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水利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9W

第一篇:水利調研報告

水利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關於克爾倫蘇木水利工作調研報告

本次調查主要以克爾倫蘇木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和實地查看等方式,對現階段我國新牧區建設中農田水利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研。通過此次調研,分析當前我國新牧區建設中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及人員配置、經費保障是否合理,並嘗試性地提出了一些關於解決當前新牧區建設征程中農田水利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建議,為開展有針對性的新牧區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現將形成的調研報告彙報如下:

一、 水利基礎設施基本情況

目前克爾倫蘇木轄區15個嘎查、2個黨工委,總面積5839平方公里,2014年牲畜總頭數為408557頭(匹、只),屬於純牧業蘇木,這幾年正逐步探索現代畜牧業發展路道。今年我蘇木政府通過“一事一議”財政補助項目新建各類人畜飲水機井36眼;2處小型電灌(花胡碩青貯飼料基地和芒來嘎查青貯飼料基地),每處投資為17萬元,完成總投資268萬元,解決了11個嘎查,4200人,30.5萬頭大小牲畜飲水安全。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治國安邦的大事,農田水利建設任重而道遠,意義深遠。

二、 水利機構、人員及經費

目前,克爾倫蘇木政府設1個林水工作站,有1名站長、 2名工作人員,在旗林業水務局的指導下開展日常工作。由於機構剛剛設立,目前還沒有專門經費及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林水工作向日常化、正規化發展趨勢。

三、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 井灌區存在機井老化設備陳舊效益低下的問題,需 通過深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拓寬籌資渠道,進行更新改造;

2、河流、低窪處存在防洪隱患,灌溉渠系不配套,灌溉水利用率低的問題;

3、人畜飲水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蘇木工作站根據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進行了全面規劃,並依照上級精神篩選項目,在做好前期勘測、設計工作的基礎上,上報立項,爭取國家投資,加大建設力度。已建工程基本上運行良好,得到廣大羣眾的擁護,工程的管理體制也在逐漸的摸索中完善,效益發揮正常,管護措施較為切合實際,能夠保證持續長久運行,基本上不存在較大問題。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部分缺水嘎查找不到合格的水源工程,對工程建設造成困難。需通過先進的找水勘測設備,測定水源工程形式和位置,為工程的建設創造條件,早日解決牧民羣眾人畜飲水困難。

四、對策建議:

針對我蘇木牧區水利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十二五”期間我蘇木牧區水利發展的總體構想和發展思路主要圍繞合理配置水資源,在合理開發的基礎上加大節水力度。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蘇木屬邊疆少數民族牧業蘇木,自然氣候條件惡劣,降水量小,蒸發量大,乾旱嚴重,水資源緊缺,其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相對都較內地落後,牧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而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薄弱,尤其是水利建設更加薄弱,水澆地面積甚少。牧區大部分還沿續遊牧掠奪式經營方式,這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

為此,“十二五”期間,我蘇木計劃每年發展節水灌溉面積500畝,到“十二五”期末,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500畝。建議國家繼續加大水源工程和飼草料地節水灌溉項目建設的投資力度,充分利用寶貴的水資源,增加飼草料地灌溉面積,提高飼草料產量,為圍封禁牧、舍飼養畜等措施的實施和鞏固提供基礎保障。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將發展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逐步恢復草原的生態,穩步增加生產能力,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第二篇:小型農田水利調研報告01011

黑河市愛輝區小型農田水利

“民辦公助”投入機制調研報告

一、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的基本內涵

㈠、小型農田水利的定義、性質和特點

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指農村的小水庫、塘壩、機電井、蓄水池、抽水站等小型水利工程,愛輝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點是灌溉和除澇水利工程,以及節水灌溉項目工程。 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採用“民辦公助”方式,對農民用水户協會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村組集體、農户等自願開展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財政給予補助。 ㈡、提出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機制的背景和目的

實行農村税費改革、取消“兩工”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發展現代農業對農村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取消“兩工”使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大幅度減少,農田水利工程特別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狀況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針對上述情況和問題,2014年,中央財政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資金,當年安排3億元,啟動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民辦公助”試點,2014年中央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增加到6億元。從各地反映的情況來看,建立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補助專項資金,深受地方和農民的歡迎,並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政策效應已開始顯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民辦公助”機制的認識還有待深化,政策措施尚不完善,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等等。

此外,目前還有多種財政支持農田水利建設的項目,如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組織實施的大型灌區骨幹工程節水改造項目,國土資源部門實施的國土整治項目(有一定的資金用於項目區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安排部分資金用於灌溉排水設施建設),以工代賑、煙水配套、扶貧等資金用於農村水利建設項目。這些項目的資金補助比例、管理方式和實施效果,與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項目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鑑。

