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精彩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9W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精彩多篇)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 篇一

對於一個人,一個家,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對於學生的教育來説,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行動口號,而忽視對學生的教育。當然,也不能説中國不重視教育。

現實是很殘酷的,學校老師和家長喜愛的不過的是一些所謂的“好學生”——成績很高的一類學生,卻恰恰忽視了其他的學生。而好學生在一所學校中的總人數佔十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

每個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這句話不應成為空話。我認為:每個學生都需要老師同樣的關愛。

每個老師都會説:我愛每個學生是一樣的。可真正做到樣的老師卻少之又少。對於那些所謂的“好學生”,老師總是眉開眼笑,不停地“開小灶”;而對於那些所謂的“差生”,老師不是橫眉冷對,就是熟視無睹。

亞里士多德説過:學生本來就有一切知識,學校的教育並不是知識的來源,學校的作用只是將學生已經具備的天才激發出來。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長,作為一個老師,應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去教學生,所有的老師都知道這一方法,但卻很少有人做到。

我們國家的教育不應成為一種“教育模式”,我們的思維也不應成為一種“思維定式”。現在是21世紀初期,中國正在實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不希望我們國家的學生成為初級階段的試驗品。每個學生都應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 篇二

雪化了是什麼?是春天!不,是泥水。

——題記

記着有這樣一個外國的趣味題,在一個雨雪交加的夜晚,你驅車回家時,看見路旁有三個可憐人,在風雪中簌簌發抖:一個是病得奄奄一息的老太太,一個是救過你小命的醫生,一個是你的夢中情人,你的車只能載走一個人,那你會先載哪個呢?有人選了老太太,説生死攸關,非同兒戲;有人選了醫生,説救命之恩,不能不報;有人選了夢中情人,説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每個答案都有各自的道理。可答案卻是,把車子借給醫生,讓醫生載着老太太去醫院,然後和自己的夢中情人,在風雪夜一起等公交車。

當我們都在絞盡腦汁地想着選哪一個更好,但是這個題的答案卻彷彿轉了一個彎,表達了愛心,回報了恩情,還能和夢中情人漫步。這的確是個出人意料的答案,這個選擇沒有走中國式教條化的思路,卻是最完美的。凡事不要從單方面去想去做,要以全面的角度去思考,走不平常的思維路線,也許你能得到獨一無二的答案。這便是外國式的教育。

教育=不平常的思維路線+全面的思考≠單方面的想與做

有一次,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位老師問同學們,如果發洪水了,學校的一台老式電視和自己家的一台高級筆記本電腦都掉在了水裏,會撈哪一個。學生們幾乎都説,撈學校的那一台老式電視。只有一個學生説撈自己家的高級電腦。老師説那個學生沒有大公無私的精神,給了他一個零分。但是,為什麼不讓我們從反面想一想:高級筆記本電腦不論是從質量還是功能都比老式電視要好得遠。為什麼我們要喜壞厭好,可能老式電視一撈上來就因進水壞了,也可能因為用時太久而壽終正寢。而高級電腦,可以用的很久,也許可以捐給學校,代替電視的作用。豈不善哉!

教育=多想想後果+好壞的評判力≠扼殺看似不正常但正確的想法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如果教育這一步的失誤,將會但來多麼可怕的後果。我想,教育絕不等於教條,教育不僅僅是受之於漁那麼簡單。教育,它其中藴涵了豐富的內容。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 篇三

有時候説到教育,我就情不自禁的把它拿來與美國相比,當然比來比去的結果就是有好有壞,首先來説説中國的教育。

中國就是學習式的教育,小孩從出生到死亡都在學習,用一句俗語就是説,活到老,學到老。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讓小孩子從小就缺乏一定的創新思維,因為老師從小就説,1是1,即使小朋友們説錯了,也會改正過來。

再者,中國的小孩子如今生活就是一個安樂窩,好吃的,好玩的,伸手就有,如果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大哭大鬧,直到滿足自己才停止,大人們當然捨不得孩子這樣,所以不論孩子們什麼樣的要求,爸爸們媽媽們都會盡全力去完成。

反觀美國,對於小孩子們的教育就是放養,如果一件事不能做,小孩子非要做,那就讓小孩子們去做,直到做後嚐到了苦頭,這樣以後這樣不能做的事情他們肯定不會再去做了。

這就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小兒教育,雖然好多人都抨擊過,但是,只有少部分的家鄉才改變自己古老的看法,當然我的希望就是不能讓孩子們過的太安逸。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 篇四

漫長乏味的假期已經結束,百無聊賴的我無意間觀看了近來熱播的美國好萊塢大片《阿凡達》,其炫麗的色彩,逼真的動畫,曲折的故事情節以及鮮明的寓意,無不令人歎服。同時,我也不禁深思,為什麼我們國內電影行業無法制造出與其匹敵的震撼大片?難道中國人天生愚魯,還是外國人的資質本來就更勝一籌?

