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鄉發展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W

家鄉發展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暑期家鄉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説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説校園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能否不辜負他人的期望,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裏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臨近放暑假的時侯,原計劃向其他一些同學一樣找一份工作,但最後決定回到家鄉,幫久別的爸爸媽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個假期我主要是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讓我更深刻的瞭解到我的家鄉,瞭解到農村建設和家鄉父老鄉親的辛苦,還有家鄉教育事業得發展情況,最後出於我所學的專業,我還了解到一些關於家鄉里人的健康狀況......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最南邊的一個小村莊,所屬的縣城叫文縣.我的家鄉在遙遠的大山裏,四周青山環繞,綠水長流。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地一片沉寂,遠處的稻田裏傳來一陣陣青蛙和小蟲子的嗚鳴聲。這裏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民風淳正、鄉風文明這樣的環境 養育了我們村裏質樸勤勞的140多口人,我們村小,人少,地也少,但我們出產的東西可不少 ,我們縣城的蔬菜大多是我們村提供的,有時真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就拿我家來説,我家今年種了0.5畝地的番茄,0.3畝地的辣椒,還有0.3畝地的西瓜。可別小看他們哦,採摘高峯時,番茄一次摘了1400斤,辣椒一次摘了600斤。現在我主要介紹一下我在家幫忙採摘番茄的過程。暑假剛回家,我家的番茄就上市 了,收穫番茄的過程,每隔兩天就要摘很繁瑣一回,否則就會太紅容易軟也容易壞。採摘時,挑紅的(稍微青一點的也可以)摘下來放在一個比較結實不會變形的容器裏,比如放在桶裏,而且要輕拿輕放,這樣就不容易把它弄壞。一邊摘一邊摘好的集中到一個地方。把所有的摘完後,就開始裝箱了,我們每家都有用來專門裝番茄的自制木箱,可以防止把番茄壓壞,但有一點就是比較笨重。裝箱的時候,把比較青的放在最底下,比較紅的放在上面,一排排,一層層地擺放上來。可別小視裝箱這個工作哦,裝的好的話,長的欠佳的都可以把它放的很好看,很惹人愛。技術不好不會裝的話,好番茄也可以裝的亂七八糟。裝的好的話而且可以裝很多,但不壓壞。裝完後看着一箱箱成品的番茄,那種收穫的感覺只有當時才能體會,而其中的辛苦也只有爸媽知道,如果沒有之前的澆水施肥,也不會有如此收穫。兩個月的假期,我親身經歷我家番茄的從有到無,從有到無,一共收穫一萬多斤,我想如果不會由於各種因素導致減產的話,產量一定可以達到兩萬斤。這就是我們收穫番茄的全過程,在這裏我學到了很多,叫我知道爸媽的辛苦,叫我懂得錢來之不易,感受也很多,有一次我們正在頂着大太陽辛苦的幹活,同村的大叔送來了一個大西瓜,那時我才懂得雪中送炭君子少,錦上添花小人多。求人須取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的真正含義。

