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4.01K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多篇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篇1

我區高效課堂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為了及時瞭解和掌握課堂改革的進展情況,進一步改進教研工作,推進課改,在崔校長及張主任的帶領下,中教部全體成員通過集體調研,對我區7所(含九龍實驗班)中學進行了課堂教學現狀的調研活動。

一、課改後的可喜變化

一年來,我區各校任課教師以高效課堂理念為導向,在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紮實具體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進展,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變了——“學會、會學、樂學、創學”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所體現

1、調研中,我們驚喜的發現:學生喜歡上課了。

課間休息,我們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有的正在黑板上寫寫畫畫,有的在看書寫字,還有的在請教問題……忙得真是不亦樂乎!——這是在為下一節課做準備呢。這與過去上課鈴聲響過後還有稀稀拉拉進教室的現象相比,真的是大相徑庭。

課堂上,學生精神飽滿。獨學時,一個個聚精會神,認真品讀、思考,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會主動向對子或是組內其他成員求助,相互探討,以求學會,展示的環節都積極踴躍,誰也不甘落後的樣子。就連多數學生都不愛學的英語課,也是空前的活躍。例如我們在邱皮溝中學看到的金振滿老師的一節英語課,學生參與度就非常高,每個學生都全身心的投入,一節課下來,就連班內最差的學生都能掌握3-5個單詞,並會運用,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相對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的是孩子們在快樂、自信的展示着自己,他們已不再把學習當作負擔,而是在享受着其中的樂趣;他們已不再把課堂當作囚籠,而是他們展示自我的舞台。

2、經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發現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

學生的儀表更加整潔了,行為更加規範了,膽子變大了,自信心增強了,語言表達、交往等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堂上,學生面對小組展示任務,集聚智慧,各展所長,勇於創新;對不同的見解,敢於質疑;學會了反思;能夠客觀的評價自我和他人;等等。這些,在聯合中學、邱皮溝中學、興達中學、九龍實驗班、暖池塘中學等學校都可以實實在在的看到。

學生具備了這些能力,我們還有必要擔心成績嗎?成績好的學生未必能具備這些能力,但是,具備這些能力的學生考出一個好成績,我想,應該不成問題。

(二)教師變了——學科教師與高效課堂同成長

1、教師的教育觀念與高效課堂真正接軌。課改初期,老師們對高效課堂的解讀不夠透徹,持懷疑態度,甚至反感。有的老師説“我講,有的學生都不會,不講,不是更不會了嗎!”而經過一年多的改革實踐,老師們的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相當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認識了高效課堂的內涵,並在實踐中不斷的反思,居然找到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2、辦公室裏再也看不到打閒嘮、幹私活的現象。走進辦公室,老師們都在埋頭編制導學案,或是翻閲材料,或是同學科在探討交流……“學生逼着我們鑽研教學啊!”——這是高橋中學政治教師崔佳的一句話。是啊,自從實施高效課堂改革以來,我們倡導十六字真言“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由此學生們的潛能被大大激發,課堂上會生成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如果我們不做更多的預設,就無法成功的駕馭課堂。我們真切的看到,高效課堂不但培養學生的能力,更是促進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

3、我們的教師學會“離開”和“隱身”了。傳統的課堂,總是教師講,學生聽。因此,課改初期,老師們總是忍不住“搶話”,甚至粗暴的打斷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實踐——反思,我們看到,我們的教師進步了,而且是非常大的進步!例如聯合中學的語文教師高多、政治教師周玲,她們很會把握切入點,總會在學生遇到迷茫的時候給以適當的點撥,知識挖掘不到位的時候加一個追問,以助推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課改中存在的問題

課改永遠在路上。雖然我們的課改實踐已經進行一年多了,但在改革的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還會存在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教學觀念轉變緩慢,仍然沿用舊的觀念思考問題,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導學案編成了試題卷,不但不能起到導學的功能,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2、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度不夠,獨學環節不能做到“靜”,展示環節不能做到“穩”,等不及學生思考探究的結果,總是急於“點撥”,甚至脱口統一答案。

3、個別教師有改革意識,但對杜郎口教學模式的認識不夠,另闢蹊徑,獨創模式,導致課堂流程混亂,教學目標難以達成,完不成教學任務。還有的教師只看到了表面現象,沒有深入研究,把教學交給兩名學生(小主持人),課堂與自己不相干。這是對高效課堂的一種錯誤解讀。

三、幾點建議

1、作為業務指導部門,我們會及時聽課指導,幫助培養教師,舉辦更多類型的培訓班、輔導班或講座活動,把工作做實。引導教師正確編寫導學案,鞏固和提高學習小組的建設,明晰高效課堂的教學流程,靈活駕馭課堂。

2、各校應加強內部管理,正確引領教師教育教學理念,關心教師的思想轉化,重視校本教研,為教師搭建業務交流平台,建立教師幫扶對子,發揮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積極作用,羣策羣力打造高效課堂。

3、各校應以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為藍本,遵循“學習——實踐——反思”這一規律,認真學習,勇於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帶着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星星,而無需再從頭摸索,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總的來説,我區高效課堂改革工作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也是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課改工作進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通過調研,我們看到了南票區教師隊伍中,好學上進的多,主動接受新理念的比例大,老師們精力旺盛,愛崗敬業。任局長提出高效課堂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只要我們正視現實,腳踏實地,共同努力,相信在國家推行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下,我區教育教學工作必將迎來一個明媚的春天。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篇2

教育質量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提升學校教育質量的主陣地主渠道,關注教育質量首先要關注課堂教學的質量,因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所以關注課堂教學的質量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和課堂教學的過程。我校在新三年開局之際,在諸多工作的選擇中,毅然決然地把學校工作的焦點聚集在課堂教學的。鑑於35歲以下青年教師已經佔我校教師數的50%左右,他們不僅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主力軍,而且他們的目前專業成長的狀況還影響着我校今後的發展,據此,學校開學伊始決定:對35歲以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調研。目的是通過調研進一步瞭解教學的實際情況,發掘教師教學上的亮點和特色,發現、指出教師教學上的存在問題,以此促進面上的教學、教研工作和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為學校的發展以及新課題的研究做好基礎工作。

