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教案:找朋友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8W

幼兒園教案:找朋友多篇

找朋友教案 篇一

活動設計背景

小鴨找朋友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語言比較簡單,有重複性,有利於小班孩子的理解與學習。故事中根據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能和小鴨在池塘裏玩,有的動物不能和鴨在池塘裏玩。重複性的動物對話,適合小班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教學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活動準備

小鴨、小兔、小鳥、烏龜等動物掛飾若干,小青蛙、小魚、小螃蟹、小狐狸和小貓等圖片

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設計了四個環節,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一隻正在哭的小鴨子為入口引起幼兒興趣。通過生活有趣的動畫,讓幼兒瞭解故事,學説小動物之間的對話等等,

第一環節語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

第二個環節是完整欣賞,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及它們的習性,主要針對第二目標設計的,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第三個環節是分段欣賞並學説小動物間的對話,主要是為第一個目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導目標服務的,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第四個環節是讓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進行表演,也可以説是整個活動的**和延伸,鞏固幼兒已掌握的對話。

教學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動畫很感興趣,故將此活動的內容設計成Flash動畫的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活動開始,我先將一幅不高興的小鴨子圖片呈現在幼兒面前,果不其然,幼兒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了過來,順勢讓幼兒想一想小鴨子為什麼不高興呢?"它找不到媽媽了。""小鴨子迷路了。""小鴨子想到不高興的事情了……"孩子們的答案總是讓我眼前一亮。聽完孩子的答案後,引入活動主體部分,繼續和孩子一起欣賞Flash動畫。我先後播放了故事中的小動物——小兔子、小貓、小青蛙,為了更好地讓幼兒掌握住故事內容,我將故事分段來進行播放,邊播放課件邊進行講述,講述過程中及時引導幼兒説出重要的句子,最後完整地欣賞故事。為小班幼兒最大的特點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運用了色彩鮮豔、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回答問題。通過故事內容,讓孩子們知道有了朋友的快樂,並懂得了與朋友相處要禮貌相待。整個活動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找朋友》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感知生活中物體間的聯繫,嘗試進行匹配,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相關的PPT、對應的圖片掛飾許多。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主題。

1、瞭解"朋友"的意義。

"孩子們,你們有好朋友嗎?什麼是好朋友呀?"(經常在一起的,做遊戲,玩區角,就是好朋友。)"有好朋友開心嗎?"(很開心)

2、(播放PPT1)"有一位朋友不開心,怎麼拉?"(小碗哭了,哭就説明心裏很難過,很傷心。)

3、"我們一起來問問小碗,你為什麼不高興?"(小碗説:"剛才我聽見你們有朋友,我沒有朋友一起玩。")

4、"我們來幫助小碗找好朋友。"

二、看看講講——對應匹配。

1、(播放PPT2),出示勺子、衣服、書、手套。

師:這些是什麼?

找找小碗的朋友應該是誰?為什麼?(吃飯時候用到的,經常在一起的,是好朋友。)小結:原來小碗的好朋友是勺子。

2、(播放PPT3),師:又來了許多朋友,看看是誰?(觀察桌子、枕頭、鎖、茶壺,椅子、被子、鑰匙、杯子。)連線找找,對應匹配師:説説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麼?

小結:原來,桌子和椅子,枕頭和被子,鎖和鑰匙,茶壺和杯子是好朋友。

3、(播放PPT3),找茬,糾錯。

"看看它們的好朋友找對了嗎?"為什麼?

三、音樂遊戲:"找朋友"——複習鞏固。

1、師:"小朋友,你們想做找朋友的遊戲嗎?"

2、老師出示兩個籃筐(裏面有許多對應的圖片掛飾),"請自選一個,今天你做的是誰?"(如:我是茶壺)要求;兩個籃筐的幼兒分開站。

3、"請你去找你的好朋友。"——做音樂遊戲"找朋友"。

要求:黃絲帶的幼兒邊唱歌邊跑跳步去找對應的好朋友,紫絲帶的不動。

4、找到好朋友後,"你的好朋友是誰?"(如:我的好朋友是杯子。)

5、"和你的好朋友抱抱,親親。"

6、重複遊戲1—2次。

找朋友 篇三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尋找身邊大小不同的物體,對大、小有初步的認識。

2、教學具準備:大小標記人手3-4張;活動室內佈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櫃中提供大小不同的玩具、書架上擺放大小不同的圖書、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盤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大小標記。