開展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機制調研,旨在總結實施“民辦公助”項目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深化對“民辦公助”機制有關問題的認識,改進操作方式,完善政策措施,為爭取擴大小型農田水利投資規模,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充分發揮投資效益提供可靠的依據。並就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工程建設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將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項目與其他財政支農項目進行比較,在完善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 1

助”項目政策措施和實施辦法的同時,分析該項目對其他小型農村公益設施項目建設和管理的借鑑意義。

㈢、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的基本內涵

小型農田水利 “民辦公助” 建設是對農民用水户協會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村組集體、農户等自願開展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財政給予補助。中央財政對不同地區實行不同的補助標準,中央補助資金原則上與各地安排的補助資金一併補助給工程或實施項目的農民用水户協會或其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村組集體和農户,具體方式視當地實際情況而定。資金管理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

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補助的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小型水源、小型渠道、小型機電泵站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修復、新建、續建與改造,包括對建設項目的材料費、設備費和施工機械作業費等給予補助。

實行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投入機制,有利於擴大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

進一步完善“民辦公助”機制,建議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管理,激發農民自願意識,提高農民自主投資的積極性,增加對技術進步的需求,有利於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

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投入機制的投入主體是農民,中央補助比例為項目總投資的30%,地方補助比例為項目總投資的15%,其餘55%由農民自籌,前提條件是農民自願投入。然而目前農民的投資意識不強,經濟實力不夠,農民的等、靠、要的思想都直接阻礙了工程建設的發展。截止2014年愛輝區只完成了一個“民辦公助”項目,即愛輝區四嘉子鄉的節水灌溉工程項目。

小型農田水利補助資金管理與使用方式的原則是合理的分配資金,做到專款專用,項目資金設專門賬户管理,在整個資金運用上,厲行節約,遵循預算程序,嚴格按照項目管理的工程進度統一調拔資金。

二、愛輝區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的成效與經驗

㈠、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的主要做法

⒈小型農田水利的地位與作用:

農村小型水利(請勿抄襲)工程,是指農村的小水庫、塘壩、機電井、蓄水池、抽水站等小型水利工程。愛輝區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點是灌溉和除澇水利工程,以及節水灌溉項目工程。

愛輝區地處寒帶,由於受歷史和環境的原因以及生產者的意識意願的影響,,農業生產一直處於傳統的粗放運營狀態。近幾年,隨着氣候條件的變化和抗逆作物品種的適應性逐步提高以及地方主要部門的大力推進,農業灌溉開始參與局部地區的農業生產,特別是城郊和沿江地帶,農業灌溉相對發展較快,效果也好,收益顯著,起到了預計的示範和輻射作用。今後為了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以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後,市場對農產品數量,質量,品質的要求與需求,更深層次更廣泛地提高地域農村經濟的規模化發展。產業的效益轉變,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產業鏈的循環,夯實了農業生產的基礎,對於穩定當前日新月異的農業生產,鼓勵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展農業灌溉都將發揮不可缺少的作用。小型除澇工程的建設將使農田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高,耕地將變成高產穩產農田,對農民調整種植業結構,種植高效特色農作物提供了基礎保障,促進了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在不增加耕地面積的情況下糧食總產得到提高,對農民增加收入起到促進作用,同時糧食總產量也得到了提高,保證了國家糧食安全。

⒉工程現狀

⑴幸福灌區狀況:幸福灌區位於紅旗水庫下游,紅旗水庫位於下二公村、河南屯村南部,灌區位於兩村之間,是以紅旗水庫為水源的灌區,紅旗水庫總庫容502萬m3,興利庫容335×104立方米。水庫建築物主要由大壩、輸水洞和溢洪道組成。

幸福區內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也能為水田提供灌區水量。但開採地下水需打機電井,從節省投資、節省能源,提高灌水工程的可靠性等方面看,引地表水自流灌溉,優於打井抽地下水方案,另外,愛輝區地處我省北部,作物生長期温度較低,水温的高低對作物生長影響較大,應該優先利用水温度高的地表水。因此,灌區設計灌溉水源選用紅旗水庫。根據區內地形,該灌區內階地寬闊、平坦,宜於發展水田;本壩設計水田灌區選擇在紅旗水庫東側,西起紅旗水庫,東至林場苗圃,設計灌溉面積為3000畝。分為三塊:第一塊1319畝,乾渠長800米,分乾渠長1100米,一支渠長670米,二支渠長800米,一支溝長670米,二支溝長800米,一干溝長1100米;第二、三塊,二乾渠長3000米;第二塊742畝,三支渠長450米,四支渠長650米,三支溝長450米,四支溝長450米,二乾溝長1100米;第三塊939畝,五支渠長400米,六支渠長700米,五支溝569米,六支溝569米,三乾溝長1100米。

