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支部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6W

農村支部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全區農村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目前,全區共有7個行政村,村民30000多人,黨員總數574人,現有村黨組織書記6人,新農村駐點幹部任第一書記1人,候店村暫由村委會主任主持工作,書記、主任無交叉任職。現有村“兩委”委員45人,女性9人,平均年齡41.5歲,其中“交叉任職”10人。

一、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多年來,兩鎮黨委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民、帶領羣眾致富、促進農村和諧,統籌抓好村級組織建設,較好地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

一是幹部帶頭引路,突出發展重點品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調研中,我們瞭解到村幹部在農村經濟發展上切實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全區50%的村“兩委”班子成員都發展了農家樂特色餐飲、苗木花卉等特色品業,村“兩委”幹部絕大多數掌握了2—3門實用技術,通過帶頭示範,增強了幹部的威信度,贏得了羣眾的廣泛支持,使“雙帶”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基本形成了“黨員羣眾看幹部”的發展產業導向。農村基本形成了“村幹部發展什麼項目,黨員羣眾就跟着幹什麼項目”的良好氛圍,村級組織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二是加強技術培訓,注重培養示範典型,增強了農民創業技能。隨着農家樂、苗木花卉等致富產業的不斷髮展壯大,村級組織注重抓好技術培訓這一關鍵環節,通過邀請專家講座、遠程教育等形式,廣泛組織農民學習實用技術,並側重培養黨員致富能手,讓他們在羣眾中言傳身教,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生產實踐技能。雞鳴村堅持遠程教育學習經常化,認真組織黨員觀看各類網路技術講座,並按照多數黨員意見定期播放實用技術光盤,調動了黨員學習興趣,每次參會黨員都在40人左右。

三是挖掘潛在優勢,多元開發致富項目,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鎮村兩級黨組織能夠主動創新思路、謀劃發展,充分利用有利資源,多方尋找致富門路,增加農民收入。南崗鎮樑墩村發揚民族特色,打造回民餐飲一條街,吸引眾多市民前來休閒消費;雞鳴村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生態農業;各村積極組織有技術的村民進企務工,年齡偏大的村民就近務工,轉變身份,增加收入。

四是堅持民主管理,主動化解矛盾糾紛,維護了農村和諧穩定。多數村黨組織均能堅持“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方面充分發揚基層民主,對羣眾關心的土地流轉、拆遷安置、民生工程等重大事項,都能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研究,經過多數人同意之後實施,較好地維護了農村和諧穩定。南崗鎮成功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一次性成功流轉土地2萬畝;十八崗村實行陽光拆遷,贏得羣眾廣泛支持。

五是落實“一定三有”,切實保障幹部待遇,調動了幹部工作熱情。各鎮、開發區均出台村幹部管理辦法、崗責實施方案等制度,各村(居)黨組織內部分工明確、權責清晰,讓有能力的人、踏實苦幹的人,真的感受到“收入有保障”,“幹好有希望”,“退後有所養”的願景,進一步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戰鬥力。十八崗村將集體經濟純收入的10%作為村幹部獎金,全區村“兩委”成員90%以上對目前的薪酬待遇表示滿意。

二、我區農村黨建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通過實地察看、與村“兩委”成員座談、調閲相關基礎資料,我們發現我區農村黨建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完善和解決。

一是村級辦公活動場所配套設施和基礎功能不夠完善。全區各村村級辦公活動場所總體均超過200平米,但大部分村黨員羣眾活動場所面積狹小,配套設施不夠健全,不能正常組織開展活動。

二是農村黨組織生活不夠規範,缺少內涵和吸引力,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除重大事項及傳統“三會一課”外,基層黨組織活動次數少、形式舊,缺乏吸引力,黨建活動資料也不夠完善。

三是農民黨員老齡化比較突出,多數年輕黨員宗旨意識不強。目前,各村農民黨員平均年齡偏大, 60歲以上黨員所佔比例達到50%以上。近幾年,新發展黨員平均年齡基本控制在35歲以下,各村普遍把發展黨員重點放在返鄉大學生和退伍軍人上,而這些年輕黨員多數外出務工,與黨組織疏遠,對黨組織各項工作漠不關心,難以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四是黨建工作載體不夠豐富實用,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缺少有效平台。各村除能基本完成上級黨組織布置的黨建工作任務之外,沒有從本村實際出發,設計務實管用的黨建載體,有效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激發廣大村民羣眾致富創業,建設美好鄉村的熱情。

三、關於加強全區農村黨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關係着農村經濟發展和地區社會穩定。要從羣眾的所思、所盼找到工作結合點、突破口,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不斷提高農村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一要抓規範,定標準,全面夯實農村黨建陣地。村級活動場所是黨員學習和交流的平台。要按照“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提出的“建設一個好陣地”標準,推進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相關標識牌、組織制度版、黨建園地、黨旗等基本實施要齊全,黨建台帳要完備,進一步完善村級黨組織的“軟件”。

二要抓管理,強措施,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要加強對農民黨員的教育管理,在“擴源”的基礎上注重“提質”。嚴格發展黨員紀律,堅持發展程序規範化、填寫材料標準化、教育考察經常化、黨員發展制度化的黨員發展“四化”標準,對發展黨員質量進行責任追究;對發展農民黨員基礎資料進行定期抽查,及時進行指導和修改,確保農民黨員基礎資料規範化。要亮明黨員身份,為每名基層黨員佩戴黨徽,在各精品示範園區或農户庭院設置“黨員創業標兵”、“黨員技術能手”標識牌,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規範組織關係轉接,督促長期在外、舉家搬遷的農民黨員,轉出組織關係,徹底清理“空頭”黨員。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建立外出黨員信息庫,通過手機短信平台,將黨中央和省、市、區委重要會議精神、重大決策等編成手機短信,每月發送2條以上信息;建立年輕黨員qq羣,保持經常聯繫。及時查處不合格黨員,對於不履行黨員義務,對黨組織漠不關心的黨員,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進行處置,樹立黨員良好的外部形象。

三要抓創新,求實效,不斷豐富黨員組織生活。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要採取靈活而又豐富多彩的新形式、新方法,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提高黨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才能促使其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要以“雙培雙帶”為統領,通過三種形式,豐富組織生活。黨委(工)委選題式。鎮黨委、開發區黨工委根據各村實際情況,為每個村選題目、“定調子”,研究部署每個村具體抓什麼,出什麼亮點。黨員點菜式。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徵求黨員意見,以多數黨員意見開展組織活動,增強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文體結合式。把組織生活會與討論會、懇談會、文娛活動結合起來,賦予“三會一課”新的時代內涵,增強活動趣味性和實際效果。例如:利用遠程教育觀看健康向上的影片,讓黨員談觀後感,增強他們的黨性觀念;組織開展文體競賽,適當發放獎品,寓教於樂。

四要抓保障,建機制,着力完善黨建工作制度。以制度為抓手,保障基層組織建設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建立活動經費保障制度。根據相關規定,要求各鎮黨委、開發區黨工委設立村黨支部黨建活動專項經費,按季度向村黨組織劃撥,由黨委副書記管理和監督使用。建立黨組織日常管理制度。創造性地推廣“文建明工作法”,到xx年底前,所有鄉鎮都要建立一套規範管用的工作運行機制;結合黨組織整改提高、晉位升級工作,研究制定從班子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組織生活等方面建立相對完善的工作機制。建立信息反饋制度。以區委組織部《組工信息》、蜀山先鋒網為平台,及時通報各鎮、開發區及村信息報送及刊載情況,反映基層黨建工作動態,提高基層組工幹部業務水平,促進相互交流學習,督促基層黨建工作開展。

【第2篇】關於農村信訪工作調研報告示例

為探尋信訪發生原因,掌握處訪有效措施,穩控信訪未來走勢,近期,我們以某鎮的信訪情況為依據,進行調查研究。對全××*鎮1-4月份信訪事項進行統計歸類,整理內容,分析原因,總結處訪方法,歸納處訪經驗,對當前農村信訪情況進行總結和思考。

一、當前農村信訪現象的新特點

1-4月份,全鎮到縣走訪數量為16件,到鎮走訪16件,先後有兩人去省申訴,發生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訴的兩次。

從統計上看,當前信訪工作呈現鮮明的新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集訪數量相對增加。1-4月份,全鎮共發生6次集訪,佔信訪總數的16.67%。集訪主要發生在農村土地、林木承包;基層機構改革;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如新南村七組村民,為了爭得一份機動地單獨供本組收益,先後組織兩次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訴,要求確認一二審法院判決錯誤。機構改革中落聘人員、離任村幹部、複員軍人因具有共同或相同訴求,都是集訪的高發人羣。

(二)越級訪更加突出。全鎮除到鎮走訪外,發生的去縣訪、進京去省訪都是越級訪,不經鎮,不經縣,甚至直接到北京,如新南村徐進等村民。信訪的層級性被弱化,突發性增強,給預測和應對工作增加難度,給基層人民政府工作帶來很多被動,也增加解決信訪問題的社會成本。

(三)無理訪日趨嚴重。全鎮發生的進京去省訪都屬無理訪。如劉湘君上訪的“民師”待遇落實問題,經縣市兩級信訪部門處理,形成結論,否定了他的錯誤認識,但他仍不死心,繼續上訪,以市信訪局工作人員曾傷害自己,不服市政府信訪局複核意見為由對市政府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不予理睬,便以法院為對象去省走訪。崇斌、姜仁之、新南村七組村民所反映的問題經法院反覆處理,形成定論,但他們就是不予認可,固執已見,突然地發起進京申訴,增加信訪工作代價。

(四)民主訪比較集中。在全部信訪案件中,大多是村民對村組的作為不滿意,懷疑他們的公正,認為他們侵權,反映出民主權利意識的增強,主要表現在:沒有按規定給予土地承包權或者説給予的不完整;承包他人的土地、林木不合理,損害村民利益;村幹部以權謀私,損害集體利益;村政務財務不公開,剝奪村民知情權;在調處村內矛盾上不積極、不公平等。

(五)利益訪現象十分典型。在上訪中,都是為着利益,而且是個人利益,很多上訪人希望通過信訪獲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額外的利益。如主動要求政府辦理城鄉“低保”、要求提高土徵收補償村準、要求政府給予經濟幫助等。新南村七組村民在村統一分配土地時以虛報人口方法多獲取59畝土地,對外發包收益,村集體糾正收回,在經法院審判敗訴後,他們競到最高院上訪,企圖奪回土地。

二、信訪新特點的成因分析

信訪新特點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變化的結果,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新發展具體反映,折射出我縣市場經濟發展迅猛,城鄉物質文化進步較大的喜人局面,反映出我縣經濟發展、文化活躍、思想解放、環境寬鬆、以民為本發展思路的明顯成效。信訪是穩定情況的“情雨表”,多發的信訪雖然暴露出很多不穩定因素,但也充分證明了發展的持續與高效,發展規律告訴我們,伴隨着發展,新矛盾、新問題一定會出現,這是利益變化引起的必須結果。比如我鎮的國投土地平整項目建設,關係到土地的重新劃分,涉及有關人的具體利益,難免有人通過信訪表達請求。在機構改革中,一部分人必然被淘汰,為了挽回失去的利益,他們走上信訪的道路。所以,信訪是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只要充分認識並認真對待,就能明得失、知不足,更好地開展工作。

正是以民為本理念的強化,我們強調服務與誠信,弱化管理與監督,理解並寬容羣眾的不合理請求,對他們偏執甚至錯誤的行為只是加以説服教育而不是制裁與懲罰,導致信訪方便快捷,成本較低,成為人們主張權利,維護利益的重要選擇,信訪數量增加自然而然,而且在短期內不會減勢。

環境的寬鬆加上信息時代信息的開放,羣眾思想活躍,想法豐富,加上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權利意識增強,利益觀念強烈,恥於利而榮於義的思想進一步弱化,積極爭取應得利益,甚至包括不該得利益,使得利益訪現象非常典型。

為了減少恐懼心理帶來的精神壓力,許多羣眾在人多壯膽心理作用下積極利用集訪方式來實現自己的追求。也有些羣眾為了製造聲勢,增加政府壓力,人為地串訪集訪,導致集訪的相對增多。

多少年來官情結在羣眾心目中始終存在,認為官大好辦事,權重辦成事,在“告御狀,眾官怕”心理驅使下熱衷於進京進省上訪,造成越級上訪的高發。

目前正在施行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雖然為村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其規定得仍然不全面、不完整、不具體,在某些方面難以操作,不能完全滿足現實生活需要。比如對村組法律地位問題,法律沒有具體的規定,作為村內的村民小組能否有自己獨立的土地等財產,現實生活中,很不統一。有的村以組為單位,土地分包村民。有的村全村一個標準,分包土地。有的村,組裏有自己的實體,收益為本組所有,而有的村只有村屬財產沒有組屬財產。正是因為法律規定的原則與籠統,引發歧義與爭議,產生上訪。一些村幹部政策法律水平差,處理事務淡化程序、不公開透明,甚至有失公正,引起羣眾合理懷疑,引發信訪。更有部分村組幹部作風不務實,工作不積極,服務不到位,羣眾有意見,只好上訪。

極少數羣眾不能正確對待歷史,不能擺正歷史與與現實的關係,總是用今天的眼光看待過去,以現在的標準去衡量昨天,從而產生不合理要求想法。任何政策法律只能着眼於當前和今後,不可能調整過去。一些離任村幹部、複員軍人、代課老師,他們不感恩當初組織上的照顧,讓他們成為先進分子,從普通羣眾中脱穎而出,從事非農業勞動,有一份體面的崗位和當時不錯的收入,反而以組織欠債的心理要求補助安置、幫助支持,或者要退休工資,或者主張支付養老金,用現時的政策回去調整過去的事情。在這些根本不可能落實的主張不能實現時,就理直氣壯地上訪。

三、應對信訪新情況措施探析

信訪是發展的伴生物、附屬品,是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是保護並實現人民羣眾民主權利的重要手段。要理性地看待上訪,既不熟視無睹,束之高擱,也不大驚小怪,草木皆兵,要認真對待,積極應對,因勢制宜,對症下藥,努少消除信訪,為發展掃清障礙。

(一)正確評價,理性判斷。目前,黨和政府重視信訪工作,加強工作部署,健全工作機制,嚴格工作責任,暢通人民羣眾表達意願,維護權利的渠道,必須全力建設好這項惠民工程。在評價信訪問題上應堅持理性判斷,正確評價,既不能將信訪等同於工作責任,也不能將信訪視同無理取鬧,正當的信訪是羣眾困難,應認真研究解決,無理的信訪是市場經濟利益化的表現,應從解訪工作中冊除。對照這個標準,當前在評價信訪工作上仍然存在唯數字主義的不足,沒有區分和辨別正當訪和無理訪,科學性與公正性欠缺。在評價穩定質量上,不能單以信訪發生數量為標準進行考核,而是要區分正當訪與無理訪,只能將正當訪的數量作為考核指標,將不通過合法渠道解決糾紛、無理謀求不正當利益的無理訪排除考核指標之外,如此,提高評價的科學性與公正性。在評價一個地區的信訪工作業績時,也不能單以信訪總量作為考核標準,而是要結合人口、經濟建設指標等各種因素綜合評價,以合理的判斷,公正的考核調動信訪工作人員積極性,推動信訪維穩工作深入開展。

