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食品安全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7W

農村食品安全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説法,但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毒黃瓜”“塑化劑”等事件,食品安全是事關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惡性事件卻頻頻出現。為了解現在農村食品安全情況,xx年7月1日----xx年7月9日期間科技大學“關注食品安全,關注國家未來”赴贊皇志願服務小分隊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黃北坪鄉的房村和石嘴頭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當地村民進行了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調查問卷分析情況結合調研人員在當地的見聞形成了此次關於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一、當地人民的基本情況

(一)性別比例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男40.16%,女59.84%。

(二)年齡分佈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18歲以下的佔3.15%,18-30歲佔31.50%,31-40歲的佔23.62%,41-50歲的佔21.26%,51-60歲的佔12.60%,61歲以上的佔7.87%。

(三)家庭月收入分佈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26.77%,300-600元的佔20.47%,601-900元的佔8.66%,901-1200元的佔14.96%,1201-1500元的佔9.45%,1500元以上的佔19.69%。

(四)學歷情況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學歷為國小及以下的佔28.35%,中學學歷的佔64.57%,專科學歷的佔5.51%,本科學歷的佔1.57%,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佔0.00%。

二、當地人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

(一)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有28.35%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十分關注,55.12%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關注,16.54%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不關注。

(二)對當地區食品市場的總體感覺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有9.45%的人對於當地區食品市場感覺非常放心,45.67%的人對於此表示比較放心,同時有40.94%的人對於此表示不太放心,此外還有一部分人對當地食品市場表示非常擔憂。

三、調研分析

(一)對當地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

當地人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僅有28.35%的人表示十分關注,其中女性居;在購買食品時有45.67%的人總是會看所購買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廠名、廠址等內容,而有一小部分人也表示根本不會看這些內容。這與當地人民的家庭收入、學歷有密切的聯繫,根據調研結果分析發現,學歷越高對此越關注,家庭收入越高對此也越關注;同時,數據還顯示年齡處於31-50歲之間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較其他年齡段的人高。

(二)當地的食品渠道

日常生活中,當地居民的食品大多數在小超市購買,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食品由自家種植或養殖。當地人民在購買食品時絕大多數會選擇塑料袋包裝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密封或真空包裝、紙質包裝或無包裝的食品。其中,家庭食品渠道與家庭的月收入與成員的年齡有密切聯繫,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越會選擇到正規的食品銷售市場購買食品,同時也回傾向於選擇包裝良好的食品。

(三)當地的食品安全情況

調查結果的數據顯示,當地居民經常遭受散裝食品衞生問題、食品無標籤、標誌和假冒偽略產品的困擾。並且大多數人認為導致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門責罰不明和購買者對假冒偽略產品的鑑別能力不高;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對失信工廠和個人懲罰力度不夠和執法部門缺乏配合。

(四)處理食品安全問題的方法

調查數據顯示,當地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後,僅有13.39%的人會選擇向有關部門投訴,而86.61%的人卻選擇不投訴。選擇投訴的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滿意的解決;選擇不投訴的人,有37.27%的人不知如何投訴,有32.73%的人認為投訴不能解決問題,也有30.00%的人認為投訴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願投訴;同時,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遇到食品安全問題他們一定會投訴,但目前尚未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這説明在目前的農村有一部分人的認識水平很高,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也非常關注。

(五)關於食品安全信息

當地居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信息主要通過電視和親戚朋友瞭解,當地較缺乏報刊、宣傳畫等平面媒體。並且當地居民還想要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兒童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營養知識;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讓自己瞭解食品安全問題等信息。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日常食品多為來自小超市的散裝、塑料袋包裝食品,衞生條件差,來源不甚明晰,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加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薄弱,監管力度薄弱,當地食品安全存在隱患。

2、消費者鑑別假冒偽略產品的能力差,食品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並且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3、信息來源渠道少,當地居民不能及時掌握食品安全信息。

4、相關部門職責不明,對食品的檢查檢疫不嚴格。

5、相應的消費者投訴部門辦事力度小,投訴程序繁雜,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不能很好地解決關於食品安全的投訴問題。