一、調研方法與內容

為了保證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成立了調研工作小組,主要有校長、評審組成員和教研組組長組成。調研主要採用“聽課——評議——交流——反思”方法展開,採用推門聽課方式,主要考察課堂教學的常態,兼以考察教師的教案、學生的作業和課堂筆記。聽課重點關注的是課堂教學的效率,主要考察的是指標體系見附1。調研組聽課,須三人成行,而且其中必須有學科專業人員。聽完課後,調研組經過評議,對課作出評價,然後與被聽課教師進行交流溝通。最後,被聽課教師經溝通後,要對該課進行反思,並在網上完成反思表。

二、現狀評價與分析

學校歷時兩月,先後共聽課32節課,談話交流32人次,收到教案30份、反思問卷23份。調研對象的學科和年級分佈如下表:(略)

這次歷時兩個月的調研,具有覆蓋面廣,關注度深,反思性強,評價體系細實,問題整改迅速的特點。覆蓋面廣是指35歲以下在崗青年教師人員全覆蓋和學科全覆蓋。關注度深,是指調研重點關注課堂教學的現狀,但要求從一節課的問題輻射關注到教學的全流程,從一個教師的個體行為兼顧關注到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的生態。反思性強,是指課後與被聽課老師就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都有深入的切磋交流,被聽課老師對教學的反思無論內容和方都比較深入。評價體系細實,是指聽課評價指標體系比較具體,可操作,可比較,相對比較和合理和科學。問題整改迅速,是指聽課中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糾正。

我們在調研彙總分析中發現,對我校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現狀的評價有個明顯的特點,即出現了四個悖論,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

(一)注重課改,已顯端倪,但是教學行為的真正質變還需時日繼續努力

教育要走出困境的出路在課改,而課改主力是教師,因此,教師課改意識加強是課改的原動力。調研顯示,我校青年教師主觀上是比較注重課改的,主要表現在:教師角色轉換意識得到充分體現:大部分課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課改所要求的角色轉換意識,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材複製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組織者,都在積極探索適應學生學習、主動發展的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創造條件,採用小組合作教學、課堂討論等方法,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進行師生互動等。三維目標意識得到逐漸形成:講課教師基本能夠理解課程文本體現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維目標,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體現。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不是急於給出現成答案,而是引發學生的積極對話和思考,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和體驗,這正在成為老師們的一種追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維度目標,在文科教學中,似乎比較容易體現。然而難能可貴的是數學老師葛盛輝在《數列極限的性質》的過程中,能夠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做人,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升了課的品位。問題意識得到不同程度的體現:有90%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程度不同的體現了問題意識,基本上所有的課在預設和實施中都能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自主發現問題,在問題對話中生成新的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説明我們的青年教師正在努力地與時俱進,適應教學形勢的發展。但是我們的老師畢竟都是傳統的師範院校近親繁殖的,在傳統教育方式的耳濡目染下成為老師的,要完全的質變是有些難度的,在教學中經常有這種情況發生,即預設中的新策略,在實施時不知不覺中又回到了老路上來了,可見舊的思維慣性力量是何等強大。然而,可喜與可貴的是我們的老師已經在努力地向課改的理想境界邁進,堅信假以時日必有質變的。

(二)注重預設,準備充分,但是真正的有效設計有待突破

注重預設,準備充分,是此次調研中最顯著的特點,這個特點首先源自於聽課評價資料彙總,彙總中有85%以上的課都有課前準備充分的評價,其次這些評價源自於聽課人員的切實感受:教學內容信息量大,引用材料鮮活,這是作假不成的,沒有課前大量的案頭工作是無法達到的。教師在課堂上的自信的教態、有條不紊的演繹和絲絲入扣的分析,沒有充分的準備是無法達到的。許多老師上課基本上不看教材和教案,因為這些東西他們已經爛熟於胸,新教材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新老教師,對新教材最多也只上兩遍,顯然這沒有充分的準備是無法達到的。正是準備充分,所以有些課上得的確是一氣呵成,酣暢淋漓。但是我們同時發現有相當部分的課還缺乏真正的有效設計,課上的很流暢,該教的都教了,但是效果不盡人意,因為學生還是似懂非懂,或者説課上當時懂了,課後又不懂;聽老師講解時懂了,自己動手時又不懂了。我們認為,準備與否,效果不一樣(因為調研中發現注水課和敷衍課,乃至沒有準備的課,並沒有絕跡);準備得是否有針對性,效果更不一樣。所以,我們覺得,青年教師課前準備中的有效設計有待突破。

(三)注重過程,亮點紛呈,但是形成真正的個人教學風格還須努力

由於質量意思和效率意識的提高,大部分青年教師對教學的實施過程是比較重視的,因而在教學中都能儘量把課上的完美一些,為此也花費了心血,動了腦筋,因此調研中也發現不乏有精彩的課、精彩的片段,可謂亮點紛呈:傅亞岑、孫籬秋、老師的課容量大,密度高,重點突出,手段多樣。葉銘老師儘管上的是節試卷分析課,沉穩的教態,機智的語言,對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經常會引起學生會意的笑聲。袁文捷、顧若蕙老師講課清晰,銜接流暢,教學方法多樣但簡練實用。張敏霞老師激趣有方,點化有術,信息有量,教學有效。王曉華老師思維縝密,分析透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顯然,亮點很多,潛力很大。但是亮點分散,終究形成不了一片豔陽天。意思就是説,有比較持久的固定的個性魅力的教學風格還沒有形成,或者説我們沒有發現,這對他們個人和學校的發展應該説是不利的。

