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食品安全檢測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7.98K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食品安全檢測調研報告多篇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一

為認真做好我區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根據地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要求,我區圍繞從“農田到餐桌”的各環節食品安全現狀、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和食品安全信息分佈狀況開展調查研究,並對試點企業進行了調研,瞭解試點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區局基本情況

xx區始建於1965年,1970年設區建制,從而形成政企合一體制。區政府轄五個鎮(林場)區(局)機關設在小揚氣鎮內,總面積459048公頃,人口49611人,其中鎮內23397人,形成面廣、人疏、線長的自然情況。

xx區人民政府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一項大事常抓不懈,積極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實施和綜合評價,加大對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為保證全區人民飲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我區食品企業基本情況

目前我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有38户,其中,豆製品加工19户,麪食類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飲加工3户,已獲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14家,佔總數的36%。這些企業,生產廠房佈局合理,環境衞生較好,加工設備較落後,產值五十萬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類食品經營企業有280家,年銷售額五十萬元的有6家。

餐飲業(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飯店32家。食堂5家,全區共37户學校食堂和餐飲企業進行了量化分級信譽度等級評定,共分為a、b、c、d四個等級,經過地區評定小組認真檢查評分,我區評為b級的餐飲單位共有3家,其餘34家均為c級單位。

以上反映出我區的食品加工業整體處於低水平狀態,生產加工能力差,種類偏少,是外地生產加工食品的銷售區;食品流通業處於一般水平,有待進一步發展壯大;餐飲業具備一定的基礎,呈逐步擴展的趨勢。

三、近年來我區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別是XX年以來,我區藉助“食品放心工程”這一有效載體,根據不同時期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集中各方力量開展了不同種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嚴厲查處糧、肉、蔬菜、奶製品、豆製品、水產品、酒、飲料、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類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加大對無證照生產小作坊的取締力度,對有製假劣跡和質量不穩定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和整治,對提高全區食品質量的總體好轉起到了明顯效果。

四、我區部分食品行業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

1、我區肉製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隱患,突出表現在:牛、羊肉定點屠宰尚未實行,沒有檢驗、檢疫設備,肉類品種的檢驗、檢疫工作等於沒有開展,導致我區鮮肉的安全質量沒有保證;少數城鄉結合部定點屠宰操作尚不規範,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整頓規範。

2、豆製品行業。我區豆製品生產企業有19餘家,都為家庭作坊式,加工設備簡陋,工藝簡單,環境衞生不符規定。而且都未辦理生產許可證,雖進行多次清理整頓,但仍難以改變。 3、街頭飲食攤點的衞生狀況甚憂。隨着我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有特色的街頭小吃攤點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開始,絕大多數小吃攤點也隨之開張,他們對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夠,加之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容易形成監督的盲點和病從口入的隱患。

4、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現象依然存在。我區經濟欠發達,為了生存,一些人無視法律法規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由於牽涉到社會穩定,使查處取締的力度大打折扣。

五、目前我區食品安全監管的現狀

1、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情況

我區於XX年6月成立了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的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負責對全區食品安全總體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區食品藥品監管局。使區政府在保證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個“抓手”。這個機構成立以來,通過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針對發現的問題整體部署各類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動的開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的執法資源和力量。

在該機構運轉過程中,我們感到雖然協調委員會在改善食品安全狀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總感到這是一個議事的、協調的機構,統一性、權威性特別是高效性難以得到真正樹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比較明顯的改觀,需要有一個更有力的機構具體進行實施。

2、檢測監測情況。

要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一方面在規範食品進貨渠道的同時加強食品的檢測和監測非常重要,我區目前還沒有檢測監測設備,要想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是很難達到的。

3、人員、經費問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重、範圍廣、責任大。目前,我局僅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而無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和經費。給食品綜合監管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六、有關思考建議

食品安全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在目前監管體制下,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針對我區食品安全現狀,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

1、進一步發揮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的作用。加大綜合協調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的力度,通過分析評估食品安全的隱患,在預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個快速預警系統,提前控制、消除影響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發生。

2、加強監督執法的力度,在食品安全監管模式上進行適當的探索。我們認為,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各食品監管部門要在現有的法律法規框架內對食品企業監管到位,加強食品生產和市場準入;

3、加大食品檢測監測資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體系建設情況。根據我區食品現狀調查,我們選擇了3家企業作為食品信用體系試點單位,

(1)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試點單位:xx區林格貝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為我區最大的食品生產企業,年銷售金額為五十萬元,生產廠房佈局合理,環境衞生好,加工設備先進,主要產品為加工提取華青素,生產前景好。

