都能深刻地説明觀點(證實經驗)的,只有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事實才是真正體現經驗的事實。因此,必須對事實材料進行篩選。驗事實的篩選過程大致是:

首先,把握主題,明確意圖。要弄清總結的目的和要求,準確把握總結的主題即經驗的核心,使整個經驗事實的篩選過程緊緊圍繞總結的主題逐步展開。

其次,分類整理,建立聯繫。應當對前一階段的工作狀況有比較全面、準確的瞭解,然後對大量材料按照總結的需要並依據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整理,形成“現狀——事實——經驗”之間的聯繫機制。

再次,考察評價、初步選定。對這些事實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鑑別,探求某種措施對實際教育過程所產生的效果,進而從眾多事實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問題實質、最能證實經驗成立的事實材料來。

經過篩選的事實材料,應該是能夠最有效地證實“經驗”可行性的材料:

一是材料要新穎。注意採用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自己或他人進行教改實踐的新鮮事例和新的收穫,以及人們尚未發現的或鮮為人知的材料等。

二是材料要恰當。所選用的材料要能夠準確地證明觀點的正確性,材料和觀點間要有必然的內在聯繫。

三是材料必須充分和必要。選用材料要儘量少而精。但必須充分,足以説明問題。

(三)教育經驗事實的提煉

教育經驗事實的提煉,是指根據經驗總結的目的要求及其主題,從教育經驗事實出發,依據教育基本理論,對事物或現象做出科學的概括和界定,揭示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繫。從局部經驗中發掘其普遍意義,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探討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沒有理性提煉的經驗總結,如同一般的工作總結。

1、掌握理論——提煉經驗事實的前提

教育經驗總結的`理性提煉,必須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論的指導,並根據某一總結的要求從有關的專業理論成≤≥果中吸取營養。

2、概括主題——提煉經驗事實的根本

經驗總結的主題,是指貫穿於某項經驗形成全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反映經驗本質特徵,具有自己特色的某種思想觀念、原則或方法論原理。主題是經驗總結的“靈魂”,是經驗的“綱”。

3、揭示機制——提煉經驗事實的關鍵

科學性經驗總結,主要為了説明事物或現象為什麼會發生某種變化,關鍵在於告訴人們怎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從而提高人們的認識,增強探求事物發展規律的自覺性。這就叫揭示機制。

怎樣在經驗總結中揭示其內在機制呢?

1、應該符合事物由萌發到成長完善、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層向深層發展的規律。我們在總結經驗時,首先要探討其實踐起始所面對的問題,然後再考慮和分析這些問題以及實踐者所採取的措施、達到的效果之間是否有着內在的邏輯關係。接着,我們還要對實踐進程中的若干階段進行考察,分析其間的數量關係、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變化,從而清晰地勾勒出事物發展的軌跡,探求經驗形成過程中的各種因果聯繫及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2、應該反映事物內在各主要因素間相互聯繫和作用所產生的功能,以及這些功能所引發的事物的某種變化。必須分析它的多種條件,它的內部結構各要素及其相互關係;探尋在什麼情況下,採取了何種措施,各種要素如何相互作用才形成某種功能而使事物發生變化、產生良好效果的。這種綜合分析的過程,就是深入揭示“經驗”內在機制、把握事物內在規律的過程。

經驗總結法的作用 篇四

1、確認、評價經驗的效果

該法通常以某一完整的某項活動過程作為總結對象,分析評價它是否取得較明顯的效果,在時間、人力等方面是否發揮了較大的效益等。

2、理論論證

從理論上、邏輯上揭示和認識有關措施與效果的內在聯繫,即進一步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水平。在此基礎上,撰寫總結報告。

經驗總結法 篇五

20xx年,“六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防震減災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防震減災工作的總體要求,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和和諧社會為目標,牢固樹立依法行政觀念;以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為主線,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以普法為契機,進一步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做好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現將我局“六五”普法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一、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為把普法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地震局切實加強對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了對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領導。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調整、充實、完善了防震減局普法宣傳教育工作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制定年度計劃和工作實施方案,落實領導責任制,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全局幹部共同參與的格局,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以提高依法執政能力為重點,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把全體幹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辦事”上來,增強法律素質和法律責任,為全面落實推進依法治縣進程,構建和諧海安、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強化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幹部職工法律素質

1、開展機關幹部學法活動。我局採取集中學與分組學相結合、專題輔導與自學相結合、專門學習與會議安排相結合等方式有計劃、有重點的部署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任務,重點圍繞《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複議法》、《XX省防震減災條例》、《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地震行政執法規定》等法律法規學習。採取做試卷、聽講座、看音像等形式,加大對機關工作人員法制教育培訓。

2、完善防震減災管理機制。為了適應普法工作的需要,我局建立健全了組織制度、學習制度、責任監督制度、過錯追究制度、服務承諾制度、評議考核制度等16項工作制度,保障學法、守法、依法、執法到位。防震減災局將遵紀守法和崗位法律知識掌握情況作為技能素質必備內容,列入年度績效考核的德、能、勤、績、廉計分標準。還將領導幹部學法、職工學法及法律考試情況與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相掛鈎,把政策法律素質作為幹部評優的重要指標。

三、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加強機關依法行政工作

1、全力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涉及防震減災工作的12項行政權力事項全部在網上公開,實現流程全固化、網絡全互通、過程全監控、裁量全標化,將其依據、程序、標準等置於服務對象監督之下。

2、積極參與修訂《縣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的工作。編制了《縣防震減災規劃(2014——2020)》。規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資源整合、全面防禦、統籌兼顧的原則。到2020年,基本形成專羣結合、上下結合、宏觀微觀結合的資源共享綜合觀測系統。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在全縣全面覆蓋,防震減災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

四、開展法制宣傳活動

一是我局把法制宣傳與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想結合,利用“3·1”防震減災法實施日、科普宣傳週、“7·28”唐山地震紀念日、“5·12”汶川地震紀念日、“12·4”法制宣傳日等,集中一定時間,組織各種力量,採取各種形式,開展相關的法制宣傳系列主題活動,形成普法的規模效應。利用特殊時間,進行多形式、多渠道面向社會廣泛進行宣傳,不斷擴大宣傳覆蓋面。今年5·12紀念日當天,通過移動通訊平台向機關單位和企業發送防震減災科普信息1000餘條。

二是加強與電台、電視台、報刊、雜誌等新聞媒體的合作,大力開展防震減災法制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提高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心理承受能力和鑑別謠言能力。2014年專門為城東國小印製了地震科普資料6000餘冊,還量身定做了地震科普寒假做業本3000餘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