皇糧國税,古已有之。直到今天,交公糧一詞,仍是中國農民的口頭禪。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以犧牲農民收入、農村發展的代價進行了城市工業化建設,導致城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經濟增長的大蛋糕中,占人口總數絕大多數的農民不僅沒有得到相應的好處,反而在某些方面還遭受着嚴重的不公。比如在税制方面,城市和農村一直實行的是雙軌制,廣大農民的税負長期高於城市居民。目前,我國是世界上唯一專門面向農民徵收農業税的國家,總税率達百分之八點四。隨着城鄉貧富差距的拉大,全面取消農業税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取消農業税,還在於它破除了對農民的不平等待遇。人民羣眾對這項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興。 村民_____告訴我,他家有4口人,耕種3畝地,年收入2萬元左右。他説:現在農民享受這麼多優惠政策,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的親民、愛民。我們對黨和政府的農村政策由衷地擁護!這對我村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農村中的教育問題。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因為從三年前農村中就開始執行兩免一補政策,即對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段家庭貧困學生實施兩免一補(免費提供教科書,免收雜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這走又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實的比較到位.老百姓都説這是一件好事啊。這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利國利民的大事。老百姓確實感受到了黨的温暖。 但其中我也發現有幾個問題,就是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設施的問題。第一,教師分佈不合理。鄉鎮中國小教師調整權力在鄉鎮,造成鄉鎮之間教師分佈不合理,兩極分化嚴重。村小、條件差的學校教師緊缺,在職教師千方百計要求調出;城鎮、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國小又人滿為患。第二,教師隊伍青黃不接,農村國小教師工作生活的環境相對於城市國小來説非常差,條件也相當困難,老教師不斷退休,新教師不願意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國小任教,造成農村國小教師緊缺。同時,農村國小教師負擔也比較重。一些生源少、教師缺的農村國小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無論語文、數學還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師擔任,甚至還有一位教師擔任幾個年級課程的現象。教師應付正常教學尚且力不從心,更談不上推行素質教育。加之不少農村國小教師處在半耕半教狀態,農耕必然佔去相當一部分時間,完成正常教學任務也無法保證。還有,教育教學設施落後 ,很多農村國小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樂課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着唱一句,體育課要麼是學生自己玩,要麼是體育教師拿來一個籃球,幾十個學生打上40分鐘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更別提教育現代化、信息化了。舉一個例子,我姐姐她今年剛上班,所在的一個村小6個年級,只有4名教師,而還有一位老師經常不來上課,學校就只有三位老師,就一個人帶了三、四兩個年級,而且所有的科目都是她一人擔任。我想,如此下去,就算老師再盡力,學生再努力,農村教育仍然是一個大問題。

最後,出於我所學的專業,我還了解到一些關於家鄉里人的健康狀況。我發現目前農村裏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日上升,高血壓的病人沒有注意控制血壓升降,在這個假期我知道最後發展為腦出血死亡的病人就有兩三個。近年來,國家雖然有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障,給農民報銷醫療費,使他們生病不怕去醫院,但是他們的知識依然很缺乏,比如生了病那些東西該吃,那些東西不該吃,他們不是很清楚。我覺得應該多向他們普及一些健康常識。

雖然在這假期我沒有在我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覺我懂得了太多的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穫很大,我常常被有思想、有遠見、有決策的農民所感動,更被他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所折服。感受也很多 。我也感受到了農民的樸素和勤勞。總之,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對中國的農村建設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雖短,但它留給我們的啟迪卻是深刻而長遠的。我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了社會,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了自己的學習熱情,真正達到了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目的。假期實踐 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錢來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第2篇】關於家鄉發展新貌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還記得你的家鄉幾年前的面貌嗎?現在又發展什麼樣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家鄉發展新貌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歡迎閲讀!

一、實踐目的:

通過對武平縣的調查反映近年來的發展面貌,從而體現出武平縣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生活和經濟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為武平縣以後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經驗。併為將來的武平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實踐過程:

實踐安排:①從報紙、新聞、網上查詢資料文件;②走訪個別鄉鎮,調查相關部門;

實踐時間: xx年寒假。

實踐地點:武平縣平川鎮十方等各鄉鎮及相關部門

社會實踐內容:

1、武平概況:武平縣地處福建省西南部,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鄰福建省上杭縣,西接江西省尋烏、會昌縣,南連廣東蕉嶺、平遠縣,北靠福建省長汀縣,是閩西、粵東、贛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中轉、集散地,素有閩西金三角之稱,全縣土地面積2630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總人口37萬。是革命老區縣、中央蘇區縣。

武平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長冬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温17-19.6度,年降雨量為1450-2200毫米,生態環境質量居全省第二位。

武平自然資源豐富,煤炭儲量7000萬噸,石灰石2.8億噸,膨潤土1300多萬噸,白雲石1.8億噸,錳礦200萬噸,還富含鐵、鉬、鈾等金屬礦及稀土、石英石、大理石、鉀長石、瑩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林地面積320萬畝,木材蓄積量1100多萬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全縣水力資源理論藴藏量11.6萬千瓦。