(四)注重方法,運用恰當,但是全面的教學素養有待提高

調研顯示,青年教師普遍重視教學方法,尤其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富有直觀性,也有益於學生的情景體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原來學校擔心的拉洋片式的教學方式,沒有發現。大部分老師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的使用是恰當,而且技術嫻熟,有的還有創意。胡亮平老師的網上作業及反饋系統的使用。範璟老師的動畫實驗。應該説代表我們學校這方面的較高水準。但是我們也發現傳統的板書這一教師的基本素養(功)大為退化,一是粉筆字寫的象樣的在語文老師中也不多見了,其它學科老師就更不要説了,二是即使有了板書也欠設計,隨意塗抹,到後來自己也分不出天南地北。由此生髮出命題就如何全面提高教師的基本素養和功底。

此次調研聽課共32節,其中被評定為a級的5節;b級的26節;c級的1節,無d級課,説明我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總體水平按現行的評價指標當在中等以上。這是青年教師個人努力和學校長期以來注重青年教師培養的結果。但是這種現狀與我們作為一所區重點中學以及學校未來的發展是不相稱,除了上述四個不足以外,還有以下一些問題在此羅列,以期引起重視。1、專業功底不紮實。2、課堂教學效率有待提高。3、教學隨意性傾向尚有存在。4、課堂常規疏於管理等。

三、對策與建議:

為了青年教師的成長和學校的持續發展,我們對學校有四點建議:

1、加強理論學習,堅持讀書活動,提高課改自覺性。

2、加強學情研究,堅持集體備課,提高教學有效性。

3、加強專業修養,堅持用養結合,打造教學風格。

4、加強技術練兵,堅持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素養。

我們對青年教師一點建議:

每個青年教師要經常思考;我理想中的好課是怎樣一種模式和我如何上好每一節課,不斷積累,漸次達到理想境界。千萬不要滿足於課能一般地上下去,要全力追求上好課,追求形成有個人魅力的教學風格;千萬不要滿足於對學科專業知識和教法有比較深入的理解掌控,要努力把這些東西上升為學科智慧。這裏提供一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八度謠》,希望對老師有所幫助。即預設立意有高度,專業用語有精度,例題設計有坡度,提問思考有深度,作業要求有梯度(適度),反饋反思有速度,個別輔導有温度。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篇3

在新課程全面實施的情況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如何?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發生本質性變化?帶着這些問題,我對我們鎮各村國小數學課堂教學進行調查。通過調查我感到當前農村國小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現狀不如人意,能實實在在體現新理念的課堂不多,大部分是面貌依舊,與新課程相對應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沒能得到有效構建,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得不到提高。

一、基本情況

(一)學校現狀

農村國小校舍吃緊,沒有多媒體教室,學校硬件建設落伍、家庭教育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教育向前發展。

(二)教師現狀

當前農村教師有下面幾種類型:

1、自甘平庸型。這種類型的教師在農村佔多數,以男教師居多且接近退休。他們認為能平平安安地熬到退休、能安安穩穩地領到工資,而且到這個年齡階段,再折騰升遷的希望也不大,所以面對教學改革、教育科研都擺出一副放任自流的模樣。

2、牢騷滿腹型。這種類型較多存在於女教師身上。她們對學校的管理不滿,對青年教師的行為不滿,對現行的教育機制不滿。很多的不滿鬱悶心頭,只能以“刻薄的語言”、“牢騷的行為”來緩解心中的壓力。

3、知足常樂型。這類教師對學校、對工作、對教育失去了曾經熾烈的熱情,僅僅保存一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理。

4、積極進取型。這種類型的教師雖然在農村教師中比較少,但他們充滿朝氣,樂意和各種新理念、新思想。能夠主動和青年教師探討課堂。在平時的教學中更注重增強自身實力,注重在人格上、知識上、智慧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長起來。

(三)學生現狀

1、缺乏自信心

農村國小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自信心的具體表現:

(1)膽怯害羞,沉默孤僻,不願積極參與討論、交流。

(2)缺少主見,屈從別人,遇到一點困難尋求幫助。

(3)求知慾不強,口算慢,課堂上不積極思考問題。

(4)不願主動發言,回答問題膽子小、聲音小。

(5)做作業速度慢,不敢讓老師面批,怕有錯題被批評。

(6)不敢接受挑戰,有畏難情緒,預料失敗。

(7)見到老師採取迴避、退縮的態度。

(8)成績不如意有厭學傾向,甚至想到輟學。

2、不良學習習慣

農村孩子不良的數學學習習慣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馬虎了事。在缺乏嚴肅認真和不得法的教育下,容易由粗心、任性等原因養成此心理。具體表現為:上課分神,不注意聽講;作業字跡馬虎,錯誤率高;不能認真進行預習、複習等。

(2)依賴懶惰。在惰性感染下,容易由包辦代替促成此心理。具體表現為:作業抄襲;作業依賴同學或父母完成;作業怕做、不做等。

(3)厭煩畏懼。在單調乏味的教學情況下,在屢遭失敗而得不到正確引導的情況下,而缺乏興趣甚至喪失信心。具體表現為:厭惡上學,逃學;害怕老師;害怕測試等。

(四)課堂教學現狀

1、教學目標追求形式上的三維目標,缺乏真正落到實處的教學活動支撐,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髮展所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還要引領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獲得過程,啟發學習方法,同時還要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完成。這就是所謂的三維目標。[2]有部分國小教師由於認識上的不到位,以及對教育信息的瞭解和吸收重視不夠,導致在教學中走過場,許多目標無法真正落實。

也有的教師對數學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有一定理解,教學目標定位相對準確,在課堂上也有體現,但從目標的達成來看,顯得不成熟。還有一小部分教師課堂教學中出現無目標現象,他們教學無要求、無方向,走進課堂就是講,就是灌,講什麼?隨意性很大,一下講這兒,一下講那兒,重點沒有突出,難點沒有突破,從上課一開始,除了幾個成績較好的外,其他都在霧裏看花,不知本節課要學些什麼,學生在課堂上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對象,而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是達不到新課標、教材的要求的。