(二)因勢制宜,靈活處理。對待上訪要主動迎接,不可迴避拒絕。要暢通信訪渠道,讓羣眾信訪有路走,有門進。只有這樣,才能將矛盾留在身邊,否則造成矛盾升級,越級上訪,不但造成工作被動,而且為處理增加成本和難度。對待信訪,要耐心接待,掌握情況,分析原因,尋找策略,切不可閉目塞聽,敷衍了事。對於各種信訪事項,要分門別類,區別對待,加強教育疏導,分流無理信訪;認真履行職責,解決正當信訪。對於能夠解決的問題應積極主動地幫助解決,不能認為平白無故地為他人辦事是勞而無功的傻瓜,要以公僕心辦服務事。對於一時不能解決的,要説明原因,給予答覆,把上訪始終控制在手中。要提高處理糾紛和矛盾的技術水平,因勢制宜,靈活多變,以各種變通方法解決棘手難題,可以充分利用國家各種支農、惠農政策補貼曾為發展作出犧牲的羣眾,把他們從求償的上訪路上拉回來。

(三)依法辦事,公開公正。治標更要治本,治水主在治源。隨着民主法治的深入人心,依法辦事,陽光行政已成為時代新潮,形勢要求我們必須辦事公道,公開透明,否則羣眾就有理由懷疑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會製造不必要的上訪。從上訪統計情況看,上訪多發的村,大都存在辦事不公開或者公開不夠的問題,對羣眾報告不足。我們處理事情,開展工作一定要樹立羣眾眼睛最亮的理念,時時想着讓羣眾知情和參與,不要怕煩,不要嫌累,該走的程序一定要走,不能自以為聰明,矇混過關。村務,特別是村財務要定期公佈,接受羣眾評議監督。土地林木等集體重要財產的處分一定要徵得羣眾或者其代表的同意,切實把民主管理落到實處。對於村組相互法律地位、彼此權利義務問題,在法律政策沒有作出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建議縣政府以(意見)形式要求各村以全村村民或其代表議定方法解決,用村規民約彌補法律的不足。要學會用法律思維分析研究問題,依靠法律解決各種矛盾糾紛,教育和動員羣眾走依法解決矛盾道路,通過調解、仲裁和訴訟文明規範地調整好各種利益關係。

(四)齊抓共管,多措並舉。息訪工作事關全局,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各方參與,齊抓共管,任何單兵作戰都事倍功半,甚至無功而返。各個部門,各個成員要充分利用自身各種優勢,為解訪獻計出力,在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責任誰負責原則的前提下,要突出部門間、人員間的互補共助。既在分工的範圍內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又在配合的要求下相互補充地完成任務。信訪綜治部門要積極受理上訪,主動深入地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瞭解上訪情況,掌握上訪原因,提出解決建議,根據對口原則,將需處理事項及時交辦有關部門和個人。相關部門要根據“誰家孩子誰家抱原則”積極主動地受領信訪案件,迅速履行職責,妥善解決問題。在解決措施上,要綜合利用各種方法,包括在宣傳教育上求過關,在機制責任上增壓力,在獎懲激勵上生動力,着力完善息訪止爭的長效機制。要注重在鄉風民俗上找途徑,在親情友誼上尋突破,不斷豐富處理矛盾糾紛的方式方法。要堅持依法治訪,健全工作機制,規範處訪程序,及時治理各種無理訪、非正常訪,切實發揮黨紀法律在處訪工作中特殊作用,努力消除以上訪謀取不正當利益現象。

【第3篇】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調研報告推薦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是全面改善城鄉生產生活條件、優化城鄉發展環境、提升現代化水平、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隨着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羣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縣日產生活垃圾數量持續遞增,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礎設施薄弱、農民生活習性落後等突出問題,垃圾污水亂潑亂倒現象隨處可見,廣大農村特別是國省道兩旁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重,影響了全縣環境面貌和對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縣開發開放步伐,更威脅了廣大羣眾的身體健康,因此,建設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十分必要。

一、全縣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全縣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分析

我縣轄21個鄉鎮,2600多個自然村,總人口7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全縣生活垃圾日產980噸,其中:城區生活垃圾日產量240噸,可回收利用50噸;農村生活垃圾日產量740噸,可回收利用120噸。20xx年,有90個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實現了以村鎮為單位的農村生活垃圾集中簡易填埋處理。

從垃圾分類來看,城區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類廢舊物(廢舊家電、廢舊電子產品、廢電池等)、日用品廢棄物(廢玻璃、廢金屬、破舊衣物、各種廢棄塑料包裝盒、破舊傢俱等)、廚餘物(剩菜、剩飯、剩湯、果皮等)、裝修建築垃圾等;農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農業生產附屬垃圾(蔬菜枝葉、瓜果皮、各類腐壞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廢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築材料類(碎磚瓦、渣土等)、廚餘物(剩菜、剩飯、剩湯等)、日用品廢棄物(廢玻璃、廢金屬、破舊衣物、各種廢棄塑料包裝盒等)、高科技廢舊物(廢舊家電、廢舊電子產品、廢電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從以上分析可見,城區生活垃圾主要特點:總量較少,種類多、成分複雜,污染性較大,可回收利用率較高,熱值較高;農村生活垃圾主要特點是:總量較多,季節性較強(夏、冬兩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對較少,可回收利用較少,焚燒熱值較低。

(二)存在主要問題

1.垃圾處理層次低,處理方式落後。僅城區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全縣只有90個自然村初步實現以村為單位的簡易填埋,大部分自然村仍處於生活垃圾無序丟棄、露天堆放狀態,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和周邊生態環境;

2.填埋點設置不規範。多數簡易填埋點都是利用廢棄坑塘,與村莊距離不足500米,未能達到無害化處理技術標準;

3.垃圾收集、存儲、運輸設施不配套。而現有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設備簡易落後、損壞嚴重,無法滿足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要求;

4.專業保潔隊伍不健全。全縣大部分村街尚未建立保潔隊伍,且現有人員管理標準、作業標準不統一,難以保證環衞作業效果;

5.資金保障機制還不健全。縣、鄉、鎮、村街垃圾處理資金保障機制尚未建立,全縣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農村垃圾處理資金分擔機制;

6.村容環衞意識亟待提高。受農村生活傳統影響和基礎設施條件制約,農村垃圾亂堆亂倒等生活陋習仍比較嚴重。

二、實施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系統建設的規劃背景和有利條件

1.近年來,我縣深入實施以城市化為主導的率先發展戰略,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20xx年全縣財政收入4.71億元,為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奠定了堅實基礎。

2.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高度關注環境衞生工作,將垃圾處理作為改善農村環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資金、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藉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利契機,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城鄉環境面貌顯著提升,為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3.近年來,我縣對垃圾處理工作進行了多項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嘗試,為全面開展農村垃圾集中處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示範引導作用。20xx年,在全縣90個新農村試點村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試點建設,為全縣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示範意義。

4.隨着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城鄉環境面貌顯著提升,通過廣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傳發動,廣大羣眾環境保護意識和綜合素質較大提升,廣大羣眾在環境建設中收穫了實惠,體會到發展,對提升全縣環境面貌的要求更加迫切,為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羣眾基礎。

5.為進一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平穩快速增長,中央出台了10項宏觀調控措施,市裏也配套制定了多項具體措施,根據省市要求,我縣成立了農村垃圾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進賢縣農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處理實施意見》,為我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建設提供了 難得的有利契機。

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 /目前,主要有兩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可供選擇,具體是:無害化衞生填埋和無害化焚燒發電。兩種模式特點對比如下:

(一)無害化衞生填埋處理模式。相對於無害化焚燒發電處理模式,衞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優點:一是適應用性廣,廣泛適用於各種經濟狀況和自然條件地區;二是對垃圾成分要求較低;三是垃圾處理量調整範圍較大,承擔負荷變化的能力較強;四是處理工藝和技術相對更加成熟、穩定、可靠;五是基礎設施等一次性投資和日常運行費用較低。

缺點:環保“三化” (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果一般。

(二)無害化焚燒發電處理模式。相對於無害化衞生填埋處理模式,焚燒發電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優點:一是環保性更強,“三化”(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果更好;二是資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過焚燒垃圾產生電能,更加符合“資源化”要求。

缺點:一是對垃圾供應量和垃圾成分要求較高,每日需持續供應大量高熱值生活垃圾,才能確保實現正常發電,實施難度較大;二是一次性建設投資和日常運行經費較高;三是工藝技術流程相對複雜,對建設、運營人員要求較高;四是該模式多使用於經濟較發達地區,國內可供參考的成功經驗較少,多數垃圾焚燒發電廠運營艱難。

四、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處理系統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立足實際,合理選擇垃圾處理模式。目前,南昌市通過招商引資擬在我縣泉嶺鄉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但其能利用的都是一些熱值較高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大部分生活垃圾無法焚燒發電,且建設週期至少需要2-3年,因此,採用無害化衞生填埋模式建設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是當前權宜之計。針對我縣農村地理位置、基礎設施和經濟實力參差不齊的現狀,農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處理可分別採取户集村收村填埋、户集村收鄉鎮填埋、户集村收鄉鎮清運縣統一填埋等方式進行。鄉村垃圾填埋場的選址,要經過規劃、水利、衞生等部門參與,選擇在村莊夏季風的下風向和不污染飲用水及地下水源的地方,距人畜居棲點800米以外,庫容考慮10年左右,按照無害化設施要求建設。

(二)規範運作流程,強化分類減量措施,下大力做好垃圾減量化文章。垃圾分類減量環節是減少垃圾處理量、降低垃圾處理運行成本的重要環節,對垃圾處理工作成效具有決定性作用。按照城鄉統籌和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借鑑發達地區垃圾減量模式,立足源頭,通過政策引導,大力探索並建立“農户自覺分類會聚,村街入户收集分揀,鄉鎮區域壓縮運輸,全縣分區無害處理”的垃圾收運模式,創新“兩次分揀、雙層減量”(農户源頭分揀、村街二次分揀;村街分類減量、鄉鎮壓縮減量)的垃圾減量機制,最大限度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目標。一是農户利用統一配給的兩個垃圾收集容器,自覺將本户日產生活垃圾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進行初步分類收集;二是村街保潔員要嚴格落實入户收垃圾機制,將農户日產生活垃圾集中運輸到垃圾分揀場進行二次分揀減量;三是鄉鎮保潔隊入村對分類減量後的生活垃圾進行壓縮減量處理後,運往縣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進行統一無害化處理。

(三)建立強有力的經費保障機制。一是積極協調縣直有關部門,爭取將進賢作為全市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示範縣,爭取全縣垃圾無害化處理一次性投入由市、縣兩級財政各承擔50%;日常運行費用市裏補貼40%,縣、鄉、村共同承擔60%。二是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廣泛發動羣眾投資、投勞,採取財政補一點、鄉鎮籌一點、社會贊助一點的辦法解決經費緊張的問題。三是涉及農村環境衞生與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農項目,如農村改路、血防改廁、農村安全飲水、農村沼氣、新農村建設等項目,要結合農村環衞保潔,給予項目傾斜支持。

(四)進一步完善管理考核機制。要建立健全上下聯動、逐級負責的管理機制。一是縣裏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縣委農工部作為全縣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相關工作的統一指揮協調和督促推動;二是各鄉鎮要分別成立鄉鎮環衞管理站,明確責任領導和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本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的組織推動;三是各村街要按照縣統一要求,通過村民代表會議選舉出生活困難、珍惜崗位、責任心強的村民,組建環衞保潔隊伍;四是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扶植政策和工程驗收標準,加強資金管理和監督,嚴格考核驗收,確保全縣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五)堅持統一規劃、試點先行、穩步推開的建設思路。一是在全縣建設一座佔地150畝、日處理能力300噸以上的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處理場,實施垃圾區域集中無害化填埋處理;二是繼續選擇全縣部分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作為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試點村,20xx年上半年完成這些村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試點建設。 接着,在充分總結試點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成功經驗基礎上,在全縣範圍內啟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建設工作,年底前實現全縣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20xx年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規範推進,從而實現引導農民形成日常性的衞生清掃保潔習慣,形成農村垃圾的收集處理長效工作機制,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促進農村環境有明顯改善。

【第4篇】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按照省委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統一部署,根據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們***局派員對駐點張塝村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下面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位於我縣北部,是當地鄉鎮的一個城中村,距縣城只有45公里。該村版圖面積4平方公里,有15個自然壪村,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440名,耕地面積有889.5畝,其水田面積793.2畝,旱地面積96.3畝,山林面積1300畝,其中有林面積500畝。村民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經濟來源靠務工收入,2022年全村經濟收入1600萬元,上年人均純收入2600元。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目前還有負債110萬元。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該村設有1個農村黨支部,黨員有43名,流動黨員13名,60歲以上的 11名,佔 26%;高中及以上的 16人,佔37%;困難黨員 8人,佔 19%;致富無門的 5人,佔11.6 %;致富帶頭人 24人,佔 56%。

2、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為3人,40歲以下的1人,佔委員總數的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佔100%。正在接受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5名,培養兩年以上的2人。

3、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村級各項組織機構健全,按省委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要求建立了規範的黨員羣眾服務中心和切實可行的各項工作制度,村裏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辦事。兩委班子成員整體素質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張塝村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795.77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 8.8畝,中稻種植面積 777.28畝,晚稻種植面積 9.69 畝,油菜種植面積300畝,棉花種植面積46.2畝,小麥種植面積 117.6畝,玉米種植面積28.7畝;農民應得糧食直補資金12407.99元,農資綜合直補48025.61元,良種補貼資金17048.55元,自進駐張塝村,我們迅速進村入户逐一走訪農户,我們通過聽、問、看等多種形式深入瞭解,農户對糧食補貼資金髮放程序很滿意,沒有發現截留、挪用、抵扣糧補資金現象,資金髮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達農户手中。

四、農村民生情況

1、該村20xx年有困難户118户,涉及貧困人口383人,已落實農村五保待遇 7 户,保障人口 7 人 ,落實農村低保待遇 户,保障人口99人,落實優撫待遇9人,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對象7人,落實獨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資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時直髮農户。

2、該村現有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124名,其中原遷移民34名,後續移民90名,按照國家的政策原遷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補貼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數發放到對象手中。

3、通過調查該村民生保障體系比較健全,村支部村委會始終把關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實一項民生政策他們都按規定程序不走樣、落實政策不偏差來嚴格要求,村民心氣順、無怨言。

五、農業生產情況

1、該村屬丘陵地貌,土地貧瘠,耕地資源相對匱乏,人均耕地不足0.5畝,大部分村民沿用的還是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種植水稻為主,由於現有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基本農田排灌困難,大面積農田面臨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積農田只種一季稻,基本上是為了糧食自給。儘管國家有這麼好的種糧補貼政策,農民種糧積極性依然不高,仍有東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農田處於拋荒狀態。該村村民談起種田還是連連搖頭,他們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種植1畝一季稻能收稻穀900斤折款900元,需要投入良種100元,化肥農藥150元,人工500元,水費20元共計770元。到農民手中所剩無幾,因此還是有很多農民棄耕外出打工。座談時他們強烈呼籲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夠管一管農村水利設施維修這一塊。