武平系客家聚居地,這裏有世界獨特的百家姓鎮姓氏文化,有客家人的保護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構成的仙佛文化,還有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等神奇民俗絕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樑野山生態瀑布羣、閩粵交界處神奇的丹霞地貌獅子山等自然景觀資源,是旅遊、休閒、娛樂的風水寶地。

近年來,武平縣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境內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已基本完成通村、鄉鎮公路的路面硬化工程。國道205線,省道309線、206線貫穿境內,廣東梅州至武平巖前高速公路xx年底建成通車(xx年底,武平至汕頭、深圳、東莞、廣州已是全程高速),與之相接的永安到武平高速公路xx年全線動工建設,xx年可建成通車;上杭至梅州鐵路、江西定南經武平至漳州古雷港高速公路已列入省xxx規劃。綜合通信能力不斷提高,程控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移動通信已覆蓋全縣各地,網絡通訊迅猛發展;現有水電裝機容量10萬千瓦,由三條110千伏輸變電線路,3座110千伏和9座35千伏變電站構成的獨立電網,既可併入省網運行,又可自行對外供電。現正在興建一座220千伏的變電站。城鎮化進程加快,山水園林式風景城市已初具規模,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2、武平發展特色農業:武平縣素有國家商品糧基地縣之稱。俗話説: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但改革開放以來,這一傳統理念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根本變化,糧食市場趨於飽和,種出的糧食賣不出去。穀賤傷農,怎麼辦?武平的決策者們清醒地看到嚴峻的現實,他們由此作出了一個重大選擇:以市場為導向,由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轉變,走發展特色農業路子。

針對去年廣東沿海受颱風災害無法種菜狀況,該縣充分發揮毗鄰廣東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縣蔬菜發展公司為龍頭,選定巖前、東留、十方、萬安、中山等鄉鎮為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並以調整種植業結構為契機,籌建了富方農作物發展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的生產經營形式,建立示範基地1200畝,其中公司經營800畝,公司+農户共同經營400畝。通過基地示範種植,輻射和帶動了全縣種植業規模發展。去年,全縣種植夏陽白菜、黃瓜、台灣長茄、苦瓜等20多個品種反季節蔬菜2萬畝,總產量3萬噸,全部外銷廣東,實現總產值5400萬元,菜農僅種菜一項人均增收1000元。東留鄉大聯村農民羅盛金到外村租地40多畝種植高山反季節蔬菜,年純收入達到6萬多元。同時該縣還大力發展食用菌,依託縣農經開發公司從外地引進白背毛木耳、茶薪菇、杏鮑菇等優良菌種,在全縣17個鄉鎮建立食用菌生產基地,帶動2萬多農户參與種植。去年全縣種植香菇1500萬袋,栽培蘑菇、姬松茸食用菌8萬平方米,栽培雞腿菇、竹蓀等珍稀食用菌450萬袋,實現菌業產值8000多萬元,出口創匯150多萬美元。食用菌已成為該縣一大支柱產業。

為使農民適應並跟上特色農業要求,武平縣擴大和完善了縣、鄉、村、組、户五位一體的科技服務網絡,縣、鄉均實行了一師一技一項目工作責任制,全縣300多名科技人員,每人都帶技術和項目走村串寨,以技術承包的形式,與農民結成科學種養聯合體,在全縣建立了3個農科教示範鄉(鎮)、5個科技示範鄉、36個科技示範村和6000户科技示範户,開展科技示範、試點、推廣活動,使全縣90%以上的青壯年農民熟練掌握了1至2門以上實用致富生產技術。在萬安鄉種養大户謝月華的保鮮香菇大棚裏,筆者見他正按食用菌培訓班上學到的栽培技術接種保鮮香菇,他告訴筆者,要取得好效益,就得科學種植。科技與產業的有效結合,使該縣特色農業如虎添翼,得到迅猛發展,目前,全縣已形成2 6萬多畝茶葉、8 49萬畝水果、1 5萬畝大頭典竹、1萬畝芳樟的種植規模。創辦了年出欄生豬1萬頭以上的養殖場1家,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14家。該縣果茶、大頭典竹、芳樟、生豬已成為與蔬菜、食用菌齊驅並進,促進農户增收的支柱產業。