(2)xx區南味飯店:在我區餐飲業中為規模較大酒店,此企業進行了量化分級信譽度等級評定,經過地區評定小組認真檢查評分,被評為b級餐飲單位,為xx區最高等級評分。

(3)xx區東興商店:此企業為批發兼零售食品超市,為xx區信譽好的一家企業。 區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農委、質監、工商、衞生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我區已召開了動員會議,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對試點企業進行了培訓,並建立了誠信檔案。

5、開展食品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正處在重要的社會轉型期,全社會對信用的價值還缺乏深刻的認知,加之信用制度建設滯後,失信行為沒有受到有效的。防範和嚴格的懲戒,違規失信已成為帶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面對突出的信用供需矛盾,只有從體制、機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才能促進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食品市場環境的形成,才能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對我區食品現狀調研情況看,我區開展食品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勢在必行,通過開展食品信用體系建設,可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環境,培養食品安全信用意識,規範食品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和食品市場秩序,對我區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二

這周,本校老師佈置給我們一個任務進行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研。作為本校學生的我和三名同學在一天時間內進行了一次社會調研。

調研對象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研以全市60名國小生為調研對象。

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15日

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參與調研的男生有33人,佔總人數的55%;女生27人,佔總人數的45%。一年級學生有15人,佔總人數的25%;二年級學生有7人,佔總人數的11.67%;三年級學生有3人,佔總人數的5%;四年級學生有11人,佔總人數的18.33%;六年級學生都是12人,各佔總人數的20%。

從早飯吃的地方數據可以看出我市國小生多數是比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國為少數(9名)男生愛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愛在路邊吃,而女生只有少數(3名)愛在小店吃,並沒有人在路邊吃。其次,男生較愛在小灘小販購買食品,只有少數男同學不在小店裏買食品,女生多數不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只有極少數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並且男生多數在小店裏購買一些屬於三無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個別去購買零食,可以説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為罐頭食品較為好吃,就誤以為罐頭食品是衞生的,這可以説明全市可能會有極個別同學把好吃食品當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問題及其他問題可以看出現在的國小生並不是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顧上食品安全性了。

結論與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裏我要提幾個建議:

1、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3、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於紙上,貼於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學校可讓一位老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5、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調研可以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不過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三

年以來,商務部會同中宣部、科技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衞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等十二部門聯合實施了以 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闢綠色通道 為主要內容的 三綠工程 。為全面掌握實施情況,更好地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xx]23號)精神,商務部組織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上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好轉。

據有關部門監測,我國食品內在衞生質量有了明顯改觀,食品衞生平均合格率20xx年為88.6%,20xx年為89.5%,20xx為90.45%,20xx年預計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態勢。20xx年37個城市第五次監測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3%,比20xx年提高30.5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9.4個百分點,比 20xx年提高1.9個百分點。20xx年4月份,16個城市畜產品中 瘦肉精 檢出率僅為1.2%,在20xx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又下降了1.4個百分點。5城市水產品氯黴素殘留檢測均為0。

市場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得到加強。

目前,全國年銷售2億元以上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普遍實行了自檢制度,實施檢測的零售店鋪數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務部門定點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較大的範圍,並形成了企業自檢、社會中介機構受託檢測和政府部門監督抽檢三道 防線 。據調研,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2.6%設立了檢測室,55.1%配備了專職檢測人員,其中最多配備了62人;連鎖超市中,73%配備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建立了目標責任體系,21%向其所屬門店派出衞生質量巡查專員。

市場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得到實施。

奎年來,由於大力推行認證、索證、索票、信用檔案、場廠(地)掛鈎等准入制度,市場食品安全把關作用得到加強。調研顯示,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業採用了國際標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45%通過了ISO9000、ISO14000和 OSHMS18000三類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7.11%設立了無公害產品專區,16.31%設立了綠色食品專區,6.14%設立了有機食品專區,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礎卡設的佔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佔73%,注重環境因素的佔59%,實行食品衞生安全崗位責任制的達91%,把食品安全指標量化並作為考核依據的達86%。20xx年,全國32.9萬家食品經銷企業中,有15.1萬家建立了進貨驗收制度,14.5萬家建立了購銷台賬制度,11.9萬家建立了銷售食品質量承諾制度。