2、該村現有山林面積1300畝,大面積是荒山,林木覆蓋率不足30%,主要是松樹,杉樹。有少量樟樹。當地村民對林業創收沒有明確思路,談起山林開發利用思想頑固,既不願意利用用外資開發,也不願意承包本村農户經營,他們害怕山林被承包經營村民燒柴成問題,抱着山林就是為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濫砍濫伐現象比較嚴重也非常難於管理,所以該村山林很難發揮效益。

3、該村現有果園三個,分別坐落在一組、六組、八組、約計面積200畝,因果園果樹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種老化無錢改造升級不能產生效益,目前一組梨子園無人承包處於閒置狀態,已發包出去的兩個果園場收益低微。當地村民對果園場經營頗有微詞熱切盼望村級投入資金改造變成村級支柱產業。村裏還有意楊經濟林基地1個約計面積100畝,基地樹木長勢良好,這是該村今後的一筆財富,但後期必須加強管護嚴防人為破壞。

六、農民就業情況

該村現有勞動力資源837人,勞動年齡內795人,實際從業人員780人,其中在本地從業340人,外出從業人員440人,外出人員政府組織的40人;中介組織外出的20人;企業招收的80人;農民自發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員中主要從事第二產業,年收入均在1.5萬元。該村為增加羣眾就業門路還大力進行招商引資,通過村支部、村委會不懈努力現已引進兩家服裝生產企業可安排就業人員300名,其中聖威狼服飾已成為村黨員雙建雙帶基地,該基地發揮了技術培訓、安置就業的雙重作用。該村實現了不出家門口就能就業。但是村民自主創業成效不明顯,儘管羣眾創業熱情高漲,但缺乏創業可行性項目和創業基金,他們急盼政府引導支持和給予資金扶持。

七、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當地羣眾反映該村近幾年各項社會事業有所進步,主要是以下幾方面成績明顯:

1、村民住房條件大面積改善,全村共有395户,已有84.5%的農户住上了樓房。2022年以前國家投入危房改造資金35000元幫助村改造危房6户,使6户困難户住進新房。

2、該村有80%農户吃上了安全衞生的自來水,其中有40%農户吃的是鎮水廠統一供應的自來水。

3、20xx年數字電視光纖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線電視或數字電視。目前只是數字電視還沒有實現整體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數字電視,但他們對收費偏高有異議。

4、早在上世紀90年代該村就實現電話通村組,截止目前村有92%的農户用上了固定電話或手機,村已建電信基站1座,聯通基站1座,移動基站1座,全面實現通話信號全覆蓋無盲區。

5、全村有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聯網,學會了在網上查詢信息、發佈信息、網上購物。

6、村裏有60%農户擁有摩托車;有8户購買了小汽車,大宗電器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適齡少年兒童256名,得益於國家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好政策全部在校上學,部分貧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費補貼,連續10年實現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100%;在校生鞏固率99.5%。羣眾對義務教育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對教育收費不規範小有意見,比如説學校推行的學生平安保險、學生奶徵訂、課輔讀物徵訂、學生生活費等等沒有嚴格按規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參入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村裏建了規範的醫療衞生室,免費為所有60歲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做到了定期免費跟蹤服務,農民就醫最遠距離不到1千米。

9、部分村民參與了社會養老保險,保險途徑有社保、商業保險、還有部分農民工在外務工廠家給他們購買了養老保險。

10、村裏建起了遠程教育基地、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和休閒活動場地,村民學有陣地、玩有場所。

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通過考察,張塝村近幾年已投入資金120多萬元修通通村水泥路1.2千米,通組水泥路3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較方便,還有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組水泥路,他們説:有一腳好路不僅出行方便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2、灣村大面積排水系統不暢,沒有統一規劃設計,時常引起鄰里糾紛。

3、村裏渠道、塘堰基本處於停用狀態,,水利基礎設施老化,百姓不願出義務工村裏又無錢修善,村民對此意見比較大。

4、村民保護環境意識不強,垃圾亂堆亂放,村裏沒有固定的垃圾存放點,村民廁所隨處亂搭亂建嚴重影響村容村貌。

九、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管理情況

村裏基層組織機構健全,各項社會管理比較有序,基本實現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1、村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較好,建村以來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村裏成立了護村隊,設立了治安中心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上交;只要是發現矛盾糾紛苗頭都能做到第一時間化解。

2、村裏還成立了計生協會,自動入會會員達到了243名,計生協會在管理該村計生事務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年該村目前無政策外生育,在計生協會的作用下,該村計生工作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老百姓稱之為計生協會是計生對象户的孃家。

3、該村在重大事務上均能做到三公開,特別是村級財務上透明度是相當高的,村有民主理財小組並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工作定期接受審核,按期上牆公開接受村民監督,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收集並把處理結果反饋當事人。另外,調查中我們看到村級黨務政務公開欄上惠農補貼資金、農村五保低保、村級財務等均已上牆公佈。據村民介紹該村在落實上級惠農政策上一律是由村民代表會説了算,代表會決議及時向村民公開。

十、農村改革面臨的問題

自農村税費改革以來,農民真切享受到了國家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通過調研梳理羣眾反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基層組織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服務羣眾的意識也要加強,能力亟待提升。

2、農村公益事業進展緩慢,甚至有些公益設施根本不能發揮作用,無人管也無人問,百姓出現了極端思想總認為現在所有建設都是國家出錢,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3、人員流動性大,計生工作難以開展。

4、農民致富門路不寬,缺資金、缺技術依然是制約農民致富的瓶頸問題,雖然國家有支農信貸政策,但信貸手續繁雜資金到位不及時影響百姓信心。

5、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育,這一現狀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後勁。

6、村級債務化解事關農村穩定,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不穩定因素的導火索。

7、農民對國家的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種只想索取不想履行義務的錯誤思想,就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這麼好的政策也難以推行。

8、農村土地市場亟待規範,老百姓錯誤認為自個兒的承包土地想用來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賣就賣,想建房就建房,一度還有些地方出現頂風違建。

9、農村弱勢羣體生活條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逐年增多這一社會問題亟待關注。

10、農村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村民大局觀念不強,參政議政水平不高。

以上是我們工作隊一行通過進村入户調查的一些基本情況,由於我們調查工作不夠深入有些情況還了解的不夠徹底。

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5篇】市農村土地流轉工作調研報告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從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實際來看,保障現有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賦予農民更加充分且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是推進當前農村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

一、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及特點

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的村有627個,組4452個,耕地面積1349783畝,農户228365户。流轉面積達175471畝,佔總面積的13%,流轉土地仍以種、養植業為主。涉及農户34254户,佔總農户數15%,以流轉期限劃分,長期流轉面積68434畝,佔流轉面積39%,短期流轉面積107037畝,佔流轉面積61%;以流轉方式劃分,出租面積10528畝,佔6%,轉包面積107751畝,佔61%,入股面積1755畝,佔1%,互換面積54396畝,佔31%,轉讓面積1041畝,佔1%;土地淨流出農户17046户,淨流出面積35436畝。土地規模經營方面,30畝以上規模經營農户1627户,經營面積56945畝,其中~100畝以上經營户132户,經營面積14515畝。總體來看,農村土地流轉主要呈現出三大特點:

1、流轉規模日趨擴大化。近幾年來,隨着農村“打工”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村勞務輸出規模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離開土地,走出家門尋找致富門路,加速了農村土地的流轉,農村土地流轉規模呈逐年擴大之勢。

2、流轉形式日趨多樣化。農村土地流轉主要有五種類型。一是轉包型。指原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轉移給其他農户,承包方與發包方原承包關係不變。這種形式在為主要形式,轉包土地面積達10.78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61%。二是互換型。為了耕種方便、發展規模經營或發展優勢產業的需要,農户之間或農户與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串換承包地。全市為5.44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31%。三是租賃型。就是農户將土地租賃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全市為1.10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6%。四是入股型。就是農民將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參與經營。全市為0.17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1%。五是轉讓型。就是原承包户有了比較穩固的非農經營項目或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承包方申請和發包方同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讓渡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其他農户經營。全市為0。10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l%。

3、流轉主體日趨多元化。參與農村土地流轉的除一般農户外,農村專業大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企業也參與到農業規模經營中。目前,有多家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了土地流轉。如沙湖鎮萬荷堂蓮業有限公司,鼓勵扶持農户發展蓮業種植,發展種植大户100多户,參與土地流轉面積1800多畝。鎮天利養雞專業合作社,發展養殖大户30多户,以畝平600元左右價格租賃農户承包耕地600畝左右,進行規模化養雞。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問題

農村土地的合理流轉,提高了農村土地利用率,有效整合了農業資源,產生了比較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全市農村土地流轉17.55萬畝中,80%用於發展水產、蔬菜、畜禽等優勢產業,做到了優勢產業板塊不斷髮展壯大。二是擴大了農業規模經營。農村土地流轉就是為了發展規模經營,以取得規模效益。如今年全市採取轉包、租賃、互換、入股、轉讓等形式集約開發,發展新的水產養殖面積10萬畝。三是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農村土地的合理流轉;不僅為外出務工的農民解決了後顧之憂,而且還使務工農民從中獲得了一定收益。四是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制定了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農村土地糾紛調處責任制,安排專人負責,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妥善調處了各類土地糾紛。

從調查情況看,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1、土地流轉行為不規範。農户之間的土地流轉,多通過私下口頭協議,將土地流轉給鄰居或親屬,沒有簽訂合同;有的村組存在少數人種“霸王田”,導致承包費兑現難、農户間土地不均等問題而引發糾紛,難以解決,存在着這種農户間口頭約定流轉土地的現象。

2、對土地流轉各項法律制度的宣傳還不到位。有一部分老百姓舊習慣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轉困難,在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中,有的對土地眷戀還很深,寧願造成土地荒蕪也捨不得將土地流轉出去。

3、耕地規模經營面積小,農業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由於部分地方承包土地是按照高、中、低產田分類平均發包給農户的,導致面積不大塊地多,難以成片,不利整治耕作,制約了種植業結構調整,也影響了規模經營農户的收入。

4、部分基層幹部對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認為土地流轉是農户自己的事,應由農户和業主自由協商,對之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疏於管理。

5、少數村組借土地流轉與民爭利。部分地方一些村組,税費改革前因農業比較效益低,將農户撂荒等的土地集中發包,承包期5—20年不等,寅吃卯糧,一次性收取承包費,用於償還債務及開支,有的村組“賣地”比例高達50%。還有少數村借產業結構調整,集約土地統一經營開發,截留本應調利返還農户的流轉收益,侵佔農民土地權益。

三、相關政策建議

1、借籤模式。

(1)土地流轉模式之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型。

組建形式:以發包方(村)為主體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本村小規模土地流轉業務。在鎮辦一級,依託鎮辦財政所,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從事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易。在市一級,依託經管局,建立健全土地流轉交易監管、糾紛仲裁機構和農村土地流轉網上交易平台。

優點:供求信息集中、全面,有利於增強流轉土地的市場競爭能力。可通過協商辦法使流轉土地連片集中,逐步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適應面上推廣。

缺點:發展規模和速度較緩,只能逐步通過流轉收益吸引周邊農户參加。

(2)土地流轉模式之二:確權確利不確地型。

組建形式:以發包方(村)為主體,在村內以“確權不確地”的方式進行調整,形成連片土地,以流轉收益補償流轉出土地的農户。

優點:發展規模和速度較快,效果明顯。適應漁池開挖面積較大等不易分田到户的地方。

缺點:與二輪延包確權確地到户的要求有所衝突,易引發無田農户要田的糾紛。

2、具體思路。結合市實際,應採取的模式為:以村為單位成立農村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內部以“確權不確地”的方式調整土地。市鎮兩級分別建立相應的糾紛仲裁、信息收集發佈機制。同時,建立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民土地管理制度。

3、措施建議

建立新型的土地流轉機制,推動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可稱謂我國第三次土地革命,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既不能無所作為、求穩怕亂;更不能強行亂為,急於求成。為了積極穩妥地推進這項工作,要積極探索“政府培育市場,市場引導流轉,流轉促進發展,發展維護民權”的土地流轉新機制,促進土地規範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

一是政府培育市場。加快培育“村鄉交易、縣市監管,,的土地流轉市場。分級建立土地流轉合作社、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市級網上交易平台。

二是市場引導流轉。按照誠信、便民、規範、公平的原則,利用市場機制引導流轉。一是信息服務。建立鄉、村、組三級信息收集、審核、儲備、發佈、反饋網絡,為申請流轉的供、求雙方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二是組織洽談。交易中心要定期開展掛牌交易業務,組織有交易意向的供、求雙方面談,提供洽談場所、指導基價、示範合同文本等服務。三是簽約鑑證。面談成交後,交易所要組織供、求雙方簽定規範的流轉合同,鑑證後頒發流轉確認書。四是資料歸檔。交易中心要將流轉合同等交易資料整理歸檔,妥善保存,並定期將成交表冊上報市經管局備案。五是跟蹤服務。經管部門要負責合同履約的信息反饋和糾紛調解、仲裁。

三是流轉促進發展。任何形式的流轉都要緊扣發展這個主題,瞄準提高土地產出率這個首選目標,在確保承包農户流轉權益的前提下,使土地逐步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集中,最終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要採取切實措施,幫助流轉雙方解決實際困難,修訂發展規劃,完善流轉合同,不斷增產增效,真正實現雙贏。

四是發展維護民權。要切實保證流轉農民的權益,讓他們安心放心,村、鄉兩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應該做到:第一,對受讓方嚴格進行資質審查,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第二,對較大規模的新興項目進行論證,努力避免市場風險;第三,合理確定合同標的,提倡實物標的、以國家牌價計價;第四,對較大規模的流轉,按照標的額的一定比例,由承租方向交易中心交納風險抵寸甲金。

【第6篇】2022年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2022年農村工作調研報告(1)

一、調研的準備

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資料,研究鄉村旅遊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係,我們成立了有分管的副鄉長為組長的旅遊調研工作小組,為調研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調研組建後,分頭查閲有關旅遊的文獻資料,爭取在實地調研之前對我鄉旅遊有一定的瞭解。

二、調研的行程

201x年9月17日我們調研組3人一行來在石泉等村進行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四天我們的行走線路是:石泉上古寨、古民居------金寶塘坡田------上流飛檐台、節孝坊-----霞留小水果基地,每個村一天。

三、調研方法

在調研時我們充分運用各種調研方法,力求使不同的方法所得的資料之間相得益彰,保證我們可以點面結合的獲得一手資料,從而保證相關結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具體運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二手資料法:每到一村,我們都與該村的村幹部進行座談,瞭解該村的概況,並從村幹部那裏收集旅遊業基本情況,及該村旅遊發展情況介紹等相關的二手資料。