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武平縣領導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把產品變成商品,變成農民手中實實在在的鈔票,讓農業豐收、農民增收,農民才會嚐到發展特色農業的甜頭。為此,該縣圍繞解決農副產品賣難等問題,狠抓市場體系和農字號龍頭企業建設,開闢農業增效捷徑。

在擁有150萬袋保鮮香菇、6500畝反季節蔬菜、1 38萬畝果茶生產基地和8個瘦肉型豬綜合養殖場的東留鄉,這裏的農民已不再為賣難而愁眉苦臉了。1998年,這個鄉多方籌集了200多萬元,興建了大明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每到農產品成熟季節,經該市場發往江西、廈門、廣東等地的農副產品每天不少於10輛車。香港德能公司的陳老闆還長駐該市場收購鮮菇,加工後全部銷往香港。

像這樣的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在武平縣有10多家。在全縣形成以城關市場為軸心,巖前、東留市場為兩翼,面向廣東、江西的扇狀邊界市場網絡。同時,大力興建農副產品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引進台資成立了年加工茶葉100萬公斤的皇茗茶果林有限公司,與莆田閩中蔬菜廠合作興辦了一家脱水蔬菜加工廠,如今該縣已擁有縣農經開發公司、縣蔬菜發展公司、桃溪茶葉精製廠等近20家龍頭骨幹企業。還出台優惠政策,去年抽調了150多名幹部參與邊貿流通和農業開發。現全縣已形成近2萬人的流通隊伍,活躍在全國20多個專業批發市場。東留鄉大明村何文斌成立農副產品經營部,把當地的水果銷往廣東水果專業批發市場。去年該鄉xx多噸水果銷售一空,果農僅此一項比去年增收200多萬元。暢通的銷售渠道使全縣食用菌、蔬菜、生豬、果茶等產品85%以上外銷至廣東、江西等省及本省廈門、漳州沿海地區。

特色農業為武平農民打開了致富大門,給全縣農業增添了發展後勁,在廣袤田野閃現出希望的光芒。

3、武平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 今年3月3日,武平縣永平鄉孔下村谷夫森林人家掛牌開業,為遊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樑野山的人們提供餐飲、休閒服務。武平縣依託良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使該縣旅遊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今年1至2月全縣共接待遊客3.5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80.2萬元。

武平縣大膽突破武平無旅遊的思維誤區,解放思想,獨闢蹊徑,於xx年將坐落在東留鄉中坊村的1.3萬畝林地,承包給廈門偉立原生態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讓其進行管護和開展非伐木經營,建設原生態無污染示範茶園,成功打響武平原生態觀光旅遊第一槍。隨着原生態觀光旅遊茶園的發展,該縣對武平旅遊發展的策略、在閩西旅遊格局中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xx年,通過專家們歷時10個月的編制,終於確立了圍繞生態武平、客家聖地、心靈家園、迴歸之旅主題,構建一一三三四旅遊發展格局,即以縣城為中心,以樑野山為核心旅遊區,順着巖前、中山、桃溪三個節點建立三條輻射軸,形成樑野山旅、巖前宗教朝聖、中山百家姓古鎮、桃溪生態與農業四大旅遊區,打造中國生態旅遊大縣的發展目標。

