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廢舊材料在美工區域中的應用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W

廢舊材料在美工區域中的應用

廢舊材料在美工區域中的應用

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區域活動已成為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活動形式之一。它作為一種強調“操作材料,互動教學”的活動,以其獨特的“自由、自主、寬鬆、愉快”的活動形式,受到幼兒的喜愛。區域活動大多是自選活動,打破了傳統的集體授課形式,給兒童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無需受到“自己要與集體同步”的約束,能夠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願的狀態下活動與遊戲。近些年來,各大幼兒園投放大量物力財力,購置昂貴的活動材料和現成的遊戲器械,不僅成本高,玩法也過於單一,時間一久,孩子就會失去操作的興趣。因此,選擇價格低廉、形式多樣的廢舊材料成為創設區角的必經之路。

一、遵循幼兒發展特點,創設活動區角

大班幼兒是從遊戲階段向學習階段轉折的一個時期,小肌肉操作能力大大提高,動作靈活,控制能力明顯增強。豐富多樣的美術活動以“重操作、勤動手”的特點,受到幼兒的喜愛。在區角設置的過程中,我將美術活動充分融入其中,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開發幼兒的創作慾望。如利用幼兒收集的葫蘆,在美工天地創設“葫蘆大變身”的活動;利用廢舊報紙,製作紙漿,創設了“神奇的紙漿”;通過投放大小不一的廢舊紙盒,創設了“我是小能手”的活動區,讓孩子動手操作,瞭解汽車的組織結構,製作出不同用途的汽車。創設“泥工匠”一角,讓孩子們通過泥塑活動,瞭解不同動物的形態結構,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二、提供適宜材料,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綱要》指出:“教師要提供豐富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條件。”可見材料對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材料的豐富性、多樣性,使幼兒多方面選擇內容,從而在區角的轉化過程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材料投放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符合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

因材施教原則的要求是材料提供要有層次性和動態性。同一年齡階段孩子的認知結構,發展速度及心裏特質具有差異性,那麼孩子在美術區域活動中表現的對各種美術活動的喜好和動手能力的強弱也必定存在差異。要滿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教師應為同一個活動區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在紙盤小人制作的過程中,我將材料共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原始材料,紙盤、彩筆、剪刀、彩紙等,讓孩子們自由發揮;第二種是我將紙盤剪出大致的小人造型,讓孩子們在製作過程中知道製作的方法,可以在半成品上繼續加工,完成作品;第三種則是完整的呈現作品,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從模仿中學習。通過不同層次的投放,幫助幼兒尋找適合自己的活動內容,開發幼兒最大的創作激情。

(二)根據幼兒不同興趣和需要調整材料

教師依據幼兒的特點、興趣、能力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投放材料,使幼兒的動手動腦更有方向性。如;我們為幼兒準備豐富的繪畫工具有:紙、筆、油畫棒、顏料等;紙工、泥工工具有:剪刀、漿糊、橡皮泥、牙籤、抹布等;還可投放一些輔助工具如:棉籤、亮片、各種紙、布等;廢舊材料也請孩子們共同收集,如:塑料管、蛋殼、水果網、木條、泡沫板等,用於自創作品。當幼兒在操作時,他們運用各種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質,選擇不同的方法使用,促進了幼兒創造性的發展。隨着時間的推移,幼兒的興趣點會逐漸發生變化,教師要根據幼兒的不同需求對材料進行變更和調整。例如:在“我喜愛的小動物”的泥塑活動中,通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孩子們的興趣有所減弱,我及時調整,與幼兒溝通互動,瞭解到孩子們喜歡動物的細節動態,於是我投放一些廢舊小鐵絲、小木棍和各種顏色的豆子,孩子們看到這些材料,又充滿興趣,開始為小動物添上眼睛和鬍鬚,大膽想象,讓一個個小動物活靈活現。在活動中,我還根據幼兒活動進展情況及興趣點的生成,引導幼兒自己收集活動所需要的材料,以此豐富區域活動的材料。

三、創設互動性環境,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區域活動雖然主要是為幼兒提供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會,但其有效開展仍然離不開教師和幼兒的互動。教師必須為幼兒營造安全、愉快、寬鬆的區域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容和諧的氣氛中能夠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願,自主探索。例如:在製作汽車的活動中,我與幼兒積極討論汽車的類型,以及不同汽車的不同功效,引起幼兒關注的興趣,緊接着我在活動牆飾中,粘貼生活中不同類別的汽車,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認真觀察,積極討論,引發了幼兒製作汽車的樂趣。環境與幼兒實現了雙向互動,提高了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

四、運用多樣性指導,幫助幼兒實現探索過程

《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活動中應該是觀察者、指導者、鼓勵者和支持者。”由此可見,教師的指導是幼兒是否能在活動區域中得到較好發展的關鍵。在指導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幼兒興趣,增強幼兒探索慾望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區角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意願,激發幼兒探索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例如,“紙杯大變樣”的活動中,我首先讓孩子們自己收集活動材料,孩子們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紙杯,引發幼兒興趣,並一同討論紙杯的用途,孩子們積極應答,我拿起一個廢舊的紙杯説,“廢棄的紙杯可以做些什麼呢?”問題引起了幼兒的思考,大家爭相討論,有的説可以做帽子,有的説可以做飛碟,還有的説可以做風鈴,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熱烈。我抓住活動契機,將準備好的材料投放到活動區中,緊接着的活動區時間裏,孩子們積極探索紙杯製作,做出造型百變的紙杯作品。

(二)增添輔助性材料,提高幼兒創作靈感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鼓勵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開展製作活動,美化自己的生活環境,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並正確使用材料,製作自己感興趣的物體。”而在製作過程中,幼兒可能出現困難,這時,輔助性材料則能幫助幼兒解決困難。例如,在進行葫蘆裝飾的過程中,幼兒只是在葫蘆上面進行簡單裝飾,孩子都覺得很無趣,我沒有立即提醒幼兒裝飾的方法,而是投放了一些連續性紋樣和圖片,當幼兒看到這些圖片時,一下就發現了葫蘆裝飾的特點,裝飾出各種各樣的葫蘆造型。

在認真貫徹《綱要》《指南》的過程中,我們重新定位區域活動的價值,充分利用廢舊材料,使區域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廢舊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有正確的投放與利用,使其發揮最大的效應,才讓幼兒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