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生物教育教學經驗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9W

國中生物教育教學經驗總結(精品多篇)

教育教學經驗論文 篇一

白駒過隙,一轉眼兩年過去了。往事的每個片段不時衝擊着我的思緒,留給我許多感動的餘味:學生的改變、進步、成長就是為人師的幸福與成功。

還記得兩年前剛接手七年級(6)班時,班上有個叫餘志灝的男生。老師和同學們常向我提及他的種種“劣跡”,經常不交作業,即使交了,也是馬虎應付,書寫潦草。紀律性更差,不但課後喜歡追逐打鬧,課堂上也經常搗亂,影響別人學習。

有一天,我去開會了,自習課上,班長歐曉晴坐在講台上維持紀律,其他同學在認真地學習,他卻耐不住寂寞,趁機開始惡搞。故意把水倒在自己的褲襠裏,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上講台,大聲地説:“班長,我不小心把褲襠弄濕了,你看看,……”班長的臉霎時漲紅了,班上的同學也轟的一聲,笑開了,他看到這樣的場景,得意洋洋。事後我找他訓話。一開始,他表現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後來,他有點不耐煩了,便附和我説:“老師,你是對的,我錯了,老師總是正確的,學生總是錯的。”那一次的談話就這樣以他違心地承認錯誤而草草結束。

事後我開始反思:在整個談話過程中,我明顯感覺到他對我訓斥的反感,心理的對立,使我根本無法真正走進他的心裏,説服教育也就成為一句空話。我必須改變我的教育方式。

為了對症下藥,我作了一翻努力的“調研”,發現他問題的“癥結”:其實他自尊心很強,十分渴望得到老師表揚和認同。因為學習基礎差,成績不佳,感覺不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重視。所以常常在課堂上,下課時不斷找機會“好好表現”,以引起同學和老師對他的關注。

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我馬上增設了一個體育委員的職位,由他擔任。並讓他負責管理班級課間的紀律。從那以後,我發現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上課認真了,惡作劇也不搞了,作業也開始做了。我非常欣喜他的變化,沒想一個大膽的嘗試,一份他從沒享受過的“老師的信任”,為我成功打開了他的心靈之門。事不疑遲,我必須抓住良好戰機,“乘勝追擊”贏得最後勝利。

多番思量,我利用語文老師批改每週隨筆的便利工作條件,繼續從“心”開始他的教育工作。剛開始,他交上來的隨筆寫得不是很認真,我就在本子裏寫下評語:“志灝,你聰明,關心集體,樂於為集體做事。你給老師的印象一直不錯。如果你能認真寫好作業,你的表現會更令老師滿意!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對嗎?”下一週交上的隨筆,態度明顯認真了很多。就這樣,我每篇都寫上對他鼓勵和表揚的評語。他也越寫越認真,越寫越好。這種激勵作用很神奇。不但語文科作業認真了,對其他科的態度也認真了,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他的成績獲得了一個飛躍性的進步。

餘志灝同學的進步是對我用“心”教育方式的最好褒獎。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我們“應當瞭解孩子的長處和弱點。理解他的思想和內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觸他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贏得孩子的心。教育才得以有效開展。

個人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篇二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於幼兒來説,如果只重視數學知識的學習,很容易導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興趣是第一位教師,並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的精神,數學活動應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主,為幼兒日後學習數學創造有利條件,為幼兒終生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我認為,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和方法,願與大家共享。

一、以遊戲形式激發興趣。

綱要中指出:“寓教育於遊戲之中。”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遊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思維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輕輕鬆鬆、饒有趣味地學習數學。例如:在“天線寶寶買漢堡包”這一活動中,我請孩子們扮演麥當勞的售貨員,根據天線寶寶送來的訂貨單,準備漢堡包,或是兩個兩個一盒的要5xxxx,或是五個五個一盒的要10xxxx……孩子們非常投入。與此同時,孩子們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等羣數的方法。在利用遊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時,所選用的遊戲應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應該以直觀的、帶有情節的、幼兒能扮演角色的遊戲為主。如情景遊戲“小兔拔蘿蔔”、“遊戲宮”、“送小動物回家”等。應該運用挑戰性的、有更多發揮餘地的遊戲為主,如競賽性遊戲、操作性益智遊戲等。