2、問卷調查法:在對旅遊工作進行探索性調查後,根據此次調查的目的,利用鄉政協旅遊工作調查問卷,組織部分公司、社會知名人士等30餘名人召開座談會,完成調查問卷。

四、調研範圍

此次調研範圍為馬橋鄉的鄉村旅遊發展情況。

調研的初步結論

經過一天的實地調研,我們共完成問卷30餘份。通過所收集的信息,可以獲得如下結論:

(1)通過調查我們得知發展鄉村旅遊對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1、有利於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過多的問題。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儘快降低農業就業的比重,是解決農村問題,建設農村地區全面小康社會最為重要的舉措。從此次調查來看,鄉村旅遊景區的從業人員來自於景區周邊村鎮。可見發展鄉村旅遊一方面可以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另一方面,由於鄉村旅遊業就業崗位層多面廣,所需技術相對難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訓就可上崗工作,利於農村勞動力的轉化;再者,一旦鄉村旅遊形成一定的規模,成為當地的重要產業後,可以實行當地勞動力的長期甚至永久轉化,進而加大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2、有利於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馬橋鄉主要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鄉鎮,農業結構正在調整當中,第三產業比例較小,農業經濟效益低下。而經過這幾年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同時,鄉村旅遊的發展也引起區域農業產品的特色化,如我鄉的花豆、生薑去年吸引來了上千遊人。

3、有利於解決農民增收減緩問題。馬橋鄉發展鄉村旅遊已經初見成效,特別是它將農業與旅遊業很好結合起來,實現雙業增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我鄉有些村民的30%--40%的收入很多來自於將自己的農產品拿到景區銷售所得的收入。可見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大大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民增收減緩問題。

4、有利於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在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在調查石泉等村村民是否支持發展鄉村旅遊時80%左右的村民表示支持。鄉村旅遊不僅以農業生產方式、多種參與活動和民俗文化等吸引遊客,而且以優美的環境給遊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樹種草,美化環境是其必要的投入。根據馬橋鄉鄉村旅遊景區村民反映發展鄉村旅遊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好處是路變好了,村鎮整潔了,水乾淨了,綠化好了。可見發展鄉村旅遊,切實能改善農村髒、亂、差的環境面貌。同時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

5、有利於促進農村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代化的發展是以經濟、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為標誌的經濟。環境發展是手段,社會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的所在,也是難點所在。發展鄉村旅遊,雖然涉及多方利益關係,但只要使用多予、少取、放活三管齊下的方法,不僅不會觸及既得羣體的利益,反而會增加各方利益,從而推動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

(2)發展鄉村旅遊存在的問題:

1、鄉村旅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改革開放以來,儘管鄉村旅遊業伴隨着整個旅遊事業的發展而不斷髮展,但在農村經濟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沒有廣泛地為人們所認識。特別是那些農村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有的尚未開發,有的雖開發了,但缺乏強有力的領導,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缺乏宏觀指導,目前還停留在低層次的發展階段,巨大潛力遠未開發出來。

2、景區宣傳力度不夠。雖然馬橋鄉旅遊資源豐富,有些質量等級也比較高如石泉古民居,但知名度並不高。

3、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要待進一步完善。從調查看,特別是一些自駕車的遊客對入景區的道路及住宿、商店等服務設施還是不很滿意的。

4、鄉村旅遊的政策尚未配套。從調查來看,半數以上旅遊目的地居民有投資旅遊業的慾望,但很多因為缺少資金而放棄。可見在全區未形成鼓勵發展鄉村旅遊所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如投資開發政策、信貸政策、經濟扶持政策等。

5、鄉村旅遊的管理人才缺乏。整個長清從事旅遊業的人才知識結構層次比較低,人員從業素質也不高。從導遊來看,僅僅幾人獲得國家導遊資格,同時缺乏有序的管理。

6、鄉村旅遊的商品開發不夠。缺乏商品意識。全鄉旅遊景點除花豆、生薑外幾乎沒有開發自己的旅遊紀念品,在各旅遊景區所銷售的產品大多為農户自發組織買賣,而且大多為初加工農產品,產品附值不高。

(3)發展鄉村旅遊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措施:

1、科學編制規劃。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旅遊資源特點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起點編制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用規劃指導鄉村旅遊建設。要求結合當地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張揚個性,確保鄉村旅遊原有風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規劃的編制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廣泛聽取社會和當地羣眾的意見。強化規劃的長期性和穩定性,維護規劃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性,使規劃的指導作用和規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加強設施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是旅遊吸引旅遊者的重要保證。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綜合服務功能,夯實發展基礎。以滿足遊客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服務能力為目標,結合發展需要,高、中、低檔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協調,加快建設餐飲、住宿、停車場等旅遊服務設施,提高遊客接待能力,為遊客提供安全、舒適、優質的服務,提升鄉村旅遊景區(點)服務質量和水平。

3、重視保護利用。鄉村旅遊特有的民族歷史文化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恢復。繼承和保護好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思路,堅持嚴格保護與合理利用並重的原則,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係,避免過度開發對歷史文化資源及其環境造成破壞,杜絕以破壞性開發謀求經濟利益的做法。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統籌規劃,依法管理,建立保護與開發的良好機制。

4、積極籌集資金。發展馬橋鄉村旅遊,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同時,農户要想投資旅遊業也需要資金,因此要積極探索和創新發展資金籌集的方式和途徑,引入市場機制,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改變由政府包攬的做法,樹立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收益的理念,進一步創新投資體制和機制,消除發展鄉村旅遊的體制障礙,構建以政府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參與旅遊小鎮建設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在這方面馬橋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馬橋鄉在開發金寶塘坡田生態旅遊風景區當中,引入民間資本投入整合水庫水庫出險加固工程資金,利用土地整理項目資金為景區打造良好的景區外圍環境,從而激勵投資開發商對景區進行大規模投資建設。要放寬市場準人,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吸引省內外投資者參與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以緩解鄉村旅遊開發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要大力引進經濟實力強、發展前景廣的企業到旅遊村鎮興辦產業,實現產業聚集,增強鄉村旅遊的活力。

5、加強包裝宣傳。馬橋鄉景區很多是有高質量的,但很多卻知名度不高,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包裝宣傳。因此,加強包裝宣傳十分重要。精心策劃能反映和提升鄉村旅遊景區(點)知名度的主題形象。創新旅遊宣傳促銷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積極舉辦或參加各種形式的旅遊推薦會、説明會、展覽會等活動,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好整體形象宣傳和聯合促銷,營造健康濃郁的特色旅遊氛圍,拓展省內外旅遊客源市場,吸引和招攬海內外的遊客。加強新聞媒體對鄉村旅遊開發建設的宣傳報道。鼓勵新聞媒體配合鄉村旅遊的建設進行系列宣傳,開設專題宣傳節目和欄目。

結語

經過我們系統調查掌握的資料顯示,馬橋鄉的鄉村旅遊有其成功的可借鑑之處。鄉村旅遊是對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帶動農民致富,推動農村現代化進程的有效途徑,也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積極探索。

馬橋鄉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發展鄉村旅遊具有深厚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隨着都市生活的快節奏給城市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而廣大農村則山清,水秀,天藍,空氣清新對廣大的城市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他們即可以釋放壓力,盡情放鬆,有能來到天然氧吧,調節新陳代謝,改善自己的健康,只要我們合理引導、積極支持、規範管理,鄉村旅遊必將呈現燎原之勢,蓬勃地發展起來。

2022年農村工作調研報告(2)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為了解我國農村建設情況,及時總結已有的典型地區建設經驗,認真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為決策部門制定更加具體詳細的政策建議,由我委農村經濟發展司與產業發展研究所共同組成聯合調研組,於xx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xx省xx市調研。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

一、xxxx市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及成效(一)xx市概況xx市位於xx省南部,現轄18個縣(市、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283個鄉鎮。總人口 845萬,其中農業人口677.56萬人,佔總人口的80%;國土面積3.94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0.23萬畝。3475個行政村,49139 個村民小組。2022年,全市gdp達到398億元,人均4710元,工業增加值97.7億元,農業增加值114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8.35億元,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84億元,增長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3元。

(二)新農村建設行動的發起加入wt0之後,我國農業面臨着在國際市場上如何保持競爭力的挑戰;農村税費改革之後,鄉鎮機構面臨着職能轉變的問題;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村面臨着勞動力轉移的難題。為找出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xx市委、市政府從2022年7月組織人員展開大規模調研,逐步理清了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整合農村工作的資源和力量,通過把新農村建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該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三)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xx市於2022年9月提出並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內容是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設新村鎮為突破口,以親民、愛民、富民活動為切入點,以村鎮規劃建設、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和文明村鎮創建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為根本,把新農村建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突破口和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新載體,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分類指導、分步實施、依靠羣眾、整體推進。

1、以村鎮規劃為龍頭,開展新村鎮建設。一是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所有村鎮的規劃設計工作,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建立了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並制定了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把村鎮規劃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二是全面開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據各個村不同的實際情況,按照環境整潔、道路暢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會和村民代表會制定三清的標準,發動羣眾開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農村衞生環境的村規民約,實行村民自治,建立村莊環境管理長效機制。

2、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發展新產業。一是完成了產業建設規劃。根據當地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區位特點、市場需求和農民意願,按照每個縣抓2-3個主導產業、每個鄉鎮抓好l-2個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產業和六大區域特色產業的規劃工作。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方面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注重抓好龍頭企業的建設;另一方面,切實加強主導產業基地建設,抓好產業化示範縣、示範鄉建設,形成基地帶農户,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通過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應用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農產品市場和信息體系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體系,有力地支撐農業的發展。四是抓好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農產品的標準體系建設。大力組織實施贛南的臍橙、會昌的米粉、大餘的金邊瑞香、興國的灰鵝、石城的白蓮五個xx省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把全市主要農產品納入標準化生產的軌道,把果業、生豬建成產值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羣。

3、以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為依託,培育新農民。一是以市場為依託,以先進和實用技術、務工技能和三產服務培訓為主要內容,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使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掌握l至2門實用農業技術或務工職業技能。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整合現有的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社會辦學力量和企業培訓基地等有效資源,構建農民培訓體系。現已建立縣、鄉、村各類培訓基地3929個,其中縣級273個,鄉級965個,村級2690個。建立農民知識化工程師資庫,提高師資水平,組織專家遵循規範、實用、通俗、易懂的原則編寫或選用培訓教材。三是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實效。

各地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廣泛開展訂單培訓、協議培訓;根據作物的生長週期和農業主導產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工作;對村兩委幹部、村級後備幹部、農業生產和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進行以發展本地主導產業、經營管理等所需專業技能知識為主的大專學歷教育。四是開展以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又有一定專業技能、文明守法、移風易俗的新型農民。

4、以農業產業化為動力,組建新經濟組織。一是按照先運行、多扶持、後規範和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要求每個縣的主導產業都要建立相應產業合作經濟組織,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二是大力圍繞新品種、新技術、新組織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種繁育、農資供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體系,培育專業化的經濟服務組織,全方面覆蓋產業體系。三是對合作經濟組織在資金上、政策上給予扶持,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能人牽辦合作經濟組織。

5、以創建文明村鎮為先導,塑造新風貌。一是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進農家活動。二是以開展創評文明信用户、留守孩關心工程等活動為載體,創建精神文明。組織農民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反對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勢力,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建立健全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將行政村為單位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緊密的以一個或幾個聚集的村民小組為單位的村落,創建村組理事會,促進民主管理。逐步把鄉村治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提高農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進行文明村鎮創建,重點建設一批標準高、示範帶動能力強的村鎮。五是加強宣傳文化陣地建設,實現每村有一個宣傳文化陣地等。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為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眾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衞生户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説,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衞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説: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二、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2022年xx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7388元和255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低2034元和 383元,屬於欠發達地區。轄區內又屬低山丘陵區,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xx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人均耕地面積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卻率先發起新農村建設行動,形成了欠發達地區低成本推進型的贛南模式,其具體做法在廣大中西部低山丘嶺地區具有普遍的適應性,便於在全國同類地區推廣。

(一)用人得當,領導先行xxxx新農村建設,是xx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後發起的。其中,主要發起人xx省委常委、xx市委書記潘逸陽,是來自廣東省的外調幹部,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其博士論文為《農民主體論》。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為載體、以農民為主體來進行的。這表明,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與地方黨政主要決策者的開放意識、工作經歷、知識層次具有密切聯繫。不論發起還是推廣新農村建設行動,在現行體制下,地方黨政機關領導班子尤其是首要領導的素質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當地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深入開展調查,全面掌握當地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符合羣眾意願的實施方案。通過強化宣傳發動工作,公開扶持標準,創新補助辦法,實行以物代扶、以獎代補。調研數據表明,公共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為6:4,家庭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為3:7。新村鎮建設示範點由定點制改為羣眾申報制。村民自願申報,願意搞新農村建設的羣眾申報率達到80%以上的就定點,實行動態管理,擇優選擇定點,越積極、越先申請實施的農户就先實施,並給予較優惠的獎勵政策,組織和引導農民羣眾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同時注意維護和實現農民羣眾對新農村建設的發言權。在規劃編制過程當中,吸引村民代表討論,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認定,通過村民自己制定村規民約保證規劃的切實執行。通過羣眾推薦、選舉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老軍人、老教師等有威望的人產生理事會,由理事會出面與廣大羣眾協商化解矛盾,讓羣眾做羣眾的工作,真正讓農民羣眾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搞強行攤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四)因地制宜,科學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鄉鎮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鎮規劃上,要根據當地客觀條件,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模式上,力求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後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規範操作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把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形成制度和規範,建立長效機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持續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健康持續發展。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工作,必須有長效機制作保證。

(六)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廣大農村點多面廣,一方面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要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贛南市把發展新產業和三清工作全面啟動,改水、改廁、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範,以點帶面xx市各地在鐵路、國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線率先展開新農村建設工作,特別是在323國道、贛粵高速公路沿線,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標準和較強示範作用的新農村示範點,發揮典型示範作用。通過典型示範,做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八)整合資源,優化配置一是整合部門力量。xx市31個相關職能部門作為新農村建設成員單位,承擔了各自的工作職責,健全了考核措施,併發揮部門的優勢,圍繞整個新農村建設工作大局,制定了詳細的支持參與工作方案,部門整合有力地牽引了農村各塊工作的整合。如規劃建設部門要抓好村鎮規劃建設,按時完成村鎮規劃編制任務,並負責在今明兩年內對全市的縣鄉規劃人員進行一次系統崗位培訓;國土部門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把好土地審批關等。二是整合各類資金和項目。依據各級政府投一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傾斜一點,受益羣眾出一點,包扶單位助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減一點,將各方資金統籌到新農村建設上來,提高了各部門資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新農村建設。大力推行企業、學校、個體工商户與村莊結對,建設新農村的1+1模式。

三、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新農村建設範圍廣、對象複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涉及到農村生產、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萬萬農户,投資範圍廣,投資金額大。我國農村各地經濟條件、地域特徵千差萬別,基礎設施投入和公共服務需求有很大差異。目前,國內一些地方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但大都剛起步,經驗不足,區域性的成功經驗是否適合在全國推廣尚待驗證。

