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黨支部與某村共駐共建工作總結

欄目: 黨建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41W

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在村鎮文明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鎮中心國小黨支部與**村本着相互學習、資源共享、攜手共進的原則,於今年初簽定了黨支部與村共駐共建協議。一年來,結合我校的實際,開展了一系列學校與村共建活動,學校的道德實踐活豐富多彩,**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校村共建取得了雙嬴的良好效果。現將我校與村共建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學生黨支部與某村共駐共建工作總結

1、領導重視,健全機構。

學校黨支部非常重視結對共建活動,我們充分認識到,結對共建活動是文明創建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創建文明單位的基礎性工作。我校立足學校工作實際和教育工作的特點,積極發揮自身文明示範作用,主動與村委會共同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學校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政教主任、少先隊輔導員等相關人員為組員的共建活動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與**村委會分管領導共協商結對共建活動,不定期座談、互訪,為雙方文明創建工作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目前,結對共建活動已成為學校的常規工作,我校與**村委會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合作關係。

2、廣泛參與,注重成效。共建活動中,學校注意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尤其是重視學生在共建活動中與**村居民的互動,共同受到教育。學校主動徵求結對村的建設性意見建議,並列入德育計劃付諸實施;每學期組織一次向村委會彙報學生思想、學習狀況和德育教育計劃活動,以便於村委會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活動;同時學校將共建活動作為學生走岀校園、關注自身生活環境、瞭解社會的重要載體。學校經常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等,帶領學生走進鄉村,與鄉村居民一道開展多種活動,如:“小拉大手,公民道德共遵守”、“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等。學生的“共愛社區,爭做文明村民”實踐行動,也帶動了不少家長、居民一起參加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為學生活動提供方便,共同解決活動中遇到的難題,共同為社區文明進步作出努力。

3、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在共建活動中突出了大教育的特色,教育不再僅僅是學校內部的事情,學校一方面積極爭取村委會等部門的支持,共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每學期,學校與村委會共建領導小組都會就某些專項工作進行協商,形成工作合力,如學校的周邊環境治理問題,學校就積極取得村委會的大力支持,現場辦公、集中整治,成效明顯。另一方面,學校也積極開放內部教育資源,讓村民瞭解學校教育活動,如學校組織的“校園開放日”,就對村民實行全面開放,使學校教育活動成為村委會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

同時,我校積極開展青年志願者服務村委會活動,使學校與社會有機接軌,讓學生積極參與村委會建設和服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3.5學雷鋒活動日”組織學生到福利院幫助孤寡老人收拾房間、打掃街道衞生、清理非法小廣告、勸阻不文明行為等,就會不斷激發和深化學生的愛心,使他們深切體會到,應該把愛奉獻給社會,特別是要奉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們。

4、強化監督,注重實效。引入社會、家長的參與和監督,學校將更加主動,首要的是實行校務公開,我校定期向師生、村委會、家長報告學校發展規劃和教育改革計劃的實施情況;同時繼續堅持“陽光收費”,並接受社會和家長監督;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知曉率,達到逐步提高對我校的支持率的目的,學校最大限度地讓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開放課堂,家長可以隨時聽課;開放活動,讓家長成為活動的角色;雙評活動,每學期末開展“學生評教師、家長評學校”活動;參與監督,通過設立校長信箱、公佈舉報電話、成立家長委員會、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信等形式虛心聽取家長們的意見和建議,贏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及時向他們彙報學校教育教學情況,近距離的與他們溝通家庭教育的話題,幫助並指導他們對子女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家長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作用。

5、送教上門,構建網絡。學生的培養和塑造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只有整合家長力量,構建家校德育教育共同體,才能使學生教育達到預期的目的。我們重點組織黨員老師們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單親學生愛心訪,生活困難學生資助訪,學困學生激勵訪,心理障礙學生陽光訪”四級“送教上門”活動,利用課餘,甚至是節假日時間走進學生的家中,瞭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和家長共同交流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老師們採取“電話預約、逐個登門”的方法,一家一户去家訪。家訪拉近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讓家長感受到了學校的温暖。

總之,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校村共建活動,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集思廣益,不斷拓展新思路,開創新領域,繼續深入地開展系列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共建活動,進一步拓寬學生參與社會道德實踐活動的領域和空間,實現社區、學校和家庭教育資源、設施、場所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