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鎮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7.94K

鎮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1

根據局政策研究室張樹友老總要求以及2010年文祕與調研研修班課程安排,文祕研修班第五調研組採取座談會、調查問卷等形式就油田基層職工教育培訓現狀對3個單位進行了調研,對掌握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下面,就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文祕研修班第五調研組於6月7日、8日、9日,先後對油田改制企業孚瑞特石油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勝利採油廠採油三礦、現河採油廠採油三礦九隊進行了調研。召開了四個座談會,參與座談及調研問卷的幹部職工有40餘人。

我們就職工的學習與培訓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全面瞭解現狀,總結經驗與不足,通過本次調研提出了今後加強該工作的建議與對策。,對於企業持續發展和青年自身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人才的競爭、職工素質的競爭和學習能力的競爭。造就高素質的職工,尤其是造就油田企業持續發展的後備力量。如何高質高效地培養好青年職工,最根本的是要不斷加強青年職工的崗位學習與培訓,更新和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挖掘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規範和強化他們的行為準則,讓他們不斷充實,不斷完善,儘快成為企業發展所需的中堅力量。

基於企業對於職工培養的強烈訴求,全面瞭解職工學習與培訓的實際情況,更為今後職工的學習與培訓創造新方法、開闢新方向,本文基於對勝利油田改制單位浮瑞特石油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調研的基礎上綜合分析而成的。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浮瑞特石油裝備有限公司05年改制,現有在職職工1851人,其中高級職稱43人,中級職稱165人,大專文化725人,7個分公司,6個控股公司,18條生產線,分為四個生產區。主要生產erw,套管,頂驅,抽油機,企業正進入高速增長期,開拓石油技術服務,是中石化出口一體化企業,通過了api質量認真,iso90001認證。

改制後企業跟上發展步伐組織在崗培訓,體系認證培訓。三級單位根據生產需要組織生產培訓班,認真按照培訓計劃加強職工的教育培訓。

青年職工是整個公司工隊伍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青年職工的文化程度大都集中在大專、中專和高中,具備大學本科學歷的青年,也多為最近幾年招聘的新職工,文化程度整體偏低,同時,青年中幹部的比例較低,無職稱的比例又偏高。這些基本現狀,使青年職工的崗位學習和培訓,顯得更為重要。

本次調研對象浮瑞特公司青年職工,涵蓋面較為全面。共發放調查問卷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本次調研,自編了《職2工崗位學習與培訓情況調查問卷》,採用抽樣調查、分析綜合的方法進行,並配之以座談調研的方式,赴浮瑞特公司與青年職工及人力資源部門進行交流。

二、基層職工教育培訓現狀

為全面掌握青年職工的學習與培訓狀況,在本次調查問卷中,學習與培訓主要圍繞企業組織的培訓。

一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到位。孚瑞特突出“引導職工隊伍,服務生產經營,促進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培訓工作的最後效果,更換的服務於生產經營。2009年該公司舉辦培訓班26期,培訓人員達610人。對企業組織培訓的態度

二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注重實效。把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創新載體,拓寬渠道,完善培訓機制,使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創新。

企業組織培訓的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培訓內容最主要集中的方面。98%的人選擇了“業務基礎和能力”。整個公司在培訓內容方面,業務基礎和能力佔據絕對主導地位,這種選擇符合青年職工的特點。企業組織培訓的主要方式

三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體現特色。從自身實際出發,開展形式新穎,內容多樣的教育培訓,職工教育培訓工作體現出單位特色。通過“獨立選題,聯合攻關,交流培養”的方式,讓有想法、愛鑽研、有技術的技術骨幹能夠走到一起,共同攻關,增強了創新活力。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縱觀整個調研數據,公司青年對於學習和培訓的重要性、目的、意義,有一個良好的認識和理解,同時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企業組織的培訓,個人也有意識的進行自發學習,這為今後企業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座談交流,我們也可以看到存在的主要問題:

企業組織培訓的最主要問題。四個選項比例相當,但在最主要問題上,選擇最多的不是涉及培訓內容、培訓形式的選項,而是培訓次數太少,有青年職工反映培訓一年只有一兩次,這對渴求知識的青年人來説,的確太不“解渴”。

縱觀公司,培訓顯得比較零散,在內容確定、時間安排、培訓方式、具體措施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欠缺。專業負責培訓的人職數量也比較少,只有2至3人,能力與素質仍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公司對青年的培訓幾乎完全集中在業務基礎和能力上。分析原因,這一方面是出於對青年需求及公司自身能力限制的考慮,另一方面也説明目前青年培訓仍處於初級階段。隨着企業自身的發展,還需要將培訓的工作做深做細,分析職工素質現狀,合理化地進行檔次區分,施以不同的內容。目前的培訓方式上來看,聘請老師講座,也就是傳統的授課式,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實踐學習往往是零散的單兵作戰,缺乏統一的規劃。青年職工的自發學習,是提升個人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並且很多自發學習,就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這對企業培訓是一個重要補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2

?編者按】: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彙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