2、教學方法傳統呆板佔主導

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實際上是學生在已有舊知識、舊經驗等的基礎上自我構建,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瞭解學生已有的基礎層次,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加入到學習中來,引導學生自己去獲得知識。當下農村國小的課堂教學,許多教師依然熱忱於粉筆、教本加嘴巴,簡便;講解、練習加作業,一節課下來很難見到有生動有趣的體驗場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因過分強調以提高教學成績為前提,免不了會產生教學的“應試”現象,忽視了學生對學習的情感體驗,通過大量的訓練來提高學習成績,片面地追求教學成績。有的老師教學方法有些變化,但因認識上出現了偏差而走了極端。如:因過分強調張揚學生個性、活潑好動,而忽視了學生基本學習習慣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缺乏勤奮刻苦、靜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因過分強調探究創新,忽視了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導致學生產生浮躁、華而不實的心理,引起教學質量整體下滑的趨勢等。

3、課堂缺少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習方式單一,學生參與率不高

皮亞傑認為,兒童學習最根本的途徑應是活動。活動是聯繫主客體的橋樑,是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所以,教學中必須精心設計學習活動,放手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動口,通過實踐,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變被動接收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在課堂上開展學習活動,近年來雖越來越愛到廣大教師的重視,但就目前的狀況看,情況並不是很令人滿意的。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上,教師雖注意學習活動的設計,但往往由於活動目標不明,只限於一些純操作的活動。

(2)教師設計活動時,往往只從知識內容的需要出發,而沒有考慮採用符合學生需要的活動方式進行。

(3)活動的目的簡單、狹隘,侷限於一種知識的習得活動,而往往忽視學生的生活體驗。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師現狀形成的原因

1、師資隊伍老年化。我們鎮7個村級國小一共12個數學老師,其中50歲以上的就有10人。年齡結構老化。從而導致目前農村國小數學師資質量、數學教學水平等因素顯得薄弱。

2、考核、評價制度與新理念不相符。當前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仍唯教學實績是舉受這一導向影響,數學教師們是盡其所有本領,盡其所有時間,堅持“題海戰術”,而對新課程新教學望而卻步,生怕誤了學生成績。在這樣情況下,數學新課程的推進就受到影響。

3、新教材“難度大”。數學新教材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編寫成的,較之以前,知識難度在下降,但卻給學習知識的過程與方法留有很大的空間,許多老年的數學教師常感覺課本中只有那麼幾幅畫,沒什麼東西好教,重點在哪,難點在哪,很難把握。相比較之下,老教材的設計不僅教什麼給設計好了,連怎麼教都安排好了,當然一些教師就適應不了新教材。另外,新教材中有些內容信息含量新,個性特點明顯,有時更切合城市裏或網絡普及率高的地區孩子,與目前一部分邊沿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有一定差距。

4、部分農村國小數學教師缺乏參與課程改革的熱忱。他們對新課程無動於衷、漠然置之部分農村國小數學教師缺乏參與課程改革的熱忱。他們對新課程無動於衷、漠然置之,拿的是新教材,走進課堂,如何用新的教學方法,如何引導學生用新的學習方法茫然不知所措,數學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形成。

(二)學生現狀形成的原因

1、對農村國小生數學學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分析

農村國小生數學學習缺乏自信心,既是與生俱來的個性特點,更與他們所在的地理環境、家庭條件和教育引導有關。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自卑心理較強是妨礙自信心樹立的主要心理原因

(2)數學能力和水平不強

(3)教師教學態度和方法不當

(4)家庭教育嚴重缺乏

2、不良學習習慣成因

(1)教師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2)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影響

(3)不懂得合理支配時間,學習興趣不濃厚

(4)家庭環境的影響

(三)課堂教學現狀形成的原因

形成當前農村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教師自身認識與自身知識水平,其次就是農村學生的自身水平,農村孩子知識面窄,見識少,一節課全靠老師組織引導。

以上便是目前農村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要改變這種狀況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數學教師如何去做。而數學教師想要達到新課標要求下的課堂教學,以下幾個建議還需要深入的思考、研究。

(一)如何提高自身認識水平,為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保障

(二)如何正確使用、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如何構建有活力的課堂,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篇4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及,新理念進入踐行期,正逐步走進課堂。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掌握一線發展情況,瞭解老師們所需,開展老師們願意參與的教研活動。

這次調研,採用的方法是直接進入課堂,聽推門課,與老師們座談等。

最可喜的一面是:各校重視橫向溝通,外出學習被鼓勵與支持。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方面

品牌學校20小、11小、九小、六小穩步發展中,課堂教學又有新意。從生源方面也體現出社會對他們的認可。

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和關鍵。

老師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已經知道豐富自己的課堂,創設情境,確立問題意識:用情感激發學生,形象化、具體化創設認知環境;在強化問題設計與學生的問題意識方面略顯不足。

重視集體備課。課堂教學中,老師們與學生平等互動,在對話、討論與交流中學生主體地位突出,學法指導已成為教學行為的重要取向。

重視練習,反饋調適:精心設計練習與作業;在全面分析學習中的各種反饋信息方面,有待加強。

深化總結應用,使學生愛學。

學生探究學習後,要幫助學生總結所學的知識,並設計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熟練並創造性運用所學思想方法,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在鞏固理解內化階段讓學生進行獨立練習,辨析練習及發展性練習,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更深刻,使知識內化為能力。

2、教師方面

愛讀書、重視學習。

在有效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不是其具有怎樣高級的專業化水平,而是他是否具有“激勵性人格”:能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慾望,並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學會。教師的激勵手段還有待加強。

對教師而言,追求高效課堂,比學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教師教育策略的積累成為成長的關鍵。

知識的變更日新月異,而方法是永遠不會過時。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應是以掌握學習方法為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是生活問題的高度抽象概括。而我們的國小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要多創設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進行直觀演示,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評價已呈現多元態勢,薄弱環節是過程性評價。