二、利用操作材料激發興趣。

皮亞傑認為幼兒是在操作中認知的,提供給幼兒暗含教育價值的操作材料,能夠讓幼兒在操作中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取知識。在設計和準備操作材料時,既要考慮美觀性、趣味性,更要考慮材料的層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數學區的“按數取物”的活動中,可根據幼兒發展水平,準備不同層次的材料:

1、按卡片上物體取相應數量的實物;

2、按卡片上的圓點,取相應數量的實物;

3、按卡片上的數字取相應數量的實物。這樣,能夠激發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更能促使能力弱的幼兒增強自信心。

三、運用語言引起懸念,從而激發興趣。

幼兒正處於積極探索周圍事物的階段,對新鮮的、未知的、或者略知的事物會產生極大探究的興趣,教師如果能巧妙地運用語言,設計懸念,激發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慾,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拼圖”活動前,我告知孩子,只要根據各部分上面算式的得數在底板上找到相應的位置拼合,就能夠在圖上找到一件神祕的禮物。孩子們出於好奇,饒有興致地進行計算和操作,當他們將圖拼完整,出現一幅美麗的畫面時,就歡呼雀躍着,表達自己成功的喜悦心情。

四、利用“禁果”心理激發興趣。

所謂“禁果”心理就是指那種滿足好奇心理而不惜冒險探奇的心理。例如:我在指導幼兒操作活動“分一分”時,發現幼兒鄧光宇用了九種方法分解6,而其中有三種方法是把6分成三個部分數的。這種方法第一次出現,於是我運用禁果心理在公開場合與她對話,討論把6分成三個數的事情,告訴她保守祕密不要告訴別人。這樣一來,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極大好奇,努力嘗試各種途徑、方法,探究原因,終於探究出了其中的“祕密”。不到一週時間,幾乎全班孩子都會用這種方法分解一個數了。由此可見,恰當運用“禁果”心理對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很大效用。

五、用成功效應激發興趣。

成功感是人的心理髮展過程中的一種需要,它可以成為推動人行為的內動力。因此,使幼兒產生成功感,能夠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持久興趣。成功感的產生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幼兒內部的,如完成一套材料的操作,發現新的結果等,出於其內部要求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外部評價引起的成功感。經過觀察,我發現有很多幼兒把教師的評價作為成功的標準,以此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向。於是我對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內向、對數學學習感到困難的幼兒,經常性地給予肯定和鼓勵,促使他們產生成功感。我班的陳特小朋友,對數學活動缺乏興趣,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請他和我一起玩“看誰先擺完”的棋類遊戲,他先擺滿了棋盤,成了獲勝者,我立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激發了他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增強了自信心。自此,他逐漸對數學活動產生了興趣。

六、以羣體效應,激發興趣。

幼兒生活在羣體當中,同伴的行為對每個幼兒都有很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在幼兒交往中表現最為突出,教師用羣體交往中的互動作用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指導幼兒操作“小火箭”這一學具時,我只教會兩名幼兒操作,結果引來了不少小朋友,兩名孩子高興極了,興致勃勃地向同伴們介紹,而其他的孩子也做出迴應及至後來討論怎樣才算得快,有何規律可循,興趣頗高。由此可見,羣體效應對激發興趣的促進作用。

七、以競爭效應激發興趣。

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競爭意識不斷增強。對帶有競爭性的活動有較大的興趣,而且樂此不疲。因此,我們設計一些帶有競爭性的活動或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競爭心理的發展,從而間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掛鈎”這一材料,我把運算卡片分成兩等份,然後兩個孩子比賽,計算卡片的算式,看誰先把自己的顏色卡片掛滿相應的小鈎上為勝,孩子玩得特別高興,計算速度也有很大提高。

總之,興趣是幼兒求知的動力和基礎,數學知識的無窮性和數學推理對思維的挑戰性及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都對幼兒有巨大的吸引力。作為幼兒教師要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幼兒學在其中,玩在其中,樂在其中!