食品流通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觀。

據調研,目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建有冷庫的佔38.56%,其中上海高達52.4%;27.9%配備了速測儀,10.59%配備了色譜儀,3.6%購置了檢測車;43%配備了污物處理設備,其中,12.92%擁有垃圾分類處理設備,9.53%設立封閉式垃圾樓,8.9%配備污水處理設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連鎖超市中,大多數已把食品冷藏櫃作為營業設施中的基本配置,遼寧、福州、青島、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城市在肉類食品市場上配備冷櫃的超過60%,部分企業也配備了簡易的檢測設備;被調研的超市全都對垃圾污物進行分類,集中處理; 90%以上的連鎖零售企業建有配送中心,截止20xx年6月末,我國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配送中心已達2845個。

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顯著增強。

消費者選擇食品標準從優先考慮價格轉向價格與質量並重。過去一味相信廣告,現在更相信產品衞生質量公告。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中,85%關注食品保質期,72%關注蔬菜和水果的農藥殘留量,55%關注食品的細菌超標問題以及包裝材料、食品添加劑含量等有關因素。

消費者對超市食品安全的認同度明顯領先於農貿市場。消費者對超市所銷售的各類食品的安全性認同是農貿市場的9倍,其中速食食品安全認同度最高。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自我保護能力增強。調研顯示,消費者中, 47.9%關注相關檢驗證明,22.3%關注食品的色澤、外觀; 70.4%希望購買無公害農產品,56.4%願意選擇綠色食品,52.4%希望選擇安全食品, 22.3%希望選擇有機食品。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採用多種辦法維護自身的權益,包括向有關理部門申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人民法院起訴、與生產經營者協商等,這幾方面的比例分別為68.4%、54.1%、48.7%、30.3%和14.7%。

廣大消費者對 三綠工程 的參與意識大大增強。據調研,66.2%的人希望通過電視專題片進一步瞭解 三綠工程 ,69.7%的人願意為 三綠工程 出謀劃策,53.8%的人願意義務宣傳 三綠工程 ,49.2%的願意積極舉報食品安全相關問題。在 三綠工程 採取什麼措施可以提高消費信心這一問題上,認為開展誠信經營及行業自律、樹立放心品牌、嚴格食品檢驗檢測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66.9%、56.1%、47.8%。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市食品超標問題依然存在。

儘管我國食品內在衞生質量有了明顯改善,食品抽檢合格率不斷提高,但上市食品超標問題依然存在。目前,食品衞生平均不合格率仍達8%左右,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為7%,畜產品 瘦肉精 檢出率為1.2%。據對7萬多家食品市場眷查,發現不合格散裝食品19萬多公斤,病害肉40多萬公斤,假冒偽劣酒類案件9.5萬件。

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缺失。

《食品衞生法》和《產品質量法》都涉及到了食品生產和銷售的衞生要求,但總的看,商品流通過程中的法律條款仍相對粗疏。食品很多都是鮮活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過程中保鮮、貯藏等要求較高,應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此外,市場準入是一項行之有效的辦法,但這項制度的實行尚缺少上位法的支持。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主要還是靠行政管理,亟需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結論與建議 篇四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裏我要提幾個建議:

1、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3、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於紙上,貼於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學校可讓一位老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5、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不過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食品安全知識調查報告 篇五

摘要:古人説:民以食為天。今人説: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從古至今,食物都是關乎每個人生命和健康的頭等大事。無論再偉大再英明再堅強的人,也不能不吃飯,不進食。然而,如今似乎什麼都不敢吃了,我們將何以生存?

關鍵字:食品安全;綠色食品;安全指標;

城區居民綠色消費意識明顯增強,農村居民消費觀念有待轉變

城區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願意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健康營養價值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據調查,城區消費者中特別關注食品營養與安全的佔69%,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僅佔不到10%,購買食品時他們首選質量,寧可多花點錢也要選擇質量好一點的食品,通常在大型超市和商場購買食品,8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好於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這與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的城區居民消費水平是基本相符的。

而處於低收入階層的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和實惠。據調查,農村消費者中,購買食品的主要地點是集市和附近的小賣部,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抱有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種玩笑似的傳統觀念。他們當中只有5%的人認識綠色食品的標誌,只有17%的人認識質量安全的標誌。一位農村退休老教師一言道出了心聲,他説現在農村居民在吃這一點上主要有兩點表現。一種是純粹為了吃飽,特別是在農忙季節勞作一天回到家裏生水冷飯一湊合也就是一天,哪有精力和意識去關心飲食的營養健康與安全問題,即使在平時也很少花錢買一些瓜果蔬菜之類的東西,就更不用説那些雞鴨魚肉蛋奶等營養品了,通常是自家菜園裏種點農產品甚至有的還拿到集市上去賣;還有一種就是為了略微吃好一點,但仍然以價格優先為前提,通常在集市上和小賣部裏花點錢給小孩兒和老人買點營養品以表愛心和孝心,圖的也是實惠,雖然他們有一定的食品營養與安全意識,但這種意識還不是很強,還完全保護不了自己。比如,當問及如果你購買到過期變質食品時會怎麼處理?的問題時,90%以上的人選擇扔掉忍氣吞聲,沒有人選擇投訴。

