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社會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06W

社會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區老年羣眾參與社會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河口區老齡辦組成專題調研組,採取走訪慰問、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對老年人蔘與社會工作,實現老有所為情況進行了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狀況

近年來,河口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六個老有'目標,狠抓老年羣眾參與社會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把老年人才作為重要人力資源,注重全方位開發和使用,老齡、老幹部局、人社、關工委、老年體協、各鎮街道等部門、單位全方位搭建平台,政策助推,充分發揮和利用老年人的智力人才優勢,奉獻餘熱,積極投身'銀齡綜治'、'銀齡平安'、'銀齡普法'、'銀齡調解'、'銀齡治安巡邏'、'銀齡護教助學'、'銀齡援農'、'銀齡科技'、'銀齡助老'、'銀齡文化'等多種形式的'銀齡行動',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廣大老年人通過積極參與社會,通過老有所為的過程實現老有所樂,既奉獻了社會,又充實了自己,有效推動了全區老齡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具體做法

(一)黨政主導,社會參與。河口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始終把老齡工作作為重要的民生工作重點,在政策引領、組織建設、拓展服務等方面做了積極有益探索,全區老齡工作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區老年保障標準、銀齡安康工程、老年宣傳文化等項工作始終位於全市第一,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2022年,制定出台了具有較高含金量的《中國共產黨河口區委、河口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老齡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設立了50萬元的老齡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老齡、社保、科技、民政、文體、農業等部門區分不同老年羣體,積極推動有關政策的制定實施,最大限度地發揮老年羣體的作用,讓他們積極投身村居、社區社會治安維護、矛盾糾紛排解、平安河口建設、義務助學護教以及關心下一代、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志願服務、互助養老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發揮餘熱,奉獻社會。

(二)制定政策,搭建平台。為積極應對日趨嚴峻的社會老齡化形勢,讓廣大老年人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繼續發揮餘熱,有所作為,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目的,我們把老齡工作機構建設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為老有所為提供組織保障。全區各鎮、街道、村居都建立了老齡工作委員會和老年人工作委員會,區直部分單位也建立了相關組織,全區鎮街、村居兩級老工委組織達198個,專兼職人員650餘人,其中450名工作人員為老年人。組織、宣傳、老齡、民政、教育、文體、科協等有關部門十分重視老年社團組織建設,積極扶持發展各類文化藝術、科技、老年志願互助以及關心下一代等老年人社團組織,以開展'五好黨支部'創建活動為平台,在全區建立了老年組織黨支部30個(主要包括離退休幹部和老年文化藝術團體等),注重發揮好黨支部在老年組織中的戰鬥堡壘作用。這些基層老工委組織、老年人黨支部及參與其中的老同志,組織帶領廣大老年羣眾積極參加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公益等活動,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通過無私奉獻實現自我價值,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老驥伏櫪,老年志願服務亮點突出。近年來,河口區高度重視老年志願服務工作,積極推動社會各界成立各類老年志願服務組織,吸收廣大老年人發揮各自特長積極投入到志願服務奉獻社會的公益活動中,全區各類志願服務組織和模範個人不斷湧現,形成了老驥伏櫪、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的良好態勢。老齡志願服務主要圍繞黨和國家政策宣傳、治安巡邏、民事調解、衞生保潔、義務護學、紅白理事、義診服務、文化傳播等諸多方面開展活動。這些組織和個人無私的奉獻、辛勤工作,為村(居)社區的安寧、城鄉環境的美化、居民鄰里和睦、學生兒童的安全、社會移風易俗、羣眾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這種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發揚,值得全社會尊重。目前,全區建有各類老齡志願服務組織及隊伍 600多個 ,參與志願服務的老年人2000餘人,其中老幹部'五老'志願者368人,4名老幹部志願者受到省市表彰。仙河鎮漁村已退老支部書記帶領部分老年同志成立了'夕陽紅治安巡邏隊',多年如一日義務巡邏執勤,維護了村莊良好的治安秩序;河口街道河寧社區的老同志張學武,在近六年的時間裏,堅持清理小區牆上'牛皮癬'、揀拾花池路邊垃圾、宣傳環保常識,被社區居民親切稱為'環境衞士',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許多老同志也加入到了義務環保隊伍之中;六合街道河安社區有一老局長'金牌調解員'叫殷洪志,在調解居民鄰里矛盾糾紛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方法,社區範圍內哪裏出現了矛盾糾紛,哪裏就有'金牌調解員'的身影,自社區成立以來,'金牌調解員'走家入户,多次成功化解居民矛盾和糾紛,得到了廣大社區居民的信賴和讚譽,併成為了羣眾的知心人;河口街道河寧社區有位萬學芬老人,20年前從區人民醫院副院長位置上退休,退休後,不論是上街購物還是串門她必帶兩樣東西,聽診器和血壓計,隨時可為羣眾聽診檢查,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院長護士',她還是河寧社區特色支部'永康支部'的負責人,她和曾在醫療衞生單位工作過的部分老同志一道,組織建立了'銀齡醫療志願服務隊',堅持為社區居民宣傳介紹健康保健知識,常年義務為羣眾健康查體。打造品牌,擴大影響。河口區積極打造老年志願服務品牌,其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三、老年羣眾參與社會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的努力,河口區老年羣眾參與社會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現實要求和老年羣眾的需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有許多困難和問題需要研究解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政府、社會對老年羣眾參與社會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還不到位,政府有關部門缺少必要的持續的政策性扶持,組織支持和引導不夠,有的地方特別是農村關注度不高,許多學有專長的老年人沒能真正融入老有所為隊伍中來。