教師教育工作總結 篇三

根據教育局關於XX年開展新一輪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意見,提出了“人人都能上達標課個個爭取創新課”的目標,從2月到到6月,先後舉行了三次課堂教學立標活動,對轄區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達標驗收,活動精心組織,認真安排,各位教師高度重視,全員參與,各個教師認真備課,精心授課。同時活動開展本着教有所感、教有所悟、及時總結提高的原則,為本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活動表現的突出特點

1、高度重視活動開展的重要性,正確認識活動開展的必要性。為此博山開發區中心學校專門召開專項校長會議,做了精心的動員部署,要求各個學校在每人一節公開課的基礎上進入課堂教學的“立標”階段。每個教師在熟悉課堂達標標準,互相聽課、評課,互相取長補短,樹立每個學校每個科目的課堂教學“立標課”。每個教師以此觀摩學習,達到人人都能上達標課個個爭取創新課的目標,打造博山開發區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2、活動採取“邊立標邊達標”的措施,讓活動開展有成效。

針對轄區教師的層次不同,採取不同年齡、不同學科都立標,並實行“邊達標邊立標”的措施,把立標活動分散到各學校、各學科,讓達標成為教師互相聽課、互相取長補短的活動。督促每一個教師發展,而不是“一刀切”,教師能夠積極大膽改變原有的教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貫徹新課改理念上有較大進步,教學雙邊關係進一步趨向合理,師生關係逐步和諧,教學民主得到了體現,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3、教師的教學體現了從“文本”到“人本”的理念。

不少的教師在授課時,表現為一改以教材為中心,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系統傳授和灌輸,對“人本”的忽視的缺陷,轉變到“人本”,強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訓練,情感的薰陶漸染,思想的感悟體驗。強調學生的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強調學生的習得、體味。總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4、活動開展最重要的變化體現在課堂上。

不少教師的課堂都能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小綿羊”。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思維的活躍,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

5、課堂教學力求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不管是語文教學,還是數學教學,不管是英語教學,教師們都極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一是課堂情境,一是討論情境。課堂情境,讓學生進入不同課所特有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回到課堂中,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因為學生只有首先入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這完全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討論情境裏教師力求為學生創設一個討論的氛圍,以設疑激發興趣,引導求知慾,形成討論動力,充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討論方式可多種多樣,或問或答,或選擇重點發言人,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發表不同見解,使氣氛活躍。

6、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中每個教師都積極鼓勵學生質疑、解疑。也許,正是這些“意外”,才會使教師發現並捕捉到新的教學信息,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教師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權利,他們顯得異常興奮,思路也會因此而開闊,創造性的火花也會因此而不斷閃現。教師們開始從兒童的視角去探索他們的思維方式,真正理解學生,為學生構建無過錯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理解、信任,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張揚。教師不單是完成指定的和預設的教學任務,而是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鼓勵學生的求知慾,教給學生如何找路走,更應讓學生學會生存,使各科教學早日找到最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

二、不足之處

1、教師處理“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要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裏完成學習任務”之間的關係且恰當。

一節課的時間只有35分鐘,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是需要不斷合作、探究、交流的,而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個過程要充分展示出來是需要時間的,這個時間如何調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就會影響一節課的學習任務。在不少的教師的課中也會經常看到老師為體現新課程理念,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眼看下課鈴響了,一節課的內容卻沒完成,留下了遺憾。在這裏,的確老師要需要把握一個度,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有責任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在能夠引發學生思維處一定要放,讓學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盡情地享受馳騁思維的樂趣;但當學生已完成了這個思維過程後,就要及時收,當學生的交流開始不斷重複時,就要及時進行下一個環節,用新的信息再次激發學生新的思維。這樣開闔有度,才能完成了一節課的學習任務。

2、教師難以處理好“好學生”與“整體發展”之間的關係。

我們在聽課中,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個別好同學回答問題不斷,後進生則一個問題也不回答,這就是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學生中發展快慢之間的差異。在實踐中,往往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在一組學習中,反應快的學生積極研究、探討、發表意見,而反應慢的學生則呆坐一旁默不作聲,甘做“聽眾”或旁觀者。這種差異勢必就會帶來整體發展的不協調。要解決這個矛盾,我們通過驗收後的討論達成以下一致的觀點,就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要關注反應慢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其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一些細節,一些具體的方式還有待解決。教師應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把不同個性、特長的學生組合在一個小組,讓他們相互融合、互相學習,並選出小組長,並告訴組長要團結帶領本組成員,特別是對後進生更要關注,讓組長負責全組的活動,幫助每個學生學懂知識,學會合作。