範文大全調查報告頻道為您提供調查報告範文參考,以及調查報告寫作指導和格式排版要求,解決您在調查報告寫作中的難題。

根據全縣“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統一安排,我3次深入自己的聯繫點—星火鄉王家莊村,圍繞該村發展的“家底”是什麼,制約因素有哪些,脱貧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問題,採取發放調查問卷徵求意見建議、召開不同層次座談會交流等形式,在對王家莊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剝繭抽絲”式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發展規劃和幫扶對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發展現狀

王家莊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xx年,農民人均收入2994元,低於全縣人均收入 8.8個百分點。

摸清底子只能找對路子。在調研的過程中,我重點走訪了 4個因不同原因而致窮的貧困户,召開了不同層面的座談交流會。在交談中,農民普遍反映,雖然村上整體比較貧困,但近年來發展變化比較大,他們有着深切感受。綜合各方面反饋的情況,我認為王家莊村有四個方面的發展優勢,在一定程度上為實現小康目標奠定了殷實基礎。

——農民求富願望比較強烈,發展思想內力集聚。從座談情況來看,貧困户雖然因各方面原因處於貧困狀態,但是求發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比較強烈,或抓好果園培植管理、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購置現代化農具、或外出務工創收,對家庭收入項目和居住條件改善都有着明確打算。由於塬地大面積種植蘋果,糧食種植逐漸向條件艱苦的山地靠攏,耕作中存在諸多不便,農民飽受勞苦,進行梯田整修、改造產田的願望強烈,自主投工投勞的熱情高漲。糧食種植投資大、效益低,農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賬”,對於經濟作物種植和農業新技術應用所帶來的實惠,感同身受。絕大多數羣眾求富思富的思想“內驅力”,必將成為儘早脱貧致富的動力之源。

——蘋果產業發展勢頭較好,增收渠道有望拓展。王家莊村屬於星火鄉蘋果產業起步最早、發展勢頭最好、最有望率先產生經濟效益的村。據統計,全村塬面耕地已有83.7%納入蘋果栽植範圍,蘋果產業户人均佔有果園面積0.85畝,最多的户達到 畝。 xx年,已經有少數果樹零星掛果,預計在xx-xx年將開始大面積掛果,屆時蘋果產業將成為農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座談中,我向23名羣眾發放了調查問卷,其中92.9%的羣眾最關注蘋果產業發展,認為最急需措辦的實事是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在即將掛果的攻堅期,農民在果園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多、時間長,如白銀科户蘋果種植面積達到 畝,今年他放棄了外出打工的念頭,專心進行果園管護,有他這種念頭的農民在王家莊村不在少數。村上加大了果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投入,xx年,採取貸款和自籌等方式,投資32萬元,在292畝果園完成了引水通電和防護欄安裝,有效解決了果園澆灌難、管護難的問題。

——生產生活條件逐年改善,發展基礎不斷夯實。xx年以來,村上先後實施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農電線網改造項目、自來水入户項目和村級道路硬化項目等,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較之以前有了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72户建成了沼氣池,接通了沼氣。除莊灣社外,其它6個社全部重新佈設了高壓線路和入户線路,新安裝了2台大功率變壓器,電力不足的問題有效解決。 90個户接入了供水管網,從臨近的羅家坡水廠引入了自來水,入户率達到95%,人畜飲水不再困難。xx年,村上多方籌措配套資金,投資85.4萬元,水泥硬化村級主幹道路3條4公里,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同時,實施了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入户率達到 00%。

——村級班子能夠履職盡職,組織保障比較有力。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班子,既是一面鮮明的旗幟,也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在調研過程中,我對該村班子履職情況進行了重點了解。王家莊村現有村幹部4人,擔任村幹部年限最長的已達到30年,最短的也有xx年,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級事務管理經驗和較強的羣眾組織能力、社會管理能力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85.7%的羣眾認為村幹部能夠勝任目前工作,78.8%的羣眾希望本屆村“兩委”班子繼續留任,羣眾普遍認為村班子堅強有力、團結協作,熱心村級事務,模範帶頭作用發揮較好,在村中威信較高。去年果園引水時,村班子成員主動跑部門、搞銜接,申請縣上水利部門免費投放水利管道5700米,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

二、抓住發展瓶頸深挖致貧根源

只有把致貧的原因找準,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體。導致該村貧窮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制約因素諸多,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從羣眾素質來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導致農民致富能力不強。在調研中,我發現,該村農民整體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產業技術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問題比較突出。村上統計數據顯示,該村國小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達到407人,所佔比例高達50.2 %。文化程度偏低,導致農民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新技術過程緩慢,在學習產業技術、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過慢。全村現有的3xx年勞力中,能夠熟練掌握建築、運輸、養殖、餐飲等實用技術的僅有35人,佔 0.9%。絕大多數外出務工人員因缺乏一技之長,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業進不去,只能選擇從事建築小工、餐飲服務等勞動強度高、工作時間長、收入低的重體力工種,嚴重地制約了農民增收。就果產業而言,全村能熟練掌握果業技術的人屈指可數,多數農民在果園管理和技術關口只能依靠縣、鄉技術人員,甚至由鄉、村幹部及果業技術員代勞,日常管理和技術要求跟不上。同時,由於農民自學能力弱,對於農村實用技術教材和農家書屋藏書讀不懂、學不會、用不上,雖然求富願望強烈,但是苦於創業無門,只能盯着幾畝地,守成有餘,闖勁不足。