【第2篇】殘疾人工作者社會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一、帶領殘疾人奔小康是歷史賦予我們殘疾人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二、影響殘疾人奔小康的困難與障礙

殘疾人由於生理、心理、社會等因素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日益充滿競爭的社會裏,明顯處於不利的地位。隨着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殘疾人的整體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離小康社會的目標仍有較大的差距,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難題。

2、優惠措施不夠完善。2000年貴港市政府印發了《貴港市關於實行優惠政策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暫行辦法》,各縣市區都相繼出台了自己的扶助殘疾人的優惠政策措施或規定。這些暫行辦法或規定的執行為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發揮了一定作用。但這些優惠暫行辦法或規定製定得還較為粗放,有些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市殘疾人事業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優惠措施有些已跟不上形勢的發展。比如,對“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要給盲人在市區內免費乘坐公共汽車,其他殘疾人半票乘坐公共汽車的照顧”,我們與公共汽車公司也進行了協調,公司也答應按照要求執行,但由於大部分的車輛已經承包經營,實際操作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據我們瞭解,目前還只有少數的殘疾人能享受到乘車優惠。再比如,“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開辦私營企業的,三、殘疾人奔小康的思路與途徑

黨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同時,也提出了要“發展殘疾人事業”,這在以前歷次黨代會主報告中是沒有過的,雖然只有七個字,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表明,發展殘疾人事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新一屆中央領導同志也十分重視殘疾人工作,胡錦濤總書記在為反映自強模範和助殘先進事蹟的《自強之歌》撰寫的序言中,深刻闡述了殘疾人事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殘疾人事業是崇高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規劃。黃菊同志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中國殘聯第四次代表大會所致的祝詞,充分肯定了殘疾人事業取得的成就,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高度,要求加快發展殘疾人事業,帶領廣大殘疾人與全國人民共同奔赴小康。

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既為殘疾人事業發展帶來機遇,也給殘聯的工作帶來壓力和挑戰。我們要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將殘疾人事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步推進,在工作指導思想上,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小康社會總體目標來考慮;在工作內容上,將殘疾人事業納入本級政府建設小康社會的工作中去;在工作方法上,要努力適應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探索切實可行的措施,化解各種困難,帶領殘疾人共同奔小康。