教師出示大小標記,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大和小標記的形態,理解標記所代表的含義。“老師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張卡片,卡片上畫的是一個娃娃。請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麼樣子,請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二、鞏固認識標記的含義,學習為標記匹配相應的物體。

1、為標記找椅子。

“教室裏有許多椅子,它們一樣嗎?”(有大有小)“想一想拿大標記的小朋友應該坐什麼椅子?拿小標記的小朋友坐什麼椅子?”幼兒根據標記找到相應的椅子坐下,並檢查“你拿的什麼標記?坐的是什麼椅子?”。

2、為物品匹配標記。

“在我們的教室裏有許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標記做朋友,請你選一張標記,給它找一個好朋友。”幼兒自由選擇標記貼在相應物體上,遊戲反覆進行3-4次。

3、將大小物品歸類並送標記。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筐子,請幼兒思考:“這兩個筐子一樣嗎?哪些物品應該住進大的‘家’(筐子)中?哪些應該住小的‘家’中?”請幼兒將物品按大小進行歸類。

“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讓我們知道哪裏是大玩具的家,哪裏是小玩具的家?”幼兒為物品送標記。

活動延伸:

1、這樣的遊戲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教師應為幼兒創設一個可以引起幼兒活動的環境,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給大小物體送標記的過程中,獲得對事物的體驗,認識到物體之間大小的差異。

2、在數學活動角中,教師可以提供各種小遊戲讓幼兒感知、比較物體的大小。如:摸箱遊戲,讓幼兒摸出一個玻璃球,再摸出一個比這個球大(小)的球,並按照標記放在相應的筐子裏;又如,做果子游戲,讓幼兒用油泥製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將果子按照標記掛在“樹上”,幼兒通過揉、團的動作,觸摸、觀察比較果子的大小不同。

3、在認識大小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大小排序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鞋子排隊,給大小不同的碗排隊等。並可進一步進行大小對應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瓶子找瓶蓋、給大小不同的動物餵食物,從而獲得大小對應的經驗。

設計思路:

日常生活中幼兒接觸到的許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徵,尤其是大、小這一特徵是3-4歲幼兒容易感知和體驗的。因此,我設計了“大小標記找朋友”的遊戲,首先讓幼兒通過形體動作感知、體驗大小標記的含義,再為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大大小小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最後將大小物體歸類並匹配大小標記。通過這個數學活動讓幼兒感知、體驗和比較物體的大小,認識大小標記從而初步建立對大小概念的認識。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使幼兒的感知能力和比較能力得到發展。

活動目標:1、認識大小標記。 2、學習為大小不同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

《找朋友》教案 篇四

教學背景

這段時間,我們班的工作重點是開展區域教學。這一方面使孩子們的遊戲大大豐富了起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常規管理要求。但是,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説,這實在是很困難——他們年齡太小,簡單的語言要求很難幫助他們樹立起規則意識,孩子們經常把玩具混合在一起,老師跟在後面收拾都來不及。為了幫助孩子們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我設計了本次教學。

教學目標

1、知道玩完玩具後要收拾好,不亂放玩具;

2、能夠區分不同的玩具,學習玩具分類;

3、願意幫助他人,感受積極的情緒體驗並願意表達。

教學準備

積木籃1只;哭笑雙面的積木表情1只;錄音磁帶,各種玩具若干,佈置在桌子上。

教學過程

1、找朋友,引出課題

師:老師要找好朋友,誰願意和我做朋友?

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

點評

找朋友孩子們都喜歡,更不用説和老師交朋友了。拉拉手、抱一抱,孩子們非常喜歡而又簡單的肢體語言把朋友的概念詮釋得清晰明瞭,同時也為接下來教學的開展打開了話題。

2、分析積木哭泣原因,激發孩子願意幫助積木的願望

(1)(播放錄音,哭聲) “咦,誰在哭呀?這裏有一個積木寶寶,它怎麼啦?”

(2)師:“它為什麼哭呀?”

幼兒回答A:它想媽媽了!

幼兒回答B:它肚子餓了。

幼兒回答C:找不到好朋友了!

(3)師:“到底小積木為什麼哭?我們來問問它。小積木,你為什公哭呀?”

播放錄音:我本來也有許多積木朋友的,可是,我現在找不到它們了。我真想我的好朋友呀。

(4)師:“積木寶寶找不到自己的積木朋友了,它傷心地哭了,怎麼辦?”