3、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還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有人曾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確是這樣,知識是無限的,一個人如果只滿足於現在,不去開拓進取,那他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在授課中教師中出現課堂氣氛不活躍,教材把握不到位的情況,語文教師對重點字的意思講解不清,數學教師對數學語言的運用更是不夠嚴謹等現象。

教育教學經驗論文 篇四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在這漫漫之路摸索,不斷前進中,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瞭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鍊學生。

開學初,我瀏覽了下新書,根據教材及我班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儘可能的體現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自認為做的還不錯。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着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着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繫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有人説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例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前,我讓孩子在對課文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蒐集有關故事情節、故事人物的資料。而在上課時,不僅講授課文知識,還訴説了一些課外的知識,激發孩子課後閲讀《魯迅》的興趣,為閲讀打下伏筆。

一學年以來,我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學習相關理論,積極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課前,從點滴入手,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課上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組內每一成員都能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篇五

任現職以來,自己深感肩頭責任重大。為更好地教育學生,自己伏下身子,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並結合學生實際和自身特點,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現將自己任現職以來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提升自身素質,加強人格修養

中學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更是學生離開父母進入學校的最離不開的人。班主任和學生們朝夕相處,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着學生。為了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也為了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我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加強自己的人格修養,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讓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具體做法有:

1、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專業水平。

首先,自己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儘快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並內化成自身的素質。一切為了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儘可能的得到最大的發展。

同時,為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在工作之餘,我還堅持自學,在20xx年12月獲得了漢語言專業本科文憑,這使自己在語文教學上如虎添翼,收穫頗豐。自己還積極、認真參加各種培訓活動,於2006年參加了第三輪繼續教育培訓,並參加了計算機高級培訓,使自己在素質提升上有了較快發展。

另外,自己還堅持收看教育頻道,及時掌握教育動態,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河南教育》《中國小青年教師》《教育時報》等報刊更是我成長的“營養品”,從中我學到了很多班主任管理的經驗,掌握了很多教育教學方面的技巧,使自己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2、理論聯繫實踐,提高自己的講課藝術。

在不斷給自己“充電”的同時,我還積極參加校教科研組活動,認真聽課、評課,從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自己還主動講校級、鄉級示範課、公開課,認真聽取同行們和專家們的評價意見,使自己儘快得到提高。2007年4月我主講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鄉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成績顯著,被推到縣優質課評選活動,獲得了全縣優質課活動二等獎,儘管成績不太理想,但在活動中我發現了自身很多問題,並學習了他人的許多成功之處,收穫很大,極大地鍛鍊了自己。2007年10月,我主講的《智取生辰綱》在全鄉語文觀摩課上交流,受到了與會教師和專家的好評。只有自己的講課藝術提高了,才能在單位時間內給學生更好地教育,也會讓學生尊敬自己,學習動力自然也會提高,學習效果自然不斷提高。

3、時時處處注意自身形象,做到為人師表。

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侃侃而談,風度翩翩,但在課下往往忽視了自身對學生的影響作用。説話隨隨便便,舉止拖拖拉拉,讓學生看到了很多不該看到的現象,聽到了很多不該聽見的言談,這些都會給自己的人格修養帶來很大的削減,甚至會讓自己的苦心白費,給學生以“言行不一”“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為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埋下了隱患。因此,要時時處處注意自身形象,給學生以模範表率作用,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4、反思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及時反思,認真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任現職以來,我撰寫的《重視口語交際訓練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一文,在《中學生學習報》的教育週刊上發表,撰寫的《語文課程改革須重視閲讀教學》在《許昌日報》上發表,而且有9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縣級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獎。

二、抓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班級生活氛圍。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教師在做好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一項重要的工作。可以説,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着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我在教育教學管理中,時刻注意抓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在班內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營造良好的班級生活氛圍。具體做法有:

1、抓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不容忽視,在帶班之初,我就堅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開學時,對學生進行飲食衞生、交通安全、用電、宿舍管理等安全教育;夏季,對學生進行遊泳安全教育,冬季,對學生進行用電、取暖安全教育;總之,時時根據情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自己所帶班未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

2、深入開展素質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我堅持啟發誘導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為目的,生動、高效地上好每一節課,使每一個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閲讀能力等,並適時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為拓寬學生視野,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還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富有語文教學特點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春遊、詩歌朗誦比賽等,使學生得到了健康、全面地發展。