圍繞這一旅遊定位,武平縣完善旅遊招商平台,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把項目落地生成作為旅遊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大力開發推出新的景區景點。圍繞着發展綠色經濟,該縣引進長期資產管理公司等投資商,啟動建設武平生態休閒度假村、樑野山生態旅遊開發、下東温泉度假村、碧水莊園、巖前蛟湖旅遊開發、武平紫金酒店、象洞白水寨、碧水公園改造、文博園等項目,致力於至xx年把樑野山生態旅遊區建成國家4a級以上旅遊區,把武平紫金和温泉度假村建成四星級酒店,把仙巖旅遊觀光茶園建成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把中山鎮、城廂雲礤村、巖前靈巖村建成旅遊名鎮、名村,形成一批休閒度假特色旅遊區,使旅遊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該縣還結合縣城城市建設,抓好劉亞樓將軍廣場、文博園、河濱公園、星級酒店、企業會所、美食一條街等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品牌,打造閩粵贛邊山水風景園林城市。同時,該縣全力推進永武高速公路(武平段)建設,促進縣城至十方高速公路立項和開工,實施省道205線永平至湘店公路改擴建,實施部分通自然村公路硬化工程,不斷加大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另外,該縣還加大旅遊推介力度,邀請各級媒體來武平採風考察,在沿海舉行生態旅遊推介會,籌劃舉辦特色節慶,通過整合武平綠茶節、民間文化藝術節、定光古佛和何仙姑祭祀等活動,逐漸樹立武平良好的旅遊形象。

4武平發展綠色經濟 作為革命老區,武平縣致力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實施項目興縣戰略的同時,把協調吃山與護林當作發展綠色經濟的突破口,通過實施保護生態環境、拓展生態農業、發展生態工業、培育生態旅遊、建設生態城鎮等,建設海西綠色食品供應基地,重點發展生態型畜牧業,竹、林、果、菜、菌等綠色食品和優勢產業;積極改造傳統產業,通過提升產業結構,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全力打造中國生態旅遊大縣,啟動建設武平生態休閒度假村、樑野山生態旅遊開發、下東温泉度假村、碧水莊園、巖前蛟湖旅遊開發、象洞白水寨、碧水公園改造、文博園等旅遊開發項目;以集鎮建設為重點,加快給排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武平縣還以資源整頓為切入點,將單純的礦業經濟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產業鏈長的加工工業推進。同時加強了平川河整治力度,建起城區第二水源保護區。如今,該縣培育生態公益林90.6萬畝,林木蓄積量為11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2%,生態環境質量居全省第二位。

三、實踐結果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武平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國民經濟步入快車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武平這個小小的城市在黨領導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樓大廈,黑白電視變彩電,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除了解決温飽問題,還注重精神生活。

武平取得輝煌成就:1、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3、工業經濟迅速崛起,重點產業貢獻突出。4、固定資產投資碩果累累,城市面貌煥然一新。5、流通市場繁榮活躍,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6、財政實力顯著增強,金融信貸日益活躍。此外,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得到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教育事業欣欣向榮,衞生醫療條件顯著改善,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髮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我們武平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開創出一個美好的新生活。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作為一名中專生,這是我進入中專後的第一個假期,而這次的社會時間活動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進入社會,靠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第一次嘗試在去有意識的完成一個課題;第一次去做一些調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瞭解的事情;第一次體會大家一起用心,勁往一處使,努力完成調查,分析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案。總之,參加這次社會實踐,這次實踐活動讓我體會了很多, 深深感受到家鄉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以及人們生活的日益優越,更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優惠對家鄉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對於自身,不僅豐富了閲歷,增加了經驗,還有利於我們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信武平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第3篇】2022最新家鄉發展變化調查報告

隨着經濟的發展,每個地區都在發生不同的變化。我的家鄉是廣東高要祿步鎮。由當初的一個很小且貧窮落後的城鎮變成了當今一個比較繁榮得城鎮。家鄉是花園。有着鮮花的芬芳:家鄉是田野,有着收穫的希望:家鄉是生命的搖籃,記載着自己人生的軌跡。隨着時間的發展,我的家鄉變得越來越美麗。

隨着現在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和水平逐漸的提高了。這一個年,我回到自己可愛的家鄉去探索着這裏的變化。