(二)新農村建設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現實工作中,許多地方的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隨領導人的更換而發生重大調整。xx雖然將新農村的發展規劃通過地方人大表決方式加以穩定,但因沒有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權,同樣面臨法制化制度保障問題。由於各地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歷史任務,如果因領導人的輪換而使新農村建設行動出現多次反覆,勢必嚴重挫傷廣大幹部羣眾尤其是農民的積極性,削弱黨和政府的領導權威。新農村建設行動如何通過法制化途徑,獲得穩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後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政府投入嚴重不足全市自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累計投入的資金近5億元,其中財政安排6300萬元,捆綁專項資金1.2億元,吸引社會資金3.1 億元,資金投入中政府只佔30-40%,農民佔到60-70%,而目前xx的新農村建設尚未全面鋪開,只是在點的層次上進行,覆蓋村莊的數量比較少。根據對xx18個村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目前xxxx農村要完成六通、五改、兩建十三類待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政府和農户在內的各村人均總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補助48%。從目前政府給示範村的投入看,資金缺口依然較大。例如,興國縣1年來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財政資金300多萬元;興國縣4000多個村落,有能力搞示範的目前只有200多個,約佔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資金缺口大,興國縣的交通經費只夠建58公里,但已安排 190公里的建設任務,政府補貼資金難以保證到位。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為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眾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衞生户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説,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衞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説: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五)農村土地管理法規不完備土地法中雖然有一户一宅規定,卻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這使得在村莊整治改造當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據不夠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過程中,許多問題難以處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時候,農民會以老祖宗留下來的房子不能拆等種種藉口拒拆。由於沒有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強行拆除會引發幹羣矛盾;如果不拆,又會影響整個規劃的順利實施。

(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金易突破省政府規定的上限xx市通過以物代扶、以獎代補的方式激勵農民投身於村莊公共設施的建設。例如修路,農民只有在鋪好路基的時候,政府才會去修建路面。xx省規定的村內興辦集體生產和公益事業所需資金每人每年不得超過15元,農民為鋪好路基所花的費用往往超過此限額標準。農民自願的行為與省內現行政策規定相沖突,以致許多時候農民自願籌資籌勞被視為加重農民負擔。以興國縣長逕村為例,該村通硬化路待建費用需 77萬元,政府資助42%,農户分攤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負擔為106元,遠遠超過省裏規定的標準。

四、政策建議(一)選擇不同地區先行示範,再逐步向全國推廣根據近郊、平原和山區等經濟特徵,在東、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區先行試點。可優先考慮新農村建設已經有一定經驗的地方作為試點,如在xxxx市。在總結各地經驗,完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再向全國其它地區推廣。

(二)以法制化方式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制度保障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列入十一五規劃,明確新農村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手段、未來5年國家重點投資的領域。制定並出台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綱要,明確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國家將在未來的幾十年裏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最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立法工作,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擴大新農村建設的財政預算投入,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制定財政預算時要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預算投入應能滿足新農村建設階段性投資的需要,並明確中央和地方配套資金的比例。近兩年來,地方財政收入和中央財政收入的比例為9:11,配套資金比例可參照此執行。

(四)整合各項支農資金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所有支農資金由該機構統籌使用。各地在村莊規劃的指導下,根據項目向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申請資金,各省、市、縣設立分部,負責項目的審批、資金的拔放和監督。若部門資金由於利益整合困難,可考慮部門資金下到基層的彈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在現行體制下,對不太符合部門規定但合理的地方資金整合行為,給予靈活寬容對待。或者由涉農資金相關部門聯合統籌資金的使用,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等相關法規針對《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規定製定實施細則,對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徵收較高金額的宅基地佔用費;或者修訂法規,允許集體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徑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並出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法》,為農村各類合作組織的發展掃除法律的障礙。同時給予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所辦實體減免所得税、營業税、增值税等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壯大。

(六)進一步完善並儘快實施農民籌資籌勞管理新辦法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農村道路等公共設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收益期長的特徵。我國的財政實力目前尚不能完全負擔農村公共設施的提供,需要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來參與新農村建設。xx年7月農業部發布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試行)》的徵求意見稿,賦予省級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承受能力、農村事業發展需要,制定籌資限額的權力。根據今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一方面省級政府要適當提高籌資限額標準,為村民自願籌資留出更大的靈活空間。

限額雖然高,只要農民真正享有民主權利,政府不強行攤派,並嚴格按一事一議表決,農民會自我約束資金籌措負擔;另一方面要根據基礎設施一次性投入大、長期維護費用低的特點,改年度限額為 3年或 5年總限額,允許農民跨年度使用籌資限額。建議農業部儘快完善籌資籌勞管理辦法並頒佈實施,為各地根據本地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出台相應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提供新的依據.

【第7篇】關於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我區農村公路養護總里程達到xxx公里,其中:縣道xx公里、鄉道xx公里、村道xxx公里。農村公路作為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區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與城市聯繫交往的基本途徑和紐帶,對我區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如何管理和養護好已建成的農村公路,提高公路使用質量標準和年限,使其連續、穩定地為農民服務,是當前交通主管部門面臨的一個問題。現今,農村公路的建設速度雖快,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還存在一定問題。為提高農村公路的好路率和完好率,解決農村公路失養的嚴重狀況,開創我區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新局面,現就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一、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目前存在的問題

1、我區農村公路改建改造任務繁重。xxxx年以來,我區農村公路建設發展迅猛,至xxxx年,全區xx個行政村通村道路全部硬化,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達xx%。但是,由於建設資金短缺,建設標準低,路面寬度為x-x米,缺乏必要的標誌標線和安全設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加之養管不夠到位,損毀比較嚴重,修建公路時,為了節省成本,一般是隨彎就彎,隨坡就坡,農村公路多是坡高路陡,抗災能力差、病害多,需要修建較多數量的防護工程和排水設施,但因資金不足而造成許多通村公路建設一開始就存在缺陷,整體路況較差,後期養護費用大,給這些地段的農村公路養管工作帶來了嚴重的不便。

2、我區農村公路的養護和管理工作難度大,一些公路抗災能力低。由於農村公路線長、路遠、量大,管理起來十分困難。且處於自然災害多發地區,而通村公路建設和規劃,因受資金“瓶口”的限制,只好降低設計標準,有些通村公路建成之日路基就存在一些質量問題,這就嚴重影響了我區農村公路路網的整體效益和綜合服務功能。通村公路路基等級較低而導致的問題十分突出,易遭受洪水沖刷,經常發生塌方、路基缺口等現象,由於養護資金短缺,難以及時修復,給我縣農村公路養管工作造成重創。

3、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問題亟待加強。羣眾愛路、護路、管路意識淡薄,侵佔公路現象時有發生。目前,很大一部分人根本無公路養護的意識,認為路壞了,有國家修。甚至有人認為現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本就不需要養護,要是養護也是白白的浪費財力、物力、人力。而沿線的百姓,更是圖自家方便,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臨時打穀曬場的大好場所,在路肩上種菜,經常把各種堆積物都堆在路邊。有的更是佔道堆放,致使路面裂縫、麻面、坑槽、邊坡坍塌等公路病害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公路,降低了公路使用壽命。

4、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標準已不適宜當前形勢,農村公路養護和管理的規章有待加強完善和規範。養護責任沒有真正的落實,養護管理的長效機制有待健全。由於缺少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導致大量的鄉村公路缺管少養,路政管理不到位,養護體制缺乏活力。我區縣鄉道、村道日常管理養護資金標準已難以承擔目前農村公路養護的實際情況。近幾年,養護設備、材料、人工價格上漲,且鎮(街道)、村財政狀況不好,籌措資金困難,現定養護資金標準已不適宜。

5、養路員工資偏低,造成養護隊伍不穩定、素質偏低。據統計,65歲以上的養護人員佔到總數的xx%。由於工資待遇比較低,現行標準為每人xxx元/月公里,很難招納到年輕、素質高的人員。聘用的養護人員大多年齡偏大、素質較低,整體工作能力不強,致使農村公路存在養護標準不高,養護效果差、技術含量低現象,亟待提高養護隊伍的綜合素質。

6、養護技術低、質量不高,農村公路養護隊伍中專業養護人員配備少。目前,農村公路養護仍舊以掃帚、鐵鍬為主要工具,工藝粗放、設備簡陋;且目前農村公路養護人員中極少有專業的養護技術人員,從事養護的技術人員比例不足5%,掌握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能力差,大大降低了養護水平。

二、抓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幾點建議

1、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構

必須探索建立一條符合我區實際的新型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全民參與”的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體制,實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形成“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公路養護管理體系。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集與管理應遵循“政府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統籌安排、專款專用、強化監管”的原則。區交通主管部門應依據職責,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制度,加強對養護質量的檢查監督和資金的監管;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應當接受審計、財政和交通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截留、擠佔和挪用。

2、確立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來源

抓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核心在政策,關鍵是資金。為了加強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的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需要充實的資金力量和穩定的資金來源,應提高農村公路養護工人工資現行標準,提高農村公路養護財政補貼資金,同時加大政府財政預算對農村公路中小修保養資金的投入,且農村公路養護財政資金應當逐年增加。

3、拓寬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籌措渠道

爭取地方政府的投入:積極加大地方財政對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的投入,地方財政要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納入預算,加大投入力度。因為鄉級政府和村委會財力有限,要讓他們拿出資金來養護農村公路實在是困難,為緩解資金壓力又減少農民負擔,採取以工抵資方式,每村的村路除了設立專門的養護工人,保證村路的保潔、保暢工作,還要在對村路實施具體養護時能出工出力,以減少養護工程的開支。

發動羣眾積極參與管理養護資金投入:通村公路是以村為主,發展鄉村經濟的必要條件,所以,必須要向廣大人民羣眾灌輸“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財通”的思想,調動受益村民羣眾的積極性,村民委員會也可通過“一事一議”方式籌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發動農民採取出資、以勞代資、捐贈材料(如沙、石)等方式,一方面彌補資金的缺口,另一方面,農民參與了公路的直接管理養護,對公路的質量也有保證。

4、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運行機制的改進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應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因地制宜、全面養護、注重實效、保障暢通”的原則。建立責權明確、管養分離的養護體制。要求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的主體在行政村,交通主管部門根據農村公路的通行情況,分別劃定一定里程或區域,分配給靠近的行政村,交通主管部門為其免費培訓農民養路工,農民養路工農忙時幹農活,農閒時養護農村公路。農民養路工按照養路的好壞或達標率,從行政村委員會或交通主管部門領取一定的報酬。實行專業化養護和個人承包兩種機制,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的市場化。農村公路日常保養可根據交通量、路面類型、地形特點等實際情況,採取羣眾集中進行季節性養護、專業養護等方式,而對於公路養護大中修、防護、水毀修復等技術性較強的工程項目,鼓勵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按路段或區域通過競爭或招標方式擇優選定具備資質條件的專業化養護公司,實行合同管理,計量支付。對於等級較低、自然條件特殊等難以通過市場化運作進行養護作業的農村公路,也可採取聘用、委託個人(農户)分段承包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養護,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的市場化。

5、提高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技術水平,推廣使用農村公路養護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如近幾年採用的改性瀝青混合料、用乳化瀝青、密封膠灌縫等,提高了養護質量和工作效率。現農村公路瀝青路、水泥路的增多,使養護作業不可能像過去對待砂石路那樣,配備實用的養護機械如瀝青路面修補機、路面破碎機具、道路清掃機、混凝土路面清縫機和道路邊溝挖掘等設備能更好處理公路變形、車轍、裂紋、剝落、磨損、脱落和坑窪等病害。建立一支養護管理專業隊伍,負責對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路政、路產維護工作的組織、監督和指導,並要全方位、多層次對管護領導小組成員和具體管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其迅速地掌握一些農村公路養護內容、措施、質量等基本知識,以儘快適應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需要,從而提升養護人員管養水平。

6、完善農村公路防護設施和安保等附屬等工程

我們應把發展理念從側重於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逐步轉向注重提高服務質量,注重提高公路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全面改善農村公路交通安全條件。要強化農村公路防護設施和安保工程,處理好公路建設與周圍環境和諧的關係,解決好危橋、急彎、視覺不良、排水不充分、安全設施缺乏、平面交叉不合理等問題,提高農村公路安全性能,保障行車安全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

總之,農村公路是“三分建設、七分養管”,我們要正確理順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的關係,堅決克服“重建輕養”的思想,做好邊建邊養工作。正確樹立“公路建設是發展,公路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更為重要的發展”的觀點,儘快建立和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做到長效管理、做到建養並重、有路必養,使農村公路保持長期良好的技術狀態,更好的鞏固農村公路的建設成果,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軌道,促進農村公路的可持續發展。

【第8篇】農村計劃生育工作調研報告

雖然農村計劃生育工作的整體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於受農村經濟水平的制約和農民落後的婚育觀念的影響,以及在工作措施方面的不到位,農村計劃生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難度依然很大。

一是農村計劃生育工作受經費制約的問題突出。自從計劃生育工作提出建立利益導向機制,由處罰多生向獎勵少生轉變以來,有效調動了羣眾主動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但由於縣鄉財政拮据,在落實經費上困難很大。尤其是計劃生育工作搞的比較好的地方,需要兑現政策的人數越多,落實經費困難更大,負擔更重。

二是流動人口管理難的問題較大。隨着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遞增,勞務輸出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但也給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矛盾,大量計劃外出生主要發生在流動人口上。雖然國家和省上都建立了“流動人口信息管理平台”,流入地對流動人口信息提供到網上,但由於流動人口流動性強,流入地管理不夠完善,流出人口計劃生育管理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三是村級計劃生育組織作用發揮不好的問題較為突出。由於税費改革之後,村級計生幹部普遍減少,基本情況是每村有一個計生專職主任,而各村民小組的計生宣傳員基本上由村幹部兼任,只保留了人口較多的村名小組的宣傳員,育齡婦女自管小組長由於報酬低,工作責任靠得不實,開展工作不夠得力。加之村組幹部和廣大農民羣眾直接生活在一起,怕得罪人,在提供計劃生育真實信息上主動性不強,造成了鄉村兩級計劃生育工作“兩張皮”的現象。由於村一級計劃生育工作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造成計劃生育工作基礎不夠穩固。

以上這些問題,是當前農村計劃生育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基層進一步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積極主動地搞好基礎工作,也需要國家和省市在政策層面給予調控和協調,共同加以解決。

一是要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完善計劃生育工作網絡。繼續堅持和完善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領導機制,進一步完善以黨委、政府、相關部門、計劃生育系統“三線”考核為主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不斷強化計劃生育綜合治理。在此基礎上,着重研究制定靠實村組基層計生幹部責任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崗位責任與報酬掛鈎的獎懲制度,建立報酬增長機制,調動村組幹部計劃生育工作的積極性,完善計劃生育工作網絡。同時,加強對基層計生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強化素質,提高其履行計劃生育職責的水平。通過完善網絡,靠實責任,提高水平,形成計劃生育經常抓的工作機制,做到底子清,對象明,各項節育措施及時落實,夯實工作基礎。

