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學習考察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01W

關於學習考察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

關於學習考察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優化我縣營商環境,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縣政協組織營商調研組赴瀋陽市和平區、遼陽燈塔市學習調研。通過調研走訪,我們對兩地優化營商環境的先進經驗、行政審批局進駐“三集中、三到位”情況、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優化簡化政務服務工作情況以及軟硬件投入與使用情況進行了學習考察,並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和平區、燈塔市優化營商環境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組織機構。兩地形成了黨委、政府統攬全局,各部門、各單位各司其責的整體推進模式。成立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明確機構設置、人員和職責,建立優化營商環境規章制度及長效機制,並賦予營商監督局監督、督查、通報等管理職能,嚴格把控本地區營商環境建設總體方向。通過構建暢順的營商環境架構,保障營商工作有序開展。

(二)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全面優化政府服務職能。圍繞“放管服”改革,解決企業羣眾“辦事難”、服務企業羣眾“最後一公里”等重點工作,創新實施了一批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模式,全面優化政府服務職能。

一是審批權限統一授權,方便羣眾一站式服務。將職能部門的審批權限統籌納入到行政審批局,採取“一章審批”模式。將各單位審批人員編制進行劃轉,實現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同時加強督查、完善考核體系,做到一套標準搞審批、全力投入抓服務。實現“無差別對待、不求人辦事”,從制度上解決審批行為不透明、企業辦事不便捷、羣眾不滿意、項目不暢通的弊端。

二是投入力度大,服務多元化。在窗口服務單位實行AB崗輪班制,節假日正常辦公,以“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為出發點,盡最大限度使用網絡化辦公模式,做到羣眾辦事資料內部共享、部分審批服務不見面審批、網上查找辦事流程、網上預約辦事時間,配備專人網絡在線解答羣眾問題。

三是主動維護市場主體利益。發佈《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罰清單(60)條》,對60項輕微違法經營行為首次違法的,免予行政處罰或罰款;對行政審批環節,根據情況給予“先審後補”的容缺審批機制;涉企檢查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機制。由政府主導,主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利益。

(三)找準薄弱環節,嚴肅自查自糾。兩地對照我省提出的“八個凡是”要求和 “七病一症”問題,通過自查自糾、明察暗訪、羣眾舉報、省市督辦相結合的形式,深挖羣眾辦事難點,企業投資痛點,全方位、立體化剖析營商環境現狀,查找不足,總結經驗,取得顯著成效。通過開展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對解決不力、推諉扯皮的情況進行通報批評,對涉嫌違法的當事人依法給予處罰,確保羣眾問題有改善,企業投訴有結果。

二、我縣營商環境基本現狀

(一)深化制度改革,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圍繞商事主體登記改革、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信用監管體系完善,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創新活力。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嚴格按照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加快實施“先照後證”、“三證合一”和“一照一碼”進程,改革紅利逐步釋放。全年各類市場主體新增2861户,與全同期相比增長5%二是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推行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完成法人庫共享應用平台建設,聯合開展失信企業懲戒工作,推動建立跨部門聯合獎懲機制。

(二)轉變政府職能,便民利企的政務環境初見成效。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初步形成。一是落實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成省、市、縣三級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編制公開,完善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執法責任制度體系。二是全面推進兩個進駐,提升政務服務效能。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現了“兩集中、兩到位”,切實解決好“辦事難”問題。目前,進駐縣中心12家,審批事項38項,現場辦結9家21項。進駐8個分中心的審批事項65項均可以現場辦結。三是整頓規範涉企收費。全面清理和整頓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壓減涉企收費項目,推動收費公開。

(三)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惠商安商的社會環境日趨完善。一是強化政策支撐,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縣委、縣政府先後出台了一系列助推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多途徑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優化發展環境。二是搭建服務平台,助力企業開拓市場。建立招商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建立常委、縣長包保項目制度,實行保姆式管理,確保及時解決項目落地、推進中出現的問題。

三、我縣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營商機構設置遲緩。近兩年來,我縣營商辦臨時設在審批服務局,兩個機構“合二為一”,形成“自己監督自己”的格局。營商辦由於機構、編制、經費不到位,始終以“臨時機構”“借調人員”的方式在運行,人員時常變換,導致專業性不夠強,工作連續性不足。同時由於缺乏明確的“三定方案”和政府行政授權,導致工作推進效率不高,任務落實標準不嚴。

(二)“放管服”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基層單位仍普遍存在“抱着權利不放”,甚至與統計調查“繞圈子”,以種種藉口虛報漏報簡政放權工作進展,基層政務審批仍存在人情審批、區別對待,求人辦事的情況,導致羣眾滿意度不高;事中監管存在怕擔責、怕得罪人的現象;政府部門創新服務企業、服務羣眾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強,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在優化服務方面仍存在服務轉型不到位的“官本位”思想,當下一些幹部不適應、不作為現象比較突出,怕擔責任、怕冒風險、不願作為成為少數地方官員的普遍心態。企業與政府溝通的渠道還不順暢,機制還不健全,企業的利益訴求還缺少有效的表達反映途徑。

(三)政務服務“三集中,三到位”方面的問題。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我縣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進展程度較遲緩,各單位審批職能不在同一科室、股室,同一主管局多者竟劃分出6—8個審批職能科室,科室之間業務不通,數據不共享;審批業務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方面,我縣目前僅有11個單位部門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置審批窗口;網絡集中,網絡審批在我縣屬於起步階段,但各單位各部門對網絡審批大多持觀望態度,推進緩慢;機關幹部普遍將政務服務窗口崗位視為“苦差事”,缺乏服務企業與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我縣政務服務集中情況距離上級政府提出的“一張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總體目標存在較大差距。