1、加大就業工作力度。要提高殘疾人的生存質量,首先要解決殘疾人的就業問題。在全社會給殘疾人就業創造寬鬆環境的同時,殘聯要加大對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力度。一是繼續宣傳貫徹實施《貴港市依法實施社會各單位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依法對全市轄區內所屬單位的安置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督促未開展安置工作的單位履行應盡的義務。二是建議工商、衞生、消防、税務等部門減免各種税費,為殘疾人經營者,特別是新創業者創造生息的機會,如:對新開業者全免一至兩年的費用。三是探討利用轄區內的市場,在每個市場中設置一些“殘疾人專用攤位”,供殘疾人自謀職業等。四是在煙草等專營的行業,給殘疾人蔘與經營留出一定的攤位和空間。

2、對殘疾人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及保障。一是擴大福利企業、單位的用人範圍,除了肢體、視力、聽力語言三類殘疾人外,將輕度的智力、精神兩類殘疾人納入進來,不要厚此薄彼。使有勞動能力的輕度智力、精神殘疾人享有勞動的權利。二是現行的民政救濟條件是以户為計算單位,使有些殘疾人應“救”而不能“救”,建議以人為計算單位,落實到殘疾人本人身上。三是逐步將失業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範圍,為其購買養老及醫療保險。可採用政府出大頭,殘疾人出小頭,或全免的形式,解除殘疾人及家屬的後顧之憂,使殘疾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四是與勞動部門配合,按照有關的勞動法規,對安置單位的殘疾人工資、福利待遇進行檢查,落實好同工同酬的問題。

3、提倡先富帶後富的社會風氣。先富帶後富是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中提出的原則和口號,目的是使全國人民都過上富裕的生活。我們也看到,一些先富起來的老闆,在帶領人們致富及幫助弱勢羣體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如:貴港市銀泉山莊的老闆黃健全,他本人也是殘疾人,為了幫助殘疾人,在他的企業裏就安排了4名殘疾人就業。為此,我們呼籲和大力倡導這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在全市範圍內營造一個關心、幫助殘疾人良好的社會氛圍,鼓勵更多的單位和個人參與到幫助殘疾人的行列中,使更多的殘疾人受惠。

4、加大對精神病防治的投入。目前的精神病防治經費明顯不足,難以應付精神病人的康復要求。建議政府加大經費投入,多設置心理諮詢、疏導、宣泄的機構,加大精神病防治的力度,同時設立精神病康復中心,採取少收費及對特困實行全免費的形式,減輕患者及家屬的負擔,使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療,降低肇事率,以維護社會的穩定。

5、立法工作要跟上。建設小康社會有一個過程,為保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對原有的優惠措施應加以補充和修訂,建議將有關的殘疾人優惠措施用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之更具可操作性,依法行政,減少人為的因素。

6、加強對殘疾人的培訓,提高殘疾人的綜合素質。通過文化扶貧、掃盲、職業培訓等手段,不斷提高殘疾人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同時,通過引導、鼓勵殘疾人擺脱等、靠、要的思想,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獨立自主,艱苦創業,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殘疾人奔小康,既是殘疾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相信,通過黨和政府的重視,通過全社會的幫助,通過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一定能使殘疾人與健全人並肩攜手進入小康社會。

【第3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是黨的xx大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任務。xx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建設,推動建設和諧社會”,黨的xx屆六中全會指出,“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

社會工作人才是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是社會保障政策的重要傳遞者,是社會安定有序的重要維護者,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傳播者,是體現黨和政府關懷、温暖的重要使者。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適應體制轉軌、社會轉型需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切入點;是轉變政府職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務效能的重要措施;是整合社會資源,凝聚社會力量,服務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關係重大,影響深遠。民政工作是我國社會工作的重要領域,民政領域和民政範圍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我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擺在各級民政部門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州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要求,州民政局組織對我州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和培養開發對策進行了研究。