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會學。

教學生學會觀察,抓住題目本質,找出解題的突破口,從而使學生學得其樂融融。

3、學生方面

學生自主學習方面表現出很大差異,課堂中,多數學生學習熱情比較高;少數有遊離學習之外現象。

值得表揚的是郊區沿江國小,孩子們的表現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發言積極、思維活躍。

座談時瞭解到:他們的生源140名孩子進入市內國小讀書。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重視分數。

畢業班的情況:面對升學壓力,孩子們忽然沉寂,有了與年齡不相稱的表情。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要解決以上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關注集體備課實效,營造民主、和諧教研氛圍。

2、發揮骨幹教師、省級、市級、校級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篇5

一、基本狀況

_縣_中心國小是一所農村完全國小。校園現有教學班27個,學生1266人。現有教師72人,其中女職工58人。校園現有校長一名,副校長一名,教導主任、政教主任、總務主任各一名,各類組織機構齊全,職責明確,五名班子成員分工協作,有序推進校園整體工作。校園成立了由教導處主管的教育教學工作小組,下設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個教研組,主抓校園教學工作;成立了由政教處主管的德育工作小組,下設黨小組、團小組和少先大隊,主抓校園精神禮貌及校園文化建設,師生政治思想工作,學生家校聯繫工作;成立了由總務處主管的總務後勤工作小組,下設法制安全、財務衞生、後勤服務、營養餐管理組,主抓校園安全、財務、後勤、衞生、維修、採購、營養餐供應等工作的管理及實施。

二、校園管理現狀

1.修訂完善各類制度,推進制度化管理。校園制定了校長、班子成員、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及其他專兼職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職責明確,分工清楚,銜接緊密,不留空擋,體現科學性、規範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激勵性;建立健全教職工學習、工作、生活制度,師生請銷假、教學常規管理、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羣眾備課、學生管理、財務管理、門衞管理等42項制度,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和諧五星”創評、教職工綜合考核評價辦法等教育教學考核評價辦法,建立健全教代會、女工組等羣團組織機構,充分發揮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堅持校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妥善解決校園工作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用心性。

2.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三風”轉變。校園以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用心實施精細管理,全力推動教育改革,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緊緊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突出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兩個重點;實施羣眾備課、課堂教學、師生評價三項改革;加強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質量建設、校園文化和學生教育管理體系五項建設;深入開展課改實驗、校本研訓、師德師風教育、“五星”創評、“六園”建立、陽光體育六項活動。透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實現了教職工思想觀念、教育理念、工作作風、教學方式和學生行為習慣、校園三風的根本轉變。

3.細化隊伍管理,提升師德師能。(1)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用心開展師德演講、“五星園丁”和師德標兵評選活動,嚴格落實師德百分制量化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2)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校園透過在教職工中廣泛徵求意見,認真修訂了教師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建立科學、合理、公正的教師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3)加強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採用“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坐下來研”等多種方式用心開展教師培訓,結合繼續教育、“國培計劃”和網絡研修等培訓,用心開展“六個一”活動,即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參與或主持一個課題研究,上一節優質課,在校報校刊發表一篇作品,寫一篇教學案例,每一天進行一次自我反思。

4.細化辦學行為管理,提升校園規範化水平。校園嚴格規範辦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師嚴格開齊開足上好課程。二是堅決執行規定作息時間。三是嚴格控制作業留量,科學設計作業資料,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四是用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各類文藝體育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切實增強辦學的活力和吸引力。五是加強圖書借閲活動,把學生個體借閲和班級羣眾借閲結合起來,在教室內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用心建立書香型、學習型校園。

5.細化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按照新課改理念和要求修訂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2)建立由校長主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具體負責,教導處具體實施的教學管理工作體制,構成“業務校長―教導主任―備課組長―教師”相互貫通的教學管理網絡。(3)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採用隨機抽查和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持每一天抽查一個班級、一門學科的作業、教案,每週找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談話,每月進行一次教案、作業檢查,每學期進行一次教案、作業展評,推行超前一週備課、教案簽字審批、“問題”回查及跟蹤督查制度。(4)落實校長帶頭上課、聽課、評課、説課、賽教制度。校長每期聽課不少於30節,班子成員不少於20節,一般教師不少於15節。實行推門聽課、隨機聽課,堅持有聽必評,有評必改和回聽、回查、回訪制度。實行“2+2+2”評課模式,即每節課至少提出兩個優點、兩個不足和兩條推薦。(5)嚴把“五個”關口,落實“五字”要求。一是嚴把羣眾備課關,突出一個“細”字;二是嚴把課堂教學關,突出一個“新”字;三是嚴把作業關,突出一個“精”字;四是嚴把輔導關,突出一個“實”字;五要嚴把測試關,突出一個“效”字。(6)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師教科研潛力。各學科教研組堅持每週召開一次教研組會,組織教

師開展羣眾備課、課標學習、專題研討及學術沙龍活動,全面推行“羣眾+個人”雙色筆備課法,確立了“研課、備課、上課、説課、改課”五環節備課模式。堅持開展教學基本功大比武、優質課、優秀案例、教研論文評選等系列活動。

6.細化評價管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1)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改變單純以考試為手段、以分數為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實行多元評價,建立學生成長記錄,做好綜合素質評價。(2)用心開展“和諧五星”創評活動,制定“五星學生”評選辦法和評選細則,把“五星學生”評選作為學生評價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長期堅持。(3)利用每週升國旗儀式、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媒介,透過開展主題演講、德育講座、重大節日慶典、“孝敬父母月”“禮貌禮貌月”“雷鋒在我心中”“感恩勵志教育”等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公民意識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堅持課程育人,把德育教育滲透於各門功課的教學之中,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校園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堅持家校聯繫制度,定期進行家訪、召開家長會(期中、期末各1次),建立校園、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立體育人網絡。(5)開展主題班會,落實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建立班紀班規和操行評分細則,狠抓行為養成教育,持之以恆的開展禮貌禮儀教育,培養良好的衞生、飲食、行為和學習習慣。利用品德社會課、法制講座、板報宣傳等形式,加強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6)透過開展安全知識問答、講座、競賽,安全消防疏散演練等活動,加強安全教育;逐級簽訂各類安全職責書,堅持每一天的教師值日、領導值班制度,做好課間教師的巡視、路隊護送和領導巡查工作,建立校園安全工作預案和特殊學生健康檔案,把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7)加強體育藝術教育。堅決落實“陽光體育”,開展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一天1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用心舉辦各類專項體育比賽,每學年召開一次運動會,設立競技運動和趣味運動項目,使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校園體育隊堅持經常訓練,在全縣中國小生運動會、崆峒武術比賽等活動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三、困難和問題