逛了一圈之後,發現現在的所城變化真不少。以前大鵬所城是個打戰的地方,凝聚了多少戰士的汗水淚水。他們日夜的為了百姓們的安全而戰鬥。而當今,在這個沒有戰爭的時代裏,大鵬所城變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到大鵬的人民都會來參觀大鵬所城,來領悟歷史的變化。現在也有一些人不願意搬離那個地方,都在那裏居住,雖然那房子破舊,但卻是他們祖先他們的前輩留下來的東西。這讓他們一代傳一代感到了非常的驕傲。此時此刻,我感覺到了家鄉的變化,我們這一代的新青年,因該要更加的努力,使自己的家鄉更富裕起來。

大鵬山歌,是大鵬客家文化最出名的地方。在以前,人民的生活貧困艱難,起早貪黑的。早上早早起來就得下田去工作,一起來,大家都會唱着山歌去工作。和我一起走着工作人員,帶來來到了一條客家村,哪裏的人民都會唱山歌。我們來到了一個老奶奶的家裏,坐在那,聽她講訴着以前他們生活的故事,並且她唱起了一段小山歌。想到老家的牧牛兒郎的樂觀,也來掌牛仔呀掌牛哥,手提牛索唱牛歌,隨時隨地隨牛走,一年到暗樂呵呵。勒杜鵑花開遇彩雲,烏頭魚趕灘流水停,做件衣裳線又紡不勻想送你涼帽。盼天晴。聽着老奶奶唱着山歌,我們彷彿能想得到那一輩生活的情景。雖然是那麼的辛苦,但他們的生活過的充實。現在時代發展了,家鄉也變化了,像我們這一輩還能有多少人繼續唱着山歌呢?難道的大鵬山歌文化難道就要被流失了嗎? 我問這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説每個人都會在為自己的家鄉做貢獻,保留着自己家鄉的文化,所以不會被流失的。是的。這一次的我愛我的家鄉—返鄉專項實踐活動中,真的讓我好好的瞭解到了家鄉的過去。家鄉的歷史。

我的家鄉在不斷着變化,變得越來的越美麗。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在我們父輩這一代,因為大鵬是個靠海的城鎮,很多人都是靠下海捕魚為生,早早着,家裏的人就起來放網,打水,捕魚。然後拿出去賣。海邊,就是他們工作的地方。為了養家,就算多麼辛苦,很多人都是去下海捕魚,有點還弄海膽。而現在,我的家鄉卻因為在海邊,變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大鵬半島。很多人一到假期,就下來這邊旅遊,特別是夏天。以前的老百姓們就是以海為生,現在我的家鄉卻因為海而變成了旅遊景點,沒到天氣熱時,來這裏游泳的人可是人山人海。是啊,時代不一樣,人民的生活也不一樣了。也變得富裕起來了。很多年輕人,小時候就在大鵬這片土地讀書,長大就説要出去外面工作然後賺錢回來使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麗。是的,很多人都做到了。我的家鄉,記載着我們的每一代人成長的足跡。

是啊,工作人員帶了走了很多地方,我都發現了家鄉變得很不一樣了。變的美麗了。連本來只有機動車能走的跑道,現在還有綠色單車跑道,以前,年輕人想要出去工作,卻放心不下家中的老人,因為擔心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現在大鵬建立起了一座非常漂亮,設施非常好的大鵬老人活動中心。再也不怕家裏的老人沒人照顧,哪裏有許許多多的老人陪伴。那裏,還時常為老人們準備各種各樣的豐富節目,還經常有義工過去和他們玩,因為,我也參加了我家鄉的義工活動。體會着在家鄉做義工的感覺。以前人民住的都是一層一層一間間的瓦房,幾個人住在一間房間了,而現在是一棟棟高樓大廈的蓋起來了,瓦房也慢慢的減少了。人民現在都擁有自己的房子,想去一個地方不用在走幾個小時的路程,而是有了屬於自己的汽車。是啊。經濟發展了。家鄉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富裕了。現在大鵬當地政府也加大了對外宣傳大鵬是個多麼好的地方,讓更多的人來到這片美麗的領土。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鄉,都希望自己的家鄉是最美麗的。因為家鄉是生命的搖籃,記載着我們童年的回憶,就算我們出去了,也不要忘記迴歸家鄉,時常探索着家鄉的改變,而且我們要為我們家鄉的發展貢獻出我們的力量。是的,這一次的我愛我家鄉-返鄉專項實踐活動讓我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讓我覺得家鄉由古至今的變化,讓我感到了自豪。我愛我的家鄉。