3、堅持德育為主,以德促智。

在班級管理仲,堅持德育為主的原則,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充分利用黑板報、主題班會等思想教育陣地對學生進行德育,並在教學中適時進行德育,德育效果顯著。另外,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我注意“從我做起,影響學生”,學生積極主動去“從我做起,影響他人”,從而實現了“人人做起,人人受益”的良性德育氛圍。事實證明,抓好德育工作,對教學工作和其它班級管理工作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4、“嚴”“愛”並舉,加強班幹部培養工作。

在班級管理中,我堅持“嚴”“愛”並舉的原則,對學生在學習上熱心幫助,生活上悉心照料,紀律上嚴格要求。另外,注意加強對班幹部的培養力度,使他們既不影響自身的學習,還提高了班級管理的能力,鍛鍊了自己的管理水平,對自身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班的班務管理井井有條,在班內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受到了任課教師及家長的好評。

5、不拋棄,不放棄,施愛心,有耐心,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在後進生轉化方面,我對後進生的態度是“不拋棄,不放棄,施愛心,有耐心”。對後進生施以師愛,熱心幫助,耐心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後進生轉化效果。具體做法有:(1)轉變觀念,真誠地熱愛、關心每一位後進生,對後進生不拋棄,不放棄。教師要牢固樹立“轉化一名後進生與培養一名優等生同等重要”“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觀念,真誠地熱愛、關心每一位後進生。(2)注意轉化過程中要多施愛心,要有耐心。愛,深沉的師愛能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拉近師生間心靈的距離,使後進生逐漸“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增添信心,約束自己,提高自己。須注意的是,後進生在轉化過程中,受種種原因的影響,會出現“反覆”現象,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客觀、認真對待這種“反覆”,取得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最終勝利。

作為班主任,還要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總之,教師要懷着愛生之心,真正為學生着想,提高自身素質,加強人格修養,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為祖國的教育大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篇六

西峽縣五里橋鎮初級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雖然離縣城不到3公里,但仍保持着農村學校特有的樸實。也正因為這樣一種樸實,造就了這所農村國中的金字招牌。近年來,該校在新課改背景下,致力於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紮實推進“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西峽縣五里橋鎮初級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雖然離縣城不到3公里,但仍保持着農村學校特有的樸實。校名樸實,校訓更是再樸實不過——紮紮實實,生動活潑,影響着這裏每一位師生。

樸實的校訓裏,沒有太多深刻的內涵,有的只是埋頭苦幹的精神和巧幹樂學的智慧——工作紮紮實實,生活充滿生機;內容紮紮實實,形式生動活潑;教得生動活潑,學得紮紮實實。

也正因為這樣一種樸實,造就了這所農村國中的金字招牌。近年來,該校在新課改背景下,致力於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紮實推進“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也越來越受到同行的關注。北京、瀋陽、內蒙古、陝西以及省內諸多教育同人紛紛到校觀摩學習,該校也因此被譽為“農村中學學習的一面旗幟”。

“抓住素質教育的靈魂”

是教育學生“唯書”“唯上”“唯唯諾諾”,還是培養學生生動活潑、勇於創新,這是兩種對立的教育觀。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多年前曾説過這樣的話。三年前,這句看似有些直白實則耐人尋味的話,被校長李清鋒記在了筆記本的顯著位置。

學校教育是面向少數學生,僅僅為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服務,還是為全體學生服務,讓所有學生都能面向未來?是讓學生片面被動地發展,還是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是讓學生唯唯諾諾、循規蹈矩,還是充分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課堂教學是死氣沉沉、機械呆板,還是煥發生命的活力?毫無疑問,答案都是後者。

“我們學校幾年前由五所學校合併而成,教師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管理能力等參差不齊。老師們的優點是大都很敬業,有苦幹精神,缺點是觀念陳舊、墨守成規、各自為戰。如何讓老師們在實幹精神不丟失的前提下學會巧幹?這很值得思考。另外,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多,農村孩子多,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多,再加上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差異,急需精神引領,從而凝聚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李清鋒告訴記者。