從這一點城鄉差距就可看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不和諧因素,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打造城鄉和諧勢在必行。

羣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有所提高,關注點不斷增加,雖然目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總體上還不是特別高,但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正逐漸為廣大羣眾所重視。

羣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在提高。從調查來看,當前消費者主要通過電視、報紙、電台的曝光來關注食品營養與安全事件,有的已擴展到互聯網。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和要求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食用的產品是否安全,是否影響健康以至是否會造成對生命的威脅都成了老百姓的熱門話題。調查中一位蹬三輪的大叔説他每天都從報紙上關注這方面的信息,而且現在好多的三無產品他都不敢吃。可見,居民對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通過媒體瞭解,還有就是通過親友及其他途徑瞭解,比如,蘇丹紅瘦肉精多寶魚等食品安全事件,居民基本都知道。而且一半以上的人聲稱食品廣告對他們是有影響的。因此,繼續保持和加強媒體對食品營養與安全事件的報道和宣傳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羣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點在增多。首先是如何才能買到放心的食品。隨着羣眾消費觀念越來越理性,對食品安全也越來越重視。消費者非常關心食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品牌、質量標誌、成分和營養等,尤其是食品是否含有色素、添加劑、防腐劑和有毒有害。從調查情況來看,被調查者絕大多數認為一些信譽好、規模大的商場和超市的食品比較安全,個體小攤點的麪包、牛奶、糖果、糕點及無包裝的糧食製品存在過期、黴變、以劣充優的現象。95%以上的居民均表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到信譽較好的超市、商家購買食品,在選購食品時,都非常關注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其次是如果買到偽劣、變質有毒的食品如何才能迅速的維權。在調查中,部分消費者對食品食用後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最關心、最關注的。大部分羣眾對食品安全偶發事件,實感無奈。怎樣消除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讓消費者放心購物,更是居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買到偽劣、變質有毒的食品後,怎樣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有效的維權,怎樣投訴,向誰投訴、投訴後怎樣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切實得到利益補償,消費者都十分關注。

城鄉食品流通領域的交易環境、物流設施等產生新的變化,食品安全管理監督和市場管理機制有待加強

在農村,現在出現了一大批小型自由集貿市場,那些小攤位的貨主定時定期到村裏擺攤,為農村食品交易環境注入了新的元素。一些初具規模的代銷點貨架上的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這在給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和市場管理帶來了困難。衞生防疫部門對經營生鮮的超市、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進行抽樣檢測,並將檢測結果在新聞媒體上公示。但據消費者稱,有些工作純屬走形式並未真正起效。試想本身就不是很健全的治理之手怎麼能夠深入到那些農村死角中不規範的小攤小店裏呢?

由於農村居民收入遠遠低於城區,農村市場對低價食品有着很大需求,購買渠道主要是自由市場和小賣部。加之農村執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場監管嚴重缺位,農民購買食品既不查驗相關證照,又不索要銷售發票,致使一些三無食品、過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場拒之門外的食品流向農村市場。調查顯示,農村市場經銷的食品中多為自產自銷,來源於流動攤販;糕點、熟食、乾果、酒等散裝食品所佔比例很高;部分包裝食品沒有標明保質期;店主對過期食品選擇降價銷售。種種此類,都要求我們的監管部門在農村食品交易環境日益複雜化的進程中切實做到為百姓健康負責,為人民謀福,努力打造城鄉和諧。