幼兒回答A:我們讓它不要哭。

幼兒回答B:我們幫它擦眼淚。

幼兒回答C:我們它找積木朋友。

師:“你們願意幫助小積木找朋友?”引導孩子對積木説:“彆着急,我們來幫你。”

點評

當聽見有哭聲,幼兒都開始尋找哭聲的“源頭”,一下就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幼兒充分發揮想象,猜測小積木哭泣的原因,激發了孩子願意幫助積木的願望。孩子們在教學中學會了關心他人,還學會了用語言去交流。

3、幫積木找朋友

師:“後面的桌子上有許多玩具,請你找找小積木的朋友是誰?注意不要找錯哦!”帶領孩子來到桌子前面,幫積木寶寶找自己的朋友。找到後來到前面坐好,一起看是否找對。找對了就對積木説:“你的好朋友在這裏。”,然後把積木放在表情前面的籃子裏,把表情翻轉過來。

點評

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對於寶寶班的孩子來説還是很抽象的,為了讓孩子們理解這一較為枯燥的常規指令,我設計了“幫小積木找朋友”這一環節。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製作了有表情的小積木教具,還把環節分解為:引起懸念→分析積木哭泣的原因→激發孩子願意幫助積木的願望→幫助積木並一起檢查是否找對。整個過程我都把積木擬人化。孩子們在教學過程中學會了找相同,學會了關心他人,還學會了用語言去交流。

4、教師

“我們幫積木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積木寶寶哭不哭了?對,它笑了,很開心!我們開不開心?”

“幫助了別人,我們真開心!”

“下次等我們玩好積木,可別忘了把積木送回它的朋友那兒去哦。”

5、經驗遷移

“寶寶看,小積木找到了它的好朋友,可是這些玩具還沒有找到它們自己的朋友呢,我們一起去幫玩具找朋友,再和它們做做遊戲,好嗎?”和幼兒一起把玩具送回各自的區域。

點評

這次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玩好玩具後自己收拾的好習慣,所以老師的和提醒就在這一環節得以實施。孩子會把積木分類放好了,可是其他玩具呢?於是,就設計了“幫玩具找到它自己的朋友”這一環節,將學習經驗進行鞏固。同時也讓孩子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教學延伸:

和玩具做遊戲。

遊戲教案《找朋友》 篇五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顏色、種類進行分類。

2.積極參與分類活動,體驗數學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準備:認識蠟筆和鉛筆。

投影機、Smart白板、白板課件、黑板、操作實物、塗卡、操作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引出話題。(同形不同色)

師:寶貝們,今天呀有客人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一起來找找是誰呀?(利用探照燈的功能引導孩子説出三支筆的名稱和顏色)他們完全一樣嗎?哪裏不一樣?蠟筆寶寶們有三個不同顏色的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麼顏色(認識紅黃藍)?猜猜都是誰的家?在你的小椅子下面就藏着一支蠟筆,我們先把

它找出來,再把它送回家吧!(集體操作:提示幼兒看清楚蠟筆的顏色之後送到相對應的“家”檢查是否送對家)

2.觀察思考,學習分類。

師:蠟筆寶寶可喜歡交朋友了!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的新朋友吧!(出示三支鉛筆)

師:他們在一起做遊戲,玩累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這是*的家呀(依次認識三種顏色)?

師:紅色的蠟筆寶寶説:我的家是紅紅的',請紅色的筆寶寶到我家休息!(教師示範送兩支紅色筆回家)誰願意來試試把黃(藍)色的筆寶寶請到他們的家裏?(請個別孩子按顏色分類操作,提醒幼兒排放整齊,便於判斷正確。如果錯誤可以用聲音按鈕提醒改正)我們一起來檢查筆寶寶找到自己的家了沒?

太棒了!(歡呼聲)在我們的小椅子下面呢還有很多筆寶寶也在做遊戲呢,他們也想回家了,我們一起來送他們回家吧?(幼兒集體在黑板上操作)

小結:同一個顏色的筆寶寶住在相同顏色的家裏。(同色不同形)

師:天黑了,筆寶寶的媽媽想念自己的寶貝了,他們要回到媽媽的身邊去,可是他們的媽媽在哪裏呢?