【第4篇】2022年家鄉發展變化調查報告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衢山鎮——以前是一個被廢棄的海島,後來經過人們的改造才成為如今這樣美麗的衢山島。

它位於浙江省舟山羣島中北部,衢山島總面積73.6平方公里,其中灘塗面積13.8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七大島。全島呈西北-東南走向,東西長約18公里,南北平均寬度4公里。是一個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中的海島。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幾十個春秋過去了,我們可親可愛的家鄉,也就是衢山島換下了破舊的“棉襖”,穿上了時尚的“新裝”。

這幾十年來家鄉的變化真可謂翻天覆地,先拿我們的衣着來説吧!

媽媽説,以前,在他們那一輩,他們穿的都是很粗糙的布衣,在冬天時,雖然穿得很多但刺骨的寒風還是會從衣袖,衣領還有褲腳裏鑽,凍得瑟瑟發抖。

如今就不一樣了,穿的都是用棉、纖維、牛仔等材料做的衣服,在冬天穿上羽絨服,棉襖等保暖的衣服,在圍上圍巾,戴上帽子,套上手套,又怎會懼怕這冬天的寒冷呢?

再説説我們食物方面的變化吧!

以前,他們吃的都是米糟,雖然是雜糧,但是營養還是不夠啊,有時根本就吃不飽。那時的大麥、小麥、大米、麪粉等對他們來説都是奢侈品,更別説什麼魚肉了,連自家養的雞鴨也是拿到菜場賣掉的。哪像我們現在,整天大魚大肉,每餐都吃的飽飽的,有時都嫌棄起這些東西來了。

再來看看我們住的變化吧!

以前,人們住的都是簡陋低矮的小屋子,遮不住風,擋不住雨。每當遇上颳風下雨天,屋內就一片潮濕,甚至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出門走的都是泥濘的小路,又滑又窄,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嘴啃泥。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家户户都過上了小康的生活,每月都有穩定的工資收入。住的都是寬敞明亮的二層樓房,生病時還有醫療保障,過得別提有多美了。

最後來説説我們的出行。

家鄉富有了,大街小巷的車輛自然也多了起來,幾乎到處都是私家車,一輛輛五顏六色的車輛成了街上一道道靚麗的流動風景線,一輛輛嶄新的公交車也駛進了小島,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一輛輛光鮮亮麗的電瓶車也成為了很多人的代步工具,而曾經“流行”的自行車卻連影子也看不見了。

看到我們衣、食、住、行上的巨大變化,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家鄉所發生的不僅僅是可喜的變化,還伴隨着令人擔憂的變化。

以前這裏的植被非常茂盛,動物們都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河流非常清澈,猶如一條透明的玻璃絲帶。空氣清新,很少有機動車、汽車等一些排泄廢氣的交通工具。而現在,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山上的綠色植被逐漸減少,就算是有,也只是零星的綠色。動物們也因為生態環境的惡化而死亡。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因為無節制地排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而變得骯髒不堪,河面上還漂浮着各色各樣的垃圾。空氣不在像以前那樣的清新了,空氣質量也大不如前了,今年還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即便如此,這裏的空氣質量也遠遠高於那些大城市,但如果繼續這樣為了建設而破壞環境的話,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裏會變成一座霧霾島了。

人民的生活水平雖然不斷提高,但生活質量反而降低了,原因在於人們不注意養生,整天吃些不健康的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導致身體狀態也每況日下,生活質量自然下降了。

經過這次的寒假調研,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雖然這裏有好的變化,也有不好的變化,但我們相信只要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一定可以把家鄉建設得更好!我們是海島的少年,生活在這個美麗的海島,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來建設更加美麗更加富饒的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