1.校園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精細化管理落實不力。校園現有27個班,1266名學生,僅有5名縣教育局任命的班子成員,其中,副校長郭_、教導主任李_、政教主任張_還擔任基礎課教學工作,校園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對校園管理工作分身乏術,一些教育教學檢查、評價工作交由校園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中層管理人員去做,但是這些中層管理人員普遍老好人思想嚴重,怕惹人,不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長期以往,使一些消極怠工、溜號鑽空的教師有了可趁之機,工作落實不力。

2.校園管理人員工作用心性不高,主動性不足。長期以來,由於班子成員數量少,工作壓力大,加之_中心國小地理位置優越,是上級各類檢查必經之地,班子成員週末、節假日經常加班加點,比其他老師多付出了很多。但是,根據現行的激勵機制,班子成員多做的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回報。一個班子成員的工作量是一個班主任工作量的幾倍,班主任每月有班主任津貼,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的時候還予以加分,而班子成員既沒有任何津貼補貼,又沒有加分,只能是任勞任怨的奉獻,導致校園班子成員應對校園管理工作缺乏用心性,不能主動的思考謀劃工作。

3.教師缺乏奉獻精神,思想功利化。老師普遍認為自己就是教書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是自己的份內事,其他都是份外事。對自己有益的事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想法設法逃避。多數老師不願當班主任,不願承擔其他兼職工作,遇到迎接檢查的勞動、打掃衞生、檔案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上級安排的精準扶貧摸底、掃盲工作等,都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校園把這些工作分配給老師,老師就一百個不情願,然後消極怠工,矇混過關,隨便弄個東西交給班子成員,校園也沒有專職人員去做這些事情,最終還得班子成員一一審查修改,比班子成員自己做還費力。對班子成員而言,所有的事情都是份內的事,安排給你的你就要負責到底,老師乾的事情你要幹,老師不幹的事你也得幹,24小時隨叫隨到,隨時待命。班子成員有苦無處訴,老師還會説,誰叫你是班子成員呢?你幹得多就活該。

4.校園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落後,實施素質教育措施不力。

受社會大環境、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評價指揮棒和校園安全嚴峻形勢的影響,校園管理人員普遍認為在校園管理中安全第一,成績第二,把握了這個前提,凡是有安全風險的活動即使對學生再好也能夠不開展,凡是對提高學生成績無益的事情能省則省,導致重智育輕德育、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潛力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依然不能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只教書,不育人,忽視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知法不守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依然存在。

5.家長教育觀念落後,掣肘校園教育。農村學生家長普遍文化素質偏低,對校園教育不僅僅僅僅不能助力,有時候還會起反作用。一是家長對孩子溺愛、嬌慣,不注重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部分學生生活自理潛力差、行為習慣差。有的學生直到三年級,穿衣、整理學習用具還要家長協助完成,離開了家長,上課時一會兒找不見尺子,一會兒丟了筆;校園裏老師教育學生不能隨手扔垃圾,見到垃圾要主動撿拾,走出校門,接學生回家的家長在校門口、公路上隨地吐痰,扔垃圾,讓校園教育的成果瞬間化為泡影;二是部分家長不懂教育,不會教育孩子。有很多家長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內心又覺得對孩子有虧欠,於是想透過金錢彌補,校園有60%的學生每一天有5角到1元的零花錢,學生用這些錢在校外的小商店裏買麻辣片等各種小零食、小玩具,儘管老師一再教育學生那些是三無食品、垃圾食品,但是屢教不改。有的學生長期已構成了上學前買小零食的習慣,如果家長不給零花錢,就以不上學相威脅,家長的溺愛造就的壞習慣讓家長也束手無策。有的家長長期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作遲緩,跟不上大多數學生。三是有的家長把教育職責完全推給老師,見到老師就説:“他老師,你要把我娃抓緊哩。”但是

家長自己,對孩子的表現不聞不問,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不生病,作為家長的職責就盡到了,甚至有的家長認為老師教育學生,是怕學生不好好學習,影響自己的教學成績,工資獎金。總之,家長的不作為或反作用,給校園教育造成很大困擾,我們老師深切體會到:家長是需要教育的。

四、校園對貫徹《標準》的理解和認識。

?義務教育校園管理標準》是對校園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彰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規範辦學指明瞭方向,因此,校園要根據《標準》,不斷加強校園的規章制度建設,透過校園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學潛力。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上,以往我們校園在許多方面的做法是與《標準》相契合的,但要到達《標準》要求,在現行的實際教學工作中還存着務必的缺失、問題、困惑和難度,例如我校音體美專業教師缺乏,近年來各級組織關心支持教育,為我校配備了充足的音體美器材,但由於缺乏專業教師,這些器材的利用率不高。再如在“培養學生生活本領”方面,由於我校地處農村,學生在家中參與種植養殖等活動的機會十分多,因此校園為學生安排的勞動實踐機會較少,今後在這些方面要多做工作,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

總之,貫徹落實《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對於促進校園和諧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好處深遠,我們將深入學習《標準》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實施細則,透過提高校園管理水平,促進校園內涵發展。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篇6