“紮紮實實辦教育,要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20xx年,剛剛到五里橋國中走馬上任的李清鋒,想法很樸素,但卻“不小心”與當年發佈的《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碰撞出了“火花”。

《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這也更堅定了李清鋒的這一思想。“紮紮實實,生動活潑”——經過全體教職工的討論醖釀,五里橋國中的校訓產生了。

“紮紮實實”既是對領導班子成員的要求,也是對全體師生的希望與期望,工作要紮實,學習要踏實,追求“最好”,摒棄“可以”。“生動活潑”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課堂要生動活潑——教師教得生動活潑,走出職業倦怠,享受教育的幸福;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健康快樂成長,享受幸福的教育。另一方面,生活要充滿生機。在抓好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學校安排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讓師生生活充滿生機,在各種活動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華,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培養自己美好的情操與心靈。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該校大力推進“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以“疑”為核心,通過疑問與探究結合,促使學生學會主動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該校努力打造“三疑三探”模式下的常態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躍成為首屆河南教育名片——西峽縣“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窗口學校。

西峽縣教研室書記楊海申這樣評價:“五里橋國中圍繞‘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來做文章,其實是抓住了素質教育的靈魂。”

課堂上的“星光大道”

在李清鋒的辦公室裏,總會放着一摞全校所有班級的課程表。與每個班級裏張貼的課程表唯一不同的是,在這些課程表上,每節課下面都標註有任課教師的星級,從一星到四星,沒有星級的是空白。

“這些課程表是專門為來校觀摩指導的客人準備的。星級代表着教師運用‘三疑三探’模式教學的‘成熟度’。星級教師是通過一系列課改大賽選拔產生的,一星為‘周教學能手’,我們按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節目的形式,稱之為周冠軍;二星為‘月教學標兵’,即月冠軍;三星為‘學期教學精英’,即期冠軍;最高為四星,稱之為‘最具課改力教師’。”李清鋒告訴記者,“平時外面來校觀摩聽課的老師比較多,在課程表上標註任課教師的星級,可以讓客人有目的地選擇聽課科目和老師,從而更真實地瞭解我校的課改現狀,同時也促使老師們不斷進步,朝着更高的層次邁進,將觀摩課上成常態課。”

李清鋒所説的“一系列課改大賽”,便是該校的一項品牌活動——課堂上的“星光大道”。

為了將課堂上的“星光大道”活動開展好,取得實效,該校出台了《五里橋國中推進課改評選課改優秀教師實施方案》,分別按周、月、學期為單位依次實施。學校將一個學期分三個學月,每學月的前三週為周賽,評選周冠軍,第4周為月賽,在周冠軍中評選產生月冠軍;三個學月後學校會再安排一週時間舉行期賽,在月冠軍中評選產生期冠軍。連續三次被評為期冠軍的教師,便是“最具課改力教師”。

周賽、月賽的評委由學校辦公室指定,分文、理兩組,其中文科包括語、英、政、史、地,理科包括數、理、化、生。每次評選去掉1個最高分和1個最低分,核算出執課教師的成績。“學期教學精英”的評委由學校邀請課改專家及縣、鎮教研員擔任。

同時,該校要求領導班子率先垂範,做課改的先行者。三位校長首先為教師們上公開課,然後全校18位班子成員人人上公開課。在日常管理上,該校也進一步進行規範督促,一是每週檢查教案時查是否用“三疑三探”模式備課;二是隨機推門聽課,查課堂教學是否符合“三疑三探”的要求;三是用“三疑三探”的評價標準評價課堂,量化打分;四是進行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打造“學生滿意的課堂”;五是開放課堂,相互觀摩。

剛剛上完課回到辦公室的英語教師王翠鋒告訴記者:“賽課活動是鍛鍊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也是同事之間互相學習的極好機會。賽課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要有更多的課外預設,要有更豐厚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要突出學科特點,而不是簡單地對模式進行生搬硬套。”