(依次認識鉛筆、蠟筆的媽媽,集體操作請孩子按品種分類操作)寶貝們找對了沒有啊?我們一起來看看!(歡呼聲)

小結:同一個種類的筆寶寶住在一個家裏哦!(同形不同色)

3.互動遊戲,尋找“同類”。

師:噓,聽,是誰在哭呀?哦,是紅色的蠟筆寶寶在哭鼻子呢!因為呀,他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小鴨子來幫助他了,瞧,他找來了誰呀?哦,紅色的鉛筆、黃色[]的蠟筆、藍色的蠟筆都是他的好朋友,紅蠟筆不孤單了耶,開心地笑了呢!(笑聲)

小結:同一個顏色或同一個種類的筆寶寶都是好朋友!(同色或同形都可)

4.自主選擇,幼兒作業。

師:瞧,這個圈圈裏面的是誰呀?對了,還有紅色的鉛筆寶寶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示範操作單連線)

師:在桌子上呀還有筆寶寶在傷心呢,請你給圈裏面的藍蠟筆找找好朋友吧——幼兒作業,教師巡迴觀察,個別指導,鼓勵孩子能大膽説出連線的理由。

5.小結結束。

《找朋友》教案 篇六

活動設計背景

放音樂《找朋友》

各種動物的簡單幾何圖畫

活動目標

辨別色彩與形狀

辨別動物的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小朋友擁有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物體,動物,圖形認知能力

難點:正確的引導小朋友形成正確的思維模板,把圖案與名稱相吻合記憶

活動準備

一堆五顏六色,型狀各異,並且有重複的玩具。

活動過程

1讓小朋友看那些準備好的動物圖畫

2讓小朋友把多種圖形玩具拼成自己喜歡的動物

3讓小朋友們猜彼此拼的動物是什麼

4讓小朋友們説説自己用了什麼圖形

5讓小朋友們評哪種圖形最有用

教學反思

1 應該自己先做一個樣板,分析一下,讓小朋友有方向感

2 應該分配好玩具,就不會出現搶玩具的場面

3 因為他們的認知不夠,應該適量的指導,不是放任不管。

4 應該有時間限制,獎勵制,激發孩子潛能

《找朋友》的小班教案 篇七

設計意圖:

為了鍛鍊幼兒低頭、彎腰、移動重心的動作發展情況,提高幼兒鑽的動作協調性,我設計了《小雞找朋友》這個遊戲活動,希望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學會如何與同伴進行有好交往,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活動參與意識,培養幼兒的合作技能。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發展其鑽的能力。

2、培養幼兒參加遊戲活動的興趣和合作意識,感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鬆緊帶或彩繩2根,搭成小雞、小鴨的家·2、材料:小雞、小鴨的頭飾若干(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音樂磁帶。

3、幼兒已會小雞走、小鴨走的動作;會唱“小雞小鴨”的歌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做熱身運動。

教師為幼兒創設“找朋友”的遊戲情景,讓幼兒分別扮演可愛的小雞小鴨,教師扮媽媽,隨音樂作準備活動,邊唱“小雞小鴨”歌曲邊做動作。

2.教師示範,啟發引導。

教師啟發幼兒進行鑽的基本動作練習,使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氛圍中,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教師站在場地中間,幼兒圍在四周,以遊戲口吻邊示範動作邊介紹遊戲的方法:“小雞小鴨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裏,聽到媽媽的喊聲,馬上鑽出自己的家,來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遊戲,從家裏鑽出來的時候,一定要低頭,不要碰到家門,看誰是個乖寶寶”。

3.幼兒練習,鞏固提高。

教師請幼兒分別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準備,聽到指令後從家裏鑽出來,到草地中間跟隨錄音做遊戲。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共同愉快地遊戲。請幼兒鑽回家中蹲好,聽指令繼續遊戲。

4.及時糾錯,科學評價。

教師觀察幼兒鑽的動作,音樂遊戲後進行簡單的評價,請動作協調的幼兒示範,指導低頭彎腰的動作要領。

5、放鬆活動。

遊戲結束時,教師帶幼兒作簡單模仿動作,輕輕放鬆整理。

活動延伸回家後與家長繼續遊戲,同時還可創編其他鑽的遊戲(如鑽山洞的遊戲)。

而且逐漸增加動作協調性的難度,將鑽、爬動作結合起來進行遊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幼兒鑽時低頭、彎腰、移動重心的動作發展情況,判斷幼兒鑽的動作協調性。

·根據幼兒找同伴共同遊戲,觀察幼兒與同伴交往能力發展水平。