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輔導員關於美術類學生工作分析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08W

一、如何更有效開展針對1995年左右出生的美術生的管理工作

輔導員關於美術類學生工作分析報告

現在所帶的2013級學生與我曾經所帶的x級、 x級學生有很大的不一樣。比如06級美術生專業基礎好,能吃苦,幹部能力強,有良好的集體觀念,能為別人考慮,懂得感恩,性格開朗,沒什麼心理方面的負擔,把專業當做自己今後唯一的發展方向,但英語基礎差,不重視人文學科的學習等等。而13級學生與他們有很大的區別,專業老師反映很多學生專業基礎一般,部分學生存在驕嬌二氣,實用主義蔓延,幹事情先考慮回報,團隊觀念不強,喜歡單幹,對專業投入不夠,很多學生畢業後會放棄專業,內向性格的學生數量大幅增加,有各種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始出現,但他們非常重視英語和一些非藝術專業的學習,許多學生在大二就過了四級,過六級的也不少見。針對這些特徵,我們需要改變一些過去的工作方法。

首先,日程管理的辦法要與時俱進。既不能違反學校規定,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這需要我們做好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比如80後的美術生絕大部分能遵守學校的晨跑制度,覺得遵守制度是學生應盡的義務。而現在的學生對晨跑制度卻不是很能理解,覺得早起晨跑作用不大。除了耐心的講解學校推出這項制度的出發點,晨跑形式的多樣化也是必要的,要讓學生從中獲得一定的、有益的東西,學生自己才會從心底自發接受而不是表面敷衍。本人試行學生早上七點至七點半在教室學習英語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和學校的幫扶政策結合起來,英語基礎差的可以在這個時間接受幫扶。這樣既遵守了學校的規定,學生也沒有了藉口來抵制晨跑。

再如,寢室矛盾現象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比較都增加許多。現在美術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境環境不錯,他們的父母都是60年代生人,不願意讓孩子吃苦,相比80後的美術生,他們身上驕嬌二氣更重,不懂得尊重他人。他們過去都是一個人的空間,現在突然要四個人共享,很不習慣。美術生本來集體觀念就不強,加上家長的寵愛,環境的優越,寢室矛盾情況要比別的學院更為嚴重一些。但問題出現了,需要我們去解決而不是迴避,需要我們把寢室也要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除了調節矛盾、評選文明寢室這些傳統的方法外,我們更要改善寢室的風氣和氛圍,把工作紮紮實實做到寢室,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之間潛在的矛盾。但工作實踐中我們也發現,難以調解的案例在增加,學生寧願選擇外出租房也不願寬容對方,這一點應引起我們的警惕和深思。

其次,思想教育的方法要貼近他們的特點。80後的美術生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大都能正確的看待,耐挫折能力較強。而現在許多美術生對待批評沒有正確的態度,大多持抵制或敷衍的態度,他們認為老師的觀點並不一定是對的,不會隨便認可和接受老師的看法,這樣就增加了工作的難度。一些學生心理比較脆弱,有時候還沒開始對話,學生的眼淚已經流下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改變、改進,更要深入。比如我們的談話談心工作可以以鼓勵為主,不隨意批評學生,談話的語氣要更能讓學生接受,要和學生平等對話,而不是高高在上,工作要更加細緻,善於發現學生心理的微妙變化。對於2013級的學生,無論在什麼狀況下,無論學生是使用違規電器還是考試作弊,本人都會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和學生溝通,學生更能接受,師生關係和諧、良好

另外,我們要尊重和接受學生在專業學習和就業方面的多元化選擇。現在社會思潮的多元化對學生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對大學生活和未來有很多自己的考慮,這也是社會的發展方向。在與專業課老師進行溝通後,我們要求對專業不是很感興趣的學生在遵守學校規定的前提下,不要曠課、掛科,在修完學分,順利畢業的同時,幹好自己想幹的事情。

二、如何消除美術類學生特點對我校正常教育管理的一些影響

在美術學院做學生工作接近十年,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也發現了美術類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自身獨特的地方,對學校的正常管理產生了一些影響,羅列如下:

(一)在管理方面的影響。1、美術類專業看起來屬於人文科學,但實際具有理工科背景,他們呆在實驗室和畫室時間很長,作業量大,學生經常通宵作業,早上起不來也不太願意起牀。他們是時間越晚越有靈感,這與學校提倡的晨跑等制度有衝突。2、美術類專業課程、考試安排有其特殊性。他們通常是一個月上完一門課,接着考試,這與其他學院統一在期末考試有很大區別。這就與學校開展文化活動的要求有衝突,當學校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時,也正是他們準備考試的時間。而到了期末,他們相對其他院的學生顯得輕鬆。

(二)在學習方面的影響。美術類學生在學習方面大多表現出重專業而輕文化、識圖能力強而閲讀能力差、實踐能力強而理論功底弱等特點。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十分投入,但對公共課學習上投入不多,時常有曠課現象的發生。而我校不僅公共課較多,而且比較重視,學生在公共課方面掛科的人數不少,給他們的學習及學院的畢業生工作帶來了影響。

(三)對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影響。1、美術類課程與實踐結合的比較緊密,課程不一定在教室,比如在上課時間安排去博物館看展覽,去企業參觀,都是教學的一部分。而當學校和學院開展活動時,卻找不到學生。2、美術類學生動手時間比較長,在畫室、實驗室、展覽館經常呆一整天而不説一句話,這種狀況決定了他們動手能力強,而表達能力弱,從而導致在很多校園活動場合看不到他們的身影。3、藝術創作大多以個體為存在,這導致他們團隊觀念比較薄弱,很多學生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4、藝術需要感性思維,這決定了學生做事情的計劃性不強,而開展學生活動是要有計劃的。5、美術類學生缺乏寫作類的人才,這種情況不利於學院學生活動的宣傳。

本人認為,要在工作中多動腦,勤思考,想辦法儘可能減少這些影響,而不是抱怨,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久拖不決。

首先,有力的管理。加強管理是首要前提,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惰性與人的綜合素質有着密切的關係,綜合素質越高克服惰性的能力就越強,越低惰性越大。美術類學生文化素質相對低時,決定了其綜合素質也相對低些,惰性大,自我約束的能力就差。這更需要有力的管理。

其次,辯證的對待。從一個視角、單個緯度去審視學生,只有少數學生是優秀、成功的。從多視角、多緯度去看,感覺學生各個是人才。同樣,若只從考分界定,美術類學生自然都成了後進生,反之可能就是好學生,甚至很優秀。若只從外表來認識他們,覺得他們特立獨行,難以溝通,但當你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會發現他們的可愛、善良和純真。我們應該要拿着放大鏡去發現美術類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鏡去找尋他們的缺點。

最後,準確的定位。美術類學生的管理要有適合他們發展的辦法。對他們的評價要結合美術類學生的特點,不宜拿普通大學生的標準和內容來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