(二)幾點建議

1、加強監管,提高頒發食品營業執照對從業者的要求。對食品營業超市、門市等進行定期排查,並且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強化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引導和促進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向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食品。

2、加強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科學消費知識及日常法律知識,以提高當地居民對於食品的鑑別能力,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

3、加強農村信息宣傳投資,拓寬信息渠道,強化廣播、海報、宣傳畫、條幅等媒體的應用,積極拓寬電視、網絡等信息渠道,積極組織文藝下鄉的形式向當地居民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4、強化責任,切實做好食品各環節的監管。嚴格按照食品生產管理規範的要求組織生產,強化企業責任,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

5、在各鄉鎮公開設立投訴站點,簡化投訴流程,合理安排,積極幫助當地消費者解決食品安全引發的問題,並與相關部門配合徹底消除該類食品安全隱患。

6、整合資源,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一要整合監測資源。將分散在各監管部門的監測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市食品監測中心、縣食品檢測辦公室、鄉鎮投訴站點模式,實現資源共享,不搞重複建設,同時保證及時處理問題。二要檢測資源共享。制定全市食品抽檢計劃,由安委會牽頭對食品市場進行抽檢,結果互用,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抽樣檢測。三要完善聯合執法、綜合執法機制,集中力量徹查大案要案,遏制違法犯罪。

【第2篇】探討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問題與措施調研報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村食品安全不僅關係到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同樣也關係到農村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我們要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性。本文試圖以_____市為例,淺析當前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現狀和存在問題,探討食品安全監管對策措施。

一、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現狀

食品從“田頭”到“餐桌”環節很多,監管的部門也很多。2022年7月,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江蘇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精神,在原_____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成立_____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此同時,_____市政府成立了由食品藥品監管局、農林局、質監局、工商局、衞生局、商貿局等18個部門組成的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會辦公室設在食品藥品監管局。遵循“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要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管理進行綜合監督檢查,開展對食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處;農林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衞生部門負責餐飲環節的日常衞生監督;其它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在此基礎上,在全市各鎮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機構,鎮食品安全辦公室達到有專兼職人員、專室、電腦、工作制度、投訴舉報電話、台帳、活動記錄等“七有”標準;在各村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也具備專兼職人員、電話、制度、台帳、活動記錄。由此,建立了“各級政府負總責、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監管責任體系。

建立上述工作機制後,在地方黨委、政府和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領導下,重點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各項制度。如成員單位職責、信息發佈制度以及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二是推進農村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即“監管責任網”、“羣眾監督網”、“現代流通網”,把食品安全工作向農村推進;三是積極組織創建活動。先後開展了“食品安全示範市、示範鎮、放心店”創建,以此提升保障水平,增強安全放心度;四是集中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先後組織開展了城市室外燒烤、夜市排檔、熟食攤點、豆製品加工、兒童食品、小酒坊、純淨水、農村食品、肉製品、奶製品和保健食品等10多項專項整治。通過整治,食品安全形勢有所改善,人民羣眾的安全感得到加強。

二、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食品安全點多、線長、面廣,涉及到從農田到餐桌的諸多環節,一些深層次問題沒能根本解決,主要表現在:

1、源頭污染問題沒有完全控制。工業化大生產引起環境污染加劇,農業灌溉用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證。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特別是農村種植、養殖大户,為減少蟲害、降低成本,使用違禁農藥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農藥的濫用,還導致害蟲的抗藥性增加,農產品施藥頻次越來越多,用藥量越來越大。

3、農村食品市場不夠規範。大多數農村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小超市、小食品店等經營秩序還不太規範,甚至不同程度存在無證無照經營現象。經營業主的索票索證意識不強,銷售台帳等基本制度執行不力。食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信息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5、食品安全檢測有待規範。農貿市場蔬菜農藥檢測形同虛設;流通環節質量檢測結果尚無法律效力,僅能作為參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產品不作檢驗現象還很突出;消費環節食品抽樣覆蓋面亦不夠全面。有檢測能力的監管單位普遍存在儀器匱乏、設備陳舊落後的現狀,亟待添置必要檢測設備,以滿足當前食品安全監測工作的需求。