⑵水井工程情況:愛輝區現有各類水井6146眼,其中大口井有82眼,大機電井有342眼(飲水井有88眼,灌溉井有254眼),小機電井及人工壓井有5722眼,其中有2902

眼有於飲水,其餘2820眼全部用灌溉蔬菜、旱田和水田以及發展節水灌溉。

⑶除澇工程情況:愛輝區從八十年代初開始對受澇嚴重地區進行治理,主要包括愛崗澇區、四嘉子澇區、張地營子澇區、幸福澇區。其中愛崗澇區和四嘉子澇區上級部門給予設計批覆,而張地營子澇區和幸福澇區沒有統一規劃和設計。其他鄉鎮的除澇工程都是根據實際需要,農民自己開挖的小型除澇工程,很難形成規模,只適臨時解決農田排水問題。

⒊小型農田水利發展趨勢

隨着全球氣候變暖大環境作用下的區域響應效應的影響的日益顯現,愛輝區近幾年來,旱情範圍逐年擴大,程度加深,旱情的發展造成淺層地下水位下降,更是使旱災雪上加霜。因此,藉助政策的支持,自2014年開始,在九十年代的實驗成果的基礎上,旱田灌溉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民的灌溉工程建設的積極性也由觀望提升到主動需求。截止到2014年7月,愛輝區發展旱田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97萬畝,打灌溉井3074眼。

隨着地方經濟的發展,地方工業需求會逐步增長,同時農業發展的有機化和生態的需求,都為灌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機遇,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質量要求有了質的變化。另外,加入wto以後的國內國外農產品市場的激烈競爭都對農業生產的模式和生產技術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糧食的綠色要求、有機化生產、營養、口感、品質、感觀等要求,對傳統農業都是致命的衝擊,因此生產方式必須轉變,灌溉技術措施的發展應順應市場需求和全球農業生產的新方式,向着能夠提高農產品內在品質和農業生產科學化的路線發展。

⑴可持續發展戰略

⑵旱田節水灌溉技術的前沿性發展

⑶因地制宜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⒋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建後管理,逐步在農村水利工程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中推廣用水户參與管理,大力推廣農民用水户協會參與管理經驗,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提高用水户的民主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鄉(鎮)村抗旱服務隊和農民抗旱協會建設,建立和完善抗旱社會化服務網絡。完善基層農村水利服務體系,為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民主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㈡、愛輝區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取得的成效

愛輝區四嘉子鄉節水灌溉項目,屬於民辦公助項目,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節水

灌溉面積4000畝,噴灌水源井25眼,配套噴灌設備25台,項目計劃投資134.5萬元。

工程自2014年8月24日開工建設,於2014年8月20日竣工,總工期為12個月,項目區共完成噴灌水源井25眼,配套噴灌設備25套;完成總投資134.72萬元,其中國投資金40萬元;地方自籌94.72萬元,建設節水灌溉面積4000畝。與傳統灌溉相比,每年可節水41.3萬m3,節能4.35kwh,新增產值106.67萬元,預計項目還年限2.6g。效益費用比r=3.08。

工程建設管理由黑河市愛輝區水務局組織實施,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運行的統一指揮。辦公室具體實施及日常工作。

項目管理按照水利部和財政部共同制定的,於1999年5月頒佈實施的《水利基本建設資金管理辦法》,規範管理行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1)組織管理:工程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技術把關,定期檢查、驗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和項目監理制,強化項目管理。項目法人代表負責資金使用計劃,設備採購計劃及項目組織管理。

(2)技術管理:根據國家《節水灌溉技術規範》、《噴灌工程技術規範》、《機井技術規範》、《噴灌與微灌工程技術管理規程》等標準及有關規定,並與相關行業科技隊伍協同操作,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指導項目的建設、生產和運行。

加大培訓力度,利用一切有效形式,有計劃地組織各級各類的節水灌溉技術培訓班,通過典型引導,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羣眾對節水灌溉的認識。

(3)資金管理:基礎上資金專項帳户管理。在整體資金運用上,勵行節約,專款專用,遵循預算程序,嚴格按照項目管理的投資額度統一調拔資金,並定期邀請職能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愛輝區四嘉子鄉節水灌溉工程“民辦公助”項目的產權歸農民所有,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根據愛輝區水務局制定的灌溉井及設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管理使用。

㈢、愛輝區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經驗與啟示

愛輝區四嘉子鄉節水灌溉項目的開發建設是愛輝區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及抵抗乾旱的基礎性工程,從政府到水務部門,從鄉村到生產農户都十分重視,農民的積極性也相當高。前期準備工作細緻而有序,制定了詳實的建設方案,同時深入農户宣傳技術知識,展開動員工作,使工作的開展既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又有科學的準備,整個項目在建設中無論是