二是從產業發展來看,投入高收益低、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導致增收效益不高。國家税費改革後,不再向農民徵收税費,並且每畝補助52元的糧食直補,但近年來,化肥、地膜、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節節攀升,而糧食價格卻基本保持平穩不變,種糧只能讓農民停步在吃飽飯、滿足基本生活的階段,致富奔小康無從談起。我與農户粗略算了一賬,按照今年的農資價格,種植一畝小麥除投勞外,投入高達240元,以目前的糧食價格,每畝地淨收益只有350元左右。在收穫季節,因勞力不足,如再僱勞收割、打碾,每畝地的收益將更加有限,這種高投入、低收益的農業模式,使得土地產出在農民收入方面所佔比重非常小。果業發展上,羣眾將大部分勞力投入果園管理中,既沒有資金、也沒有精力從事其他創收項目,蘋果產業前期投入大,見效慢,在尚未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情況下,增收渠道非常有限。定植蘋果後,全村“果糧爭地”現象較為突出,果農種糧吃飯只能依靠山地,但山地地質不好,耕作難度大,投入成本高,糧食產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農民負擔。

三是從基礎設施來看,發展相對滯後、生產條件較差導致村級發展基礎不牢。據村幹部介紹,全村 354畝山地,其中25°以上的陡坡地面積達到 004畝, 5—25°的坡地也將近350畝,這些土地進出道路不暢,現代化農具進不去,產出的糧食回收難,種、收全靠畜馱人背,老百姓只能自我調侃地稱之為“扁擔莊稼”。郭前溝社 .5公里的主幹道路至今仍是土質路面,排水不暢,坑坑窪窪,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羣眾意見很大。莊灣社45户的用電線路仍為低壓線路,電力故障時有發生,電壓過低時農户夜間的基本照明都成問題,並且輸電線路老化嚴重,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給農户生產生活用電及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村上主幹道路寬度僅為3米,雙向車輛交匯基本要“你躲我讓”,隨着村上的發展,以目前的路面,難以大型汽車通行和果品外銷運輸的需求。目前仍有395畝果園沒有通電引水,也沒有安裝防護設施,用水用電跟不上,果園管理難度大,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四是從經濟狀況來看,集體經濟收入過低、無力措辦實事導致改善民生實力不足。村上無村辦企業,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部分集體用地退耕還林補助、公用地承包費和轉移支付的村級辦公經費,全年僅為 .39萬元,除去每年的報刊徵訂和辦公運轉等費用後,所剩寥寥無幾。但每年村上辦公費用、農民培訓、果園管理等支出都在 0萬元以上,尤其是果園管理方面,鄉村兩級採取各承擔一半費用的方法,每年都為農户無償投放化肥、農藥、地膜、套種作物籽種等,在集體收入不能保障的情況下,只能採取貸款的措施來解決,這對於本就薄弱的村集體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重重負債之下,村兩委班子雖有心幹事,但無力辦事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比如,近幾年,周邊許多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動廣場,村上雖也有設想打算,但苦於沒有資金,只能望而興歎。全村雖然有95%的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但由於醫療報銷需要接通互聯網,4.8萬元的接口費用農民無力承擔,村上也無力承擔,羣眾看病、買藥費用無法就近報銷,只能年底到鄉衞生院“算總賬”。

五是從家庭支出來看,婚嫁看病建房支出大,負債過多導致農民收支失衡。該村近年來因結婚、患病、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導致貧困或返貧的現象比較普遍。據統計,全村現有在校大學生和高中生65人,供讀一個大學生每年支出在 .5萬元以上,供讀一個高中生每年支出在 萬元左右,過高的教育支出使許多家庭陷入了困境。由於該村所處地理條件較之塬區鄉鎮較為落後,加之受社會風氣影響,近年來結婚所需彩禮節節攀升,去年已經高達9萬元, 23户因兒子結婚而債台高築。還有部分家庭因患重大疾病不得不四處舉債,以我聯繫的王潤堂家為例,王潤堂因患腿部惡性腫瘤,先後3次在西安等醫院住院進行手術治療,前後花費 5萬多元,除新農合報銷4萬多元外,至今還有 萬多的外債,這對一個本就收入微薄的農家來説,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同時,由於受近年“5. 2”地震、“7.23”暴雨等自然災害影響,農户舉債建房的現象也比較多,這些都是導致貧窮的重要因素。