一、**州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基本情況

(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分佈廣泛。社會工作人才是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的一部分,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是指職業從事社會工作的所有人員,而社會工作人才是社會工作從業人員中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一定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或技能,創造性地進行社會服務與管理的社會工作人員。我州社會工作人才主要分佈在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人口、教育、衞生、公安、司法、信訪、工、青、婦、殘聯等部門和團體,擔負着大量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工作,就民政系統調研顯示,主要涉及城鄉老年人、殘疾人、孤殘兒童、社會福利、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減災救災、流浪乞討人員、流浪兒童、服刑人員子女臨時性社會救助、艾滋孤兒救助、優撫安置、兒童收養、婚姻家庭服務、殯葬服務、殘障康復、城鄉社區建設、精神病患者康復、慈善事業等多個領域。目前,我州現有社會福利類事業單位17個、社會救助類事業單位117個、收養服務類事業單位15個、優撫安置類事業單位14個、慈善事業(包括慈善類事業單位、民間組織)27個、減災救災類事業單位5個、家庭生活服務類事業單位(包括婚姻登記、婚介服務、家庭教育、婚育服務等)59個、殯葬服務類14個,城鄉社區單位2609個,共2877個單位。現有專兼職工作人員12152人。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的2092人,36—50歲的8785人,51歲以上的1275人;從學歷結構看,國中以下的2457人,中專(高中)的8015人,大專的1481人,大學及以上的199人;從專業結構看,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極少,社會工作相關專業畢業的也很少。

(二)社會事業逐步發展。“十五”以來,我州各級黨委、政府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不斷加強對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視,社會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全州基本建立了以城鄉低保、農村救災救濟和五保供養為主體,醫療、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專項救助相配套、政策優惠為輔助、臨時救濟和社會互助為補充的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人民羣眾廣泛參與的城市社區建設新格局,興辦了一批社區便民服務站點、建成了一批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堅持政府投入為主,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福利事業,全州城市社會福利院改擴建後,牀位達到1500多張,每個鄉鎮都建設了中心福利院,共收養近萬名院民,全州福利救助類機構達到134個,設置牀位15000多張,還有服務類事業單效發揮而不願在社會工作崗位上工作;另一方面是人員編制受到限制。以州、縣民政部門城鄉低保工作機構為例,工作人員只有19人,而面對的是全州25萬多名的城鄉低保對象,以及其它70餘萬名困難對象;州老齡辦長期只有1人,而全州老年人服務對象(60歲以上)卻有45萬多名,編制、人員、經費多年來都沒有等到較好解決,制約了此項工作的開展。

三、加強**州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培養開發的對策措施

(一)明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堅持培養專業化人才和集聚社會化人才並重原則,充分借鑑發達地區社會工作先進經驗,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手段,建立法律規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社會工作體制,建立和健全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評價使用體系、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和有效的激勵保障制度,全面提高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素質,着力提升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水平。

(二)積極營造有利於社會工作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1、優化政策環境。進一步研究建立統一、規範的社會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法規體系,切實解決有關黨政部門各自為政、政出多門問題,為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健康成長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2、優化輿論環境。充分發揮宣傳部門、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注重發現、培養和宣傳在社會工作崗位上奮發成才的先進典型,積極營造促進社會工作發展、適應社會工作人才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激勵、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社會工作。

3、優化工作生活環境。統籌協調現有政府信息網絡資源,建設社會工作信息服務平台,及時發佈相關社會工作和具體崗位需求信息,吸引和鼓勵社會和個人興辦社區社會服務機構,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社區服務。各類組織和個人到社區興辦公益性社會服務機構的,可免費使用城鎮社區現有公共服務設施。要重視解決社會工作人才的户籍遷移、檔案管理、社會保險、子女入學等實際困難。