前期準備、項目管理、設備購置,還是建設管理、調遣運行、工程管理都建立了層層責任制,嚴格要求,嚴格把關。

該項目在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帶動周圍村屯及其他地方發展節水灌溉,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示範作用,並可促進愛輝區質量效益型農業的建設步伐。

項目區的建設對於區域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在運行管理過程中,由於經驗缺乏和可借鑑成功範例很少,出現了一定的困難,如怎樣平衡減輕農民負擔和運行管理費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單井控制面積內,縮短灌水時間;如何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科學、合理、有序、高效地運用節灌技術的手段和理念等問題上,存在困難。

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在體制和技術兩個方面做深入地研究探討,尋找可行方案,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們認為,體制上建立政府對生產進行調整輪灌製度及干支工作方式;同時開辦培訓班,結合農業技術,實地適時進行現代化農業生產規模、生產措施、生產技術、運營理念等知識經驗的傳講,提高農民的認識水平。抓好了這項工作,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建設管理就會上一個新台階,示範區的效益和影響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之,在項目區建設中值得總結的經驗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選擇定址是前提。好的示範區建設,要產生技術推進、經驗推廣、吸引投資、帶動生產的影響,選擇定址非常重要。應當通盤考慮交通條件、經濟基礎較好、投入水平高及農業技術水平較高,技術支撐強的村屯,會有很大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地域條件優越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潛力大的地方,進行項目建設所產生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是巨大的。

2、抓住市場是靈魂。項目區建設的目的是體現經濟效益,抓住地緣優勢發展市場,就抓住了項目成長壯大的機遇。把握市場機制與內在規律,適時調整種植,鞏固市場空間,扼守市場的主動權,這樣生產的產品就會有市場,農民見到效益,增加了收入,節水灌溉技術作為技術支撐的農業生產項目才能體現本身的價值與優勢,才有發展需求和可持續發展前景。節水灌溉技術是高新農業技術,實現技術的完美融合,服務現代農業生產,才能顯現其技術的市場價值。

3、建設管理質量是基礎。高新項目區要體現經濟效益,發揮項目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必須以項目區高、精、可靠的建設質量和務實、高效、可行的管理為生命與基礎。項目建設的質量高,作為項目核心的節水灌溉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其技術效能;管理的行之有效,各種技術的融合才能協調,這樣就能形成技術生產力的強大推力,從而實現項目建

設的初衷和市場價值。

三、愛輝區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存在的主要問題

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項目與其他小型農村公益設施項目相比較,國家補助少,農民責任心不高,自願能力和意識不強,認識不夠都直接影響了項目建設。而其他公益項目屬國家重點項目,產權歸國家所有,但管理上的缺陷,使工程沒有發揮更好的作用。“民辦公助”項目產權歸農民所有,而農民自籌資金困難,自籌能力低,更加抑制了工程的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補助資金規模小,補助比例偏低。

2、資金管理與使用的科學性和規範性不夠。

3、項目區基層組織的能力難以適應自我管理的要求。

4、用水户協會正在組建中,由於農民意識淡薄,組建困難。

四、完善“民辦公助”投入機制,促進小型農田水利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大政府投資規模,增加“民辦公助”項目覆蓋面;建議從縣一級建設農田基本建設基金,從糧補中給農民加大補助資金,作為農民自籌建設的專項資金。

2、合理分攤政府與農民、中央與地方投資比例,保證地方和農民投入落實到位,縣(市)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助,相關部門給與技術指導和監督。

3.因地制宜地確定資金管理和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項目管理與規模管理結合,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結合)。

4.充分發揮縣級規劃的指導和約束作用,為工程建設和管理提供依據。

5.加強基層組織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訓和指導,提高“民辦公助”的層次和管理水平。

6.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增強“民辦公助”機制的活力。

第三篇:章丘市政協農田水利調研報告

章丘市政協

關於我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建設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中共章丘市委: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提升城鄉統籌水平的總體安排部署,市政協於5月份組織部分委員,對全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一行實地察看了垛莊水庫、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高官寨項目區、胡家岸灌區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南水北調高官寨鎮相公莊村明渠段徵遷及東湖水庫建設現場,聽取了水務局關於我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情況的彙報,在充分肯定水利建設成績的同時,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水利工程星羅棋佈,目前有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38座,已形成河湖分家、閘站配套、蓄引提相結合的防洪、排澇、灌溉三大體系。“十一五”期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建設,把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當作實踐科學發展觀、改善民生的具體行動落實,突出水庫除險加固、農村自來水、水