六是從勞作投入來看,青壯年勞力外流,老齡化比較嚴重導致發展勞力供給不足。目前該村 6歲以下的人口有 73人,佔全村人口的2 .2%,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有 xx年齡人口,40%選擇外出務工,實際留在村內的勞力少之有數,絕大多數家庭中只剩老人、婦女和兒童,這部分人體力不足、勞動效率不高,但卻承擔着家務、種養和果園務作等多項繁重的勞動任務。同時受年齡、教育程度等各方面條件所限,自我發展的能力不強,勞作技術掌握不夠。隨着村內蘋果產業快速發展,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勞動強度越來越大,目前勞力現狀顯然遠不能滿足果園管理需求。在調查中,我瞭解到,有一户3口之家,兒子長年在外打工,兩位老人年齡都在50歲以上,家中定植了9畝果園,種植20畝山地,還養了3頭牛,這麼重的勞動量,讓我在對他們身體能否承受充滿擔憂的同時,也對耕作和果園管護質量產生質疑。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3

為了全面瞭解與促進我處的國小教學工作,我處中心國小調研組按照教研室頒發的《國小教師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採取聽現場聽課、現場檢測、查閲教師教學工作常規材料、師生座談等形式,對上游國小、多浪國小進行了教學工作專項調研檢查。通過調研檢查,我們既看到了我處國小教學工作的成績,也發現了很多問題與不足。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本次調研,現場聽課20節,優秀課5節,合格課13節,不合格課2節。教案抽查15人,甲等5人,乙等8,丙等2人。作業批改抽查教師數12人,甲等4人,乙等6人,丙等2人。單元檢測抽查教師數10人,甲等4人,乙等6人,丙等0人。 二、好的方面 1、學校的教學管理規範,教學工作有秩序地開展。如上游國小,在教學管理上都花了大力氣,老師也能盡心心力完成各種教學工作任務。

2、學校的管理比較民主、平等、和諧,學校教學氛圍好。學校的教師之間、領導之間、老師與領導之間的關係比較融洽。

3、學校都有教研教學研究意識,也能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4、學校能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教師教學工作要求》,對《教師教學工作要求》有了深入的瞭解,並能《教師教學工作要求》紮實做好教學工作。

三、存在問題

1、從教師座談反映的情況來看,個別領導不能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個別領導的工作方式方法簡單粗暴。

2、大部分教師的質量意識不高。儘管上級已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反覆強調了教學質量的重要性,但一部分教師仍然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導致教學工作缺乏主動性,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

3、一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不高。部分教師自己的事情想得太多,投入教學工作的精力太少。教學很馬虎,得過且過。一部分教師把生活上的煩惱,工作上的壓力,社會的不公等不滿情緒帶到課堂,遷努於學生,學生成了無辜的受害者。還有部分教師由於深受學校管理、社會環境、家長生活的多種壓力,出現了倦怠現象,把教學工作僅當一般事情來做,缺乏進取心,得過且過,不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4、在備課方面,教師突擊補寫、應付檢查的現象嚴重。部分教師為了應付檢查,一味追求形式,忽視備課的本質,單純依賴教參,抄教案。

5、教學點的教學管理落實不到位,教學工作隨意性大。主要表現為:對教學點檢查不夠深入;複習堂課教學得不到有效指導,課堂教學效率低,導致教學點教學質量較差。

6、教學研究開展不到位。教研活動就是聽聽課、評評課,內容和形式都很簡單,沒有深度和高度,研究得很膚淺。教研對針性不強,效果不明顯。

7、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如語文識字、閲讀,數學計算等。差生大面積存在,而且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和有效輔導。

8、一小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極差,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極低,本次調研2節課評為不合格。

9、對單元檢測的監控力度不夠,沒有統計、沒有分析。

10、一部分教師的教學工作有佈置沒有檢查。如學生作業:日記、習字等(有佈置沒檢查等於沒佈置,有檢查沒總結等於沒檢查。)

12、學生練習、作業佈置隨意性大,書寫馬虎、繚草,有漏批漏改,作業次數不夠。教師對學生作業批改還有一頁一大勾、一題一大勾的現象。有錯批錯改的現象。

13、一些教師的課雖然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趨向,但是,這些教學觀的變化更多地停留在認識的層面上,沒有真正地把新的觀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因此,部分教師的教學仍然是老套套,以講解為重點,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重結論,輕過程。課堂上教師啟發不夠,學生參與不夠,學生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同時,教師缺乏教學機智,對學生反饋注意不夠,影響教學效率。

四、今後的工作建議:

1、領導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管理者、組織者,要求老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對別人馬列主義,對自己自由主義。給老師們樹立良好榜樣,老師養成良好習慣。學校的教學質量能否上去,與領導的為人、管理水平、領導藝術有很大的關係。

2、學校要制訂或完善學生的激勵機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學期要召開一至二次學生學業成績的總結表彰大會。

3、學校要制訂或完善教師的獎勵制度,及時對教師的工作成績給予肯定和獎勵,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對教師管理要人性化,要多多關心教師。不能簡單粗暴。管理教師就像老師管理學生一樣,要分別對待。

5、注意加強差生輔導。對於紀律差學生要召開家長會,取得家長的協助。家校聯繫。

6、抓紀風促學風:遲到早退,課堂搗亂,早讀等。多跟班,開家長會

等。

7、強調教師上課必須要有教案,沒有教案不能進教室。(現場聽課檢查中發現有教師沒有教案上課的現象)