二是要建立計劃生育工作投入機制。建立利益導向機制是引導農民羣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農村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要使各項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必須建立計劃生育投入機制。主動抓好各項節育措施特別是二女户結紮的落實。同時,要加強監管,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使遵守計劃生育政策的羣眾真正得到關懷,得到實惠,帶動廣大羣眾轉變婚育觀念,逐步走上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的道路。

三是要完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流動人口管理。進一步完善“以現居住地為主”的流動人口管理體制,明確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責任,充分發揮流動人口信息平台的作用,認真執行協議管理、協查通報、數據共享、信息公告等制度,共同做好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在具體工作中,對流出人口,流出地要全部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簽訂管理合同。對流出已婚育齡婦女要主動和流入地聯繫,實行委託管理,並加強聯繫,形成流出地、流入地互動的管理機制。流入地要加大管理力度,定期驗證,及時督促落實節育措施,及時向流出地反饋婚育信息,提高協查通報率和信函回覆率,保證回函質量,杜絕弄虛作假。對流入人口,流入地要與本地户籍人口一樣,實行同宣傳、同服務、同管理。各部門要加強協作,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計生、公安、工商、勞動等部門齊抓共管,摸清外來流動人口底數,分類梳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行動態管理。要主動為流入人口提供優質服務,做到跟蹤到人,隨訪到人。

四是要強化優質服務,不斷提高羣眾的生殖健康水平。要進一步加強鄉鎮計生服務站建設,改善服務站基礎設施條件,加強服務站技術人員力量,進一步提高環情、孕情服務及節育手術、術後隨訪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水平。同時,積極主動開展出生缺陷干預、婦女病普查普治、婚育諮詢等生殖保健服務,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羣眾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9篇】農村衞生工作調研報告範例

為了全面掌握我縣農村衞生事業發展情況,不斷促進我縣農村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推進全縣農村衞生事業發展。按照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至6月中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學彪帶領縣人大教工委、常委會部分委員和衞生局相關同志深入許家壩、大壩場、興隆、合朋溪、邵家橋、楊家坳、三道水、寬坪、亭子壩9個鄉鎮衞生院,12個村衞生室和1家民營醫院,採取聽彙報、實地查看、走訪羣眾、翻閲資料、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瞭解我縣農村衞生工作情況,並徵求鄉村醫生、村幹部、人大代表等對我縣農村衞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組織鄉鎮人大開展調研,廣泛收集情況。

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對我縣農村衞生工作的基本估價

近年來,我縣農村衞生事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堅持公共醫療衞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的工作方針,以建立覆蓋全縣人民醫療衞生基本制度為目標,以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為着力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府責任,堅持城鄉統籌,不斷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我縣農村衞生事業協調發展。

(一)農村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服務條件有了較大改善。近年來,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不斷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絡建設,着力改善醫療衞生條件,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羣眾就醫需求。初步統計,近年來各級爭取中央、省、地專項資金8000多萬元,用於改善業務用房、新增設備、建設標準化村衞生室、農村改廁、配置急救車等。縣鄉村醫療衞生條件得到了不斷改善。

(二)不斷強化內部管理,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由於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就診人員不斷增加,業務收入不斷提升。據初步統計,全縣27個鄉鎮醫院中,中心集鎮衞生院年營業額超100萬元的,約佔鄉鎮總數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順利推進,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新農合工作自xx年開始在我縣推行以來,縣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堅持以解決農民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為着力點,制定了《思南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細則》,相繼成立了縣合醫局和鄉鎮合醫站。大病住院補償封頂線由原來的4萬元調整為6萬元,實行了個人賬户過渡到門診報補,建立了新農合與民政醫療救助制度的無縫銜接機制,完善了農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使參合農民重大疾病補助總額得到不斷提高,極大地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使民生工程得到進一步落實,合作醫療的優越性得到了進一步體現,社會和諧得到進一步促進。

(四)公共衞生工作紮實推進,基本衞生服務均等化成效顯著。縣政府及衞生行政主管部門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認真履行公共衞生職責,加強衞生健康宣傳教育,構建了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

(五)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農村食藥市場得到有效地淨化了農村的食品、藥品市場,促進了農村食品、藥品的安全。

(六)強化環境治理,農村愛衞工作蓬勃開展。一是加強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重點以學校、托幼機構、村寨為重點,採取上衞生知識課、專題會議、發放宣傳資料、廣播電視、黑板櫥窗等形式對傳染病的預防進行廣泛宣傳,提高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健康意識和疾病防控能力。二是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各鄉鎮結合新農村建設,把改廁和環境衞生整治作為重點來抓。自xx年以來,共改廁6000餘户,各鄉鎮集鎮所在地和縣鄉新農村示範點都聘請了清潔員,建立了衞生保潔制度,實行了垃圾集中處理,有效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第10篇】村官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城鄉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廣大農村青年進入城市,這就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的短缺以及農村幹部後備力量建設的滯後。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報告,歡迎閲讀。

為進一步瞭解村情民情,傾聽農民的心聲,摸清農民的需要,按照鄉黨委的要求,我於3月下旬開始,歷時3個月對xxxx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xx村位於xxxx鄉西北部,由xxxx、北腦、張家、原家、紅嶺5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有271户,932口人,現有黨員28名,其中女黨員3名。總耕地面積約1685畝,農作物以馬鈴薯為主,有少量的玉米、蔬菜,中藥材(黃芩)種植面積達200畝左右。xxxx村人均收入3400元左右,村內無企業,主要經濟來源是農作物的種植,經濟收入單一、偏低。去年xxxx參與了街巷道硬化工程,完成了主村的巷道硬化,自然村的街道鋪設,改善了村民出行困難的問題。

二、村民的困難和問題

(一)致富路途難。目前,xxxx村的絕大部分村民仍以種地為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小部分外出務工或者經營其他副業。

1、種地收入僅僅解決吃飯問題。民以食為天,民以土為本。村民主要是靠那一畝三分地維持基本生活,由於xxxx村大都是山地,土地比較貧瘠,向土地要收入太難。其次耕種成本過高,村民王喜龍曾算過這樣一筆賬:拿馬鈴薯來説,種一畝,需化肥約150元,農藥70元,還有農膜、種子等雜費,保守估算需付出成本300元。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土豆畝產平均為1600斤,收入為1100元,減去成本,純收益為800元。如果遇到天災,必然引起減產減收,村民們辛辛苦苦忙一年,只能落個油鹽錢。農民之所以種地,用他們的話説“就是為了混點口糧”。三是生產手段落後,科技含量低。村民種地仍然是以人畜力為主,機械化水平不高,對農作物新品種的應用、種植、病蟲害有效防治等技術的掌握仍然很欠缺。

2、外出打工受到限制。外出打工的農民首先要有一技之長,而對於大多數村民來説,缺乏技術,素質比較低,向外轉移很困難,尤其近兩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機會更是大幅萎縮。其次,是農民的觀念問題,有些農民寧願守在土地上,坐吃山空,也不願另謀出路。對於村上45歲—60歲的村民,他們沒有一技之長,技術活幹不來,重體力活又做不了,不好找工作。

3、信息閉塞,農民創富無門。受到條件所限,農民所得到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等致富信息短缺、滯後,有時甚至失真,使得農民在創富時難以找到合適門路。資金也是困擾村民的一個重要問題。走訪過程中許多村民反映搞種植業、養殖業缺乏資金,而很多人又受中國傳統思想束縛,不敢貸款,因缺乏資金而擱置。

(二)子女上學難。走訪調查中得知,有40%的家庭表示教育消費佔到了家庭收入的50%,有30%的表示佔到了家庭收入的51%以上,也就是説,教育消費是一些家庭的最大負擔。

1、上學遠。在xxxx村有一所國小,但隨着近年陵川教育改革,生源逐年減少,目前全校只有3名學生,1名老師。村裏的孩子一旦升入四年級就必須到離家二三十里的冶頭寄小或縣城上學,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好的教育,大多數村民從一年級就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上學。雖然國家有“兩免一補”政策,但一年的房租、生活費、車費仍然需要1000到2000元,對於人均收入只有千元的農民來説,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2、上學貴。高中教育的花銷對於農民家庭來説,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更不必説大學教育。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農家子弟望而卻步,使大部分農家不堪重負。在xxxx村國中畢業後就放棄學業的孩子佔到了同齡人的65%。

(三)就醫養老難。由於環境衞生狀況差,xxxx村不少村民,特別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風濕關節炎、胃病等常見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小病熬着、大病扛着。農民收入特別是現金收入增長緩慢,醫療費用特別是住院費用大多超過了農民的承受能力。村民無錢出去醫治,就隨便買些止痛片、消炎藥來吃,小病拖成大病,才去縣城醫院診治。家裏有病人,除了有醫藥費支出外,還損失了一個勞動力,這樣的家庭將滑向更為貧困的深淵。

2、什麼時候倒下,什麼時候退休。xxxx村有將近17名孤寡老人,30餘户夫妻倆獨自居住的老人。這些老人中,最大的84歲,最小的53歲,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只要還能動,老人們都會不同程度地下田勞作。村民王小丑,今年65歲,患有高血壓、關節炎,妻子王滿英今年56歲,患有腦梗塞、高血壓,去年秋天左半身癱瘓,兒子一家在高平打工,很少寄錢回來,老人捨不得也沒錢買菜吃,日常吃的都是自己解決的,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四)男青年結婚難。在走訪過程中我注意到,該村的未婚大齡男子比較多,xxxx村的王秦龍,40歲左右,兄弟4人全是單身。初步統計,目前該村30歲以上的男性,未婚的達16人,其中30-40歲未婚的達9人。

1、貧困是造成結婚難問題的首要原因。xxxx村居住環境與生存條件落後,經濟發展薄弱,羣眾生活並不富裕,無論羣眾的生活環境還是生活質量都處於偏低狀態。

2、地理環境差。據村民們講自從學校撤併後,為了讓孩子上學,好多村民特別是中青年人都到村以外的其他地方定居,不分男女都不願意再回本村居住,沒有本事外遷的,在本村結婚也很難。照這樣的發展形勢,xxxx村的將來誰也不敢想象,惡性循環,貧窮將是這裏無法擺脱的桎梏。

3、男性本身的素質問題。當我與幾位大齡單身漢交談問及為什麼不出去打工掙錢時,有位過路村民插嘴訓斥他們太懶,有些男子連普通話都不會説,出去打工有困難。

三、村民的努力和意願

為改變xxxx村的現狀,村民們挖井引水,遠走他鄉務工,學知識、學技能,為這個貧困的山村帶回了新的理念和文化。同時他們深感很多事情是他們一個村無力解決的,需要政府和社會更多的理解和關注、幫助。

(一)希望政府能將各項惠農政策宣傳和落實到位。我所到之處,所接觸到的農民,絕大部分都知道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如取消農業税、兩免一補等政策,不清楚的還主動打聽。一位村民説:“這幾年國家的政策是最好的,我們老百姓有了真正的奔頭,希望能長期堅持下去。”

(二)社會及有關部門對農村的文化教育事業應該高度重視。解決入學難和留住教師難的問題,加強村級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已經成為農村的頭等大事,盼望有關部門給予村級國小更多的關注。

(三)農民對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和農資市場行情等信息需求量越來越多。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多給予關心和支持,多在農業生產知識的普及、農產品銷路的擴大和順暢上下功夫。

四、思考及建議

近幾年黨中央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為重要的戰略部署,老百姓都有深刻的體會。縱觀上學難、看病難、就醫難、養老難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窮,這些都是窮造成的,針對此次調查走訪,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精心打造致富信息平台。調查中發現,農民最渴望的就是信息,缺乏信息的農民在選擇外出就業與項目投入方面往往舉棋不定,心中沒底,容易由於判斷失誤而走彎路。市場信息、科技信息對農民就業與增收至關重要,我們要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組織相關涉農單位及時蒐集與地方實情相符的農業科技信息,並通過宣傳,使農民瞭解了勞動力市場,提高務工收入。

(二)更加註重民生工程建設。從羣眾最關心、最盼望實事入手,繼續加大村村通工程實施力度,改善我村國小辦學條件,繼續做好飲水安全工程,鞏固和擴大我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加強和完善我村計劃生育工作。

(三)重點支持發展種養殖業。以增加人均收入為中心,進一步做大做強種養殖業,集中力量幫助發展有特色、有市場的種養項目。針對好的致富項目,應加以鼓勵並給予支持,在農村小額貸款方面給有致富項目的農户加以支持,使農民更快的富起來。

(四)注重新型農民培育。通過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利用遠程教育設備,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打造現代新型農民,切實提高羣眾素質,推進農村全面進步。

村官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11篇】2022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推進黨代表任期制工作情況。按照上級黨委的部署要求,下面是整理的關於2022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調研報告範文,歡迎借鑑!

近年來xx村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鄉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並通過村黨總支部全體黨員幹部及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我村近年黨建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村下轄13個村民組,土地面積6644.9畝,農户480户,人口1363人。村黨總支共有中共正式黨員90名,男性67名,女性23名。黨總支60週歲以上佔55%,男性比例佔68%。下設堰南、堰北兩個黨支部。堰南支部黨員人數52人,堰北支部黨員人數38人。目前我村設有黨員服務站、黨代表工作室、區“一線為民工作法”駐點幹部接待室、黨員電教室、黨員活動室等多個功能活動場所,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規範化建設,滿足基層組織開展活動所需,使村級各項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我村先後獲得安徽省生態農業專業示範村、市級民主法制示範村、市關工委示範村、廬陽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集體、平安創建工作先進集體、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1、加強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情況。重視培養髮展黨員,積極培育後備力量。嚴把黨員“入口關”,我村黨總支部按照市、區《發展黨員工作規劃》文件精神,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2022年發展了1名新黨員,培養了1名入黨積極分子,並有1名預備黨員轉正,他們多是信念堅定且富有帶動作用的年輕人,為黨總支輸送了新鮮血液,優化了黨總支黨員隊伍結構。xx村黨組織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每月15日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同時以會代訓,今年2月召開了一次書記上黨課。組織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等。

2、基層組織經費保障情況。三十崗鄉xx村2022年由上級撥付工作經費和服務羣眾專項經費共計12多萬元,今年各項工作經費均未下撥。我村目前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3.8萬元;村黨羣聯繫經費10萬元由我村申報鄉黨委結算支付,在結算單上明確黨羣聯繫經費。嚴格遵循專款專用、民主決策、公開透明原則。目前黨羣聯繫經費已使用近5萬多元,有的項目正在實施中,主要用於慰問困難羣眾黨員、道路維修、危房改造等項目。xx村各項財務收支情況,嚴格執行“村財鄉管”的制度;村設民主理財組、財務監督委員會,村級黨務、財務事務定期公開制度,羣眾廣泛參與監督管理,保障各項工作經費落實到實處。

3、黨費收繳情況。我村黨費收繳嚴格黨費繳納標準來繳納黨費,村兩委工作人員按照月工資收入3000元以下0.5%基數交納黨費,困難黨員、從事農業生產和未就業流動黨員等情況每月繳納0.5角。每位黨員繳費票據齊全,上半年我村黨費已繳納615元. 並已造冊上交至鄉黨委。