生態環境和農業灌溉條件改善四大重點,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取得了顯著成效。

1、全面推進水庫除險加固。為切實提高水庫的防洪、蓄水能力,以重點工程建設為載體,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投入,分期分批對部分水庫實施了除險加固。連續投資1.5億元左右,先後對杜張水庫、大站水庫、杏林水庫、垛莊水庫和30多座病險小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為發揮防洪、灌溉、養殖、旅遊等效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我市被評為全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先進市(縣)。

2、突出抓好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相繼實施北部五鄉鎮農村自來水、中部十鄉鎮農村自來水和南部五鄉鎮農村自來水完善提升三大工程,共完成投資1.82億元,受益範圍遍及全市908個行政村86.2萬人,全市自來水入村率達到98%以上。2014年以來,又組織實施農村自來水户户通工程和中央財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市又有140個村達到户户通自來水標準,34個村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農村自來水入户率達到93%以上。

3、不斷加快灌區改造步伐。着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開展山區水源工程建設,先後實施垛莊水庫灌區高效節水灌溉、山區綜合開發等工程。全面推廣低壓管道和旱作農業等先進節水技術,中部10鄉鎮全部實現田間節水灌溉。實施北部農業綜合治理,完成胡家岸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一、

二期工程和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第一年度工程建設任務。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積已達到85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44萬畝,佔有效灌溉面積的51.7%。

4、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工程建設。為充分保護我市泉水特色,圍繞增加泉域攔蓄水量、提高水源涵養能力、最大限度延長泉水噴湧時間,有計劃地興建了一批泉水保護工程。一是垛莊水庫調水保泉工程和杏林水庫調水補源工程。二是攔蓄補源保泉工程。在泉域上游興建了54處攔蓄補源保泉工程,對明水泉水起到了有效的補充。三是回灌補源工程。以明水泉出流水為水源,在桃花山和西麻灣上游各修建了1處提水泵站,對於保證枯水季節泉水的持續噴湧起到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研發現,我市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雖有明顯改觀,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許多設施年久失修、作用鋭減,地區差異明顯,水利事業發展遠遠滯後於全市經濟發展,這種發展的不平衡性非常明顯。從長遠來看,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困擾着我市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迫在眉睫。

一是管理體制機制有待完善。(1)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主體不明確,一些國家投資建設的項目,出現“集體管不好,農民管不了,國家管不到”的局面。特別是鄉鎮水利站被大量撤併後,問題日益凸顯。市管工程由於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水管單位“兩費”(人員基本支出和工程

維修管護費)不到位,經費嚴重不足,職工工資、住房補貼等待遇沒有保障,基層水利人才流失,建設管理一線專業人才十分匱乏,嚴重影響了水利事業的健康發展。(2)涉水事務多頭管理,不利於水資源保護利用措施的有效實施。目前,我市存在多個供水主體,地表水工程多數隸屬於水利部門管理,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城市自來水公司隸屬於市公用事業局管理,農村自來水水廠隸屬於鄉鎮管理,部分工礦企業用水直接取自備井,城市防洪及水系景觀隸屬於住建部門管理,政出多門,制約了城鄉水資源的統籌管理和使用。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壓力倍增。我市現有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興建的,經過三、四十年的運行,加之維修改造沒有跟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基礎設施新建工程比重較低,多是對原有設施進行維修改造,對整個水利工程體系的補充作用十分有限,尚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下步面臨的壓力陡增。

三是資金保障投入明顯不足。在水利工程運營管理方面,基層水管單位財政差額撥款補助標準十幾年未能增長,基層水利幹部職工的基本生活難以維繫,給日常工程管理、防汛抗旱等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工程得不到及時維護。在工程建設方面,前期列入國家基建計劃的重點項目,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土方配套資金尚有較大部分未及時到位,河道防洪治理、中小灌區防洪治理及配套建設投入明顯不足。

四是灌溉功能呈現弱化趨勢。我市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已基本完成,水庫蓄水、防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相應的是農灌設施配套工程沒有及時修建,原有設施也已年久失修,其農灌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並日益呈現弱化的趨勢。

三、幾點建議

“十二五”期間,是國家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大好時期。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全面推進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事關我市水利改革發展大局,需要引起各級的足夠重視。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大力推進水管體制改革。認真貫徹執行好國家水法規及有關水資源管理條例,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1)實施水務一體化管理,對我市的防洪、取水、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與回用等涉水行政事務實行一體化管理。(2)積極推進水務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導、社會籌資、市場運作、企業開發的水務良性運行機制。(3)健全完善水務系統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建議對水務系統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經費等情況進行專項調查,向市委市政府詳細彙報,並積極落實相關政策,理順體制機制,解決人員編制、待遇等歷史遺留問題。(4)建立水利人才培養管理機制。加強對水利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形成水利人才良性循環機制和梯次配置,逐步解決基層水利人才匱乏問題。