不,我想不是的。中國人從)本站○(來不比外國人笨,中華民族也從來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縱觀歷史,古今多少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留下了中華民族的烙印。從宏偉蜿蜒的萬里長城到氣勢磅礴的秦兵馬俑,無不巧奪天工,縱有吞吐宇宙之勢。然而,曾經縱橫一世的中國人卻無法在當今的電影市場中給人以耳目一新衝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僅僅因為一個“新”字。

新,即創新,正是因為創意的不足,才導致了電影產業的孱弱與文化事業的不足。投眼於國內電影市場,奢華如《滿城盡帶黃金甲》者,煥麗如《十面埋伏》者,庸俗如《刺陵》者,可謂不勝枚舉。它們只是注重了視覺的渲染與一味地追求色彩,而忽視了內容與表現形式上的創新,好比拉丁舞中的旋轉跳,僅僅粉飾門面而已。真正出色的電影如《建國大業》者,更是屈指可數。

可是,僅僅是創意的不足才造成國內電影產業的競爭力不足嗎?恐怕不是的。馬克思的辯證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有這麼一句話: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主觀反映。因此,其創意不足的根本歸咎於教育——中國的”素質教育“。談到教育,尤其是中國的教育,這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教育是一個畸形的教育,其外為素質教育之表,內為應試教育之實,孩子走進校園的那一剎那,身上便已壓上了千斤寶鼎,”上學=考試“”成功=高分“這似乎成了上學的唯一真理。剛剛進入校園便禁錮在如此沉重的枷鎖之中,便使孩子的思維中存在了一中單向性定式,即教條主義。正是因為不敢大膽創新,再加上中國人的實踐能力先天性不足,中國人的創新輸給外國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創新能力的先天性不足,加上思維黃金期(青少年時期)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其造成的後果是極其可怕的。因此,為了防微杜漸,教育必須改革。要説中國的教育改革,每次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總是不了了之,無法突破教育的框架束縛,取得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説,中國教育的最大悲哀不是僵化的應試教育模式,而是無知的國人明明已經認識到了當今教育的缺陷而不從根本上去改變它。國人對當今的教育逆來順受催生了”中國人口眾多,不得不採取這種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堂而皇之的藉口,而這些藉口也恰恰反應了國人對教育的心態,他們實際上也成為了中國教育改革的巨大阻力。

教育興邦,創新立國,這是一條永恆的真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國家必須重建教育模式。改革教育,必須海納百川,吸取其他民族之精華。改革教育,必須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中國人自古就有踏實的`學風以及刻苦的求學精神,這事散漫的外國人所無法企及的,若是能將中國人的勤勉與外國人的創新這兩者加以糅合,做到”中體西用“,那中國教育的興盛之日必將指日可待!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 篇五

在我記事以來,我就認定:考試,是為了檢測學習成果。

可現在呢?不管是讓我看了不爽的老師,還是讓我尊敬的老師,都是:這個知識點,考試不考,不用學了,跳過。

學習是為了考試麼?那一張單子真的這麼有用麼?結果還不是出一羣羣書呆子白痴?

在學校,老師這麼講,我頂多無語下,

而在外面的“名師”補習班呢?呵!就更直接了,那些什麼省特技教師,優秀園丁。在課上,和我們講着考試的得分之道。如:這題,考試不大會考,但還是要注意的,一般寫出兩個解,他就不扣你分了。

這題剛講完,又來:我們來研究一下2007年的會考題目,額,這題,不會考,但這種類型的題目在高中會很流行,我不做要求。有興趣的看下,喏,這題是重點題,很重要,還有,下次多去書城看看,又出新題型了,有空去買個幾本。接觸的題型多了,自然而然的題目就好做了。

這叫什麼特級?純粹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純粹是用題海戰術來造就一羣羣書呆子,一羣羣看似有才,實則庸才的人,然後,哪個教出來的分數高,教出重點的多。給他來個“特級教師”的名號,然後讓這些人再去打着特級教師的名號去把更多人帶白痴,他們沒什麼特別的,只是相當於衣服品牌中的耐克,阿迪達斯罷了,或者,不過是比其他造書呆子的工具更高級點的機器罷了。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 篇六

教育,成為了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討論話題。中國式的素質教育,有着優點,也有它的缺點,那麼我們怎麼去如何看待喜憂參半的中國式素質教育呢?中國式素質教育路在何方呢?