(四)利企便民方面投入力度不夠。一是硬件投入力度不夠大。在人力資源,辦公場所及智能化服務設備,政策傾斜等方面,仍停留在用什麼補什麼的階段,缺乏超前思維。導致優化政務服務進程較慢,政府部門之間數據共享無法全面鋪開。二是部門之間溝通協調力度不夠。部分企業反映一些涉及多部門職責的審批事項,答覆時間過長,影響企業開工建設。有些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審批事項,部門之間資源、信息不共享。部分審批部門都有自上而下的審批系統,各部門之間因為管理權限不同而形成“信息孤島”,導致一些證件跨區域通用和互認仍然有障礙,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依然存在。

(五)政府職能部門自律性有待加強。近年來我們地區營商環境改善較大,但執法執紀不規範問題較為突出,企業家對政府“雁過拔毛”“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感受仍然存在。招商引資中“朝令夕改”“重承諾、輕執行”“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仍然存在,導致投資者歸屬感不強。

四、關於進一步優化我縣營商環境的建議 

優化營商環境,是我省長期堅持的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東北地區考察座談會中,將“持續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作為第一條要求。今年行政機構改革當中,東三省省直機構設置也均將“營監局”作為獨立機構單列出來。在此背景下,我們應進一步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感。結合2018年以來我們對各地區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情況和我縣工作實際,現在就我縣營商工作提出建議如下:

    (一)合理設置營商專職機構。應在本次行政機構改革中,參照省、市機構設置情況,根據我縣營商機構工作職能,設置人員到位、授權明確、職責清晰的專職機構,做到定人員、定編制、定經費。在此基礎上,組織、紀檢、督查等單位應積極參與到營商環境建設日常工作當中,將自身職能與優化營商環境結合,做到優化營商環境全縣一盤棋。形成由縣委、縣政府領導掛帥,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模式,持續優化我縣營商環境。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務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緊緊圍繞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需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電子化和網絡化發展,對與企業註冊登記、資質認定、商標專利以及與公眾教育醫療、户籍户政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積極推行網上辦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做好頂層設計,由縣政府統一優化縣級行政職權,除上級明確要求的行政職權外,其他權利由縣政府統一收回,結合“最多跑一次”“跨部門聯審聯辦”“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新理念,重新制定行政職權目錄、明確流程,並將其下放到各部門具體執行,嚴格明確誰審批、誰監管、誰負責,做好制度設計,建立順暢的工作機制,讓百姓享受到“無區別對待,不求人辦事”的政務服務。二是杜絕同一事項重複審批、交叉管理、多次跑腿的現象。同時嚴格對照近期《撫順市第一批取消調整涉及企業和羣眾辦事創業的證明目錄(245項)》,積極取消、調整、優化各類辦事證明。三是進一步優化、創建服務平台,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台融合,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下大力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系統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做到“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 

    (三)努力實現政務服務“三集中、三到位”。我們要借鑑先進經驗,由縣委、縣政府制定明確的“集中”和“到位”的標準,並責成縣直單位迅速、嚴格執行,毫無藉口,不打折扣地分批次將政府職權進駐到政務服務中心,實現集中辦公;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實現政府部門之間數據互通、信息共享,從而真正實現“一扇門辦事、一枚章審批、一張網跑腿”。營造主動服務的窗口工作作風,發揮政府與企業羣眾聯繫的橋樑作用。縣政府應加大關注力度,對於優秀的服務型幹部,在待遇上、政策上、精神上給予支持保障,讓機關幹部樂於服務、主動服務;制定完善的“獎懲激勵制度”,積極探索“窗口業務培訓制”“輪崗制”“窗口評價結果運用管理制”,從而激發服務窗口乾部員工為民服務熱情。

    (四)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服務能力。積極探索零見面審批,一扇門辦事的新模式。加大設備投入,搞升自助服務業務水平,提供自助打印複印、自助證件照拍攝、自助業務查詢、業務辦理功能;加大人力投入,通過公眾微信、微博的形式,24小時接待羣眾諮詢、在線審件;涉民涉企服務崗位,應實行AB崗制度,確保全天工作無間斷,隨時有一套“備用人手”根據需求開展上門幫辦服務。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實現部分事情零見面審批、大多數審批無紙化辦公、所有服務一扇門辦理。

(五)規範執法檢查,積極維護市場主體利益。良好營商環境的核心是“親、清”的政商關係。政府部門要積極主動的保護企業權益、維護市場主體利益。一是要始終規範涉企檢查,嚴格執行涉企檢查“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所有涉企常規檢查要嚴格履行批備案手續,注重與信用聯合懲戒、行政處罰量化尺度和處罰程序標準化建設相結合,遏制權力“任性”,消除設租尋租空間,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範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的事中事後監管新模式。二是積極探索容缺、容錯、免罰機制。積極制定我縣針對企業的《輕微違法經營行為面發清單》,和針對百姓的《政務服務事項容缺審批清單》,報批後予以實施。建立健全“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根據企業信用等級,由政府幫助其在企業擴建、貸款、轉型等方面申請優惠政策;三是在招商引資方面,要對企業全程跟蹤服務,建立詳細的企業檔案和政府備忘錄,杜絕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事。杜絕“亂承諾、不兑現”的招商引資亂象。

營商環境建設是當前乃至今後各級政府的工作重點,我們要以企業和羣眾需求為出發點,高度關注、齊心協力,以推進“放管服”改革、“三集中、三到位”和打造服務型政府為抓手,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努力提高辦事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打造百姓安居、人才流入、企業發展的沃土,為推動清原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