2、切實保障工程維護經費。積極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將全部水規費用於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確保現有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和效益發揮。水務部門要加強水利規劃編制,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項目,工程配套資金及早列入市級財政預算,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3、不斷強化建設管理並重。水利工程設施有國家投資、集體投資、民間投資等幾種類型,要堅持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各類農田水利設施的管護責任主體。探索建立新形勢下農田水利工程的長效管理機制,通過租賃、承包、拍賣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明晰工程所有權和管護責任主體,逐步由重建輕管向建管並重轉變,徹底改變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滯後的現狀,加快推進我市水利改革發展進程,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第四篇:堅持以人為本打造民生水利 調研報告

堅持以人為本 打造民生水利

——關於開展惠民工程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

民生問題事關人民羣眾生存發展。近年來,我區水利建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人水和諧新王益為目標,搶抓機遇、科學決策,在改善民生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實踐,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實施了一批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項目,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區民生水利建設總體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民眾心理期望還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改善、實施的民生水利項目。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如何在新形勢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分析成績和存在問題,加快水利改革發展,解決制約水利發展的“瓶頸”難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一、民生水利涉及的主要內容及取得的成績

民生水利發展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的、長期的過程。民生水利具有階段性,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民生水利涵蓋的內容不同,人民羣眾對民生水利的要求不同,解決民生水利問題的重點和標準也不相同。目前我們的水利建設,不論是農村安全飲水、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還是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都和民生息息相關,都是民生水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7.58平方公里;建設農村供 1

水工程40處,解決了3.42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口糧田建設面積18000畝,其中:新修3560畝,改造提高9000畝,土壤培肥5440畝,田間設施配套9200畝;同時完成北雷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處,興建鳳凰湖黃堡橡膠壩水景觀工程1處。這些水利項目的實施為全區的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改善提供了保障,極大地改善了區域農業基礎設施條件,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水利支撐,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

定”,省委、省政府“水利建設年”等一系列舉措後,區水務局認真研究區情、編制規劃,全力抓好水利項目建設:

1、王益區國家農發水保項目2014年度項目實施範圍涉及王

益鄉1個鄉5個行政村,坡改梯、保土耕作、封禁、生產道路等措施主要佈置在王益鄉的宜興、宜古、高塬、塬畔等5個行政村。項目計劃總投資218.9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10萬元,地方資金55萬元,羣眾籌資(投勞折資)53.95萬元。本年度計劃任務: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52km。已完成水保林750畝,經果林3600畝等措施的治理任務,目前正在實施封禁治理。

2、積極營造良好生態環境,通過跑部進廳爭取總投資260萬

元的煤氣油補償費項目,銅川市王益區新村-劉家後水環境治理過程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將於年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為西銅高速、210國道直觀山坡綠色長廊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2

3、七一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批覆概算總投資638萬元,主要建

設內容為:大壩加固、溢洪道加固、放水設施改造、增設大壩安全監測設施與管理設施。已完成大壩潰口回填的80%,壩體迎水面幹砌石完成40%,目前正在進行溢洪道的基礎開挖工作。

4、王益區塬畔灌溉工程下達資金202.07萬元。目前已完成

大口井深度50米,安裝上水管道1700米,鋪設各類配水管道5500餘米,新建閘閥井40座,修復900立方米鋼筋混凝土蓄水池1座,新建管理房77平方米,維修泵房45平方米,架設低壓供電線路2014餘米。

5、2014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批覆總投資349萬元。項目批覆後我們積極行動,麥收後開工建設,現已完成新建基本口糧田400畝,改造提高2500畝,生產道路6公里,土壤改良培肥500畝,田間配套120畝。

6、全區在2014年基本完成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的基礎上,2014

年對解決安全飲水非常困難的馮家河村郭家河組進行了設計的編制和申報工作。銅川市農村飲水過程指揮部以銅飲指發(2014)1號文件下達計劃資金31.5萬元,計劃下達後及時組織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目前已全面完工。

二、取得的經驗及羣眾反映

1、在民生水利建設中,區水務局積極探索創新,不斷總結經

驗做法。

1)積極創新投入機制。一是建立政策調動機制。通過制定優

惠政策,調動社會參與民生水利的建設熱情。二是建立項目資金整合機制。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的原則,將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土地治理、扶貧開發等各項資金集中用於興水富民工程建設,提升了山、水、田、園、路、林、窖工程實施的綜合效益。

2)創新建設管理機制。一是在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上,採取集

中供水工程為主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如:黃堡東塬、王益北塬等大中型集中供水工程,解決了全區近一半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二是在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上,成立農村飲水工程專門管理機構,成立王益區農村供水站,負責並監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運行管理工作。三是在農發水保項目建設上,啟動實施了水保措施聯治工程,為水保生態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改善山區生態環境、發展現代農業、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四是在生態建設後期管護上,明晰產權和管護受益主體,使生態建設管理步入了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2、民生水利項目羣眾反映