一、基本狀況

_與_縣毗鄰,地處建湖縣西北部,轄12個村(居),面積50.78平方千米,人口29820人,為_最薄弱鄉鎮之一。現有中心國小1所,定點村小2所。

多年來,由於受到全鎮交通閉塞、經濟薄弱、教育投入相對較少等因素的影響,校園辦學條件極其簡陋。

(1)辦學設施。辦公設施:辦公桌椅基本到達教職工每人一套,但絕大部分為80年代所添置,陳舊、破損嚴重;目前因辦公用房緊張,仍有部分教師在教室裏辦公。電教設施:全校現僅有多媒體教學設施4套,電視機、dvd等配套教學設施5套;電腦95台,45台為今年新配“龍芯”電腦機房,另50台方正電腦已屆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為中心校淘汰電腦,各15台,均已報廢;教師用機目前才配至部門、科室,無教師辦公用機。錄音機、語音教學系統:無語音室及可用錄音機。圖書資料:中心校生均6冊,村小生均20冊。

(2)校舍。中心國小現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學樓1020平米,為b級用房,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目前現有校舍中,教室、辦公室及生活用房嚴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無一間達標。兩所村小校舍總面積為1590平米,除增壽國小630平米簡易教學樓為b級用房外,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經有關部門建築安全性及抗震鑑定,全鎮國小所有校舍均在“推薦拆除”之列。

(一)農村國小的辦學優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校園來説,一般農村國小几乎沒有什麼辦學優勢可言。如果勉強説來,大概有兩點:

1、教學質量的壓力小。雖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作為家長的共同心理,但總體來説,駐城及縣直校園的家長這種願望和要求顯得更為迫切和強烈,不少家庭經濟條件、社會背景等均相對較好,對子女教育培養的期望值較高。此外,一部分農村家庭,跳出“農門”心切,往往從幼兒園開始便在城裏租房或買房供孩子讀書。因此,農村校園在落實“減負”要求和貫徹“五嚴”規定方面面臨的困難要比駐城及縣直校園小得多。

2、班額少。中心校各班級生數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級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級甚至不足10人;而駐城及縣直校園班額一般在60以上。就應説,在農村校園的教學過程中,為老師儘可能多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發現並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體驗帶給了可能。

(二)農村國小的辦學劣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校園而言,農村校園在辦學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一是教師人崗對應極不協調。一方面按師生比來説,在編教師總數明顯超標;另一方面從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來説,人員相對緊缺學科不配套的問題又較為突出。二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在教師隊伍中,專業知識不強業務潛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業進取精神,安於現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以及不安心從教,無病呻吟小病大養等狀況都有務必的比例存在。

2、校園的品牌效應及綜合影響力較小。農村校園難以像縣城校園那樣對學生及家長有吸引力。在農村校園中,學生家長存在擇校的心理和願望還是較為普遍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無法進城讀書的類型,一旦條件成熟,仍要想方設法進城裏校園讀書。

3、辦學條件簡陋。一是教學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達標。二是教學及設備條件相對較為簡陋,難以滿足教學需求。三是校園公用經費相對不足,難以滿足校園正常發展經費使用需求。

4、缺乏促進教育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社區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視教育的力度不夠,校園在學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校園組織開展的有關活動時常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

三、問題成因分析

農村校園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究其成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制約着農村教育的發展。隨着“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施行以來,對促進教育發展產生了用心的推動作用,教育發展也隨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縣級財政供給與全縣教育發展的投入需求間仍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計劃安排,應化解的義務教育階段有關債務我縣尚未完全撥付到位;縣直較大規模的校園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債務等待政府償還,同時,作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點工程建設急需政府超多資金投入。因此,儘管全縣上下都在大談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務必程度上講,教育局、縣政府均已無力兼顧面廣量大的農村校園辦學條件的改善和發展。

此外,隨着“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實施,鎮級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開了教育這一包袱,不再承擔自身在教育發展上應肩負的職責,使得農村教育的發展更加舉步惟艱。

2、在農村未能真正構成“教育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施行後,校園與社區、村(居)以及鎮級政府的聯繫沒有原先那樣密切,鎮級政府的教育職責相對減少,社區及地方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關心重視顯得相對不夠。二是校園工作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由於受到學生家長觀念、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家長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遠不及城裏家長。做同樣一件工作,比如學生報刊雜誌的徵訂、家校通平台的建設等,城裏家長十分熱心;而在農村,儘管這些做法對學生及家長來説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無幾。再如,校園在學生到校時間管理、學生路隊管理、家長接送學生管理等制度的實施方面,不少家長以自我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從校園管理,我行我素,動輒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罵甚至揚言毆打老師。

3、教育經費使用與管理模式存在務必的弊端。當前,我縣校園公用經費是按生數多少為標準撥付的,即按每生每年370元的標準向校園下達公用經費總額,而校園公用經費的使用並不完全與生數成正比,就好比一個“三口之家”與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開支一樣,並不是“三口之家”只用“五口之家”的五分之三就夠了。在這種經費管理模式下,對生數相對較少的農村校園而言,則必定在維修費、辦公費、教師培訓費、校園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支出上大打折扣,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和制約校園的改革和發展。

同時,目前校園經費支出採用國庫集中支付、大宗物品由政府採購的模式,對於規範校園財務管理無疑起到了用心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審核支付手續煩、規矩多,集中採購耗時長、效率低,也在務必程度上影響了校園經費使用的效益。比如,不少鄉鎮校在規定的報帳日報帳,往往一天時間無法完成,結果還要住到旅店等第二天再去繼續排隊。再如,我鎮在4月份就上報計劃,打算購買一台草坪機,但至9月低尚未落實到位,結果在8月底校園環境整理中,僅清除草坪雜草就花去3000元左右。

4、在教師的使用與管理上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

一是教師流動不合理。歷年來教師“農進城”選調對象均為農村優秀教師,優秀師範類新生分配基本是駐城及縣直校園優先,優秀教師外流,又得不到新教師補充,使得城鄉教師隊伍素質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我鎮國小一線教學人員中,由師範院校畢業參加工作的僅36人,能勝任某一學科教學的不足45人。全鎮國小無一名科學帶頭人或教學能手,無一名音樂、美術、科學專職教師。