老師們,教學質量出現不盡人意的這種狀況、這種局面,相信這不是我們所願看到的,也不是你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得找一找,到底是什麼原因?是不是領導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問題,是不是學校的管理有漏洞,還是老師們的思想上有情緒?到底是那個環節、那個地方出了問題?我希望,學校的領導、老師都進行一個深刻的反思。

不管怎樣説,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最基本環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學校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實了做細了,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必須積極行動起來,真抓實幹,該做的能做的認真做好,不是為了檢查,不是做給領導看,做給自己享受,享受自己的日子。如果我們一天天的工作做好了,一個個教師做好了,一間間學校管好了,就會有好的質量。希望大家能把教學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質量視為學校的生命,時刻想着教學,想着學生,為提高教學成績而努力拼博。

最後,我忠心的祝願:我們全體的領導和老師團結起來,努力創造條件,解決各方面的困難,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盡一份心,盡一份力,努力擺脱教學質量落後的面貌。

教師熱點難點調研報告

—德育工作調研報告

塔水處上游國小 王海英

學校的德育工作是“以德治國”的基礎工程,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着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塔水處上游國小的德育工作始終都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來抓。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引導,質量為根本,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學校德育工作基本情況。

(一)、學校德育整體狀況。

塔水處上游國小現有7個教學班,教師16人,在校生212多人。學校教學設施齊全,有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閲覽室、打印室、檔案室、體育器材室、紅領巾廣播室、少先隊活動室等專用室。

我校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大隊部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在探索德育工作有效途徑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用以規範班主任工作和學生行為的考核評價制度,並且日趨科學和完善,使學校德育工作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有章可循。

(二)、德育隊伍狀況。

幾年來,我校十分注重德育工作,建立較為完善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並逐步完善各種工作制度,不斷加強德育隊伍建設,造就了一支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育人隊伍,師德師風良好。

本學年,我校制定了詳細的《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和活動方案,成立了由校長張小寶任組長、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長王海英任副組長,由全體班主任為成員的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在校長領導下,建立了校、處、班三級管理網絡,明確德育管理職責,從校長到基層,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繫並溝通教導處、後勤處之間的橫向聯繫。學校所有工作都強調突出全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意識。在教師中形成“敬業愛崗、明理誠信、平等合作、勤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4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曾指出“農村信息化不僅是能打電話、能上網,更應該滿足農民獲得、交換信息的需求。除了農村通信實現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設也必須得到重視”。“村通”的目的是要促進農業發展,而農業發展的出路是在於幫助農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農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我們針對xx區所轄農村進行了實地的調研,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此項報告。

一、農村網絡現狀

xx區下設兩鄉,共有行政村10個,總人口3.39萬人。根據實地調研,目前移動通信和固定電話業務已經全部覆蓋;寬帶互聯網業務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個村實現了光纖到村、寬帶到户;無線數字電視實現村村通。另外,xx區的十個村屯現已經具備了基於固定電話業務開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實現了村民危難時能夠自救,而且還實現了村民之間的互助功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二、農村信息化應用狀況

(一)在七個農村中國小中,除了海格村外,均開通了寬帶互聯網業務,實現了農村學生的互聯網內容教學,但在教育資源遠程共享方面,由於資金問題,均沒有實現。

(三)所有的村均沒有建立信息服務站,沒有一個公共的、可供全村農民共享的信息服務系統,沒有專職人員負責農村信息服務的推廣和應用上的引導。致使絕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襲傳統的耕作意識,從眾意識強,思想落後,距離建設新農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農村信息化建設面臨的難題

近年來,我區農業信息化工作有了較大進展,但農民對農業信息資源的利用狀況並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農業信息網絡推進鄉村後,入户遇到了障礙,農業信息得不到廣大農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農民的信息意識淡薄。農民的信息

意識呈現出一定封閉性,主要表現為對信息情報反應遲鈍、缺乏應用信息的積極性、敏感性。因而對信息技術需求慾望低。這種現狀,使農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暢,生產、銷售和需求相脱節,一些農產品被壓等壓價,甚至出現滯銷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信息化建設是當務之急,這一點必須形成共識。

(二)農村信息服務水平較低。農民自身滿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農村專業信息技術人才匱乏。實現信息化,人才是關鍵。由於農業發展相對落後,信息技術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更少。同時受經濟能力制約,很難吸引外地人才。

(三)農村信息服務推廣力度有待加強。農村信息服務推廣離不開政府統籌協調,才能使各個領域協調一致地將涉農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過信息服務實現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銷售渠道、提高農户收入的目標。這不僅需要對此項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務推廣工作中,增大財政投入。由於財政困難,信息化建設缺乏專項資金扶持,加之村集體經濟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務推廣工作。

四、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轉變農民觀念,提升農民素質,改變農村的風貌。農民可以通過上網查價格、上網查政策、上網選擇良種、上網銷售和採購,在網上聽課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網絡信息在農民心中會成為一種依賴,成為學習實踐、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信息化不但能增長農民的見識,還會增強公民意識,漸漸學會運用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將會明顯提高。