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眾多問題,腐敗現象時有發生

食品安全是直接關係人民健康,維持市場穩定的重要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國正處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時期,當前國內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國食品管理監督嚴重滯後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大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憂慮和擔心,使消費者對政府、企業、經營者產生信譽危機,這不得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被調查的居民和食品生產廠家大多認為有關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這樣就造成政府做的不夠好、執法不力、管理不嚴、執法監管時鬆時緊、無規範性、堅持性。執行制度時不是一種監督執行的過程,而是一種履行手續的過場。對大企業、大超市尚且如此,更何況對一些農貿市場、小型的零售攤點和小作坊了。這就導致無論是從衞生狀況還是產品質量上都存在極大問題,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更有甚者,在違法生產者和經營者因謀取暴利而造成食品問題時,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卻滋生了腐敗因素。一位接受調查的大叔氣憤的説,買種時明明要的是紅蘿蔔,而種出來的卻是青蘿蔔,在經銷者和相關檢測部門一頓酒飯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種子沒有問題。還有一位村長更是抱着憤世疾俗的態度説我們搞這項活動沒用,聲稱那些生產者和銷售者弄虛作假欺騙羣眾,而政府的制度卻絲毫不起作用,甚至還進行庇護,老百姓投訴與他打官司值不得,即便真的打官司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老百姓。一直到我們離開他還是對我們説我們的宣傳工作是徒勞的。可見有一部分居民的確對政府、企業、經營者產生了信譽危機。

由此不禁使我們聯想到中國食品在世界上的信譽問題。日本《讀賣新報》7月25日報道:恢復中國食品信譽任重而道遠,重塑中國食品形象關鍵在剷除腐敗。中國現在想拼命地挽回一落千丈的食品信譽,為此動員了行政、司法和宣傳等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然而金錢本位主義在中國的食品領域根深蒂固,中國恢復食品信譽任重而道遠。中國現有大小共計約50萬食品加工業者,只要有錢賺什麼都敢幹的企業不在少數。現在,與其説是中國食品的質量問題倒不如説是中國那種不顧他人性命的生產現狀給世界造成了巨大沖擊。嚴重貪污腐化的前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於7月10日上午在北京槍決。雖然他坦白了違法的事實並返還了一部分贓款,但法院仍然沒有從輕量刑,當天上午,就在北京,中國舉行記者招待會表示了重拳打擊食品安全問題的決心。

今年上半年,中國工商部門共查處食品安全事件3.44萬起,搗毀黑窩點3191個,中國*府還宣佈要在20XX年之前將問題較多的小作坊減少一半,將容易滋生腐敗的新藥註冊方式改革一新。在對外宣傳上中國政府也可謂費盡心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李長江7月20日強調:今年上半年對美國和日本出口的中國食品檢測合格率分別為99.1%和99.8%。食品加工者道德淪喪不顧消費者權益甚至性命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從生產第一線到高級官員那根深蒂固的腐敗。不從根本上剷除腐敗,食品威脅的根也難斷。

食品企業狀況不是很樂觀,民營企業生產狀況參差不齊,個別企業光景不佳

調查第一天我們打算首先走訪參觀位於滄州市青縣縣城內的河北小洋人生物乳業有限公司。據悉,河北小洋人生物乳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乳製品飲料開發為主,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集團企業。2015年,河北小洋人生物乳業有限公司第一次入選福布斯中國潛力100榜,排名第38位,2015年排名第39位。如今,小洋人生物乳業經過5次改造擴建,小洋人集團擁有員工2500多名,固定資產達3.6億元,產值8億元,產品形成了酸奶系列、鮮果乳休閒乳品系列、妙戀乳酸菌飲品系列、可吸果凍系列等8大系列,40多個品種,2015年將達到12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就是這樣一個被大家公認的優質品牌企業最近也因污染問題而被媒體曝光,被相關部門責令整改。當地居民也就該事件議論紛紛,造成了極大反響。而在我們還有老師的多次要求下,該公司還是不同意我們對其進行參觀學習,原因是企業內部正在進行整改,相關負責人又外出考察,實在不便對我們的實踐小分隊進行接待和安排。

之後,我們又對青縣境內的河北滄州弘方乳業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奧特曼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東方神牛生物乳業有限公司進行了走訪。三家企業都位於104國道附近,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而只有河北東方神牛生物乳業有限公司一家公司正在進行生產,其它兩家公司都處於停產階段。據公司保衞人員透露,這種小規模生產廠家屬定單批量生產,沒有訂購需求便沒有生產任務,而且企業已長時間沒有進行生產工作,大部分職工都在家待命,職工數量只有幾十人,多的也不過百餘人,而且多為當地居民,高學歷技術工人比例甚少。據附近的一家餐廳老闆説,今年這些企業普遍不景氣,年生產能力不高,就連小洋人公司也受污染問題困擾,舉步為艱。造成民營企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企業規模小,專業職工數量少,生產設備落後,企業環境衞生質量不高,不能打出自己的優勢品牌,加之管理不善,使企業信譽度和知名度不高,缺乏後續發展的潛力和動力。而一些新興的小型企業,憑藉其先進的生產設備,優良的生產環境,科學嚴謹的企業管理制度和系統特色的企業文化卻走在了食品行業的前列。