上述問題的存在,主要原因在於:

1、廣大農民食品安全意識不高。目前,農村地區羣眾的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加之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農村留守人員多為老人和小孩,價格仍然是選擇商品的主要因素。另外,羣眾食品安全意識不強,依法維權意識缺失,造成偽劣食品有其生存空間。

2、食品安全法制有待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不順暢,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着交叉重疊執法、重複檢驗或相互推諉、監管不力現象。

3、食品安全工作經費缺乏保障。這項工作面廣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條塊上尚無專項經費,地方政府投入機制還不完善,經費的不足制約了綜合監管機制的形成和發展,很多措施也難以真正落到實處。

三、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對策

基於對上述情況的調查和分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全面加強和改善食品安全監管。

1、營造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宏觀環境

首先,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目前,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有些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當今食品安全形勢的需要。作為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核心,《食品衞生法》因其調整的範圍過於狹窄、執法主體職責與現實情況有所脱節等原因,對體系內其他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指導作用也有所降低。建議全國人大,在全面調查、廣泛徵詢的基礎上,加快《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相信此法的出台,必將促進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進一步明確執法主體,加大處罰力度,改善食品安全執法不規範的情況。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當前,應重點解決食品監管職責過於分散的狀況,將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能相對集中,權責進一步明晰,並通過建立一種有效率和權威的協調機制提高監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探索多種管理模式,將對品種的管理和“劃段”管理結合起來,對能夠集中的管理鏈條和跨度不太大的品種可由一、二部門管理起來。對於需要“劃段”的管理,要明確邊界和銜接的方式方法,特別是信息的溝通和共享,職能上儘可能避免交叉。

再次,要完善統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的要求,開始組織實施食品標準的制訂及修訂,這一重要的基礎工作的開展將對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將會大大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同時,設置系統的食品檢測機構並使之逐步社會化,建立科學的檢測質量保證體系以及加強檢測技術儲備和人員儲備是從總體上提高我國食品檢測能力的重要舉措。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的統一完整,將為我國大力開展的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對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最後,要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必須建立一套評價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發的新方法,同時加強對與食品有關的化學、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關技術等危險因素的評價,從而逐步建立我國自己的食品安全評價體系,並在實踐中加以不斷完善。以新技術的安全評價為例,基因工程和輻照等高新技術在食品生產領域的引進,也對食品安全提出了特殊的挑戰。某些新技術雖然會提高農業生產量,同時也可能使食品更安全,但若讓廣大消費者接受,必須對其應用和安全性進行評估,而且這種評估必須公開、透明,並採用國際上認可的方法。

2、多方聯動,強勢推進食品安全“三網”建設

所謂“三網”,是指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食品安全羣眾監督網和食品安全現代流通網,具體措施有:

進一步完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切實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在農村食品安全“三網”中,監管責任網是實現農村食品安全秩序不斷好轉的關鍵。要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把農村食品安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真正形成部門監管的合力,加快實現監管重心的下移,繼續抓好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格實行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努力解決好影響農民羣眾飲食安全的突出問題。

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羣眾監督網,努力構築打假治劣、依法維權的銅牆鐵壁。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符合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必然得到他們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要把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羣眾監督網,作為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礎性工程,建立起一支農村基層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隊伍,進一步向農村基層延伸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網絡,廣泛發動羣眾參與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使農村食品安全工作落地生根,獲得持久的動力。

加快構建農村食品安全現代流通網,努力實現鄉鎮連鎖超市和村級食品安全放心店全覆蓋。構建與農民消費需求相適應的農村食品安全現代流通網,是搞好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長久之策,也是“三網”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要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要,依託“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着力抓好鄉鎮連鎖超市和行政村放心店建設,大力提高農村食品集中配送水平,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3、着力構建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進一步整合農林、工商、質檢、衞生、商貿等主要監管部門資源,以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為重點,完善協調機制,強化部門配合,針對農村重點地區、重點品種、重點對象和重點時段,全面強化對農村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四大環節的整治,嚴厲打擊製假售假和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行為,促進食品生產標準化、市場流通規範化、餐飲消費安全化,監管工作制度化,全面提高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1)種植養殖環節整治。全面貫徹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大農產品(水產品)污染源頭治理力度,深入開展產地環境安全評價和監控。強化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建設。開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標誌使用情況的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違法使用認證標誌、標識的行為。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農產品集散地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監測力度,嚴防藥物殘留超標的農產品流入市場。開展對高毒高殘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整治,加強指導,引導和鼓勵農民選用新型低毒低殘留農業投入品,降低農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加大禁用獸藥的清繳工作力度,對畜禽動物及產品獸藥殘留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和例行監測。加強對病害、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置,嚴禁病害、病死肉流入市場。嚴厲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行為。