年輕教師李明説:“賽課對我們教學的基本功也是一種加強,不但督促我們練好粉筆字,用好普通話,而且使我們學會了怎樣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最重要的是,賽課調動了廣大教師參與課堂改革的積極性,促進了優秀教師團隊的壯大與成長。”學校教務主任翁雪丹告訴記者,並用一組數據來進一步印證,“通過三個學期的賽課,全校教師參加賽課98人,佔全校任課教師的82%;賽課節數1329節,聽課教師達到4000餘人次;36位教師被評為‘周教學能手’,24位教師為‘月教學標兵’,23位教師為‘期教學精英’,還有11位教師被評為‘最具課改力教師’。26位教師應同行之邀,先後到唐河、信陽等地傳授課改經驗,併為當地中學教師上示範課。”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在五里橋國中的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學生互幫互助式的學習和直言不諱的點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非常高,沒有一個膽怯的,這種良好的狀態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課堂上,除了老師要適時做好引導,充分發揮好小組長在互助學習中的作用也很關鍵。”商城縣上石橋鎮第三中學的柳士武老師在五里橋國中參觀學習之後,寫下這樣的心得體會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五里橋國中在推進“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很早便意識到加強小組建設的重要性。

該校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每學期開學初,由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考試成績、日常學習態度、行為表現、發展潛力、性格性別等多方面因素,依總成績用S型拐線的方法,將全班學生分成相對均等的學習小組。同時採用自薦和民主選舉的方式,選拔態度積極、率先垂範、學習習慣好、學習能力強、樂於助人、組織管理能力強、集體榮譽感強的學生為學習小組長。要求小組長組織好每一節課的課堂自探、合探、展示、評價、編題等環節;幫助學困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檢查每天學習的落實;監督小組成員各項班規的遵守情況。遇到問題,先小組討論,再羣體討論。展示、評價時,各小組按教師分工,迅速展示,主動、積極、有序、高效。

為了進一步加強小組建設,為學生快樂學習創設條件,該校在下發《學生學習小組建立實施方案》的同時,組織班子成員先後三次深入課堂,圍繞“如何加強小組建設”進行聽課調研。調研發現,部分教師前期存在應付現象,有的僅在公開課上注意加強小組合作;有的班級小組也建立了,但組長職責不明,工作方法不當。

針對這些問題,該校又對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細化,要求不同學科可以確定不同的學科組長;要提前做好小組長的培訓工作,讓他們明確職責,並向他們傳授有效的工作方法;上課時教師應依據教材對小組提出硬性要求及詳細指標,在備課時註明;每節課後應召集小組長對本節不足之處提出分析原因,制訂修改方案。

採訪中,八(2)班第五小組組長楊金行興奮地告訴記者:“小組長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小組討論時,針對每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組長要和大家一塊從中提取精華,形成小組內相對完整的答案。然後為小組成員做好分工,誰進行展示、誰負責評價等。同時,組長還要時時提醒那些‘遊離’在課堂之外的組員,積極參與小組合作。這樣,人人都參與了,都動腦筋了,學習效率自然就高了。而如果沒有小組長,老師將不可能照顧到全體同學。”

第八小組成員石浩瀚雖然沒有當上小組長,但他依然特別喜歡課堂上的“小組合探”環節。他説:“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在小組裏,你會感受到團結的力量,遇到難題,大家都會互相幫助。”

“的確,通過強化小組建設,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使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成了快樂生活的重要部分,這種方法培養的學生不但成績優異,而且其他綜合素質也很高。他們説起話來思維敏捷,條理清晰;站立起來儀表端莊,落落大方;遇見問題奇思妙想,敢於質疑。從長遠發展看,學生有了這樣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法,完全可以預見,將來走向社會,走向各行各業,也會是優秀的。”李清鋒説。

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篇七

從走上三尺講台,拿起三寸粉筆的那一刻起,在心中不止一次的告誡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與義務。轉眼,十二個春秋已過,停下匆匆的腳步,稍作停留,以便日後更好地教學。

一、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物理思維為最終目的

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與社會密切相關。而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最重要走向社會,面向生活。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必須為基礎教育做出一點貢獻:我必須要面向我的全體學生,認清每個學生的優勢,開發其潛能,培養其探究、創新意識,培養其實踐能力,培養其物理思維,使其成長為不同層次的不同規格俄有用人才。希望步入社會的那一天,學生不僅僅是一個盛裝着一定知識的容器,更是一個富有創造精神的生活者。

二、以提高學習物理興趣為手段

由於物理與語數外在會考中所佔分值不同,在學生眼中,物理是副科,不願意在物理上多花一秒鐘時間。但是,生活離不開物理。這時,就需要教師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儘量使物理課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經常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加強實驗教學,創造和諧、融洽的氛圍,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真正愛上物理。