二是農村教師結構老化。我鎮國小在編教師83人,其中年齡在55週歲以上達20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線或年老體弱生病休養的達17人,堅守教學一線的人員僅58人。

三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①不少教師由於長期在農村工作,那裏管理相對落後,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社會、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低,甚至有的同志在某一校園一干就是10年、20年以上,導致部分教師不思進取,工作缺乏激情,養成鬆散習慣,難以專心教學。②對於一些中老年教師而言,因信息閉塞,學習、見識的機會少;加之思想封閉保守、教學水平與業務潛力欠缺,儘管課堂教學、課程改革風起雲湧,但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方面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對於青年教師而言,置身於鎮校範圍內,因教師整體素質和教研水平不高,幾乎沒有什麼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師間的傳幫帶流於形式,效果差,在專業成長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領。③由於現行管理體制因素和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很難貫徹落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教師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危機感、緊迫感、職責感。當前,儘管已實行了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但上上下下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怕引發矛盾和問題,在績效工資分配上無法拉開較大的差距。從而安於現狀,不注重學習,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水平者有之;擺老資格,以功臣自居,未到退休年齡不肯上班者有之;無病呻吟,小病大養,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教師隊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四、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的對策

隨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以及國家、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相繼召開,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均衡教育的呼聲逾加強烈,加快農村教育的發展成了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農村校園辦學條件

眾所周知,當前農村校園與縣城校園在校園硬件條件上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這也正是農村家庭擇校縣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在校園辦學條件上的公平與均衡理應成為首當其衝的重要任務。

1、加快實施農村校園校舍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校園佈局調整的力度,按照原則上每鎮舉辦一所國小的佈局要求,對現有校園校舍狀況作調研分析,立足校園實際,按照教學及配套用房基本滿足教學需求的要求,對農村校園校舍進行全面改造,使農村校園在校舍條件上既滿足需求,又到達整齊劃一的程度。

2、加快推進農村校園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由於受到經費使用的限制,農村校園在辦學過程中自行添置設備、設施相對較少,“等、靠、要”傾向較為明顯。目前,各校教學器材等主要是省“四配套”添置的,與教育現代化要求仍有教大距離。要組織對全縣各校園辦學設施設備條件的普查,立足縣域實際,制訂區域推進教育現代化標準,督導和幫忙校園開展達標建立活動。

3、加大對農村校園的經費投入。教育主管部門要聯合財政部門要深入校園作好調研分析,科學合理地安排校園公用經費,要保證校園經費總額能基本滿足校園教育教學需求。

(二)進一步調優資源配置,努力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農村校園發展步伐,是實現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的緊迫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加緊實施校舍改造工程和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外,對全縣教育資源進行重新“洗牌”,使得各校園在教育思想理念、師資配備、教學設施設備條件等諸多方面逐步趨於均衡,是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1、逐步建立起教師合理流動機制。目前,縣城校園是全縣優質師資最密集區,縣城校園在師資配備上高出農村校園一個較大的層次;農村校園師資配備校際間又有較大的不平衡性。為促進師資合理流動,宜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實行全縣教師統一調配製度。由教育局相關部門根據各校園規模統籌安排教師。二是實行教師輪崗制度。校園領導與教師在同一校園連續工作不得超過六年。三是選派縣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制度。在縣城校園選派務必量的教師支援農村校園,做到縣城校園教師原則上有不少於三年的農村校園任教經歷。

2、組建縣域教育聯合體。以縣內知名校、龍頭校引領,組建多個教育聯合體,實行人才、資源共享與互動,組織開展幫扶與促進活動,實現教育思想、教學理念、辦學質量、師資配備、辦學設備條件等方面高位均衡,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與繁榮。

3、建立起縣城與農村校園對口支援制度。根據縣城校園規模及辦學實力等因素,確定其對口支援農村校園的數量,各援助校園要在辦學思想、教學理念上對受援校園產生實在的影響,要在人員及設備上帶給強有力的支持,以促進農村校園的加快發展。

(三)進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斷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當前,教育改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突出表此刻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產生了用心的效應和影響。但多年以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向波瀾不驚,教師崗位“鐵飯碗”的傾向表現得依然較為明顯,個性在農村校園,“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較為嚴重。

1、切實開展動真碰硬的師德教育活動。毋庸諱言,目前來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提法,我們作為教師本身已覺得不再是那麼底氣十足,以教謀私、有償家教等諸多行為的存在使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形象大打折扣。迫切需要展開一場至上而下的“整風運動”,透過展開深入有效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排查在思想上、行動上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上的存在問題及差距,並制訂出台具體而明確的制度與規範,對新發生的違規行為作何處罰,進一步規範與約束教師的從教行為。

2、全面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當前,教育行業中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但在目前的農村國小由於思想觀念的束縛,他們所理解的績效工資就是“漲工資”,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少校園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用心性,使得經濟槓桿未能在調節與規範教師工作行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要透過教育行政部門的調控,一是要保證績效工資考核發放的民主性、真實性,二是要合理拉開工資差距,真正做到依據德、能、勤、績等綜合因素考核發放。做到有為才有位、績酬掛鈎、優績優酬。從而構成勤於學習、樂於鑽研、敬業愛生、廉潔從教的良好風尚。

3、有效推進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制訂與出台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實施方案,由縣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按需設崗的要求,對各校園核編定崗,由校園組織實施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全員聘任制改革,使能夠勝任教學一線工作並享有較高的羣眾信任度的教師優先聘任到教學一線工作,享有高於教輔、後勤等崗位的待遇和報酬。促使不能勝任一線工作、不安心從教、以功臣自居不肯上班、小病大養不願上班等各種類型的人員轉崗或待崗。在實施全員聘任制的過程中,可允許農村校園依據工作實際需要,招聘務必比例的擁有教師資格的社會從業人員,方可保證農村校園全員聘任制改革不會因教學崗位人員不足而流於形式。

期望加強對農村校園的重視程度,這樣不僅僅僅僅能夠大大的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樣能夠幫忙更多的農村學生入學學習,對提升農村整體文化水平是很有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