(2)生產加工環節整治。全面實施28大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堅決打擊黑窩點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為,集中整治小企業、小作坊,堅決取締無衞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加工企業或小作坊。進一步完善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開展對納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生產企業的專項檢查,嚴格食品生產許可證核發程序,加強對獲證企業的監管,加大對無證企業的查處力度,依法清理整頓達不到生產條件的企業。

(3)市場流通環節整治。加大對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小食雜店、小攤點的監管力度,下大力氣解決無證無照、超範圍經營食品,經銷過期黴變、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問題。嚴查私屠濫宰和製售病死肉、注水肉和未經檢驗檢疫的各類肉品,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浸泡水產品及水發製品,非法使用保鮮劑加工水果,銷售劣質大米或用變質原料加工糧食製品等行為。加強日常監管,堅決取締無照經營行為,查處超範圍經營行為。加強不合格食品的退市監管,依法責令企業停止銷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關的處置措施。依法整頓鹽業秩序,着力規範食鹽經營行為,開展銷售和使用非食用鹽的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食鹽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羣眾食鹽安全。

(4)餐飲消費環節整治。以控制食物中毒為重點,加強對集體食堂、餐飲企業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食物中毒事件責任追究制度,定期發佈預警信息,有效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全面推進學校食堂和中型以上餐飲企業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及時向社會公示進展情況,對檢查不達標的企業要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合格的要依法吊銷衞生許可證。加強對農村自辦家宴監督管理,制定出台相關管理規定,對農村土廚師統一組織培訓和體檢工作,合格者發放健康證,對農村自辦家宴實行登記備案和分類指導制度,確保不發生羣體性食物中毒事故。

4、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

通過宣傳食品安全科學理念和科學知識,使食品安全相關各方樹立起科學的食品安全理念,掌握相應的食品安全知識,夯實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礎。通過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知識,增強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倡導消費者依法維權;增強各級政府食品安全監管人員依法行政能力、科學監管能力,提高監管服務水平。通過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標準知識,提高食品監管人員和企業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標準知識水平,促進食品企業依法生產經營和食品安全自控能力的不斷提高。

對廣大農民重點宣傳食品原料、儲藏、製作、烹調、消費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增強辨別假冒偽劣食品的自我保護能力,養成科學飲食的習慣,樹立依法維權的意識,做食品安全的自覺維護者。讓農民瞭解和掌握農業生產投入品的基本安全知識,自覺抵制有害物質的投入,按標準使用農藥、抗生素、激素、添加劑等物質,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

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重點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和科學監管專業知識的宣傳,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要賠償”的觀念,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學監管能力,實現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對食品生產經營者重點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質量標準、食品安全科學管理等知識,樹立食品安全法制意識、誠信意識、自律意識和品牌意識,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3篇】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所謂“民以食為天”,近年來相繼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們開始逐漸重視食品安全。為了解現在農村食品安全情況,xx年xx月xx日----xx年x月x日期間科技大學“關注食品安全,關注國家未來”志願服務小分隊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黃北坪鄉的房村和石嘴頭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當地村民進行了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調查問卷分析情況結合調研人員在當地的見聞形成了此次關於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一、當地人民的基本情況

(一)性別比例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男40.16%,女59.84%。

(二)年齡分佈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18歲以下的佔3.15%,18-30歲佔31.50%,31-40歲的佔23.62%,41-50歲的佔21.26%,51-60歲的佔12.60%,61歲以上的佔7.87%。