以黃堡東塬集中供水工程為例:王益區黃堡東塬集中供水工

程2014年9月經省水利廳批覆建設,項目批覆總概算投資986.6萬元,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利用深水井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的供水工程。工程的建成解決了黃堡鎮孟家塬、馬村、安村、郝口、文明塬、樑家塬6個村34個村民小組,11840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佔全區近三分之一的農村人口。結束了這六個村羣眾祖祖輩

輩吃窖水,到了旱季跑幾十公里拉水吃的歷史。同時為這六個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民生水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水資源的調蓄利用問題。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調蓄工程

少,造成羣眾用水困難和水資源浪費。

2、飲水安全工程建後管護資金不足問題。供水工程建成後都

處於保本運行,無法對供水工程重大設施損壞進行修復,建議將水利工程後期管護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確保農村供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3、項目前期費用缺乏問題。目前要求所有項目在計劃下達之

前必須完成初步設計或實施方案的編制審批工作,但由於區級財力困難,前期經費比較困難,造成前期工作滯後,影響項目申報。建議上級部門對項目前期費用給予扶持。

四、今後打算

發展民生水利,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把羣眾呼聲作為

第一信號,把羣眾利益作為首要目標,把羣眾需求放在優先領域,把羣眾滿意作為根本標準,擴大羣眾參與,建設一批高標準的優良工程。

1、在防災減災中突出民生。始終把保障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

和飲水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作的首位,把確保羣眾生命安全作為防洪調度的最高原則,把保障受災羣眾基本生活需要作為羣眾安置的重中之重。

2、在水利建設中突出民生。以中小河流治理、農發水保、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為建設重點,合理確定民生水利發展的目標、任務、規模、重點和佈局,拓寬民生水利的服務範圍,建設民生水利項目,更好地滿足人民羣眾對水利的需求。

3、在水利管理中突出民生。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管理、幼林

管護等作為民生水利管理的基礎,做好水利項目的後期管護,使惠民水利工程長久發揮效益。

4、在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把水利改革與社會發展、和諧社

會建設統一起來,在推進水權改革、水價改革、農村水利改革等

過程中為羣眾利益考慮,讓水利改革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羣眾。

銅川市王益區水務局

2014年9月25日

第五篇:水利工作調研報告

鎮水利工作調研報告

一、20**年以來我鎮的水務工作情況

20**年以來,我鎮的水務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和鎮人大主席團和全體代表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改善我鎮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為已任,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全鎮水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連續三年獲縣水務工作先進單位。

(一)整合各類資金,改善水利基礎建設,提高抗禦自然災害能力。

1、病險水庫除險:

近幾年來,鎮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造完善水利基礎建設。1、20**年以來,投入400多萬元完成了東風、七棚、株木、乃塘、龍塘、石塘等六座小(二)型以上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

2、小農水項目建設:

2014年投入50餘萬元對京竹大塘、豬婆塘、橫嶺水庫進行了維修改造,投入12.5萬元完成了三八水庫除險加固立項報告。投入6.7萬餘元修復連陂壩,投入11萬元維修連陂渠道,投入

8.9餘萬元對東風渠道等大型灌區進行清淤。

3、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20**年至2014年,先後投入67餘萬元,解決了何家圳、

隴田、烏石、河下等村2400餘人飲水困難問題。

4、積極引導成立各類用水協會組織,並充分發揮其作用,全鎮共成立用水協會33個,通過他們自我管理、民主管理、自負盈虧。各協會通過一事一議和山塘的租金,近三年來累計投入300餘萬元,義務投工投勞3000餘人次,維修改造山塘87座,水圳、水渠18000餘米,進一步完善了農田水利基礎建設。

(二)認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年初都及時調整成立防汛抗旱領導小組,並制定防汛抗旱預案,落實人員和物資,以平穩渡過汛期和旱期。20**年4月份特大汛期平穩渡過,2014年50年不遇的乾旱,鎮村兩級投入抗旱資金300多萬元,購買了大量水泵、抽水機等抗旱設施,實現大旱之年不減產,組織了4000餘人投入抗凍救災,使重點水利設施儘可能不受損,對受災的水利設施儘快組織災後重建,並未影響春耕生產。

(三)嚴格水政執法

以水行政執法、行政許可為重點,全面實施行政許可制度,加大河道巡查力度,積極配合上級水行政執法部門查處。水事違法違章行為,20**年以來查處非法開採和盜採砂石等違法違章羣眾舉報、信訪12件次。

