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xx區青少年科普工作現狀的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72W

黨的十九大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未成年人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稱綱要)中提到的科學素質提升重點人羣之一,大力開展青少年科普工作,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青少年,是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稱《科普法》)和《綱要》的要求,也是科協組織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國家培養創新型綜合科技人才的重要任務。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結合服務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的實際,對xx區青少年科普工作進行了調研,報告如下。

關於xx區青少年科普工作現狀的調研報告

一、xx區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在科普工作主要方面給予很大支持。

一是實現了區科協獨立建制,為區科協展開青少年科普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科協與工會、婦聯、共青團一樣,是黨委領導下的羣團組織。區科協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支持下,根據中央、省、市關於科協系統深化改革的要求,於2018年8月獨立建制,設立黨組,明確了區委副書記分管、副區長聯繫工作的領導機制。二是明確了科普專項經費,為開展各項科普活動提供了經濟支持。2013年,區長辦公會議(〔2013〕6號紀要)明確將科普專項經費列入區財政常年預算,並以每年0.1元/人的標準逐年增加。三是確立了科普大篷車工作方案,長效發揮流動科技館作用。2016年,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制定下發了《xx市xx區科普大篷車工作方案》(x政辦發〔2016〕44號),對由中國科協配發給望城的Ⅱ型科普大篷車,明確了活動內容、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和工作要求等。

(二)青少年科普工作隊伍基本形成,各類科普資源優化配置潛力較大。

1.科普志願者隊伍逐步擴大。2019年4月,區科協聯繫區科技局成立了科普科技志願服務支隊,成立之初,登記志願者約50人,10月,科普科技志願服務支隊志願者在中國科協志願者組織系統正式註冊,隊伍吸納了機關幹部職工、學校科普老師,社區科普工作人員、科普基地工作人員、學會(協會)專家等志願者70餘人,並在逐步擴大。

2.科普工作者作用日益明顯。2019年,區科協聯合區直相關部門,努力發揮科普基地、社區科普e站、青少年科技工作室、區內學會(協會)等隊伍作用,循序漸進,合作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科普工作者聯繫進一步加強。2019年,區科協聯繫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省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推廣學會、湖南省電子學會,在東馬國小、星城實驗學校第一國小和梅湖國小進行了科普課堂和無人機飛行表演,並聯合教育局、文明辦舉行了豐富的科普競賽及課外科普體驗活動,2019年提供青少年科普志願服務30餘次,在科普工作者的推動支持下,服務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能力明顯增強。

3.青少年科普工作手段不斷創新。科普信息化是新時代進行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新方法。2019年,xx區共配發科普e站屏媒9個,新建社區及鄉村科普e站4個,逐步由點帶面。這種“大屏基站+手機終端”的落地應用科普信息化模式,與科普中國網站無縫對接,做到與網站同步更新,還能在終端整合篩選適合社區、鄉村的科普中國內容,進行精準投放,根據2018年統計的數據,“智慧青少年”頻道點擊率在e站屏媒各類頻道中排名前列,“最受歡迎的專題”和“最受歡迎的文章”分別是青少年科普相關的內容。區科協還聯合區融媒體中心運營《xx發佈》科普分欄目、《xx》APP科普專題等,及時更新發布青少年科普相關信息。2017年,在實施“科普中國·百城千校萬村行動”中,xx區被市科協作為典型案例推介宣傳。現代信息技術在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促進了科普工作延伸到“最後一公里”,提升了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三)青少年科技活動方式更加多元,內容更加豐富,社會效益更好。

近5年來,xx區科普大篷車年均服務學校20次以上,共服務青少年4萬人次以上,為廣大青少年帶去了近距離、互動性強的科普體驗,獲得廣大師生好評。區科協還聯合區教育局、區科技局,結合上級科協的組織要求,舉辦了xx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奇思妙想”紙質結構模型普及競賽、創意編程競賽等,激勵青少年在動手實踐中提升科普素質。2019年,xx區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增加至9所,青少年課外科普基地逐步增多。同時,區科協也支持培育了一批青少年科學工作室,併發揮百果園、光明蝶谷、青天寨等科普基地的科普優勢,組織開展形式豐富、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科普課外活動,充分利用社區科普e站、鄉村科普e站等科普信息化手段,結合科學表演秀、科普實驗等,將科普活動深入基層,培養了廣大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在他們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經費支持跟不上逐年增加的人口基數,無法滿足青少年日益增長的科普需求。據《xx市xx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佈的數據,2018年末户籍人口已有58.9萬人,但2018年、2019年科普專項經費預算仍以49萬人為基數,為107.8萬(49萬人*2.2元/人)。截止到2019年10月,xx區有中國小生79546人。若按照科普專項經費人均標準,中國小生科普經費投入應在19萬及以上。而2017年-2018年青少年科普科技活動的經費決算,分別為10萬、5萬,這點經費根本不能滿足青少年在信息化時代逐年升級的科普需求。