4、黨員教育管理情況。認真抓好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定期組織黨員幹部利用遠程教育站點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致富就業等信息,加強政治思想教育,進行討論並做好播放學習記錄。4月份已完成遠程教育站點機頂盒的更換及設備更新運行調試。同時我村建立了村級先鋒網站,每天進行維護更新。加強對流動黨員的學習教育,每月活動開展和培訓學習情況,黨總支通過村信息平台向他們發送學習、活動開展信息。

5、推進黨代表任期制工作情況。按照上級黨委的部署要求,讓各級黨代表更好的履行代表職責,發揮“傳黨情、聽民聲、謀發展、促和諧”的作用。我村在二樓設立了黨代表工作室,目前黨代表各項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活動制度、年度計劃和各項承諾等均已安排製作上牆。駐室黨代表由區、鄉兩級黨代表,區黨代表1名,鄉黨代表10名。按照黨代表駐室接待活動計劃表,定期開放接待走訪羣眾。收集社情民意,積極落實困難黨員、羣眾的慰問和幫扶工作。

6、活動開展情況。根據上級黨委要求,落實“雙諾雙述雙評”,建立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公開承諾制度,設立黨員先鋒崗。定期召開座談會、民主生活會。每月10日、15日定期認真開展“黨員活動日”和“一線工作法”等主題實踐活動。我村今年1-9月份分別開展了黨員幹部主題教育(1-3月)和“提振信心、拉昇標杆”主題實踐活動(4-9月)。黨員幹部亮曬整改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村黨總支認領“四風”問題13條,逐項認真整改,改進工作作風,建立長效機制。同時進行公示和承諾;開展專題培訓,進行一次村書記上黨課活動;開展兩次宣講活動;通過走訪調研村兩委及工作人員下到農户92户;召開黨員幹部代表、企業代表、村民代表座談會徵集到“金點子”9條;開展春節期間送温暖活動情況,為轄區困難羣體送去慰問金和米、油等物資;建立、落實走訪制度。在開展“提振信心、拉昇標杆”主題實踐活動中,我村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與先進村比較,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學習先發村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制定追趕新舉措、工作新標準,明確追趕的截點和時限,不斷優化改進,實現超越,順利推動當前各項工作的大發展。

7、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情況。目前四聯四定在職黨員到村2人,次數9次,結對幫扶單位為區直機關工委和三孝口街道,已幫扶困難黨員10名。成立了xx村社會組織黨組織。我村現有18家農業企業入駐,成立了日暉、天寶、九溪三家非公企業黨組織。並在天寶企業建立了職工書屋之家。同時並由上級組織部派遣黨建工作指導員入駐,來提升我村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平。

二、存在問題和原因

我村黨建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黨員結構老齡化嚴重。一是年齡結構不盡合理,中青年黨員比例較小,造成工作開展上存在一定溝通障礙,效率不高。二是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低學歷黨員多,高學歷黨員少。國小和國中文化黨員所佔比例較大,高中及以上學歷黨員所佔比例不高,從而黨員自身素質有待提高。三是性別結構不盡合理。男性黨員多,女性黨員少。黨員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對基層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2、兩委班子學習不夠紮實。工作方法簡單,開展活動僅限於傳達上級文件和中央精神,學習針對性不強,學習深度不夠。不能把學習與本村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解決實際問題。缺少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和監督力度不夠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發展變化的需要。

3、黨建工作缺少統籌兼顧和持續性。平時只注重忙幹事,幹好事,沒有把黨建工作作為硬任務、硬指標來抓。沒有把黨建工作有效融入到推動村經濟發展工作中,反映出我們工作方式方法上還有欠缺。缺乏“釘釘子”的精神,沒有把黨建工作的各個環節抓具體、抓深入。

今後將繼續虛心學習先進村的長處,深化學習,樹立趕超意識和標杆,把“三會一課”、“四聯四定”、“雙培雙帶”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選準活動載體,進一步豐富黨建工作內涵,制定一些時效性、可行性相關工作制度,多開展扶貧幫困送温暖獻愛心活動。努力提高我村工作水平,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爭取將我村黨建工作邁上一個新台階。

【第12篇】鄉鎮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經濟薄弱村和貧困農户的幫扶工作,找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並積極採取新的應對舉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根據石柱縣委、縣府、縣扶貧辦的要求,我鎮派出專人3名,前往沙子鎮魚泉村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魚泉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貧困户153户,建卡貧困人口40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104元,較全鎮人均純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貧困户中的計劃生育户153户,未解決人飲安全衞生的750人,未通廣播的組7個,未通電話的組3個,電話普及率60%,電視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農業和外出務工收入為主。村內現有五保户11户(19人),鎮通往村內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組7個,涉及里程40餘公里。農村住房磚混結構比例為4.37%,村內現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間10800平方米。在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人飲、基本農田、農田水利、貧困户住房、生態移民、村級組織建設、醫療衞生、文化陣地、農村通訊通電、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農技推廣)和發展產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等)上急需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

魚泉村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長期不能擺脱貧困或脱貧後又返貧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基本還處於靠天吃飯階段,一遇災害,常常絕產絕收。

二是農業生產長期處於傳統保守的粗放經營狀態,耕作粗放,廣種薄收,農民科技意識不強,對科技吸納能力差,生產力水平低下。

三是結構單一,該村經濟以打工和種植業,特別是以種植玉米和洋芋等為主,尚未形成骨幹支柱產業,傳統的農牧業和非農產業弱小,其產品產量低,質量差,增產不增收。

四是地處偏遠,交通不暢,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

五是信息閉塞,與市場對接能力弱,農業生產隨大流,盲目性大,農產品銷路不暢,產品難以轉化為商品。

六是致貧因素多,返貧比例高。因多種自然災害、子女上學、因病就醫、市場風險、工程建設、工傷事故等因素影響,常年返貧人口與脱貧人口基本相當,減貧速度緩慢。

因此,加大扶貧投入,特別是貧困村整村脱貧力度已刻不容緩。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

1、農產品銷售難。由於交通不便,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等多種原因,造成農產品銷售難,如果大規模發展某種優質、高效產品,勢必會影響農產品的價格,進而損傷農民的直接利益,挫傷農民的積極性。

2、農業技術推廣難。由於農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農業新技術難度大,並且基層現有的極少的農技人員主要精力放在種子、農藥、化肥的銷售上等多種原因,致使農業技術推廣難。

3、農業項目選擇難。地方政府在調整產業結構的時候,一心想的是如何發展地方經濟,如何為民增收,如何讓農民致富,但農民認為調整產業結構除非包賺,否則很難調整,然而市場經濟條件下包賺不賠的項目的確很難把握。

4、規模經營運作難。實行第二輪土地承包後,農户對土地都有自己的經營權,地方政府只能進行指導和建議,很難進行規模生產和規模經營。

四、建議

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精神扶貧,激活農民的潛在發展動力,幫助農民轉變落後觀念,轉換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樹立自強自立觀念、自力更生觀念、市場經濟觀念、勤勞致富觀念、積累觀念、科技觀念等,儘早甩掉貧困落後的帽子。

2、實施勞動力轉移,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充分挖掘勞動力潛力,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3、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打造地方特色產業。結合當地實際,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引導農民規模生產,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使潛在的優勢儘快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創造最佳經濟效益。根據魚泉村的實際情況,應該在白果樹栽培、核桃樹培育、菜牛發展、中蜂養育四個方面有所突破,力爭在3年內達到白果樹1000畝、核桃樹1000畝、菜牛年出欄xx頭、中蜂3000羣的規模,讓農民真正有致富項目。

4、加強基礎設施建沒。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地區擺脱貧困的根本途徑,是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消除坑窪土路,修築一些水泥路,解決農民出行難;加大水利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和完善衞生服務網絡,基本解決羣眾看病難問題;鼓勵引導農民積極進行醫療投保,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病致貧、返貧。

5、加強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貧困地區往往陷入“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中。因此,要將計劃生育與扶貧開發密切聯繫起來,控制貧困地區人口的過快增長。同時,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對實行計劃生育户給予資金、物資、技術和教育等方面的優先扶持和適當的獎勵。

6、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對農民羣眾的科技培訓,切實為農民羣眾搞好服務。一方面,採取各種形式對農民進行種、養等實用技術培訓,同時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學率,減少失學率,加強基礎教育。

7、把握好小額貸款和扶貧資金的使用。中央、市、縣為幫助農村貧困羣眾改變生產生活條件,落實了一部分幫扶資金,發放一定數額的小額貸款。我們要堅持以項目扶貧為載體,提供信息資源,充分尊重經濟薄弱村幹部羣眾的意見,使扶貧資金和小額貸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辦好。

鄉鎮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13篇】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按照省委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統一部署,根據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們_____局派員對駐點張塝村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下面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_____村位於我縣北部,是當地鄉鎮的一個城中村,距縣城只有45公里。該村版圖面積4平方公里,有15個自然壪村,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440名,耕地面積有889.5畝,其水田面積793.2畝,旱地面積96.3畝,山林面積1300畝,其中有林面積500畝。村民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經濟來源靠務工收入,2022年全村經濟收入1600萬元,上年人均純收入2600元。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目前還有負債110萬元。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該村設有1個農村黨支部,黨員有43名,流動黨員13名,60歲以上的 11名,佔 26%;高中及以上的 16人,佔37%;困難黨員 8人,佔 19%;致富無門的 5人,佔11.6 %;致富帶頭人 24人,佔 56%。

2、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為3人,40歲以下的1人,佔委員總數的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佔100%。正在接受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5名,培養兩年以上的2人。

3、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村級各項組織機構健全,按省委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要求建立了規範的黨員羣眾服務中心和切實可行的各項工作制度,村裏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辦事。兩委班子成員整體素質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張塝村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795.77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 8.8畝,中稻種植面積 777.28畝,晚稻種植面積 9.69 畝,油菜種植面積300畝,棉花種植面積46.2畝,小麥種植面積 117.6畝,玉米種植面積28.7畝;農民應得糧食直補資金12407.99元,農資綜合直補48025.61元,良種補貼資金17048.55元,自進駐張塝村,我們迅速進村入户逐一走訪農户,我們通過聽、問、看等多種形式深入瞭解,農户對糧食補貼資金髮放程序很滿意,沒有發現截留、挪用、抵扣糧補資金現象,資金髮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達農户手中。

四、農村民生情況

1、該村20xx年有困難户118户,涉及貧困人口383人,已落實農村五保待遇 7 户,保障人口 7 人 ,落實農村低保待遇 户,保障人口99人,落實優撫待遇9人,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對象7人,落實獨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資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時直髮農户。

2、該村現有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124名,其中原遷移民34名,後續移民90名,按照國家政策原遷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補貼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數發放到對象手中。

3、通過調查該村民生保障體系比較健全,村支部村委會始終把關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實一項民生政策他們都按規定程序不走樣、落實政策不偏差來嚴格要求,村民心氣順、無怨言。

五、農業生產情況

1、該村屬丘陵地貌,土地貧瘠,耕地資源相對匱乏,人均耕地不足0.5畝,大部分村民沿用的還是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種植水稻為主,由於現有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基本農田排灌困難,大面積農田面臨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積農田只種一季稻,基本上是為了糧食自給。儘管國家有這麼好的種糧補貼政策,農民種糧積極性依然不高,仍有東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農田處於拋荒狀態。該村村民談起種田還是連連搖頭,他們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種植1畝一季稻能收稻穀900斤折款900元,需要投入良種100元,化肥農藥150元,人工500元,水費20元共計770元。到農民手中所剩無幾,因此還是有很多農民棄耕外出打工。座談時他們強烈呼籲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夠管一管農村水利設施維修這一塊。

2、該村現有山林面積1300畝,大面積是荒山,林木覆蓋率不足30%,主要是松樹,杉樹。有少量樟樹。當地村民對林業創收沒有明確思路,談起山林開發利用思想頑固,既不願意利用用外資開發,也不願意承包本村農户經營,他們害怕山林被承包經營村民燒柴成問題,抱着山林就是為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濫砍濫伐現象比較嚴重也非常難於管理,所以該村山林很難發揮效益。

3、該村現有果園三個,分別坐落在一組、六組、八組、約計面積200畝,因果園果樹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種老化無錢改造升級不能產生效益,目前一組梨子園無人承包處於閒置狀態,已發包出去的兩個果園場收益低微。當地村民對果園場經營頗有微詞熱切盼望村級投入資金改造變成村級支柱產業。村裏還有意楊經濟林基地1個約計面積100畝,基地樹木長勢良好,這是該村今後的一筆財富,但後期必須加強管護嚴防人為破壞。

六、農民就業情況

該村現有勞動力資源837人,勞動年齡內795人,實際從業人員780人,其中在本地從業340人,外出從業人員440人,外出人員中政府組織的40人;中介組織外出的20人;企業招收的80人;農民自發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員中主要從事第二產業,年收入均在1.5萬元。該村為增加羣眾就業門路還大力進行招商引資,通過村支部、村委會不懈努力現已引進兩家服裝生產企業可安排就業人員300名,其中聖威狼服飾已成為村黨員雙建雙帶基地,該基地發揮了技術培訓、安置就業的雙重作用。該村實現了不出家門口就能就業。但是村民自主創業成效不明顯,儘管羣眾創業熱情高漲,但缺乏創業可行性項目和創業基金,他們急盼政府引導支持和給予資金扶持。

七、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當地羣眾反映該村近幾年各項社會事業有所進步,主要是以下幾方面成績明顯:

1、村民住房條件大面積改善,全村共有395户,已有84.5%的農户住上了樓房。2022年以前國家投入危房改造資金35000元幫助村改造危房6户,使6户困難户住進新房。

2、該村有80%農户吃上了安全衞生的自來水,其中有40%農户吃的是鎮水廠統一供應的自來水。

3、20xx年數字電視光纖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線電視或數字電視。目前只是數字電視還沒有實現整體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數字電視,但他們對收費偏高有異議。

4、早在上世紀90年代該村就實現電話通村組,截止目前村有92%的農户用上了固定電話或手機,村已建電信基站1座,聯通基站1座,移動基站1座,全面實現通話信號全覆蓋無盲區。

5、全村有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聯網,學會了在網上查詢信息、發佈信息、網上購物。

6、村裏有60%農户擁有摩托車;有8户購買了小汽車,大宗電器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適齡少年兒童256名,得益於國家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好政策全部在校上學,部分貧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費補貼,連續10年實現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100%;在校生鞏固率99.5%。羣眾對義務教育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對教育收費不規範小有意見,比如説學校推行的學生平安保險、學生奶徵訂、課輔讀物徵訂、學生生活費等等沒有嚴格按規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參入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村裏建了規範的醫療衞生室,免費為所有60歲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做到了定期免費跟蹤服務,農民就醫最遠距離不到1千米。

9、部分村民參與了社會養老保險,保險途徑有社保、商業保險、還有部分農民工在外務工廠家給他們購買了養老保險。

10、村裏建起了遠程教育基地、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和休閒活動場地,村民學有陣地、玩有場所。

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通過考察,張塝村近幾年已投入資金120多萬元修通通村水泥路1.2千米,通組水泥路3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較方便,還有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組水泥路,他們説:有一腳好路不僅出行方便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2、灣村大面積排水系統不暢,沒有統一規劃設計,時常引起鄰里糾紛。