(四)提高全民節水保水意識

抓住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3月22日??3月28日的“中國水周”及5月9日??5月15日的“城市節水”該契

機通過橫幅、標語、口號、牆報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幾年來發放宣傳資料上萬份。

二、基本情況

**鎮位於**縣東部,人口4萬,轄12個村(場),1個居委會。全鎮農田面積22181畝,有小(二)型以上水庫10座,其中小(一)型2座,小(二)型8座,300畝以上灌區、堤壩86處,乾渠道總長124980米,支渠道總長約40公里。機泵站21個,有大小山塘584座。

三、水利現狀和問題

我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渠道多,山塘水庫多,堤壩泵站也多,用水時間較其他鄉鎮多,除水稻還有蔬菜、冬季作物,一年運行時間不少於9個月。

1、灌溉渠道損毀、淤積嚴重。全鎮總長124980米的排灌渠道,因自然淤塞和人為損毀的有65000餘米公里,約佔全鎮排灌乾渠總長度的50%。目前損毀淤積的情況是:我鎮四大主幹渠,除五一圳90%能順利

放水外,其餘東風渠道、連陂渠道、座陂渠道和其它乾渠、分乾渠、支渠都是嚴重損壞和淤積。每年都得花幾十萬元清淤和維修方能暢通,涉及全鎮灌溉面積80%以上。另外,田間灌溉渠道毀壞淤積的情況也非常嚴重,普遍存在斷面不規則,雜草叢生,渠底淤積,人為損壞等情況,灌排水十分困難,有的根本灌不進去,排不出來。

2、機泵站設施老化,盜竊破壞嚴重。全鎮原有灌溉機泵站21處,裝機容量720千瓦。據統計,現在能發揮作用的只有8處,280千瓦,實際灌溉面積不到15000畝。現有的機泵站,由於運行時間長達三、四十年,加上養護成本高,設備普遍存在鏽蝕、老化的問題。有的機泵站房屋破損、殘缺不全,有的變壓器、電動機零部件損壞,有的線路老化,無法正常運行。

3、小型水庫、骨幹山塘病險數量多,工程大,潛在問題大。全鎮共有水庫10座,山塘584座,其中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8座。還有小(二)型以上4座水庫未除險,山塘90%以上存在病險。主要存在溢洪道斷面開挖未達到設計標準,有些水庫在修建溢洪道時,遇到地質堅硬難以挖掘時就放棄挖掘,使溢洪道寬度和深度均未達到要求,當洪水來臨時,溢洪道排洪不及,造成庫內水位猛漲,甚至漫過堤頂。

4、安全飲水工程標準低,飲水困難。2014年統計,全鎮存在飲水困難的羣眾有11411人。20**年至2014年,解決了何家圳、隴田、烏石、河下等村部分人的安全飲水。還有大部分羣眾不能喝上乾淨水,生產生活用水達不到水質合格標準。

5、用水協會組織已成立,但管理人員工資難以保證,積極性不高。

四、對策和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鎮的經濟、社會發展迅速,雖然近幾年來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大力加強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但是農

田水利建設發展相對滯後,但很難滿足農業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投入是水利建設的前提和保障。在新的形勢下,農田水利建設面臨着新的挑戰,必須首先從投入機制入手,逐步從依賴國家財政負擔的單一投入向多元化、多渠道、多途徑、多層次方面轉化,積極應對農村税費改革和取消“兩工”後投入上的新變化。根據近幾年來農田水利建設的實踐,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健全投融資渠道,保障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需要。

1、國家投資建水利。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國家投資體制發生了巨大變化,重點加大了對大型水利工程的資金扶持力度。建議水管部門在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時,着重傾斜對我鎮骨幹工程實施改造和配套。如還有四個病險水庫和四條主幹渠、二個蔬菜基地內的排灌設施,建議水務部門對項目建設和規劃、設計、實施各個可不節都必須管理好,監督好,不留死角。確保建一處、成一處、見效一處,象東風水庫。

2、“一事一議”建水利。對支渠以下田間工程,堅持“誰受益、誰投資、誰管理”的指導原則,利用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充分發揮用水協會作用以農民用水者和羣眾為投入主體,積極倡導農民自發自願投資投勞,自力更生改善村組的田間工程條件。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鼓勵農民單獨或聯合投資維護水利、建設水利。但水利部門對運行較好的用水協會每年給予相應補助,以保障正常運轉。

3、產權改革建水利。支渠以下田間工程面廣量大,可以採

取承包、租賃、股份合作、拍賣等多種改革途徑,將小型水利和田間工程的管理、維修、養護責任與工程的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管理權落實到用水者協會或農民用水户個人,從而明晰工程所有權、轉讓使用權、落實管理權、搞活經營權,從根本上解決支渠以下田間工程的投入和長期養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