由實踐而得出的幾點建議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要讓膽敢以身試法者有所畏懼。無論是大小品牌還是大小企業,一經查處,嚴懲不貸。全力避免一切腐敗現象的發生與發展,逐步消除政府、企業、經營者及檢測者的信譽危機。尤其要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努力打造城鄉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大投入,引進高素質人才,儘快完善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的完善有利於協調各部門職能和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為提高食品的生產質量、增強食品監測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應當從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擴大其覆蓋面。特別是地方民營企業和監測部門,更應加強與各大高校的聯繫多引進技術人才,為此我們在調查問卷的背面同時印有我們學院和食品工程系的簡介,以供社會人士參考。

多聽取相關代表和廣大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民以食為天,各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置於高度重視的位置,多聽聽老百姓的心聲,多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饋,讓老百姓買到放心食品。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六

(一)調查研究:

1、調查背景;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古人質樸的話語告訴我們,食品安全在生活中位置至關重要,不僅關係到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展開了關於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

2、調查目的: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瞭解大邑縣食品安全現狀,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警惕和普及食品安全問題的科普知識,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而努力。

3、調查時間:11月2日

4、調查地點:人人樂超市,家樂福超市,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

5、調查方法:

(1)實地調查:

家樂福超市:在中輕超市,調查到: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5%,是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是%,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是90%,有廠方地址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有65%,有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有70%,品是8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0%。

學校附近的小店: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我們驚訝地發現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是85%。

街旁的地攤:在街旁的地攤上,我驚呆了。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15有%,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有竟然只有55有%,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有55%,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10%。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在大型超市購買東西,不在中輕、佳惠、旺達等小型超市購買東西,尤其是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等沒有營業執照、衞生許可證的地方購買東西!

(2)上網調查: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食品安全狀況,據網上資料顯示,發現城市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願意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城市消費者中,最關注食品安全的佔71.8%,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僅佔0.6%;購買佔食品時首選質量的佔30%,選擇質量和價格並重的佔61.7%,選擇“價格優先”的僅佔88%;8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好於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只到超市購買食品。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據調查,農村消費者中,74.4%回答會適當考慮食品安全問題,但43.7%仍首選價格便宜。

(二)調查認識:

我縣的食品安全狀況從總體上説是好的。縣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多層次多途徑的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逐步理順部門監管職能。以創建文明縣城為切入點,開展文明餐桌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等系列活動,進一步規範了行業秩序,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日益完善,日常監管不斷加強,保障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全縣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

(三)總結問題:

我們總結出管理上出現問題的一些緣由:

1、法律、法規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羣眾的需求。

(1)、食品在衞生、安全方面的標準跟不上時代?有的標準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與現代社會的標準還有一定差距,亟待修訂完善。我們在大邑縣的一些街道小鋪看到,許多包子鋪一類的店,設備簡陋,可以説根本不乾淨。一則關於在饅頭裏添加了甜蜜素的新聞可以説又是一個警鐘。當問及當地居民時,竟然都一點不知道,知道新聞播出大家才有醒悟,原來是自己的鄰里。危險就在身邊,黑心加工坊就在旁邊。

(2)、伴隨科技的進步出現的新問題,如三聚氰氨、瘦肉精等問題。比如雙匯香腸,我們是一直吃到大的。方便麪裏出現了塑化劑,可以説是令人震驚。但是我們仍在實地走訪的超市中看到大量無合格檢驗標識香腸、方便麪的存在。

(3)、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制訂多有滯後,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

2、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不力。

(1)、各個部門互相推諉?食品的衞生、安全問題,從生產、加工、運輸、貯存、銷售直至餐桌上,其環節很多,其監督、管理又涉及政府數十個部門,其監管的職責範圍界限有的還不夠明確、細化,造成互相推諉或大家不管,有的站在本部門、本系統的利益上,趨利則上,遇到疑難問題、新問題等就以法規、標準不全、職責不清等種種藉口,或不作為、或不管不聞,或一推了之。更有甚者,還貪贓枉法。

(2)、監督管理者缺乏有力的監管。各級都並未積極採取對居民,特別是外來務工者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這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在大邑縣桃園社區的居民進行訪問時,他們更是表現出對當今負責食品安全的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的不信任。