(三)家庭月收入分佈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26.77%,300-600元的佔20.47%,601-900元的佔8.66%,901-1200元的佔14.96%,1201-1500元的佔9.45%,1500元以上的佔19.69%。

(四)學歷情況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學歷為國小及以下的佔28.35%,中學學歷的佔64.57%,專科學歷的佔5.51%,本科學歷的佔1.57%,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佔0.00%。

二、當地人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

(一)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有28.35%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十分關注,55.12%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關注,16.54%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不關注。

(二)對當地區食品市場的總體感覺

隨機調查中,被調查者中有9.45%的人對於當地區食品市場感覺非常放心,45.67%的人對於此表示比較放心,同時有40.94%的人對於此表示不太放心,此外還有一部分人對當地食品市場表示非常擔憂。

三、調研分析

(一)對當地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

當地人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僅有28.35%的人表示十分關注,其中女性居;在購買食品時有45.67%的人總是會看所購買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廠名、廠址等內容,而有一小部分人也表示根本不會看這些內容。這與當地人民的家庭收入、學歷有密切的聯繫,根據調研結果分析發現,學歷越高對此越關注,家庭收入越高對此也越關注;同時,數據還顯示年齡處於31-50歲之間的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較其他年齡段的人高。

(二)當地的食品渠道

日常生活中,當地居民的食品大多數在小超市購買,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食品由自家種植或養殖。當地人民在購買食品時絕大多數會選擇塑料袋包裝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密封或真空包裝、紙質包裝或無包裝的食品。其中,家庭食品渠道與家庭的月收入與成員的年齡有密切聯繫,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越會選擇到正規的食品銷售市場購買食品,同時也回傾向於選擇包裝良好的食品。

(三)當地的食品安全情況

調查結果的數據顯示,當地居民經常遭受散裝食品衞生問題、食品無標籤、標誌和假冒偽略產品的困擾。並且大多數人認為導致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門責罰不明和購買者對假冒偽略產品的鑑別能力不高;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對失信工廠和個人懲罰力度不夠和執法部門缺乏配合。

(四)處理食品安全問題的'方法

調查數據顯示,當地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後,僅有13.39%的人會選擇向有關部門投訴,而86.61%的人卻選擇不投訴。選擇投訴的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滿意的解決;選擇不投訴的人,有37.27%的人不知如何投訴,有32.73%的人認為投訴不能解決問題,也有30.00%的人認為投訴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願投訴;同時,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遇到食品安全問題他們一定會投訴,但目前尚未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這説明在目前的農村有一部分人的認識水平很高,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也非常關注。

(五)關於食品安全信息

當地居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信息主要通過電視和親戚朋友瞭解,當地較缺乏報刊、宣傳畫等平面媒體。並且當地居民還想要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兒童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營養知識;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讓自己瞭解食品安全問題等信息。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日常食品多為來自小超市的散裝、塑料袋包裝食品,衞生條件差,來源不甚明晰,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加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薄弱,監管力度薄弱,當地食品安全存在隱患。

2、消費者鑑別假冒偽略產品的能力差,食品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並且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3、信息來源渠道少,當地居民不能及時掌握食品安全信息。

4、相關部門職責不明,對食品的檢查檢疫不嚴格。

5、相應的消費者投訴部門辦事力度小,投訴程序繁雜,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不能很好地解決關於食品安全的投訴問題。

(二)幾點建議

1、加強監管,提高頒發食品營業執照對從業者的要求。對食品營業超市、門市等進行定期排查,並且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強化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引導和促進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向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食品。

2、加強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科學消費知識及日常法律知識,以提高當地居民對於食品的鑑別能力,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

3、加強農村信息宣傳投資,拓寬信息渠道,強化廣播、海報、宣傳畫、條幅等媒體的應用,積極拓寬電視、網絡等信息渠道,積極組織文藝下鄉的形式向當地居民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4、強化責任,切實做好食品各環節的監管。嚴格按照食品生產管理規範的要求組織生產,強化企業責任,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