三、以高效課堂為載體

一切的認識、想法均要向行為轉化,而這一行為要靠課堂這一載體得以實現。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一堂高效的物理課,要在一定思想指引下,充分備課,使課程、教材、學生、教師、環境形成一個整體。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同時也是開發者,物理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最終達到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得以培養,學生得到發展。

這些是我一直以來努力地方向和目標,今後還將繼續下去。

教師教育工作總結 篇八

本學期我校德育工作在“發展教育”辦學理念的引領下,發揚“自立自強、團結合作”的實中人精神,堅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實踐“發展教育”的嘗試發展、自主發展和超越發展“三個階段”的發展論,以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教師的持續發展和學校的品牌發展為目標,結合學校整體工作要求和學生實際,突出工作重點,狠抓落實,取得了滿意的成績。

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打造精良德育師資隊伍

在學校管理的諸要素中,我們認為教師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學校的第一資源,因此,我們奉行以“教師為本”的管理思想,堅持“尊重、培養、使用”的教師管理方針,幫助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搭建成長階梯,促進教師成長。本學期針對德育工作又從新修訂了《中山市實驗高中高級德育教師評價方案》、《中山市實驗高中班主任評價方案》,還新制訂了《中山市實驗高中實習班主任制度》。通過對教師角色形象塑造、“三師制度”、校本培訓、職務培訓、優質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師資隊伍的素質。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德育師資水平

首先、號召全體教師恪守“飲水思源、寧靜致遠”的校訓,高揚“自立自強、團結合作”的學校精神,共同營造“愛國、修身、敬業、多能”的良好校風、“愛生、垂範、善教、創新”的優良教風和“尊師、律己、會學、進取”的良好學風,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和文明創建活動,提高教師職業水平和敬業精神。學校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師德教育網絡,制定了《中山市實驗高級中學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中山市實驗高級中學高級德育教師評價方案》、《中山市實驗高級中學教師崗位任用指導意見》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勵下,有序推進了學校德育隊伍的建設,增強了師德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其次,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和道德素養。利用教師例會,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和德育知識的專題學習和研討。開展校本培訓,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教師的自我角色認識,奠定隊伍建設的思想基礎。

再次,對照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表彰“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通過各種渠道和媒體,廣泛宣傳師德先進典型和優秀教師羣體的感人事蹟(如在校園網設立“高級德育教師介紹”專欄等),完善建立德育導師制和高級德育教師制度,用制度和機制引領教師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無私奉獻,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建設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校園工作氛圍。同時加強黨組織建設,積極壯大黨員教師隊伍,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廣大黨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個個充當德育工作的骨幹,兢兢業業、克盡職守、創優爭先、為學校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繼續實施“三師工程”,搭建德育師資成長階梯

我校按照教師成長的規律,本學期繼續實施“三師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師(經師、能師、人師)制度。

經師,強調提高教師的職業境界,要求教師嚴肅、嚴謹、嚴格地對待教育教學工作,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成為合格的教師。

能師,強調提高教師的專業境界,要求教師成為智慧型的教育專家、研究型的教師,同時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形成獨特的教學藝術和風格。人師,強調提高教師的事業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養、獨特的教學藝術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統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終生受益的影響和感化。

“三師工程”是一個師資培養和發展的系統過程。在此過程中,學校制定了《中山市實驗高中教壇新秀評價方案》、《中山市實驗高中高級德育教師評價方案》和《中山市實驗高中名師評價方案》,並通過程序產生了一批教壇新秀和高級德育教師,建立了高級德育教師工作室。“三師”既是一種榮譽,又是一種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貼),還是一種崗位(有培養新教師和進行課題研究的職責)。這種做法,貫穿於整個教師生涯全過程,為教師營造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平台與動力,形成了“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級德育教師聯盟。制訂了《中山市實驗高中教師聯盟章程》,聯盟實行“契約管理”,聯盟與學校簽訂契約,有章程,有組織,有活動,有目標,聯盟活動經費實行“以獎代撥”。

二、實踐“三自”育人模式,繼續實施“主題教育”

本學期以來,學校德育線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動德育、文化德育”為德育方法與途徑,促進學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協調發展,實現學校“高遠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