3、社會不良風氣有所抬頭。

(1)、部分奸商、不法分子道德、誠信缺失。太多的人為了賺錢都趨之若鶩,但是卻見利忘義,為追求高額利潤,使用種種手段,摻假摻雜甚至摻毒,違紀違法。因此很多的黑心工坊也就見怪不怪了,他們絲毫都不顧及人民的安全。惡臭的環境下,超負荷工作的人們,瘋狂加工出不合格的產品。雖然我們並未深入到一些加工坊中,但在平時的新聞上也可以瞭解到,化學藥劑的胡亂使用在食品上,。例如地溝油的壞影響,甚至影響到了學校,據有的學生看到,有人在自己學校的食堂旁邊掏地溝油回收。我們可以在網上瀏覽到地溝油的再加工是如何的。在實地走訪部分居民家時,大家更是説出了不太敢去酒店、飯店,因為怕那是地溝油做成的菜。

(2)、非法的添加不合格的物質?食品添加劑對於抑制食品中有害物質和微生物的生長、增強食品的營養價值、消化吸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都有完善嚴格的法律標準規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其根本的前提的是對人身體健康無害。

(四)分析原因:

在調查中我發現,大眾對食品科普知識的掌握還是甚少的,即便是高學歷的知識一族對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瞭解也較淺薄。人們一般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瞭解一點常識,其他諸如閲讀科普書籍或者參加講座等這些活動還是沒有普及。儘管這樣一個信息時代,人們交流機會眾多,但很明顯,食品科普知識還無法成為一種時尚去深入我們的生活。

(1)當前消費者主要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的曝光來關注食品營養與安全事件。

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和要求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食用的產品是否安全,是否影響健康以至是否會造成對生命的威脅都成了老百姓的熱門話題。調查中大部分受訪者説她每天都會從網絡上關注食品安全這方面的信息,而且現在好多的“三無”產品她們都不敢吃。對於受採訪的學生來説,名人效應是明顯的,所以他們對於名人代言的食品都比較信任,他們也聲稱食品廣告對他們是有影響的。因此,繼續保持和加強媒體對食品營養與安全事件的報道和宣傳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2)產品基本屬性、售賣地點對人們選擇的影響。

消費者也是非常關心食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品牌、質量標誌、成分和營養等,尤其是食品是否含有色素、添加劑、防腐劑和有毒有害。從調查情況來看,被調查者絕大多數認為一些信譽好、規模大的商場和超市的食品比較安全,個體小攤點的麪包、牛奶、糖果、糕點及無包裝的糧食製品存在過期、黴變、以劣充優的現象。對於學校附近路邊擺攤現象則更是明顯。

(五)由實踐而得出的幾點建議:

1、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要讓以身試法者有所“畏懼”。

無論是大小品牌還是大小企業,一經查處,嚴懲不貸。全力避免一切腐敗現象的發生與發展,逐步消除政府、企業、經營者及檢測者的信譽危機。尤其要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努力打造城鄉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形式多樣化。

絕大多數人認為我們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聲稱通過我們的宣講和宣傳資料的發放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到的知識,還要求我們平時多開展一些類似的活動,也有部分人羣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幹什麼。還有些人認為這些東西無所謂。因此,除了對一些不法生產經營者介入監督和曝光外,新聞媒體還應多做些增強人們健康消費意識的宣傳教育,提倡健康消費,不盲目貪便宜。

3、引進高素質人才,儘快完善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

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的完善有利於協調各部門職能和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為提高食品的生產質量、增強食品監測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應當從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擴大其覆蓋面。特別是地方民營企業和監測部門,更應加強與各大高校的聯繫多引進技術。

4、加大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問題採取的工作,提高部門間的協作能力。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七

品流通環節是消費者接觸食品的第一道主要環節,同時也是牽涉消費者數量最大的一個重要環節,搞好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工作至關重要。温縣工商局圍繞提高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實現食品安全長效監管,近期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基本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縣共有涉及食品經營的單位和業户445家。經工商部門註冊的個體食品店(含部分經營副食的百貨店)375家,有限公司1家,超市(商場)5家;“食品放心示範店”93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連鎖店”126家,食品統一配送率70—80%;無照經營70家。

這些經營單位是全縣流通領域的食品經營主體,直接為百姓提供食品來源,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監督、管理好這些經營單位,就管好了全縣人民的“菜籃子”、“米袋子”、“肉案子”,就為百姓創造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對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督執法力度,有效促進了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好轉。目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基本令人放心,經營單位管理制度、索證索票制度、不合格食品退貨制度、購銷台帳制度有效落實,食品安全基本實現了無縫隙監管。而在農村食品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水平仍有待提高。