(三)努力健全和完善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

1、制定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規劃。將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納入人才發展戰略總體規劃,抓緊制定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發展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進一步增強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針對性,整體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改革現有人才統計制度,切實掌握社會工作人才狀況,為制定人才發展總體規劃提供依據。

2、加強社會工作學科建設。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整合教學資源,鼓勵高水平教師和專家擔任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任務。加強高校社會工作實習基地建設,積極組織學生到社會服務機構實習和見習。高校社會工作實習基地建設情況納入年度教學工作考核內容。

3、開展社會工作人員崗位培訓。採取集中培訓、個人自學、遠程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有計劃、分層次地對現有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工作人員進行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培訓,力爭在2年內將所有工作人員輪訓一遍,基本實現所有社會工作人員達到相應的崗位素質要求。鼓勵和支持城鄉社區、村(居)委會工作人員參加進修、見習、短訓、函授等素質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化社會服務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社會工作人才評價使用體系

1、完善職業資格制度。所有社會工作人員均應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取得相應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具有其他專業技術職稱的社會工作人員,可按國家有關規定轉評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晉升上一級職業資格時,其轉評前和轉評後的任職年限可合併計算。逐步推行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註冊登記制度。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或醫師、護師、心理諮詢師、律師等其他職業資格的社會工作人員,應進行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註冊登記,力爭在5年內全面實行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註冊制度。

2、完善崗位設置制度。調整優化佈局結構,科學設置政府社會服務機構,研究建立州、縣、鄉政府社會服務事業機構定編標準。明確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崗位設置和結構比例,原則上社會工作崗位不低於崗位總數的90%。研究探索城鄉社區、村(居)委會崗位設置辦法,在法定崗位之外增設2—4個社會工作專職崗位。鼓勵和支持村(居)委會、社區企業和個人創辦民間社會服務組織,因地制宜開發和設置社會工作崗位。

3、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柔性人才引進機制,鼓勵社會服務機構採取不遷户口、不轉關係、聘用兼職、聘請顧問和短期服務等方式引進社會工作專門人才。州、縣市政府部門社會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晉升職稱前,必須到基層社會服務機構服務一年;擇優選派基層社會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到州、縣政府部門社會服務機構掛職進修。以品德誠信、工作績效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為主要標準,加強崗位考核工作,考核結果作為獎懲或續聘、解聘和調整崗位的依據。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和激勵保障機制

1、完善政府財政投入機制。按照公共財政“以錢養事”的改革要求,研究制定政府財政按社會工作項目任務和社會服務人數核撥財政經費的具體辦法,加大財政資金向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力度。積極探索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運作模式,完善政府按服務項目、服務人羣購買社會服務的具體辦法,鼓勵民間社會服務組織提供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服務。

2、健全民間資金投入機制。研究制定工商、税收、土地等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舉辦民間社會服務機構。研究制定《**州公益事業捐贈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税收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款資助社會工作。研究制定國內外慈善組織來我州舉辦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的管理辦法,吸引和鼓勵州外資金投入和資助社會工作。

3、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制定社會工作人才薪酬指導政策和獎勵政策。政府社會服務機構中取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社會工作人員,應聘到管理崗位工作的,可選擇按所聘管理崗位或本人具備的社會工作職業資格享受工資福利等待遇。進一步落實財政專項補助,切實解決社區居委會成員、福利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及其聘用服務人員的生活補貼、工資、保險等福利待遇問題,並使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適當增長。

4、建立優先晉升(錄用)制度。研究制定優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從事社會工作。凡到城鄉社區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稱職以上的社會工作人員,可提前1年參加全國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考試;參評高級社會工作師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職業資格;參加全州各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報考州、縣市機關公務員的,筆試成績可適當加分;報考鄉鎮辦機關公務員的,優先予以錄用。工作滿1年,且年度考核稱職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在報考本省高校研究生時,考試總分可加10分。

(六)切實加強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社會工作的組織領導,將社會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按照黨管人才的原則,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協調,有關政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羣團組織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整體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