古有曾子殺豬,説的是古代時候有一個人叫曾子,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攻讀四書五經,學識豐富,資歷過人。有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買菜,曾子的兒子吵着鬧着要跟着去,於是曾子的妻子沒辦法了,就對曾子説:“聽話,等娘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聽了這番話,立馬變得乖巧起來,心裏想:就等着娘回來給我殺豬吃了。曾子妻子的這番話也讓曾子聽到了。等到妻子上完街回到家時,妻子看見曾子在磨刀,磨刀霍霍向豬羊。妻子上來立馬對曾子説:“你這是幹嗎?我對小孩子是騙他的,為了讓他在家不外出。”曾子對妻子説:“教育小孩子要講誠信,要給小孩子樹立一個講誠信的好榜樣,這樣他以後才能成為這個有誠信的人。”是啊,曾子這番話得句句在理,家長教育孩子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孩子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大部分影響和啟蒙教育都來自己家長,家長對孩子們的教育在孩子成長初期顯得尤為重要,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大部分是通過模仿他人而進行學習的。

在當今,大多數家長為了想便於管教孩子,經常對孩子撒謊,這些謊言大多是出於善意的,但到了最後往往實現不了,孩子們也會深深的記住這個謊言,然後,去去模仿,更有甚者反過來欺騙自己的父母。可是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出自於哪裏呢?出自於對孩子言傳身教的父母。

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再加以引導,那麼孩子也會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論中國教育議論文 篇七

大多數中國人只認為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件好事,卻沒有想到這其實也是一件壞事——這會讓中國人各各變的很保守。

中國教育是屬於老一套的革命教育,只知道學習,學習,學習,好象學習就代表一切!分數就可以決定一個學生的命運似的。與其説很多家長愛孩子,倒不如説是愛分數——一旦一個孩子的成績不好了,還有多少人愛他們呢?分數已經大於孩子自己了!分數和孩子之間的概練已經成這個算是了:分數>孩子!

而美國教育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美國的課堂裏,讓學生動手的時候很多。美術課是刻字,下課前所有的作品全部掛出來展示,讓成就感時刻伴你左右;陶藝課的陶瓷作品全部貼上標籤。作者,幹了以後下節課塗色,全部完工後展示,再還給學生本人,學生的能力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興趣也自然而然追隨左右。學校的文體活動豐富多采。紐約州阿爾巴尼市松樹地鎮的斯蒂辛高級中學曾經接待過幾個南京老師和學生,在校期間,他們觀看了學校舉行的一場校級籃球比賽。用他們的話來説:“那激烈的比賽,那高技術含量的女子拉拉隊,精湛的球藝熱情高漲的觀眾,怎麼也比的過五台山體育館的省級比賽!讓我死活不肯相信這只是一場校級籃球比賽。後來經過核實,我們才相信這是真的。學生告訴我們,這樣的比賽每星期會舉行三次!”老天!相比下而言,我們中國的學生瘦弱的多。但這並不能怪我們學生啊,想想,中國大多數學生大多數時間都被繁重的學業佔據了哪裏能有多少時間鍛鍊?我想,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大失敗而在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他們家裏就有枱球桌,遊戲球桌,還有一個簡易的高爾夫場。一個家庭的兩個上高二雙胞胎兒子,一到家打大球,做做作業,院子裏有一個簡易的高爾夫球場兩個兒子都愛打高爾夫,每週出去打兩次,過得很充實,成績也很優秀。其他學生家裏也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器材。老天!我長這麼大,高爾夫球沒摸過,網球沒碰過,乒乓球沒真正的打過,二胡沒拉過(作為一個炎黃子孫,真的很慚愧!吉他沒碰過,鋼琴,小提琴,揚琴,大提琴,雙簧管,葫蘆絲,古琴也都沒摸過!連最的電子琴也沒碰過!

我想最完美的教育應該是美國學生的素質能力加上中國學生的優異成績。但我想,這大概很難,一旦有了注重培養素質能力,成績大概就不會優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