今年我局組織了10餘次食品類專項檢查整治行動,取締無照食品經營户67户,查處各類食品案件27起,其中無證經營業户84%在農村,食品案件90%發生在農村。檢查結果顯示,農村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較城區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縣設立12315消費者投訴站(點)547個,在全縣各行政村聘請一名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聘請食品安全監督員262名,制定了義務監督員制度,定期召開座談會,集中聽取他們對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以期達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改進食品安全工作的目的。農村是食品流通環節安全問題的多發地區,農村食品流通環節監管是需要着力破解的難點。雖然縣政府每年均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目標考核,且在食品監管方面有一定的經費投入。但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還存在有以下問題: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集市散裸裝食品的“兩防”設施不夠完善。農村集市食品近60%為散裝、裸裝,雖然有的業户添置了網罩,解決了防蠅問題,但防塵效果不理想。二是食品店的散裸裝食品標示不清晰。調查發現,農村商店所售的散裝食品多數無原料説明,無加工日期,無保質期,消費者正當權益得不到保障。三是農村雜貨店食品混放嚴重。農村雜貨店規模較小,衞生狀況較差,商品類別較雜,洗化用品與食品混放,存在食品被污染的隱患。四是銷售三無產品、超期食品現象依然存在。部分經營業户銷售本應淘汰的過期商品,少數業户為牟取利潤違規銷售三無產品,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五是部分食品質量堪憂。集市和小食品店出售的果凍、汽水等食品普遍存在色素、有害菌超標現象。部分飲料由糖精、色素和水簡易勾兑而成,未經殺菌處理,便進入市場流通。六是部分食品外包裝質量低劣危害人體健康。許多小企業、小作坊為降低成本,選用質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制瓶進行食品外包裝,有些企業使用未經充分消毒殺菌的二次包裝,對消費者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部分生產企業和批發商、零售商盲目逐利,形成了劣質食品供應鏈。一些小企業、小作坊為降低成本,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以低價戰略向農村傾銷;部分批發商貪圖利潤,批量採購低價劣質產品;一些零售商只顧“適銷對路”,對食品質量置若罔聞,銷售低價“三無”商品。很多劣質食品和“三無”食品,正是通過這一供應鏈條流入農村市場。二是農村消費能力偏低,農民食品

安全意識薄弱。農村總體經濟水平不高,農民購買能力不強,質量過硬的名優食品難以佔領市場。很多農民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容易成為假冒偽劣食品的受害者。同時,多數農民辨偽

能力不強,在消費時沒有查驗證照和索要發票的習慣,給一些“三無”食品、過期不合格食品和城市淘汰食品流入農村埋下了隱患。三是農村市場存在監管薄弱環節。食品安全工作已呈現出“跨區域流通、多部門交織”的特點,多數劣質食品由外地加工窩點製造並向本地輸出,打掉這些加工黑窩點,需要區域合作、部門配合,存在一定難度。農村食品銷售網點多、分佈散、流動大,難以實現集中監管。

二、加強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長效監管體制。要有效整合監管資源,促進監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真正形成各監管部門各司其職、相互協助、無縫對接的聯動機制。要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完善各項監管制度,切實做到監管工作全履蓋和經常化。

(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是做好監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雖然我單位基層執法人員均為國家公務員,具有高中以上學歷。根據當前食品安全監管狀況,還要繼續加強執法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執法水平,提高整體防範食品安全能力。要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作用,鼓勵其積極舉報違法案件,達到實時監管的效果。

(三)強化食品源頭監管。要繼續加強農產品源頭的監管,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加快無公害基地和無公害產品建設,對已通過認證的無公害基地的產品實行動態監管。要繼續加強對外來食品的監管,建立健全各項監管制度,實現食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對食品質量安全衞生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把好食品市場準入關,確保食品源頭安全。

(四)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監管。要大力倡導現代流通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要切實落實經銷企業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台賬和質量承諾制度;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質量監測制度,嚴格實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銷燬、公佈制度,加大對違法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流通環節經營秩序規範。

(五)加大餐飲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餐飲衞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要進一步加大對餐飲衞生的監管力度,實施食品衞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對餐飲單位食品、餐具等進行經常性檢查、監測機制,保障食品消費安全。要加大對無證經營的整治,開展集中整治衞生不合格現象,規範其經營行為,保證食品清潔衞生。

(六)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和培訓教育。要採取多種宣傳形式,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廣大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增強防範能力。要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培訓,進一步提高食品生產經營業主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增強企業法人的第一責任意識、法制意識、社會公德意識,把好食品安全“入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