(二)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傳統的生產方式發生變革。如今電話、電視、電腦多源的信息渠道使農產品價格公開透明,銷路增多,農產品坐地增值。市場化的農產品價格直接影響了再生產取向,也將自發地引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譬如xx省xx縣龍泉村以產胡蘿蔔為主,過去沒有網絡,胡蘿蔔找不到銷路,只好喂牛。自從有了網絡後,從未滯銷,而且價格高。通過網絡還從日本引進了新的優良品種。如今按訂單生產,遠銷東南亞。胡蘿蔔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畝,佔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兩萬元,人均6000元。胡蘿蔔的大量生產,又帶動村裏發展起了胡蘿蔔科研、加工、冷庫儲藏等產業鏈。龍泉村先後上馬5座冷庫、4個儲藏庫、1個高產試驗中心。村支書劉建銀説:“鼠標和鍵盤已經成了新時代農民的鋤頭和鐮刀,是離不開的生產工具”。

(三)推動農村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目前遠程醫療、網上門診、住院預約、遠程視頻診斷等等網上醫療功能均面向社會開放,極大方便了社會就醫途徑。另外,農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瞭解各種疾病的防治、預防和保養。農村信息化工程帶來了農村遠程教育。通過有效建設遠程教育網,使農村中國小連上北京101遠程教育網,通過互聯網,成立好課堂。以此引進先進的教育資源,拉近城鄉教育差距,彌補農村教學資源的嚴重不足,緩解農村師資匱乏的問題。

五、幾點建議

(一)增強信息意識,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農村信息知識宣傳和教育,增強廣大幹部羣眾的信息意識,提高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專門領導機構,協調信息化建設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

(二)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農村信息化建設是高技術、高投入的社會公益性工程項目,必須依靠資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財政預算中要有計劃地安排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二是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信息化建設職能部門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扶持農村信息化建設;三是千方百計向上爭取專項資金。通過信息化手段幫扶農村脱貧致富,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實現農村跨越式發展。

(三)加強對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應用管理,建立完善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宋俊德教授提出“內容建設比網絡建設更為重要,而這項工程通信運營商是無法獨自完成的,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持”。宋教授建議“在通信運營商搭建了信息溝通的平台後,各級政府、研究院所、科技單位應該有意識的在農村信息化問題上形成共識與合力,依據各自的長處為農村提供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如先進的種植方法、防災方法、預警信息等。同時,政府應該給予實施內容交流平台建設的單位一定的支持,如財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區當務之急是建立完善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應該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務站,聘用專兼職信息員。作好信息分析和對未來農業經濟形勢的預測,較好地分析農產品生產和市場狀況,使一些農業信息對農民的生產經營具有指導性,推動農民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並充分調動涉農企業、農產品經紀人、農村各專業協會、農研所、村幹部的積極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發佈、服務於一體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為解決農業信息進村入户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信息內容的本地化,增強時效性、正確性和實用性,最終使信息服務惠及廣大農民。

(四)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為加快推進農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農村信息化建設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採取多種途徑和手段,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對信息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二是積極探索合適的方式,組織引導龍頭企業、種養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農民學習信息網絡知識,通過組建農民信息協會、農民科技協會等形式,開展“網絡聯鄉村,信息進萬家”活動,組織帶動農民上網利用信息實現增收;三是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吸引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到農村工作。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5

一、近年來我市縣域經濟呈加速發展態勢

(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逐年加快。縣域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加快。從xx年起,縣域經濟一舉扭轉了長期發展滯後的被動局面,增長速度超過全市平均水平。xx年,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9.6億元,是xx年的2.4倍,年均增長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實現財政收入5.05億元,是xx年的2.6倍,年均增長xx年增加50元,年均增長0.4%。今年上半年,三縣實現工業增加值28.83億元、財政收入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26.4%,其中財政收入增長高於全市.8個百分點,長豐、肥西工業增加值增長均快於全市。縣域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56元,同比增長26.8%,高於全市9.2個百分點。三縣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xx年縣全省(市)綜合指數,肥西居第7位,比xx年上升6位;肥東居第8位,比xx年上升0位;長豐居第位,比xx年上升30位。

(二)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運行質量明顯提高。xx年,縣域經濟中三次產業結構已由xx年的44.4∶24.9∶30.7調整為25.8∶40.6∶33.6。5年時間,一產比重下降了將近xx年,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億元、工業税收5.8億元,分別是xx年的6倍、5.倍和5.3倍,年均分別增長43%、38.5%、39.4%。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xx年的78户發展到96户,增加了.5倍。工業對縣域gdp和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37.3%和38.5%,5年分別提高了近xx年的5.7%提高到7.%,上升了.4個百分點。縣域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園區經濟蓬勃發展,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有3個省級工業園區和6個經市批准的鄉鎮工業集中區。xx年,縣域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均佔縣域60%以上,提供税收佔三縣財政收入50%以上。