2.科技活動設施匱乏,對青少年主動尋求科普體驗的吸引力不夠。科普大篷車作為流動科技館,服務青少年科普工作作用有限,形式單一,青少年多為被動接受科普。科普大篷車20餘件展品還是2014年配置的,目前損壞率達到100%,能勉強用的展品約在10件左右,展品因本身具有流動性和服務人羣的特殊性而極易損壞,加上展品已過保修期,展品維修工作艱難,展品非常單一、落後。目前我區沒有能供青少年活動的固定科技館或科技活動中心,在科普大篷車之外的科普體驗仍顯不足,課外科普的補充舉措難以到位。

3.青少年科普工作網絡不健全,科協組織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區科協獨立建制時間不長,與基層和各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聯繫還不夠緊密,與街鎮科協、科普基地、學校等的關係需重新建立,科普工作網絡還很不健全。原有的“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撤銷後,區科協在全區科普工作協調上失去了依靠和抓手。在今年“三定”中,區編制部門沒有批准區科協設立科普科和科技活動中心進行科普業務工作,人力物力的匱乏嚴重製約工作的開展,顯得心有餘力不足。

4.社會各界對青少年科普工作認識不高,對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的重視不夠。學校是青少年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19年統計的數據,xx有中國小校107所,有部分學校設置了科學與信息老師,但科學課程沒有達到課程設置的高度,更多仍停留在活動的層面。由其他課程老師兼任的科學老師,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是否能實現具備操作實驗類課程的專業教學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科普法》提出,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社會各界都應當組織參加各類科普活動。但在《科普法》中提到的各類社會力量,總體上來説為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的認識仍不強,即使有部分在日常工作中開展了科普活動,對青少年羣體的關注度也不高。

三、進一步改進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思考

1.加科普投入,保障青少年科普工作經費。根據《科普法》和《綱要》及2013年區長辦公會議紀要的標準,爭取區財政依法逐年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將硬件設施的建設納入議事日程,探索建立科技活動中心,努力為青少年科普活動提供固定場所,創建科普品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主動性。完善現有科普基地、科普大篷車等科普設施的建設和維護,針對青少年需求,更新展品,提高科普設施利用率。探索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青少年科普事業,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普投入體系。

2.建設科普場館,完善科普陣地。要爭取各級領導進一步重視支持,與工青婦等羣團組織一道呼籲建設xx區“兩館兩中心”(其中科協為設立科技活動中心),配備專業人員開展青少年科普工作。同時,建立與基層科協、學會的聯繫,選擇具備條件的社區建設青少年科普陣地,鼓勵和支持他們經常開展有關活動。

3.完善科普機制,強化科協組織能力。2019年6月的區羣團組織工作彙報會提出,科協等羣團組織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善於“借”力。要探索建立激勵有關部門、街鎮、園區、學校等社會各界參與青少年科普事業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逐步吸收社會力量積極投入青少年科普工作。嘗試通過評獎評優,助推青少年科普工作者隊伍建設,對從事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優秀老師、科技志願者給予精神和物質鼓勵。同時完善科協作為牽頭單位的組織建設,建立從事青少年科普的專業團隊,加強與教育、科技、工信、農業、衞生、環保等部門的聯絡,逐步形成科普教育網絡,擴大科協組織範圍,強化科協組織能力。

4.提高全社會科普認識,逐步形成青少年科普工作常態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把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少年強,則國強”,今天的青少年是未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要推動社會形成廣泛共識,將科學與其他文化課程一樣納入必讀科目,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提高科學創新能力,幫助青少年形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公眾的科學素質提高和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通過科普信息化手段、新媒體手段,廣泛宣傳科普活動和項目的積極作用,推動社會各界更加重視青少年科普工作。通過樹立青少年科普活動品牌,豐富科普活動手段,宣傳特色科普活動,充分發揮各類科普資源作用,促進青少年科普活動常態化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