3、村裏渠道、塘堰基本處於停用狀態,,水利基礎設施老化,百姓不願出義務工村裏又無錢修善,村民對此意見比較大。

4、村民保護環境意識不強,垃圾亂堆亂放,村裏沒有固定的垃圾存放點,村民廁所隨處亂搭亂建嚴重影響村容村貌。

九、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管理情況

村裏基層組織機構健全,各項社會管理比較有序,基本實現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1、村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較好,建村以來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村裏成立了護村隊,設立了治安中心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上交;只要是發現矛盾糾紛苗頭都能做到第一時間化解。

2、村裏還成立了計生協會,自動入會會員達到了243名,計生協會在管理該村計生事務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年該村目前無政策外生育,在計生協會的作用下,該村計生工作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老百姓稱之為計生協會是計生對象户的孃家。

3、該村在重大事務上均能做到三公開,特別是村級財務上透明度是相當高的,村有民主理財小組並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工作定期接受審核,按期上牆公開接受村民監督,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收集並把處理結果反饋當事人。另外,調查中我們看到村級黨務政務公開欄上惠農補貼資金、農村五保低保、村級財務等均已上牆公佈。據村民介紹該村在落實上級惠農政策上一律是由村民代表會説了算,代表會決議及時向村民公開。

十、農村改革面臨的問題

自農村税費改革以來,農民真切享受到了國家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通過調研梳理羣眾反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基層組織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服務羣眾的意識也要加強,能力亟待提升。

2、農村公益事業進展緩慢,甚至有些公益設施根本不能發揮作用,無人管也無人問,百姓出現了極端思想總認為現在所有建設都是國家出錢,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3、人員流動性大,計生工作難以開展。

4、農民致富門路不寬,缺資金、缺技術依然是制約農民致富的瓶頸問題,雖然國家有支農信貸政策,但信貸手續繁雜資金到位不及時影響百姓信心。

5、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育,這一現狀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後勁。

6、村級債務化解事關農村穩定,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不穩定因素的導火索。

7、農民對國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種只想索取不想履行義務的錯誤思想,就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這麼好的政策也難以推行。

8、農村土地市場亟待規範,老百姓錯誤認為自個兒的承包土地想用來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賣就賣,想建房就建房,一度還有些地方出現頂風違建。

9、農村弱勢羣體生活條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逐年增多這一社會問題亟待關注。

10、農村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村民大局觀念不強,參政議政水平不高。

以上是我們工作隊一行通過進村入户調查的一些基本情況,由於我們調查工作不夠深入有些情況還了解的不夠徹底,

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14篇】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工作調研報告

近年來,由於農村城鎮化和項目建設的不斷髮展,尤其是部分鄉鎮、開發區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國家徵用,徵地款的分配問題引起羣眾的廣泛關注,在分配土地徵用款時往往出現一些侵害婦女權益的問題。近兩年來,我市婦聯共接待涉及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信訪案件 7件(其中 4件,XX年3 件),涉及25人,其中重複上訪 2 批 7人。佔信訪總量 181 件(126件,XX年55件)的3.8 %。為依法維護農村婦女兒童土地權益、探索婦女土地權益案件解決、落實婦女土地權益的辦法,婦聯就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在我市的幾個重點鄉鎮作了專題的調研。

一、接待來訪事項的簡要情況和特點

從我市婦聯接待有關農村婦女反映土地權益糾紛的信訪事項的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上訪來源地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土地被徵用的地方,如:高碼鄉、經濟開發區、東江鎮、香花鄉等;二是反映的訴求基本一致。基本上是户口在本地的出嫁女、男到女家落户者家庭成員要求享受土地徵用分配款,也有少部分為丈夫去世後或離婚後其土地權益受到一定侵害的問題;三是因婦女權益受損引發的上訪多存在重複上訪傾向。如高碼鄉邵愛玲因其夫到女家落户家庭成員要求享受組上同等待遇問題多次赴京、赴省、赴郴,到本市不計其數上訪;四是造成上訪的原因焦點基本為村規民約與法律的衝突。主要是法律規定男女平等,計劃生育政策也提倡男到女家落户,但由於農村傳統的影響,以及一部分地方村規民約的規定,出嫁女户口必須外遷,即使不外遷在一定年限後也不再享受村組的經濟成員待遇,同時,對於農村男到女家落户也有一定的限制。

權益侵害體現在:

1、有的村組外嫁女和離婚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落實。農村外嫁女和離婚婦女,因為土地不可移動的特殊性,往往在孃家或依附於前夫,無法單獨分出來;如香花鄉星塘村一離婚婦女,夫家所在地將承包土地給再婚妻子,而孃家所在地也不給或無法落實其承包土地,鄉村經過多次協調都得不到解決。

2、外嫁女和離婚婦女的宅基地分配權得不到落實。周邊城區鄉鎮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宅基地成了一項重要的福利,包含很大的經濟利益,部分村組在宅基地分配問題上按照男婚女嫁習俗,採取了男女不平等政策。有些村村規民約明文規定男子成年或結婚後可單獨立户批一間宅基地,而大齡女青年、户口仍在本村的出嫁婦女、離婚婦女包括孩子不能單獨立户批房,只能計入孃家或夫家大户人口。

3、徵地補償款和集體福利享有權得不到保障。隨着城鎮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和項目建設的需要,對土地的非農建設性需求也不斷增大。在分配土地補償金政策上,雖然各級政府都明確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對外嫁女、離婚婦女不發或少發土地徵用補償金;在分配集體經濟時採取剝奪或不公平分配的形式,導致土地權益糾紛,其子女户口在本村的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二、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存在問題和根源

1、受傳統觀念影響。受幾千年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嫁出去的姑娘理應到男家落户,不能與孃家的村民爭土地、爭飯吃,所生的子女更沒有理由再到孃家爭土地和經濟利益。由於《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頒佈實施,在法律上確認了村規民約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農村過分強調“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而忽略了“依法”的限制,如《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對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確規定,中央和地方對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也專門制定了許多政策,但是部分村組仍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由,以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決議、村委會決定或村規民約的形式,侵害甚至剝奪作為少數人的農嫁女、離婚婦女、大齡女的土地權益,出現村規民約與法律法規相牴觸的現象。這些村規民約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害婦女土地權益以及相關權益的現象。

2、依法解決該類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缺乏必要的解決手段是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糾紛始終難以得到解決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許多土地權益受侵害的農村婦女找村幹部,村幹部因為村規民約的規定和村民代表的反對而無能為力;而且有的村本來就是村上的主要幹部反對,即使大多數村民同意,因支書或組長的不同意也得不到落實;找鎮政府或街道,總認為土地是村裏的,村民思想做不通,如強制執行,則勢必造成幹羣關係對立,影響其它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處理中手段不多,力度不夠,陷入兩難境地;找到市婦聯,市婦聯缺乏相應的執法權限,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只能結合受害婦女所在的鎮街道婦聯做一些宣傳教育工作,或是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但解決起來難度很大,收效甚微。依法起訴,法院因為村民委員會具有社會管理的職能,由於我國法律中對婦女土地承包權缺乏詳盡的可操作的司法解釋,以致法院在受理、判決此類案件時彈性很大。即使訴訟時婦女勝訴,執行起來也很難。為此,婦女要求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婦女去找法院起訴時,法院答覆暫緩受理外嫁女土地權益侵害案。因此各個部門在解決此類問題上顯得拖沓和被動,使受到侵害的婦女們往往爭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很難。

3、利益驅動導致矛盾加劇。當前農村特別是城鄉結合部村級集體經濟迅速壯大,當地一般按人口分配經濟收益及宅基地。農村户口利益的優厚使經濟發達村的出嫁女不願意把户口遷到其他村去,而同城鎮男子結婚的“農嫁居”婦女更不願隨其夫將户口遷往城鎮。長此以往,導致農村資源和經濟利益增長速度有限性同人口增長速度急劇性的矛盾比較突出,利益分配、人地關係壓力逐年加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村民們認為自身的利益被搶走了,所以紛紛排斥“出嫁女”、“離婚婦女”等邊緣人羣。

三、解決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目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受侵害問題,我們認為一是有違背法律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落實;二是不利於和諧社會建設,問題不妥善解決,帶來不穩定因素;三是不利於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在現有的社會保障程度以及集體經濟發展水平之下,維護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特別需要法律、政策的制度性保護,需要各級政府及部門的積極介入和有力的司法救助與監督。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村組幹部的法律意識。通過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把高層意識逐步轉化為廣大人民羣眾的共識,推動農村廣大幹部和羣眾學法、知法、懂法和用法,增強法制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徹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樹立男女平等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在農村形成依法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氛圍。

2、建立執法監督制度,廢除與法律相牴觸的村規民約。明確各級政府部門責任,建立執法監督制度,嚴懲瀆職人員。目前,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不力現象的發生,固然有歷史、立法的原因,但“執法不嚴”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因此,應明確各級政府部門保護農村婦女權益的職責,建立起相關執法監督制度,加大對瀆職人員的懲罰力度,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加強國家法律對村規民約等的指導和規範,建立“村規民約”審查制度,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同時,出台相關法律條文,規範政府監督、管理村規民約的具體權限和程序,對涉及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規定、村民或社員代表會的決定、村規民約進行徹底清理,對村規民約中侵害婦女合法財產權利的條款堅決予以清除,堅決制止村委會、村民小組制定的土政策大於法律的做法,完善對村規民約的審查和監督,確保村民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行使自治權。

3、積極爭取政策,提高婦女參政比例。當前農村重大事務的決定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和規則制定過程中,婦女的利益要求和意見難以得到充分的表達,往往是由村幹部和村民代表決定,婦女在利益分配中處於不利地位。鑑於這種狀況,要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爭取在原有的“至少要有一名女幹部”的基礎上,制定出適當增加女性“一把手”比例的相關政策,為女性當選“一把手”提供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15篇】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調研報告範文示例

隨着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我縣婦女也逐步進入決策管理領域,與男性平等享有政治、經濟和教育的權利提高,這是貫徹男女平生基本國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幾年來,_____縣婦女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大力重視下,接受各級各類教育的比例不斷擴大,婦女整體文化素質得到改善。為構建和諧_____作出了一定貢獻。但由於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陳舊思想的束縛,我縣農村婦女的教育培訓方面都有困難,但我們堅信隨着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我縣農村婦女的教育培訓將會充滿光明和希望。

一、我縣婦女基本情況

_____縣共有12個鄉鎮,4個社區,總人口 13.85 萬,其中婦女6.9萬,佔49.82 %,農村婦女47238人,佔婦女總數的69%,文盲、半文盲佔62% ,高中文化以上程度 12360人,僅佔26.16 %。我縣農村婦女大多在家務農,特別是較偏遠,貧困的農村,更是過着足不出户的生活,由於農村重男輕女思想佔據着文化的主導地位,致使農村婦女文盲比例遠遠高於男子,而且年齡越大,比例越高。

二、當前我縣農村婦女教育與培訓工作基本情況

1、結合政府相關以及自身組織培訓工程,依託社會教育資源和婦女教育培訓陣地。

按照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圍繞承德的農業主導產業,致力於現代農業新知識、新品種、新技術的培訓,增強農村婦女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化經營能力,引導她們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外向型農業。通過培訓使廣大農村婦女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大顯身手要想解放農村婦女的思想,提高農村婦女的素質,就必須不斷的給她們充電,縣婦聯積極結合政府相關培訓工程,如在xx年就舉辦了“貧困村婦女主任科技培訓”、“鳳灘庫區_____縣移民開發局xx年科技培訓”兩期培訓,xx 創辦了家政服務公司,並設立了再就業培訓基地,與勞動就業部門聯合舉辦了家政、縫紉等培訓班4期,培訓方式多樣化,從傳統書面講授到今年的多媒體遠程教育,培訓內容為了滿足於不同層次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的多技能培訓,並開設了一系列適合農村婦女的技能培訓,到目前為止,共培訓 237 期,2萬多名農村婦女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

2 整合力量,分類培訓,充分挖掘農村婦女培訓新路

各級婦聯緊緊抓住培訓這一核心環節,強化培訓基礎服務工作。以被徵地婦女為重點發動各級婦聯組織對農村勞動力資源開展大規模的調查,基本掌握了農村婦女勞動力尤其是被徵地婦女的個體素質及培訓擇業意向等。其次加大對培訓信息政策的發佈宣傳和服務力度。為把組織管理網絡延伸至村,在村裏設立了婦女培訓聯絡員。把培訓服務送到農村婦女家門口。挖掘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分類實施,逐步建立五種培訓模式。與學校聯運的技能型培訓,與企業聯運的定單式培訓,與有關部門聯動的綜合型培訓,與服務實體聯動的實用型培訓,與基地聯動的實地型培訓。

3、積極推薦,為農村婦女勞動力就業搭建平台

就業是培訓工作的最終落腳點,也是檢驗培訓效果的重要依據。為加快農村富餘女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縣婦聯把就業推薦與培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優勢,千方百計創造、提供就業崗位。通過藉助各職業院校加強女性就業技能培訓,與長沙頤而康職業學校、長沙職校、湘西州職校達成協議,為其免費培訓並負責安排就業,使農村女勞動力走出家門、走向市場、走向富裕。

三、我縣在農村婦女教育工作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對農村婦女的教育培訓力度不大,影響工作展開。雖然我們對農村婦女培訓都制定了政策、規劃和具體措施,但在實際工作中,對農村婦女培訓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一,宣傳不到位,行動不到位,對培訓經費、培訓師資、培訓管理、培訓宣傳等具體問題不予以解決,挫傷了基層部門和組織開展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積極性。

2、各職能部門資源共享整合不夠,農村婦女教育培訓的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從目前的農村教育與培訓情況看,技能教育與培訓相對較多,其他培訓較少。從培訓組織看,現有的農村教育培訓資源總量不足,檔次不高,難以組織開展技術要求較高的專業技術培訓。從培訓形式看,短期培訓多,簡單工種培訓多,根據市場和企業需求的訂單式培訓相對少,技術含量高的培訓相對少。從培訓操作看,缺乏成熟的辦法,大部分工作尚處於摸索階段,造成具體培訓實施與考核發證、日常管理辦法的制定存在時間誤差與脱節,影響了培訓的水平和質量。從就業服務看,全國勞動力市場和就業服務網絡還不完善,離城鄉一體化統籌培訓就業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影響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整體效果。

3、農村婦女對培訓就業態度不一,轉移就業率低。隨着城市化的推進,富裕鄉鎮的農民家庭生活條件普遍較好,一些富裕鄉鎮的農村婦女不願通過培訓就業;而一些年齡偏大及欠發達地區的婦女思想觀念和能力跟不上新形勢,認為培訓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培訓後得不到就業保證,拿了證書也沒用,不願意參加培訓,從而影響了就業轉移。同時,一部分農村婦女對培訓就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隨大流,別人學什麼也跟着學什麼,缺乏自己的目標,造成少數專業熱門而很多專業冷門,影響了就業。另外,部分農村婦女對政府提供的就業崗位挑三撿四,高不成低不就,這也是造成農村婦女轉移就業率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