(四)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種植業、養殖業標準化、規模化、區域化取得長足進展,市級標準化養殖小區發展到500多個,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60%,xx年家禽出欄量突破億隻,比xx年增長65%;苗木、蔬果面積分別達到7萬畝、72.4萬畝,設施栽培達到xx萬畝;成片造林59萬畝,相當於建國以來造林面積總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龍頭企業規模壯大,帶動力顯著增強。xx年,三縣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增至83家,年銷售收入76.9億元;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5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增至xx家,其中xx億元以上2家。伊利乳業、光大木材、新希望集團、和威集團等一批國內大企業、大集團落户三縣,使農業產業化躍上新台階。

(五)招商引資勢頭強勁,發展後勁顯著增強。xx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加大,xx年固定資產投資75.3億元,是xx年的`4倍多,年均增長32.3%。5年累計實際利用省外資金50.3億元,其中xx年達到8.6億元,是xx年的2.倍,年均增長xx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勢頭更加強勁。-6月,縣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7億元,同比增長34.9%,高於全市22.6個百分點;共引進省外項目48個,實際到位資金9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9.9%。縣域投資加大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進一步增強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

二、我市縣域經濟與經濟強縣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我市縣域經濟雖然取得快速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僅與全國百強縣差距甚遠,即使與外省經濟強縣相比,仍然存在着較大差距。

差距之一,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xx年我市三縣綜合實力在全國xx年來三縣加快推進工業化,縣域產業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但與經濟強縣相比,仍有較大差距。xx年,百強縣非農產業比重為90.4%,而我市為64.3%,三縣中非農產業比重最高的xx縣要比xx市低2.9個百分點。從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看,才進入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基礎薄弱。xx年,我市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5家,總數比xx市還要少7家,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合計為5.5億元,只及xx市59.6%。從各縣情況看,肥西、肥東和xx縣擁有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僅是xx市的4.9%、25%和8.5%,實現的工業總產值也只及xx市的3.3%、xx年縣域人均基建投資額為794元,只相當於百強縣平均水平的5.4%。長豐、肥東、肥西三縣人均基建投資額分別為29元、660元和592元,只有萊西的39%、23%和2%。縣域貸款水平偏低,到xx年末,三縣貸款餘額總量為55.7億元,佔全市貸款餘額的4.6%,人均貸款餘額只及百強縣的0%,人均貸款額較高的肥東也只有百強縣的.7%,只及萊西的36%。經濟外向度也比較低,我市縣均出口總額僅為百強縣平均水平的.6%,縣均實際利用外資不到百強縣平均水平的4%。縣域外資依存度為2.2%,遠遠低於萊西3.4%的水平。

差距之四,資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縣域生產要素供給不足。縣級財政拮据,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郵政儲蓄只存不貸,縣域有限的資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從農村流向城市,縣域大量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受縣域環境、待遇等條件的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域企業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目前三縣規劃建設、工業經濟、財税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人才嚴重短缺,不僅直接影響到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提升,也影響到縣域創新能力的提高。xx年,我市縣域每萬人年均申請專利數0.07件,遠遠低於百強縣每萬人均4.37件的水平。

差距之五,市場化程度不高,非公經濟發展緩慢。我市縣域市場化程度不高,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不強。市場中介組織培育不足,經濟發展環境不夠寬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三縣民營企業多數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分佈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第三產業,大多仍然處於家族式管理為主的低級階段,自身發展潛力有限。截至xx年5月底,三縣個體工商户54842户,註冊資金僅為7.28億元,户均僅.3萬元;私營企業3854户,註冊資金5.6億元,户均僅4.6萬元。實現的生產總值和税收佔縣域總量不足50%,遠遠低於發達地區70%以上的水平。

三、進一步加快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在新的形勢下加快我市縣域經濟發展,要進一步確立科學發展理念,拓寬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實現從以鄉村為依託、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的傳統縣域經濟,向以縣域和中心鎮為依託、以非農經濟為主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現xx縣域經濟躍升。

(一)完善發展思路,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當前實施縣域突破,加快發展縣域經濟,需要資金、項目、技術、人才,但更需要的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供給。因此,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首要動力。從思想理念方面來説,縣域突破首先是發展思路、發展觀唸的更新和突破,要努力破除一切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擯棄一切束縛發展的落後意識,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在提高認識中統一認識,在轉變觀念中更新觀念,在勇於探索中不斷前進。要不斷強化工業意識、市場意識、創業意識,善於把上級的政策和部署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以創造性的工作開創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從制度供給方面來説,要從多方面確立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民營經濟的主體作用,構建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性機制,政府的指導和調控要建立在充分發揮這“兩個作用”的基礎之上,並保護“兩個作用”的有效發揮,而不能取代或限制“兩個作用”的發揮。