5、在各鄉鎮公開設立投訴站點,簡化投訴流程,合理安排,積極幫助當地消費者解決食品安全引發的問題,並與相關部門配合徹底消除該類食品安全隱患。

【第4篇】農村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農村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目前,國內食品安全事故頻繁,食品安全問題屢屢出現在新聞報道里,使民眾感到不安,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當前社會的重大問題。

第一,城區居民綠色消費意識明顯增強,農村居民消費觀念有待轉變。城區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願意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健康營養價值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而處於低收入階層的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和“實惠”。

第二,羣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有所提高,關注點不斷增加。雖然目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總體上還不是特別高,但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正逐漸為廣大羣眾所重視。其中,羣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在提高,關注度亦然。

第三,城鄉食品流通領域的交易環境、物流設施等產生新的變化,食品安全管理監督和市場管理機制有待加強。在農村,現在出現了一大批小型自由集貿市場,那些小攤位的貨主定時定期到村裏擺攤,為農村食品交易環境注入了新的元素。一些初具規模的代銷點貨架上的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這在給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和市場管理帶來了困難。

第四,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眾多問題,腐敗現象時有發生。

食品安全是直接關係人民健康,維持市場穩定的重要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國正處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時期,當前國內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國食品管理監督嚴重滯後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大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憂慮和擔心,使消費者對政府、企業、經營者產生信譽危機,這不得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食品加工者道德淪喪不顧消費者權益甚至性命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從生產第一線到高級官員那根深蒂固的腐敗。不從根本上剷除腐敗,食品威脅的根也難斷。

第五,食品企業狀況不是很樂觀,民營企業生產狀況參差不齊,個別企業光景不佳。造成民營企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企業規模小,專業職工數量少,生產設備落後,企業環境衞生質量不高,不能打出自己的優勢品牌,加之管理不善,使企業信譽度和知名度不高,缺乏後續發展的潛力和動力。而一些新興的小型企業,憑藉其先進的生產設備,優良的生產環境,科學嚴謹的企業管理制度和系統特色的企業文化卻走在了食品行業的前列。

第六,由實踐而得出的幾點建議。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要讓膽敢以身試法者有所“畏懼”。無論是大小品牌還是大小企業,一經查處,嚴懲不貸。全力避免一切腐敗現象的發生與發展,逐步消除政府、企業、經營者及檢測者的信譽危機。尤其要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努力打造城鄉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形式多樣化。調查顯示,以前接受過有關食品營養與質量安全方面知識的宣傳與調查的人少之又少只佔6%,絕大多數人認為我們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聲稱通過我們的宣講和宣傳資料的發放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到的知識,還要求我們平時多開展一些類似的活動,只有5%的人認為不必要,8%的人認為無所謂。因此,除了對一些不法生產經營者介入監督和曝光外,新聞媒體還應多做些增強人們健康消費意識的宣傳教育,提倡健康消費,不盲目貪便宜。告訴消費者怎樣來區別食品是否安全,一旦遇到假冒偽劣產品,該怎樣進行舉報,怎樣為自己維權。

加大投入,引進高素質人才,儘快完善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的完善有利於協調各部門職能和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為提高食品的生產質量、增強食品監測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應當從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擴大其覆蓋面。特別是地方民營企業和監測部門,更應加強與各大高校的聯繫多引進技術人才,為此我們在調查問卷的背面同時印有我們學院和食品工程系的簡介,以供社會人士參考。

多聽取相關代表和廣大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民以食為天,各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置於高度重視的位置,多聽聽老百姓的心聲,多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饋,讓老百姓買到放心食品。

第七,大學生暑期社會社會實踐活動意義重大,鼓勵更多的人蔘與到這支龐大的隊伍中來。

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的準備。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國家、學校和社會提供的難得機會,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小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貧困農民臉上的愁容和他們對知識、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勤勞樸實的鄉親們對大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還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變化都是我們難以從校園和書本上獲得的。走出象牙之塔,容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能體會到今天我們舒適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增長才幹。實踐中通過對企業的參觀走訪與學習,加深了對本學科專業的理解;在與公司負責人直接對話瞭解公司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與當地居民的多次熱情交談中,提高了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已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眾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得到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真誠的希望更多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這支光榮而龐大的實踐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