(二)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從本質上説就是工業化過程,就是用現代工業改造傳統農業和農村經濟,從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換的過程。工業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經濟強縣發展實踐所證明的基本規律。推進我市縣域經濟工業化進程,當前重點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縣域特色經濟。要着眼於市場需求趨向,立足於區域自然資源稟賦和原有產業基礎,進一步強化產業特色,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促進資源、資金、人才、技術等向特色產業或產品集聚,使其不斷壯大規模,形成優勢,在縣域內形成若干個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的特色產業集聚區。二是大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要把園區建設作為推進縣域工業化的主攻點,集中力量開發建設好縣工業園區和重點鄉鎮工業集中區,充分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羣、要素集聚、資源集約的“窪地”效應,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加快向園區聚集,使園區成為推進工業化的主要增長極。三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用現代工業理念和現代生產經營方式改造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促進縣域農業向經營規模化、投資多元化、佈局區域化方向發展。

(三)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相互依存,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基礎,城鎮化又可以進一步推進縣域經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快慢,直接影響着縣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快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加快城鎮化進程,並使之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一個基點。要按照現代化濱湖城市和“4”城市總體框架,推進我市縣域城鎮化,重點抓好店埠、上派、雙墩等中心城鎮建設,加快形成城市副中心。要把城鎮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專業市場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引導、鼓勵各類企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中,加快產業集聚、人口集中,促進縣域城鎮建設發展。改革和創新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進行市場化經營,多渠道加大對城鎮建設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城鄉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將城市的基礎設施不斷地向周邊鄉村延伸,對連接城鄉和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做到統一規劃、統一佈局、統一籌資、統一建設,以改善縣域內外聯繫條件,優化投資環境,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四)掀起全民創業熱潮,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不多,企業數量偏少,民營經濟不強,是當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儘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要加大全民創業的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羣眾打破小農經濟意識和傳統文化觀念,深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激活各類創業資源,儘快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進一步消除束縛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和體制障礙,全面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中放手、放開,放寬准入限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民營經濟不斷髮展壯大,走出一條挖掘民智、吸引民資、依靠民力、做活民營經濟的發展之路。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同縣域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新上項目、發展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結合起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參與公有經濟改革,參與新上項目投資入股,組建各種形式的農村經濟組織。

(五)擴大引資規模,加大縣域發展投入。現階段,縣域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靠項目帶動。長期以來,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滯後,主要是因為投資不足。因此,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把招商引資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要緊緊抓住沿海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積極實施東向發展戰略,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中,搶佔“地利”先機,吸納和承接更多的長三角地區轉移出來的資本、產業和企業。要緊緊抓住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實施的重大機遇,積極“進京跑省”,極力爭取國家投資和省裏支持,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硬環境。要着眼新農村建設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結合本地“十一五”發展實際,認真謀劃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項目,充實和完善縣域項目庫。每個縣每年都要抓幾個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對重大項目要加強協調服務,促進儘快開工、建設、投產,形成現實生產力。

(六)優化發展環境,着力營造比較優勢。相對於沿海發達地區和xx市區,我市縣域的要素集聚力和資源配置力總體上處於弱勢地位,因此必須要把環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做到門檻更低、服務更好、環境更優,努力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增強縣域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機關效能建設,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先導、提高素質能力為基礎、創新體制機制為根本、改善運作方式為關鍵、強化責任追究為保證,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環境。要建立健全縣域經濟發展考核激勵機制,根據省裏每年對縣域經濟考核的結果,對各個縣進行相應獎懲,同時每年開展評選經濟發展“十強”和“十快”鄉鎮活動,對評選出的鄉鎮給予獎勵。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對發展業績突出,在縣域經濟考核中大幅進位的黨政正職給予重獎和重用。使各個縣、各個鄉鎮既有動力,又有壓力,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6

為全面把脈駐在部門政治生態狀況,近期,派駐第七紀檢監察組結合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制年度考核工作,對7家駐在部門同步開展政治生態評價工作。通過測、查、評強化對駐在部門政治生態研判,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測部門意見。紀檢監察組設計了政治生態調查問卷,圍繞黨的建設、兩個責任、政治意識、政治功能、工作作風、羣眾路線、選人用人、黨內生活、廉潔自律、問題整改等10個方面內容共50道測試題,在駐在部門全體幹部職工中進行不記名問卷測評,反映部門上下對政治生態的感受度和滿意度,共測評130餘份問卷,為系統分析和全面瞭解政治生態情況提供第一手資料。

查深層問題。按照紀檢監察組制定的《關於建立駐在部門政治生態評價體系的意見(試行)》,通過聽取彙報、座談交流、個別談話、查閲資料、實地走訪和集體會商等方式,結合駐在部門日常工作、履責記實、信訪案件、市委巡察、巡迴監督、專項整治以及相關處室(部門)、單位情況反饋等,開展座談7次,查閲台帳資料140餘份,多渠道多途徑採集政治生態相關指標數。

評生態狀況。在深入檢查的基礎上,對包括加強黨的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加強作風建設、規範權力運行等10個方面50個指標,進行具體打分,根據總分評出優秀、良好、合格等層次,對政治生態作出綜合評價。同時,對評價中發現的17項存在問題,及時向各部門黨組反饋,督促黨組實施加強和改進政治生態的措施,進一步推動形成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